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案例优秀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7篇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案例,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教育叙事感悟:教育叙事——感悟家庭与学校的责任 篇一

虽然以前我也会到学生家中进行简单的调查询问,但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能深入学生的家庭,探究他们家庭的真实情况,也未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但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有了进入学生家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本着这样的一个目的,我前前后后去了很多的学生家庭,主要有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很多的学生都是留守学生,家里就只有爷爷奶奶在照顾他们;二是有些学生的家庭不完整,在生活中的困难也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留守学生多,家庭的责任不能履行到位,也给学校留下了更大的压力。去过很多的家庭,有些家里是爷爷奶奶,有些家里甚至只有一个爷爷或者奶奶,家庭的责任很难履行。学生在家里和爷爷奶奶说不上话,之间没有交流,他们也不会听爷爷奶奶的话,有的甚至在家里最大,什么事都不让家长管,自己我行我素,爷爷奶奶因为年纪大了,也管不了了,所以有些干脆就放任自流,导致最后学生的品行越来越差,也越来越不好管教,这是其一;其二,有些家庭的爷爷奶奶自己都不能照顾自己,还要学生来照顾他们,就更谈不上管教孩子了,所以学生在学校遇到什么事,也不能和家长商量,有什么心事也不能和家长交流,学生在家里的情况也不能及时的反映到学校,导致学生家庭与学校脱节,从而不利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学生也会因为家里的事情而分心,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生活。

家庭的不完整,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学校的责任也更大。以前我一直不明白一个学生为什么那么爱哭,经常是被其他的同学一逗就哭了,后来我才明白,她的生活原来那么的苦涩。从小妈妈就离开了她,去了外地,爸爸也是几年才回来一次,与她一直在一起的,是一个相依为命的奶奶,而奶奶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还谈什么照顾她呢,从小她就学会了做饭洗衣,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一个弱小的肩膀上,除了在学校上课学习之外,还要回家照顾年迈的奶奶。可想而知,要一个幼小的孩子,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她能承受的了吗,我心里震撼了,不为别的,只为她那弱小的肩膀能否承受的住?我也不会看到一个笑脸的背后承载着那么多的忧伤,也是一个男生的家庭,从小和妈妈一起长大,爸爸从他出生就离开了他们,也从来不管他们,一直是妈妈一个人带着他长大、上学,妈妈又要工作,又要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习,那份心里的苦,我能感受的到。谈到他爸爸的时候,妈妈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说了一句,他爸爸从来没有管过他,后来就只字不提了,沉默代表着一切,此时,也只有沉默才能把她内心的那种苦诠释的出。我不知道这么多年来他们的生活是怎么过来了,也不知道在他和他妈妈的心里还会不会有着那份希望,渴望家庭完整的希望,我完全体会不到,只是心里总会觉得缺失了些什么。家庭,对于别的孩子来说,给予的是温暖、舒适,而对于他来说,可能体会不到那种从心里发出来的美好。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不能走进他们的生活,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可是,我可以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那是一种对温暖的渴望的呼唤,心的呼唤。我无法做到帮助他们满足自己的心愿,可是我能做到,在学校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护。

通过这么多次的家访,我能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学生的想法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渐渐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慢慢的读懂他们,我想,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和工作都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家庭责任的缺失,更需要学校责任来弥补,而这正是我所要做到的。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案例 篇二

记得那是去年秋季刚开学的一天,我在操场上满怀信心地等待着刚接手的四年级学生前来上课。没想到,上课铃响过三四分钟后,学生才三三两两从教室慢腾腾地来到操场。面对此情此景,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一股

“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涌上心头。我下意识地认识到,这节课我又得从课堂礼仪教起。

待体育委员整队完毕报告人数后,我恭恭敬敬地向同学们行了一个标准的45度鞠躬礼,并大声说:“同学们好!”随后,便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体育课该不该有课堂规矩?该有哪些规矩?”

顿时,操场上沸腾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体育课要规矩干什么,有的说有没有规矩无所谓,也有的说课堂规矩纯粹是形式,还有的说体育课就是要自由……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我看时机差不多了,便因势利导说:“同学们,我们四年级是一个集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要想我们的集体成为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必须要有规矩。这个规矩就是课堂礼仪。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没有礼仪社会就不能文明前进。这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总结出的至理名言。”

听到这里同学们开始慢慢停止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自觉地把目光投向我。我便提高嗓门说道:“刚才,就是因为我们事先没有定规矩,不懂得课堂的基本礼仪,大家上课有的来得早,有的来的晚,显得我们的班集体松松散散、懒懒散散,没有朝气、没有活力,使得本来40分钟的课只能上35分钟、甚至30分钟了。”

说到这里,我看见不少的同学面红了,慢慢低下头开始沉思。“现在,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我们的课堂该有哪些规矩?”我说完便环视四周,见同学们再没有七嘴八舌的了,开始学会举手发言。

何志航说:“上课不迟到,应事先到操场等待上课。上课铃响,应自觉列队恭候老师的到来。”

龚礼楠说:“上课不迟到、专心听讲,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同学的尊重。”

“对,尊重是做人最起码的礼仪。它是讲文明、有礼貌的前提。只有尊重他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我一边表扬一边竖起大指拇。此时,我看见同学们自觉地向何志航、龚礼楠投去赞许的眼光,并为他们鼓掌祝贺。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非常好。因为欣赏他人、赞美他人、鼓励他人,既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美德。你们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美德。老师祝贺你们,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骄傲。”说完,便鼓起掌来。同学们见状也自觉地附和着热烈鼓掌。

通过我的循循诱导,最后大家一起拟订了四年级的十条体育课堂礼仪。

1.上课不迟到,应事先到操场等待上课。

2.上课铃响,应自觉列队恭候老师的到来。

3.上课要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4.老师提问,要积极举手发言,不七嘴八舌。

5.尊重老师,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6.要尊重同学、欣赏同学、鼓励同学,不嘲笑同学的过失。

7.着装要符合体育课教学需要。

8.如遇迟到要喊“报告”,待老师同意后入队参加体育活动。

9.如遇特殊情况需离开,应先举手说明情况,待老师同意后离开。

10.下课后,应列队鼓掌感谢老师。

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进一步懂得了“教书育人”的真谛,和时时皆教育、事事皆教育的道理,特别是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影响人生的深刻。也让我看到了每个学生的骨子里都流淌着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血脉,他们打心眼儿里希望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这个希望更让我看到了云阳建设“中国礼仪之乡”的希望,中国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希望。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教育人必须时时谨记这句名言,并努力践行他、实现他。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使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誉名副其实、代代相传、响誉中外。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案例 篇三

案例叙述:

我班有一个学生名叫于丹妮很特别,年龄17,就是从来不动手写字。上课总是傻坐,啥都不干,属于那种“懒学生”。我是从今年开始教她的。来校前啥样我不清楚。经过调查才知道她从小到现在上课一直都是这样。她从来都不写字,家长也给买的本子,她也只是胡画乱写。老师不让,所以她干脆不写。我发现这个情况后就教她写数字,规定她写会写的数字,每写一张,我就给她奖励小花。她很高兴,开始写了起来。没想到写数字的兴趣及其浓厚,最后又教她写加减法符号。虽然写的不怎么工整,但是他却很认真。每页写完后就让我看,我就在下面画朵小花,并说一些激励性的语言给她听,她听了可高兴了,劲头可足了。每天上课再也不傻坐了,就在那里认真写。由于基础太差,没法让她弄懂新知识,所以她只要不睡觉动手就行,她可高兴了。上课回答问题,声音也很洪亮。

案例感悟:

对待有智障的孩子,要因势利导,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事,因材施教。这样他们也能在学习中也能感受到快乐。不至于无事可做,挨过对他们来说那漫长的一节节课。虽然他们不能像好学生那样取得好成绩,但毕竟他们来学校学习,我们也应当让他们有些收获,让他们快乐的过好每一天。所以我们对待这样的孩子绝不能放弃,应该给他们特殊的爱与照顾。让他们在学校中也能学到一些东西,得到应有的教育。

教育叙事感悟篇三:教育叙事——德育感悟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善良的、纯洁的、无私的,他们实际上是很为老师着想的。但因为老师对学生的高标准,使得孩子对老师也逐渐变得“高标准”,如果老师对他们多多着想一点,换来的又会是什么呢?在我与孩子们的接触中,有这样两件事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感悟。

五元钱

我曾经是一个全校眼中班风最差、纪律最乱的班级的班主任。刚接手这个班时,我也曾经胆怯过,因为他们虽然只是五年级的学生,但有几个学生的年龄已经是在12岁——15岁之间,而且打架、偷东西、结班派等坏事时有发生。其中有一个年龄最大的15岁男生,比我高半个头,可以算得上我们学校的“风云人物”,“小弟”都有一大群跟着他混,10件坏事里,至少有8件和他有关。但自从我们之间有过一段小插曲后,我反而觉得他是我们班最有男子气概的男生。

那是在我接手这个班一个多月以后,我从我们学校小卖铺的阿姨口中得知,这个男生早餐买米线时从来不自己排队,都是他的“小弟”排队买给他吃;他不买的那天,就吃他小弟的,一个的吃几口就饱了;买零食也是从不现身小卖铺,都是吩咐“小弟”来做。

他这样的恶行让我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古惑仔》里的画面。我当时就有想狠狠收拾他,为民除害的冲动。但我想了想,如果我真这样做,也许真发生冲突时,我反倒还要被他收拾呢!那刚怎么办呢?我冥思苦想了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好法子。

那天,我让同学把他叫到办公室,他进来时把头仰得老高,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但我并没有表现出不满,反倒微笑着请他坐下。他警觉性地看看我,不吭声,依然坚持站着。

我关心地问他:“马贵强,这两天你父母在家吗?”我已经了解过,他父母因为工作,经常不在家。可他以为我要请家长,所以马上反感地回答道:“没有!”

我依然保持着微笑,并从衣服口袋里掏出5元钱,递到他面前,温和地说:“孩子,我知道你父母已经4天没回来了。你爸爸给的钱用完了吧?来,拿着!以后你父母不在家,钱用完了就跟老师说,可不能让你饿肚子呀!”他愣了一会儿,连忙把我的拿着钱的手推开,说:“老师,我不要,我有钱。”

我摸了摸他的头,关切地说:“孩子,不要对老师说谎。老师知道你没有钱了,我昨天早上还看见你在吃李建平的米线呢。拿去,别饿着肚子。”他听了我的话后,马上低下头,又一次推辞着说:“老师,我真不要。我爸爸给够我一星期的钱了。”我无关紧要的说:“没事,拿去备用吧。”这时,他小声地在我耳边说:“老师我真有钱,我不是因为没钱才吃他的米线的。”我假装吃惊地看着他问:“那是为什么呢?”他很长时间没吭声,双手不停地来回搓着。似乎他也知道我应该明白原因了,他的头更低了。

我站起来,用双手把他的脸捧起来,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说:“孩子,李建平家里条件在班上算得上比较差的,如果以后在自己有条件的情况下,更要多帮助他。你说,我说的对吗?”他鸡啄米似地点头。我又接着说:“我这段时间一直都没有看见你去学校小卖铺排队买米线,是不是爸爸给的钱被你花光了?”

他立刻否认说:“不是的,老师。”

“那如果你父母不在家时,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尽力帮你的。”我顿了顿说,“你先回教室吧。”

他从办公室离开后,看着他的背影,我松了一口气,把这5元钱又装回口袋里。

后来,过了两个星期,我又向小卖铺的阿姨了解他近期的情况,阿姨也感到很惊讶:“奇怪了,这孩子这几天都会自己买东西了,早上也跟着乖乖地排队买早餐了。什么时候开始会听话了?”我听了阿姨的话,打心底里高兴啊!

我也渐渐发现他变了,上课变得更专心了,干劳动变得勤快了。因为他号召力强,被我提拔为班长,还成了我的得力助手。

看到马贵强的转变,我庆幸当时没有着急“收拾”他,而是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台阶,让他从错误中走下来。所以,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要急于处罚或批评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么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的。处罚或批评非但不足以使学生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学生挤下黑暗的深渊。

只保留了一个星期的黑板报

我在当任三年级的班主任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三年级上学期时,我们班每一期的黑板报都是我全权包办。到了下学期,我开始放手让学生自己出黑板报。前两期时,他们总是出一期黑板报要花两个多星期的时间。看着他们出黑板报虽然拖拖拉拉的,但也干得不亦乐乎。我想应该给他们一个适应的时间和过程,否则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我没有妄加批评。

第三期黑板报时,他们同样花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才出完这期黑板报。在11月中旬,我接到学校的通知:“各班要在下个星期内出一期有关‘反对邪教’为主题的黑板报”。

我接到通知,马上把任务布置到班上。可小东西们听到我说要重新更换黑板报的内容,他们的怨声再道——“高老师,我们上星期才刚出完的黑板报怎么又要换掉呢?”“哎,真是白费力气!”“可不可以不换呀”“可惜!可惜!”„„

听了他们的抱怨我也是直摇头。我走到了负责出黑板报的学生——袁梦佳面前,惋惜地说:“哎,这期黑板报真可惜呀!才刚刚出场表演,却马上要落幕了。有的内容我都还没看呢!”我边说边摇头,“最可惜的是你们的付出啊!两个多星期的劳动成果还没被我们欣赏完,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要是你们能早点出完,我们就可以多看几天这期黑板报了!哎„„”我故作伤心地摸了摸她的头。

她红着眼睛,“哇——”地哭起来,边哭边哽咽着说:“高——老——师——,我——错了——,我——以后——要——早点——出——完——”

这时我看到她哭得那么伤心,心里也为之一震。我拿出纸巾,让她把眼泪擦干净后,意味深长地说:“傻孩子,哭成小泪人了。这期可惜的黑板报虽然马上就要和我们再见了,可它却给了你们一个宝贵的教训,那就是做事不能养成拖沓的坏习惯。每天都有新的事情要完成,如果做事总是拖拖拉拉,那事情就会一天推一天,越积越多,让很多任务错过了它的最佳时机,就像这期黑板报一样。”

那孩子边抽噎着,边承诺道:“老师,我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那期可怜的黑板报下午就被擦得干干净净。到第三天早上,我走进教室,诧异地看到一个个崭新的粉笔字在我的眼前跳跃。我真没想到他们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黑板报换上了新衣服,我不禁笑出声来,他们也笑了。

从这件事以后,我们班的每期黑板报都是在一至两天内完成,而且在交给他们完成的其它任务上也很少出现拖沓的现象。

这就是孩子的可爱之处——当他自己发现并认识到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后,他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觉地来改正错误。因为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善良的,对待孩子我们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如果一个孩子面对错误屡教不改,那是因为他第一次犯错误时,还没有自己认识到错误所带来的影响,就已经被责备和处罚挤向了黑暗的深渊。

教育不仅需要爱,更需要恰当的方法。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应该在漫长的教育道路上边教育边思考,边思考边感悟,边感悟边教育,让孩子因为有了我们而不失本色地茁壮成长。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案例 篇四

如何让每个成员都参与课堂,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做人的尊严呢?我在评价机制上动脑筋,不仅采用将全员参与作为评价小组的重要指标、进步幅度大的成员为小组双倍加分等方法,还利用沟通平台(每个班级门外墙壁上一块由各任课教师书写,用来公示班级优秀小组和进步学生的小黑板)来放大他们的成功,让各班师生一整天都能见证他们的光荣。还别说,这种做法真让我收获着因学生进步而带来的欣喜和幸福呢。

课上,分配好朗读的展示任务后,各组进入紧张的准备阶段。当我走到四组巡视时候,正好组长劝说组员冯世阳,“你读倒数第二段吧”,“我能行吗?”冯施洋小心翼翼地说,拒绝的语气里却分明又是热烈的期待。我知道他底子太差了,他想读却又怕读不好,影响小组……我连忙俯身轻拍着他的肩膀和大家说:“我看你们组长有眼力,他能读好,你们说呢?”“是的,你要是不读,咱们就少一个人次分呢。”同学们鼓励道。

展示时间到,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第四组冯世阳的时候,同学们诧异第四组怎么能让他单独亮相呢!因为冯施洋在大家眼中就是一个胆小、说话吞吞吐吐的同学。那一刻,屋子里更是格外宁静,宁静里还带着紧张。他开始读了。“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他想起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他的声音里像是凝聚了所有的磁力,个别地方还有些不连贯,但在这个文段的朗读中竟然让人感觉到是激动和难忘的回味,当他坐下,片刻的宁静后是一片雷鸣的掌声。“给第四组加2分,因为他们组员进步大!”我说,“你们的掌声就是加分的最好理由,对吧。”“对!”全班同学大声地喊道。当我把加分写在黑板的小组评价栏里后,我看到他的小脸涨得通红,正如他所读的文段里的话一样,“他感到太幸福了”。

为小组加分的愿望,让他超越了自己,勇敢地站起来;而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日趋进步,让这样的丑小鸭享受到成功的幸福。

沟通平台,点亮每一个名字

课后,当我来到走廊在沟通平台上写评语的时候,围过来的同学说,“老师,写冯施洋!老师,写冯施洋!”我笑了,同学们多可爱呀,他们怀着一颗好的心和我一样为同学的进步而品尝到了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他们都在成长,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有人格的完善。我在沟通平台上写下有力的几个大字:“我为冯施洋本节课的表现而骄傲,我为第四组的力量感到震撼!”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名字,让每一个名字都闪光,每一阵风吹过,都是一片幸福的颤抖。倾心于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巧用团队评价和沟通平台让我听见学生成长的拔节之声,收获着帮助学生成功的快乐。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案例 篇五

上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之后,我开始思考口语交际怎么上。想想从前的教法,总是少数学生发言,多数孩子只是课堂上的听众。如何才能让所有的孩子动起来?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组织孩子们围绕本单元“浓浓的乡情”这一主题搞一次语文活动。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给了学生,教室里立刻沸腾了。孩子们兴奋,激动,有几个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

当我告诉他们这次语文活动由他们自己主持、所有的同学都是演员时,教室里又是一片欢腾。“哪些同学愿意来尝试一下主持人的滋味?”我微笑着问。孩子们窃窃私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举手。我知道他们从来没有主持过这样的活动,心里难免会有所顾虑。于是,我用鼓励的语气说:“鲁迅先生曾称赞‘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我相信我们班也一定会有这样的孩子!”话音刚落,张德坤就把手举得老高。接着,一个女孩子也举起了手。经过全班推荐,我最终挑了4个孩子主持。

为了激发全体同学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我宣布表演的节目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组长全权负责。要求每个组至少一个集体节目,一个个人节目。集体节目必须全员参与,个人节目根据内容自行安排人数。

经过两天的准备之后,活动如期开展。我走进教室,黑板上“浓浓的乡情”这几个醒目的大字,经过一番修饰分外漂亮,让我眼前一亮。据了解,那是出自担任本次主持人的女孩蔡梦飞之手。真没想到,她的艺术字居然写得那么漂亮,连我都自愧不如。

活动开始了,我站在教室的后面,用手机录制着他们表演的节目。二组声情并茂的诗朗诵,深深地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一组自编自导的三句半轻松幽默,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五组表演的小品别出心裁,深受孩子们喜欢……

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一节课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孩子们是那么轻松,那么愉快。当下课的音乐声响起时,他们依然沉浸在快乐之中。

这是我接手这班孩子以来第一次看到他们笑得那么甜美。尽管还有很多不足,却让我真正体验到了把课堂还给孩子们后的轻松和释然。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有一种幸福感悄悄溢满我的胸怀。

反思:

一、相信学生。产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念头源于我对孩子的真正信任,相信他们有积极参与的兴趣,相信他们有自我挑战的勇气,相信他们有自编自演的能力。因为充分相信,孩子们兴趣盎然、信心百倍。

二、解放学生。学生的解放首先源自于教师的解放。我把自己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解放了出来,把课堂慷慨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去讲,去演。因为彻底解放,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开心。

三、利用学生。在我眼里,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要靠教师去挖掘,去利用。利用孩子们的表现欲、荣誉感,开展小组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因为有效利用,节目精彩纷呈,孩子表现出众。

四、发展学生。发展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点。孩子们在自我组织和自编自演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得到了升华,身心愉快发展。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案例 篇六

近日,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至高中阶段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做出了规定。其中,在高中阶段,要让学生掌握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要掌握各种场合介绍和自我介绍、各种场合握手、演讲和辩论的礼仪要求等。(1月22日《京华时报》)

客观上说,发布《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初衷是不错的,《纲要》明确提到,“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但是,如果将这一《纲要》的具体内容与七年前由教育部修订并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比,除了提出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和高中的“分目标”,将礼仪分为“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之外,似乎并无多少新意。

这就让人疑惑,为何此前有《守则》《规范》,现在却还要出台《纲要》呢?可能的原因有二:其一,此前《守则》《规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因此,出台《纲要》是为了以另一种途径加以强调;其二,为获取某种资源提供“由头”。《纲要》在“组织实施”部分指出,“开发资源,丰富内容。充分整合和运用各地已有的教育资源,同时通过建设专题网站,制作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编写读物等多种形式开发资源,丰富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这给了人想象空间。

对于第一方面原因,如果《规范》和《守则》不能很好落实,出台《纲要》就能解决问题吗?文明礼仪教育进展不太理想,原因很复杂,既有应试教育之下的学校教育“育分不育人”,也有家庭教育在关注孩子成绩中,淡化了做人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给学生的现实教育,诸如不诚信、潜规则等,一些家长甚至担心孩子太单纯而“吃亏”。这些问题不解决,《规范》也好,《纲要》也罢,作用有限。对于第二方面原因,不少人可能不理解,但如果考虑到我国教育拨款采取的是“立项制”和“讨钱花”模式,就会明白,在这样的目的下,具体执行可能会形式大于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纲要》中的一些礼仪教育内容,并不符合教育的实际。拿高中生的礼仪教育来说,还要求掌握基本涉外礼仪,这对于城市高中来说,或有必要,而对于农村地区高中来说,多数学生连县城也可能没走出去过。他们要学习这种礼仪,也只有看录像、听故事了。

中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当然重要,但在笔者看来,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质,是公民教育,是引导公民形成基本道德责任、法律责任意识,同时培养相应权利意识的教育。从教育的有效性出发,还在于淡化行政对办学的干涉与影响,充分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样可以让学校回归教育本位,从而也会让教育家治校的精神在校园萌芽,如此,学校的办学就会有个性,就会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基本追求。在这样的教育中,文明礼仪教育自会蔚然成风。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案例 篇七

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一个自信十足的人,能顺利走向成功的彼岸。在现代社会中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群远比缺乏自信的人群成功的概率要高的多,对于儿童来说从小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美术学科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的优势。

在美术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缺乏自信。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让你的学生真正的获得自信,爱上你的美术课呢?除了在平时处处播撒暖人的话语、露出会心的微笑、投去赞许的眼神,更重要的是,你的美术课能让孩子们喜欢。 在一节学做贺卡的课上,我让学生在亲手做的贺卡上写上给父母的祝词,回家送给他们。一下课一个小男孩儿害羞的跑到我的面前,把他亲手制作的贺卡递到我的手上,神秘的说:“等会儿再看”微笑着跑远了。当我打开那张他亲手绘制的贺卡时,一串大大小小的字映入我的眼帘“张老师,您好。我很喜欢你。谢谢你让我喜欢美术。请回信。”虽然这张贺卡做的很粗糙,画的也不是非常的精美,但却是我收到的最漂亮的贺卡。

于是我回去也做了一张贺卡,写了一些鼓励他的话,当作回信送给了他。事后与他的班主任随意聊天时了解到他拿着我的回信看了三天,学习也比以前更努力了。

这不禁使我回想起了这个腼腆的小男孩儿刚入学时的样子。在第一节绘画课上,同学都开心地在画画。他却拿着笔不敢画,我走到他旁边,用手轻抚着他的头:“小朋友,你怎么不画画?”我问,他说:“我画不好”,“会写你的名字吗?写出来让老师看看。”他慢慢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你写得字很漂亮,会画圆形吗?”我边鼓励边引导,他又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形,我问他这个圆形像什么?他说像太阳,我启发他把圆形添画成太阳后又因势利导:你还会画什么形状?他又画出了三角形、方形等,在我的耐心启发下,他把各种形状都添画了出来。

由于过分胆怯缺乏自信,使得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很少听到他的声音。于是在美术课上我经常制造机会请他回答问题。当我给予他回答的肯定“说的真棒”时,他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在小组合作制作手工时我也请他做临时小组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辅导和鼓励,让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慢慢消除了胆怯害怕的心理,克服了他不敢下笔画画,不敢大胆发言的心理障碍。现在这个小男孩儿已经喜欢上画画了,也就有了开头的那幕。

在教育的长河中,我们伸手可触的地方,就是工作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只有把握住每一个细节,我们教育的田野,才会蓬勃着碧绿的春意,喧腾着生活的甜蜜,流淌着生命的魅力。只要我们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收获得将是一张张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