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是高考家长网为大伙儿带来的8篇鲁迅的故事,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高考家长网给您的好友哦。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 篇一
鲁迅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我惊天动地1881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13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症,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
朱正著《周氏三兄弟》中这样写道:“他们的母亲鲁瑞(1857~1943),会稽东北乡安桥头人。她的父亲鲁希曾(字晴轩)是个举人,曾任户口部主事。鲁迅在自传里说他,‘以自修到能够看书的学力。’1880年嫁到周家。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里讲过她的一件轶事:她是闺秀出身,可是有老百姓的坚韧性。清末天足运动兴起,她就放了脚,本家中有不第文童绰号“金鱼”的顽固党扬言曰:‘某人放了大脚,要去嫁给外国鬼子了。’听了这话,并不去找‘金鱼’评理,却只冷冷说道:‘可不是么,那倒真是很难说的呀。’”“他们在皇甫庄大概住了五六个月,到了年底,因为典屋到期或是别的原因,外婆家得搬家了。大舅父迁居小皋埠去了。”
由以上文字,我们可以发现:一、鲁迅先生的母亲鲁瑞喜欢读书,性格刚强,给少年鲁迅以良好的熏陶。二、母亲思想开明、解放,支持鲁迅读书求学。三、虽有时被称为“乞食者”,但毕竟少年鲁迅及兄弟曾受到舅舅等亲眷的关照。基于上述三点,先生把一些小说中的典型环境叫“鲁镇”,同“鲁迅”取自母姓一样,“鲁镇”也是为了纪念母亲,怀念古道热肠的亲眷、逝去的少年时光……
2、“鲁镇”为何是“镇”?
首先,是由先生个人的生活经历决定的。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城里,每年春天扫墓后都随母亲下乡(安桥头村),生活一段时间(小说《社戏》中有交待),这样由城而乡,又由乡而城,而“镇”恰好是城乡之间的纽带,适应了小说题材、内容的需要。
其次,也是出于鲁迅先生独特的匠心安排:“镇”笔涉城乡,交通水陆、汇聚万类,具有宽泛的社会容量,所反映的问题:如知识分子问题、妇女问题、农民问题,更有代表性,更能反映清末民初的水乡绍兴乃至时代际遇。
3、独特的“鲁镇”意境
“鲁镇”首先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意象世界:江浙水乡,习俗风情,各色人物,世事万家;其次,“鲁镇”不仅仅是自然环境,更侧重于社会环境,是一个情感、理智交融,写实、写意相结合的意境。它融进了作者的故土情思,鲜明的文化批判及反传统、反礼教的斗争精神,它浓缩旧时代、旧文化,旧中国,凄婉、凝重、沉痛、悲凉,绝对是“有意味的形式”。
4、中和之美
鲁迅先生深得传统文学、文化的精髓,在他的“鲁镇”系列中,有时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纹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烟囱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人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登;人知道,这已是晚饭时候了。”(《风波》)。
写人物辩证综合:孔乙己既迂腐麻木,但也有诚实善良的一面,如不愿欠帐、教小伙计识字、给小孩茴香豆等(《孔乙己》);《明天》中有市井无赖,但也有热心肠的街坊、协助单四嫂子安葬宝儿;《祝福》中虽有鲁四老爷的冷酷无情,但也有四嫂、卫老婆子等人对祥林嫂的关照。这样,使作品既高于生活,更忠于生活,而且从审美意义上观照“鲁镇”系列,发现其“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具有“中和之美”。
5、文化鲁镇
鲁镇是个文化乡镇,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在鲁镇这一典型环境中,凝聚审察了许多文化现象。酒文化:《孔乙己》中描写了“鲁镇的酒店的格局”“短衣帮”“穿长衫”的吃菜喝酒的情态,还写了“我”“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明天》中“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深更半夜没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头,吃喝得正高兴”;《风波》中“七斤嫂记得,两年前七斤喝醉了酒,曾经骂过去赵七爷是‘贱胎’”等。
鲁迅的故事 篇二
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但是,我也留下一张罢。当时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写给亲属的,***的是:
1、不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3、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4、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鲁迅的故事 篇三
鲁迅拒绝诺贝尔奖提名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作家。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他回信说: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鲁迅写这封信的时间正是中国新文学经过风风火火的10年之后,其时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当然包括鲁迅本人。但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新文学在最初十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仍能看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我们从鲁迅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其一,鲁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扎扎实实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其二,鲁迅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为标尺,意识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距离。强调这种距离,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为了使中国文学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其三,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保持一种平常心态。鲁迅看到世界优秀作家极多,而诺贝尔文学奖不可能把每位作家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僧多粥少,不必为此计较。
用童心教子
鲁迅先生善于启迪童心,利用童心教子,爱儿子而不溺爱儿子。鲁迅反对打孩 他认为打孩子只能使其皮肉受苦,而且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使父子母子的感情疏远,甚至造成逆反心理,产生对立情绪,对孩子的成功不利。当周海婴太顽皮不听话时,鲁迅只是用报纸卷个筒举起来,先装样子吓,看上去好严肃,接着把自己摆在与儿子同等的位置上,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儿子,通过说理的方法使儿子明理、改过。
鲁迅用孩子的童心诱导孩子,把功夫用在培育孩子的身心健康上。有一次周海婴听说家里买了观看狮子老虎的马戏票,他高兴极了。谁料鲁迅不让他去,他急得哭了起来。鲁迅虽说不爱看电影,但为增加儿子的精神食粮,凡有适合儿童观看的影片,他都特意陪着海婴去观看。为什么这一次却不让去呢?因为这马戏在夜晚表演,孩子容易受惊吓,不利于身心的健康。于是鲁迅采用童心诱导的方法耐心地告诉他说:“那马戏节目大都是猛兽表演,又在黑夜临睡之前,孩子看了要惊恐得不能入睡的,对身心健康有影响。”周海婴见父亲说得有道理,也就不哭了。
(何传跃 供稿)
爱书如命
鲁迅先生的全部生活内容里,书籍占着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 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看书以前,总是要先把手洗干净了,然后才捧书阅读,以免把书弄脏,造成坏损。
成年以后,鲁迅一直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一种极大的乐趣和事业。对稀有的好书,他就亲自动手翻印,装订成册。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那是一些简单的画线仪器,几根钢针,一团丝线,几块砂纸以及两块磨书用的石头。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使得他珍藏的一万多册图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出现污损、破散的情况。
鲁迅一向乐意把书借给别人看,特别是青年学生。但是,归还时,如果书面上有了破边卷角等损坏的情况,他会不高兴的。对于那种不爱护书的借阅者,鲁迅宁愿把书送给他,也不忍看到那被“蹂躏”过的原书再转回来 。
鲁迅先生常把一些好书主动寄赠给需要用的人。每当把书送出去时,总是非常仔细地包扎妥帖。这种花在包书上的心力,是为了友人,更是为了书籍。
鲁迅求学
鲁迅18岁了,一个新的问题迎面而来:他要做个什么样的人?他今后的出路在哪里?按照中国的老传统,像他这样出身的人,自然应该走做官的路,先把四书五经读个烂熟,再好好操练一番八股文和试贴诗,然后考秀才、举人、进士,最后搏个一官半职――这正是鲁迅祖父走过的路,也是祖父和父亲希望他走的路。看起来,鲁迅一度也试过这条道。在三味书屋读完经书以后,他曾在家里学过一阵八股文,像什么《义然后趣》,什么《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也做过几首试帖诗,像什么《红杏枝头春意闹》,什么《苔痕上阶绿》,一篇篇都送去给寿镜吾先生批发,态度似乎很认真。到了十八岁这一年,他还和二弟一起去参加会稽的县试,在五百多人中考得第一百三十六名,成绩堪称中上。但是,他对走这条路并没有多大的热情,既然对整个社会都有一种模糊的反感,对这社会给读书人规定的科举道路,就很容易觉得无聊,他本来似乎还想去参加绍兴府的复试,可正逢他一个小弟弟因病早夭,心情大坏,就真索性不去了,他的科举之路,也就此断绝……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了,先前那个老问题又拦住了他:以后怎么办?出路在哪里?当时,出洋留学的风气日益旺盛,许多在国内感觉气闷的年青人,都纷纷出国求学。鲁迅也想走这条路。可是,就像他当初只能免费的水师学堂一样,他现在也只能去争取官费的名额,到离中国最近的日本去。那份拿着家里的钱阔阔绰绰地远渡重洋,到欧美去直接拥抱西方文明的机遇,与他隔得太远了……
(丰 木 供稿)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 篇四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鲁迅也有微笑时》。
“鲁迅的骨头很‘硬’;鲁迅的头发很‘酷’;鲁迅的身材很‘修长’”——每每读完有关鲁迅的文字,眼前便会出现这样一个图像: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根根显示着与恶势力的不调和;一张消瘦的脸庞,露出刚毅与坚强。这形象与那不朽的文字一起,随岁月的增长由模糊到清晰,终于画出我的,相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鲁迅形象。
在众多作家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他敢骂,骂苟延残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骂奴颜婢膝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他敢抨击,抨击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击把孔乙己推上绝路的封建礼教;他敢呐喊,为艰辛而麻木地生活着的闰土,为受封建四大权力压迫的祥林嫂——无疑,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可能,人们看惯了《呐喊》、《野草》,看惯了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他并非只有一副面孔。在《朝花夕拾》里,关于他幼年时的快乐时光也有所记录。其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无不写出了鲁迅对故乡及幼年时代的怀念。《朝花夕拾》这部集子,最初拟定题目为《旧事重提》,无论是《朝花夕拾》还是《旧事重提》都写出了作者在经历家业衰败、多年沉浮后,对幼年时美好回忆。在这些作品里,虽然或多或少也离不开抨击旧社会恶势力,但读起来感觉已不是那么慷慨激昂,而是一种很平静很优美的感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六一公公的罗汉豆。人们说一个人的文章可以反映他的性格、心情等等,而记忆又是最让人着迷的东西,我想,鲁迅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脸上一定荡漾着微笑,而不会是一张“酷到家的冷脸”了吧。
原来鲁迅也有不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就比如当他想起了故乡时。
鲁迅的故事 篇五
少年时代的鲁迅在上私塾时,先生就教他们作对。一次,塾师寿镜吾老先生出了上联“独角兽”,让学生们对下联。立时塾房活跃起夹了,有的孩子对出“***”,有的孩子对出“三脚蟾”,有的孩子对出“百足蟹”等等,惟独周樟寿(鲁迅原名)一语不发,等课堂上*静下来后,他站起对出“比目鱼”。课堂立时悄然,没有再应对的了。寿老先生在—一评论了前者之后,最后称赞周樟寿对得最好。因为“独非数字却有一”的意思,而“比”也非数字,却相当于“二”。两者虽俱无数字却都有数的含义,真是恰到好处。
经老师的点拨,同伴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樟寿虽小却语惊四座。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 篇六
在我们看来,传播鲁迅精神是一项公益的、神圣的事业,鲁迅所体现的立人思想、独立思考、拿来主义和韧性坚守都可以在社会的公共空间中加以传播和推广,而这种传播和推广能够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进程。
记得母亲当年曾经说过:“我们把鲁迅的东西捐给国家,很放心。”把“鲁迅”捐给国家,体现的是鲁迅家属对鲁迅毕生追求事业的理解,是对鲁迅精神世界的理解,更是对传播、普及、推广鲁迅精神的期待,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我们对鲁迅精神传播作为一项公益事业的认同和信心。
但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开始,一些与鲁迅精神传播相悖的事情开始引发我们的惊讶与不解。总体的感受是:在鲁迅的身上又多出来了两个姓:一个姓“钱”,一个姓“权”,而他的本姓“周”倒似乎有被这两个新出来的“姓”给遮蔽掉的趋势。
这些年,被改姓了“钱”的鲁迅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之源,被争抢的手段可谓各显神通,五花八门。主要表现在下面的行为上:偷着使用,先下手为强(抢注鲁迅域名和商标)、蒙混过关(打球、故意模糊影像)、假公济私(私人运用公共资源来谋取)、以小变大(个体变集团)、一个变俩(原本是单体,一分为二成双)、母鸡生蛋(成立子公司)等等。
现在所有有关鲁迅的域名,诸如com、cn、net、org以及所有中文的鲁迅域名都已经被抢注一空,时间大概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们曾经试探着询问某鲁迅域名的拥有者是否能把域名承让出来,对方开价至少二十万,否则免谈……
据媒体统计,目前如“咸亨酒店”、“闰土”等热门词汇的四十五个类别的商标已经被全部抢注完毕。另外,以“百草园”作为商标的商品类别有二十二个;“孔乙己”有十七个。如今“孔乙己”商标,不但是茴香豆等食品商标,而且还是文房四宝、长衫、陶瓷,甚至是酸梅汤的品牌,“三味书屋”、“鲁镇”做成了香烟类商标,“华老栓”开了土特产商店,“祥林嫂”成立了洗浴中心。
一个全球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显示:至2005年,咸亨酒店的品牌估价高达三十四亿八千万元,而北京孔乙己酒店创办十二年,没花一分钱做广告,现在在全国已拥有九家分店,来客几乎必点一碟茴香豆。
2003年10月,绍兴县柯岩风景区耗资两亿元,占地一百五十亩,创造出了一个鲁迅笔下的“鲁镇”,期望“带给鲁迅的读者们一个更真切的场景体验”。与此同时,绍兴市出于同样的考虑,投资六亿元,建设了一个“鲁迅故里”,成为绍兴旅游业的王牌,门票从几元钱飞涨到近百元。“鲁迅故里”仅去年门票收入就达三千万元,今年要达到五千万元。媒体又说:“走进绍兴城,从鲁迅幼儿园到鲁迅中学,从鲁迅图书馆到鲁迅电影城,从鲁迅广场到鲁迅路,从孔乙己土特产店到百草园腐乳、鲁镇牌酱鸭等,几乎全城都姓鲁。难怪有人形容,抖一抖《鲁迅全集》,掉个名字都是宝。”
被商业标签化的鲁迅俨然成了一座取之不尽的“金矿”,沾边就能镀金,就能发财。
与此同时,在另一些领域,鲁迅也摇身一变姓了“权”。
比如一些时候我们家属出于工作需要,要向某鲁迅纪念馆借用鲁迅的遗物资料,不但必须征得领导的层层批准,还得付费,否则就借不到。再比如,我们曾经多次提出要求移动鲁迅墓前的两棵白玉兰树,原因是这两棵树有近五十年的树龄,根系相当深广庞大,已经触及到了灵柩,作为鲁迅的家属,我们心里自然很难受,但是,当我们提出把那上面的两棵树挪一挪的要求时,始终不获同意,有关部门向上汇报时竟说:“周海婴要拔树!”
诸如此类,一些行政部门以“国家”的名义剥夺了周家后代对鲁迅拥有的天然权利,而这些权利都是作为鲁迅家属理应享有的私权,在这里,一个比较突出的事例就是鲁迅著作的独占出版问题。鲁迅的著作权在1986年进入公有领域以后,《鲁迅全集》仍然不能被其他出版社自由出版,还美其名曰:“鲁迅很伟大,他的书不能乱出,否则的话影响不好。”为了开放鲁迅著作出版的限制,我多次打请示报告,我们还向政协提案,直至2004年这才有了松动。
至于滥用鲁迅姓名权和肖像权的问题,某些单位和部门中也广泛存在着他们长期以来以“国家的名义”制作和销售鲁迅纪念制品。当这些单位和部门以国家的名义在使用鲁迅的姓名、肖像时,无视家属的权利,我们甚至被告知无权过问,理由很简单也很权威,就是“我们代表国家”。而事实上,这些纪念制品无论盈利与否,都是商品,进入的是流通领域。再如,曾有个邮政部门在出售鲁迅头像邮票的同时,还制售鲁迅纪念邮册,标价达上百元,他们与其他单位一样以国家(公家)的名义拒绝我们过问,大声说“我是邮政”,实际上他们是邮政部门的子公司,应属三产企业……
在以国家名义对鲁迅的公权和我们家属对鲁迅拥有的天然的、法定的私权之间,人们似乎无条件地保留了对“国家名义”的简单认同,而不去考虑这些使用在多大程度上经过了严格的国家审定,并且完全是用于鲁迅精神传播这样一个公益事业的,更不要说对我们鲁迅家属所拥有的私权的基本理解和尊重。就如有关部门批准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可以用鲁迅的名字注册商标,我们家属要以鲁迅的名字注册商标时,却说“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加以驳回一样,凡此种种可以看出来,鲁迅家属对鲁迅的合法私权上,不仅得不到基本的利益保障,而且,甚至得不到基本的理解。
如果鲁迅先生地下有知,看到当年落魄穷愁的孔乙己、祥林嫂们如今这样光鲜醒目,看到他笔下颓败的“鲁镇”如今这般人迹喧嚷,我们觉得他应该会对自己能够在现代人的生活和商业中有这么大的影响而高兴吧,毕竟这不是忘却的纪念,毕竟经济上的自立也是“立人”的一个方面。
我们希望全社会的人们都明白,鲁迅是属于国家的、民族的,但是,鲁迅本姓“周”,不姓“权”,更不姓“钱”。鲁迅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我们的责任是护旗,决不允许有人在大旗的庇荫下玷污他。
孙中山先生十数次题写“天下为公”四个字,鲁迅固然姓周,但作为家属,我们呼吁 “鲁迅为公”!
鲁迅的故事 篇七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鲁迅爱书的故事》。文章主要介绍鲁迅先生童年时非常爱看书、爱买书、爱护书这三件事。鲁迅博览群书,见多识广,最后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小时候很爱看书,对书念念不忘,梦寐以求。得到书后,他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相比之下,我就惭愧之极了,我家里有一个大书柜,里面装着许多有意义的书。可我很少去碰那成千上百页的'文著,我只是拿那些书来摆设。我每天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电视机前度过,我还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还没有和书做朋友。但自从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每天和都会抽出一、两个小时出来看书。并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摘到一本本子里。以前,我写作文很吃力,想到脑子快爆炸,也想不出写什么好,但是自从我每天坚持摘抄好词好句,并且把它记住。到了写作文时,把它那优美的句子用到作文上。这样,我的作文内容文句就会既具体又优美了!
鲁迅先生收藏的书完整无缺。他每次去买书时,都会检查书是否有破烂,如果有破烂他就会去书店把书换一本好的。回到家,他还会把书用书套包起来,重新装订,这样书才能保存得更久。还有,鲁迅先生他从来“脏桌子不放书,脏手不翻书。”而我,记得三年级时,刚发下的来不一会儿就被我弄得书角都折了;到了学期末,书已经被我折腾得破烂不堪了。相比之下,我真是惭愧!但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把我的藏书都保护得完好无缺,连一个翘起的书角也没有。
读了这篇文章我受益良多。我以后也要像鲁迅先生那样爱书如宝,同书做好朋友!
关于鲁迅的故事范文 篇八
一、长妈妈和祥林嫂都是青年守寡,且都没有名字
《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说:“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鲁迅猜测长妈妈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但不完全肯定,并且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长妈妈被鲁迅祖母称为“阿长”,只是因为家里先前的保姆叫阿长,离开后,长妈妈来补了她的缺,大家叫顺了口,就仍旧继续叫下去。至于她的真实姓名,反而湮没了。《祝福》中也没有出现祥林嫂的名字。祥林嫂为了避免守寡后被婆婆卖掉的命运,逃到了鲁镇鲁四老爷家来做工,“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鲁镇人估计祥林嫂姓卫,也仅是猜测而已,“祥林嫂”这个称呼,是随第一个早逝的丈夫祥林而来。可悲的是,在第二个丈夫贺老六死后,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成为众人不齿的对象,大家仍旧称呼她“祥林嫂”,而不是“老六嫂”,说明祥林嫂的第二段婚姻得不到世人的承认。长妈妈没有名字,足以引起读者的同情,没有名字的祥林嫂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同样没名字,同样是寡妇,同样是做工,但长妈妈在鲁迅家有着一定的地位,祥林嫂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长妈妈是周家的保姆,本是伺候周家大少爷鲁迅的,但她睡相不好,使小主人很难受,虽屡遭祖母提醒也不能改掉,但周家也没有将她换掉。祥林嫂的境遇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初次来到鲁四老爷家,因为是寡妇,就遭到鲁四老爷的鄙视。夫死子丧后再到鲁家,成为鲁四老爷眼里的丧门星,连祭祀时的饭菜也不让她沾手。长妈妈和祥林嫂为什么在生活中受到的待遇迥异,主要原因可能是长妈妈守寡后没有再嫁、始终恪守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信条,而祥林嫂则违背了这一信条――哪怕这种违背是违心的。同时,鲁迅一家人相对来说比较开明,很和善,而鲁四老爷则是顽固的程朱理学信仰者。这也是长妈妈和祥林嫂在生活中待遇不同的一个原因。
同样都是寡妇,同样都没有名字,同样都是在人家做工,然而在世人眼里,二次改嫁的祥林嫂的命运却比青年守寡的长妈妈悲惨得多。个中原因以及社会启示,何其深刻,发人深省。
二、长妈妈和祥林嫂、柳妈等人都很迷信
长妈妈的迷信,包含了十足的愚昧与阿Q精神。他给鲁迅讲述长毛掳人的故事,说到长毛掳小孩与好看的姑娘,鲁迅认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时,她竟然变得严肃起来:“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妇女脱裤子的威力竟然超过了大炮,荒诞而又可笑。长妈妈是抱着严肃的态度对鲁迅说长毛的故事的,说明她并非凭空捏造来糊弄小孩,她的极端愚昧的精神状态充分暴露。现实生活中像长妈妈这样迷信色彩很重的人,在小说《祝福》中除了祥林嫂,还有柳妈。祥林嫂因为嫁了两个丈夫,并且都死去了,在柳妈看来,祥林嫂将来死了进入地狱,阎王是不会对她从轻发落的,因为祥林嫂在阳间没有遵守“从一而终”的教条。他会把祥林嫂用大锯锯成两半,分给两个死鬼丈夫,这使祥林嫂感到非常恐怖。她最终听从柳妈的意见,向土地庙捐门槛。沦为乞丐后,见到“我”,首先就是问灵魂有无的问题,但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在“祝福”之夜,怀着对阴间无比的恐惧,孤零零地爬向了坟墓。
长妈妈认为妇女脱裤的威力胜过大炮,祥林嫂认为自己将在死后受到阎王的惩罚,柳妈认为祥林嫂捐门槛可以赎罪,都是荒诞不经的迷信,鲁迅对此当然都持否定态度。长妈妈虽然迷信,但心地善良,这是鲁迅怀念她的主要原因。当幼年的鲁迅对《山海经》魂牵梦绕而不可得的时候,她给鲁迅带来了《山海经》,使鲁迅得到极大的精神享受,并由此对文学产生了兴趣。迷信的长妈妈善良的品质在《祝福》中也有反映:迷信的柳妈劝祥林嫂捐门槛的举动,显然是出于好心,是为了能让祥林嫂免除在阴间的罪过。虽然她的建议最终导致了祥林嫂精神的崩溃,但柳妈善良的本意却是不能否定的。
善良的长妈妈很迷信,正是社会底层的淳朴民众思想心态的反映。这种现实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是有其现实基础与社会基础的。可以说,迷信的长妈妈,在某种程度上是《祝福》中祥林嫂与柳妈的现实雏形。
三、《祝福》与《阿长与山海经》中的“规矩”
长妈妈教给幼年鲁迅许多规矩,首先是对儿童的规范:“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毋庸置疑,这种规范,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是一种扼杀,显然是要不得的,因而鲁迅很反感。其次是大众规矩,比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这些规矩,有的在《祝福》中得到直接的反映。如说人死叫“老掉了”,“祝福”之夜,“我”问鲁四老爷家的短工,四老爷和谁生气,骂谁“谬种”,短工回答祥林嫂“老了”,也就是“死了”,引起了“我”的震惊。这是最明显的文学作品对现实世界的客观真实的反映。
在长妈妈教给鲁迅的所有规矩中,最令鲁迅印象深刻的是正月初一醒来吃福橘的事情。长妈妈在除夕之夜就“极其郑重地”告诉鲁迅,正月初一见到自己第一句话必须要说:“阿妈,恭喜恭喜!”以此获得一年中的“顺顺溜溜”。鲁迅第二天醒来,按照长妈妈的说法做后,她竟然“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而且将沾满喜气的福橘塞到我的嘴里。像这种要孩子恭喜、吃福橘的规矩,显然是一种吉利文化。在长妈妈眼里,顺序是不能错乱颠倒的,很重大,也很神圣。《祝福》中也讲到了祭祀的规矩,也是很神圣的仪式,要求保持祭品的洁净。像祥林嫂这样再嫁且死了两个丈夫的“败坏风俗”的女人,别说祭祀的饭菜,就是酒杯、筷子和烛台,也是不能经过她的手的,“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长妈妈讲规矩,且对有些规矩,执行是很严格的,不能更改,否则她认为会给人带来一年中的晦气,不顺溜。有些规矩固然反映了人们的良好愿望,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鲁迅的故乡绍兴当时民众思想的顽固,对迷信思想的深信不疑。严格的生活规矩与浓厚的迷信思想在民间广泛存在,且在民众心中根深蒂固,体现在小说《祝福》中,最明显的就是祝福夜祭祀大典举行的神圣性和严格性。正是祭祀的规矩,使得“不干净”的祥林嫂最终丧失了继续生活的勇气,沦为了人见人厌的乞丐。长妈妈相信许多与迷信有密切关系的规矩,这只是社会民众思想的一个缩影;《祝福》将这种思想加以扩大,创造了一个庄严肃穆、天地圣众醉醺醺的“祝福”大典,正是这祭祀大典直接导致了祥林嫂的毁灭。
四、长妈妈的“切切察察”
长妈妈令鲁迅最反感的举动,就是她的“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似乎长妈妈总是喜欢背地里谈论别人的家长里短,家务琐事,并且谈起来煞有介事,伴随着一定的手势与表情。这是幼年鲁迅很不欣赏的地方,鲁迅甚至说:“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长妈妈虽然是鲁迅怀念的对象,但她毕竟是下层民众中的普通一员,有着旧社会农村民众的共同缺点:饶舌多事,将议论别人作为生活的调剂品,津津乐道甚至乐此不疲。鲁迅笔下的鲁镇民众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个长妈妈呢,正是他们构成了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
祥林嫂再来鲁镇,夫死子丧,内心的隐痛可想而知。此时的祥林嫂,是多么需要人抚慰她心灵的隐痛。“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在众人眼里,祥林嫂既然没有为前夫祥林守节,而是再嫁贺老六,这就触犯了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教条,就不值得同情。祥林嫂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讲述阿毛的惨剧,是想唤起人们对她的怜悯,甚至能对她说一些贴心的安慰话。唯有如此,内心的惨痛才能稍稍平复。但我们且看鲁镇人听了阿毛的故事后的表情与反应: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