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精选5篇

高考家长网网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篇一

博野县兴华小学 六一班 李柏德

经常听爸爸妈妈感叹的说:“现在社会变化真是太快了!”听的多了不禁好奇起来:“妈妈,你们总说现在社会变化快,我怎么感觉不出来呀?怎么个快法呀?”妈妈笑吟吟的摸了摸我的头,然后拿出了一个厚厚的大相册,我围绕在妈妈身边,听妈妈给我讲起过去的故事。

妈妈告诉我,自她记事起已经好多了,她听大人讲的过去更苦,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可还是吃不上喝不上,一年中只有过年的时候吃一顿掺杂白面的馒头,那时的人个个面黄肌瘦。毕竟我们的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又是在千疮百孔的基础上建起来的,不容易呀。

“可到了我记事的时候,就好多了,平时我们就能吃上白面,不过那时白面还是紧着我们小孩吃,大人还是吃棒子面窝窝头。你看—”说着妈妈翻出了一张照片,“这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我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看到了妈妈的小时侯,梳着两个稀稀拉拉的小辫子,穿着一个土黄色的没什么样式的粗布褂子,背着一个用花碎布砌成的书包,后边是一辆我没见过的特大号车子,前边带着大杠,据妈妈讲那儿能带小孩。“我们那时侯电力供不上,经常停电,我们就点着洋油灯写作业,第二天鼻子里一圈黑,如果来了电,大家就高兴极了,扯开嗓子喊:‘来电了!来电了!’好象过节一样。”真没有想到,妈妈小时侯电都是稀有的东西,真是郁闷呀。

“这一张呢?”“这张是妈妈二十来岁的时候,你看好多了吧。”真的,这张妈妈穿的好看多了,留着披肩发,好象还抹着口红,嘿嘿,臭美!“那时好了很多,有了摩托车,三轮车,有了现代机械,干活也轻多了,大瓦房代替了过去的土坯房。不过那时安电话的很少,而且很贵,五六千元安一步电话,大款们拿大哥大、BP机,手机、电脑我们农村听也没听过。”“是吗?太老土了吧!我们现在小孩子都会玩电脑!”妈妈微笑着说:“要不我们怎么总是感叹变化快呢。”

“现在不用你说了,我们好多人都住上了楼房,买了汽车,地里的活更是多半用机械,吃的丰富,穿的时尚。”我抢着说。妈妈笑着摇了摇说:“你说的这些对,但是现在最大的变化是,我们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种地非但不用交税还有补贴。国家施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孩子上学不用再交学费。而且农民有了病也不再怕看不起,农村合作医疗会给报销大部分。这是最让人们感恩戴德的呀。感念党的恩感谢党的情。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才会真正的为人民着想呀!”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篇二

妈妈把一本图画书带回家,为孩子朗读,孩子安静地听完一本书,最后还和妈妈一起愉快地聊书。这是一个完美的亲子阅读现场。

事实上,亲子阅读的现场却时常上演这样的戏码:妈妈和孩子为读哪一本书而争执不下;妈妈在讲故事中指东指西,孩子不耐烦、坐不住;书读完了,妈妈还要考问读后感和中心思想,孩子赶紧逃跑……整个过程充满了尖锐的言辞和浓浓的火药味。

让我们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一起走入3个亲子阅读的现场,身临其境后,看看是否能发现自己的影子,是否能获得启示、找到秘笈,创建相对完美的亲子阅读现场。

现场冲突一:选书,听谁的?

妈妈下班回家,带了一大包书进屋,兴致勃勃地告诉孩子:“妈妈买了很多不错的图画书哦!”

孩子无动于衷,翻看着手上已经卷角的书,这本书是几天前幼儿园放学后,孩子央求奶奶在路边摊上买的书,里面全是他喜欢的动画形象,孩子爱不释手。

妈妈发现孩子对新买的书不感兴趣,心里很窝火,不过,还是耐着性子劝说孩子:“你看的这本书没意义的,宝贝。妈妈买的书那才好呢!过来,妈妈读给你听听。”

孩子说:“我不看新书,我就要看这本书。”

“旧书有什么好看的,新书才好!知道吗?妈妈买的可是经典图画书,你买的书一点意思也没有,不要看了!”妈妈边说,边动手合上孩子的书。

孩子生气了:“我不看书了。”

妈妈也发了脾气:“我上班累死了,下班还要给你读书,你竟然不愿意看!”

亲子阅读还未开始,就不欢而散。

对策:尊重孩子,适当介入

父母进行亲子阅读的初衷是希望孩子爱上阅读,亲近书本。

在上面的这个生活场景里,孩子自己挑选了一本感兴趣的书,并且反复翻看,直至书都卷角了,由此可见,他愿意主动亲近书本,对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可惜的是,妈妈并没有肯定这一点,也没有夸奖孩子的进步。

妈妈不满于孩子的选书品位,认为孩子选的动画书不如经典图画书值得一读。的确,孩子的选书眼光不如成人,但妈妈也应当认识到孩子选书是需要家长一步步引导的。而引导并不意味着妈妈在劝说过程中,可以用打击孩子的语言,说他选的书不好,妈妈这样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最后孩子什么书也不看了。

我们只能给孩子建议,不能强迫孩子放弃。我们只有明白了孩子生气的原因,才能找到适当介入阅读的办法。

如果妈妈一进门,并不是自顾自地着急介绍自己新买的书,而是先夸奖孩子在看书,孩子的心情一定会很不错。接下来,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你先看你的书,等你看完了,妈妈有小礼物给你。妈妈本着尊重孩子的心,不打断孩子的阅读,让他看个尽兴。在自主阅读得到满足后,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愿意听听妈妈的说法。在相互尊重下,亲子之间能找出满足彼此坚持的好办法,比如:妈妈先读一本旧书,再给孩子读一本新书;或者,在阅读前,孩子给妈妈介绍为什么喜欢动画书,妈妈给孩子讲讲为什么要读经典图画书,等等。

现场冲突二:要认字,还要识图?

妈妈正在给孩子读《大卫惹麻烦》这本经典绘本。

妈妈习惯性地用手指着书上的每一个字,边指边读,还不时地提醒孩子注意她所指的字:“你看,这是‘我’字。”

孩子很听话,眼睛一直跟随着妈妈的手指,竖着耳朵听完了故事。

邻居妈妈来找妈妈聊天,于是孩子跟爸爸去楼下散步。邻居妈妈拿起《大卫惹麻烦》这本书,像遇到知音一样,激动地说:“哇,我家孩子也喜欢读这本书呢!孩子跟我讲:‘可是爸爸也骂人了’这一页上,大卫嘴里咬了块肥皂,因为他说了脏话,要清洗嘴巴。你家孩子看出来了吗?”

妈妈一听,有点坐不住了,决定等孩子回家后,好好问问他。

邻居妈妈离开后,爸爸带孩子散步回来。妈妈翻到大卫咬着肥皂那一页,问孩子:“为什么大卫咬着肥皂呢?”

孩子回答不出来。

妈妈不甘心,把《大卫惹麻烦》的每一页图都翻开,一页页地问孩子图画的意思。孩子能回答出来的并不多。

妈妈生气了:“图画书就是让你看图的,你图都没看懂,你到底在看什么?”

孩子边哭边指着书上的一个字说:“这是‘我’。”

妈妈很伤心,读了这么久的图画书,孩子竟然不识图;孩子也很委屈,明明已经认识了妈妈教的字。

对策:遵循孩子学习阅读的规律,静待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

亲子阅读,妈妈要放松,急功近利,只会得不偿失。

上文这个生活场景里的妈妈一个字、一个字地指读,引导孩子眼睛看字,耳朵听故事。孩子也很乖,边认字形,边理解故事的意思,已经很不容易,哪里有时间和机会去细细地品味图画。妈妈不仅没有夸奖孩子读完一本书,认识了一个“我”字,还偏要责怪孩子不好好看图,不能说出图画的意思。妈妈太着急,孩子太委屈。

《童书非童书》指出孩子学习阅读的历程需遵循三个原则:原则一,先看图画,然后才进入阅读文字;原则二,先关心整体的故事,再求个别情节的了解;原则三,先在乎句子、词,然后才是个别字的辨识。

爱指读的妈妈,不顾孩子学习阅读的三原则,只想要迅速达到认字又识图的目的,弄得亲子阅读的气氛从温馨和谐一下子变得剑拔弩张,最终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抵触心。

亲子阅读其实不需要妈妈指指点点做那么多,只要妈妈把故事完整地读给孩子听,把图画清楚地展现给孩子看,就已经很足够。孩子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中,会一步又一步地提升阅读能力:刚开始可能发现了图画上画出了文字里没有讲到的细节,慢慢地孩子能模仿几句故事中重复说到的话语,接着孩子认识了某一个字,再然后孩子能愉快地告诉妈妈书里某个有趣的情节。

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父母应当抱着轻松、平和的心态,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现场冲突三:读后讨论,还是读后考问?

一位妈妈认为:图画书特别好,一本薄薄的书,一个短短的故事,浅显易懂地给孩子讲出了一个道理。为了让孩子有效地进行学习,她在每次亲子阅读后都要跟孩子进行讨论。

英国大卫・麦基先生的经典之作“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中,有一本书叫《艾玛和彩虹》,故事讲述了动物们发现天上的彩虹失去颜色,感到很害怕,艾玛决定找到彩虹的尽头,并把自己身上的颜色送给彩虹,让彩虹恢复如初。当动物们担心艾玛变成灰色大象的时候,彩虹重新变成了彩色,而艾玛身上的花格子也依然还在。

妈妈读完故事后,不自觉地考问孩子:“艾玛是个什么性格的大象呀?”“艾玛为什么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没有失去颜色呢?”“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孩子答不上来,妈妈免不了一番指责,一顿教育。

妈妈一次又一次地考问孩子,孩子起初还会纠结――想听故事,不想回答问题。随着考问的次数多了,回答不出来的时候也多了,孩子逐渐没了信心,也对听故事失去了兴趣。阅读在孩子的大脑里逐渐和考试画上了等号,在孩子的心里逐渐和不愉快建立了关系。妈妈为一时的阅读效果,让孩子长时间对阅读倒了胃口。

对策:读后讨论,聊天好过考问

一本图画书读完以后,妈妈和孩子聊聊书、讨论书,是一件看上去很美的事。实际上,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觉得和妈妈一起讨论书很困难,因为小年龄的孩子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自主讨论的阶段。那么,妈妈不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书吗?并不是。父母可以跟孩子说说图画书里的故事,但肯定不是用考问的方式。

妈妈要想进行读后讨论,请不要说: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道理呢?这些提问太抽象,孩子的语言概括能力、语言提炼能力,并没有发展到可以回答这些问题的阶段,孩子回答不出来是正常情况。父母经常要求孩子回答抽象问题,并不能帮助孩子提升语言能力,只会打击孩子的信心。

如果妈妈这么说:“你担心艾玛失去身上的花格子颜色吗?”“艾玛帮助了彩虹,又没有失去颜色,真让人高兴,对吗?”“如果你的玩具借给了隔壁小弟弟玩,你担心吗?”“如果小弟弟把玩具还回来了,你高兴吗?”“你的玩具是不是跟艾玛身上的颜色一样并没有失去呢?”“有时候啊,分享并不会失去,就像艾玛身上的颜色和你的玩具一样,对吗?”孩子只需要做出是或不是的简单回答,回答问题的压力减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想要孩子明白的道理,也通过聊天形式的互动,传达到了孩子的心里。

妈妈经常与孩子聊书,引导、帮助孩子说出心里的话,待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提升后,那些总结性、概括性、提炼性的语言,就能脱口而出了。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所发生的冲突与矛盾,多数是因为父母不够理解孩子的心情,没有遵循孩子学习阅读的规律,不够了解孩子所处的语言能力发展阶段。不了解孩子,就常会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从而采取了不适合孩子的阅读教养方法。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篇三

往事使我感兴趣

那天醒来,看到爸爸妈妈好像在为一本书争论着,我走过去,小声的说:“你们在说什么啊?”妈妈转过头来,对我说:“我们在说这张照片是你几岁的时候去的舅舅家!”“哦!”我点点头,“那你们说我几岁去的舅舅家呢?”妈妈说3岁,爸爸说4岁,不一会儿,他们又吵了起来。“停!”我嚷道“不如就按妈妈说的吧!对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妈妈口齿伶俐的讲着,我津津有味地听着。

妈妈告诉我:“那是你3岁过完生日的第二天,你吵吵着要去舅舅家,我们没办法,只好开车到你姥姥家,然后又开车到舅舅家—南釜山。你当时跑着跳着就来到了舅舅家门口,‘咣咣咣’地敲舅舅的家门,当时还是舅妈给你开的门呢!你一进去就有一只小狗围着你转,你就特别害怕……”我越听越带劲,当妈妈讲完了这个故事,爸爸又给我讲另一个故事,我心里想:原来我的往事这么有趣啊!

当爸爸妈妈给我讲完第四个往事的时候,我说:“你们别讲了,让我来猜猜这个故事吧!”我们说着说着,就沉浸在了快乐的往事里……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篇四

对于书,我有着一股莫名的情谊,记得我从咿呀学语开始便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听童话故事,每天晚上都吵着要妈妈讲故事给我听,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在睡觉前必须要听故事的习惯,否则就睡不着。听妈妈讲故事时,我总是聚精会神的听着,生怕漏掉了其中最精彩的情节。当听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时,我心中总会为小女孩不幸的遭遇而感到难过;听到丑小鸭经过重重危险,终于成为漂亮的白天鹅时,为它而感到高兴;听了皮诺曹的故事,担心自已会不会因为说谎,而鼻子变长……听完故事后,我总会沉浸于童话中,做一个温馨的梦。

长大了,自己识字了,便不用妈妈再给我讲故事了。我最初看的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着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里面的情节深深得吸引了我的目光。鲁滨逊出海航行时,途中遇到了大风浪,船上所有人都丧生了,唯有他活了下来……当我正津津有味地“啃”书时,妈妈闯了进来,让我帮她去打扫卫生,顺便陪她去超市买东西。我极不情愿的放下了书,闷闷不乐得去打扫房间。我拿了块抹布,心不在焉的打扫着,满脑子都在想鲁滨逊后来怎么样了,他会有怎样的遭遇呢?我真的好想再看下去,不如,我不帮妈妈打扫了,回到房间里去看书。不行不行,妈妈会说我的,要不,我找个借口去看书,我心里想到。于是我就找了个借口,骗妈妈说,肚子疼,去上洗手间,把书带进了洗手间。坐在马桶盖上,看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转眼间40分钟过去了,但我丝毫没有察觉到。直到远处传了阵阵香味,肚子开始唱起了“空城计”,我才发觉过去好长时间了,已经到中午了,我恋恋不舍得从书中抬起头来,把书放到自己房间,洗洗手,吃饭去了。这就是我与书之间的故事,但这不仅仅是全部,我每天都在和书亲密接触,发生着更多有趣的故事。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篇五

星期六下午,老师给了我们一个任务,就是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

我要讲的故事是历史故事,名字叫《 诸葛亮的鹅毛扇 》我先看了几遍,然后把书合上,放在桌子的角上。然后,我就开始绘声绘色的向妈妈讲了起来。当时,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一样。当我正好讲到“艺成下山时。”我忽然想不起来了,脸通红通红的,像已经发烧到40度一样,心里比刚刚开始讲的时候跳得更快了,手也不停卷着衣服,整个人就像犯了错一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的脑子在转动着,在这时我忽然想了起来,原本失落的我顿时充满了信心,发挥出我最好的水平,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

刚刚讲到一半是,讲的吞吞吐吐的,妈妈都快听不懂了,她不时皱皱起眉头,吓得我心神不定。那么冷的天气,我居然已经出汗了,就是因为妈妈皱着眉头,我被吓得讲不出来了,两只手在一起摩擦着。妈妈见我讲着讲着已经紧张了,便笑了笑说:“没关系,好好想一想,不要紧张。”听着妈妈地安慰,我的心顿时暖了起来,因为有妈妈的鼓励,我相信我能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