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关于《时间简史》读后感优秀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高考家长网网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关于《时间简史》读后感,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读时间简史有感 篇一

终于,在这个暑假,翻开了期待已久,向往已久的宇宙学经典巨著——

时间简史。存着好奇和疑问,带着懵懂与渴望,我,一次次惊叹,一次次恍然大悟,一次次为之精辟的理论而折服。在震撼与兴奋中读完了它。

《时间简史》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他的作者,是身患“卢伽雷氏症”,无法言语,只能通过全身仅可活动的三根手指与思维敏捷的大脑来探求奥秘,发现真理的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继爱因斯坦后成就的物理大师——史蒂芬·霍金。

《时间简史》讲述了有关宇宙的起源和结局,谈及了令人瞩目的宇宙大爆炸与黑洞现象。从宇宙大爆炸理论中得出:宇宙的起源是由一个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的“奇点”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爆炸而导致体积无限扩大而形成的。而宇宙的结局分两种:一种是宇宙无限膨胀永不停止(事实上现在科学家已证实宇宙正在膨胀);另一种是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后继而收缩,最后又变为当初那样的“奇点”,即所谓的无限循环。

这样大胆的假设与猜想是前无古人的,这样深刻的观察与结论是震惊世人的,这样精辟的解说与形容,是令人不得不心服口服的。可以说,霍金的理论,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宇宙观念,也为人们探讨与发现宇宙,做出了极大贡献。这让我们不得不由衷得赞叹,霍金,真是一位大师!

其实,这本书令我震撼的,远远不止这些。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内容如何如何新奇,它的猜想如何如何大胆,它的语言如何如何精炼,它的解析如何如何独到,更因为,霍金。

是的,前面我已经讲过,霍金是一名卢伽雷氏症患者。卢伽雷氏症是什么?患病之后全身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系统退化,整个身体几乎不可以动而霍金,正是这样。除了思维活跃的大脑,他,就只有三根手指了。是的,就是在这样极其恶劣的身体条件下,他没有像其他患者一样自暴自弃,反而激起了他对自己爱好的更浓厚的兴趣,让他更能心无旁骛的去研究。我们可以想象,他是怎样去坚持艰难的探索,去坚持自己内心中不灭的希望与梦想的。不能行动,只有艰难地翻阅各种书籍资料,只有在自己的大脑中发挥想象力,发挥扩散性思维,去思考,接而再去逐渐证明自己的猜想。

是的,他做到了。可是,我们呢?我们的身体条件要大大优越于他,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呢?走到那一步,不需要别的,只需要,坚持,汗水,与信念。

用霍金的一句名言作结尾吧:

“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完全是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

《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二

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亚里士多德的发现,到托勒密的模型,再到哥白尼的改善,最终证明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地球是绕着太阳转。这个真理是多少个天文学家、科学家奉献一生,坚持探索的成果!他们精神使我们感动。正是这份坚定,是人类的思想进行了深刻转变,使现代科学对宇宙的理解更加深刻。

宗白华曾说过:“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但它同时也是严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是否真正看清了宇宙的秘密?在我们疑问的同时,《时间简史》已经给了我们答复。

《时间简史》已成为科学著作的里程碑,作者迷人而生动的表达方式,用最权威的语言,最精确的数据,使宇宙这个令人敬畏的话题变得更加清晰。

时间,使这些深奥的道理逐渐被人们明白。库尔德·哥德尔发现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新解,这使物理定律允许时间旅行的预示,并且之后科学家们发现了超光速的时空旅行。

这就意味着你可以进行逆时空旅行。你可以回到2008年,并且如果你的旅行过快的话,你甚至可以在北京奥运会未开始前,买票去看比赛。

这些道理的总结,到归功于霍金。他虽然在21岁患了病,但他从不放弃,在轮椅上发表着他的看法。他的奋斗让我们惊异与赞美。他用他的行动证明了他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并使他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一个人不因环境恶劣而气馁,坚持努力着,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我们要珍惜它,并要做一位坚强而勇敢的人。

我们从宇宙中探索和发现,我相信只要我们利用我们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一定会找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快乐!

“时间”究竟是什么?晚上,我坐在窗前,出神地望着无限的夜空,反刍着刚刚读完,放在一边的《时间简史》。

“时间”,它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它可以被浪费时间的人无限缩小,几年如同几日一般重复;它也可以被珍惜时间的人无限放大,变成在无限的宇宙中也能看得见的闪耀光点。霍金便是一个可以让有限的时间无限放大的人,他对天体物理学的研究,告诉了我们“时间”的样貌,告诉我们如何“书写”自己的“时间”。

“他机智而清晰的阐释宇宙物理的奥秘……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头脑”——《纽约书评》这么评价霍金,这位出身剑桥大学的著名物理学家。

如一般的科普读物一样,书中提到了宇宙的过去,宇宙约诞生于150亿年前,那时,宇宙只是一个点,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时间的概念。在这一点发生了大爆炸,时间从此开始。

按照霍金的理论,宇宙持续地在膨胀,也许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宇宙开始收缩,可能会收缩成一个点,一个不占有空间的点。到那时,时间便会结束。

时间终究会结束,这些看起来离我们很遥远的理论,却在霍金的拷问下延伸到每个普通人的生存意义——既然我们生在当下的“时间”之中,又怎么能辜负“时间”?因为有了那次大爆炸,才有了地球,才有了我们。也许在很久之后宇宙真的收缩成了一个点,我们的文明会被终结。但终有一天宇宙会再发生一次爆炸,会再次产生新的文明,新的我们,如此周而复始。然而,我们应当对自己,对“时间”负责,不能失去“时间”了才感到遗憾。

无疑,霍金的遭遇为这本书做了最好的注解。一个卢伽雷氏症的患者,肌肉一点一点萎缩,却在用上天赐予的头颅窥测着宇宙的奥秘,证实人生的意义。对比霍金,我们是何等的幸运,毕竟我们没有疾病扭曲着身体,没有因为手术而被彻底剥夺说话能力。我们应当像霍金所证实的那样,努力做有意义的事情,让生命留下辉煌的印记。

现在,我了解了这些,我不仅对书中的宇宙学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感叹霍金是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著作。现在,我面对着美丽的夜空,继续让自己沉浸在深远的思考中,虽然不能像霍金那样洞察宇宙,完成对“时间”的书写,但我会让自己与宇宙相比犹如一粒尘埃一般的生命放出光芒。

《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三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名为《时间简史》的著作,它的作者就是人们熟知的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残疾科学家史蒂芬·霍金。

这整本书讲的全是关于宇宙的知识,而且还涉及了时间。它最大的特点在书后,还介绍了几位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伽利略和牛顿这些在宇宙学方面有很大贡献的伟人。整本书告诉我们宇宙的图像、宇宙和时间的关系。其中最吸引人的是黑洞的奥秘。黑洞就是由质量大、密度高而且拥有能让光线都逃不出去的强大引力场。

看完了整本书,我觉得科学是十分重要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因为科学能是人类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没有科学就没有快捷方便的交通,没有科学就没有四季恒温的房间,没有科学就没有有趣好玩的游戏……现在的牌子上写的都是“中国梦,我的梦”,这些“梦”的基础就是科学。

记得书上的总序里有一句话“没有科学的‘教育’,只是培养信仰,而不是教育。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人,只能称为受过训练,而非是教育。”我认为一点儿不错。如果受教育是使人得到知识的公交车的话,受科学教育就是使人得到知识的私家车了。

霍金自强不息,勇于探索,敢于大胆推理,他的这种科学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我推荐大家看《时间简史》,相信大家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时间简史的读后感 篇四

宇宙从何而来,它又向何处去,宇宙有一个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它会到达一个终点吗?我们能在时间中返回过去吗?这两个哲学中最本源的问题促使苏菲开始思考,并在艾伯特的引导下开始了一次奇妙的哲学旅程。

摒弃思维中所有关于经典力学的规则,忘记引力是力,三维空间,绝对时间,我们凭什么自以为了解得更好呢?暂时忘记你所知道的或者你认为你所知道的关于空间的知识,不存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腾空你的大脑,它现在是一张白纸,而后根据作者的阐述,在白纸上涂鸦。

作者系统阐述了牛顿力学和狭义相对论,因为经典力学不仅是现代物理学也是现代天文学的开端,至此我们不仅放弃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思想而且以科学理论相对证明了放弃这一思想的准确性,且不仅于此,我们甚至以为我们的太阳,也许我们的太阳系在宇宙中都不占有独特的地位,世界观的这一改变象征着人类思想的深刻转变,这也是我们现代科学对宇宙立即的开端;而相对论迫使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我们必须接受,时间不可能和空间分离而独立存在,而是和它结合,形成一个叫时空的客体;而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更是将引力解释为四维空间的曲率,这一天才的设想,彻底颠覆了我们以往的宇宙观。

“弯曲空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有一个革命的设想:引力不同于其他力,它不是力,只不过是时空并不平坦这一事实的结果。在四维中,时空本应是一个平面,但因时空中的质量和重量分布不同,造成了时空的塌陷,就像一块被拉平了的有弹力的布,太阳是一块放在布上的小石头,石头让周围的布塌陷,形成一个近乎漏洞状,本是沿直线运动的光在经过这个弯曲的空间是因距离的拉长便显得慢些,同时,以光速为基准的物体运动速度便相对提高(当然提高的量极其微小)。所以,相对论的另一个预言是,在诸如地球这样的大质量物体附加,时间流逝的应该较慢些。在相对论中不存在绝对的时间,相反,每一个物体都有其自身的个人时间测度,这个测度以它在何处以及如何运动而定。

至于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时间和空间,霍金认为:现在时间和空间是动力量,当一个物体运动时,或者一个力作用时,他影响空间和时间的曲率,而时空结构反过来也影响物体运动和力作用的方式。沿着时间方向,宇宙在膨胀而不是收缩。

之后讲述我们的宇宙,物理学家们因观测到星系红移而得出宇宙正在膨胀的结论,而且膨胀正在加速,宇宙学家将这比喻成一个不断被吹胀的气球,那么在宇宙没被吹胀之前是什么呢?霍金解释说,事实上,在宇宙中我们观察到的物质总量的情形下,因爱因斯坦方程得出的所有解中,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过去的某一时刻(大约137亿年以前)相邻星系间的距离必须为零,换言之,整个宇宙被解压在零尺度的单个的一个点,就像一个半径为零的球,那时,宇宙的密度和时刻曲率都无限大,它是我们称之为大爆炸的时刻,大爆炸后的宇宙经过最初的暴胀后因额外的引力膨胀慢了下来,但实至今日,膨胀仍在继续。而直到了解宇宙的起源和现状,人们便想推测宇宙的未来,天文学家给出了两种可能:一,大解体,当膨胀到星系间的距离达到引力无能为力时,宇宙便炸散开来;二,大坍缩,即引力够大,宇宙最终坍塌回归到一个点即奇点,一如黑洞。

此外,霍金在本书中还解说了时间旅行的问题。关于时间旅行最具科学原理的方式有两种:一,超光速旅行,但根据现有条件,我们可以把粒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但无论注入多大的功率,也不可能把它们加速到超过光速壁垒,所以,目前为止,此路不通。二,虫洞旅行,即把时空曲卷起来,把几乎平坦的相隔遥远的区域连接起来,而如果一个先进的文明可能使虫洞维持开放,那么他们需要负能量密度的物质,而根据量子理论,允许某一些地方的能量密度为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但时空可以被曲翘,而且能被曲翘成允许时间旅行的样子。

书中还首次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比如暗物质,暗能量,超弦等等。

在书的最后,霍金说:如果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个完备的理论,在广泛的原理上,它应该及时让所有人理解,而不仅仅让几个科学家理解,那时我们所有人,包括哲学家、科学家以及普通人,都能参与和讨论我们和宇宙为什么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那将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这当然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愿望,但于我,真心希望那一天晚些再晚些到来。正如书中有一句话:人们总是不满足于把事物视作互不相关和神秘莫测的,我们渴求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不断超越自我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原动力,正是应对周边事物的未知,不解,推动了人类不断探索进步,惑而习,习而思,思而知,知而行,行而进步发展,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是社会的基础。

人活一世,从根本上面对两个问题,一,生存,得活下来,二,要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处。而这本书的价值即在于启迪人的思维,震颤人的灵魂。从兽到人,需要建立自我意识,从人到神,需要消融自我意识,而知便是建立自我意识的根本,不论人只满足于七情六欲的感应法门,亦想达到无我相,我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究竟法门,建立独立的自我意识,都是必经阶段,人类需要了解自己,以前的自己,人类渴望了解,在不断了解中不断进步,不断地走向未来。

时间简史读后感 篇五

逆时,顾名思义就是时间倒流。

超时,顾名思义就是时间跳跃。

逆时和超时,在大家看来,无非是两个新名词,根本无法实现。但是,假设在宇宙中有虫洞存在,两者就可能实现。

超时空旅行,也就是从a时点瞬间跳跃至b时点,不用再经过a、b之间的时段。看过《哆啦a梦》的朋友可能会联想起哆啦a梦的时光机,乘坐时光机可以到达未来或从前的世界。那么,如何进行超时空旅行呢?

超时空旅行有个前提条件:假设光速是100,就是要把宇宙飞船加速度达到99.99,还差o.ol就到100。当近光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就会到达将来的一个时段。譬如,小明从8点钟开始进行超时空旅行,会在9点钟到达。尘军从9点钟开始进行超时空旅行,会在10点钟到达。当然,你不只有一个小时可以越过,有二、三、四、五、六个小时,甚至一年也可以越过。而且,在未来的世界里,你可以见到另一个你,另一个你的爸爸妈妈呢!

逆时空旅行,是从b时点瞬间返回到a时点。它的前提条件是要超越光速。这似乎无法达到。现在,有家公司制造的火箭能加速到99.99,但仍未达到位居第一的光速。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宇宙中具备弯曲空间条件的虫洞。何谓弯曲空间呢?就是能将时空弯曲的物质,缩短了a、b之间的距离为弯曲空间。假设地球与比邻星之间的距离是200光年,那么如果虫洞存在的话,它可以为地球与比邻星之间提供已经缩短了的捷径:可能是150、100光年,甚至更近的距离。当飞船通过虫洞飞速行驶时,它一定能打破光速堡垒,回到从前。而且同超时空旅行一样,能看见当时你的家人和当时的你。遗憾的是,至今科学家没有在宇宙中找到半个虫洞。

我相信,在未来,一定有更多惊人的发现和发明,一定有更多的机器会超过《哆啦a梦》中所描述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