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富兰克林》读后感【精彩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名言是对生活、对世界的综合浓缩,简短的一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高考家长网整理的3篇《富兰克林》读后感,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富兰克林》读后感 篇一

以前,听到富兰克林,第一个印象就是他是一名科学家,独创家。独创了避雷针。可是,当读了《富兰克林自传》后,我才知道他不仅是科学家,还是一名记者作家、印刷商、政治家、外交家。而且不止独创了避雷针,还独创了新式壁炉、双焦点眼镜和蛙鞋。

除此之外,他还整理了十三条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美德,并每天都检点自己一遍,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这些。这些美德分别是: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奋、诚信、正义、中庸、清洁、安静、贞洁和谦卑,我认为他做得最好的是谦卑,因为在他的自传中,对他最高的成就——独创避雷针只是一笔带过,没有任何具体的描述。他写了一本《穷理查历书》,里面都是他自己悟出来的为人处世、勤俭致富的`箴言。并且他在学习上勤奋刻苦,30岁就精通法语、拉丁文、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当然还有母语英语)。 富兰克林的一生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难怪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做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钦佩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其次位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读后感 篇二

今天,我读完了《时代印记》系列里的《寻找富兰克林》这本书。这本书记录了富兰克林从出生一直到逝世的故事。他是美国杰出的民主主义思想家、政治家,开国元勋之一,被誉为“民主之父”;同时,他还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和出类拔萃的外交家。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富兰克林在1706年1月17日出生在约赛亚的'家里,富兰克林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儿子。富兰克林在12岁时,就去了他哥哥詹姆斯的印刷所里学习印刷技术。他以“沉默的多古德”的名义给他哥哥的印刷所里塞他自己写的文章。后来,富兰克林去了费城,在那里找了一份印刷工作。他还在费城与自己的朋友开了一家印刷所,创办了《宾夕法尼亚报》。富兰克林创建了北美的一家公共图书馆,组织了北美的一个哲学会,创办了第一流的报纸、杂志,创立了北美第一支消防队,专职警察机构、民兵自卫组织和学院,并在邮政和路政建设事业中大放异彩。在1752年6月的一天,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得知了闪雷与电属于同一种物质,然后发明了避雷针。到了后来,北美殖民地和英国展开了战争,富兰克林亲自去找法国国王与北美殖民的独立后成为的英国结盟,共同对抗英国。到了1783年9月3日,英美两国签署了和平条约,同一天,英法两国也签署了和平条约。最后,富兰克林回到了他日夜思念的故乡——费城。从1788年10 月14日开始,富兰克林从此结束了他长达60年的政治生涯。就在1790年4月17日这天,夜里11点,富兰克林逝世了,享年84岁。就这样,本杰明·富兰克林就走完了他人生路上的84载春秋,然后静静地躺入了教堂的院子里。而他的墓碑上只刻着7个字——“印刷工富兰克林”。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本书的第十一章——《跻身于科学圣殿》。这个故事写了富兰克林很热爱科学,在儿时发明了一种调色板式的游泳加速器;在印刷所当工人时发明了铜版印刷机等等。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起动手,制作了一只大风筝,然后,他就用这只大风筝做了一个风筝实验,还根据风筝实验发明了避雷针。就这样,自学成才的富兰克林终于堂而皇之地跻身于科学的圣殿之中了。

富兰克林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我们要学习富兰克林那种勤奋、坚定、正直及勇于为人类解放事业奉献终身的崇高精神!

《富兰克林》读后感 篇三

只要别人一提起“富兰克林”这个名字时,我便会想起那本好看的书,想起一系列关于一名伟人的故事,那本书便是《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全名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是18世纪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贫困家庭,一生中只上过两年学,10岁时就辍学了,但他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呆在家中,一边工作,一边发愤图强地自学。他也积极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并写了著名的《独立宣言》,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宪法。最后在84岁时离开了人间。

富兰克林为人正直,不做伤害别人的事,也从不逃避自己的责任。他为人勤劳,爱惜光阴,时时刻刻做着有益的事,把不必要的事抛到九霄云外。虽然他小时候就辍过学,但他并没有就此停下追求知识的脚步,而是勤奋刻苦地不断自学,最终成为了一代名人。

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非常精彩,富兰克林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那正直、谦逊、善良的品质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学习精神也深深地鼓励了我;他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平等的事迹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我一定要努力向他学习,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