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文【精选3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漂亮的小编帮大伙儿分享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用”实为“大用” 篇一

贾平凹的散文《丑石》记录了这样的石头:它形状怪异,质地脆硬,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但就是这个石块,吸引了省城的地质学家,并被小心翼翼地搬运走了。原来,它是一块陨石,曾寄托着千万人的梦想划过天际。

同样一块石头,在不同人的眼中,它的价值发生了天壤之别的变化。生活中是不存在无用的东西的,缺少的是发现它用途的慧眼。人生亦是如此。何必武断地区分事物于无用及有用之间呢?孟尝君三千食客中,有毫无用处的鸡鸣狗盗之辈,却能拯救孟尝君于危难之际。范蠡在辅佐勾践时精研商业经营之术,最终在功成名就之际能全身而退,演绎了他的另一番传奇。试想他们若以有用无用来对待一切,孟尝君便会客死秦国,范蠡也难逃“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又何必去一味追求名利这些“有用”之物,而让自己成为一个物质化的空壳呢?梵高将他一生的狂热献给艺术,却只卖出一幅画;巴尔扎克夜以继日地创作,最终还是贫穷潦倒;米开朗琪罗在雕刻和绘(www.kaoyantv.com)画上穷尽一生,却只换来无数病痛的折磨。然而正是他们这些“无用”的作品,打开了艺术一扇又一扇辉煌的大门,在人类的文明发出璀璨的光芒。

相比那些钻营于蝇头小利之间的人来说,有些人一生都在做“无用”之事。然而正是他们赢得了举世的瞩目。三毛,这位精通多国语言,颇有律师天赋的奇女子,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投向了撒哈拉粗犷的怀抱。用她的话来说,“只是追寻前世的一个梦而已”。正是这无用的近似疯狂的举动,为我们展现了异域的精彩,让我们疲惫的心灵有了一个暂时的精神家园。

可是,今天,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他们用“有用”与“无用”区分事物,于是,无数先辈留下的优秀文化被置之一边,低俗、刺激、暴力的作品一窝蜂地出来,让一具具空壳从中得到了片刻的慰藉,又重新陷入了寂寞之中。这样的文化导向,是应该重新审视了!

纵观古今中外,“有用”之物往往只是满足人们物质的产物,而真正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繁荣的,往往是那些“无用”的东西。所以,请在学会生存的技能之后,让看似无用的东西来充实自己吧!

美美与共 篇二

将自己喜欢的事物分享给他人一点,会得到快乐;将自己的快乐分享,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即使是遭遇了不顺心,也该分出一些,让自己心情变得舒畅些。

什么是分享?就是和他人共享自己得到的,美好的事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之后,看着别人会心的笑脸,你会发现,他也和你分享自己的快乐。分享也是在自己喜笑颜开的时候,将笑脸传给身边的人,身边的人又把这份欢乐带给他们周围的人……心情愉悦的人会越来越多;分享还是向亲戚或朋友倾诉自己的沮丧,把自己一半的不开心分享出去,会得到友善的安慰,也会减少悲伤。

为什么要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人们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给别人。相反,自己所喜爱的,也应该多与他人分享。小丑最擅长分享喜悦,他们把笑声分享给所有观众。观众们在进马戏团前,也许阴绿色作文网沉着脸,为生活中烦躁的事发愁,可出来时都把忧愁抛到了九霄云外。分享是人类的进步。中国的科技日益强大,这离不开科研人员们一点一滴的努力,更离不开他们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成果分享给同事,大家就这样博采众长,互相分享,吸收对方的优点,合成了巨大的智慧,才有了今天便利的生活和雄厚的国力。正是因为分享有这么多好处,所以应该放下独享,拥抱分享。

分享需要怎么做?首先,要有能容下天空的心,若是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就不可能心甘情愿地分出自己享有的美好。其次,需要学会替他人着想。自己享受时,如果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看自己,便可以发现有人会眼巴巴地望着自己,此时,心中也会萌发出和他人分享的想法。

分享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分享经验,分享成果,分享快乐甚至分享郁闷,都是美好的。分享吧,分享你的一切。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作文 篇三

近来,鼓吹“文明对抗”“文明冲突”的论调又开始在世界上一些地方沉渣泛起。鼓吹“文明冲突”者,是以为自身文明凌驾于其他文明之上,臆想着用自己的文明改造和通化其他文明。然而,这种排他性、对抗性思维是灾难性的,历史上诸多宗教战争、种族屠杀,当今许多战乱和冲突的背后,都有“文明冲突论”的影子。那么在文化上,我们该如何平衡?

我想,这需要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原则。

首先要懂得正确欣赏自己民族的文化。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性。国学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质地纯美,它和人性是从同一块布料上裁剪下来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无不彰显着一个民族的气节。

但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不仅要会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的去赞美其他民族文化。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和包容的心去赞美其他民族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其他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文明的发展,深植于各自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土壤,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而文明的进步,则源于人们对“美的结晶”的追求。

纵观现实,要想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首要条件是保持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巴黎的孔子学院有一年开新年晚会,结果只有很少的法国学生参加,老师询问原因,法国学生说:“你们玩会的主题成了‘我爱中国’,这不是带有强制的色彩吗?”由此看来,中华文化的“走出去”应以一种谦和的姿态,来让西方感受中国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力。

其次是要时刻牢记文化共存于融合的重要意义。狂妄自大的民族不懂得共存,他们只会穷兵黩武,贪婪和傲慢遮蔽了他们的双眼;闭关自守的民族不懂得共存,他们只会坐井观天,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的进取。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才能取长补短,保持自身文化旺盛的生命活力。

一边是“文明冲突”的思想逆流,一边是推进文明交流融合的真诚努力;一边是唯我独尊的傲慢与偏见,一边是天下大同的兼容并蓄。谁在为世界的美美与共而努力,谁在阻碍世界的和平繁荣,答案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