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本《创业史》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创业史读书笔记,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创业史范文 篇一
“一辈子就干了教书这一件事,值吗?”
他坚定而响亮地回答:“非常值得!”
可实际上,刘茂山自1956年8月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系做学生,到2002年离开南开大学教学第一线退休,在这所他学习工作了几十年的学校,除了教书与科研,他还曾主持参与了重建金融系、创办保险系,开创国内最早的精算学科,开办国内保险专业第一个博士点,创立北美精算机试考试中心,设立罗马考试中心……他是做了教书这一件事,但绝不仅仅只做了教书这一件事儿。
重建金融系
南开大学是1919年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1937年南迁与清华北大共同组建成为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重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
1945年时,南大的商学院下设有和经济学系并列的货币银行系;1949年时,南大财经学院下也曾开设金融贸易系;但到1954年,随着高等学校调整,南大的财政金融、贸易、企业管理、统计学以及会计学系撤销,只保留了政治经济学系。
到上世纪80年代初,受“”和唐山大地震的影响,南大学术停滞,教师队伍青黄不接,教学楼、住宅楼受到损坏,学校伤痕累累,处在相当困难的阶段。在这样的局面中,南大提出“根据可能、挖掘潜力,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发展一批国家急需的新兴和薄弱学科的专业”。
金融系重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1982年三四月间,刘茂山随天津市代表团到深圳考察改革开放,回来后不久,校长滕维藻找到他,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
“国家改革开放,需要金融人才。”
此前,南大30年代老经贸系的毕业生、时任人民银行教育司副司长的石磊在回南大时也表示过,希望南大可以为国家的建设培养些金融人才。
滕维藻校长将重建金融系的任务交给了钱荣蚁壬和刘茂山,钱老先生任系主任,刘茂山任执行副主任。滕校长交代刘茂山:“大事找钱先生商量,但钱先生年纪大了,有事情你多负责。”
就这样,刘茂山从经济系调到了只有“两位领导”的金融系。
一切从头开始。
学校给了一位行政、一位财务和一位教务,给分配了两间办公室,刘茂山去学校总务科领了几把桌椅板凳,再从学校领了5000元的启动经费。
之后怎么办?没老师,没学生,没课程大纲,学校要求当年8月开始招生,招生名额100名。
刘茂山没犹豫,带着手下的这几个兵,开始调研,天津财院、中央财院、辽宁财院、大连财院、武汉财院,各个学校马不停蹄地走了一圈,研究别人的课程设置,了解别人的教学计划,回来就埋头根据南大的情况开始编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以及聘请老师。
开专业,光有理想、有计划也不行,还得有钱。刘茂山再上北京,找到人民银行。经过学校和人民银行协商,人民银行同意拨付250万元人民币,同时商定这笔钱只能买设备、盖教学楼,宿舍由南大自己解决。
刘茂山把余下的问题一件一件和有关部门商量协调,就这样,5月滕维藻校长找刘茂山谈的话,9月,南大的金融系新生入学,100名本科生,一个都不少。
刘茂山为学生们讲授了第一堂课,南大金融学科正式诞生。
1983年,刘茂山教授又与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商联合办学,经学校和农业银行商定,农业银行资助了260万元。经过之后7年的努力,当刘茂山接任金融系系主任时,南大金融系已经成为具有金融、农村金融、国际金融、保险四个专业,在校生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四个层次并举的全校大系。这不仅重建了南大金融学科,弥补了南大金融学科的缺失,同时也扩大了全国金融学科规模,推动了中国金融学科的发展。
创建保险系
金融系的第一批新生入学,慢慢地金融系的工作开始走上正轨。
第二年,1983年的8月,刘茂山代表南大金融系参加当年的中国金融工作会议。会上,时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主管教育的副总经理袁骅对刘茂山说,国内已经恢复了保险业务,可是缺人才。刘茂山一想,这不和重建金融系的时候是一样的情况嘛!他立刻表示:“我愿意办这个事儿!”
刘茂山立即打电话给滕维藻校长,建议设办保险系。滕校长在电话里就同意了刘茂山的建议。
会后,刘茂山没有回学校,他直接和人保开始谈保险系的创设问题。
经学校和人民保险公司商定,人保同意拿出320万元人民币、20万美元的指标,帮助南大创办保险系。
就这样,在刘茂山的努力下,1984年,南大在国内率先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创建南大保险学科。南大有了历史上从没有过的保险系。
又是一次从头开始,学校对刘茂山说,既然是你签的合同,这事儿就得你负责到底了。
按计划1984年开始招保险专业的大专生,两年制;然后1985年开始招第一期本科生,每年60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和20名大专生。
基础课,南大有雄厚的实力可以保证,但保险的专业课,需要有专业从业经验的人来教授。刘茂山和人保袁总商量这块的师资怎么办。袁总说,我们人保有“老保险”,我来安排让他们给学生们上实务课。
解放前就从事保险的王永明,老南大的毕业生何孝云,南京人保的李继明,上海的吴越、乌通云,保险研究所的所长魏润泉,老保险潘履复,再加上其他几位从中财和人保请来的教授,刘茂山拉起了南大保险专业课的队伍。
创办了南大保险学科的刘茂山自言,“对保险所知并不多”。1985年的11月份到1986年的5月,在人保的支持下,刘茂山去考察了香港金融保险市场,“是学习业务去了”。
在香港的这段时间里,他走访了民安保险公司、太平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并去参观考察了香港的投资证券市场,他以民安保险公司为基础,一个月一个地方考察学习,开始对市场、对保险有了切身感性认识。
1996年,南大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成立时,刘茂山担任了首届系主任。保险系的建立使南大保险教育有了更大的平台。1997年,刘教授开始招收国际保险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使南大保险学科培养人才的方向与层次更加全面与完整。2010年,刘茂山入选“新中国60年中国保险60人”。
开创精算学科
保险和精算分不开。
“当时,实际上对于保险与精算的关系,并没有真切的认识。”“这些改变不能忘记一位老人,上海交大毕业的美籍华人段开龄。”
段开龄先生是段祺瑞的孙子,1925年9月9日生于安徽合肥,1948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49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后成为美国天普大学终身荣誉教授。
1979年,段开龄先生受中国统战部邀请,回到了离别30余年的祖国。在教育部和统战部的安排下,段开龄先生考查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多所高校,他发现当时国内懂保险的多数还是解放前的“老保险”们,国家保险人才匮乏,急需补充与培养。
“段开龄先生和国内北京、天津、郑州等地的多所高校接触,但多数学校并不理解精算的作用与意义,都没有给段开龄教授答复。段开龄先生找到了南大,找到了学金融出身的滕维藻校长。”
滕校长再次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刘茂山。
“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凡是社会需要的,我就办。”刘茂山说。
据说有这样一个细节:当时,北美精算学会曾问段开龄:“我们支援及帮助中国,有什么回酬?”段开龄坦白地对他们说:“这个回酬不是金钱,而是心理的满足,将来有一天你们会说,中国的精算学研究及精算职业是在我们的协助之下诞生的,这会让你们引以为荣的。”
就这样,在段开龄教授的奔走下,南大在刘茂山的主持努力下,南大与北美精算协会签订了联合培养精算研究生的协议,刘茂山是这个协议的中方负责人和实施者,并于1988年招收了首届精算研究生,创始并填补了南大和中国精算学科的空白,开创了南大和中国精算教育的先河。按照当时双方谈的协议,学制三年,每期由北美精算学会派十个专家轮流上课,每个老师来往的费用、待遇都由北美精算学会负责,南大负责这些老师在中国的吃、住生活,以及一个月的旅游。
首批精算研究生,一共招收了15个人。按计划本想招20名学生,但一要英语好、二要数学好的这两个条件在当年卡住了很多人,最后招生15人。就此,中国有了首批精算研究生,现在的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傅安平、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卓志,以及中国首个女精算师李秀芳都在这首批之列。
在刘茂山的倡导下,1992年南大引进北美精算师考试制度,并与加拿大宏得保险公司合作,建立了与精算教育密切相关的“宏利―南开SOA考试中心”,这是中国第一个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中心,刘茂山教授是负责人。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组织筹备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刘茂山带领南大教授和南大学生积极参与该项工作,参与设计考试体系,组织编写考试教材和考试管理工作,由此产生了中国自己的精算师资格考试制度,有了自己的精算师队伍及中国的精算事业,并于2007年成立了中国精算师协会,而这一切都与刘茂山主持创办的联合培养精算研究生密切相关,他被称为“中国精算学科的奠基人”。2007年12月,中国精算师协会授予刘茂山教授“中国精算事业杰出贡献奖”。
今天,南大金融系还在使用的圆形和扁形的教学楼,以前旁边的一个辅楼,就是当时从人民银行、人民保险公司,以及农业银行所获资助下建立起来的。
“现在讲创业,我这也是一部创业史。没多想过什么,就是从一穷二白,一点点干起来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没觉得辛苦,我享受的是创业的乐趣与幸福。”
访谈
保险的初心
《金融博览》:究竟什么是保险呢?
刘茂山:我提出过保险“三大论”,保险商品论,保险本质论和保险发展论。
1980年,我们正式恢复保险的国内业务,在保险刚复办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保险不是商品。但我坚持认为保险是一种商品,要按照商品的规律来办。它有价值,有它的价格,有它的经营,要考虑利润、成本,不能不计成本搞保险,那不行。观念的改变很难,这样的一个观念是拍着桌子争论而改变的。
保险的增长和发展不是一回事儿。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甚至一直到现在,都存在追指标、追保费的问题。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使保险实践发生一些偏差,影响了保险的声誉,从而一些群众一提保险就关大门,一听敲门是卖保险的就不开门。这是只顾增长,不顾发展造成的结果。
再说保险的本质,这里只限定在商业保险。我们要先说什么是保险,再说保险是什么。
保险简单地说,有两句话:一,它由个人或企业、事业单位按照保险合同向保险公司缴纳保费;二,它是保险公司按照合同,对投保人给予保障,对发生的灾害损失进行合理的补偿。这个活动本身是保险。
这个描述说明保险成立的两个条件,一个是被保险人缴纳保费,另一个是出了问题保险人赔付,这是根本。在这之后,再去谈保险的环节:产品设计、承保、防灾、理赔、资金运用。资金运用是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资金运用就不是商业保险,这个也得明确。它是保险公司远期收入的一部分,是收益的一部分,事关保费厘定,也是保险业金融性的重要体现。
《金融博览》:这是什么是保险,那保险是什么呢?
刘茂山:曾有人为金融总结了三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金融是信用、是杠杆、是风险;金融要为实业服务。理解保险的本质,也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保险的特殊性质,保险的职能和保险的作用,缺一不可。
保险的特殊性取决于它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论是财险,还是寿险,其出现的源由是由于各种风险的存在与发生,及其所造成的损失、短缺。这种损失与短缺和社会经济发展、个人生活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就是保险面对的主要问题。这是保险的特殊性质。
保险的职能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对风险标的的防范,二是对保险标的损失的补偿。而且,保险应该是防范第一,补偿第二。损失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再补偿,损失也已经造成了,补偿了的损失仍然是损失。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在防范风险方面,做得不够。
保险是干什么的?它的根本作用是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保障。“保障”是它作用的关键。保险姓“保”,说的就是这个。保险强国,实际上不是看保费,而是看一国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的保障程度。当一个国家出现灾害问题的时候,财政拨款,这是财政的职能和作用,民政救济,是民政的职能和作用,保险公司出多少捐款是和一般企业一样的赞助行为,那是企业公民的职能,保险公司的职能作用不在这些层面上。保险的特殊作用在于通过执行保险合同为国家提供高额保障。
当出现险情、灾情,保险公司进行赔付,这是理所当然的,去宣传当地居民领到赔付,感谢保险公司,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样的宣传对保险业内的人来说,就是不懂保险。这是保险的本职,人家交了保费,就应该赔人家。
做保险,不要盲目地和银行比,和证券公司比,大家的职能不在一个点上;要去比承担多少风险,补偿得是否足够,提供多少保障,这是保险该做的。
《金融博览》:各司其职。
刘茂山:对,把自己的岗站好了。
现在我们保险的倾向,就有点和其他的金融形式争,或者说是比,攀比。攀比的地方又不对,所以出问题。跟别人比收入多少,比资本金量大小,这都不对。保险不是干这个的,差着行,各有各的规律。
《金融博览》:资金运用这块,用金融手段进行运作。
刘茂山:保险在什么意义上是金融,这个得明白。保险是个泊来的概念,可是人家交代的很清楚,人家界限很清楚,我们没交代清楚。现在,一说保险是金融,金融多好,就向金融靠,可实际上保险只有在两个意义上是金融。
第一保费,这是资源融通,是通过保险公司实现各个保户之间资金的融通,目的是互助。第二,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这是个独立过程。保险资金要做投资,不能让保户的钱躺在那里不动,要保值升值。投资,就要进入金融市场,这属于金融活动。
创业史范文 篇二
联系方式:029-8237225882081099
QQ:67309287邮箱:sexhu.省略
来信地址:710100 陕西省西安市199号信箱《大众商务》编辑部长安(收)
以“创智上海,源自校园”为主题的上海大学生创业周,是全国第一个集中展示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的平台。在上海大学生创业周开幕式暨高峰论坛上,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告诫志在创业的学子们“大学生创业,要学习史玉柱。”
学习史玉柱,不抱怨环境,对每一步负责
作为一个从校园里走出来的成功企业家,郭广昌对满堂的后来者提出了自己真诚的忠告。
他认为,大学生应把创业看作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的特点是:自己决定下一步怎么做,自己对每一步负责。现在的创业环境比过去要好多了,不要抱怨环境,首先是要正视眼前的环境,抱怨没有任何意义。
从汉卡到如今的巨人网络,史玉柱当年创业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而由于后来的一些失误,导致初代巨人中道崩殂,史玉柱也并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在韬光养晦后再次重新出山,一切从零开始。这才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在郭广昌看来,史玉柱的经历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学习史玉柱,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郭广昌认为,大学生创业,必须要知道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并以此为出发点。
创业并不是盲目的,比如史玉柱当年做脑白金时候,就是亲自走村串镇,挨家挨户寻访,和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聊天,在聊天中进行第一手的调查。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东西,然后迎合这种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才会大很多。
再后来史玉柱做网络游戏,他本人就是一位资深的玩家,对于各种网络游戏都很精通。
而为了让玩家更喜欢《征途》,史玉柱再次使用之前在推广脑白金中使用过的调查方法,先后和600名玩家进行过深入交流,并以玩家的需求为原动力进行设计,增加相应的功能。
在史玉柱看来,专注地研究消费者,是他的最大优势之一。郭广昌认为史玉柱的这种优势尤为值得广大大学子们学习和借鉴。
创业史范文 篇三
虽然已经离开学校十几年,四川大学的BBS上至今仍在流传有关她的帖子。
毕业后留校的伍筱姗不到30岁便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之后又成为川大最年轻的团委书记,是几代川大男生心目中的“女神”。
1999年离开川大的伍筱姗几乎销声匿迹,外人只知道她去了美国,除了身边至亲没有人知道她在干嘛。直到2005年川大校友会在华盛顿成立,作为创会会长的伍筱姗才重新回到华人圈。来到美国的伍筱姗从零开始,考取了法律博士和律师执业执照,先后在州联邦法院、律师工会和花旗银行工作。
2013年6月,上海虹口三至喜来登酒店,现在身份为爱迪通智·新智力公司董事长的伍筱姗接受了《张江新经济》杂志专访,知性优雅的她娓娓道来了一个真实的创业故事——欺骗、失败、伤心、坚持,回首过去5年创业路,一如她心中割舍不掉的那份初衷——三界轮回。
三次试错
人生一直顺风顺水的伍筱姗一直认为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人类都是善良的,创业以后被彻底毁了“三观”。总结6年创业路,烧了8000万元,试了三次错,买了一个教训——刚开始回国创业,别人说什么她都信;现在别人说什么都先不信,掂量思考之后再决定。伍筱姗直言:“创业史就是一部血泪史。”
第一次试错是2007年,受北京中关村邀请回国考察后,伍筱姗和几位同在美国的华裔合伙人共同出资,创办了一个名叫竞游网()的网站。此“竞游”非彼“竞游”。
现在做得风生水起的竞游网()成立于2009年,已成为国内最具专业性质的电子竞技综合网站,为千万游戏玩家提供交流、分享、竞技平台,而所有这些理念都是伍筱姗当年的梦想,连名字都完全拷贝。可惜的是,她本人没有做出来。
当年,伍筱姗等出资聘请国内某著名高校的一个师生团队,并邀请一家企业合作,这两个团队在一个开源平台基础上稍做小改,拼凑出一个劣质抄袭网站交差,幸好后来碰到金融危机,后续资金无法到位,避免了更大损失,但首期500万元打了水漂。
第二次试错随之而来,2008年重振旗鼓做了一款虚拟人生的游戏《幸福与成功》,希望在网络世界中向忙忙碌碌的现代人传递正能量,提供避风港。团队组成同上次一样,采取从高校聘请技术团队,邀请有经验的研发企业合作,吸取教训后的伍筱姗没被骗,但烧了1000万元后仍旧以失败告终——碰到了太多技术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游戏场景和功能无法实现。
两次试错之后,一同创业的合伙人全部选择退出,但痛定思痛的伍筱姗却选择辞去花旗的高薪工作,全身心投入创业。“我的性格是从哪里跌倒,就一定要从这个地方站起来。”伍筱姗具备了创业者的基本特质——偏执。
没想到的是,第三次的试错之伤更甚从前。2009年,越挫越勇的伍筱姗亲自挂帅,以中国传统神话为题材,开发大型益智网络游戏《八仙过海》,高薪聘请业内资深人士,以破釜沉舟之势、挟砸锅卖铁资源,要钱给钱,要人给人,预算300万元的项目追加到3000万元,工期拖延3个月再3个月,上线封测时间临近,项目负责人纸包不住火之下交底:团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游戏完不成。域区查询发现,这个团队几个核心成员已经成为另一个公司股东。
6年不鸣,一鸣惊人
总结3次试错的失败经验,问题全部出在研发团队环节,作为游戏外行人的伍筱姗可以做其他一切事情,除了开发游戏。常在江湖漂哪能总挨刀,核心团队的背叛出逃没有打乱伍筱姗的阵脚,已经未雨绸缪做好准备的她引入曾开发过《战锤》、《UO》、《卡米洛黑暗记》等著名网游的美国著名游戏公司Electronic Arts(EA)的5位核心成员接手,这次,终于找到了“对的”团队。
机会总眷顾有准备的人,一次次失败后仍在坚持的人终能收获成功。解决了研发团队问题之后,公司终于走上正轨。坚信好游戏是改出来的伍筱姗,同团队一起潜心开发,《八仙过海》三易其稿,先后更名《三界演义》和《三界轮回》,历时三年研发,成为第一款以中西文化为背景的仙侠题材3D 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
《三界轮回》结合中国和西方神话传说,将神话、历史、民俗、地理、艺术等文化要素通过有趣的游戏任务、关卡、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同于传统魔幻、打怪升级的网游,《三界轮回》更加注重体味人生、品味文明、传播智慧,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已于月前完成封测的《三界轮回》大获好评。
除了《三界轮回》,公司还开发了一款免费的大型线上战争FPS(第一人称网络射击游戏)——《飓风行动》,该游戏采用次世代引擎,以真实战争、多兵种配合作战以及载具战争为特点,再现现代战争的激烈对抗和丰富的战略战术,较以往FPS类游戏各方面都有了大幅的进化和更新。同样完成封测的《飓风行动》被玩家誉为世界顶级水准。
除了上述两款端游,还推出了《逗逗宠》、《快乐岛》、《好奇号》等页游,集游戏、教育为一体,主打寓教于乐市场,推出的少儿网络益智教育云应用平台是国内率先以少儿益智教育游戏为主要内容的云技术WEB应用平台。
上述所有游戏,均将于今年7月至8月期间正式上线,6年不鸣的伍筱姗打定主意一鸣惊人。在端游、页游基础上,公司还将利用雄厚的开发实力进军手游,点、线、面结合,建立强大游戏产品线。目前,爱迪通智·新智力在京、津、沪及美国均成立了游戏研发团队和运营分支机构,旗下拥有天津爱迪通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美华新智力科技有限公司、新智力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创业史范文 篇四
创业史心得体会范文1
《创业史》这部长篇小说主要描述了陕西关中地区一个农村互助组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塑造了一大批源于现实的优秀基层党团员干部形象。小说虽然只讲述了一些平凡人生活中的平凡故事,但却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各种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思想变化过程以及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小说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讨饭娃出身的梁生宝,尽管物质生活贫困,但"精神总像汤河岸上的白杨树一样正直、白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把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组织贫雇农成立了互助组和灯塔社,带领群众进终南山割竹子,运扫把、邀请省上专家培育"扁浦秧"、把带领贫农渡春荒作为自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实现了让梁三老汉那样的贫苦人"第一次把大米当主饭吃"的一系列巨大变化。作为党的最基层干部,他谦逊、处事公道、有胆有识、敢想敢为,有着为团体事业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勤劳纯朴、善于思考。这些品格从侧面展现了人物内心的丰富世界,使得"庄稼人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的特有气质和谐地统一在一齐".然而,梁生宝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他坚定的信念、准确的确定都来自于各级党员干部对他的正确引导。每次遇到难题,他都会得到乡支书卢明昌等党员的鼓励和帮忙,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竟使他为了团体的事忘了自我的婚事!正如他所感慨的"就有这样一些干部,穿上了制服、毛呢料子衣服,还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会装腔作势。他们联系着不知其数的群众".正是这些密切联系群众的党的好干部,才使得像梁生宝这样觉悟高、品德好的"苗苗"茁壮成
长,党的政策才能够得到认真全面的贯彻执行。
读完《创业史》使我深受启发: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有执着的信念。梁生宝为了让乡亲们度过春荒,他主动外出购买稻种、推广新法育秧……所做的这一切他从来都不在众人面前摆功劳。正是这份执着的精神追求造就了梁生宝坚韧不拔、披荆斩棘的品质。"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他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为农业社的成功创办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和困难,在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前,仅有坚守着内心的信念,自力更生、迎难而上、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平凡的我们也许不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可是我们也应当拥有梁生宝那样执着追求的品格,在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
创业史心得体会范文2
对柳青《创业史》最为精准的总结,莫过先于正文的前三个字:“创业难……”这句简短的乡谚在小说起始至少奠定了这样的基调:
一、贫苦农民想要依靠个体劳作、自发创立家业很是艰难;
二、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与自身的私有性作斗争、走集体主义道路也并非坦途。
首先,梁三老汉几十年的创业经历就可以明证第一点:梁三上承老父的微薄基业和遗愿,独自创业过程中非但妻死牛亡,守业都宣告失败;四十岁的梁三在幸得寡妻继子之后重燃创业热情,可十年后除了一身病痛,一无所成;在继子成年时,父子俩劲头百倍狠干一年,收成却分别被地租、肥料欠债和保公所瓜分;继梁生宝被拉壮丁赎回后进终南山,梁三老汉卖掉了牲口也退还了租地,从此对创业再无指望。
其次,梁生宝先后任互助组组长和合作社主任期间代表党在农村所肩负的责任和付出的血汗非比一般:内忧为入社成员人心不齐,有的畏缩不前,有的甚至打退堂鼓;外患为富农与富裕中农等不但幸灾乐祸,而且舆论破坏,连村代表主任也冷嘲热讽,还有某些上级领导的怀疑与施压。
此外,除去人为环境内外堪忧,人畜劳力、场地条件、管理经验、生产技术、农业物资、政策允许与组织支持都成问题。就是在以上诸多考验下,梁生宝以一名党员的身份带领着一部分农民迎难而上,在集体力量下与苦难作长期斗争。
作品所反映出来的创业维艰,是旧中国农民生在压迫与盘剥的社会制度下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同样是新中国农村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期间观念保守、局面复杂而无法回避的普遍现象。正是有了柳青以农民的角色深入生活所得的体察,又以作家的直觉穿透现象所得的揭示,才有了纵向与横向苦难底色的洇现,以及书写苦难意义的非凡。
创业史心得体会范文3
阅读柳青的《创业史》,是处在这个时代的我终生享受不尽的精神盛宴。正因它凝重浑厚,反映的是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及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展页细读,我能够了解到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能够体会到中国农民的恋土情结和发奋精神,能够感受到中国农民要求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在这部皇皇巨著里,中国社会形形色色的农民形象也早已跃然纸上。
梁三老汉是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他继承父辈遗愿,创造家业,租种田地,拼命苦干十年,结果一身重病,创业失败;后与渐渐长大的养子梁生宝共同创业,但因地租沉重,兵荒马乱,他创业的。幻想再次宣告破灭;解放后,梁家分得土地和农具,梁三老汉猛地挺直弯曲多年的腰杆,与梁生宝重新点燃了创业之火。对于梁三老汉来说,所谓创业的成功标准,或者说他创业的最终目标就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仅此而已。这就将一个背负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的个人意识和局限性暴露无疑;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当梁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群众事业,但土地的获得、创业失败的痛苦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梁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梁三老汉精神上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从他身上,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地道的中国农民的本质性格特征。
与梁三老汉不一样的是,梁生宝是一个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业者。作为世代贫穷的农民子弟,他从父辈那里继承了与苦难命运抗争的进取精神,而父辈们惨败的事实和个人贫穷的生活经历,使他意识到理解党的教育的紧迫性。
书中梁生宝的主角近乎圣徒,天生具有一种新农民的品质:对党忠诚,对私有制本能的仇视。柳青将梁三老汉设置为他的“继父”,也许,就是为了切断梁生宝与传统农民的血缘关联,摆脱伦理关联的缠绕,使他成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忠实的儿子”,服从党的领导。因此,在他所从事的社会主义创业过程中,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不管是社会的,还是自然的;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不管是公开的较量,还是隐蔽的破坏干扰,他始终毫不动摇,一往无前,反映了作为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创业者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梁生宝是个共产党员,他信奉“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剥削更是十恶不赦”。因此,忠厚、质朴的进取精神在他身上升华为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支配梁生宝抛弃个人的一切,把肉体与灵魂毫无保留地献给群众事业。从这一点看,他无疑是一个在党领导下,完全摆脱了小生产者私有观念羁绊的新人形象。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蛤蟆滩的“三大能人”郭世富、姚士杰和郭振山。他们都反对互助合作,自觉地或者说本能地维护私有制,热衷于个人发家致富,与梁生宝代表的社会主义方向相对立,但他们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又各不相同。
富裕中农郭世富,已从土改时惊惶状态中恢复过来,他凭借优厚的经济实力,与互助组公开较量,为新瓦房上梁大摆庆祝宴席,八面威风,善于进行“合法斗争”,顽固维护私有制,幻想再度雇工剥削。
富农姚士杰,土改时弯下了腰,此刻又想重振威势,对新社会不满,他表面老实,暗施阴谋,诡计多端,心狠手辣,惯于背地较量,妄图扼杀互助组,实行阶段报复。
创业史范文 篇五
近日重读《创业史》,心灵又一次被震撼,深感它是一部树立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教育的好教材。作品中塑造的一大批源自于现实的优秀基层党团员干部形象,非常动人,尤其值得我们去重新思考、学习。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赢得民意不仅是搞好工作的力量源泉,更是对工作最好的馈赠。犹如中央级媒体组团重访焦裕禄生前奋斗过的兰考、追忆这位真正的共产党员时评价的那样: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而赢得民意、汲取力量最原始、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
《创业史》中,讨饭娃出身的梁生宝等青年人,一心爱党爱社会主义新生活,尽管贫穷,但“精神总像汤河岸上的白杨树一样正直、白净”。看着困难户挨饿,心里头刀绞似的。他们把领着贫农渡春荒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才有了梁生宝换稻种,带领群众进山割竹子,运扫把、邀请省上专家培育“扁浦秧”、开展互助合作等举措,实现了让梁三老汉那样的贫苦人“第一次把大米当主饭吃”的一系列变化。然而,梁生宝的成长不是天然的,面对层层的阻力,他坚定的信念,准确睿智的判断都来自于乡、区、县等各级党员干部的正确引导。一有难题,他都会得到乡支书卢明昌、黄堡区王佐民副书记、中共渭原县委副书记杨国华等人的鼓励、帮助和指导,这一切给了这个青年人莫大鼓舞,竟使他为了集体的事忘了自己的婚事!正如他感慨的“就有这样一些干部,穿上了制服、毛呢料子衣服,还是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不会装腔作势。他们联系着不知其数的群众”。
正因为有了这些密切联系群众的好干部,才使梁生宝这样觉悟高、品德好的“苗苗”得以成长,党的政策才能够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共产党的根基才能扎牢。听了不了解实情的干部的汇报,在没去过蛤蟆滩的领导眼里,生宝成了一个“解放初期作风有问题”的下作人。庆幸的是脚踏实地,常往基层跑的杨副书记,遇到问题后,认真调研,才弄清了真相。他全力支持给群众换稻种时,喝五分钱一碗的面汤、一分钱一碗的开水、吃他妈烙的已风干的馍、睡车站免费“地板床”、面对着嘲笑心里却甜滋滋的梁生宝这样为党的事业拼命的人。否则,凤落沙滩遭鸡戏,正直的生宝不知会被落后势力玷污到怎样不堪的境地!
如果没有这些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的群众工作,萌芽状态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依然面临很大的威胁!心里恨共产党剥夺了他“和告债人谈话这种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享受”,但表面上又摆酒筵拉拢农会干部的富农姚士杰;对党的粮食统购政策阳奉阴违、在黑市抬高粮价卖余粮、时时想见风使舵的郭世富;在群众中有一定基础,但面临新形势逐渐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了的党员郭振山;在清朝被损毁了灵魂、坚信“天官赐福”、善恶不分的王二瞎子等,这些都是阻挠新生事物的种种不容忽视的顽固势力,他们各怀心思,一旦正不压邪,就会龌龊结合,兴风作浪。
然而,在每一关键时刻,每个共产党员就像一面旗帜,总会飘扬在群众看得到的地方,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带动群众、关心群众,使一切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逆流思想无可乘之机!农技员韩培生在少数人欢迎,部分人旁观,一些人等着看热闹的氛围中稳步实施推广新科技,就连固执的梁三老汉也竖起拇指,连呼“共产党员!共产党员”以表达他质朴的赞扬;团县委干部王亚梅在街上遇到徐改霞的一番话,使改霞产生了把团员资格作为优先进城条件是对入团动机亵渎的羞耻感,增添了农村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作为县委书记的爱人,)www.kaoyantv.com(王亚梅不搞任何特殊,担任工作组成员,下乡驻村,定期组织召开妇女学习小组会,她对有着非议的素芳不嫌弃,手拉着手,用好听的话语宽慰她,使素芳动容,使我们感慨!正因为这种水乳交融的干群关系,使百姓把心交给了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