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或4月5日,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节日现已列入国假1天。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故事精选15篇。
清明节祭祀常识 篇一
一、清明节的祭祀活动。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另外两个鬼节是七月十五、十月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
二、祭祀的对象。作为鬼节,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另外两个鬼节则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各地有所差异。
三、祭祀的场所。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
四、祭祀的方式或项目。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五、扫墓的方法。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从风水的角度来讲,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六、扫墓的目的。是慰藉祖灵,因此要虔诚奉拜。就如在阳间,会亲友一样,要以怀念心,亲切感来相会,若非出自内心尊敬,反而不好,况且扫墓也是祈求先灵庇佑的方法。扫墓时准备花、香、烛、扫帚、水桶、水果等,把墓地前污物,清洗墓石。整个墓地打扫后参拜、点烛、上香、敬果、献花等,供全物品参拜后大家一起与先灵共餐,剩下物品一定要带回家,不可留在墓地,免发生腐烂、生虫等引起卫生问题,参拜上香后合掌,表示先灵与吾心合一,慰藉先灵早日往生西方,感谢庇佑子孙平安。要求保护往后子孙之幸福。
七、清明节祭扫的具体日期如何确定。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均有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八、时间的限制。黑暗时墓地有很多无缘灵、浮游灵容易凭依,因此扫墓不可在天未亮时或太阳下山时,更不可在晚上扫墓,晚间阴气重,无缘灵、浮游灵多,容易附在人身,受到灵障。因为公共墓地广阔,而且无子孙扫墓的墓地很多,因此这些无主之灵变成无缘灵、浮游灵凭依人身,而最容易发生意外事,因此扫墓时间在已午未时为最恰当时间,此时阳光充足,阳气最重。之后,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
九、身在国外,清明节如何拜祖先。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不能回乡参加清明拜山活动,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食品,烧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关词语。然后,再烧纸钱祭祀。
十、扫墓的当日早上要看看自己的额头。扫墓的当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尽量当日避开扫墓为宜;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十一、清明节为何少走夜路。按照古人的说法,清明节也是“鬼节”。如果需要在此期间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记得随身携带护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要亮出你的额头,不能因头发而盖住,因为,那是你的神灯所在。
十二、扫墓之前怎么吃?如何穿?扫墓之前禁食: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着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特别忌穿到大红大紫的衣服,应穿上素色的服饰。另外,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本命年者除外)。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篇二
清明节的来历:据史籍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当年避难逃亡在外地,随行的侍从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曾经在晋文公断粮时偷偷“割股奉君”,令重耳感动不已。后来晋文公回国继位后,论功行赏,却偏偏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也不争利禄,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当时有人为其鸣不平,写诗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这首诗很快就传到了晋文公耳中。
晋文公羞愧不已,亲自带众大臣前往绵山请介子推回朝廷做官。介子推不想出山,便藏了起来。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
清明节的由来故事 篇三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所以会相差两天。农历是反映物候变化、指导农时的阴阳历,它还结合了阴历,即以月相29.5天为周期(一次满月到下一次满月的时间间隔)。因为阴历纪月推算节气所在具体时间需要准确的天文知识和数学知识,所以,以前的历书所载各个节气发生的时间是要由国家颁布的(如立春精确到年月日时分秒),而且,不同的时代推算的规则有所不同,清史稿时宪志就用很长的篇幅和很多图形公式来说明当时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讲农历中节气的设置规律往往只是确定月首为节气,月中为中气,两个节气间隔是15天是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据,节气歌也是一般人掌握节气规律的必学知识。稍微复杂一点的推算是习惯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阳最低的时候)过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就简单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当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异)。从天文角度说,4月5日或6日视太阳(视太阳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到达黄经15度的时候。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清明节的来历 篇四
一、祭祖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带上水果食品、纸钱等物品来到墓地,将供品摆放在墓地前面,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添一些新土,然后再在墓前磕头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
二、折柳赠别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能给人一种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感觉。自汉朝以来,人们就逐渐形成了折柳赠别的习俗,借此互祝平安,因“柳”与“留”谐音,所以也取恋恋不舍、尽情挽留之意。同时希望离别的亲友,到了他乡也如离枝的柳条,能够很快地生根发芽,随处存活,这些都寄托着对亲友的美好祝福之情。
三、荡秋千
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由来已久,历史相对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后来为了避免某些方面的忌讳,才改为秋千。最早的秋千一般都是以树枝为架,然后再拴上彩带。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做成的秋千。荡秋千的习俗传承至今,深受人们喜爱,不仅能锻炼身体,也可以借此锻炼自己的勇气。
四、拔河
拔河的运动起源于春秋后期,开始是在军队中盛行,当时叫“牵钩”、“钩强”,后来流传到民间,到唐朝时期开始称为“拔河”。拔河就是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比较粗的绳子,将对方拉出河界,就算获胜。唐玄宗时期曾经在清明节时期举行大型的拔河比赛,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清明节的民间习俗了。
五、蹴鞠
蹴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活动,起源于战国时代,蹴鞠就是指一种古老的皮球,球面是用皮革做成,里面用羽毛填充。蹴鞠运动是古代清明节时期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到了汉代,蹴鞠就已经成为一项非常专业化的运动。到了唐宋,蹴鞠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成为一种大型活动,在宫廷内,经常有数百人参加。《水浒传》里的高俅,就是一位蹴鞠高手,正因为他球技高超,才深得宋徽宗赏识,一路平步青云。
六、踏青
踏青也称作春游,古时也叫探春、寻春等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人间处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时光。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宋代,踏青之风最为盛行,一直相传至今。
七、吃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的习俗,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后涂上各种颜色,称为“五彩蛋”,他们把这些五彩蛋投到河水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们就争先抢捞,认为吃了以后,就可以孕育生子。
后来人们在清明节时期吃鸡蛋,象征一家团圆,也有民间传说清明节吃了鸡蛋,一整年身体都会好,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都是一种节日食品。
八、吃发糕
清明时节人们喜欢蒸发糕吃,发糕由黏米碾成米浆蒸熟做成,发糕重要的不少好吃不好吃,而是看蒸得够不够“发”、够不够“高”,用来寄托“发财”、“高升”的美好愿望。
九、吃青团
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是清明节最有节日特色的食品。它是将一种清明节前后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进糯米粉里,然后做成团子,因为做出的团子呈碧绿色,所以取名青团。
十、儿女亲家互送麻糍
在浙江部分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儿女亲家互送麻糍的习俗。在古代,男女联姻后,往往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正式嫁娶,也是为了便于双方互相考察,毕竟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儿女亲家互送麻糍,就是在嫁娶前的一种礼仪,男方一般在清明节前给女方送去麻糍,意思就是下一个清明节前就要来迎娶新媳妇过门了。等女儿出嫁后,女方家的父母,又要在清明节前给男方家送去麻糍,意思是祝福小两口日子过得糯滋滋、甜丝丝,幸福美满。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 篇五
1、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2、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
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3、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6、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7、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8、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9、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10、蚕花会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篇六
一、清明节的祭祀活动。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另外两个鬼节是七月十五、十月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
二、祭祀的对象。作为鬼节,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另外两个鬼节则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各地有所差异。
三、祭祀的场所。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
四、祭祀的方式或项目。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五、扫墓的方法。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从风水的角度来讲,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六、扫墓的目的。是慰藉祖灵,因此要虔诚奉拜。就如在阳间,会亲友一样,要以怀念心,亲切感来相会,若非出自内心尊敬,反而不好,况且扫墓也是祈求先灵庇佑的方法。扫墓时准备花、香、烛、扫帚、水桶、水果等,把墓地前污物,清洗墓石。整个墓地打扫后参拜、点烛、上香、敬果、献花等,供全物品参拜后大家一起与先灵共餐,剩下物品一定要带回家,不可留在墓地,免发生腐烂、生虫等引起卫生问题,参拜上香后合掌,表示先灵与吾心合一,慰藉先灵早日往生西方,感谢庇佑子孙平安。要求保护往后子孙之幸福。
七、清明节祭扫的具体日期如何确定。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均有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八、时间的限制。黑暗时墓地有很多无缘灵、浮游灵容易凭依,因此扫墓不可在天未亮时或太阳下山时,更不可在晚上扫墓,晚间阴气重,无缘灵、浮游灵多,容易附在人身,受到灵障。因为公共墓地广阔,而且无子孙扫墓的墓地很多,因此这些无主之灵变成无缘灵、浮游灵凭依人身,而最容易发生意外事,因此扫墓时间在已午未时为最恰当时间,此时阳光充足,阳气最重。之后,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会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
九、身在国外,清明节如何拜祖先。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不能回乡参加清明拜山活动,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食品,烧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关词语。然后,再烧纸钱祭祀。
十、扫墓的当日早上要看看自己的额头。扫墓的当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尽量当日避开扫墓为宜;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十一、清明节为何少走夜路。按照古人的说法,清明节也是“鬼节”。如果需要在此期间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记得随身携带护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要亮出你的额头,不能因头发而盖住,因为,那是你的神灯所在。
十二、扫墓之前怎么吃?如何穿?扫墓之前禁食: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着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特别忌穿到大红大紫的衣服,应穿上素色的服饰。另外,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
清明节的古诗 篇七
1、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2、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3、《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4、《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唐)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5、《湖寺清明夜遣怀》
李群玉(唐)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 篇八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 篇九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源于商代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扫墓
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
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人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 篇十
每年清明节前后,随着人们扫墓、出行高峰的到来,鲜花、水果、餐饮、祭祀用品等行业都能借机“火”上一把。今年是国家调整休假制度之后迎来的第一个小长假,这个与双休日相连的三天假期,让更多的人得以踏上回乡祭祖、外出踏青的旅程,也激发了许多传统节日习俗的再度复活。
3月30日,两名孔子后裔在清明祭祖仪式前整理服装。当日,130多名来自全球各地孔子后裔来到山东曲阜孔林,身着汉服,手执笏板,以古礼向孔子表达尊崇之意。
银川市各大陵园内,很多人把祈福卡挂在墓地旁的树木上,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祭祀、旅游首度平分秋色
在很多人心目中,清明节就是祭祖和扫墓。民俗专家则认为,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和先烈,更有着热爱生命、亲近自然的含义。追思逝者的同时不忘生者。今年的清明小长假让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也促使清明“生死经济”中“生”者部分得以凸显出来。
据南京迪普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近日对南京市民关于如何度过第一个清明小长假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位列前三位的过节方式是休息、短途游和扫墓。老南京的扫墓习惯是“赶前不赶后”,尤其是不能过了清明再去扫墓,因此仅有近两成市民会选择假日期间祭祀先祖。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民俗专家陶思炎说,把清明仅看成是扫墓的节日,是现代人对传统节日内涵的极大误读。清明本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根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每年的4月5日前后,正值阴历阳春三月,风和日丽,草长莺飞、万物复苏,一改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天地一片清净明洁。后人将祭祖、寒食节并入其中,才使得清明节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记者了解到,各大旅行社近期纷纷推出了一天至三天的清明短线游。中青旅国内部相关负责人姜鹏表示,各省省内及周边城市的短线游将成为今年清明出游的热点,主推踏青游、民俗游。
陶思炎说,其实古人也和我们一样,除了禁火、扫墓外,还有插柳枝、荡秋千、放风筝、斗鸡等户外活动。相传是因为清明节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人们组织了一些体育活动以强身健体。
秦淮放灯习俗中断了七八十年
南京夫子庙的秦淮灯彩闻名天下,今年清明期间将举行一系列的“传承民俗文化、情系十里秦淮”活动。其中的重头戏之一,就是4月4日至6日的每晚18:30—22:00,秦淮河沿岸举行的“放灯”仪式。人们可以花上10元购买或自己动手制作一盏荷花灯,写上些文字放入河中,追忆先祖的同时,也为生者祈福。
民俗专家告诉记者,古时就有“清明赐火”的习俗,如今已是鲜为人知。相传因寒食禁火,人们将从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到了清明节,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诗人韦庄有诗云:“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唐代“清明赐火”的习俗曾盛极一时,皇帝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
据介绍,这一活动还借鉴了民俗“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其中有普渡众生的含义。
人称“金陵灯彩陆”的花灯老艺人陆有昌告诉记者,秦淮河放河灯的习俗已经中断了七八十年,现在的扎灯人都没有做过,这次大家也是经过反复琢磨和试验,才制作出了简单、安全的荷花灯。而将荷花灯放置河中,随水漂流,借河、荷、和三字同音,寓祈福纳善保平安及幸福、和谐吉祥之意。
此外,陆有昌还大胆设想,将清明节的标志——“柳枝”,与花灯结合起来。据说“柳枝”对于清明节而言,就如同桂花之于中秋、菊花之于重阳。
陶思炎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一是因为传说介子推是抱着柳树死去的,二来杨柳正是清明前后发芽、抽枝,是早春最具代表性的植物,有很强的生命力,古人借此表达了生者希望死者复生的美好愿望。
民间文化“传承”之外更要“创新”
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这些传统节日,在古代都有很多民俗活动,清明祭扫,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春节团圆,元宵闹花灯等等。时至今日,许多传统习俗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节日文化生活中,而每年的清明节似乎仅剩下一个“烧”字。
秦淮区旅游局局长姜勇美认为,清明小长假的到来,为恢复发展民俗文化提供了契机。重现“清明赐火”等传统习俗不仅大大丰富了清明节的旅游文化活动,更催生了新的度假消费方式。
据了解,很多旅行社都希望借“清明”之机将4月旅游淡季做“旺”,除了开辟短线游市场之外,还增添了不少新“玩”法。例如一些踏青赏花路线中加入了农事桑蚕、祭祀纪念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各地的扫墓和祭奠活动也融入了不少传统节日习俗。
陶思炎认为,应借节日效应恢复更多的民俗活动和传统食品。比如放风筝,意味着去掉以前的秽气;荡秋千,又称为“半仙之戏”,有千秋万代、长寿健康的意思;此外还有打马球、斗鸡、取火比赛等。吃的方面除了青团和糖藕之外,过去还有吃燕子型枣泥糕的习俗,象征着呼唤春天的到来。这些传统习俗和“仪式”能够让人们在追忆祖先的同时净化心灵,心怀感恩与敬畏之情,进而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根植于每个人的心里。
但他也强调,民间文化活动“传承”之外更需要“创新”。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普遍缺乏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节日过于“概念化”,没有适合的活动载体。商家的大声吆喝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毕竟局限于“消费”层面。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清明节: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4月4日是清明节。学者说,清明节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文化礼俗,是全球华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在二十四节气中非同一般,它既是农事节令又是重大节日,还是惟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确定为法定节假日的节气。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指出,清明节渊源久远,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清明原本是历法二十四节气中一个普通的岁时节令,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就是说,这个节气万物复苏,已是合适的耕种时令,从此进入农事大忙阶段。乌丙安说,清明节起初并没有祭祀先人的习俗,但后来它逐渐与前一两天的'寒食节交汇融合。寒食节本是古代的禁火忌日,后来与晋文公悼念恩人介之推的传说相附会,寒食节扫墓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两个民俗节日交融后,禁烟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祭祀先人的习俗愈发凸显,清明节于是发展为朝野上下共同重视的重要传统节日。
海外侨胞、全球华人都非常重视这个民俗节日。每到清明节,很多港澳台民众和旅居各地的华侨、华人,都要回大陆祭奠先人、认祖归宗。清明节已经成为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血浓于水、慎终追远的特殊日子。
二十四节气中清明的诗歌最多最好
作为重要的农事节日和传统的民俗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吟咏清明的诗歌数量最多、质量最好。
清明处于春光明媚的季节,是人们追思先人、踏青郊游的传统节日,所以容易引发文人墨客的诗歌雅兴。从唐玄宗这样的皇帝,到杜甫、白居易、陆游、李清照这样的诗词名家,都喜欢在清明节引吭高歌。《全唐诗》和《全宋词》的内容中包含“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
清明节是传统的扫墓祭祖日子,许多诗人为此留下了千古名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明代诗人高启的一首诗,则反映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悲痛:“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时节,北方乍暖还寒,南方春意盎然。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树、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篇十一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的来历 篇十二
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使清明成为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清明节期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
清明禁火寒食的形成,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相传春秋时代,晋国公子为逃国难流浪于国外,在即将饿死之际,其随从介子推割自己的腿肉烤熟给公子,鼓舞公子战胜困难伺机日后重整国家。后重返国成为晋文公,遍封当时流亡之臣,唯独落下介子推。文公记起去请介子推时,他已背负着老母躲进绵山。文公便命手下放火烧山烧出介子推,未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一片青山成了焦土也不见子推出来。火熄灭才见介子推和老母靠着大松树根死去了。文公追梅之余,规定每年介子推被烧死那天(清明前夕)都要严禁烟火,吃寒食,这就是清明禁火寒食的由来,流传至今。
(1)扫墓或称祭墓。即在墓前祭祀祖先或受尊敬的人。秦以前就有祭祀活动,而在寒食节之后扫墓,发始于唐明皇。以后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俗。(2)踏青即春游、探春、寻春。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所以踏青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如福建一带在二月二,陕西一带是三月三,北京、东北一带在五月五,总起来看,是南早北迟。清明踏青历史久远,史书亦多有记载。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代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以画的形式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以宋都汴京为中心的清明节盛况。
(3)植树、清明节前后,春阳照临,春雨绵软,是植树的最好季节,有人据此称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到今日。我国政府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每年的这天,举国上下,植树活动蓬勃展开,祖国大地,年年新绿不断。
(4)荡秋千,即揪着皮绳迁移,古人叫做“千秋”。在原始社会,先民们为猎获食物就发明了这种活动。到了汉朝,汉武帝在后庭所祷千秋之寿,宫女们耍绳戏为乐,为避忌讳,遂将“千秋”改谓“秋千”。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身心健康和脑的平衡功能,而且还能培养人的勇敢品质、所以长期以来一 直是民间流传甚广的一项活动。
(5)清明放风筝,不仅是一件赏心乐事,也是一项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而风筝的制作,本身就包含着美学原理和物理知识。关于风筝的作用,还流传有许多故事:如春秋时公输般首创以风筝进行战争侦察;楚汉之争时,韩信让人坐在风筝上,乘风飞上楚营上空,唱凄婉的楚歌以涣散楚兵军心。
清明节的禁忌 篇十三
1、不适合扫墓的人
孕妇,三岁以下的小孩,刚动手术的人,印堂发暗或眼窝发青发黑的人,重病患者等人群不适合去扫墓。
2、清明节能做和不能做的事
(1)不能选清明节谈婚论嫁,更不可选清明节结婚。
(2)若生日是清明节,注意要规避黄色的鲜花,当地风俗若有推迟会提前办的,应该遵循。
(3)不要在清明节当天去拜访他人。
(4)清明节自己没空去祭拜先人的话,不可胡乱承诺,否则当年运势不会你想要的。
(5)清明节前中后三天有些地方有寒食的说法和习俗,有这个风俗的地方当遵守为佳。
清明节吃什么 篇十四
1、青团。江南地区的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青团的饮食习俗。
2、艾粄。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节必备的传统食物。
3、馓子。在清明节的时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虽然南方和北方都会吃馓子,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却有所不同。
4、暖菇包。泰宁一带的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食用暖菇包的饮食习俗。
5、子推馍。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子推馍的饮食习俗,是用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质。
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 篇十五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清明相关书画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扩展阅读:关于清明节的节日谚语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清明暖,寒露寒(湘)
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