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伤逝》优秀读后感【优秀10篇】

。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以一“伤”一“逝”结局。以下内容是高考家长网为您带来的10篇《伤逝》优秀读后感,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高考家长网给您的好友哦。

《伤逝》读后感800字 篇一

爱就坚强,不爱就疯狂

涓生说:“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哀伤,为子君,为自己。”

很多人认识鲁迅,仅限于从初中书本上学的几篇《孔乙己》、《阿Q正传》等课文。一说到鲁迅,就知道他是一名文学巨匠,认为鲁迅是一名以笔作匕首作投枪刺向敌人心脏的战士。以往鲁迅的小说却都有一个宏大的主题,像反映时代和社会、抨击礼教吃人、记录知识分子的艰难选择,读了鲁迅的《伤逝》,方知道,战士的另一面,是怎样的孤独敏感的灵魂。

虽然,《伤逝》采用了手记的文体,子君的想法以及社会的真实,我们无法得知,但我们通过隐含作者和局部真相,我们仍然能看出那个叙述者尽管满心忏悔,却并没有在道德上和感情上,公平地对待被他抛弃的子君,他并没有特别说谎却都没有充分反映事实,也没有真心凭良心说话。

我认为子君在整篇小说中是一个受“五四”新思潮解放的知识女性,但她又没有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在文章中,子君和涓生因为思想而产生爱情。而她,为了爱情,不顾家族的反对。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以此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她敢于为自己的自由而与家族与社会斗争,不顾社会的藐视,捍卫自己的爱情、权利。

但是,在婚姻里,她却将自己的心思自己的热爱投身于自己的小家庭中,享受着家庭的狭小世界。她的世界从追求新思想变成了照顾自己的丈夫,照顾油鸡和阿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她的思想的落后。我们不否认她是热爱知识的,但是,她的热爱,是浅显的。她因为现实的残酷放弃了自己本身,她缺少对于自己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她以为实现了婚姻自由就是实现了她的理想。她只不过,从封建家庭走出,又走进自己的小家庭。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思想没有完全被解放。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疫情期间防御病毒的最好药物就是“不出门”和“多读书”,不出门是为了隔离,多读书却是为了沟通。书籍给予我们知识的力量,给予我们分辨的智慧,也给予我们共情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多利用宅家的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用阅读传递信心,用精神凝聚力量。

《伤逝》读后感 篇二

今晚终于把《伤逝》这部小说看完了,心里面有许多的感慨和收获。

主人公涓生、子君是受过新式思想熏陶的两个青年,他们不理会世俗的眼光,毅然的选择为了爱情的自由而走到一起。但是,爱情是需要面包的!在为生活而担忧操劳中,子君在与涓生同居之后就逐渐变回了旧式妇女的形象,“全然忘记了当初的新思想、新觉悟”,涓生面对同居后的子君,同居后的生活状况感到非常失望。这失望一天天累积,两个人之间的隔膜、矛盾越来越深,最终,涓生为了寻找他眼中的“新路”而决定把“真实”告诉子君——“我已经不再爱你”,对涓生极度依赖的子君最终离开了,离开了涓生,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涓生在得知子君的死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他所要的“新路”,也并不是像他之前选择的那样,出现在眼前,反倒是无尽的悔恨、空虚。

这个故事显然的,是一个悲剧。两个为了爱情自由而走到一起的人,最终得到的是凄惨的结局。在小说之中,有两个细节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其一,“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极冷的早晨,这是从未见过的,但也许是从我看来的怨色。我那时冷冷地气愤和暗笑了: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我极其震惊于那个“冷冷的气愤和暗笑”!抛开涓生所气愤和暗笑的内容,我只讲两个人之间对待的问题。两个因为相爱而选择走在一起的人,在共同生活之后,发现彼此之间渐渐产生隔阂,却不想着去放开彼此的想法,敞开心扉的争取把隔阂早日消除,而是无所作为的让隔阂这么逐渐累积,累积,最后竟然发展到对对方“气愤”、“暗笑”的地步,尤其那“暗笑”,多么伤害人心的暗笑!涓生,你可知道,你所暗笑的可是你爱的人啊!

其二,在子君死后的一段时间,那条狗“阿随”竟然自己找回来了,来到了涓生的面前!子君,对涓生深爱而又极度依赖的女子,在涓生说出他心中的“真实”之后,怀着对涓生的爱,和对涓生的绝望而离开。她在死的那一瞬间,在死了之后,依然怀着对涓生的眷恋吗?依然怀着对涓生的深爱吗?所以,她在死后附体在阿随身上也要再去见涓生?我这么想着,对于子君的死,也对于她的生,都感到了极度的悲哀——其实,她从来也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她始终有一种依赖!而涓生,面对自己抛弃的“阿随”的回来,自然也是勾起了对子君的回忆——苦痛,悔恨,空虚!

从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看待涓生和子君的悲剧。当时,是新旧思想激荡的时期,青年既受到了新式思想的熏陶,但是也还是没能摆脱封建残余思想的束缚,他们在新与旧之间痛苦的挣扎着。从这种角度看,这段爱情的悲剧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子君的死也是那个社会造成的。子君和涓生是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的牺牲品。鲁迅先生创作这样一部作品,他的用意也在于告诫青年,五四运动退潮之后的封建黑暗依然严重,要迎来中国社会的新光明,任务依然艰重!同志仍需努力!

另外,这部《伤逝》是鲁迅先生的唯一一部爱情题材的小说,虽然没有甜言蜜语的描绘,只是个人手记式的叙述,但是从中,我似乎可以看到坚毅斗士鲁迅的柔情一面。鲁迅的横眉令人印象深刻,这难得一见的柔情,也是一件深刻的印象。

《伤逝》读后感600字 篇三

梦想的旅程带着很多的感伤,情感的开始更于心中感悟,一副隽永幽远的画卷,几许别样浪漫的人生。

子君,两副面孔出现的子君。会馆时期的子君是恋爱时期的子君。这个子君在小说中是一个新女性的形象,果敢,有见识,有主见。而吉兆胡同时期的子君即同居时期的子君却是一个旧女性的形象,怯弱和无知,带有中国旧时代烙印的传统女性。不管怎么说,子君这个女性,代表的是不只自己。世上最能打动人的是悲剧,这是很残忍。《伤逝》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悲剧。子君死了,为涓生而死了,那是时代的悲剧,更是子君把爱情当作人生终极目标的。痴情女子的悲剧。

涓生,一个拥有感情却又时时被时代所要挟的知识分子,他面对帝国主义的罪行可以义愤填膺,而面对情感却畏首畏尾,他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但他的感情却是那样的脆弱却又那样的坚固:“她却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一般,能够滔滔背诵;我的举动,就如有一张我看不见的影片挂在眼下,叙述得如生,很细微,自然连那使我不愿再想的浅薄的电影的一闪。夜阑时候,是相对温习的时候了,我常常是被质问,被考验,并且被命运复述当时的言语,然而常须她补足,由她纠正,像一个丁等的学生。”这,是他对子君的理解,更是他对爱情的理解子君的悲剧在于把爱情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真的无法承受失去。子君选择和涓生一起生活,她的压力在那个时代肯定比涓生大得多。在那“五四”初期的时代里,子君的执著,却给她带来无数鄙视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种绝然的态度,已经注定她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的悲剧的开始。

《伤逝》读后感 篇四

一向给人印象尖酸刻薄、言辞犀利、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竟也写出如此凄婉的爱情故事。读罢《伤逝》,心潮难平,疼惜子君,也为涓生伤感,任万千思绪纵横……

“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啊!”“我憎恶那不像子君鞋声的??,我憎恶那太像子君鞋声的??!”“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等待子君的焦灼和子君到来时的激动欢娱,足见那时的涓生,是何等的热烈地爱着子君啊!“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子君同样热情似火,回应着涓生的挚爱。多想有情人就这样永远地爱恋下去,生儿育女,一世安稳,然而他们浪漫之旅只是一瞥惊鸿,令人唏嘘!

那么子君和涓生当初的美好情感,又是如何一步步被扼死的呢?

毕淑敏说:“夫妻共同向前就是最好的平衡”。涓生心目中的“爱情要不断更新,生长,创造”。而作为曾经的知识女姓,子君心目中的家庭,就是两人过日子和牺牲自我保全男人,她不读书,不散步,不进取,以阿随、油鸡为伴,和小官太太吵架,整天囿于柴米油盐中,只围着涓生一个人转,低到尘埃里去,甘心做他的附丽,俨然另一个阿随,换来的是丈夫日思夜想、绞尽脑汁抛弃她。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子君不知道生活首先是生存,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生活的重压使涓生对子君对爱情失望,最后终于说出不爱。子君心中的冰山彻底融化坍塌,她没有哀求,只有凄然和怨色。她对自己的处境麻木、默认和无助。她是被抓在手里的鸟,只能扇扇翅膀,终究飞不出去,最后走向毁灭。

如果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离开了所处的环境,便只是空中楼阁,没有根基。鲁迅笔下的子君是那个时代中国妇女共同命运的典型,是有觉醒意识又摆脱不了现实羁绊千千万万女子命运的缩影。爱情就是她的天,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理念深植骨髓。然而,现实是冰冷的,几千年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女人太难跳出怪圈。反观历史,旧时代的女人又有几个能做自己?《红楼梦》中的女子又有谁逃脱了羁绊?

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曹雪芹通过男性的视角写女性的世界,那些优秀的女子如黛玉、元春、妙玉们,哪个不是一个惨字了得。王夫人等对丫鬟们“领出去配人”,又是多么让人心急肉跳的

恶语。宝玉纵然是下凡的灵石,也无能为力,只能以他的大悲之情,尽己所能普渡如水的女儿们。鲁迅不就是五四时期大慈大悲的宝玉吗?他是在用《伤逝》普渡痴男怨女。

回过头来看子君,在那样的环境下,是勇气可嘉的。她毕竟飞出过,那种不怕别人冷眼的洒脱,心爱的人双膝跪地时无以伦比的幸福,是太多女人没有享受过的。虽说子君的命运以悲剧结束,但她曾经真爱过幸福过,她的爱情是美丽的错误不美丽。

对于涓生,我同样赋予深深的同情,过于求全责备他怯弱自私和无能,无力保护对他用情至深的子君未免冷血。那么,涓生对子君是真的不爱了吗?不,最美的誓言不是三生相许,而是一世情长,涓生是爱子君的,怎奈世态薄凉,残酷的现实使他昏了头,错失了本真。

鲁迅说过:“人只要有钱,烦恼就会减掉90%以上。”可是面对一次次的失业,钱又从哪而来呢?哀莫大于心死,最苦最痛如涓生。子君以死抗争,一死百了,留给涓生的是痛恻心扉的悔恨,其中的悲苦又与何人说!如果说《红楼梦》是宝玉的忏悔录,那么《伤逝》就是涓生的悔恨书,“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涓生的的手记声声血泪,凄凄惨惨,惨惨凄凄,分明就是现实版的《子君诔》。

不由地想到被徐志摩无情抛弃的发妻张幼仪,如果子君能像她,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全力以赴,不沉沦不放弃,最后完成华丽转身,成功逆袭,该有多好!

《我的前半生》中的子君知途迷返,后半生找回了自我,也找回了真爱和属于自己的幸福。其实,那个时代不乏杰出的女性,智慧贤淑、荣辱不惊的杨绛;言文行远、与男人比肩的女神林徽因;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的旷世才女张爱玲;被毛主席称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敢爱敢恨的丁玲等,她们个个过得活色生香。和子君相比,同样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的人生。

总之,依赖是最致命的扼杀未来的毒药,女人永远不要做男人的附庸。在如今这个讯息万变,物欲横飞的年代,鲁迅的《伤逝》同样有现实意义,它在警示所有的女人们,世上最安全的,一辈子都靠得住的,永远不会背叛你的,只有自己。女人也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才能拥有最美满的爱情和自己想要的快乐和幸福!

《伤逝》读后感 篇五

从小说的名字中能够感受到这是一篇以杯具结尾的文章。“伤逝”——为逝去的东西而悲痛,让人联想到遗憾、悔恨,给人一种悲哀、凄凉的感觉。作者以“涓生手记”的方式叙述了在“五四”这个黑暗的社会时期,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为了感情而不顾一切,走到一齐,最终因社会的压力与生活的残酷而走向分离的感情故事。

读完《伤逝》之后,感触颇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在我看来,子君,作为一位时代女性,能够冲破封建观念的束缚,挣脱封建家庭的牢笼,毅然追求自我的感情,在当时是很叛逆的,是很困难的,是与时代不相容的。但她对感情坚决,喊出了自我的心声,喊出了数千年来女性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我,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响亮的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不顾世俗的眼光,义无反顾的和涓生在一齐,即使是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当她与涓生在一齐生活的时候,由于生活所迫,她成了一位典型的家庭妇女,为家庭琐事而忙碌,为小事而争吵。慢慢的,她由一个思想解放的新女性转变为一个世俗的女子,而这时她与涓生的感情也慢慢变淡,慢慢变质,最终走向毁灭。而子君最终被抛弃而走向了死亡。

涓生,一个新时代的青年,虽然也有着新思想,但却是不彻底的。刚开始的时候,他是勇敢的,对感情执著,对未来充满期望。但从本质上说,他依然受着封建思想的毒害,表现出守旧与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齐的时候,他的自私、虚伪、卑怯的心里慢慢的滋生起来。当他与子君出去的时候,他害怕别人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而子君却“大无畏”。到最终,他们的生活越来越惨淡,应对生活的压力,他把生活的重担推给了子君,而自我却不敢应对。最残忍的是他离开了子君,把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渊!我认为,涓生的新思想只是表面上的,是经不起时间和现实考验的。

一段完美的感情就这样逝去了,而当涓生再怀念过去的完美的日子的时候,一切已经都无法挽回了,他剩余的时光只能一向“伤逝”下去。二人悲惨的结局,让人不免伤怀。所以,我们对待感情时,既不能失去自我,也不能逃避职责。

伤逝读后感 篇六

读完鲁迅的《伤逝》心中充满了惋惜、悲凉与愤怒。小说以涓生与子君从恋爱、结合到最终的离异,这不到一年时间中,两人之间感情的微妙变化为资料。向我们展现主人翁追求感情的历程,而最终的结局无疑是可悲的。

涓生与子君的感情或许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结果。涓生从一开始对感情充满活力,到之后的淡漠与残酷,直至亲手将子君推向死亡。子君为感情坚定、奋不顾身,而最终也为感情将其埋葬。子君与涓生敢于向封建传统挑战,他们是勇敢的、无畏的。尤其是子君。他们一同构筑梦想中的家园,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应对窘迫的生活,涓生的抱怨油然而生。而这背后,正是由于子君经济上的不独立。没有经济基础,在感情中便没有了发言权,即使有也微乎极微。子君由一个勇敢独立的女性,在生活的蹂躏下,变为一个怯弱的、传统的家庭主妇。涓生喜欢的则是与之有共同梦想、共同追求的子君,而非结合后这样的子君。这样的子君是涓生无法容忍的,当然这也是二者分裂的原因之一。同时涓生强调“感情必须实时更新、创造”,的确,感情也有保鲜期。涓生与子君结合后的生活,平淡而枯燥,没有恋爱时的活力与新鲜感。涓生感到厌倦,加之生活上的拮据,加速两人感情走向灭亡。

涓生与子君的感情,或多或少是对现代感情的反映。涓生是男性的代表,追求感情是的热情,得到感情后的满足,抛弃感情是的无情。而子君则是女性的代表,为感情而盲目,而坚定,而奋不顾身,最终也因感情而死。其实这种感情杯具的产生,并不完全归咎于涓生,当然子君也无可责备。只能说现实太残酷,他们未能经受住残酷的考验……

涓生与子君的感情杯具,让我们感悟到现实的残酷,人生的无奈,与人性的怯弱。女人对于感情往往比男人更加坚决,坚决到盲目。愿为感情舍弃一切,而最终的结局大多是可悲的。在感情中,女人往往是情感大于理智,而男人则相反。尤其是结婚后的女人,抛弃自我的梦想、追求,投身于家庭琐事,相夫教子。经济上不独立,在生活中大多没有发言权和自主权。对于男人,事业抱负往往比感情更重要。一旦发现感情成为自我的累赘,可理智的选择抛弃。

人需要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童话,我们也不会成为王子或是公主。不可为感情而舍弃一切,尤其是亲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感情转化为亲情,让爱人成为亲人,这样感情才能永恒。

《伤逝》读后感700字 篇七

在《伤逝》描述的故事里,涓生是醒者,他虽然不致于象“狂人”那样受众多不醒者的排斥和贬损,但他也同样有“狂人”般醒者的痛苦。子君是个未醒者的代表,“阿随”虽然是子君的宠物狗,但它是子君未醒的象征,老观念不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吗?所以,做为醒者为未醒者疗救病痛,自然不可能“真话”就有效果的,有时适得其反。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在小说《伤逝》中的结尾了。鲁迅先生经过涓生的手记说:“感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他还没说的话是:感情如果不时时更新、生长和创造,那就必定“伤逝”。听说鲁迅先生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正是和他的学生许广平结合的时候,这在某种意义来讲,小说对社会、对先生、对许广平都是个警示。

鲁迅说过,“女人幸福生活的最大敌人是无聊~”事实上我一向觉得自我是个幽默大方、自信阳光、身体健康、相貌堂堂的男生,但这些优点在缺乏物质基础的支撑下显得那么无辜无助和无力~确实,“没有房子,我让感情住在哪里?没有车子,生活又如何运转?”生活的现实让大多女孩在选择对象时不得不把男方的物质基础放在首位,但从《伤逝》中我们能够清楚看到,如果过分依靠男人,那便会使自我走向脆弱……

其实找对象就和炒股一样,必须分散投资,决不能孤注一掷,并且选择的类型要多样化,不能只关注“基本面”好的绩优股,或者急功近利地做“短线”,最好能今日买,明天就涨停;所谓“长线是金”,有时候找对一向潜力股将来可能获得的收益会远远超乎想像!

如果把女人的相貌、身材、个性、人品等综合起来用数字来表示其水准的话,那找一个60分左右的对我而言可能就是“实惠”,而70分左右的则是“现实”,80分左右的叫“梦想”,85分以上的,就是“梦幻”了~

我这一生都在追求“梦想”,但或许最终还是不得不应对“现实”吧。

《伤逝》读后感 篇八

《简爱》的爱情是寒风后绽放芬芳的腊梅;《茶花女》的爱情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白雪公主》的爱情是永恒而完美的塑料花;《伤逝》中的爱情是……是盐和干辣椒?是半株白菜?是那几十枚铜元?写到这儿,又不由抱怨起鲁迅的现实、鲁迅的残酷。可若不是这样一个理智的鲁迅,又怎能诞生一部别样的《伤逝》呢?

《伤逝》的确是我接触过的有关爱情的作品中最特别的一部。在别的作家都更多地热衷于、或只有能力、只有眼光来展示爱情轰轰烈烈的序曲时,鲁迅却毫不客气地把爱情的终曲推上了舞台。而且他的终曲,又演绎得那么细节化,完全是一段点滴不漏的生活,让人读了,一边忍不住咒骂他,一边又不得不极赞同地点头。当读到子君坚定地宣言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时,我曾拍案叫好,为他们思想上的“灵”的爱情,为他们冲破礼教的结合。小时侯童话读得多了,就认为公主应该是美丽的,王子应该是英俊的,公主和王子是应该在一起的。当然,那时侯不懂爱情(当然现在也不很懂),不懂婚姻,不知道生活、现实、理想、变化、理解……后来,还是要感谢《红楼梦》,让我这上面的想法也发生了些转变。我开始认为,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由思想、观念上的共鸣而产生的,就是所谓的“志同道合”,如果是同性间的,产生的就是真正的友情,“知音”;如果是异性间的,产生的就是真正的爱情。我坚信,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永恒不变。其他,只是昙花一现的迷恋而已。涓生和子君呢,简直就是我的爱情观念中最理想的一对人物了。原本,我认为他们的爱情一定会长久不衰,并衷心地祝愿他们,也好藉此更坚定了我的信念。可恶的鲁迅啊!!!他竟用笔杆把我的信念敲得一片狼籍!是的,鲁迅是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结合了涓生和子君。但同时,他又无情地抛开了蒙在婚后生活上的幕布,让爱情一点一点的消逝,赤裸裸地暴露在我的眼中。关于涓生和子君的爱情的消逝,很多评论文章说是因为“他们放松了对封建势力的斗争”,“把斗争的目标仅仅局限在追求个人恋爱的小范围里”。

鲁迅本人写这部小说的目的也应该尽在于此。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当然很可能是由于我的经历不够、思想不深刻的缘故吧。我想,即使不在那个封建正统观念的围墙里,他们的爱情能长青吗?即使不被经济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的爱情能长青吗?并不是我想得太远,实在是因为鲁迅的刻画太现实,现实得让我不得不怀疑:爱情就是这么一点点消退的?难道婚姻就是这样,激情过后便趋于平淡、乏味?我想不明白,又不愿轻易否认原先的信念。哎,思想是痛苦的,而且雪上加霜的是,有许多其他想不明白的问题会因为一个问题的想不明白而纷至沓来:我说过由思想上的共鸣而产生的爱情才能永恒。有许多老年人到生命的最后仍相濡以沫,可在他们结婚的年代却是封建的包办婚姻啊!这样的“爱情”也居然能如此长青?!这无疑又是对我“思想爱情”的观念重重的一击。至今,我仍未想通。没有一本书、一件事、一个人、甚至一句话来点醒我,把我从思想矛盾的漩涡中拯救出来。

也许,这个年龄真的还不能够想清楚呢!那么,我就暂且把爱情的消逝当作花开花落的规律好了,把相守到老的事实当作奇迹吧。虽然这样仍不能解释太多的问题;虽然这样让我很苦恼。哎,无可奈何花落去。也让今天的我的思考如这落花般去了吧。只望以后的某一天,也许是孑然一身,也许已是为人妻、为人母,但肯定更加成熟的我,再重新拾起这片落花,默默地。.。.。.

伤逝读后感 篇九

谈起《伤逝》,有些人认为涓生可恶的,他放弃了子君,他让他爱的人死在无爱的世界里,涓生之后的忏悔都是无用的,虚假的。而有的人则认为,涓生是能够理解的,他是值得同情的。那么,我们应当用怎样的态度看这个问题呢?理解涓生的行为吗?还是?如丁绪荣教授所说:“假若我对文中涓生的悔恨和悲哀给予肯定,是否肯定作品中‘我’的认识,和那些为自我厌弃子君作为辩护的理由呢?”

我认为,涓生是应当得到理解的,无论在什么时候,甚至在他想与子君各谋生路时,他内最深处都是始终爱着子君的。

从在会馆时,子君不在,看书“已经翻了十多页了,可是毫不记得书上说的事,”子君来了,涓生的心便“宁贴了”,到“很仔细地研究过表示的态度,排列过措辞的先后,以及倘或遭了拒绝以后的情形”,然后同居,就算发现子君变得越来越俗,想放弃她时,心里还是牵念着的。不然,在摊牌前,为什么涓生还要故意和子君闲谈,称扬诺拉的果决?不就是怕突然说出分开会刺到子君,想借诺拉的果决给子君一点鼓励么?到了最终还细心翼翼地说,生怕伤到子君的心,这不算是涓生对子君最终的爱护么?明白子君死后涓生如泣如诉的悔恨,不能够证明涓生的爱么?“我为什么偏不忍耐几天,要这样急急的告诉她真话的呢?”“我不应当将真实说给子君,我们相爱过,我应当永久奉献她我的说谎。”“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了。”子君的死唤起涓生无限的伤痛与自责,他自残般地“一任这死的寂静侵蚀着我的灵魂”,期望有鬼魂,期望有地狱,是期望有再次与子君相逢的机会,有让他赎罪的机会……这一切,不都能够说明子君在涓生心里一向一向都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么?

同时,当然地,子君也是一向深深爱着涓生的,涓生当时的言辞,子君“至于读熟了一般,能滔滔背诵,”还时不时拿出来温习,同居后怕影响涓生,隐藏自我的不快活而“强作勉强的笑容,”“逼”涓生做出许多虚伪的温存的答案,这些都说明子君在意他,爱他。

所以能够看出,两人是相爱的,一向都是。他们在一齐是因为有共同的认识、共同的看法,他们想彼此互相扶持走下去,在他们的精神家园相互偎依、相互指引。他们想努力创造越来越完美的生活,好好过日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大概就是他们温暖的梦吧?

既然爱,为何要分开?涓生说:“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看起来,分开是因为不再爱。现大部分学者认为,涓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子君不是他想的那样的,不是大无畏的勇士,而是“怯弱”与“颓唐”,他发现他不爱子君了,再加上生存的窘迫,那仅有分开了——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是这样吗?

我很赞同颜阿龙先生的说法:“他们在反抗中坚强地走到一齐,却又成为反抗下的感情和自身软弱的牺牲品,这种盲目的感情就生存在死亡的边缘。”大家公认为,这是个感情杯具。而这感情杯具的产生,我认为并不来源他们自身,而来源外部的环境。

那么,涓生的杯具是否能够避免呢?如果能够,又应如何避免?这也是一个引起热列讨论的问题。

丁绪荣教授说:“涓生和子君热烈而真诚地相爱,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憧憬、梦想和追求。”这点我认为很有道理,没有共同的梦想与信仰,怎样会相爱呢?但丁教授又说:“同居后喻示着两人感情杯具的来临。”这点我并不赞同。

我认为,涓生的杯具是能够避免的,他惟一须做的,就是牢记最初的梦想,时时惦念,用它来做生活的前导。

子君对涓生的爱已成为本能,已成为如吃饭一样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是生存的条件与前提。所以,成为了本能的爱化为思想上的潜意识,而不再像初恋时那样用某些行为或语言特意表达出来。于是,在涓生看来,子君的感情似乎淡了,“见识似乎只是浅薄起来”子君的功业就建立在吃饭上,子君俗了。

当吃饭问题都无法解决,怎会有精力像在会馆里般谈论伊孛生,谈雪莱,谈男女平等等思想?民以食为天,所以,子君终日忙碌养狗饲鸡烧饭为家里所做的一切,是应当得到涓生的理解的,而涓生却认为是庸俗,认为她让他空虚了。在社会压力下,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下,怎会有时间与精力重习温馨?于是,两人便将那一点一滴最真最深的爱沉淀在心里最底层,不再如以前任意表达,而空出很多空间留给如何谋生计,这样,脑袋里的思想与行为便都是为了活下去,渐渐的,涓生忘了自我内心灵魂深处正一点一点沉淀的炽热的爱。

既然忘了爱,既然以为自我已经不再爱,那何必再在一齐?于是,分开。

爱真的不存在了么?子君走后,剩一个空房子,涓生回来“便如脑后受了一击,无言地站着,”“遍看各处,寻觅子君,”“转念寻信或她留下来的字迹,”以及子君死后涓生的悔恨,不都能够证明涓生对子君的爱是存在的么?

如果涓生没有忘记心中对子君的爱,没有忘记最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梦想,或许他们会互相体贴,彼此温暖,一同走艰难,向着梦前进,永不言弃,因为心中的信念。

所以我认为,他们分开是因为涓生忘了爱,忘了爱的存在。

既然忘了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此时的涓生是不清醒的。他没有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才是他最想要的,他应当为了他想要的而去做什么。也就是说,分开这个决定,不是涓生头脑清醒时做的,而是在涓生已被生计问题浸泡得迷糊时想的决定,并不能代表涓生内心真实的想法。

可是人不可能总坚持清醒,免不了有被其它问题困扰的时候,免不了有忘了最初梦想的时候,难道就意味着免不了做下让自我后悔的事么?如果忘了心中最初信念或感到迷惘无助了怎样办?

刚才我们说了,涓生是因为不清醒才做出了让他后悔的决定。那如果涓生不清醒时不做决定呢?如果顺着原先的生活轨迹走下去呢?

如果涓生不轻易做出决定,而是按原先的生活继续下去,继续努力,虽然心中会有迷惑,但我认为,迷惑总有解开的一天,就如不可能一年四季雨水不断一般。到了时候自然会明白开朗,重新振作。

所以我认为,当我们迷失方向不知所措孤单无助难过时,是否能够试着不想太多,想也未必想得明白想得正确,毕竟当局者迷,不宜轻易做出决定。幸而脚下的路是自我清醒时选的,是为了最初的梦想而选的,顺着脚下的路坚持走下去是否会有好的结果如最初所想呢?我认为会的,只要熬过了那一段不知方向不知目的只知向前走的忐忑。

一段长长的路,蓝天,白云,两边都是鲜花绿草,顺着这条路走,一切都是那完美。可是,在通往终点的路上,是否经得住路边的美丽景色?是否会一向记得终点的方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想买某件东西而去商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心中狂喜,回到家了才发现原先不需要的买了一大堆回来,而最初要买的却被遗忘在其它缤繁商品间。人走在路上,肯定会有各式的想法不断冒出来的,这未必是坏事。但真的要因为新的想法而改变脚下的方向么?所以,要心记远方的目标;不忘脚下的脚步,用清醒的脑袋,去欣赏路边的美丽。

可是,若走到半路天突然黑了,灰色的云大团大团压下来,雷声从耳边滚过,已看不清脚下的路了,如何是好?惊恐是肯定的,但做出的反应却因人而异。在慌乱中另选其道么?另选其道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只是在不知所措间失去了理智盲目作出的选择,最终又得到了什么?忘了晴朗时脚下这条清晰的大道么?所以,如果在黑暗中沉着冷静,沿着脚下的路细心翼翼避开风雨走下去,或实在捺不住心中的恐惧就原地站稳不动待到风雨过后光明重新洒下照亮眼前所有再启程,会不会比另选方向好呢?我认为是的。

牢记心中最初的梦,迷惘无助时,请坚持脚下的路。

如果坚持,如果不忘记,风雨过后,谁又能否定面前不是一片光明?

伤逝读后感 篇十

寂寞是一个人面壁时的冷静思考,让你痛彻心扉。

蝴蝶飞不过沧海·子君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子君是勇敢的。这并不仅仅因为她和涓生同住一个屋檐下,而是在那个封建礼教吃人的年代,她敢于寻求自己的真爱,选择属于自己的真实。要知道,她是一个身处在旧社会的女子,她身上所承载的指责声和异样眼光远比涓生重得多。可正是因为她爱涓生,她敢于发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震慑人心的呼喊,她无视半瓶雪花膏和鼻尖的小平面,因为那于她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当她和涓生在路上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甚至让涓生都感到瑟缩时,她却是大无畏的,依然镇静缓缓前行。面对这一切,坦然如之。子君是真实的。她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小油鸡、阿随,平淡的家务事,一个家庭应有的平凡幸福生活就在她的操持下建立起来。也许有人会觉得子君后来变得世俗了,失去了先前的勇气激情与进步思想。但正是因为子君是真实的,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不像涓生那样将生活、爱情完全理想化。她只是做出了她自己对生活的一种选择罢了。可以说,子君的心不像从前那样淡然安静了。她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贴,会和小官太太因为小油鸡而暗斗,每天忙于琐碎的家务事,但这才是最最真实的生活。涓生说他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他看见了一切具有进步思想的人们却唯独子君不在近旁。很显然,他是在责备子君。他怪她失掉了最初的勇气,怪她只为阿随悲愤只为做饭出神,怪她再无信念心中所剩只有妇人之事。可他,却忘了轻轻地问自己一句:“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子君是善良的。失去阿随,她开始变得冰冷。面对涓生的冷淡,她始终保持沉默,只能借涓生那虚伪的温存的答案来给自己以慰藉。一直到最后的最后,面对涓生的冷漠和背叛,她选择了忠诚,忠诚于自己的爱情。或许死亡不是唯一的道路,却是最好的解脱。她将会重新得到自由,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其实不是蝴蝶飞不过沧海,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后无路可走·涓生窗内,方桌、败壁、靠壁的板床,涓生独自躺在床上。回想当初。渐渐,传来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于是,带着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的臂膊,布的有条纹的衫子,玄色的裙的她向着破屋走来。涓生立刻起身,暗室的孤灯照见他含泪握着她的手,两条腿跪了下去……这一次并非为了表示爱意。

而是,乞求原谅。子君对于涓生的爱是执着纯真的,而涓生对子君的爱却是冲动最后又回归于理性的。涓生因为子君说出的那几句话而感到万分的狂喜,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热烈的爱意表示给子君。莫不知这,并非完全是爱。我认为涓生对于子君仅是一种短暂的喜欢。或者说,是欣赏。欣赏她的勇敢、无畏以及不受旧思想的束缚敢于挑战一切冲破牢笼的精神。可是这些对于子君而言,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并没有太多的原因,只有,她爱涓生。当涓生单膝跪地向她示爱的那一刻,我想在她心里就已经完全认定了涓生,就是那个将与自己携手走过一生的人。如此经典的场面在21世纪已被视为珍宝,更何况在那个世俗的年代。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我认为,涓生的思想是矛盾纠结的。一方面他渴望打破封建思想的牢笼,成为新时代具有新思想的进步青年,可他表现出来的却是骨子里的守旧与懦弱。他与子君一起出去的时候,他害怕别人关注奇怪的眼光,而子君却能问心无愧的面对这些眼光。后来他开始烦子君了,逃出家门,“终于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了我的天堂”,而这天堂原来也只是为着“装着两个铁火炉”,并非为了看书的高尚。到了后来,光景越来越惨淡,他认为这一切是因为与子君结合而被教育局开除的结果,甚至到了后来他假想到子君的死……我认为在这里涓生是自私的,在爱情中只是一个索取的角色,当爱情的激情褪去的时候,同时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他把责任推向子君,而不想想自身的问题。他说在教育局里做事,就像鸟贩子手里的小鸟,怕日子久了,翅子麻痹,将来忘却了飞翔。可是他离开教育局,终于展开翅子去飞了,但离开笼子久了,却飞不远飞不高,生活毫无保障,他又开始想念在关在笼子的日子——也就是说他的思想先进只是表面嘴巴上说的,是经不起时间和现实的考验的。

涓生最后对子君说:“我不爱你了。”他口口声声说要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是他真的不爱她了吗?还是他根本就不明白爱是什么?在那个时候,他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曾经“深爱”的女人,让子君过上好的生活,这是他的无能和逃避承担应有责任的表现。他说出这句话,彻底伤害了子君的心,正是这句话结束了她的爱情,将她逼上了绝路。在这里,涓生是一个无法对爱负责的爱情郐子手。涓生说出不爱,可后来当子君真的离开,他又开始怀念以前的美好的日子,开始想起子君的好。当他听到子君死的消息的时候,开始黯然神伤。可惜一切已无法再回到以前。涓生余下的日子里,多半都会一直感伤下去。就像很多本应该好好珍惜的人和事,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梦醒时分,涓生发现根本没有子君,有的只是——伤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