本文是不器文库编辑首席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10篇西藏高考作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藏基础教育考察报告 篇一
20xx年5月21日至31日,XX市政府马迎春副市长带领我市11名教育工作者参加由省教育厅、英国救助儿童会共同组织的云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项目州、市教育局以及项目县相关人员赴西藏考察。考察的目的在于促进两省区教育工作者的相互学习交流,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10天的考察中,我们走访了XX市、XX县等5个县(市)8所学校,听评课9节,参加乡、村干部、家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座谈会、交流会11次。此次考察,西藏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中英合作项目的实施情况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对促进我市民族教育和实施好中英合作项目颇有启迪。
1、规范化建设夯实学校发展基础
旧西藏时期,这里的教育形态以寺院教育、官办教育和私塾教育为主,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正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5%,文盲率高达95%。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中央对西藏的教育事业非常重视,通过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艰苦努力,在内地各省市的大力支持以及国际友好组织的帮助下,西藏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借助“两基”攻坚规划的全面实施,按照自治区学校规范化建设标准,经过几年努力,学校在布局结构调整、提高规模效益、实施规范管理、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可喜成效。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到1010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4.72%,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22%。
我们访问的学校,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学校的校舍都进行了全面改造和新建,农牧区中小学基本完成了第一轮规范化建设任务,村完小以上学校均基本解决了危房问题,与当地较为低矮的民房相比,学校的校舍显得高大、宏伟、明亮而色彩鲜艳,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五星红旗飘扬下的建筑群就是学校。学校占地面积远远高于国家标准,生均校舍面积得到最大满足。这些学校都有实验室、微机室、音乐教室、图书阅览室、美术教室、德育室等,功能室的配备较为齐全。村完小以上的学校基本达到自治区二类学校以上的办学标准,农牧区教学点改造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拉萨这个有57万人口的市,从20xx年起,每年从市级财政中拔出专款100万元对农牧区教学点进行改造,计划再用5年时间,教学点的校舍也将成为当地最好最漂亮的房子。
2、学生享受最好的待遇
西藏由于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为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国家在西藏实行了许多特殊优惠政策。从1985年开始,国家拨出专款在农牧区实行以寄宿制为主的中心学校办学模式,距学校2公里以外的学生都可以住校,而且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都可享受“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保证每个学生每月有伙食费80元;每个住校生有一套行李,每生每年有2套衣服(冬夏各一套);同时,学生享受免交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政策。我们还得知,今年学生的“三包”政策标准将再度提高,小学生每年每人1000元,初中生每年每人1150元,边境一线的学生再增100元。这一政策的实施,中小学学生的生活学习有了保障,切实减轻了农牧民的负担,保证了农牧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们所到的农牧区学校的住校生约占在校生的90%左右。为方便学生,学校在学习周期安排上,也作了许多灵活的处理,如上课10天,放假4天,以便于学生回家和返校有充足的时间,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图书较为宽余,配备都在10册以上,许多学校得到内地捐赠的图书较多,如甲玛完小生均120册。得益于这些优厚的政策和条件,农牧区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和巩固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打下基础。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
我们到的甲玛中心小学有专任教师19人,大学专科以上18人,占94.7%;牛玛完小专任教师14人,大学专科9人,占64.3%;XX县苏州小学专任教师64人,大学专科52人,占81.6%;羊八井小学专任教师23人,大学专科19人,占82.6%。就XX市7县1市整体情况看,高中教师中,研究生占0.27%,本科生占72.7%;初中教师中研究生占0.23%,本科生占52.5%;小学教师中,本科生占6.83%,专科生占43.76%。这些数据说明,教师队伍学历起点较高,整体素质较好。而大部分教师都是由内地帮助培养和培训的。据一份资料介绍,在过去的间,内地有21个省(市)开办“西藏班”,共培养初中生3万人;中专、中师、高中生2万人;本科生6万人;每年还向全国各地引进大学生到西藏工作,仅20xx年引进教师2500名,其中师范本科生870名。由此可见,一方面说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西藏教育的重视,全国各地对西藏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西藏虽然是民族自治地区,但教育观、人才观是开放的,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我们重点考察的XX市基础教育居于自治区的领先地位,其师资队伍数量、质量已基本满足发展需要。为此,XX市教体局采取了“骨干牵动,整体提高”的举措,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管理和建设,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新聘的中、小学教师按本科、专科学历要求进入,不断完善城镇与农牧区教师交流制度,新分大学毕业生都必须到基层从教锻炼,而交流教师的人事、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学校,下派到基层学校或跨区县交流工作3年再返回原学校。20xx年以来,城乡交流教师达250多人,年均交流50人以上。这一制度的实施既锻炼了教师,支持了基层学校,又稳住了人心留住了人才。与此同时加大骨干教师培训力度,制定了《XX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评选与管理办法》、《XX市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依托北师大、首师大以及区内外师资培训基地,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加快骨干教师的成长与培养的步伐。关心爱护教师,为他们解决具体的困难和问题,特别对农牧区基层、偏远、高寒地区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学历进修、业务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并在XX市区首个建成教师新村安居工程,真正使最基层的教师安居乐教。
4、高山挡不住远程教育
“高山挡不住远程教育”,这句话是我在两所农村小学看到的。农牧区中心小学配备计算机教室是件平常的事情,就在海拔最高的纳木措湖边的神湖小学,也有20台计算机,但学校用电靠太阳能蓄电,仅能勉强维持照明用电,虽有计算机却未能正常使用。总体看,西藏学校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较为迅速,就XX市而言,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布点已基本完成,只要具备用电条件的学校基本做到电视班班通,教学点全部配备成套的教学光盘及播放系统,农牧区乡镇中小学配备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系统,教育信息资源“校校通”达到70%,而城区学校配置更高,如闭路监控、校园广播、教学双向点播系统等,已成为办学的必备条件。依托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加快信息化进程,偏远学校和农牧区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以此带动农牧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5、教育观念新变化
西藏教育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广泛吸收和容纳着来自国内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并在实践中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本土化,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首先体现在重视两支队伍的建设,每年都选派大批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赴内地学习、考察,选派骨干教师、教研人员到相关的内地大学进行培训和研修;同时特别关注教育教学的运用研究。西藏从20xx年开始启动新课程改革以来,就把素质教育理念与中英合作项目的教师培训和“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有机结合,逐步整合,做到互为补充,互为促进。按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把“以学习者为中心”所倡导的如“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友好学校”、“儿童自尊”、“健康教育”、“生活技能”等教育理念和方法与儿童切身利益相关内容放到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和探索,积极主动地运用小组合作、提问、教学具使用、游戏四种教学技能,牢固树立尊重所有儿童、让所有儿童获得发展权利的观念,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五大转变,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建安全、舒适、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社区、家庭、学校三者关系。
在我们访问的学校中,我多次在显眼的墙面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今天你快乐吗?”这句话隐含的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诘问。在一所学校的班刊墙面上,我还看到这样一句话:“昨天的教师是圣人,是偶像;今天的教师是伙伴,是朋友。昨天的学生规规矩矩,今天的学生敢说敢议。”这些会说话的墙面,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西藏基础教育改革的进展和成果。
6、职业教育为农牧区孩子提供帮助
我们访问的农牧区学校,校校都建有蔬菜大棚,不单是学生,学生家长、社区老百姓都参与到学校大棚蔬菜的种植中来,这是最普通,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先进技术的推广。我们重点参观的XX区XX县中学职教中心,是英国救助儿童会申报由欧盟投资开办的,是XX区规模较大的职教中心之一。学校有专用的校舍,有教室、车间、仓库、教职工办公室等,有种植基地20余亩,开办了民族绘画、蔬菜种植、缝纫裁剪、卡垫编织、木工制作、农机维修六个专业。学生与白朗中学及其它学校相互沟通,招生较为灵活,有三年制、有“1+2”、有“2+1”等模式,关键是按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意愿来办班,为广大农牧区孩子走出校门能自谋职业、发展生产提供学习的基地,目标是“上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致富有门路”。职教中心已有5年的办学历程,培养了5届学生,锻炼了一批教师,稳住了一批外聘技术教师。而且各专业的成果也逐步推向了市场。如学生制作的木床、桌椅,编织的卡垫,缝制的藏棚、门窗帘已具有一定的工艺水平,农机具维修也达到一定专业水平,得到农牧民的欢迎和信任。毕业的学生或走进城镇,或返回农村,他们正运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寻求创业之路,为自身的发展,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
在整个考察中,我们边看边对照、边反思,既看到西藏教育的发展,也看到西藏和临沧基础教育中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入学、巩固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如何过语言关的问题;学生的管理尤其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养成教育方面的难点问题,如何让学生形成刷牙、洗脸、讲究卫生和不随地大小便等文明行为教育问题,这些问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深入研究、注重落实,方可取得实效。
走进西藏 篇二
河南一考生
每一次民族的交流带来的总是人类的和谐。
——题记
公元640年,你——文成公主,一个伟大的壮举,一次吐蕃之行,便赢来了大唐与吐蕃几十年的和平与友爱,带来了两族人民的无比安定与繁荣。于是,历史的长征中留下了你匆匆的一道身影,碾出了一条连通两族的深深的车轮印。
那天,你在车前,在城墙下停留,不舍。你不曾离开过它半步,而今你即将离它而去,也许将一去不返。于是你怅然地环视这陌生而又熟悉的一切,也就是此刻,你才发现眼前这坚厚的城墙如此亲切,又如此可望而不可即。你知道墙的那面有泪眼婆娑的母后,有无可奈何的皇兄。风起了,马儿脖子上的铃儿叮当响,头顶上崭新的皇旗在呼啦啦飞。于是你转身走向车,留给长安最后一个回望,最后一颗泪,马儿走了,车子走了,你义无反顾……
风在吼,马在嘶,车在颠簸,你在车中垂泪,此刻只有悲伤寂寞与你相伴,只有天边那数点明星与你相依。就这样,你任由风儿把思绪吹回长安:曾经你是那么的快乐无忧地度过时时刻刻;曾经你在那热闹非凡、莺歌燕舞的春宫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然而这曾经的曾经都已烟消云散,无影无踪。除了孤独,你只有哭泣。这并不能阻止飞跑的马车,它要把你带到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一个只有贫穷落后、野蛮强悍的民族。你开始恐惧。一阵疾而冷的风从窗子的帘下钻入,直扑你苍白而美丽的面颊。你不禁颤抖了一下,你不敢想象那位大唐附马——松赞干布是什么样子。英俊还是丑陋?体弱还是强健?你也不敢想象那里的人民与生活,但你隐约感觉那里是贫穷的,是艰苦的。你害怕,你不知道将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你不知道……也许你想得太多了,你也太累了,于是你轻轻掀起窗帘:天边依然零星点点,远处也有几点在闪耀,然而正是这零星之光把黑暗照淡了,把你的忧愁驱散了。你感到从未有过的舒畅,于是你把头深深埋入双臂渐渐睡去……
雄鸡啼破了黑暗,迎来了拂晓,惊醒了梦中佳人。你揉揉惺松睡眼,再次掀起窗帘,你吃惊了:辽阔的草原,一望无垠,小草绿得逼你的眼。你从未看见过这样的世界,于是你知道:从此你将弃轿从骑,你将成为吐蕃一员。一只鹰滑过天空,一声呼啸划破宁静,你欣慰地笑了。也许,你并没有想到,你,一个民族的代表,一次义无反顾的交流,将两个民族的血液融为了一体。
历史已将你的前行记入了厚重的笔记。
西藏高考作文 篇三
安之若命,而后有为
人生常遇坎坷,唯有保持一颗处变不惊之心,于无声处沉淀磨练自己,对逆境安之若命,方能在无为后有所作为。《庄子》有云“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意在告诫世人,对于不可为之事,不如随之自去,图个内心清净。这是一种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行随心动、心由境转,坦然面对人生风雨,不暗自嗟悼自怨自艾。正如苏东坡于黄州绵绵阴雨中吟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正如钱钟书蹲于牛棚之中仍安然读书,甚至完成了皇皇巨著《管锥编》。古语有言“先穷后工”,这不仅适用于文学创作者,更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故当我们自觉身处生活深谷之中,无力有所作为的时候,不妨心平气和地先做好身旁小事,而不是自暴自弃,妄自菲薄。但安之若命,就真的是无所作为吗?对任何一位有志之士,都断然不是如此。
尼采有言:“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看似无为者,实际正在蓄积力量,为的是将来的一鸣惊人。孟子曾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仁人志士在困境之中保持着庄子所说的平静之心,以看似无为之心默默坚守正道。或如梅兰芳抗战期间蓄须而不为日伪演出,无为于艺术,有为于人格;或如董作宾在外人如火如荼抗战之际在偏远李村中完成巨著《殷历考》,无为于战斗,有为于文化;或如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年,在深远寂静之中为国铸剑,无为于个人,有为于国家……故曰:无为实为有为。
若要有宏伟的成就,就必须有所舍弃,有所作为。庄子所言之安之若命的状态,往往意味着一种智慧的沉潜,而到了应当有所作为之时,这力量当如“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我们正立于时代的风口浪尖,强盛的国力使我们自感应有所作为。领袖的话铿锵有力——“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美好生活是干出来的”,从辽宁舰到蛟龙号,从高速铁路到神舟飞船、墨子号,中国已在国际舞台上大有所有。而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抓住机遇,以有为之心积极入世,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西藏民间谚语 篇四
西藏民间谚语
1) 训诲
2) 借的是清水,
3) 也莫忘记。
4) 先管自己,
5) 后管别人。
6) 父亲去何处?
7) 只有母亲知。
8) 莫向贪婪者示财宝,
9) 莫向恶意者表心思。
10) 作事勿要随心所欲。
11) 男子贪睡丢敌酋,
12) 女子贪睡丢饭碗。
13) 虽然有眼看别人,
14) 要看自己需要镜。
15) 只劝去印度修法,
16) 勿劝去西藏跳舞。
17) 贤父有好儿,
18) 良箭有好翎。
19) 抽那眼界高的香烟,
20) 不如吸那舒心的鼻烟。
21) 好狗是家中宝,
22) 太好会使门口堆满石头。
23) 人家张开嘴时,
24) 自己闭上嘴。
25) 孩子的饮食大人来控制,
26) 大人的饮食由心来控制。
27) 公山羊抵牾时,
28) 小山羊勿伸手。
29) 吃喝多多益善,
30) 议论越少越好。
31) 不要搭理醉汉和疯子。
32) 先看自己模样,
33) 再去评论他人。
34) 火要小时救,
35) 恶徒少时管。
36) 作事不要象马熊捉雪猪,
37) 得后忘前。
38) 要想戒酒,
39) 多看醉汉的丑态。
40) 牌会让人倾家荡产。
41) 朋友若要亲密,
42) 相互指出缺点。
43) 野鸭飞落水上时,
44) 也要瞻前顾后。
45) 要听老人话,
46) 要品好茶味。
47) 洗手不干坏事,
48) 今后明辨取舍。
49) 不从小羔养育起,
50) 高大山羊从何来。
51) 白天不要偷窃,
52) 山上处处有眼;
53) 夜里不要议论,
54) 隔墙处处有耳。
55) 不要看财要看人,
56) 不要看嘴要看心。
57) 如果不管红舌头,
58) 圆圆脑袋会遭殃。
59) 人要从小培养,
60) 马要从小喂养。
61) 骑马之前,
62) 要拍拍鞍。
63) 河堤筑在发水前。
64) 严以律己,是利益的原因,
65) 宽以待人,是和睦的愿意。
66) 走时要化狐狸灵巧,
67) 做事要比兔子端正。
68) 夏日注意铁器,
69) 冬天注意瓦器,
70) 四季注意红舌头。
71) 以柔制人,
72) 以刚克已。
73) 稳重的马,人人骑,
74) 沉着的人,人人欺。
75) 劝戒顽固不化者,
76) 不如拉扯湿氆氇。
77) 刺耳的话是疼爱,
78) 疼爱的话有益处。
79) 谁人若是靠金山,
80) 他的禽鸟都是金。
81) 虽丑陋也是已父母,
82) 虽肮脏也是父母碗。
83) 知心话儿说的太多,
84) 定要落得有苦难言。
85) 疼爱的。嘴里没有中听话。
86) 斧头砍石头,
87) 吃亏在自己。
88) 女孩若非呆子,文静些好,
89) 男孩若非疯子,调皮些好。
90) 虽不能作风雨中的伙伴,
91) 也不能引霜雹来遭踏。
92) 鸟飞空中无足迹,
93) 人无羞耻话无据。
94) 向着太阳吐口水,
95) 必定落在自己脸上。
96) 良材烂在树皮下,
97) 智慧老于腹腔中。
98) 白日睡大觉,
99) 月下捉虱子。
100) 小孩子的话,
101) 问了不说等了说。
102) 不仅家乡遭殃,
103) 连那同伙也倒了霉。
104) 青龙住的地方,
105) 哪怕是猛虎也该躲一躲。
106) 石头难试狗心,
107) 人也难探人心。
108) 遭到恶人的谩骂,
109) 不如挨那贤人打。
110) 老狼虽大呼小叫,
111) 狐狸照吃小羊羔。
112) 马要与牛比脚力,
113) 小心累断后根径。
114) 宝贝的嘴,
115) 请让身体安乐些。
116) 小山羊吃柳条,
117) 是母山羊所教。
118) 莫向贪心者交心,
119) 莫对恶意者轻信。
120) 富对要经得起乐,
121) 穷时要经得起苦。
122) 虽然心中有怨恨,
123) 对敌也带三分笑。
124) 若以公事为主,
125) 私事自然形成。
126) 与众和睦是世道之本。
127) 捉贼要捉头,
128) 拔草要拔根。
129) 若是真正之敌,
130) 就无远近之别。
131) 莫让罪犯逍遥,
132) 莫让无辜牵连。
133) 百说千说为表一意,
134) 百搅千搅为得酥油。
西藏高考作文 篇五
秉可为之志,行有为之事
当历史的车轮悄然转过百年,一代代大有作为的中国脊梁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而孕育出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沐浴着阳光,伟大的祖国正走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的我们,诚应秉可为之志,行有为之事。
怀可为之心,成有为之果。回望往昔,大凡有为之人必有可为之心。如果没有项羽“学万人敌”的志气,也便不会有破釜沉舟、大破巨鹿的“西楚霸王”;如果没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觉悟,也就不会有以家国为己任、如果没有茅以升从小想为国造桥的想法,就不会有闻名中外的钱塘江大桥。由此观之,欲想有为,必先怀可为之心。君子要有可为,才能有所为。
立下可为志,需时亦有为。百年前,中国处于动荡变局,在这个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励精图治,振兴家国,为中国的复兴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那个急需变革的年代,是时代的需求促使有为之人站了出来。而在今天,世界正处于百年之大变局,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同样需要有所作为之人。面对肆虐的'疫情,是钟南山与其他抗疫英雄“需时疫有为”,帮助中国挺过难关;利用腾飞的科技,是众多科学家废寝忘食的研究,让祝融“叩问”火星,让中国成为领先探索火星的国家;看贫困的山区,是每个人不懈的努力,让中国实现全面脱贫,向着社会主义强国发展。时代需要我,我便挺身而出。可为时代能够孕育有为之人,而有为之人又能铸就可为时代。
秉可为之志,行有为之事。青年当知何为可为,青年当思何为有为。时代的接力棒已交于我们一代青年手中。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应当挑起时代的重担,坚守信念,勇敢担当,做到可为;日日自新,勇攀高峰,做到有为。君不见,在角落处仍有弱小待我们帮助;君不见,仍有个别恶人作乱世间;君不见,我国仍遭遇其他国家的偏见。这些都是等待你我去解决的问题,我们将成长为祖国的好儿女,我们定要肩起大任,大有作为,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家国,更好地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终会长成栋梁,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秉可为之志,行有为之事。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秉可为之志,行有为之事。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正扬起风帆,正驶向光辉的彼岸。
西藏游记_ 篇六
西藏游记_700字
飞机飞往兰州,火车穿过青海,体验了感冒到高反,经历了硬座到软卧,终于到达了西藏。从火车站没有高楼大厦的城市风景映入眼帘,简单的建筑夹着一丝朴素,身着藏袍的藏民摇着转经筒,口里虔诚地念着佛经在大街上随处可见。
无边的草原
车行驶在公路上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山脉。看,一群牛羊,星星零零的散落在草原,在绿色之上开出了黑白的花朵:嬉闹的小羊;年轻的骏马;悠闲的老牛…。惬意地闭上眼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啊!在这自然的'气息中,我感受到了城市没有的宁静,安东。我懂得了自然之美。
山水之行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珠峰傲立在我面前,散发着寒冷而威严的气息,令人有一种要朝拜的冲动,它撑着天,抵着地;雅鲁藏布江的滚流在脚边翻滚,拍起碎石,溅起白色的水花,咆哮着奔向远方,不像江南水乡的柔情,没有秀丽的景色,而是扑面而来的滔天气势,雄伟的吼声,这,才是华夏儿女应有的气势!
朝圣者的天堂
一座座寺庙披着红色的古朴的瓦,金色的门槛,一个喇嘛拿着装食物的碗喂给雄壮的藏狗,另一个庄严地桥敲着钟,口中念念有词。朝圣者三步一小叩九步一大叩地边朝拜,多虔诚的信徒啊,除了西藏,哪里还有这种信仰!我感受到信仰的强大力量,有信仰才有目标,才有更精彩的人生,我懂得了什么是信仰!
西藏,一个自然的天堂,也许不是那么华丽,但它却有一种令人折服的朝拜之感,站于天地间,只有在西藏,才可感受到人之渺小,天地之广阔;只有在西藏,才能明白生命之美;只有在西藏才能领略一览众山小是多么的雄伟,才能感受人与生灵的和谐。
西藏高考作文 篇七
青年当可为、须得有所为
古语有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知“可为”是“有为”之前提,而“有为”则是知“可为”之目的,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历史具有延续性,关于“可为”与“有为”的思索与实践从未停止。就在不远的过去,新文化运动,万千青年于黑暗中知“觉醒意识”之“可为”,毅然奔赴街头、踏上刑场,以呐喊引民族雄狮怒号,此当“有为”;
中国共产党成立,微弱火苗于未知中知“发动工农”之“可为”,切实感受群众、艰苦前行,以人民幸福作最终奋斗目标,此当“有为”;
党的军队建立,闪闪红星于荆棘中知“武装斗争”之“可为”,不畏牺牲、千难万险,以血肉逐敌寇于国门之外,此更当“有为”。
如此知可为、有所为之下,方有城楼上使人热泪盈眶的高呼,新中国于此成立。生逢其时,吾辈青年亦传承前辈意志,当知何可为、需得有所为。
何可为?历史已经展示了答案。无于黑暗中呐喊之勇气则不知改变,无于未知中探索之决心则不知方向,无于荆棘中拼搏之坚韧则无重生崛起。
当今世界,是否已处于光明?非也。探索道路上从未一片坦途,如何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如何打破域外科技封锁、如何实现科技为民等问题依旧存在且长期存在;
违背革命初心之人之事未曾断绝,如何建设法治国家、如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如何坚持落实以人民幸福作为最终发展目的等问题需要持续得到回答;
沉溺安逸的风气甚嚣尘上,如何警惕消费主义及拜金主义等娱乐至死思想的浸淫、如何反击域外“公知”“媒体”别有用心的宣传、如何于安逸中常怀忧患之心等问题亟待解决。
生于当世,吾辈青年应知探索星辰大海可为,应知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可为,应知艰苦努力、顽强拼搏可为。
关于西藏的神话传说 篇八
相传建大昭寺时,几次均遭水淹。文成公主解释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这个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来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说大昭寺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然后文成公主还同时推荐了另外十二个小寺院在边远地区,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共建了十三座寺院。
按照文成公主所选的位置,建寺首先要填湖。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依靠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就这样把这个湖泊给填平了,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其实拉萨这两个字就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
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即“惹萨”),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来因为修建了这样神圣纳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
西藏博物馆 篇九
西藏博物馆 -资料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西藏博物馆占地面积 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8平方米,展厅面积10451平方米,宏伟壮丽。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深刻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神韵,熔载出自己独具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西藏博物馆有丰富的馆藏珍品,诸如各种类型的史前文化遗物。开馆展览隆重推出了《西藏历史文化》的基本陈列,展出的一千多件精选的`文物展品,从西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向观众直观地展示出藏民族独具魅力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陈列艺术设计也突出体现藏族的民族风情,这些形式设计既改变了原建筑内装修的简陋,又营造了浓厚的藏族艺术氛围。
走进西藏 篇十
中考河南卷
河南·课改实验区
选一题作文(50分)
(1)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流。知识的交流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情感的交流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思想的交流可以使我们变得深邃。交流使我们充实,交流使我们精彩。
请以“交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
要求:①请先写出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河南省课改区作文试题延续了去年命题的基本结构,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稍作调整。
首先,今年试题仍然采用选题作文的形式,给出两道试题,任选其一,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两道试题由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组成,而去年则是由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组成。这一个小小的调整仅仅是形式上的,从写作的难度上讲,与去年基本相当。
其次,两道命题考查重点稍有区别,命题作文“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适合写作记叙文或者叙事
散文。话题作文“交流”是一个独词式话题,提示中从“知识、情感、思想”等交流的范围上进行了指导。考生只要读懂提示内容,就会准确审题,找到写作立意点。这个话题可以写成各种文体,写作的空间很大。相比之下,命题作文的写作难度更大一些。
总体上说,20河南课改区中考作文试题比较准确地体现了新课标有关作文方面的要求。两个题目均严格按照新大纲“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着重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的精神命题。从写作实践看,考生能较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
要写好这两个题目,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审清题意,准确立意。
考场作文审清题意很关键,这里的两个题目虽然不难,但若忽视审题,就会有写作失败的危险。题目一审题时要注意两个关键词,“长大的路上”和“他(她)”。前者限定了我们写作的素材,必须是与我们的成长有关的,后者则限定了我们写作的中心人物。同时联系前后可以发现,这里的“他(她)”绝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应该是“我”的长辈或老师。如果忽视这一点,随意写一个人物,就不符合要求了。题目二在审题时要对“交流”的含义准确定位,要注意同相近话题的区别,要知道“交流”有两个内容,一是交往,二是沟通。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是准确的。
2、开拓思路,写出独特。
这两个题目在平淡中蕴含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思路狭窄,写出的文章很难出彩。比如前一题目,有很多学生写父母在自己生病时如何关爱自己,自己在考试失败后老师如何鼓励自己。这样的构思只能算切题,但由于写者众多,难以出彩。试想一下,在成长的道路上,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就没有与众不同,属于自己的独特素材吗?当然有,某同学,以自己的一次出走为中心写作,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描写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对自己的无限关爱之情。内容独特,故事精彩。再如题目二,如果仅仅把“交流”的范围确定在“父子”“师生”“同学”等范围之内,势必会导致写作内容的平淡乏味,试想一下,其实,“人与自然”“人与生物”“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甚至“自我与历史”“自我与名人”都可以进行交流。如果我们的思路能这样开拓一下,写作的天地就无限广阔了。写出的文章也就独特精彩了。
3、精选文体,变换手法。
考场作文的写作,大多数同学还是比较习惯于写作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其实想这两个题目适合很多种文体。以题一为例,可以构思成日记,选取自己成长过程中三个片断,表现主题。可以写成戏剧形式,用三幕剧的结构表现成长过程中他(她)对我的帮助。即便是记叙文,也可以变换手法,力求新颖,比如可以构思成小标题式结构,用小标题展示层次,强化主题。再如题二,可以运用的文体更是多样,除了上面几种文体外,还可以构思成“交流”主题研讨会、交流试验书、交流产品说明书、有关知名人士“交流”访谈、童话、寓言、小小说、故事新编等等。总之,只要用心,总能找到适合的文体和表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