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天宫课堂的读后感精选7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高考家长网网为朋友们整理了7篇天宫课堂的读后感,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天空课堂第二课观后感600字 篇一

今天(3月23日)下午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央视直播已经正式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在中国空间站进行授课。

这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地面主课堂设置在中国科技馆,分课堂分别设置在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

直播:“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出差三人组进行四大实验

航天员将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直播:“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出差三人组进行四大实验

据了解,太空“冰雪”实验将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液桥演示实验将演示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水油分离实验将演示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太空抛物实验将演示天地之间抛物区别。

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

直播:“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出差三人组进行四大实验

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进行首次太空授课,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全国6000余万中小学生观看授课直播,产生巨大社会反响,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在中国空间站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等。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00到200字小学生 篇二

3月23号,我们迎来了第二轮天宫课堂,在家的我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准备进入课堂。

课堂中,老师和蔼可亲,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遨游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们给我们普及了许多太空知识,我被实验内容深深地吸引。宇航员王亚平老师给我们展示了醋酸钠,结晶后就会形成一个热冰球儿;在太空装有水和油的瓶子进行摇晃,水油竟然没有自然分离,这些天宫中的科学现象让我叹为观止。

在我们看来,月亮小小的,亮亮的,而在宇航员看来,月亮既大又明亮。

太空中的水能烧开吗?答案是不能。太空中的水可以饮用,也有适当的加温器,但是它不能达到整体的烧开。

上完这节天宫课堂,我的知识宝库里又多了许多新知识啦!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三

两千年前,屈原在《天问》中发出疑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正是因为有第一个仰望星空问宇宙有多大,问星辰为何运行有序,问地球是什么形状,我们人类的文明才能一步步拔高。

观看了《天宫课堂》后,让我对神奇的宇宙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疑问。太空细胞学研究、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球光学实验等,无不让我大开眼界,不仅拓宽了我的思维和认知的边界,也让我对科学有了更新的`认识。

今天我们又开启了新的天问之旅,而少年的你我是中国探索太空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夜空之下,群星璀璨,它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00到200字小学生 篇四

观看了太空课堂,给我的感触很深,其中我最喜爱的部分是探究地面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表现。张老师做的实验令我惊叹,放在托盘上的水在进行高速的圆周运动时竟然一滴水都没有掉下来。同时这也解除了我心中的疑惑——为什么月球绕地球圆周也会受到引力作用运动却不会掉落下来。同时也感叹我们祖国的强大,要不是有我们背后强大的祖国,我们又怎么会看到这些神奇的现象呢,所以我们要随着祖国的强大而强大起来,不要满足于现状,毕竟世界上还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发现,说不定再努把力,自己就是下一个去给地面上的人授课的宇航员了呢!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200到200字小学生 篇五

我从小就对太空很感兴趣,深蓝色的星空总能让我着迷,今天有机会再次看天宫课堂,非常激动。“天宫课堂”讲述了宇航员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让我更加近距离的知道了太空的奥秘、了解了宇航员的工作。本次课堂分为六个项目: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太空抛物实验”,在地面上,我们扔东西时,总会把物体往上扔一点,因为地球的引力,物体会往下降。而在太空中,东西扔来扔去的路线是不变的,接近于一条水平的直线,这令我十分震惊,在我意识里面只知道东西会漂浮在空中,从未曾想这一现象。太空的实验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激发了我更多学习的热情。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六

千百年来,多少人曾在白昼仰望过皓日,在夜晚仰望漫天繁星,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近百年来迅速进步着。今朝,注视着浩瀚的苍穹,有着期许,也有着自豪,宇宙,有中国人的`足迹。

20xx年3月23日15时40分,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为一名初中生,居家学习依然不能影响什么。今天,我跟着太空员们飞上了太空,在那里,我学习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本次太空之旅我将观看五个项目和天地互动环节。这次学习我探究了失重状态下饱和溶液结晶现象,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都知道,油的密度比水大。在地球上,油肯定是浮在水上面,两者自然分层,这主要与浮力有关。但是在失重的太空环境下,油可能会混在水里,无法分离,这让我很吃惊。在直播结束时,航天员叔叔阿姨教我们知识的样子还在我的脑海中回放,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可上九天揽月,{NIUBB.NET}可下五洋捉鳖”星辰大海,永无止境。我为中国航天员的无私奉献和辛苦付出致敬,为他们时刻为人民效劳致敬。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七

授课直播中,王亚x率先登场,利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制作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液体球结晶,现场表演太空“冰球”,这场太空“冰雪”实验吸引了同学的目光。航天员解释其形似“冰球”实则为“热球”,总台新闻频道在课后还邀请专家在演播室做对比实验,展现太空和地面不同的现象。

三位航天员将冰墩墩带到太空一同“出差”。王亚x与叶光富互抛冰墩墩,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物品呈现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的奇妙景象。在趣味的重力小实验后,航天员由此介绍空间站的`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展现x太空的“黑科技”。

此次“天宫课堂”始终在天地互动中进行。太空教师用搭建液桥的方式,表现液体在微重力环境下,表面张力凸显的特性。地面课堂上,同学们也在努力用水“搭桥”,在对比中了解太空和地面的区别。航天员与同学们共同进行水油分离实验,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和启发学生了解物理常识和现象,带观众换一种方式了解太空中的浮力,引出对空间站的太空离心设备的介绍。

课后,三位航天员还与地面课堂的同学们“面对面”对话,解答孩子们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