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孔子的小故事【通用10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孔子的小故事【通用10篇】,欢迎参考。

孔子的小故事 篇一

如果幸福(不亦乐乎)的生活是指一种值得过的生活,那么,有无可能在天上或人间找到一个超验的标准,以评判何谓值得过的生活呢?所幸的是,这个纯粹柏拉图式的从未困惑过孔门师徒,一部《论语》开篇即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1-1)孔子通过三个直言式设问句,显白无蔽地断言——这就是值得过的生活[1]。

孔子之学不同于“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的官学、即所谓的“大学之道”(《礼记·学记》)。孔子之学是因“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而时兴的“有教无类”之私学,对政教典籍——史称“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的解释权从此不再为国立大学所独享。用章太炎的话说,单就孔子开两千五百年私学传统之先河,“变畴人世官之学而及平民,此其功亦迥绝千古”(参见章太炎:《诸子学略说》)。

孔子之学不单是升舍听讲、章句相授之学,而是一种“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人生选择(《学而》,1-14)。以“学”为志业,即是以弘孝道(家族伦理)和政道(伦理)为志业,故“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7-19)。孔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2-4),可称以“学”为志业者的人生典范。

虽然“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15-22),以“学”为志业者却必然会自发形成一个“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学人共同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正是指喻了一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学人共同体生活之乐(《论语集解》包咸注:“同门曰朋”)。“远方”之“远”,不但指涉空间之远,而且指涉之远。套用孟子的话说:一乡之学人斯友一乡之学人,一国之学人斯友一国之学人,天下之学人斯友天下之学人。以友天下之学人为未足,又尚论古之学人(参见《孟子·万章下》)。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14-24)惟以“为己” 之学为志业,遂能“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前出师表》),亦即“人(在位者)不知而不愠”。孟子虽然极力称颂孔子是圣人之“集大成”、“金声而玉振之也”者(参见《孟子·万章下》),但他在游说魏、齐、邹、滕各国时多称引《诗》、《书》、却从不称引孔子的话为王道政治论作辩护。可见,至少晚至战国时代的庙堂,孔子依然是“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15-20)。

以“学”为志业并非意味着坐而论道,故“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学而》,1-10)。以“学”为志业也并非意味着思出其位,故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14-26)。事实上,以弘道为志业,即以“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为志业(《八佾》,3-14),势必与“滔滔者天下皆是”(《论语·微子》)的礼坏乐崩时代构成紧张,故孔子说: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参见《为政》,2-21)。套用卢梭的话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政治中。

二、人而不仁,如礼何

宪者,法也;政者,正也。如果释“宪政”为依照法度(规范化制度)统治民众的政治秩序,那么,“监于二代”的“周礼”即使轮不上中国上最好的宪政、至少也算不上中国历史上最坏的宪政。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见《为政》2-23)又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3-9)。可见孔子不是一个政治保守主义者[2]。相反,孔子认为,政治制度的损益是无可避免的,夏礼和殷礼的文献化或骨董化更是无可避免的,乃“虽百世可知”的政治现象。故孔子虽梦见过周公制礼作乐,却从未梦见过“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易·系辞下》)。孔子当然也不是一个历史进步论者,因为没有任何先兆可以提示孔子及其同时代人:周礼的空壳化是一种历史进步。恰恰相反,倒是有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的三百年很可能是一个“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国乱世(《孟子·离娄上》)。

孔子时代,一方面,仍然是一个“不学礼,无以立”的时代:觇国之兴衰以礼,决军之胜败以礼,定人之吉凶以礼,聘问则预求其礼,会朝则宿戒其礼;另一方面,却是一个“为礼不敬,临丧不哀”的时代:陪臣执命,政在大夫,禄去公室,民食于他,八佾舞于季氏之庭,雍彻于三家之堂(参见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于是,孔子遂有“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17-11)的感叹,遂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振聋发聩之问。

“仁”原是一种血亲伦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1-2)。由于分封制下,贵族共和,同姓为兄弟,异姓为甥舅,血亲伦理而然地递升为邦国、卿家的政治伦理。孔子则进一步将“仁”提炼为礼乐宪政的信念伦理和在位者的责任伦理。学生原宪问道:“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孔子回答:“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宪问》,14-2)孔子认为,人能克制“好胜、自大、怨恨、贪婪”之类欲望固然难能可贵,却依然不能称“仁”。可见,孔子之“仁”并非后世心性儒学所谓的个人道德修养,而是一种“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政治责任伦理(《里仁》,4-5)。

孔子认为,“仁”并非子贡所说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故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6-30)换言之,“仁”是一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共和精神,而非普施广济的福利政措,后者是一种圣明如尧、舜都办不到的政治空想。孔子又进一步将“仁”疏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12-2)这是孔子理想中的共和政治,其核心伦理即是一个“恕”字。当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5-24)“恕”的内涵决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孙悟空式自由主义。因此,当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不客气地批评说:“赐也,非尔所及也。”(《公冶长》,5-12)

有关孔子的故事 篇二

孔子登上东山感觉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俯览天下,感觉天下也小了。孟子也曾讲“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这都是说立志高远,胸襟开阔,才能提升境界。孔子起于累土,最终居高临下,有着非凡的气质和自信,其思想境界,超越了芸芸众生,故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孔子的小故事 篇三

关键词:孔子;子夏;君子儒;小人儒;卜氏家世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4-0033-07

收稿日期:2012-02-05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卜子夏考论”(2011BLS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高培华(1957-),男,河南温县人,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审,教育学博士。

《论语·雍也》记载:“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是传世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儒”字,也是《论语》中唯一提到“儒”的一章。古人的解释,从程树德《论语集释》所集10余家古注可以看出,其中大多没有探讨孔子向子夏讲这两句话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原因。所谓君子儒“明道”、小人儒“矜名”,以及“为己”、“为人”,“识大”、“识小”,“远大”、“狭隘”等说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切实的根据,皆为各凭己意的揣测之词。清代刘宝楠说:“儒为教民者之称。子夏于时设教,有门人。故夫子告以为儒之道。”这一说法虽然在近现代影响颇广,但也是一种误解。因为在孔子生前,子夏求学之外就是从政,尚未有门人弟子。孔子何须特别告之为师之道?如今流行的孔子“告诫子夏”说,就是建立在这一误解的基础之上的。到了近现代,章太炎先生作《国故论衡·原儒》,开始分出“达名之儒、类名之儒、私名之儒”三层含义。胡适于1934年作《说儒》长文,认为“儒”是殷民族的教士,他们在被周征服之后继续保存着殷人的宗教典礼,继续穿戴着殷人的衣冠,以治丧、相礼、教学及其他宗教事务如祈神、求雨、驱鬼、乐舞等为职业,经过六七百年渐渐成为绝大多数人民的教师。胡适以为荀子说的“俗儒”,即是孔子所谓“小人儒”,“是一种不耕而食的寄生阶级”;“君子儒与小人儒,品格虽有高低,生活路子是一样的”。此文引起许多一流学者如郭沫若、冯友兰、钱穆等参与讨论,学者们在激烈争论中逐步达成了一些共识,对于问题的认识也日益深化。在此背景下,现代学界对于《论语》此章的解释,既有承袭前人者,更有对前人成说辨疑纠误而从不同角度加以引申、发挥者,以致众说纷纭,愈演愈烈,想当然厚诬前贤的解释愈发增多(详后),“告诫”说也就愈发流行,似乎已经成为定论。

现代学界参与说“儒”的讨论者虽多,但是除了孔祥华先生之外,罕有联系子夏姓氏者。本文拟在考察此章诠释史的同时,利用卜氏家谱、族志及姓氏学资料,对于子夏的卜氏家世作一考述,在此基础上对于这一章做出新的解释。

一、孔子所谓“君子”、“小人”含义新探

关于孔子所谓“君子”、“小人”的含义,以往论者的解释,大都如杨伯峻先生所归纳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小人,是君子的反义词,有时指“无德之人”,有时指无位的“老百姓”。

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对此有更为细致的讲解:孔子说的君子有双重含义,一是身份君子,有贵族身份,但不一定有道德学问,比如当时的上流社会;二是道德君子,没有贵族身份,但通过学习,照样有道德学问,比如孔子和孔子的学生。他的学生,很多都来自社会下层,但培养标准,是贵族标准。孔子好古,他心中的君子,是古代的贵族,古代的君子,或孔子时代还有古君子之风的人。当时的君子,复杂,好多贵族,徒有身份,没有道德学问,不是真君子,而是伪君子。但小人不一样,原来的下层民众,只要不学,还是小人,只有真小人,没有伪小人。当然,孔子说的小人,主要是道德概念,即作为道德君子的反义词。

李教授提到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却没有就此探讨孔子所谓“君子”乃至《论语》中这一词汇的确切含义,话锋一转,谈起了“当时的君子”的复杂情况,最后得出了君子、小人“主要是道德概念”的结论。这就仍有继续探讨的余地。

在《论语》中,“君子”出现频率高达107次,“小人”出现24次。仔细考察其含义,仅就已然性而言,除了上述两种情况,显然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君子”囊括了上述两种含义,指既有德又有位者。这种含义的使用频率也很高。如《论语·公冶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卫灵公》:“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泰伯》:“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又“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子路》:“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这些“君子”概念,显然不单指有位无位、有德无德者,而是指既有位又有德者,“小人”则恰好相反。

还有第四种情况:孔子说“君子”应当如何,“小人”如何如何,是在陈述君子的理想标准,指导弟子如何努力去做一个君子,避免做小人。如《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为政》:“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这样说“君子”应当有某种美德,只是应然而并非已然,不等于弟子已经有此美德,也很难说有位或者没位,就理想状态而言,比较接近第三种含义,即应当是既有德又有位者。这第四种用法,在《论语》中使用频率最高,更适合用作“君子儒”的解释。

说“小人”无位,毋庸置疑;说无位者无德,不免含有对被统治者的道德歧视,显然有其局限性。但是,其并无苛责之意,倒是含有某些理解,这也是需要注意的。在孔子看来,在其位则谋其政,也才能有其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很难有其德。《里仁》篇所谓“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各自地位与职责使之然。无其德是由无其位决定的,前者是后者的必然结果。岂但是德与政,“礼不下庶人”之礼,也因为庶人不具备实行贵族礼仪的经济、物质等基本条件,而不能以贵族礼仪要求平民。故不以君子之德苛求小人,在孔子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以往论者所述两种“君子”含义,还是笔者分析的四种含义,都只是我们后人结合具体语境以及春秋末年的社会情况所作的分析和推测。在孔子的心目中,则很可能“君子”只有一种含义:就是既有德又有位者。有德无位是暂时的,是不合理的;有位无德是伪君子,根本不配称作君子。孔子及其弟子,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频频使用着“君子”以及作为其反义词的“小人”概念,结果这样就开始把这一对原来是指有、无贵族身份地位的概念,在较大的程度上转变为一对主要是道德评价的概念。但是在《论语》中,这种转变仅仅是开始,而远非完成。这从《郭店楚墓竹简》乃至《孟子》等书中,还有大量的“君子”、“小人”是就其社会地位而言,即可得知。

二、对于“儒”的诠解和“告诫”说的流行

关于“君子儒”、“小人儒”的解释,今日所见最早的,就是何晏等《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君子为儒,将以明道;小人为儒,则矜其名。’”其对“儒”字没有解释。梁皇侃《论语义疏》:“‘儒者,濡也。夫习学事久,则濡润身中,故谓久习者为儒也。但君子所习者道,道是君子儒也;小人所习者矜夸,矜夸是小人儒也。’”北宋邢爵《论语注疏》于此承袭皇侃义疏:“此章戒子夏为君子也。”明确提出了“告诫”说。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对儒的解释赞同皇侃,对君子、小人的解释赞同程颐:“儒,学者之称。程子日:‘君子儒为己,小人儒为人。’”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周官·太宰》‘四曰儒以道得民’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大司徒》‘四曰联师儒’注:‘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据此,则儒为教民者之称。子夏于时设教,有门人。故夫子告以为儒之道:君子儒,能识大而可大受;小人儒,则但务卑近而已。”刘氏此说影响深广,赞同者众。但子夏在孔子生前主要是求学,求学之外间或从政,曾任卫国行人、鲁国莒父宰;其设教授徒是孔子去世三年之后的事。孔子何须特别告以为师之道?可见,此说尚欠通顺。

还有清刘逢禄《论语述何》、焦循《论语补疏》、赵佑《温故录》、焦袁熹《此木轩四书说》、黄式三《论语后案》、俞樾《群经平议》等各家观点,大抵不出上述诸家论述之范围。总括古代十余家所论,对于“儒”的解释不外乎三说:学者、教师、士;对于君子、小人的解释,则有“明道、矜名”,“为己”、“为人”,“识大”、“识小”,“远大”、“狭隘”等。说法虽各有不同,却都是各凭己意的揣测之词,没有探讨孔子向子夏讲这两句话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原因,也就没有提出比较切实的根据。俞樾《群经平议》流露出辨疑纠误的意图,惜其只辨析君子、小人的含义,对于“儒”字则未予解释。

近代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总结古代各家观点曰:

孔注以矜名为小人,程子注以徇外为小人,二说过贬子夏。《周礼·大司徒》“四曰联师儒”注:“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是儒为教民者之称。子夏于时设教西河,传《诗》、传《礼》,以文学著于圣门,谓之儒则诚儒矣。然荀专务章句训诂之学,则褊浅卑狭,成就者小。夫子教之为君子儒,盖勉其进于广大高明之域也。此“君子、小人”,以度量规模之大小言。小人,如“硁硁然小人哉”、“小人哉樊须也”之类,非指矜名、徇利者言也。孔、程二注,盖均失之。

程氏批评一些古注“过贬子夏”,很有见地,但沿袭刘宝楠之误,将孔子殁后子夏设教西河“发明章句”之事,释作孔子“告诫”子夏的原因,显然说不通。故其“苟专务章句训诂之学,则褊浅卑狭,成就者小”云云,难免无的放矢,以“度量规模之大小”区分君子儒、小人儒,也难以切中肯綮。

近代章太炎先生作《国故论衡·原儒》,开始分出“达名之儒、类名之儒、私名之儒”,对于“儒”之内涵及其历史演变,做出了开创性论述。胡适于1934年在《说儒》长文中认为“儒”是殷民族的教士,经过六七百年渐渐成为多数人民的教师;荀子所批评的“俗儒”,即是孔子所谓“小人儒”。此文影响很大,引起许多一流学者如郭沫若、钱穆等参与讨论,在争论中对于问题的认识日益深化。

郭氏认为:儒,在初是一种高等游民,无拳无勇,不稼不穑,只晓得摆个臭架子而为社会上的寄生虫。孔子所说“小人儒”当指这一类……既腾达的暴发户可以豢养儒者以为食客陪臣,而未腾达的暴发户也可以豢养儒者以为西宾以教导其子若弟,期望其腾达。到这样,儒便由不生产的变而为生产的。这大约也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儒”了。

钱氏认为:儒在孔子时,本属一种行业,后逐渐成为学派之称。孔门称儒家,孔子乃创此学派者。本章儒字尚是行业义。同一行业,亦有人品高下志趣大小之分,故每一行业,各有君子小人。孔门设教,必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乃有此一派学术。后世惟辨儒之真伪,更无君子儒小人儒之分。因凡为儒者,是必然为君子……或疑子夏规模狭隘,然其设教西河,而西河之人拟之于孔子。其从学之徒如田子方、段干木、李克,进退有以自见。汉儒传经,皆溯源于子夏。亦可谓不辱师门矣。孔子之诫子夏,盖逆知其所长,而预防其所短。推孔子之所谓小人儒者,不出两义:一则溺情典籍,而心忘世道。一则专务章句训诂,而忽于义理。子夏之学,或谨密有余,而宏大不足,然终可免于小人儒之讥。而孔子之善为教育,亦即此可见。

以上郭沫若、钱穆之论,针对胡适《说儒》而另出己见。郭氏以没落贵族、高等游民界定小人儒,以是否被统治者豢养区分君子儒与小人儒,颇有道理,但并没有涉及孔子为什么向子夏提出“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的问题。钱氏继承章太炎的观点,指出儒有行业、学派二义,就行业义而言应以“人品高下志趣大小”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分,虽然尽力为子夏辩护,终未摆脱“告诫”说的影响。

就连美国的顾立雅著《孔子与中国之道》,也受到“告诫”说的影响,流露出贬抑子夏的倾向,并把“君子、小人”当成了道德评价。

195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出版的有关论著、《论语》注本和论文中,“告诫”说的影响仍然随处可见,程树德所批评的“过贬子夏”的问题,甚至还有所发展。如有论者把儒家课程内容的“意义、精神”,与“训诂、章句”截然分开,以致“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不仅不是子夏的历史贡献,反而变成其为“小人儒”的证据。还有论者把孔子曰“商也不及”,与朱熹的解释和荀子批评“子夏氏之贱儒”,乃至子夏所说“君子有三变”联系起来,借以论证子夏“规模狭隘”,不知子夏所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与“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君子风范,其实并无实质性区别。令人可喜的是,新时期对于“儒”的解释进一步明晰起来。如《蒙培元讲孔子》,黄克剑的《由“命”而“道”》,张秋升等编著的《中国儒学史研究》等,虽繁简不同,观点有别,但都专门对儒之含义作出解释,反映出自胡适《说儒》发表以来学界在争鸣中逐步达成的一些共识。特别是黄克剑教授提出“勉励”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是口供子对子夏的督促勉励,也是对所有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途径闻道、修德的儒门弟子的训示。”这就为纠正“告诫”说的偏颇,迈出了一大步。

令人遗憾的是,各家说儒大都溯及巫、史、祝、卜等王官之学,却很少有人联系到子夏的姓氏和家庭出身,失去了思考问题的一个重要线索。迄今为止,在中外学界,将“君子儒”、“小人儒”的解释,与子夏的姓氏及其“太卜之后”的家庭出身联系起来的,只有孔祥骅先生一人而已:“农圃医卜之属”,孔子认为这是君子所不为的小人之事。但子夏十分欣赏“小道”,认为必有可观、可取之处。子夏又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夏的“道不离器”的观点,与孔子竹“君子不器”的观点正相反对。子夏姓卜名商,《风俗通》对卜姓解释说:“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子夏可能是太卜之后,其先辈可能从事医卜商贾之事,孔子批评子夏为“小人儒”,正说明子夏在孔门学术中已背离了孔子的大道。

孔先生谈到“子夏可能是太卜之后”,本来是提出新见的一个契机,惜其未能摆脱当时学界儒法对立、儒家保守等观点的影响,过度夸大了子夏“西河学派”与孔子、曾参所代表的“洙泗学派”的差异,把孔子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的原因,归结为“孔子早已发现子夏对他的思想学说有分歧、变异”。虽然他十分推崇子夏,但所论述“孔子批评子夏为‘小人儒”’的原因,仍然与历史真相距离颇远。

总之,以往诸家说儒及其对“君子儒、小人儒”的解释,都没有探讨孔子是在何时、何地向子夏讲这番话的,所论都缺乏针对性。一些论者把孔子卒后子夏西河教授“发明章句”,当做孔子“告诫”子夏的原因,不无牵强附会之嫌,更难以切中肯綮。

三、“为君子儒”是孔子对子夏的入学教育

笔者赞同钱穆等所述“儒在孔子时,本属一种行业”,但是,认为这一行业不仅是教职,也包括承继了巫、史、祝、卜等王官知识技艺,而以治丧、相礼、占卜、祭祀、祈雨等为业的所有术士,或曰儒士。今从《论语·子罕》“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等语,以及《礼记·檀弓》、《墨子·非儒》等文献所记孔门弟子后学颇有从事治丧、相礼者来看,儒,也是孔子及其部分弟子所操持之业;然而,并非弟子一入孔门,皆以儒为业。儒之职业特点,在孔门之内,显然并不像培养从政君子的目标一样具有普遍性。不然的话,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弟子问政、问君子,而不见有人问儒,更难以说清楚为什么孔子只是给予子夏做什么样儒者的指导。

孔子为什么给予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的勉励指导,而没有给予别的弟子以同样的指导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子夏的姓氏和家庭出身谈起。

子夏姓卜,名商,生于晋国温邑。郑樵《通志·氏族略》:“卜氏,《周礼》‘卜人氏’也。鲁有卜楚邱,晋有卜偃,楚有卜徒父,皆以卜命之。其后遂以为氏,如仲尼弟子卜商之徒是也。”由此可知,子夏的卜氏先祖是以王官为职、占卜为业的卜官。据《周礼·春官宗伯·大卜》:大卜位居大夫之列,为卜筮官之长;“大卜掌三易之法”,对于《连山》、《归藏》、《周易》的内容及卜筮方法,都是颇为熟悉的。

笔者曾通过温县“卜子故里联谊会”,得到河南《温县卜氏家谱》、《修武县卜氏家谱》、《内黄卜氏宗谱》、《滑县卜氏宗谱》、《安阳卜子大宗谱》,山西《河津卜子夏族志》、《大同卜氏族谱》,江苏《丰县卜氏族谱》、湖南《浏阳卜氏家谱》,以及山东、河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全国各地子夏后裔家藏谱志副本20余册。在这些谱志上,多可以看到“卜氏,系出周之太卜”一类记载。湖南《浏阳卜氏家谱》记子夏六世祖为晋国掌卜大夫卜偃。

子夏是晋国人,说他是晋国卜偃后裔比较可信。笔者从《论语》中找到一条内证:《子张》篇记子夏称子游“言游”。乍看有点奇怪,子夏大子游一岁,按常礼和孔门弟子间称名不称字的惯例,应直呼其名曰“偃”,或者“言偃”;像这样姓与字连称“言游”,实在是罕见现象。其中缘故,就是子夏要避其先祖卜偃之名讳。

作为晋献公至文公时代的掌卜大夫,卜偃被《左传》记述7次,分别见《闵公元年》、《僖公二年》、《僖公五年》、《僖公十四年》、《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五年》、《僖公三十二年》,这些记述显现了卜偃在晋国成为霸主之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据冯友兰先生考证:卜偃即《墨子·所染》谓“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之高偃(俞樾说:高亦读为郭,高偃即郭偃),亦即《商君书·更法》、《国语·晋语》、《韩非子·南面》、《战国策·赵策》等书中制定“郭偃之法”的郭偃。冯先生指出:“春秋战国时期,齐桓、晋文是齐名的;管仲、郭偃也是齐名的……齐桓之霸靠管仲,晋文之霸靠郭偃。”如同管仲辅佐齐桓公一样,郭偃亦即卜偃,是辅佐晋文公在晋国实行“第一次封建化改革”的大臣。

温邑卜氏乃晋国卜氏支脉,其始祖可能是鲁僖公二十五(公元前635)年温邑归晋以后,狐溱出任温邑大夫时聘请来温充任卜吏的卜偃庶子。《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卜偃曾对晋怀公杀害狐突予以抨击,对狐氏冤案抱深刻同情。此后,卜偃与狐氏兄弟共同辅佐晋文公,从《僖公二十五年》记狐偃、卜偃力促晋文公出师勤王成就霸业,可以看出其志同道合,关系融洽。晋国任命的首任温邑大夫狐溱,乃狐毛之子、狐偃之侄,与卜偃子弟亦当素有交往,其担任首任温大夫,也需要卜吏预测祸福吉凶、问卦决疑,在卜偃庶子中选聘一位来温,是顺理成章之事。这才有了温邑卜氏。后来温邑大夫易主,在狐氏、赵氏后代的权力争斗中,曾经显赫一时的狐氏失势,在春秋后期与诸多公族后人一样“降在皂隶”。随狐溱来温的卜偃庶子的后人,在社会各阶层迅速分化的春秋后期,像其他多数祝、宗、卜、史之类世守其业的贵族后裔一样,由养尊处优的贵族上流社会沦落民间,成为依靠祖传技艺糊口的术士,即职业之“儒”。此乃春秋时代官学失守、学术下移的普遍现象。今从《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鹑”,《说苑·杂言》记孔子说子夏“甚短于财”来看,子夏即出生在这样一个曾是文化贵族,但是已经衰落的术士世家。至少其父、祖两代已沦为民间替人占卦决疑,乃至操持治丧、相礼等职事的儒士。

子夏民间术士的家庭出身,不免使他忍受贫寒之苦,却又使他具有颇为难得的家学渊源。这对子夏奠定较好的知识基础,无疑会起一定作用。如《孔子家语》记载:子夏问于孔子曰:“商闻易之生人及万物,鸟兽昆虫,各有奇耦,气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达德者能原其本焉。天一,地二,人三,三三如九,九九八十一。一主目,日数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偶以从奇,奇主辰,辰为月,月主马,故马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五为音,音主猿,故猿五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为律,律主鹿,故鹿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二九一十八,八主风,风为虫,故虫八月而生;其余各从其类矣……敢问其然乎?”

孔子曰:“然,吾昔闻老聃,亦如汝之言。”

有学者考证,子夏的问话“背后实际隐藏着一套古《易》八卦象数。这套古《易》八卦象数,从《易》象上说,即乾为日,为人;坤为月,为马;艮为斗,为狗;兑为时,为豕;坎为音,为猿;离为律,为鹿;震为星,为虎;巽为风,为虫。从《易》数上说,即乾为一,坤为二,艮为三,兑为四,坎为五,离为六,震为七,巽为八。此乃与今本《说卦》所载古《易》象数系统不同的另一古《易》系统……这一八卦卦序是乾、坤、艮、兑、坎、离、震、巽,而这一八卦卦序正与传本《归藏》八卦卦序完全相同……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子夏所了解的古《易》八卦系统,很可能就属于《归藏》,子夏对《归藏》应该是了解和掌握的。”今从子夏就《归藏》内容请教孔子,孔子答“吾昔闻老聃”云云来看,子夏并非闻于孔子。那么,子夏是从哪里得来这些知识的呢?显然是得自其卜氏家学。

笔者曾经考证:子夏15岁进入孔门。当时孔子59岁,正在周游列国,在中原各地办流动的私学。这时孔子办学已有30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知识和教育经验。除了教师,还有同学的影响,在这所私学里追随孔子周游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等前期弟子,一个个都是学有所成的孔门精英,他们对子夏的帮助和影响亦不可低估。子夏入孔门历经“陈蔡之厄”,在艰难困苦磨砺中成长为孔门后起之秀,自楚返卫以后出任卫国行人,自卫返鲁以后出任莒父宰,在孔子晚年被列入“四科十哲”。

笔者发现,在子夏成长的诸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颇为关键,就是孔子对他的入学教育。这入学教育的要点,就是《论语·雍也》勉励子夏“为君子儒”这一章。

凭什么说这一章是孔子对子夏入学教育的要点呢?如前所述,子夏作为卜氏后裔,家庭出身贫寒,属于从上流社会沦落民间靠祖传术技糊口,世代以替人占卦决疑为业的民间术士,或曰儒士。这样世代为“小人儒”的家庭出身,及其拜师孔子的初衷、愿望等,势必会在入孔门之初讲给老师听。那么,对于出身于儒士之家,而又投师孑L子的子夏而言,将来仍将为儒是确定无疑的,问题仅仅在于:要为什么样的儒?所以,孔子勉励子夏“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一番话,在其入学之初就讲,可能性最大。傅斯年曾经讲:“《论语》成书时代,文书之物质尚难得,一段话只能写下个纲目,以备忘记,而详细处则凭口说。”知此,则《雍也》篇此章所记,应当就是孔子对于子夏进行入学教育的要点。孔子这两句话,无疑是在指导这位出身于儒士之家的新及门弟子,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志向,改变世代为小人儒的社会地位,努力跻身君子儒行列。如果联系孔子答“子路问君子”的话,则可以说这两句话包含着老师对学生无限美好的期望,就是希望子夏成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儒。

君子儒是什么社会角色呢?笔者以为,是既为王者臣、又为王者师,“以道事君”的“大臣”。古之伊尹、傅说、姜太公、周公、卜偃等,即是君子儒的楷模。广而言之,凡《论语》中孔子指导弟子致力于“君子”修养的言论,都可以视作“为君子儒”的要求。如此丰富的“君子儒”内涵,自然不是通过一次入学教育就可以讲清楚的,也不是哪位学生短时期内就可以掌握的。但是,在子夏入学之初,孔子就针对其家庭出身等情况,从正反两个方面,明确提出了“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的目标及注意事项,这对于子夏较快成长、少走弯路,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四、结语

有关孔子的故事 篇四

子贡去见孔子。孔子说:“我们的学说难道有错误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子贡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所以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是否可以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优秀的农夫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的收成,优良的工匠擅长技艺却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道业,用法度来规范,用道统来治理,但不能保证你的学说会被世道所容……”人当尽人事而听天命,居一求缺,当下不就是自得其乐吗?今人普遍求全、求满,古人却懂得求残、求缺,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人乎?

孔子的小故事 篇五

关键词:孔融让梨;制度设计;经济行为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该名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所以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自己没有答错。

作为成人我们暂且不去评论孩子的答案,因为面对这个问题无论孩子选择“让”还是“不让”都仅仅是孩子的一个选择,大人不要做过多的指责。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来说明一下这个故事,这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讲的是我国古代东汉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故事的大概意思是,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中华大地,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从故事中我们看到孔融在掌握资源分配权的时候本来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即自己占有最大的那个,把小的留给别人。但是他却选择了把最小的留给自己,把大的分给了别人。孔融让梨的这个故事如果扩展到经济生活中,就会发现一个人的经济行为按照后果对人对己、有利有害来区分会有四种选择即:利人利己、损人不利己、损己利人和损人利己。(如下表)

“孔融让梨”在经济生活中的反映表

从道德的价值观点来看“利人的行为”都是合乎道德的,尤其为了别人的利益让出自己的利益就更加值得称颂,而“损人的行为”来看都是不道德的,尤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就更为人所唾弃。如果单纯从道德的角度我们基本上能够做出决定,应该提倡“损己利人”的事情,坚决抵制“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但是不要忘记我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就是“利人利己”。

回顾中国近现代史,尤其在“”时期,为了要求普通老百姓放弃自己的基本权利,从而可以不受制约、为所欲为地实现某些目的,用自以为是的理想,把反对私心提高到不容置疑的高度,当时最流行的口号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但是我们知道这个命题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首先如果大家都不利己,把利益提供给比人去享受,至少应该有一个人不去这样做,这样所有的利益都归他,如果他也奉行损己利人那么利益只好“出口”到国外。但是我们在鼓励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时候实际上也在鼓励接受利益的人成为“损人利己”的人。过去我们一度认为人如果完全抛弃了私心就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大同社会,在这个信念的指引下全中国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去按照这个行为准则去做事情。全国人民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和权利,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可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得到的结果却是理想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全国人民过上了吃不饱、穿不上、甚至到了经济面临全面崩溃的边缘。

好在我们及时的觉醒了,在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国家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倒是有点讲究私心的市场经济救了中国。纵观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就会发现,土地还是那个土地,人还是那个人,就是因为制度发生了变化却取得了非同反响的成绩,中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充分说明:资本、劳动、科技进步这些经济增长的因素如果缺乏了动员它们或者激励它们的制度安排,就不可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有很多人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其中既有“做蛋糕”和“分蛋糕”的争论,也有到顶层设计的呼声。但是从我们的社会发展来看,要想在经济上取得比较大的成功则必须进行必要的制度设计,让我们再回到刚才那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如果孔融只是按照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必然会出现别人的利益减少的风险。我们这个社会既要鼓励孔融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格,又要保证不让老实人吃亏,而且要让老实人最终获取比较大的利益才行。这就一定要有制度的保障,改变原来的游戏规则,让孔融来把所有梨分成比较均等的份数,但是要让他自己最后才能拿梨。这样既能保证孔融自己的利益,又能照顾到其他人的利益。

以小见大地考虑问题,就可以深刻的认识到现在经济体制改革不能只在理想化的模式中进行,要让人认识到除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可以选择外,更可以选择“利己利人”。这就需要制度层面的改革,对于那些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我们要给他们提供优厚的保障,不让老实人吃亏;要严厉惩处那些损人利己的人;更要鼓励那些利人利己的人,在制度上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只要他们的行为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能改善自己的利益,这就能实现经济学所说“帕累托改进”进而可以实现全社会的“帕累托最优”。所以当那个孩子高声喊出:“我不让”的时候,大家不要认为这个孩子不是一个好孩子,而是告诉孩子在面对利益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去取得利益,既能实现自己的利益,又能照顾到别人的利益。这样社会才能最终的进步!

参考文献:

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商务出版社,2009;7

孔子的小故事 篇六

老师:“关于‘孔融让梨’,你们怎么看?”

学生:“爸爸的朋友为什么要给孔融家带梨?”

老师:“作为礼物。”

学生:“既然是礼物,一定是好梨,为什么还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吗?”

老师:“……”

学生:“既然梨有大有小,爸爸为什么要让四岁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么办?难道把分出去的梨再要回来吗?”

老师:“……”

学生:“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谁愿意吃自己拿不行吗?”

老师:“那样或许会不公平。”

学生:“但孔融这样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而不是自己的喜好得到梨子,拿到最大的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呢?”

老师:“你说的对,这个故事的确得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吃梨的假设前提。”

学生:“孔融为什么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一定的做事原则吗?”

老师:“他是在表现谦让。”

学生:“他只是表现了自己的谦让,他为什么不给其他兄弟表现谦让的机会呢?”

老师:“那你怎么看孔融?”

学生:“我不喜欢孔融,他这么做对别人不公平,剥夺了其他兄弟的权利。”

学生:“我觉得孔融不诚实。”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件事情是一个悖论。孔融可能是不喜欢吃梨才给自己拿了一个最小的,但不喜欢吃就该直说,讨巧地编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虚伪的。反过来,要是他喜欢吃梨却把大的都给了别人,那就是口是心非,喜欢要大胆承认才对。”

学生:“我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他不负责任,让年仅四岁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分梨的行为明明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老师:“……”

学生:“这个故事不好,鼓励特权,剥夺了民主,这种通过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老师:“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孔子的小故事 篇七

水井施工 孔内事故 预防措施 处理方法

TD26 B 1000-405X(2014)-2-341-1

0前言

在水井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钻井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包括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的重大损失,引发事故的 www.kaoyantv.com 因素是多样的,只要我们仔细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出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加以避免,就可以减少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

1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1.1事故发生的原因

(1)操作时精神不集中。(2)对孔内情况了解不详,采取措施不力,方法不当,违章作业。(3)判断和及时处理孔内变化情况的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4)设备陈旧,管材质量差或加工不标准。(5)地层复杂不稳定,坍塌、掉块、漏水、涌水等。

1.2事故的预防

(1)合理选择钻进方法,在钻进过程中,随时掌握孔内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必须交接清楚孔内情况和钻机运行状况。(2)加强对管材的维护管理,发现不合格的及时调换,不得继续使用。(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机械维护保养工作,保证钻机正常运转。

1.3处理事故的原则

事故发生后,要认真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定出处理方案和处理方法。要稳妥谨慎的处理、抓紧时间,快速行动,避免事故恶化。

1.4孔内事故处理的一般方法

(1)提:在设备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用升降机提拉事故钻具,快拉、猛放,反复串动,解除轻微卡埋钻事故。(2)打:用打吊锤的方法,来震动孔内事故钻具使之解卡。(3)捞:利用丝锥,捞管器等捞取孔内事故钻具。(4)顶:用千斤顶或油压钻机立轴,油缸顶拔套管和处理挤卡钻具,也往往有效。(5)反:利用反丝钻杆和丝锥将钻具反上来。(6)冲、扫:利用钻具和冲洗液把事故钻具上部的卡埋物,尽量冲、扫干净。(7)套、透:当事故钻具经过反的办法将全部钻杆反出后,可用大一径钻具扩孔套取之,当岩在坚硬不易扩孔时,可用比事故钻具小一级的钻具透过事故钻具掏心钻进。(8)割:套管难以拔起时,可用割管器分段切割捞取。(9)炸:是用烈性炸药、电雷管、金属外壳组装成小炸药包,用双股胶质线(电线)连接,从事故钻杆中放下去,直至要求反回的深度,通电引爆将此处事故钻具炸断,取出大部份事故钻具留下来的采用其他方法处理。(10)偏:下偏心楔子,偏过事故钻具,再继续钻进。

2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2.1套管事故

(1)套管事故预防措施:必须钻到基岩后才能下入套管。套管要直,丝扣配合要好,套管接箍采用厚壁的。采用反丝套管。(2)套管事故处理:套管脱扣或折断时,如地层稳定,可将套管起上来重新下入。如果折断或脱扣在上部、而下部套管起拔重新下入有困难时,可将上部套管起拔上来,采用套接或连接的方法处理。如果孔不深,直拔套管会造成钻孔坍塌、掉块时,可下入小一级全管或暗管将折断或脱扣部位隔离,换径钻进。终孔后套管起拔不动时,先用拉、顶、打的方法,如起拔不动,可用大一级钻具扩孔,然后反出或取出套管。孔壁较完整时,用割管器进行切割分段捞取。

2.2钻杆折断事故

(1)钻杆折断事故预防措施:在不稳定地层中钻进应使用优质冲洗液护孔。采用性能好的冲洗液,减少钻杆与孔壁磨擦阻力。钻进中要集中精力,压力要均匀,随时注意孔内情况。钻杆应及时检查,及时调换,确保质量。(2)钻杆折断事故处理:断钻杆后,量好机上余尺,提出上部钻杆,根据断头情况下入不同型号锥子。如钻杆接头损坏公锥进不去,先用剥皮钻头把接头外部削掉一层,再用母锥去对。丝锥对好后应用链钳慢慢拧紧,不可开车上劲以免丝锥断裂。如孔内断杆,因孔壁超径而紧贴孔壁时,可将带丝锥的钻杆压弯一些去对,如仍对不上,则可用专用打捞器去对。

2.3跑钻事故

(1)跑钻事故的预防:定期检查、拆洗提引器。严格检查下入孔内的钻具,不合标准的,一律不准使用。夹持工具一定要好用,更换接头或加接钻杆时,夹持器要卡牢。升降机和孔口操作者应配合好,思想集中,谨慎操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钻中途遇阻,应先将提引器销子锁紧,再行串动。(2)跑钻事故的处理:跑钻后一般是钻杆直接去对接。应根据钻孔深浅,孔壁完整程度和跑掉立根长度等决定是否提钻检查。当提钻检查发现钻头墩坏胎体脱落,应用磨孔钻头下钻去研磨及捞取,使孔底清洁后再下钻进行正常钻进。

2.4埋钻事故

(1)埋钻事故的预防:循环液一定要根据所钻地层选用合适的类型。当修理水泵或做其他工作而停止钻进时,应及时把钻具提离孔底。循环槽,沉淀池设置要合理,并及时清除循环系统岩粉,按要求更换冲洗液。(2)埋钻事故的处理: 埋钻时间不长,可送水慢速转动或上下窜动钻具,使粘附的泥饼和岩粉松动,如无效则用吊锤上下击打。转、窜、打均无效,说明粘附严重,可用反丝钻杆反出孔内钻杆,当反到粘附处,阻力很大,立即停止,下钻具进行冲孔,待冲洗后再进行反,直至反完孔内钻杆。

2.5泥包卡钻

凡是钻头或扶正器泥包而造成的卡钻就叫泥包卡钻。(1)泥包卡钻的预防:水泵的工作状况要好,泵量泵压变小,要及时更换配件。严禁干钻,发现转盘负荷增大,上提钻具有阻力,应立即停钻检查。(2)泥包卡钻的处理:发生泥包后,可加大冲洗液排量,如果已经造成了卡钻,可上下窜动钻具,即可解卡。

2.6缩径卡钻

钻进过程中当钻遇含膨胀性粘土的页岩层,红层时,经常造成由于钻井液不足以平衡地层压力,致使井眼直径缩小而卡钻,这一卡钻称之为缩径卡钻。预防的方法是选择合适的钻井液体系,减少失水量。发生缩径卡钻后,可加大冲洗液排量,慢慢上下活动钻具,即可解卡。

2.7泥饼粘附卡钻

(1)泥饼粘附卡钻的预防:加强钻井液性能,减少失水量,增强泥饼的可压缩性。加强钻井液净化,使固相含量减少。经常活动钻具,使钻具与泥饼接触的相对静止时间减少。保持钻孔的垂直度,防止狗腿度过大,增加粘卡的机会。(2)泥饼粘附卡钻的处理:卡钻后首先要保证钻井液正常循环,调整钻井液性能,加强净化工作,充分洗井。卡钻初期,在尚未彻底卡死的情况下,可采用下砸的办法。实践证明,靠强力起拔解卡往往是失败的。如果卡点较高,被卡段很长,就采取泡油、泡酸的办法解卡。在未处理卡钻事故之前应维持钻井液循环和防止卡点上移(采用压弯钻具等办法)。若无效,采用爆炸松扣、套铣倒扣。再无效,填井侧钻。

有关孔子的故事 篇八

孔子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还断绝了粮食,弟子们都饿得浑身无力,站不起来。但是孔子仍然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很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失意忘形和得意忘形都是人的弊病,古人讲“饱暖思淫欲,饥寒生盗心”,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能不失所守,这就是一种修养,就是一种高贵的心。

孔子的小故事 篇九

2011年7月28日上午,我跟随着县农业系统关工委的领导来到了永定孔庙。永定孔庙,在今永定县府大院内。在孔庙门前,有一座状元桥。

走过状元桥,进入孔庙,我首先看到的便是右边长廊挂着的二十四孝图,图文并茂。这是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编成的《二十四孝》,每一孝都有一个小故事,如:哭竹生笋、恣蚊饱血、尝粪忧心、弃官寻母、亲尝汤药等二十四个故事绘画,每个故事都讲述了一个孝子的故事,启发后人要孝敬父母、孝顺长辈。"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看着二十四孝图,我回想起了平日自己对父母偶尔的任性及不敬,同时也在懊悔自己昔日的表现,我应该像先辈们一样孝敬父母,孝顺长辈。

接着,我又走向左边的长廊,这里挂着孔子画像、孔子的生平介绍及《论语》中孔子的经典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十句话,还有永定县明、清两朝的进士名录。这又加深了我对孔子的了解。

有关孔子的故事 篇十

子路有一次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孔子回答说:“没有。君子追求道义,有终生的快乐,无一朝之忧。小人汲汲于功利,患得患失,一生都生活在忧虑之中。”仁者不忧,是一门大学问。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在于他的所作所为里,承载了他的人生追求。兼济天下的人海阔天空,胸怀广大。小人关注眼前得失,稍有挫折便怨天尤人,长久以往便“长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