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漂亮的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精彩10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一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捧起《傅雷家书》,信中强调的是一个父亲对自已儿子的告诫: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已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到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荣辱感,有艺术有人格的尊严。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和严格的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傅雷把教育儿子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都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精力和心血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地在生活中,我不经意的看见父亲头上的几根白发。
我的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考验,从现在努力,一定要创造自已更成功的人生道路。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二
在学校组织的阅读活动中,我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傅雷及其妻子对他们的孩子的爱。
此中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傅雷夫妇写给他们儿子的日常生活小事。作为父母,他们肯定都是爱着孩子的。在此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点,但傅雷对儿子的爱是不溢于言表的,更多的提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理问题,提高音乐上的造诣。而其妻子的信表达更多的是要傅聪注意身体健康,注意多关心家庭。
作者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教育家,更是位严厉,却不乏关爱的父亲。他与儿子谈音乐,谈艺术,谈爱国,谈待人。他也会以自身的经历去教育傅聪。虽然他对傅聪很严厉,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心切。
看完此书,我觉得有些遗憾,因为在傅雷夫妇身体并不好的情况下,傅聪及其妻子弥拉都没有回来看看父母,而傅雷夫妇也没有看过自己的孙子。
这本书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读这书就好像自己也在接受这淳淳教导。
傅雷家书读后感1100字 篇三
两地书,父子情
捧读着《傅雷家书》,我仿佛看见,在一个四周已静、了无杂声的深夜里,傅雷坐在书桌旁,在那盏老旧的台灯下,用略微颤抖的右手,在纸上一字又一字的书写着。他那弯弯的脊背,似乎有几分苍老。他轻咳两声,却顾不得喝书桌左角上那杯温热的水,只是用他的右手在纸上不停地写下一行又一行的文字。傅雷的眼角仿佛已淌下了眼泪,他赶紧拭干了眼泪,怕在纸上留下痕迹,让儿子在那边放心……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自1954年至1966年写给傅聪和傅敏的书信摘编,共100多封,这些家书贯穿着傅雷儿子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的经历。书信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和人生,是一本苦心孤诣的教子篇。书信中鲜少有长篇论述和华丽的词藻,更多的是朴实的日常,信中一个个短小的故事,读来温暖感人,又极富人生哲理,令人受益匪浅。
父爱如山,在书中,傅雷教导儿子的关键在做人,努力让儿子成为坚强上进的人、成为严格自律的人。“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某某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傅雷希望儿子做一个爱国之人,作文吧正直之人,真诚之人,坚强之人,希望儿子淡泊名利,也望子成龙。这一封又一封的书信,不仅为我们展示出一位中国有名的翻译家傅雷对儿子真切的教诲,更多展示出的则是一种父子间,最为深切而真挚的爱!这种爱自是如此高尚!如此纯洁!如此无私!又令人动情!
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体现一个父亲的智慧。他常常从琐事中灌输人生道理,如父亲发现儿子写信封老是不干净整洁,就在回信的时候附了一张小方纸,还比儿子的信封小一些,告诉儿子自己照样能写的很宽绰,以此告诫儿子注意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和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相当于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干净的习惯,对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这些书信,是父亲用最深沉的语言,书写出来的爱和关怀。每一个文字,每一撇,每一捺,似乎都有血液在流动,有心脏在跳动。这就是父子间最深沉的情谊,它跨越多年,到如今,读之,依旧动容。
这份父子情也必将照亮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心灵,一封封家书,是傅雷先生写给他孩子的,也仿佛是我们的父母写给我们的一样,让我更加理解了父母之爱,更加明白了生活中应该多与父母沟通,多去表达我们的真实想法,去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父母平时对我们的唠叨,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对我们的严格教育,我们要学会感恩!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篇四
两地书,一世情
清晨,拿着一杯沁人心脾的花茶,端坐在书桌前,拿着一本书,听着鸟儿为新一天的到来而演奏的歌曲,渐渐的那歌声淡了,直至听不见任何啼叫,是鸟儿不唱了吗?并不是!是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是被书中的情怀所感动,是被书中流露出的父爱所震撼,它便是《傅雷家书》,朴实但不失真情。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如死水一般。”这是中国杰出的教育家、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这位先生不仅在事业上杰出,并且在对儿子的教育上更值得敬佩。《傅雷家书》便是体现。《傅雷家书》是由百余封傅雷写给远在国外学习的儿子傅聪的家书所编成。在这些书信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一位父亲对孩子伟大无私的爱。他把对儿子的爱完全融入这些朴素简单的文字里,但这些朴实的文字难以掩盖父子之间的情深义重。其声殷殷,其意绵绵,其情拳拳。打开《傅雷家书》就是走进一位父亲,聆听他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诲。
父亲对孩子的深爱如同太阳的光辉温暖着孩子。傅雷对傅聪的爱便是如此,它荡涤了世界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华,留下的是舐犊情深。书中的父爱是高尚的,纯洁的。书信中他对儿子说到,练琴时能多抑制情感,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练琴的时间必须正常化,不能少,也不能多。这是学习,还有讲到谈做人;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韧,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傅雷还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孩子在艺术之外,可能遇到的问题。譬如交友,感情,理财等等。他还以平等的口吻向儿子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见解,尊重他做的每个选择,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命令,更多给孩子做了生活上精神上的引领。做父亲的以其大半生的心路历程来给爱子指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归宿。这种指示不是那种艺术化的“展示”,而是结合了百般的勇气和无私的爱。
生活中的父爱亦是如此,从我们一出生,他们便给予我们世间最温暖的情感。教我们牙牙学语,教我们学会走路,在学习上对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在生活上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帮助,这正是他们爱的体现。在我们需要时,他们总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他们可能不像母爱那样爱的明显,但是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父爱不是长篇大论的赞美,几句简单的话语便能体现,因为他们爱的热烈,爱的伟大,爱的真诚,爱的纯粹。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是鼓励与警钟;这便是父爱的模样……
合上书,书的内容还不断涌现在我的脑海中,牵动着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忘怀。望着窗外那清晨的阳光格外明媚温暖……
父爱虽无声却滚烫似骄阳!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 篇五
在这个寒风凛凛的假期里,在老师的要求下,我读完了这本儿充满了亲情的《傅雷家书》。
1966年9月2日的深夜,连日遭受批判的傅雷夫妇坦坦荡荡地选择了死亡,以宝贵的生命为代价捍卫了他们的尊严。
《傅雷家书》共收入138封书信,在这138封书信里,每一字每一句都饱含深情。
1954年1月17日,傅雷一家到火车站送傅聪,第二天百感交集的傅雷便写出了第一封家书,《傅雷家书》也由此而始。
傅雷在这第一封家信中写道:“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壮年”,“尽管我们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这足以看出傅雷先生的坦荡和对傅聪的爱。
若是没有这份坦荡,怎么能这么直直白白地道出心中这份悔恨?若是没有这份深厚的爱,又怎么能有这般沉重的回忆呢?这字里行间流露出无比真挚的心意,又怎么可能打动不了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呢?
忘记了是哪封信,傅雷写到:“今天是星期日,我本想休息,哪知一提笔就写了七封,如今这已经是八封了。”这足以见傅雷对儿子的思念和爱,在本想休息的下午,一口气写了八封信,不知写了多少字,不知坐了多少个小时,但我们可以看出这份千分的思念和万分的爱。
我不禁想起初一时妈妈给我写的信,整整写了五页,或许他们怀的并不是同一种心情的,不是同一种心态,但字里行间注入的爱却都有千金之重。
傅雷和儿子在一封封书信里,在一次次关于艺术人生和文学的讨论中变得愈发亲密,父子之间的关系也愈发和谐,甚至于父子俩又多了一层新的关系:知心朋友。他的兴奋溢于言表:“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
傅雷会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悉心抄下六万余字的希腊雕塑译稿,编成一本寄给远在国外的傅聪。六万余字,只为激励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他就像许多其他父亲一样,对孩子的爱如山一般深沉。
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又是多少人感同身受,不然《傅雷家书》又怎会从问世以来就经久不衰?
这一封封家书里不只有爱,还有关于艺术、文学、爱国、人生的种种讨论。人们常说“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毫无疑问的,《傅雷家书》就是一本好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六
每每生活失意、彷徨之时,总是不自觉地读它。在我看来,家书是所有文体中最简单的,我喜欢简单,所以我喜欢家书,因为简单本身就是一种魅力。
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的儿子傅聪留学海外的过程中,先后写了近百封家书给他,教导他立身行事、爱国成才,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了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其声殷殷、其意绵绵、其情拳拳。打开《傅雷家书》,就是走进一位父亲,聆听他“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诲”。
父亲对孩子的深爱作为人类的公理,如同太阳的光辉温暖着其间的每一个人。傅雷对傅聪的爱自是如此,这样的爱是高尚的、纯洁的、无私的',它荡涤了世间的功利,洗去了人生的浮华,留下的是舐犊情深。“多少对你的爱,对你的友谊,不知如何在笔底下传达给你!孩子,我精神上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是多么真挚的人间深情呀。
然而,这样的爱毕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种爱加威严式的教导,而是建立在父子心与心交流基础上的一种隐没,深沉的父爱。傅雷是“清高”的,在他骨子里就渗透着这种独特的个性,他把这种“清高”带到给儿子的信中,成就一份“清高”的父爱!
于是这一封封家书中便没了世事钻营的技巧,有的是对人生,对艺术的见解,对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做父亲的以其大半生的心路历程来给爱子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归宿!这般的昭示却不是那种艺术的“展示”,却是结合了百般勇气和无私的爱。
有一句话我一直记着,那就是:“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想:一个人有了它,也便有了整个世界。
傅雷家书读后感700字 篇七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文革”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傅雷是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的样子,保留着为人的基本操守,其次是做人的方式和生活的本真自始至终都是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生活,不因世事的变迁发生变化,从傅聪的角度看,傅雷是一个高尚凛然不可侵犯的父亲形象。
从1954年的家书中看出傅雷对生活的极度热爱,1954年至1960年的傅雷在写家书给孩子们的时候,用大量的笔墨去抒发他内心独特细腻的感受,丝毫没有发现他对生活的不热爱,从妻子的角度看,傅雷是一个包含深情有生活情趣的好丈夫。
“他的笑脸只许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阿米,那时候还是一堆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小孩不易听,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从朋友的角度看,傅雷是一个纯洁、真诚、正直的朋友。
家书主要内容是生活起居的关照,人际交往的叮嘱,情感经验的疏导,学习方法的指导。
1954年8月16日那封家书可以看出生活起居的关照:这些的细节比比皆是,傅雷细细叮嘱,淳淳嘱咐,声声切切,犹在身旁。
1961年5月23日那封家书可以看出人际交往的叮嘱:这样是为了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孩子的人际交往原则,“争与不争”的观点,到现在依然有现实意义。
傅雷不仅仅是一位慈父,他还是一位善于反思,善于转变角色,善于退让,求知若渴,跟上孩子脚步的一位父亲。
让我们潜心阅读傅雷家书去发现那些苦心说教背后流露出的浓浓父爱和殷殷教诲吧!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八
周末的闲暇时间,我喜欢安静地坐下来,品一杯好茶、弹一首好曲、唱一首好歌、读一本好书。.。.。.
——题记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与其儿子傅聪之间的书信往来集结而成的。该书是一本充满亲情的家书,也是一本充满哲理的好书。
傅雷的童年是在他母亲几乎不近人情的教育与监督下度过的,受此影响,他对傅聪的教育与监督也沿袭了他母亲的风格。教子严格,家风严厉,再加上傅雷脾气暴躁,父子之间的关系极其僵硬。
后来,为了更好的前途和命运,傅聪出国了,出国后,由于父子间的僵硬关系,傅聪并没有往家里写过信。但表面冷清、却又爱子之心强烈的傅雷,由于太多的思念、太多的担心,最后傅雷思来想去,决定给傅聪写书信。这一写就写了很多封,这些书信的最后合集就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傅雷家书》。在这些书信中,篇篇都能让我们看到一颗深切的父爱之心,即使是时隔多年,也能从中深切地看出字与字之间的所流露出的那种父对子的思念和关爱之情。
这些信与一般父亲所写的内容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一般父亲写信都会表达着对儿子的欣慰、自豪、怀念、关心等情感,而傅雷所表达的则是对孩子童年时他的严厉要求的愧疚之情。诉说自己对童年时严厉待子的后悔之情。
再一次读《傅雷家书》时,我们不免会从中进一步得到:傅雷其实是一位好父亲,虽然他脾气暴躁,但都是源于他对儿子的严格要求和望子成龙的那种期盼的心啊。.。.。.哪位父亲不是这样的,表面上不易接近、冷漠,甚至觉得无情,可背地里所受的一次又一次的痛、一次又一次的伤,又有谁能体味得到呢?恐怕也只有他们吧。其实,他们是爱我们的,只是不善言词罢了。也许“父爱如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对我而言,读《傅雷家书》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了,除了懂得傅雷那些对子的谆谆教诲外,我也为此对父母所给予的爱理解得更加深刻。自此,深觉对自己也应该严格要求,以使自己的父母少费心。
是的,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圣人谈心;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得到了老师的教诲。阅读,是滋润心田的甘露。而《傅雷家书》就是一本好书。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九
暑假里虽然作业极多,还要补课,但我还是忙里偷闲地读了《傅雷家书》。起初只因是语文老师的推荐,担心他开学时来抽查我们的读书情况,但真正翻开认真品读时,才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傅雷先生对于儿子傅聪的那份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深切父爱……
傅雷老先生是一位翻译巨匠,一生译著宏富,对于外国作品的翻译更是要求自己用字准确丰富,并且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自然地,对待儿子的教育问题十分重视,严格中透着深深的关切。
傅雷先生自己没有从事过音乐实践,但却培养出了饮誉海外的音乐家儿子傅聪。在那一封封寄给儿子的信中,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他对于一位音乐家在艺术生活中所遭到的心灵的历程,是体会的多么细致,多么深刻。儿子在数万里之外,正准备一场重要的演奏,爸爸却好像对即将赴考的身边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视着他每一次心脏的律动,设身处地的预想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可能的情景,并替他设计应如何对待,陪着儿子一起紧张,一起兴奋。也让我们读者被这颗崇高的父亲的心所感动。
深刻地记得傅老先生在某一封信中,对儿子说道“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而社会上,家庭里,太多的教训使我们不敢真诚,真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作后盾的。所以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他劝导儿子,作为一名艺术家,而不是演奏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韧。假如一个人永远能开垦自己心中的园地,了解任何艺术品都不应该有问题的。这也是傅雷先生自己为人坦荡的做人原则。
书中自然还有傅聪给父母的回信,里面有自己对艺术的不解,对生活寂寞枯燥的抱怨,对家里人的强烈思念,但都在亲爱的爸爸妈妈那里获得了解答,父母的爱总像春风化雨般的化解孩子心头的一丝焦躁与不安,那份父与子的深情同我们常人家庭是没什么两样的。
读了此书,突然有一种想给父母写信的冲动,正值青春叛逆期的我们,总觉得与父母没什么共同语言,甚至有很深的代沟,自以为父母不会懂得了解年轻人的世界而拒他们于千里之外,殊不知父母正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包容着我们的自以为是。或许我们也应换一种方式与父母相处,比如铺开一张洁净的白纸,在首行写上“亲爱的爸爸妈妈”,让彼此的心更加接近呢?
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篇十
寒假中,我读了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傅雷对儿子浓浓的爱。书中有傅雷夫妇给儿子写的信,纯真质朴洋溢在字里行间,令人感动。
我还从书中知道傅雷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他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大到人生哲理,小到为人处世,傅雷的爱却不是溺爱儿子,他对儿子细心培养,希望他成为一个时刻爱国,淡泊名利的人。这样的父亲怎能不让人敬佩?
信中傅雷对儿子写道:“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
多么真挚感人的话语。傅雷把儿子各个方面的关怀培养都寄托在这一封封的书信里,他希望儿子知道国家的融入艺术的尊严。家书中,浓浓的亲情洋溢在这里,仿佛子女和父母,不只是亲人,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豁然无泪,真正解脱。”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呀,当我们面对成功时要谦虚坦荡,面对失败时要积极进取。
曾经记得羡慕打篮球的我,在被同学嘲笑后,经历将近一个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在篮球场上一展雄姿的经历。那个时候我的自信和我的努力在浮浮沉沉中,我的放弃和我的斗志也在左右摇摆中,但经历破茧成蝶,苦恼纠结后,依然站立在篮球场上,依然将努力的汗水挥洒在篮球场,依然自信如昨奔跑、跳跃……让我体会到了经历困苦失败后到真正成功的滋味。
“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乐,高潮和低潮构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幸福”,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迪,我一定会永久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