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7篇经典爱情故事,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爱情小故事 篇一
今晚的月光薄薄的,似是少女面颊晕开的清浅的笑容。蓝蓝的海面亦是静悄悄的,睡得沉沉的像是个疲倦的孩子。
我摇曳着银色的尾巴倚在柔软的沙滩上,望着无边的夜幕,惦记着遥远的你。
这个冬天一定比以往要漫长许多的我想,否则我怎会如此不安呢,是因为这个春季与你的邂逅,是因为这个寒冷季节你的不得不离去,彼此的眷恋吗 !
好想好想告诉你现在的我的思念是多么的沉重,重得海风都载不去与你,可是亲爱的燕子,那弯弯的月儿是可以告诉你我沸腾的情意的,倾耳听一听,那从淡雅的桂香中飘出的暖暖的曲子,便都是我想念你时不自禁的吟唱,时时,刻刻。
二
空气中氤氲着甜甜的香意,仿佛还有轻轻的吴侬软语,是来自天际中那悠远的月吗?!今天的她似是特别的高兴,弯弯的嘴角轻扬得很是好看,如初遇你时般,仿佛映在会说话的眸子里的含苞的花儿。
亲爱的鱼儿,你知道我是多么想念你啊,真的很想很想,想到每一根神经都沉浸在对你的爱恋中,整颗心就像是浸泡在淳淳的酒香里,我已然醉了。
在离开你的第一个夜晚我就失眠了,因为我清晰的记得我得离开你一个冬季的时间啊,她像是一个世纪的漫长,像是一次没有尽头的等候令人颓丧……
夜晚总爱无声的靠在星星温柔的肩上,倾诉着属于她们的童话。可我却从未有过时间去欣赏,我只是急切的闭上双眼,而后专心的数着你的名字,我想快快的进入梦里,因为那里有如此清晰的你和深深喜欢着你的我,当然,还有绽放得明媚的爱情。
你知道白天的我要和伙伴们努力的飞行,是不能专致的去想念你的,你会怪我吗?!方向纵然是那温情的国度,却亦是远离你的国度,似乎淡淡的伤感是要多于拥入温暖的憧憬的。而只有在夜幕时我们才会做稍许的停留,而这一刻正是我每一天最期待的,沉溺的了。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梦,梦里亲吻着你绯红的脸颊,抱着你穿梭在地老天荒……
三
亲爱的燕子,今天我们这里下起了明丽的雪花,像是你粲然的笑。你知道我多么的勇敢,在海水她冻得都不想活动的时候,我可以骄傲的跃出她的视线,因为那样雪白的花儿可以尽情的落满我的身体,想象着你在身边脉脉的看着我,我们一起被雪花吹白年华,如此,我们就可以一起白头了。
四
亲爱的鱼儿,今天的我在路过缱绻的云彩时,在她柔软的发里偷偷的写下了你美丽的名字,画上了想你时我傻傻的模样,相信,我们会一直一直在一起,去告诉高山我们的幸福,去告诉河流我们的快乐……我们可以静静的在云端漫着步,我们可以一直走下去,去到天之涯,海之角,还有更远,更远的地方……
五
爱情故事大全范文 篇二
1、走人生安全之路,从文明施工起步。
2、父母妻儿牵挂你,安全生产心切记。
3、施工安全靠你我,幸福连着大家伙。
4、我们的城市有你的血汗,你的平安是我们的心愿。
5、爱妻爱子爱家庭,无视安全等于零。
6、安全与遵章同在,事故与违规相随。
7、千忙万忙出了事故白忙,千苦万苦受伤害者最苦。
8、安全送人情,等于要人命。
9、严是爱、松是害,发生事故坑三代。
10、今日注意安全,节日合家团圆。
11、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下不为例。
12、宁绕百米远,不冒一步险。
13、有妻有子有家庭,没有安全等于零。
14、不讲安全搭上命,挣座金山有啥用。
15、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
16、打工千日苦,不酿一时祸。
17、违章作业要批评,道是无情却有情。
18、不放过隐患,不留下遗憾。
19、为了你的幸福,请你注意安全。
20、爱家就要爱生命,重情更应重安全。
21、一人遭难全家遭殃事故隐患万万提防
22、生命只有一次危险就在一时安全要记一世
23、你的安全,是全家的欣慰。
24、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没有终止。
25、家庭支柱靠你扛,安全施工不能忘。
26、同创安全工地,共享美好生活。
27、严是爱松是害。搞好安全利三代。
28、生产莫违章,安全有保障。
29、安全施工,幸福一生。
30、出门挣钱不容易,安全千万要注意。
31、安全意识人人有,美好生活乐悠悠。
32、作业时戴安全帽,流汗总比流血好。
33、宁为安全操心,不让亲人伤心。
34、安全帽是护身宝,上班之前要戴好。
35、安全第一心中记,为已为家为亲人。
36、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37、安全你一人,幸福全家人。
38、爱家就是爱生命,重情更应重安全。
39、安全生产牢牢记,生命不能当儿戏。
40、建筑施工安全为先,漫长人生平安是福。
41、处处注意安全,岁岁全家团圆。
42、固安全防线,解后顾之忧。
43、安全第一是真理,全家不能没有你。
44、最盼的是你的平安,最怕的是你的意外。
45、质量是大厦的生命,安全是员工的生命。
46、安全你一个,幸福全家人。
47、打工在外不容易,安全首先放第一。
48、工作勤为先,万事平安首。
49、提高安全意识,建设文明工地。
50、安全施工莫大意,亲人嘱咐要牢记。
51、安全你我共同的责任,平安你我共同的心愿。
52、安全施工,拥抱平安。
53、安全措施做足,家庭美满幸福。
54、蛮干是走向事故深渊的第一步。
55、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
56、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
57、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自大意。
58、严是爱松是害,严中自有真情在。
59、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工人。
60、麻痹是最大的隐患,失职是最大的祸根。
61、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
62、责任心是安全之魂,标准化是安全之本。
63、严是生命的呼唤,松是自杀的开端。
64、安全是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
65、聪明人把安全放首位,糊涂者把安全置脑后。
66、心系安全一点,拥有蓝天一片。
67、心头常亮安全灯,平安生活伴人生。
68、事故猛于虎,安全贵如金。
经典爱情故事 篇三
电视剧《杨靖宇将军》艺术消费和接受活动大获成功的启示是:“红色经典”创作主体的艺术情感价值取向必须具有诚挚性与高尚性,才能以正确的叙述者“声音”艺术真实地讲述典型环境之典型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及其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理想追求的故事内涵。而且,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要积极地融入新的创作元素来推陈出新,让昨天的英雄深切地吸引、感染今天的观众,最终实现其艺术价值。
“叙述即讲故事”,“红色经典”首先要吸引人,然后才能打动人,因而创作上必须讲求故事性,把握好叙述形式才能赢得观众。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央台隆重首播的鸿篇巨制革命历史题材大片《杨靖宇将军》,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烈赞赏。其成功经验就是故事性强,情节精彩,叙述形式匠心独运。可见,“红色经典”故事叙述不能为了过分讨好观众而刻意媚俗,不能“戏说古人式”和“以现代人的价值取向诠释”随意胡编乱造,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主体要在营构“红色经典”的故事情境中,表现对“激情燃烧岁月”社会生活内涵的正确认识与感悟,“诗意的裁判”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上,融进新的创作元素来摆脱“讲故事”的陈旧感,符合大众欣赏趣味。
一、“红色经典”创作主体的情感价值取向只有诚挚性与高尚性,才能以正确的叙述者“声音”艺术真实地讲述典型环境之典型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及其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和理想追求的故事内涵
叙述者的“声音”就是叙述者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故事。高尚性是指情感的“善”与“美”,美好的情感实际上是创作主体高尚人格对作品的投入;诚挚性是指主创人员把握“激情燃烧岁月”的生活要出自真情而非假意。文艺界当今流行“解构”。消解政治,娱乐至上,嘲讽崇高与理想,不少严肃、高尚的东西被“解构”得支离破碎,一些编导功夫在“恶搞”,使得很多“红色经典”虚假失真,与“火红年代”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剧情根本无法看早已成为“通病”。戏不惊人死不休,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满足个别人猎奇的变态心理,制造看得血脉喷张,大呼过瘾的收视效应,他们将艺术创作提升到一个登峰造极的畸形层面,打着“人性化”的幌子扭曲人物形象,随心所欲“戏说红色经典”。于是,深入人心的杨子荣唱着酸曲黄调出场,作风散漫,吊儿郎当,捉弄报复战友,还与座山雕的小老婆吊膀子。《红色娘子军》“打碎铁锁链,妇女翻身闹革命”。血与火斗争的残酷荡然无全。《野火春风斗古城》非要削弱原来的“策反”主题,画蛇添足“惊险细菌战”。草莽英雄李云龙经常歪戴帽子,爱喝酒,爱骂人,“冲冠一怒为红颜”,“明知不敌,也要亮剑”,擅自发起牵动整个西北抗日战场的“平阳大围攻”。一个个离经叛道、桀骜不驯、粗俗野蛮、愚昧无知、痞子气加流氓气的“英雄”层出不穷……如此“讲故事”是多么的荒诞无稽。戏说古人可以,但不能任意戏说“红色经典”!难怪观众骂声一遍,难以容忍。
这些“红色经典”遭受“冷遇”黯然收场的弊端是:主创本身情感价值取向欠缺诚挚性与高尚性,导致叙述者“声音”偏颇“不会讲故事”。“我手写我心”,你自己都不相信“红色经典”洋溢的崇高革命理念,你对“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嗤之以鼻,你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铁杆”信奉者,自然就不会为“红色经典”人物铁肩担道义的英雄行为所心灵震颤,也无法理解他们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你凭主观臆断推测炮制出来的“故事”怎能吸引和感动观众?一个国家和人民要屹立在世界之林,要在地球上生存,绝对不能没有一种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和灵魂,必须有一些超越性的价值。在今天多元化的社会,撇开政治教化因素,你可以不信仰共产主义,不关心政治,但是决不能否认“红色经典”人物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和百折不挠的理想追求:不能磨灭英烈们为民族自由解放和国家独立舍生取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誓志为人不为家”,革命者为了心中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义无返顾地选择了艰辛危险的人生道路。那是一种百世流芳的人格、精神和力量,事实上这已经是一座高不可及的丰碑,让所有人都举头仰望,永远教育鼓舞子孙后代,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缅怀和讴歌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那些自以为高明的编剧,否定了革命前辈甘愿为理想、为真理、为正义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境界,“红色经典”的精髓也就消失殆尽,英雄的精气神也就湮灭了。叙述者肆无忌惮“戏说”、“恶搞”“红色经典”的“声音”让正直善良的观众极端反感,他们理所当然拒绝与你杜撰的乱七八糟“故事”产生互动共鸣。
艺术创作主体应该成为人类灵魂的关注者和文明建设的促进者,“拍出杨靖宇的民族精神是我的最高目的”,该剧主创人员都是杨靖宇的崇拜者,他们以敬畏“红色经典”叙述者的“声音”进行严肃的艺术创作。真情来自体验,“高峰体验”是产生真情的最佳境界。拍摄环境的艰苦,使之更加切身体会和感受到英雄超常承受力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因而能够从生活实践出发,更生动、更鲜活、更质感地讲述将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剧情主旨才能真实、张扬、乐观、浪漫,悲壮、英勇!倘若编导随波逐流,以所谓现代人自我价值取向“理解”的叙述者“声音”去“戏说”,必然为广大观众所唾弃!
二、“红色经典”故事应当老树新花,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要积极融入新的创作元素来推陈出新,让昨天的英雄深切地吸引、感染今天的观众,从而使到传播、消费与接受活动得以实现,并最终成功实现其艺术价值
叙述话语是叙述者说出来的话;叙述动作就是以什么方式“讲故事”。它以各种方式影响着观众的态度和评价。《杨靖宇将军》老故事里挖掘新看点,剧情融入新元素,以全新视角和形式全方位地讲述抗日志士的战斗历程,完全颠覆当下“红色经典”惯用的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套路,不靠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真实生动,形象到位,“好看到极点”,自然很容易让接受者从心理上产生共鸣,净化、领悟、延留。
首先,注重“活动画面”自身形式独立审美价值,运用画面艺术把情感的“裁判”寓于“境”的创造之中,并与“理”的阐发相交融,情、理、境一体化地打造“红色经典”视觉形象的叙述语言。
影视是画面语言艺术,其表层结构特点就是将要告诉人们的东西通过画面话语来实现,把叙述的事情让观众看得到。每一个画面就是一个词句,它将创作主体所有的艺术追求转化为画面语言,通过画面组合“讲故事”。相比新版《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等等“红色经典”画面语言普遍单调呆板,拖泥带水,缓慢粗糙,蒙太奇和镜头活动手法落后,内容空洞无物,机械图解革命故事,视觉形象模糊,传情达意的重要载体活动影像严重失真,该剧画面语言精美绝伦,美不胜收,镜头组接流畅自然舒展,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气势恢弘的枪林弹雨战斗厮杀场面中,融进白山黑水最优美的自然风光,奇景、奇情、奇彩结合,把东北冬天最美丽的景色与残酷的战争场面天衣无缝地融合一体,生动地谱写了一曲回肠荡气的英雄赞歌!尤其是将军生命最后时刻在冰天雪地里与日寇周旋,展开殊死惨烈博斗的战斗场面,把属于精神领域里抽象的东西通过画面变成人物的具体动作、表情和言语表现出来,与此同时客观的景、物、人、事与主观的情、意、理、志自然组合,巧妙地将“景”与“意”有机统一形成富有韵味的艺术境界。寒冬腊月的深山老林,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山林之王”驰骋莽莽林海,跋涉广袤雪原孤身战斗,一组组战斗画面壮怀激烈,气势磅礴,情景交融,诗情画意。啊!一边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高山密林,雾松冰挂,玉宇琼花,晶莹剔透,银装素裹,天寒地冻,奇寒奇景,“江山如此多娇”!一边是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孤悬敌后,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天天爬雪山,日日过草地,无衣无食,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全军覆没,以身殉国的奇人奇迹。雪皑皑,野茫茫,“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的将军爬冰卧雪,满脸冰霜,眉毛胡子白花花,以暴风雪为伴,以棉絮树皮蒿草为食,冒寒风,趟冰河,钻山洞,一次次机智勇敢地甩掉日寇的追杀,牵引拖垮众多追击他的敌人,战至最后一人,留尽最后一滴血!场景是人物行为与环境的组合,叙述语言通过逼真的战斗场景表现为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以审美视角的艺术画面述说跌宕起伏的剧情,达到叙事真实和抒情真诚。行云流水般精美的画面语言使得观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耳鼓里不断回响起将军铿锵有力,代表同仇敌忾的中国人民向日本侵略者发出的威严怒吼:“告诉老天,告诉大地,告诉全世界所有的人们,我们是这里的主人。谁敢上咱们家门口来撩搔,那怕只剩下一个喘气的人,还是一个字,打!”还有,将军倒在洁白的雪地上,高大的身躯直挺挺靠在巨石犹如一尊雕像的定格镜头经久难忘!人们从中获得了故事深层结构的真谛,既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情怀,又在视觉上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全新享受。
其次,“鸳鸯蝴蝶派”多角恋的噱头并非提高收视率的“灵丹妙药”,尊重历史事实讲述革命者纯洁传统,质朴无华的婚姻爱情故事。这样的叙述话语更能很好地真实表现“红色经典”真心英雄的人格魅力,并且更为观众所接受。
“戏不够爱来凑”,“红色经典”创作与翻拍总是免不了落入“革命加恋爱”“滥情”媚俗的故事窠臼。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似乎非英雄美人,才子佳人式的三(四)角恋爱就不能叙述成戏。新版《林海雪原》不惜用整整一集的情节让少剑波和白茹谈情说爱;《苦菜花》里朴实的母亲居然冒出一个地主儿子的初恋情人《红色娘子军》浓墨重彩洪常青和吴琼花的战地情怀;《铁道游击队》中刘老洪与芳林嫂的爱情更是大肆渲染的主要戏份。编导们一味把主人公的情感叙述作为创新手法之浪漫,以及求新求变不甘庸常的胆识与追求,其实反而弄巧成拙,有损这类题材影视作品人物形象真善美的塑造。
提高收视率绝非“华山一条路”,本剧在“讲故事”上最为大胆的举动当属“逆流而上”,将无中生有不利于表现民族大英雄的爱情元素全部剔除,别开生面地展现铁血将军平凡的情感生活。他们敢于拒绝为了追求情节好看和曲折离奇而肆意编造感情戏,摒弃损害英雄形象庸俗的“爱情味精”,讲述“红色经典”情感故事别具一格,与众不同。“杨靖宇不谈爱情。我们就是要告诉观众,并不是只有通过爱情才能表现英雄的人性化,那个年代的爱情更应该是‘大爱’至上”。无情未必真豪杰!他也有天伦之乐,儿女私情,但是满怀“平靖宇内,痛击日寇”的革命抱负,舍小家顾大家,与妻子儿女老母生离死别。自古忠孝两难全,一张充满温馨亲情的“全家福”紧贴胸前,伴随着将军在抗日救国战场上出生入死,抚摩端详“全家福”思念关内中原的亲人,是他戎马生涯的精神安慰。血雨腥风,战火分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生活是党的生活,他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将军率领抗日联军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恶劣生存环境,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顽强地抵抗日本侵略者,普通的家庭生活都顾不上,那还能惬意地卿卿我我?将军是一个才华横溢雅儒的知识分子,短暂的一生中只有一段旧式的包办婚姻,可是两情双悦,相濡以沫。他深情地给刚出生几天就与父亲分离的女儿起名“躲儿”,以怀念为自己奔走革命而东躲受苦受难的亲人。将军与部下的女战士是同生死、共患难的革命战友情!他的理想是高尚的,感情世界是朴素的。道是无情却有情,这样的爱情故事才是情深意长,动人心扉!如果罔顾历史事实硬要拌上“战地爱情”,则是对英雄的亵渎。不是说“红色经典”不能言情,革命者只能清心寡欲,共产党人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清教徒”,而是战争中的爱情要分清场合对象环境,当然也不能搞成“”时期“革命样板戏”的主人公那样不是“和尚”就是“尼姑”。“挥剑斩情丝”,叙述话语非常新颖脱俗,感人肺腑,人物刻画更加鲜活生动,情节更加真实可信,使得长期饱受“滥情”故事疲劳轰炸的观众耳目一新。
再次,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始终大张旗鼓地弘扬“红色经典”典型人物革命英雄主义和至高无上爱国主义精神的完美品格!以此作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元”功能和显现性格特征的“角色”功能。
故事由一系列的事件组成,情节作为对故事叙述进行艺术处理的结构,是讲述事件过程中所有技巧的总和。“行动元”则指人物是推动故事情节的行动要素,表现为人物“做什么”:角色即具有生动具体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亦即“典型人物”,是形象的基础,表现为人物“怎样做”。由于人物是事件和情节的动因,故事的第一要素。有些“红色经典”编导借口人物性格过于完美是很大的缺陷,故事有遥远的距离感,令人可望不可及,故而极力强调角色因为缺陷才会让人记住,极端的性格放在生活中是不可爱的,但放在戏剧里才是有魅力的,便一相情愿地给角色添加“缺点”,美名其曰“注入新鲜成分”,用作推动情节发展的“行动元”功能和显现性格特征的“角色”功能去“讲故事”。“英雄也是人”!于是,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要最大化地去掉脸谱化和概念化,增加生动化;对英雄的仰视要恢复到平视,对敌人的俯视要回到正视。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人物形象面目全非,无论新版杨子荣,还是原创张国荣版《红色恋人》等,讲出来的故事统统变成演员的本色演绎,而不是“这一个”的倾情叙述,毁灭了观众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红色经典”英雄形象及其津津乐道的故事情节,导致影迷们由于极其反感角色被过分剥离历史真实的“注水”而逐渐流失。
《杨靖宇将军》的主创吸取教训,承继“红色经典”精神并准确把握历史史实,从观众欣赏要求和电视剧创作规律出发,一直保持清醒的正面叙述视觉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以第三人称隐藏叙述者的身份,从零聚焦全知全能式叙述方位出发,提炼出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去构建故事的深层结构。“今天,把我们东北老百姓敢挺起腰板做人,张着大口喘气,放开声音张扬的民族英雄,最后六天的生命经历讲给你听”,伴随着叙述者沉重的画外音,以天上飞机轮番轰炸,地下铺天盖地的日本鬼子铁桶般拉网式围追堵截将军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情节高潮倒叙开场,然后再按照主人公临危受命抗日救国的事件发生、发展进程的“故事时间”展开广阔的叙述,全方位地反映其波澜壮阔捍卫民族尊严的事情经过,还有不时穿插画外音来加强全知全能的叙述效果,最后又以将军壮烈牺牲,纷飞大雪为千古不朽的英灵送葬的尾声照应开头。经过“文本时间”精心谋篇布局地“讲故事”,叙述话语很好地展现“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复原当时的情景,杨靖宇应该是什么样子,我就表现什么样子”的艺术魅力!极其“生活化”地塑造了革命先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大形象及其伟大精神。
杨靖宇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少数没有争议的英雄!轰轰烈烈的革命人生充满传奇色彩,文韬武略,精忠报国,智勇双全,率性刚毅,铁骨铮铮。高风亮节,气壮山河!无论环境如何恶劣,战斗如何残酷,始终忠贞不渝,矢志不移。从带领十几人的游击队到发展统领上万人的东北抗日联军,长期转战林海雪原,在极其艰苦卓绝的条件下牵制日寇五十万关东军入关。“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即使牺牲后也让敌人震惊,全体日本官兵脱帽致敬,俯首跪地表达对华夏大英雄的衷心敬仰。他没有太多的缺点和性格上的弱点,“这个人无论政治上、军事上、生活上都挑不出毛病,所以我就说杨靖宇是个完人,比较完美的人”。将军伟大的人格魅力在于始终坚持一个非常纯朴的信念:“打鬼子,打鬼子,还是打鬼子”,“把侵略者赶出中国”!他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心中永远装着别人惟独没有自己,隐姓埋名,背井离乡,舍家弃业,舍生忘死,救国救民。头可断,腹可剖,民族气节是生命,“不图封侯觅雪耻,愿将此身长报国”!他是真正有血性的中国人!真正伟大的共产党人!融国魂、军魂、民族魂为一体,早已成为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光辉象征!该剧主创人员勇于抵制“注入新鲜成分”的时尚,叙述动作坚决褒扬“红色经典”代表人物完美无缺的人格和无私无畏的革命情操,讲述角色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做什么”与“怎么做”,用主人公的行动把故事核心要素即对敌斗争事件串连编织成情节,以彰显人物“为国舍命,人间大爱莫过于斯”的崇高民族气节为主导因素,推动情节发展和突出对敌我双方人物的影响,乃至对整个故事发生作用的角色地位,这样的行动元,功能和显现性格特征的“角色”功能,再加上演员出神入化的演绎,终于赢得了广大观众和专家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天地间恭敬你的民族自豪”!人们渗入骨髓地从将军身上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大义凛然的坚强傲骨,为其超常的钢铁意志与执著的精神所感动和振奋,为有这样顶天立地,光照千秋的民族大英雄而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也越发感慨今天自由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尤其是现在日本首相接二连三拜“鬼”,军国主义阴魂不散,《杨靖宇将军》的故事激发爱国心,唤醒民族魂,让后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世世代代,永不磨灭!
“记住他的音容、记住他的身影、记住他的眼睛、记住他的英名”!撼人心魄的英雄史诗《杨靖宇将军》艺术消费和接受活动大获成功,获得了第六届金鹰奖最佳电视剧提名。事实胜于雄辩,情节才是电视剧(电影)叫好(叫座)的关键,因为它能给人带来感动和欢笑,毫无疑问普通观众都是冲着情节“追看”电视剧的,所以“红色经典”创作与改编只有“会讲故事”,尽量在满足现代观众欣赏习惯的前提下,重现故事情节及其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并且在尊重历史的同时适当增加“生活化”的艺术真实,“旧瓶装新酒”,让昨天的英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深切地吸引、感染今天的观众,其艺术消费和接受活动才能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普安迪,美国叙述学家。
[2]赵一曼,《抗联:一支有文化品位的军队》,《中国艺术报》第403期。
[3][6]导演李文歧采访,央视网站,
[4]央视网站论坛,《英雄光辉永不灭》。
[5]台词。
[7]杨子荣靖宇将军这孙马继民,
[8]剧中画外音。
[9]演员巫刚采访,央视网站。
[10]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原中纪委常务书记韩沅,央视《永远的丰碑》。
爱情故事大全范文 篇四
《十日谈》的思想价值主要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要求。《十日谈》歌颂爱情、肯定宣扬人的情感和欲望、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反对封建主义。这一层面的思想价值在《第四天故事第一》、《第五天故事第一》、《第七天故事第二》得到了体现。
《第四天故事第一》讲述了唐克莱亲王的女儿—绮思梦达的爱情悲剧。郡主—绮思梦达,青春年少、才貌出众、智慧过人。因为丈夫去世,自己的父亲又不希望把她嫁出去,郡主便喜欢上了人格高尚、气宇轩昂的侍从—纪斯卡多。国王发现了郡主和侍从间的幽会之后,处死了侍从,郡主也最终选择了陪同自己的情人一同死去。首先这一题材本身就是对爱情的大胆歌颂。出声高贵的郡主选择了地位低贱的侍从,并且选择以死相伴。从这一对比的张力,足以看出《十日谈》对爱情的赞扬。《第五天故事第一》又从侧面歌颂了爱情。男主人公—西蒙,在没有受到爱情启蒙之前,“他说起话来声音粗糙,举止态度又极端粗野。与其说他象个人,不如说他象头畜生”。在收到爱情启蒙之后,他“非但说起话来由粗声粗气一变而为温文尔雅、悦耳中听,而且居然精通音乐,熟谙骑术,甚至练得一身武艺,陆战海斗,无一不能”。可见这一对比的张力也可见爱情的力量。从以上两则故事可以看出,《十日谈》对人类爱情的肯定和歌颂。
《十日谈》提倡人生而平等、以个人品德为标准去评价一个人的高低贵贱,某种程度也体现了对人平等地位的要求和对封建主义的反抗。在《第五天故事第一》中,郡主对国王说“我们人类的血肉之躯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同样的效用,同样的德性。我们人类本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可见,《十日谈》宣传人生而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等级的思想。
《十日谈》肯定人性的欲望,反对禁欲主义。在故事《第四天故事第一》中,年轻守寡的郡主应本能的欲望而找了一位情人。她对国王说“我是你生养的,是个血肉之驱,在这世界上又没度过多少年头,还很年青,那么怎怪得我春情荡漾呢?况且我已结过婚,尝到过其中的滋味,这种欲念就格外迫切了”。可见,这是对欲望的正确认识、大胆肯定。
不可否认,《十日谈》也存在着主义、利己主义等粗俗的价值观念。这事其思想局限性的代表。在《第七天故事第二》中,作者歌颂了一位出身低微的年青女人,在时,怎样急中生智,骗过了她的丈夫,保全了她自己。对年轻女人—佩罗妮拉的行为,作者没有任何批判的意思,相反作者夸奖了佩罗妮拉的机智。同时《十日谈》存在着仇杀、抢劫的故事。在《第五天故事第一》中,西蒙两次采取行动去截取心爱的姑娘。“西蒙照准他的头颅猛一刀劈过去,对方竟裂成两半,当场倒地而死。他的弟弟奥米斯达也是活该倒霉,救哥哥没有救成,叫西蒙一刀送了命。另外还有几个人胆敢走近来的,不是受伤就是挨打,都被西蒙和李西马柯的手下人杀退了。他们抢着他们劫来的意中人,冲出这座遍地血污、痛哭哀号的宅子”。从这两则故事可以看出,《十日谈》因为过分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肯定人的欲望,不免会流露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倾向。
《十日谈》的艺术价值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的设置、隐喻手法的应用等方面。
《十日谈》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多样,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在《第四天故事第一》中,作者着重通过语言和心理描写来刻画国王和郡主的形象。文中有大段的父女之间的对话,这一方面揭示了父女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揭示了郡主对爱情的执着和国王虽爱自己的女儿却又亲手害死自己女儿的复杂形象。同时作者也从侧面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比如说“亲王这才知道他的女儿有一颗伟大的灵魂”,这句话从国王所想来衬突出郡主的伟大人格。
《十日谈》小说故事情节更加复杂,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形象。比如说,在《第五天故事第一》中,作者安排男主人进行了两次抢亲过程。第一次失败被捕后,读者会揣测男主人公的结局,谁知作者安排了第二次抢亲,并且取得了成功。这一方面增加了故事发展的曲折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小说创作能力的提高。
《十日谈》中隐喻象征手法的应用。在《第四天故事第一》中,国王对于自己女儿的自由恋情不能容忍,将女儿的情人毒死,他的行为极其残忍。国王的行径这隐喻、象征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会的禁欲主义。郡主坚贞不屈,为爱而死,这是人文主义反抗封建专制、提倡人性的隐喻和象征。
经典爱情故事 篇五
关键词:《圣经》;英语语言文学;文化价值;典故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6-03-29
英语语言文学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对英语语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学是语言的一部分,宗教是一国语言与文化的源泉。
《圣经》作为西方宗教经典作品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需要以《圣经》典故为依托,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我们才能更好地接受西方文化,灵活运用这些思想,能为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吸收西方文化。
一、《圣经》的来源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作品,是基督教教义思想汇聚的结果。因此,《圣经》的来源与基督教之间存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耶稣最早创立基督教,自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后,其众门徒就开始传播基督教教义,从此以后,这一教义就在亚欧大陆上传播开来。基督教的教义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到今天,我们在指代西方文化与文明时,依旧想到Christian Civilization这个词语。
至今《圣经》已经成书有1600多年,而其作者也有40多位。这些作者分别是不同时期、地位及身份的人。可以说,《圣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圣经》在西方人生活中的影响力远远不只我们了解到的圣诞节。在西方人的信仰中,无论是呱呱坠地的婴儿还是功成名就的成年人,都需要走进教堂接受牧师的洗礼。在西方国家一些尤为忠实的信徒仍然会保持着每周做礼拜、不断忏悔的这一信仰作风。可以说整个西方世界都受到了《圣经》所带来的思想教育及熏陶,从而形成了浓厚的教义氛围。
二、《圣经》对英语语言文学的意义探析
《圣经》一书中叙述了从太初创世到罗马传教的整个过程,这部鸿篇巨制中包含着荒凉时期的美丽传说、硝烟弥漫的部落战争、古老国家的动人诗作以及缠绵悱恻的男女情爱等,其中他乡流浪的艰难跋涉、牧歌洋溢的田园风景以及先知圣人的声名鹊起等形成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卷、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些绮丽优美的故事在《圣经》中可谓是数不胜数。
对于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者而言,《圣经》中的典故是他们进行分析的主要对象,整个西方英语语言文学的形成无疑是伴随着《圣经》的重大影响而发展的。
1.为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神曲》有很大一部分是借鉴了《圣经》中的诸多典故,以至于很多学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不看《圣经》就看不明白《神曲》。”还有些学者曾经对《神曲》这样形容,它是“圣经式的诗歌”。
同时,以《圣经》作为题材的还有著名作家弥尔顿三部长诗著作《失乐园》《复乐园》以及《力士参孙》。在《失乐园》中,作者主要讲述的是《圣经》中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这一典故。虽然《圣经》中记载的是蛇诱骗夏娃偷吃禁果,而《失乐园》中诱惑夏娃偷吃禁果的是撒旦,但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从人物形象上看,都没有对《圣经》中的典故做出较大的改动。
可以说是《圣经》典故成就了更多的文学作品,让这些作品中包含着令人们所喜爱与接受的宗教文化,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
《圣经》为文学创作提供的素材丰富多样,同时,这些素材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圣经》也作为学习资料,使得作家用此种故事传说来构造出属于自己的经典巨制,比如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班杨的《天路历程》等。这些作品借鉴了《圣经》中的诸多典故,也正是由于这些典故的融入,才铸就了知名度如此之高的文学作品,也才使得这些作品被世代人青睐而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
许多英语文学作品也会选取《圣经》中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典故拿来使用。比如在《圣经・创世纪》中,耶和华首先用尘土创造出了亚当,在此之后从他的身上取出来了一条肋骨,又将肉合起来,用这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我们就经常能够看到“亚当的肋骨”这一说法来指代女人。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就将此典故引用在内。还有人在研究了莎士比亚的作品之后惊讶地发现,他的每部作品中引用《圣经》典故的次数平均高达14次之多。
2.丰富英语词汇的意义
在英语中,很多英语词汇也来自于《圣经》。比如seminary(神学、发源地)、beautiful(美丽的)、tune(曲调、协调)等。还有很多词语是因为《圣经》而出现了不一样的象征意义。比如goat和sheep,耶稣在传道布教时曾这样对他的门徒说:“And before he shall separate them one from another,as a shepherd divide his sheep from the goats.”尽管goat和sheep一个是指山羊,一个是指绵羊,但是由于《圣经》中耶稣的这句话使得这两个词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sheep在英语中经常用来指代好人,而goat则常常用作坏人的代名词。
由于《圣经》典故而使英语词语产生意义变化的词语还有很多,这些词语在英语语言的运用中具有替代不了的重要意义。
“Rebuild the tower of babel”:重筑巴别塔。该词语出现在《旧约・创世纪》中,大洪水过后,天下人所讲的语言都是一样的。他们在向东迁徙的时候,在希纳尔这个地方遇见了一片大平原,于是他们商量着建造起一座塔顶通天的塔来为后世留名。由于天是上帝所居住的地方,上帝对人们的行为感到非常不悦,他就使人们的口音变乱,人们之间彼此语言不通无法进行交流,就建不起高塔了。而在当今社会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流与翻译活动又常被称之为“重筑巴别塔”。
“Olive”:橄榄枝。在洪水上涨期间,诺亚带着他的子孙乘着方舟在大海上漂泊。洪水渐渐退去之时,诺亚放飞了一只鸽子,想要看看洪水从地球上退了没有。但鸽子却因为找不到落脚的地方而又退回到了方舟之上。诺亚又等了七天,他将鸽子再次放飞,鸽子这次是在傍晚回来的,并且口里衔着一枝新摘的橄榄枝,由此诺亚便推测到洪水已经退去。而英语中经常会将橄榄枝看作“和平”的象征。
3.对文学作品中价值观念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圣经》中提倡望德、信德和惩恶扬善,培养对人和神的爱。因而在《圣经》的典故之中经常会看到非常鲜明的批评与赞扬的倾向。《圣经》中永恒的主题便是信、望、爱,而“爱”也是其中最大、最重要的主题。这里所指的“爱”并不单单是指男女之爱,其中还包含着亲人之爱、民众之爱以及对神明的爱等,这种爱是博大的。在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其所彰显出的价值观念即是《圣经》中所倡导的“用爱宽恕一切、用爱化解一切”的思想: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的相爱再到教父善良的帮助,最后两大势不两立的家族得以和解。
在《圣经》典故之中还有一些非常生动活泼的语言,用以非常贴切地形容其所要描述的事物,从而体现出事物所具有的深刻含义。
《圣经》中许多的语言都富含有一定的感彩,在运用这些词语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叙述故事或描写事物时所造成的单调性或者严肃感。也正是由于《圣经》中出现的这些词语所具有的独特表达效果,才能够使得作家在创作中采用如此充满感彩的词语来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
在《哈姆雷特》这部名著中有这样一句话:“Let me not think on frailty,the name is woman!”这句话可以翻译为:“令人想不到的,柔弱的,你是女人。”在《圣经》中,夏娃通常指的是“众生之母,也是生命的谐音”,这样的翻译最早来自于《圣经》中的典故: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莎士比亚将这一典故巧妙、灵活地运用在其创作的《哈姆雷特》戏剧的台词之中,这一句话是哈姆雷特本人的陈述,他对母亲的行为感到无奈――在父亲死后的一个月她就嫁给了夺取父亲王位的叔叔,这无疑使人想起《圣经》中所说的“女人,脆弱的本质,最终都将走向堕落,带上罪恶的本质”。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对《圣经》的历史来源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探析其对英语语言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圣经》中的典故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纵观英语国家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引用《圣经》中典故的鸿篇巨制非常之多,为繁荣西方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圣经》典故中出现的词语,丰富了英语词汇的意义,同时,这些词语也因为出自《圣经》而在运用时被赋予了某些象征意义;《圣经》典故中的很多价值观念也对英语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正如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一般,《圣经》典故也对英语文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圣经》中不仅仅“催生”出了一个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故事内容,在对英语词汇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在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政治观念等。因此,不断加强对《圣经》典故的学习与理解,这对研究英语文学及语言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苏桃红。分析《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参花, 2014,(14).
李紫瑶。《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探讨.青年文学家,2015,(15).
彭宣红。从文化视角看《圣经》典故的翻译.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8).
高建红,蒋秀青。大学英语教材中《圣经》文化的渗透与英语教学.海外英语旬刊,2010,(9).
许 菁。试论《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启示和影响.唐山文学,2016,(1).
陈树平。《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鄂州大学学报,2014, (11).
经典爱情小故事 篇六
一、每年举办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
学校应该秉承“文化育人,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每年一项主题,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为主旨,举办校园“读书节”系列活动。
(一)“沐浴经典光辉·抹亮人生底色”雅言经典诵读活动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诵读百家经典,传承千古文明,无论从历史角度、文化角度、社会角度、教育角度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大写苏东坡》《词宗李清照》《我和冰心有个约定》《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黄河颂》《红色的记忆》《论语》《千字文》《美哉·诗经》《劝学·惜时篇》《爱莲说》《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篇目,就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展示空间。
(二)“课堂大舞台·任我展风采”课本剧表演活动
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老先生说过:“课本剧可以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对听课读书发生兴趣。”学生通过从头至尾独立完成,对课本剧进行自编自导自演,有机会亲自扮演耳熟能详的角色,能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华,放飞自己的理想,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白雪公主》《白毛女选段》《小蝌蚪找妈妈》《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武松打虎》《小狐狸卖空气》《项链》,这些家喻户晓的经典篇目常常受到学生的钟爱,被他们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来,令大家耳目一新。
(三)“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演讲活动
人生一世,随时都会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沟通得当,则人生顺畅;沟通不当,则人生不畅,而演讲就是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演讲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以下篇目就把演讲活动和诵读经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如《点击生命的鼓点———经典》《与经典为友》《快乐成长·结缘经典》《让文明之光照耀你我》《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奠基人生,学习成就未来》。
(四)“感恩·成长”故事汇报会
许多孩子是听着故事长大的,故事为他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另一个窗口,故事对孩子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比之各种高大上的文章,故事如同邻家妹妹,平易近人,让人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西游记的故事、杨家将的故事、岳飞的故事……孩子们的生活中怎能没有故事呢?《撑起一片蓝天》《一个人背出来的学校》《感人肺腑的母爱》……使学生在倾听美妙故事的同时,感受着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五)“爱我家乡·振兴中华”诗歌美文诵读活动
一个热爱家乡的人,才会热爱自己的祖国。“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咏颂着自己的家乡:家乡的月最明,家乡的花最香,家乡的水最甜……热爱家乡是热爱祖国的前提,也是德育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如《张掖,这片故土》《春天变奏曲》《华夏明珠金张掖》《美丽的张掖我的家》《湿了甘州,湿了梦》《心灵的家园》《故乡咏掖调》《张掖赋》这些篇目,淋漓尽致地挥洒着学生的“故园情”。
校园“读书节”以活动为载体,展示教育大智慧。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既可以构建学校文化框架,建设学校“软实力”,又可以促使书香校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每月进行社团活动,充分发挥社团的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为着力打造优秀校园文化,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实现德育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打造“书香校园”特色项目,学校宜分年级成立“桑梓诗音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的诗歌朗诵技巧、舞台朗诵表演技巧、诗歌鉴赏能力等,使他们的情操在诗歌的熏陶下得到升华,同时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三、每天进行古诗文诵读活动
(一)探索“古诗文经典诵读”的课程资源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推荐书目及要求达到的阅读量,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德育培养目标,注重中国文化经典书目,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诗经》等古代诗文,以全校学生为对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展诵读活动。
(二)探索“古诗文经典诵读”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
学校应致力于探索经典诵读的课程资源,组织语文组教师认真规划,精心设计,编写集诵读、赏析、链接、书写于一体的《初中生古诗文诵读与书写》一书,最好三册,以适应初中的学段特点,保证学生每年一册。此举旨在为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发一套极具实用性的教材,从而把诵读活动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三)创新形式,探索古诗文经典诵读的模式
依托校园广播视频系统,把每天早晨第一节课之前的10分钟作为全校古诗文诵读时间。制定详尽科学的计划,打造适合学生并受学生欢迎的诵读模式。每周一名语文教师在校园电视台轮流领诵,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诵读、背诵、赏析、书写等一系列活动,使这项活动富有实效性、教育性、人文性。
爱情小故事 篇七
在近日接受鄂南桂乡人采访时,郭小川的子女讲,“其实,真正鲜为人知的是我妈妈与爸爸生生死死、始终相濡以沫的感情”
事实上,直到1976年郭小川不幸意外辞世,杜惠与郭小川30多年中几番生生死死,始终相濡以沫。在杜惠老人和家人心中,郭小川不仅是一位受人景仰的革命诗人,更是一个重情义、讲道德,善良、敦厚的好丈夫、好父亲。杜惠老人至今珍藏着丈夫单独写给她的300多封情真意切的书信。就是在贺文指称郭小川在干校与佘姓少女恋爱的那段日子,郭小川还写有122封家书,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妻子的。真正不为人知的是,杜惠老人本人也是早年投身革命、历次运动中遭受迫害、直到1979年才的老布尔什维克。1981年离休后,老人开始整理郭小川的文稿,撰写回忆录,这不仅是她的日常工作,也是她的生命支柱。
采访时,杜惠老人讲,“小川原名叫恩大,参军时叫郭苏。在抗日战争的一次战斗中,有一件战利品―――钢笔,上面刻有‘小川’二字。当部队奖给他时,他很高兴。此后写作时,就开始用‘郭小川’作笔名,抗日战争胜利后,‘郭小川’成了正名。”从谈话中知道,郭小川,1919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父母深谙古诗文,家教甚严,自小学习刻苦,为人忠厚纯朴。16岁便投身革命运动,18岁参加了八路军,分配在三五九旅工作。杜惠,1920年春出生于川东长寿县一个教师世家,聪慧而又好学。8岁丧母,16岁组织募捐支援抗战,参加学生救亡活动,19岁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选调专为抄文件。
1940年秋,一个晴朗的日子。杜惠与好友劳荔到已调到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原延安中国女子大学的同班同学周洁的办公室玩,忽然听说山下有人给劳荔带来一封信,杜惠便随劳荔一同跑下山,这时一个穿战士服的青年匆匆向她们走来。青年是替劳荔捎信来的。劳荔向杜惠介绍:他是我们边区的青年诗人郭小川,在三五九旅工作。又向郭小川介绍杜惠:“别看她那么秀气,她可不简单,曾带着党的秘密介绍信,化装闯过川陕公路到延安的。”郭小川与杜惠相互含笑点头,表示敬意,却未说一句话。杜惠心中疑问:“他,连军装也没扣风纪扣,军帽檐耷拉着,像个农民出身的‘土八路’,想不到还是个青年诗人?”疑惑中,目送郭小川向延河岸边走去。
此后,郭小川常来延河边与杜惠等一同散步,谈论国内外大事,谈理想与未来,谈文学与诗歌,但从未涉及到爱情。这时,天真、纯情的杜惠,内心一直很平静。
杜惠的女友中有个叫虹的,是河南姑娘,随和、热情、纯朴、漂亮,吸引许多男同学的爱慕,而她偏偏爱上了郭小川。可是此时的郭小川已暗暗恋上了文静的杜惠。杜惠那性格的棱角、偶尔闪烁思想火花式的新奇见解,常撼动他的心灵,点燃他的诗情。然而,对此,杜惠全然不知。
1941年10月中旬的一天,难耐的郭小川以散文诗的优美,载着丘比特的神箭射向了杜惠。信的开始,描绘出秋阳照耀下延安美丽的山川,叙述了延安青年自由幸福的生活,接着回忆了近一年的纯真友情和对杜惠的了解;最后表达了他自己的心愿:希望在今后漫长的革命征途中,不管享有怎样的欢乐与幸福,或遇到怎样的艰难与困苦,都愿与杜惠永远相伴在一起。他写道:“我的一颗热烈纯朴的心,时刻等待你的回应。”这是一封诗一般优美的求爱信,可惜,杜惠已在整风审干的坦白运动中把这封信交给了组织。这时的杜惠觉得爱情是绳索,会拴住了自由。她没回信,主动中断了以前那种和郭小川纯洁的往来。
一周过去了,郭小川的年轻朋友张丙南,忽然来找杜惠,说有要事相告。他们走到延河边坐在一块石头上,小张转达了郭小川向杜惠说的话。郭小川说:“你不给我回信,你的拒绝,已使我的心灵受到重大的创伤,使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我甚至想离开延安,走得远远的。如果遭到真的拒绝,我决心永远不再见到你,也永远不会对任何女孩再产生那样深沉的感情,也许一辈子不再恋爱。”小张传来的话,刺痛了杜惠的心,这个出乎意料的情况,引起了杜惠的内疚和不安,她两眼闪着泪花,低下头不让小张看见。小张又说了一些郭小川对革命怎样忠诚、坚定,为人怎么忠厚、单纯,又怎样勤学、多才等等的话,还告诉杜惠:郭小川已要求参加社会调查组,半个月后就下乡去。
郭小川对杜惠的爱,深深感动了杜惠的心,她灵魂深处高傲王国的基石,已为郭小川执著的爱所摇荡,内心的平静被破坏了。可她不愿说任何一句软弱的话,久久地沉默着。
杜惠最终冷静下来,认真地分析一年来对郭小川的了解。他参加过学生救亡运动,又在八路军里受到很好的培育,是个忠诚、憨厚、纯朴的同志,政治修养、文化素质较高,谈吐高雅,内有才华,感情很深沉,又富有革命朝气,在与他交往中,总能受到鼓舞,能丰富自己的思想。他的一些诗,对杜惠这个曾一心想当游击队的神去打鬼子,又热爱田野生活的姑娘,有着特别的吸引力。细想起来,这一切都使杜惠喜爱、动心。
次日晚饭后,她向女友们宣布:向爱情之神屈服!随即,用细尖的蘸水钢笔,向郭小川表明:“小川:我将以最大的热情与忠诚,回报你纯真善良的心!”热心的女友们,立即请一位男同志涉过延河水,快快地将短笺送到了郭小川手中。
郭小川后来告诉杜惠:他当晚就向几位至友传送着这心灵的春天的消息,几乎彻夜未眠。第二天,郭小川读了许多著名的爱情诗,顾不了守约,匆匆吃过晚饭,就迫不及待地奔到中央党校门前。这时,杜惠正和几位同学出来散步,见郭小川眼里闪着无法掩饰的欢乐的光芒,她红着脸笑了。
两人一同走入校门前延河边的小树林,各靠在一棵小树上。好一会儿,彼此害羞得谁也不敢抬头看对方一眼,心儿好像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一样。渐渐地,落日的余辉也躲到远山后边了,那快到黄昏时的蓝灰蓝灰的天空,那在高原显得特别明亮的最初的几颗星星,那远处窑洞里刚刚点燃的一两盏油灯泛出微红灯光,好像都在偷偷地望着他们,想窥探他们的秘密。延河水唱着动听的歌,带点凉意的秋风吻着小树梢头,发出醉人的沙沙声―――它们好像都在催促他们快快私语。终于,郭小川拉起杜惠的手,把杜惠的身子慢慢拉过去深情地望着杜惠的眼睛,充满激情地说:“我将永远忠于你,永远爱你,永远属于你,让我们今晚订婚吧!”
郭小川用双手紧紧握住杜惠的双手。杜惠感受到,他的手不仅有力而且温暖,皮肤还那么细腻,手上好似有一股强烈的电流,传遍了全身,眼里闪着火样的光亮。杜惠羞涩地柔声说:“好,我们现在就正式订婚!”
此言一出,杜惠好像立即增长了百倍的勇气,从心灵上彻底告别了无拘无束、独立自主、完全自由的少女王国,迎来了第一次与异性心灵上的相互依偎。杜惠稍稍放大声音说:“让我们向着青春般的小树,向着永远欢唱的延河水,向着宽广美丽的星空宣告我们订婚啦!”郭小川和杜惠一同欢叫起来:“我们订婚啦!我们订婚啦!”郭小川突然生出了一股杜惠未料到的强大力量,一下子把杜惠紧紧拥抱进自己的怀里,狂热地亲吻杜惠的秀发、杜惠的面额、杜惠的眼睛、杜惠的润唇,久久地。一种愉悦无比、欲罢不能的感觉传遍全身,使杜惠完全被征服了,沉醉了,心魄为之飘荡,心灵渐渐融合,好像自己已经不存在了,少女心灵的自由已飞到九霄云外。她的心已经完全属于郭小川了,人生的第一杯美酒―――深情的甘醇的吻,使杜惠醉了,醉了!
直到学校传来熄灯的预备号音,杜惠才不好意思地松开了彼此相拥着的双手,赶紧轻轻推开郭小川,让他快快回到中央研究院去,自己也急步走进中央党校的大门,悄悄进到集体宿舍,轻轻钻进被窝。她全身心流动着沸腾的热血,感到今夜的被窝一点也不冷,立即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由于多种原因,婚期一再推迟,到1943年2月3日春节才举行婚礼。他们用墙上那张旧白细布的世界大地图,加上领的几斤棉花做了床新婚被子,用黄泥土做了一对并排的单人沙发,窑洞便成了洞房。来祝贺的同志吃着红枣绿豆粥,边笑边聊。吴玉章老人送上了一幅苍劲而富有神韵的婚联―――“杜林深植慧;小水汇成川”,他们接过,双双向吴老鞠了一躬。甜美的新婚刚刚一个月,延安的整风学习就转入了审干运动,各机关、学校一律断绝来往,郭小川与杜惠不能相见了。郭小川的历史和家庭比较简单,没受到多少冲击。杜惠在西北公学,仅仅因为提了一条意见,认为学校整风总结空洞无物,就被康生宣布为“七人集团”成员,被投入中央社会部的监狱关押,戴脚镣,每天半夜被提审。新婚燕尔的幸福与欢悦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杜惠坚信:坚持真理,决不说半个字的假话。
如果说杜惠是郭小川诗的引信,催发着他诗的灵感的话,那么,郭小川诗歌的积极乐观精神又在杜惠的血液里潜移默化,使她度过了日后艰苦、曲折乃至冤屈的日子。当杜惠被,与从前线归来的郭小川见面时,她已熬过了艰难的两年零五个月。不久,他们便一起随大军进入北京。
为党为革命为人民工作,始终是他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也是他们爱情幸福的基础。他们婚后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始终感到有倾吐不尽的知心话,有不断增长的热情,有日益丰富和充实的生活情趣。“十年浩劫”破坏了他们幸福的家庭,但他们的爱情是永存的。那保留的近600封约60多万字的情书,处处闪耀着他们纯洁、炽热爱情生活的美丽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