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优秀4篇

人不同程度上都会经历苦难。苦难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能吃苦者,就能经受苦难的考验,使其成长,下面是高考家长网整理的4篇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 篇一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我正经历着我的青春,我正读着习的青春。新旧交替之际,我也站在了20岁的关隘,如迈向全新的世界,满是迷茫,翻开书页,重温现今国家领导人近半个世纪前的青年岁月,从中学习,青年立志,“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习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访谈实录,里面有和习一起插队的知青,有梁家河的村民,有当地的干部以及其他在他青年时期相知相交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去描绘习艰苦却又满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对习事迹的描述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是书中内容也有部分重复之处,若将各人视角更加鲜明化,对习的描写或更加立体,对重复的部分进行调整,不至于啰嗦。当然,这是一本访谈实录,围绕习的七年知青岁月展开,但是里面涉及到的人和事都是那个时代的展现,都是时代的产物,其中人和事的立体化、鲜明化也就能够构建出那个时代的样子,使得读者更加“感同身受”。

“插队七年中,习为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一名青年,读着近半个世纪前的青年故事,也是大有裨益,收获颇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习坚持群众路线,积极融入人民群众,把自己当作“黄土地的儿子”;二是想问题,做事情注重实际,不搞形式主义;三是习坚持不懈地学习

离开北京这座大城市到陕北梁家河村庄里插队时才16岁,本该是孩子天真烂漫、坐在教室无忧无虑学习的年纪,却在陕北艰苦的环境下顶着精神上的以及身体上的双重压力。那时候的知青响应国之号召,怀着满腔热血上山下乡,等到达目的地时,还是会有茫然、失落之感。尘土飞扬、贫穷落后,眼前的情景与心中所想革命圣地,与自己的志向抱负相去甚远。习在2001年发表的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就描述了知青们几年中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以及“思想关”,看似幽默诙谐的文字里却是我们想不到的艰苦。但是包括习在内的知青们都努力适应着新的生活,接受这样的落差。积极劳动,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习更是将自己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陕北老乡更是直言“近平这个人,心地非常善良。很仁义,在梁家河,对贫下中农,对老人、孩子、残疾孩子,都是一片爱心,真诚相待。”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也该向习学习,走进群众的生活,与众悲欢,真切了解人民群众,努力做到为民、惠民、富民,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真正站稳群众立场。

而第二点,即想问题,做事情注重实际,不搞形式主义也与第一点紧密联系,陶海粟先生回忆道“对于近平来说,为群众做实事,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被灌输的教导,而是在陕北七年里,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挣扎着生存的普通老百姓牵手共度的时艰中,油然而生的,铸入血液中的信念”。习在基层生活过,也在基层工作过,而现在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治国理政理念都与他真真切切地经历相关。他在基层时,作为“农民”,与百姓一起劳动,常与百姓拉家常;作为基层干部,讲话实际,做事实在,不搞假大空的东西,天寒地冻打井,日晒雨淋筑堤坝,不远千里学沼气……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为民办实事,亲力亲为,保证质量。正如书中所言,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我们也要将象牙塔里所学的东西转化为真真切切地为人民办实事。

谈到学习,习上山下乡的年纪,正是我们当代大部分青年享受高中课堂的年纪,为了大学奋斗的年纪,而现在的我们,正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学习知识,课程安排虽较满,但是也有闲暇时间供休闲娱乐,而当年的习的学习时间确实他挤出来的“闲暇时间”。那个时候,作为“农民”的习,要挣工分,挣口粮,每日白天上山劳动,在劳动休息的空档看看书,和乡亲们拉家常,日落而歇的时候,点着煤油灯,在村里的一片鼾声下常常读到深夜。常常阅读,常常思考,也才有之后那个渊博的习。当年条件艰苦,习尚且如此,如今的我们,物质条件逐渐丰富,互联网不断发展,也很少有一书难求的情况,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学习呢?

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心得 篇二

一、正确面对环境并努力实现积极的转变

选择做知青,书中介绍,习近平同志“是被形势所迫下去的”,因为在当时,“做知青,是身不由己,没有其他路可走”。对他而言,这无疑是选择了一个新的未知的环境。而这个环境,从1969年1月13日出发,1月16日到梁家河(走了三天),从那时起在那里度过了7年。

对习近平来说,“由于家庭原因目标大,早已经被一些人注意上了”,“别人是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他是在困境中从一个迷茫的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成长成为一个饱尝人生酸甜苦辣的青年。在这个新环境里,他从不适应到适应,从积极性不高到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语言交流有困难到融入环境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最终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胸怀为民谋福利的抱负实现精神上的升华,确实是一个持续的艰难的过程。如书中所述,过四个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个关是一个体系(锤炼)三个范畴(生活、工作、思想),容不得一块短板。习近平一开始的时候也是不适应的,“我们由于懒…”,“刚到生产队时劳动积极性都不那么高”,“当然,时间长了,思想有了变化,和老乡接触多了,劳动也习惯了,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工分也涨到10分了”。这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过程,没有“天生伟大”这一说。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环境起到的积极影响。当时,“梁家河后队的老乡都很同情和理解这些知青”,是“陕北的人民收留了他,爱护他也保护了他”。“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和陕北人民豁达、包容、厚道、质朴、奉献的集体人格,滋养了他崇高的政治理念,铸造了他不变的初心”。他是北京知青中最后一批离开的,在农村入了党,当了支部书记。我们还看到了组织的催化,比如冯家坪公社书记赵廷璧对这个“转变”起到了很大的“催化”作用。

对这个过程中,习近平曾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叫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每一代青年人都有自己的机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纵观这七年,这是一个人与环境,内因与外因双向互动,促成升华的过程。对我们来说,面对新的环境,首先是适应,尽快的适应和融入,然后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聚力推动各项事情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如果有机会的话,要充分利用基层加艰苦的客观环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完成蜕变,为人生道路指明正确路向。

二、相信和依靠党组织,以合适的方式和途径发挥作用

1、坚定的追求进步,坚决相信和依靠党组织。习近平同志是高干子弟,但顶着“黑帮弟子”的帽子。对此他显得很坚毅,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意思就是,正人要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他一直坚定追求进步,不懈追求上进和一贯努力奋斗下,1972年秋天正式被批准入团。在基层党组织坚持客观公正的锻炼考察下,1974年元月,经县委研究讨论批准入党,当时正好赶上村领导班子换届,村上党员大会推举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

需要强调的是,“在当时,入党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如果有一个经手人思想僵化,严守当时所谓的政治标准,都会影响到习近平入党”。从中也可以看到,对习近平同志的一贯表现的认可,群众和组织是有其客观的内生动力。

2、以合适的方式和途径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习近平坚持认为,“不能光停留于议论抱怨,要争取入党,在党内发挥驱浊除弊,改造时势的积极作用”。同时认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比如,他一次次找我(武刚文),让我多为集体考虑,要用自己的能力给全生产队的人贡献,他还问我:“你听不听党的话?不听党的话,说明你觉悟不够高,我就给你办学习班。”前后谈了十几次,最终把我说动了,我说:“行,我当这个队长”。再比如,“像张卫庞,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当队长,咱们要重视培养年轻的村干部”。这就是出于对干部队伍传承和事业可持续性的考虑。

三、传承家风,为人仁义,性格坚毅,处事公正

1、传承家风。书中介绍的“习仲勋的儿子帮我(警卫冯俊德)拉过车,领导人教育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习近平充满了对父辈那一代革命者的崇敬,也传承了父辈的高贵品格。而早在延安时期,习仲勋就被毛主席誉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也这么回忆:…没有长期待下去的观念,别的知青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后来受到姨姨、姨夫的教育,很快融入了陕北农村新的环境,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书中还介绍,在梁家河接受采访,一讲到群众的功劳就滔滔不绝,一讲到自己就讲的很少很简单,“这个年轻后生,功成不居,谦虚谨慎,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我想,这就是家庭家风的作用。

2、为人仁义。帮(冯俊德)拉车赠送衣物后,面对别人的不解,习近平表示“我现在就是个普通农民,他骗我什么,他不会骗我的”,可见“心地非常善良。按陕北人的说法,很‘仁义’”。其坦诚也确实令人肃然起敬。习近平会做思想工作,批评人时没有说一句污染辱人格的话,而是以平和的态度,给他讲道理,教育他改正错误。社员(因为打坝被砸伤)受伤,可把近平急坏了,借用赵福友的话就是“他把咱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上,咱不能忘”。习近平认为,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多少年过去了,习近平还是这么朴实,这么平易近人。他待人真诚,为人人实在的品格始终没有变”。

3、性格坚毅。“他很有个性,绝不是软弱的人”,“少年老成,遇事不慌,跟村里任何人说话都是稳稳重重的,从不和别人乱开玩笑”,坚信“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矢志以恒,一以贯之,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夙愿”。

4、处事公正。“很多农村人党领导,裙带关系很严重…他一视同仁…”,“梁家河的姓比较复杂,有十几个姓,选书记一定要选一个威望比较高的,大家都认可的人,既要考虑到有本事,还要考虑办事公道。考虑来考虑去,大家都想到了近平”。“农民是非常实际的,他就看你能不能做事,能不能公道。只要做到这两条,什么问题都好处理”。而习近平面对队里人多嘴杂,主意也多。他每一次都能调解的很好,他说话能说在理上。做事情稳稳妥妥,和村里谁也没有发生过矛盾。近平处事非常公正。

四、紧紧依靠群众,服务群众

1、对基层群众感情至深。这是习近平的显著特点。说话办事很稳妥,考虑问题也很周全,和村民关系融洽,是一种乡亲、亲人、家一般的感觉。个人认为,在当时环境中形成了朴素的共同体意识。

2、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群众立场。在那个时期,“脑子里那些阶级斗争,实际上和陕北的现实不是一码事。人们并不知道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道路在农村的体现到底是什么,却要每天面对最现实的问题:怎样才能够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来”。这是当时的实际。因此,只有在基层受过苦,知道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才能够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才能够有真确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山西原平县委书记,80年代调研正定,习近平当时曾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这都告诉我们,一个共产党的工作者,如果不真切了解基层群众的疾苦和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的艰难,就无法真正站稳群众立场。至今对这几句话印象深刻。

3、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为群众做实事是他始终不渝的信念,让人民过上好生活是他工作和风斗的目标。早在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公开发表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下了“为人民做实事”的誓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当年他思想上准备在陕北当一个农民,并非虚言。当他下决心回梁家河挑重担前,曾长时间躺在土地上,望着蓝天,下决心像父兄一样好好在农村干一场,这辈子就当个农民吧!”,他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那个时代时兴的学习、运动,而是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当时除了过“四关”,还有一个“厕所关”,联系到现在的“厕所革命”,这可能就是习总书记关心的文明的最不起眼处的源头;比如制定了村规民约;比如带领村民打坝、取火、办铁业社、代销店等等。一句话,他迫切地想为这块贫穷落后的地方改变面貌尽一份力。

五、志高行稳有担当

1、志当存高远,事须从实做。习近平同志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志存高远。但他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不是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好事”。“1972年到1973年这两年,是近平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大部分知青走了,近平因为父亲受到政治迫害,就是走不了。那时候近平的思想有很明显的转变,他渐渐意识到了,他苦苦期盼的光明大道,其实就在自己的脚下。记得近平跟我(武晖)聊过他那时候的想法:我为什么就不能在梁家河扎根呢?我为什么就不能留在这里为老百姓干好事呢?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可以说,那个时候近平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开始形成了。”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1975年大学招生,习近平填报志愿的时候,三个志愿填的都是清华大学…表现了独特的性格和自我人生设计上的理念。毕业后又放弃了看似平坦舒适的道路,下沉到基层,沉至社会实践的最前沿去工作。并表示“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他是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走的很充实。他是一个有准备的人,一个明确了人生道路的人,一个有很强求知欲、上进心和定力的人(从《知之深爱之切》、《之江新语》等书中也可以看得出其一贯的知行观)。

2、敢说、敢做、敢担当。习近平同志有一个特点,就是:我说的话,如果有错你们就指出来,我肯定改;如果我说的没错,你们就照着办,不能打折扣。如果是你不对,我就要纠正你,而且不能说一下我就不管了,还要督促你真的改过来。如果有人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不对的事情还要说对,那绝对不行。近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工作上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然后再严格要求别人,他非常善于团结同志,关心群众。

书中介绍过一件事:有一次我(石春阳)到他窑洞里去,他跟我说:“随娃,我要上大学走了,支书谁当?”我说:“这个事情难说,大家选谁是谁。”他说:“你可以当。”我说:“我不行,当不了。”他说:“你咋当不了?我以前也没当过,现在不是当得挺好吗?”我说:“我怕我当不好。”近平说:“你还没当,你咋就知道当不好?”过几天,近平召集大家开党员会。在会上,近平和大家说:“我快走了,下一任支书谁来当,咱们得选。我个人推荐随娃当。”紧接着就是投票,大家写的都是“随娃”。这个结果,其实不是因为我有多好,而是我们村里人都信任习近平,他推荐了我,大家就都选我。近平说: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然后又当众对我说:随娃,梁家河以后要发展,你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你是年轻人,当支书以后,要多动脑子,多思考问题,还要多联系群众,这样工作才能做好,支书才能当好。如果处理问题不考虑群众的感受,支书也当不好。

又比如,习近平“敢担当,能做事,总是为村里着想。当时办铁业社、代销店,方便了群众,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一切以粮食生产为中心,搞这些副业,有一定的风险,很容易被扣帽子。他对政策方面把握的很严谨(铁业社为了生产,为村里人打农具修农具不盈利;代销店非营利性质,公对公,为社员生活提供便利)。他这个人,心里装着老百姓,又有一股闯劲”。

六、坚持学习和独立思考

习近平说,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经验都在书里,无需其同意便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只有愚蠢的人才不去读书。他通过“读书…佐证…扩展…联系…不同点,养成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起到了活跃思想、拓展思路的效果”。正所谓“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他坚持独立思考,当时,“逐渐对这种长期无休止激烈的阶级斗争有了疑问,引起思考”;“对马列著作版本阉割是很注意的。他感慨地说,这么一个小薄本经典,就有这么多名堂,可见认识真理很不容易”。他以辩证思维方式看问题,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反复推敲。互相印证,而不简单只从一个方面刻板地考虑问题,更不自以为是。

七、做好新时代财政监管工作的启示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知青岁月》启示和激励我们,做好新时代财政监管工作要有新的精神风貌、新的工作标准、新的时代担当、新的工作干劲、新的工作作风。简要汇报几点。

1、为人民服务需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比如,在当时习近平同志就是从民生生计、生活必需入手,如打淤地坝,为的是能让大家吃上饭、多吃一口饭;从铁业社、代销店入手,为的是让大家能更好的“活”一点;从修沼气池、厕所入手,为的是让大家生活得更舒适一点。

2、遇事要有定力。书中介绍,习近平很很喜欢曾国藩的一段话:“愈是军情棘手,众议纷纭,愈要心明力定,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做大事者要具备冷静心态和自控能力,这样即使事务再紧急,也可以条分缕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谈到智商和情商的关系,他认为,智商是重要的,而情商则是关键,尤其是做大事者。

3、注意方式方法。比如,习近平“不但见多识广,知识丰富,而且性格很随和,说话既不偏激也不保守,非常实在”,对工作和对群众,需要采取不同的思路理念,对待工作是认真加鲜明地坚持正确的反对错误的;对待群众是服务。又如,插队期间,农村经常搞社会主义路线教育活动。习近平是怎么做的?“近平讲话,能把人听憨了”,就是说用群众的语言,用群众爱听想听的话,表达对路子。另外,习近平还注意采用合适的方式正确处理与群众的关系,“近平把粮票和钱压在了碗底下”(一碗鸡蛋面,垫了1斤2两粮票和三毛钱)。

4、办事实、作风实。“那个时候,农村基本建设就能够考验村干部的实际能力,你能说动大家打坝,修梯田,你就是有本事”!习近平带头干,做到了。后来的取火记(修沼气池),在那个年代,一无所有的条件下,建材、路、技术,能够完成一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事,也是非常不容易。到了主持(正定)县里的工作,到乡镇和农村检查,从来不提前打招呼,都是骑着自行车就去了。到了实地,他去看领导在不在,工作做的怎么样,实地去看,不给对方提前准备的机会。如果看到什么工作做得不到位,当时就把相关领导叫到现场,督促他拿出整改方案。重内容而不是形式、过场之类的花架子,重一手的直接信息而不是二手的信息。

5、重视榜样力量。书中介绍,“其实,习近平的才华初现,不是在他插队落户的梁家河,而是在他搞社教的赵家河。赵家河是习近平才华初现的地方。能去搞路线教育的就不是一般知青了,这对所在队的工作有了话语权,对这个大队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了影响。榜样,产生了巨大的力量。”这也是从小我(自我提升)到大我(人民领路人)的升华。

6、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7、守规矩。“要调动力量,没有规章制度可不行。近平把规章制度定的严严的,大家一起按规章制度办事,制度不认人”。

8、注意团结,注意策略,注意保护自己。

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 篇三

根据学习计划,我用两天时间阅读了《习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此书通过当年与总在插队时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面对面对话,向我们呈现了总在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间在陕西延安梁家河插队时的生活、学习、劳动时的点点滴滴。通读全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青年时期的总身上三个闪光点:

酷爱学习,甘于分享。

在去延安插队时,总给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书多、爱看书。在去延安插队时就带了满满一箱子的书籍,书籍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不管在窑洞、田间地头,还是赶集出差,也不管白天黑夜,都书不离手,孜孜不倦地从书的海洋中汲取营养,而且长期坚持,这为年轻时期的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积累,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总还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对梁家河大队的社员,总通过讲故事、办学习班以及和年轻人聊天的形式分享自己丰富的知识,帮助生活在封闭小山村的社员增长知识;对有阅读能力的年轻人,通过借书,分享书本知识,开阔社员视野。

安心插队,成为黄土地的一份子

当年插队的知青从生活优越的大城市突然来到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极其艰苦的陕北延安,绝大部分都受不了这份罪,无法安心劳动,更无法在内心融入当地的生活、生产,一心想着如何尽快离开。总能用心克服困难,顺利过了“五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参加劳动,多与社员交朋友,无私帮助有困难的社员,并发挥自己丰富的知识优势,出谋划策,迅速得到了社员们的认可,从一名“黑帮子弟”变成了社员眼中的“好后生”,黄土高坡的群众不仅接纳了总,也磨砺了他坚定的意志品质。总也忘记了自己的知青身份,将自己完成当成了梁家河的社员,成为了黄土地的一份子。

为民办实事,当好党支部书记

在梁家河大队当党支部书记,应该是总从政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总时时处处为民着想,不但带领社员打了5片坝地,还根据实际需要,办沼气、打井、办铁业社、种烤烟、办代销店,大大方便了社员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扬,这一阶段是总治国理政思想初步实施阶段。两年多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工作经历,是总为民办实事治国理政精神的萌芽阶段,之后在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和党的总任上,总无时无刻都在诠释为民办实事的执政理念。

本书语言朴实生动,形式新颖,使我们对一位大国领袖成长经历的重要阶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接的了解,对各级群众更加深入了解总治国理政的思想的形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党建教育读本。

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 篇四

《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是8、9月份出版的,印象很深,当时是由团中央带领广大青年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之风,特别是青年干部,可以说是推荐必读之书了,这本书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我本人由于各方面原因当初没有特别在意,也就没有做到相关的学习要求,现在想起来很惭愧,如今有机会我借到这本书,利用一些时间,很快读完了,并且很有感触。

我不是一个特别喜欢读书的人,相反作为一个工科男生,对科技和本专业的相关内容更感兴趣,所以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就让我的同学、研友不太理解,认为我现在做的事情不合时宜,我能理解,因为作为一个还在任的学生干部,有很多事情,并且还要上课,在这个时期其余时间只能全部用来考研复习,才不会被别人甩在后面。我借这本书的初衷原本是换换心情,调整自己,让自己的心态更加稳定,对复习有很多好处,后来逐渐读完这本书,我知道我不仅没有选错,而且我还“赚大了”。

先介绍一下这本书,这本字数在31万字左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的前身是11月到3月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连载刊出的采访实录。这是我读过的唯一一本全部以采访实录为内容的书,里面共有19篇采访实录,采访对象包含“当年的知青”、“当地的村民”和“各界人士”共30人左右,从各个角度全面的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到1975年在梁家河插队时的种种经历。

1968年底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了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出现。正在北京八一学校读初中的习近平还不满16岁,没有到去插队的年龄,却执意要随高一两届的学生去陕西省延川县插队,最终分配到了梁家河生产大队,开始了他在黄土高原上的七年知青岁月。在此期间,他经历了“过四关”、“坚定执着”的入团入党、在赵家河搞社教、修厕所、打坝,成为梁家河大队支书后办沼气、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

这本书所描绘的情景,都具有很鲜明的时代背景,这七年处在“”期间,老实说,我对这段历史细节知之甚少,这本书很大的充实了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程度,也清晰的看到当时国情在最基层、最贫困地区的真实表现。简单概括总书记当年的成长变化就是,从一个为了减少“迫害”牵连选择去陕北插队的年龄最小的普通知青,成长为所在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一心努力为当地老百姓做实事的大队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