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浮士德》读后感【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8篇《浮士德》读后感,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浮士德》阅读 篇一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经典小说,我教了很多遍,每一遍都会紧扣三要素展开:情节,环境,人物。概括故事情节,了解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恰到好处的自然环境烘托,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从整体感知,到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再到人物个性特征,还有结尾处的续写等等。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学生自然收获颇丰。可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流程让我有一点不满足,我总在思考:怎样有一个新的构思?怎样对文本有更深刻的剖析?一、学习之初,引导学生删去前两段以深入感知文本

看余映潮老师《致语文教师》中有一个对于《说“屏”》一课的创新构思:以“假如没有这一段……”为开头,结合内容谈谈这样删减对于文本的影响。我从中得到了启发。我把《我的叔叔于勒》的前两段删去,让学生谈谈“如果没有这两段”,之后会对文本产生怎样的影响。

先展示一下这两个自然段: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试分析一下这两个段落,“我”家经济拮据,全家人都痛苦不堪。虽然爸爸每天工作到很晚,但是挣的钱仅仅够生活罢了!母亲为拮据的生活而痛苦,也为生计不得不斤斤计较,有人请吃饭不从敢答应,两个女儿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不起啊,生活用品都是拍卖的底货等等。这个家庭是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

删去之后,会有哪些变化?

学生的预习非常深刻,也很全面,所以我听到了这些回答:

“删去前两段,我们就不能了解这个家庭的处境,针对他们痛恨‘无赖于勒’和盼望‘有本事的于勒’的强烈情感理解就不够透彻了。”

“没有这两段,我们就不能理解后文讲的为什么二姐的婚事会和于勒的来信有关。”

“删去这两段,我们只能够读出菲利普夫妇的尖酸、自私、唯利是图、爱慕虚荣等低劣的品质,而不能够体会他们的无奈、痛苦和艰难。这样评价人物是不科学的。”

的确,学生在删减段落之后,纵观全文的变化,其实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也对于人物有更全面的评价。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对于文章的内容、中心、人物、作者的创作目的有了更主动、更深入的探究。效果比起以往的教学好了很多。

二、文本续写,更换为介于尾段与倒数第二自然段之间

(倒数第二自然)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尾段)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以往很多语文教师包括我,引领学生续写本文一般都是从尾端开始的:“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展开合理的想像,想像一下围绕于勒的变化,菲利普一家又会发生怎样的矛盾冲突呢?经过用心阅读,合理想像,学生能够写出文本后面的变化:一是全家人很愤怒,对于勒咒骂不止,生活陷入更拮据的境地;二是于勒富贵归来,原来船上卖牡蛎只是对于“我”家人的一个考验;三是姐姐的婚事告吹,一家人对于勒恨之入骨。

教了很多遍这篇小说之后,我总觉得续写还是缺了点贴近菲利普一家人当时最真实感受的东西,我需要一个新的突破,我换了一个续写位置,介于倒数第二段与尾段之间来续写。很多学生可以写出来一家人在哲尔赛岛的不愉快的经历,而且能够写出不同人的不同感受:菲利普夫妇恼羞成怒,还要避开女婿,怕女婿知道;大姐二姐的心里也蒙上了一层阴影;若瑟夫心情难以平静,为着自己的亲叔叔,父亲的亲弟弟而难过不已,等等。

相比于尾段之后的续写,我这样介于最后两段之间的续写改革,更能够立足于文章主人公当时当地的心情和正常反应,更有生活气息,更能够让人感受到菲利普夫妇的失望,还有他们的儿子若瑟夫的纯洁和富于同情心。

学生的仿写:我们登上了哲尔赛岛,这里风景宜人,可是我的内心却十沉重,走在后面的父母神色有些忧郁,一路上,他们都没有说话。一旁的二位姐姐正和二姐夫欢快地交谈着什么。

二姐夫似乎终于意识到了父母的神情有些不太对,便有些担忧地走到她们面前说:“哦,我的岳父岳母,你们是身体不舒服吗?要真是这样,那可真是太遗憾了,我们就只有回去了。”母亲听后有些慌张,赶紧说:“不,我们不碍事的,或许……我们只是有点晕船。对,就是这样,可能……我们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二姐夫接着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明天再去游玩吧。”

等他走后,父亲冲着母亲低声地说:“你瞧,他肯定是起疑了,我们可不能再让咱们的女婿看出点什么了。”母亲愤恨地说:“他就是个无赖,流氓。我早就知道的,他这个贼,永远都不会改掉那恶心的本性。”

这里的风景的确很美,可是我却无心观赏,因为我的内心被一个满面愁容,满手皱痕,又老又狼狈的人给占满了。两位姐姐和二姐夫有说有笑,似乎很享受这里的时光。另一边,父亲和母亲也正漫不经心地说着些什么,我知道,他们的心早已经不在这里了,但碍于二姐夫,不得不说一点什么。

我们在哲尔赛岛停留了几日,终于到了回去的时候。二位姐姐正在欢快地交谈着这次的经历,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我的父母却皱着眉,好像在想着些什么。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三、深入分析:为什么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眼睛看到的于勒不同

在这一次的《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中,我运用对比的方法,发现了一个新的突破点:菲利普夫妇和他们的儿子若瑟夫眼中的于勒是不一样的。请看,小孩子菲利普面对他的叔叔于勒的时候,文中有这样的讲述:

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若瑟夫能够看到叔叔于勒的穷困潦倒和他的悲惨境况,并且为之而自责,也批评父母的冷漠,还有他善良的实际行动:给了他10个铜子的消费。而若瑟夫的父母——于勒的哥嫂——菲利普夫妇,他们只是在担心并一点点去验证这是不是就是他们日思夜想的发了横财的于勒。在确定这就是于勒,破产了的于勒的时候,他们恼羞成怒,避之唯恐不及。

看看吧,对于同一个于勒,亲侄子看到的是人,亲哥嫂看到的是钱——这就是差别!小孩子,看到的是一个亲人,一个“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的亲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纯洁的孩子尚未被那个现实的社会,被金钱给腐蚀的社会给玷污了,他还拥有一丝的同情心在。而成年人,满心想的都是钱、钱、钱!有钱就是至亲,无钱就是“流氓” “无赖”,就要逃得远远的。已经成年的菲利普夫妇,因为家庭的拮据,因为诸多的社会因素,他们的眼中只有金钱,心中只有财富。对于他们而言,亲情只是一个奢侈品,他们这样的贫穷人家哪有能力来消遣呢?

再次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创新一种开头方式,更换一个续写的位置,发现一个鲜明对比,我的课堂更多了几分活力与思考,师生的教与学都很受益。

总之,每教学一课,都尽可能多一些琢磨,少一些敷衍;多一些深刻,少一些肤浅;多一些创新,少一些固守。教师会有更高的提升和更快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大有收获。为了师生教与学的幸福感提升,收获倍增,我愿意深入思考,精心钻研,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

《浮士德》读后感 篇二

《浮士德》讲述的是德国中世纪一个古老传说,年逾半百的炼金术士浮士德向魔鬼出卖灵魂,换取青春和爱情。歌德借这个题材演绎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浮士德》内容博大精深,包括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各方面的知识;形式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因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等。《浮士德》是歌德倾注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宏篇巨著,值得细细品读。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斗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

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阅读 篇三

鬼靡菲斯特在一片对上帝的颂扬声中,公然指责人世间的混浊丑恶,反对对上帝的阿谀,并且跟上帝打赌人性的贪婪。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使浮士德喊出“这一切都美呀,请你留住”。

这是浮士德玩弄了阿甘玛丽,偷欢了海伦,协助国王作战,获得了海边的一块封地,准备实施围海造田赐福于民的宏伟计划时,瞎眼的他把靡菲斯特召人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误认为是他那宏伟计划开始实施时而发出的呼喊。

浮士德总是想拥有世间他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切:美色、财富、国土、郡民……他什么都想要。他年纪虽然逐渐增大,但这贪婪之心毫不衰减。当他发现围海造田这一最美的宏愿得以实现时,就禁不住喊出了自己的心声,想把它留住。“占有最美的事物,得遂自己心愿。”我觉得这正是人性贪婪无厌的最大最有力的证据。

可惜,大家都把这部伟大作品的深刻思想给弄反了。

他们都认为,浮士德的所作所为正是人类不断进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象征。

上帝认为人性是积极向上,永无止境的;魔鬼认为人是不会知足的。

其实,上帝与魔鬼这一对双胞胎,所说的话语看似不同,实际上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认为,上帝造人,目的是在操控人——想想伊甸园的故事就可以明白了。我当然赞同魔鬼的意见:人的贪婪之心是世间不得安宁的根源,人是不会知足的。

然而,论者往往迷眼于浮士德的“请留住”这一句话,认为这是人性积极进取的体现。实际上同样可以说,这正是人性“不知足”的最好体现。

试想,一个人到了晚年,在他已占有、享受过一切认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之后,突然又有一件他认为最美的却又稍纵即逝的事物降临时,他立即从心里发出“请你留住”的呼唤,不正是他贪婪无厌的最有力的证明吗?

于是,浮士德死了。

于是,靡菲斯特赢了。

而正当魔鬼按照当初与上帝达成的协议,欲占有浮士德的灵魂(他想消灭人的贪婪本性吗?)时,上帝却派使者来抢走了浮士德的灵魂。

上帝又耍了一回赖!

于是,人就永远无止境的贪婪进取。

浮士德读后感 篇四

开始看了《浮士德》。认认真真推敲每一句话的意思,看了两个钟头,才把书的序言、献诗、舞台序幕和天上序曲给看完。

这书是难懂的,以往看过一遍,是大二的时候,喜欢打手电熬夜看书,每一天也就能安静地看个2、3个小时吧,所以效率不高。记得老早的时候,看名著只为了情节,直到此刻依然有这种观念,大凡故事不够吸引人的,蕴涵的道理再深刻我也不会有兴趣去读。所以吧,说到底我不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这个《浮士德》其实满神奇的,首先它的写作方式是舞台剧本的形式。其次,故事十分具有想象力,完全天马行空。第三,“歌德”这个名字很能满足某种小小的虚荣心。第四,看着看着,就会发现里面有好多似曾相识的看法、观点或者景象。所以,尽管很艰深,我依然憧憬着再一次阅读它。去年暑假把书买回来一向搁置着,趁着最近立志读书的机会决定先把它给啃下来。

一开始看小说喜欢把自我觉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这些被我相中的,多数都不是什么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的,而仅仅是在资料和情感方面和我有共鸣的。比如在看贝多芬的书籍时,一般把贝多芬夸张的描述成神灵的语句是我最中意的佳句。呵呵,常常再回头看这些摘抄的时候觉得当时自我很幼稚,一页书看看可是1、2分钟,有时为了抄几句话就要花费5分钟的样貌,这样等到再回过来读的时候,常常已经没有先前那种活力和如饥似渴的感觉了。所以之后开始改成某伟大领袖的做法,在书边做批注,比如哪一句好,自我怎样想的,或者是看到某个很文学的字词去查字典,然后在书边写上拼音与解释。这样做似乎还不错。可缺点是仅仅适用于自我的书本。到之后偷懒了,什么都不写,习惯看书的时候拿只木头铅笔,看到喜欢的就划下来,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不费力,所以每每有一点点的感动就摘下来,以至等读完一本书以后,发现每一页都是一片狼籍。想想都是RMB换来了,这么糟蹋,以后看第二遍的可能性基本就为0了。总不能哪天心血来潮真的拿块橡皮把所有的铅笔印统统擦去吧?哎,可怜了我那本……了。并且更主要的是,习惯边划边看的过程后,自我对于资料的理解就不再深刻了,因为句句都是“重点”,我又何须体会文章的内涵,结构呢?

于是,读书的时候,思考就少了。

此刻看这个《浮士德》,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我最厌恶的事情就是一页书上一半是资料,下一半是很多小字体的解释,而通常这些解释又和种种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浮士德》

这就是《浮土德》触动了我的一句话,也是浮士德性格“肯定”、“善”、“否定”、“恶”的发展历程的概括。

《浮士德》被称为欧洲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诗剧,分上下两部,共一万二千余行。浮士德本是十六世纪德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在传说中,浮士德是一个追求世俗享受而把灵魂卖给魔鬼的术士。歌德借用这一题材,把浮土德塑造成一个德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作品写浮士德一生从书斋、市民社会小世界走向政治、历史大舞台的过程,其中经历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改造大自然这五个阶段,从而总结了诗人自己一生的生活经验,也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历史。

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象征性形象。但是他有鲜明的个性,那就是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满足现状,享受现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他一生中有过迷惘,有过错误,但是由于他的自强不息,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最后能够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个“每天争取上进和生存的人”,并被天使接到天堂,见到了圣母。魔鬼在诗剧中作恶造孽,引诱浮士德堕落,但实际上却促进了浮士德的前进与成长。套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如果浮士德是一匹马,那么魔鬼被派遣到这个世上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正是他帮助浮士德走出书斋,投身于实际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错误的同时摸索前进,魔鬼其实成为了浮士德在前进道路上不可分离的伴侣。

歌德的创作过程长达六十年。他从青年时代起即构思此诗,直到临死前不久才告完成。可以说,这本身即是一种追求,对文学的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这种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探索新问题。而《浮士德》正是这种追求所带来结果的最好验证,可以说,是这种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几百年来的经久不衰。

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每个人在人生追求中都会遇到各种无法逃避的问题,必须选择,而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将使其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浮士德,但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浮士德顽强向上、热爱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的品质。

《浮士德》阅读 篇五

《浮士德》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异人”,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他的一生痛苦曲折,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故事大体是这样的:上帝和魔鬼靡非斯托发生争论,魔鬼认为世人的代表――浮士德野心勃勃,好高骛远,永不知足,不会有好下场。而上帝认为浮士德在追求时偶尔误入弯道,但最终会走上正途。他们打赌;由靡非斯托去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魔鬼靡非斯托下到人间,与已对追求感到厌倦和失望的老博士浮士德说,他可以让浮士德永不安宁得到满足,条件是浮士德要用鲜血做抵押,一旦有一天说出:“真美啊,请停下来”,就让靡非斯托带走他的灵魂。

浮士德同意了。他在魔鬼的帮助下,喝了巫婆神奇的魔汤,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界,先后经历了美好的爱情,对宫廷中的权势财富的追求,以及对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都不能获得心灵的满足。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大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百岁高龄而且双目失明的主人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心满意足地倒地而死。然而浮士德的灵魂,并没有被靡非斯托抓进地狱,而是天使们奋力从魔鬼手中救出浮士德,护送着送上了天堂,因为他最终投身于替大众谋幸福这一崇高的事业。

《浮士德》是一本说不尽的书,把它改写成小说其实是一种冒险,因为谁也不敢说自己读懂了它。书中运用了许多象征、隐喻手法。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浮士德》,笔者于是斗胆冒险试一试。在改写过程中,笔者尽量扣紧诗剧原有的情节和文字,以免破坏它原有的内涵和美,只在可以想象的地方稍做渲染。

当我从第一章一直读到第八章时,我开始觉得浮士是个只会享受的登徒浪子。我一边厌恶地思考着浮士德的所作所为,一边继续往下读――第九章:美梦成真。这章故事写的太美了!里面有一段话不仅把我对浮士德的坏印象冲淡掉,还使我十分感动,泪水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这段话是这样写的:后来,他又得到皇帝的赏赐,有了自己的一块封地,于是开始孜孜不倦地围海造田。经过艰苦奋斗,终于使一片荒凉的海滩变成了美丽的花园。他已年近百岁,双目失明,黑暗之中他仿佛听到成千上万的人在海边劳动的歌声。这时,他突然悟到:这就是自己要追求的目标――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去做自由和生活的享受。他说:“我愿意看见这样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自由的土地做着自由的国民。”他情不自禁地喊道:“你真美啊!请停一下!”说罢,他倒地而死结束了他探索的一生。此后,他的尸体和灵魂,被上帝派来的天使接到天国去了。天空中,圣母和他的女友玛格莉特迎接他,一起飞往最高的天堂。

德国作家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德国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品。此书写了近60年,它取材于民间传说。作品通过浮士德一生不懈的追求,概括地反映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初西欧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人士不断追求光明、探索真理的过程。诗剧中的浮士德是个自强不息者。

浮士德读后感 篇六

《浮士德》是歌德的一部代表作,他写这部巨著,前后曾用了60年之久。《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于1808年法军入侵的时候,第二部则完成于1831年8月31日,是时他已83岁高龄。这部不朽的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梦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书是我的最爱,我喜欢看一些富有哲理的名著,从中汲取无穷力量。朋友介绍我读《浮士德》,我花了一个星期时间读歌德的这本经典名著,当我读完《浮士德》,有种无形的力量促使我要不断奋进,促使我不要停歇追求的脚步。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浮士德经历了书斋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梦想。而恶在那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提高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河的对岸风景无限好。”也就是说,自我所向往的东西往往是最美丽的,然而,正是这种美丽的向往才促进你不断上进。

几个世纪过去了,浮士德这个人物原本就是一个虚构,但他一向活在我心里,在我疲惫的时候,仿佛他在催促:“不要停歇你追求的脚步!”

年轻的浮士德有诗人气质,年轻的浮士德热爱美热爱女人,年轻的浮士德骄傲并且精力旺盛,年轻的浮士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无论在诗剧内还是在诗剧外,我们都是生活中的浮士德。

浮士德读后感 篇七

什么能使人类心满意得?恋爱中的人说:“爱情!”当官的人说:“至高无上的权力!”百万富翁说:“用不完的财富!”艺术家说:“对美的追求和享受!”不知您会选哪一种?浮士德享受过这些,但他没有心满意足,最终他围海造田,说出了:“真美啊,请停下来!”

其实浮士德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虽然偶尔误入迷途,但他可以重入正道,最终他不为人们创造幸福了吗?

我从这本书里体会到做人总是会受小人误导,误入迷途,正如魔非斯托误导浮士德,只要重新走入正道,就可以了。人嘛!总免不了犯错,知错就改乃正人君子嘛!

同时,我们也不要受魔非斯托的引诱,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坏家伙,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我也会变成坏人了。

浮士德读后感 篇八

“其实这个城市也是空荡荡的,你孤独地站立在石头森林里。所有的人都带着白色面具,你看不到面具背后狰狞的脸。围绕在你的周围,只有令你毛骨悚然的笑声。《浮士德》中恶魔靡菲对上帝说:这个世界就是苦海,永远不会改改变”这个一段说明了《浮士德》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的黑暗。

读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社会的黑暗的一面,书中男主角池海翔因读高中时得了奇怪的病,同学们不但没有帮助他而是看是嫌弃·欺负·羞辱他,因而从此放弃了自己最爱的画画。但在好友滕汐告诉了他一个关于立志的故事,从此他开始奋斗最后成为光彩要人的画家。这也告诉我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都要勇敢的去面对,在这篇文章中有一段彻彻底底的证明了。

“或许这个世界一直都是不公平的

有的人靠后台和关系上位,有的人却幸幸苦制作专辑却无人过问。

有的人出生家才万贯,有的人天生自卑,连自己都瞧不起。

有的人付出比别人付出多十倍的努力,却得不到十分之一的回报。”那么我们因该要奋斗起来还是要自卑的活下去呢!如果奋斗起来可以让那些豪不努力的去羡慕去吧!可是自卑的活下去,那些人将永远的把你踩在脚下!这个就就是社会的残酷,在学校中就常常有这样的例子,在毕业考试中那些比你分数高的人就把你比下去了,那么她就可以比你上好的高中。你就被她永远的踩在脚下。因此我们因该学会努力,把那些在我们之上的人踩在我们的脚下。

世界绝不会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改变,但是你却因世界而改变。

这个星期的任务是《浮士德》。

歌德这个老头子聪明得过分,他还永远有18岁的小姑娘的可爱,这倒罢了,可18岁的小姑娘也爱他。怪不得他垄断了欧洲的爱情。

我总觉得浮士德有些强迫症(歌德老先生你不要骂我啊!)当然了,他的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是非常值得肯定和效仿的。可我偏偏就是喜欢那个老和浮士德捣乱的靡菲斯特。

靡菲斯特实在是太酷啦!我私心里觉得他应该是披着斗篷,带着兜帽,时而戏谑,时而冷笑,时而骂娘,时而跳脚的大酷哥一枚。

他应该是冷笑地说:“尊贵的朋友,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的金树常青。”omg,实在是太给力了!

我尤其振奋于他即将带领浮士德开始访问小世界时说:“我祝贺你开始这段新的人生旅程!”哇哇,每次看到这句话我的小宇宙就燃烧了,激动之情不能自已!恨不得也和靡菲斯特签个契约。

歌德你实在是太伟大了!创造出这么酷的男二号!深深后悔自己不学无术,如果勤奋些不就早一点读到这么棒的书了么?哎,相见恨晚啊!我太失败了,学外国文学可现在才读经典,惭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