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科学家的故事简短【8篇】8-18-48

世界上每一位大科学家,他们都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们可能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世界因为有了科学家们的智慧和付出才有了现在的科技化生活。而他们身上也有着很多励志小故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下是www.huabuqi.com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8篇科学家的故事简短,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 篇一

海洋学家席薇亚·厄尔博士年幼时曾被波浪打翻,自那以后,她就迷上了海洋。她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海洋科学家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地理》的驻站探险家。在大部分时间里,她要么徜徉在浪头里,要么遨游在深海中。她致力于拯救海洋,她希望人们明白:吃金枪鱼三明治是“不厚道”的。当我们饕餮海鲜盛宴时,或者用杀虫剂消灭花园中的昆虫时,海洋都会受到影响。

你小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在哪里长大?

厄尔: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可不急着长大。我出生在新泽西南部一家小农场里。在我12岁时,父母搬到了佛罗里达,墨西哥湾成了我家的后院。

我与海洋的第一次邂逅发生在新泽西海岸,那年我3岁,海浪把我冲倒了。就这样,海洋俘获了我的全部注意力!那次经历并不恐怖,反而令我兴奋不已。

从此我满脑子都是海洋生活的念头,且从未消减过。新泽西海岸的沙滩有许多巨大、粗糙的马蹄蟹——我觉得它们非常奇妙,许多成年人害怕马蹄蟹,我觉得自己比大人们厉害多了。我并不觉得马蹄蟹可怕,反而觉得它们很美。它们从不攻击我或者其他人——它们过着自己的生活,与世无争。

你是如何成为一位科学家和探险家的?

厄尔:很简单。我是一个从未长大的孩子。最优秀的科学家和探险家都具有孩童的特质,他们勇于发问,能够感受到世界的奇妙之处。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谁?什么?哪里?为什么?什么时候?怎样?他们总是在提问,我也总是在提问,像一个5岁的孩子。

你有哪些幻想?

厄尔:潜入水下,拯救海洋,变成一条鱼,或者想象自己是一条鳗鱼,没有胳膊和腿,只有滑溜的身躯,游来游去,然后钻进洞穴里只露出脸……我真想进入鱼的身体中,体验鱼的生活。鱼类拥有人类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官。它们从鳃至尾都有侧线来侦测水的流动,侧线可能还有更多的作用。或者想象自己是一头蓝鲸——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能够感知几百甚至几千公里外的声音,这种神奇的能力将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总是这样幻想。每个人都会做白日梦吧?

你有崇拜的英雄吗?

厄尔:我有很多崇拜的人。我的《国家地理》驻站探险家同事们各有独特之处,每个都是英雄。他们当中的每一个都是传奇人物。

小时候,父母是我的英雄,我的兄弟们也是;成长的路上,优秀的教师是我的英雄;还有亲戚们,尤其是姑姑与叔叔,他们乐于为大家带来快乐。我的家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富之家,但我的家人拥有精神财富,这才是最重要的。我知道无论我闯了什么祸,我的父母都会站在我这边。

你到过的地方最棒的是哪里?

厄尔:最棒的应该永远是下一个地方。我喜欢回到多年来我熟悉的地方,因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动机是尽我所能,将这些地方迅速发生的巨大变化告诉世人,使人们尽快认识到这些变化的结果。

从我的孩童时代至今,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已超出此前人类历史对地球影响的总和。首先,人口数量增加。我出生时,全球人口20亿,现在全球人口逾60亿,也就是说,人口翻了3番,而地球并未变大。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人类施加于土地、空气、水、野生动物上的压力剧增。

我有幸比寻常人有更多的机会深入海洋,目睹许多常人未曾见过的景象。人们需要了解这些事实。如果你不知情,你就不会关心,而许多人偏偏不知情。我自封的使命是:激励人们亲自去看,各施所能,为自己、为自然界带来改变。要知道,这一切彼此紧密相连。

科学家小故事金冠之谜 篇二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一路大声很着“尤里卡”, “尤里卡”(Fureka,我知道了)原来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 篇三

诺贝尔的名字在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不仅是因为他在科学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为了促进科学的发展,设置了著名的诺贝尔科学奖,这是世界公认的最高科学奖。

诺贝尔有过很多科学发明,但人们一定想不到他小时候只上过一年学。

诺贝尔小时候生活在瑞典,父亲是一位机械师。由于父亲的生意不好,他们的生活很贫困。更不幸的是,一场火灾又烧毁了他家的全部财产,他们的生活完全陷入困境,只有靠借债度日了。父亲为了躲债,背井离乡到俄国谋生。

由于生活艰难,诺贝尔的童年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调皮、活泼,他到了八岁才上学,并且只读了一年书,就再也没有进过学校。后来,父亲在俄国的生意好起来,诺贝尔全家便迁居到了俄国。由于不懂俄语,诺贝尔和两个哥哥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就请一位老师在家里教他们俄语。当俄语学得有一定基础后,又跟老师学习其它学科。诺贝尔学习非常勤奋,成绩也很好,得到了老师的赞扬。

后来,父亲又让他出国进行学习,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美国等很多地方。他善于思考,认真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不但学会了英语、法语、德语,而且成为一位受过科学训练的化学家。那时,他父亲创办的工厂正在生产武器和,他在父亲的工厂里学习和掌握了地雷、的生产,研究了大炮和蒸汽机的设计。他不但掌握了许多实用的工艺技术,还熟悉了一个工厂的生产和管理。就这样,诺贝尔通过自学,逐渐成长为科学家、发明家。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 篇四

道尔顿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被认为是近代化学基础理论的奠基者,这是由于他提出了著名的“道尔顿原子论”。

由于家里很穷,道尔顿十三岁就辍学了。不过少年道尔顿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找同学借来课本,在家里自学。由于道尔顿善于动脑筋,他的`学习进度比同学还快。他有一位亲戚爱好自然科学,道尔顿就向他学习数学、物理知识。后来,道尔顿自己开设了一所学校。他不仅负责学生的功课,还带领孩子们做游戏。一到晚上,道尔顿就刻苦读书。

1781年,道尔顿到一所学校当老师,这是一所很简陋的学校,但是图书馆里却堆满了书。道尔顿看到书架上有这样多书,兴奋极了。知识才是他追求的财富!从此,天天坚持不懈地读书,攻读数学知识,努力培养自己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科学问题的能力。在这段时间,他还学习天文,观测天气。

道尔顿兴趣广博,阅读了大量书籍,却能够学为己用。他的读书方法很有独到之处。

第一个特点是书本知识和实验相结合,这使他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第二个特点是他视野开阔,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广泛阅读,对哲学著作尤其倾心,这给他的思想方法带来很大益处,从而获得了很大的成就。道尔顿还是第一个研究色盲的人,英国人为了纪念他这一贡献,将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在回答“你是如何取得这样成就的”这一问题时,道尔顿说:“某些人之所以超过他人,与其说他是个天才,不如说是因为他能够专心志致地学习,而且具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

世界上不存在天才,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英国哲学家卡莱尔也说过:“天才是一种长久刻苦努力的能力。”与其说一个人是天才,还不如说是因为他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而且具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

科学家的故事简短 篇五

阿基米德于公元前287年生于西西里岛。他善于对生活中各种现象进行缌观察和思考,这使他在物理学领域有了许多卓越的贡献。

中学物理课学的“浮力定律”,是阿基米德在一次洗澡中发现的。当时,阿基米德跳进洗澡的木盆时,水溢了出来,阿基米德从木桶中出来,浴桶中的水就降了下去。他反反复复地进进出出,从而得出结论:物体沉入水中,排开的体积等于物体自身的体积。同时他又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身子在水中轻飘飘的,身体的重量怎样又丢了呢?

他又开始做实验,这回他用一个大桶、一个小桶和一个带支点的杠杆,还有几块砖进行实验。他发现砖块增加多少,水就会相应地溢出多少,而拴着砖头的杠杆也会随之下降或倾斜。就这样,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 篇六

刚刚过去的2013年,可谓“男神”当道,进入2014年,这股“男神”的风潮更是有增无减,在江苏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科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中,新任男神横空出世,同时也刷新了男神不仅仅是拥有华丽的外表,智慧与理性更是他们不可忽视的代名词,他就是科学男神魏坤琳。

雪白的衬衫、阳光的笑容、时尚的发型,魅力足以闪耀整个舞台!其实在来《最强大脑》之前,凭借阳光的外表和过硬的资历,作为北京大学最年轻的心理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35岁的魏坤琳在校园中早已颇有名气。“最帅的大学教授没有之一”配上魏坤琳若干幅帅气有型照片的网贴,在天涯、贴吧就已被网友们争相点击,人气无敌。

当然了帅只是魏老师的一面,作为从小到大的学霸级人物,拥有着数所世界名校学位的他更大的天赋是驰骋于不同领域的研究。比如他对体感游戏重新编程,通过外接的电脑,让踏板对两只脚的敏感度的不同来帮助中风病人康复,从而为康复医学提供更多数据;比如他通过运用心理物理学、虚拟现实、生物力学和数学建模等多种手段研究感知运动控制,尝试为糖尿病和高风险的病人定制调节足底压力的鞋垫,一双能给予合理支撑的鞋垫,在预防糖尿病足这一环节,使中国病人享受到了世界级的待遇;比如他申请了可以走路和骑车的智能假肢以及可以控制假肢的感应圈的专利……

在生活中,魏坤琳更是随时都会有灵感迸出。有一次,他看到父母用鼠标,“手像鸡爪子一样紧张”,突然意识到,我们以为这么自然的动作,实际上却是个这么不自然的东西!思维跳跃的他想看看,一双“自然手”变成“鼠标手”,到底产生了什么变化,人类通过这样的训练还获得了什么额外的本领。于是可爱的魏老师想到了一个好的点子,他雇了好多用过鼠标和没用过鼠标的民工让他们来实验室练习打地鼠!通过打地鼠训练,魏老师愣是成功地让以前没有用过鼠标的民工,也都成了运动泛化的好手。所谓运动泛化在认知科学领域正是指这种“触类旁通”的能力。其实如此这般折腾只为了研究运动泛化的训练是否可以考虑到医学康复的过程中,让康复的成果更好地回归到实际生活中。

总之,魏教授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大家对教授的传统印象。当网友进一步搜索魏教授的信息时发现,他的微博身份认证中,除了“北大心理学副教授”外,另外一个身份是“江苏卫视《最强大脑》嘉宾”,这再度掀起网友们的围观热情:“‘最帅大学教授’这么快就要走上电视与我们见面了,期待ing……”

在网友们的热心期待中,科学男神和华语天王周杰伦搭档组成“坤伦组合”闪亮登场。不过在节目中,他似乎是没有人情味的科学家:比如一个为所有评委和观众带来感动故事的小姑娘,却惟独被他打了最低分。比如几位选手被梁冬、李永波、陶晶莹等嘉宾给出了很高的预判分,但却因魏坤琳给出的难度系数分过低而淘汰,对此魏坤琳戴上了“全民公敌”的帽子。

不过对于魏坤琳而言,他说“我知道我的打分,肯定会让我成为‘全民公敌’,但是我的标准就是从科学出发。”他坚定发话,脸上是笃定的自信与严谨,而他那一句简单又执著的“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更是大获人心。

同样令人意外的是,《最强大脑》播出后,“冷面判官”没有成为“全民公敌”。而且在网络上发起的“魏坤琳是否应该闭嘴”的调查中,竟然有七成的网友对魏坤琳表示支持。“这选的是最强大脑,又不是感动中国。支持魏坤琳。”“魏坤琳坚持己见,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判,不受感性思维影响。点赞。”

当前网上有一段爆红的“Dr。魏科学神曲”,就是那句“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的混音剪辑,一时间引来无数网友膜拜,纷纷遣词造句,“好吃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不加班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此外还有明星版人生标准,其中最火的是冯小刚版“炮轰娱评人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无论如何,男神魏坤琳的出现吹起了最强大脑的集结号,使大家重新认识和发掘自己的大脑潜能,科普时代就要来临。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 篇七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居里夫人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居里夫人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居里夫人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居里夫人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这样,直到24岁时,居里夫人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居里夫人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居里夫人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居里夫人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科学家的故事 “发明大王”爱迪生 篇八

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个月书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我想,如果你听说过“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一定会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呀?”妈妈说:“哦,那是在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终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正蹲在鸡窝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鸡蛋孵小鸡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来,又是给他洗脸,又是给他洗衣服。还有一次,他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呢?于是,他找来一种药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结果,小伙伴差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好不容易,爱迪生长到了8岁,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学了。谁知,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专门和老师闹别扭,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因为独生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相反,他决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重、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时,就给他买了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可以说,这就是爱迪生搞科学发明的启蒙教育。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九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

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

应该说,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紧紧相联的。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来观看,并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

不仅著名的科学家需要好奇心,我们普通人要学习知识、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1991年7月,《光明日报》科技部曾对全国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比赛中获奖的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征”一栏里,92%的同学写的是“好奇心强”。湖南零陵地区道县一中的少年何骥,在一天到鸡棚捡蛋的时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鸡蛋到底为什么一头大一头小呢?是大头先出母体还是小头先出母体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每天一放学就立刻赶回家,蹲在鸡棚旁静静地观察,有时甚至连晚饭都忘了吃。两个多月以后,何骥终于发现:鸡蛋是大头先出母体。为此,他写了论文,得到许多生物学家的称赞。他的发现,居然是鸟类文献中还没有记载过的新发现。

成才需要好奇心,但是有了好奇心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才。要想有成就,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种子,没有种子就长不出参天大树,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种子播种在黑土里以后,经过人们的浇灌、培育,会逐渐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长成栋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一定能够使你成为有用之才。当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正因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许多人都把好奇心称为成功者的第一美德。对于一个有志成才、渴望成功的少年来说,好奇心是最宝贵的。

无论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还是小中学生何骥的故事,都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理:好奇心——发明家之心。

你渴望你的智慧之花早日绽开吗?你渴望你的创造灵感早日到来吗?那么,就仔细地观察生活吧!一个不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漠然视之的人是不会拥有一颗好奇之心的。如果你想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做一颗明亮的星,就从现在开始迈出你成才的第一步——强化你的好奇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