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忆读书课堂笔记优秀5篇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5篇忆读书课堂笔记,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忆读书课堂笔记范文 篇一

关键词:英语学习;笔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333-03

课堂笔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恰当而有效地使用笔记策略对英语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然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课堂笔记,也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培训,导致学生对课堂笔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如何记笔记没有明确的概念。本文旨在了解高中生使用笔记策略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引导高中生有意识地使用笔记策略以提高其课堂学习的效果。

一、高中学生做笔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课堂上做笔记是掌握知识的一个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然而,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不少高中学生其实很不善于做笔记,笔者经调查观察发现,造成学生在课堂没有自觉或不善做笔记的原因主要有:

1.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多媒体教学因自身的鲜明特征能使学生在更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体验和感知语言,更有利于激活课堂,因而,深受师生的欢迎。多媒体幻灯片的呈现能为课堂教学节省大量时间,使学生在相同的课时内学到更多的知识。然而,屏幕上纷杂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大多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根本无法做笔记。学生们往往认为,记不全不如不记。于是,他们摈弃了做笔记的传统习惯,以脑子的暂时性的知识储存代替了笔记本的永久性的记录保存。

2.高中生的生理特点。高中生正处于十七八岁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性好动,上课喜欢口头回答,很难静心做笔记。他们往往觉得表面看起来已经掌握的东西就不需要记下了。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诸多知识点还需不断复习、不断记忆,才能掌握到位。因此,在做书面作业或考试时,学生常常会漏洞百出。再者,高中生自我监控能力较差,有时面对大量的文字书写,会产生惰性,待惰性完全战胜自觉时,学生就基本放弃做笔记了。

因此,学生的英语课堂笔记作为一项常有可能被忽视的内容,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指导高中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是英语教师学法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必须对此加以重视。

二、高中英语课堂做笔记的意义

18世纪著名作家塞缪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的确,做笔记是件比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必要。做笔记能使学生眼、耳、心、手统一,达到注意力高度集中,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1981)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学习的材料为1 800个词的介绍美国公路发展史的文章,以每分钟120个词的中等速度读给他们听。把大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甲组为做摘要组,要求他们一边听课,一边摘出要点;乙组为看摘要组,他们在听课的同时,能看到已列好的要点,但自己不动手写;丙组为无摘要组,他们只是单纯听讲,既不动手写,也看不到有关的要点。学习之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回忆测验,检查对文章的记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组的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学习成绩最差。其他研究也表明,对于同一时段学习材料,做笔记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成绩能提高2倍,因为课堂笔记使学生实现了眼到、耳到、手到、心到的统一。

三、高中英语课堂做笔记策略的指导

笔记策略是精加工策略,是在意义理解基础上的一种更高水平、更精细的信息加工策略。作为任课教师,我们可以从笔记的类型、笔记的整理和使用两个方面来进行指导。

(一)笔记的类型

不同的笔记策略可以从不同程度上促进知识的获得、储存以及利用。根据英语学科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课堂笔记可以分为三大类:

1.阅读课内容要旨笔记。阅读课是目前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课时,理解英语课文内容是讲解知识点及语法点的前奏,教师一般需花一节课时间来讲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而大部分学生不习惯阅读课做笔记,一节课往往什么东西都没留下。其实阅读课做笔记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章篇章结构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做好阅读理解题。下面笔者以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模块七 Unit21中阅读课文lesson3 Epidemic Explained为例,介绍阅读课常用的笔记格式:

2.知识点表格笔记。课文中的知识点的讲解主要是英语短语的理解与举例。课堂中,教师详细地解释用法,学生也会多少也做点笔记。但许多学生记得杂乱无章,毫无头绪,所谓的笔记本根本无法作为复习时的材料和依据。笔者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即表格笔记,指导学生如何有条理地记录课堂中的知识点。表格分三纵栏,左栏记短语,中栏记例句,右栏记学生的心得。心得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受,笔者要求学生主要写下两部分:质疑和总结。质疑某个知识点,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重新审视所学内容,又可起到复习作用。总结所学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可弥补课堂内无法系统地完成的只是讲解。教师有时仅起抛砖引玉作用,学生可举一反三,延伸与拓展所学知识,丰富并充实课堂笔记。

3.语法课板书笔记。语法讲解课笔记较多,学生无法判断知识点的重要性,笔记的思路显得混乱。因此,指导学生做语法课笔记,教师的板书就是典范,将教学内容的精华凸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一览无余。板书有助于引导和调节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并提高学习的技巧;板书也能弥补口述的不足。因此,语法课教师呈现出条理清晰、文字清楚的板书,也就呈现了教师提出的学习重点,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笔记的整理和使用

法拉第在《回忆马克思》一书中写道:“……他(指马克思)有那么一种习惯,隔一些时候就要重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书中坐上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非常强而且精确的记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渊博的学问与他重视记笔记、善于整理笔记是分不开的。整理和复习笔记是把知识简化、深化、系统化的过程,是学习获得高效益的组成部分,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只有当学生充分利用笔记进行积极复习回顾,笔记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功效。

1.整理。做笔记不光只是用笔记下来,关键在于理解并用上所记的信息。为巩固学习效果,学生一般需要对所做的笔记作进一步的整理,使之成为比较系统的复习资料。整理、加工课堂笔记的方法有:忆、补、改、编、舍。“忆”即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信息,是整理笔记的前提。“补”即补充课内因教师讲课速度和课堂节奏而无法跟上导致的缺漏、跳跃、省略等情况,使笔记内容完整。“改”是改正笔记中的错字、错句及不够确切的地方,使笔记精确。“编”指使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使笔记有序。“舍”是舍去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之简明扼要。

2.复习。笔记是人脑有效的外存贮存器,是人记忆能力的延伸。学生有了一本翔实丰富的笔记本之后,必须充分利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学生做作业遇到困难时,除了向老师同学询问,还可以翻开笔记本,帮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考试前,笔记本又为系统复习所学知识提供了依据。总之,学生每次翻开笔记本就等于复习一遍所记的内容。因此,教师一定要尽量创造机会,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笔记本。

四、高中英语课堂做笔记的基本方法

做笔记是有着诸多好处和积极意义的课堂行为,然而让学生养成课堂上记笔记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1.教师方面。(1)抓好课前的习惯培养。英语教师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就要抽出一定时间辅导学生做笔记。让学生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以后再通过一二节课的实践,学生就可以很快适应教师的授课方式,避免学生盲无目的,不知要求地乱做笔记。(2)抓好备课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做好笔记的前提。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做好笔记,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认真分析、推敲、归纳、整理,形成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教案,设计好统领知识结构的板书。然后在备课计划中列出重点、难点、关键的问题,并用特有的符号、颜色等标出,以便课堂上学生能围绕这些重点、难点、关键问题做好笔记。(3)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做好笔记的条件。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清晰、有条理,准确而精练,切忌杂乱无章。其次,板书设计的布局要合理,层次要分明,字迹要工整,为了加强直观性,突出重点,可采用彩色粉笔作简图或标明重点内容。最后,把握好上课的节奏,讲解重点内容时节奏要稳健而缓慢,反复加以强调,利于学生把握要领做好课堂笔记。(4)抓好学业评价环节。应将学生的课堂笔记作为学业评价的一项内容,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笔记并选出比较优秀的课堂笔记让其他学生相互模仿和借鉴。

2.学生方面。(1)笔记本要求:应该是大一点且厚一点的本子,这样能满足高中三年的连续性使用,从而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封面最好结实一些,以防因天天使用而导致纸张脱落的现象。每一单元结束后应空出一至两页空白页,以作单元章节的总结所用。(2)格式要求:首先要记下听课日期、单元标题。每一个知识要点用1、(1)……(2)……2、……等序号排好。可以使用颜色笔标注出重难点。要学会使用常规性的或自己独创的符号标记,以便节约时间,节省空间。最好在笔记本的知识要点处注出其来源是教材多少页,还是哪一份试卷或讲义等,便于以后查实或更正。每页笔记应留出1/3或1/4的空白,用于课后拾遗补阙。书写务必要清晰。(3)内容要求:笔记内容绝不是教师板书的内容复制,课堂笔记不等于课堂记录。应该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自己不十分掌握或容易忘记的内容,也可是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的领悟等。课后通过自学所得到的新的知识点也应成为笔记的延伸内容。要坚持积累资料,扩充新知。(4)使用要求:笔记不是一种摆设。应学会整理归纳,完善笔记。应该通过经常翻阅来复习巩固,逐步地把笔记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对照笔记进行复习时,既有系统、有条理,又觉得熟悉,因而复习起来,事半功倍。课后要依据教材或寻求老师的帮助对笔记的遗漏之处进行补充。过段时间还应通过后学的知识对前面的笔记内容进行再加工或更正。

五、结束语

英语课堂笔记是课堂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它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重要载体。通过课堂笔记这一学习技巧循序渐进的实践,能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及时搜集、整合、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听课效率和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决不可偏废。因此,教师要切实落实并贯彻笔记策略指导,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时间指导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教师还应积极探索促使学生认真、有效做笔记的新举措,把评价督促机制落到实处,从而使学生能持续性的做好笔记,并为其所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评价反馈能力,真正达到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吴海鹰。初高中衔接阶段笔记策略的指导.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8).

忆读书课堂笔记范文 篇二

第一,看历史书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历史书,既包括我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也包括历史文本资料(历史刊物等),还包括相关的历史学习网站中的资料。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书种类繁多。要想学好历史,除了进行大量的阅读外,没有捷径可循。我一般看历史书的方法是:先看目,了解整本书的知识框架结构;其次看前言,了解成书的缘由;最后看正文,知道书的内容以及作者对相关史实的观点。在此过程中,要精读重要的历史书。对一些不太重要的历史书仅需简单浏览、了解就够了。精读的书要慢读、细读、反复读;对于需要泛读的书可以一目十行、蜻蜓点水,快速地从书中汲取有用的信息。

在平时看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力做到“五到”:目录要看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全貌;单元前言要看到,把握具体学习模块的概况;正文要看到,要细读正文里大量的知识点和评价;活动思考题也要研究到,熟悉和研究知识是以哪种方式转化为试题的;最后就是看到教科书后的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大事年表是对正文的补充。

第二,课堂听课的方法。我听课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听,思,记,悟。“听”就是听讲,听的时候要思维集中,把握老师和同学讲话的要点和关键之处。“思”就是思考。一方面思考课堂上听讲的内容哪些需要记忆和学习,另一方面思考课堂上的内容是否掌握住了,有无疑问和困惑。“记”既包括在课堂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包括对知识要点做笔记。我的历史听课笔记内容包括板书提纲、学习重点、老师对教材的拓展和挖掘等。笔记要简洁明了,以便自己日后进行整理和复习。所谓“悟”,就是要学习和掌握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要观察学习其他同学在历史学习中的成功之处。

第三,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搜集历史资料前,应首先确定时间、地域和内容范围。其次,寻找获取资料的有效渠道。我比较常用的渠道:一是到图书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多读书,多思悟;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三是在旅游过程中多看、多听、多问。要根据对学习的重要程度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以便在学习中使用、查找、联系。

第四,探讨历史问题的方法。老师经常强调,历史学的要求就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我们在运用手中掌握的历史资料探讨历史问题前,首先,应对历史资料进行认真的鉴定,要鉴定材料的来源、材料的真假、材料的作者、材料的性质等。其次,在使用历史资料作证据时,应注意选用典型的、重要的材料,以说明问题。要选用多且不同来源的相关材料来论证某一个问题,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最后,要全面认识和理解所选材料的含义,不断章取义、主观臆断、随意阐释,要用证据支撑论点或结论。

第五,做历史练习的方法。我这里所讲的“练习”主要是做书面作业。通过练习,可加深对已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练习可及时发现自己在历史学习上的不足。发现不足要及时弥补,弥补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的过程。我做习题的一般步骤为:第一步,审题,即“获取和解读信息”。 第二步,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即“调动和运用知识”。 第三步,正确表述事物和现象,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特征,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第六,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记忆历史知识是学好历史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记忆历史知识往往是比较头疼的事,甚至是烦恼的事,因此学会和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是有必要的。比如:边学习边记忆,先理解后记忆,有效重复。此外,还可以把学到的新的、比较陌生的历史知识和已经掌握的比较熟悉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或者将其纳入到已有的历史知识网络中去。具体的记忆方法有很多,如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提纲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

忆读书课堂笔记范文 篇三

如何落实这些理论呢?下面我就从教师方面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首先,要看重课堂习惯。

1、善于用眼观察

注视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是一种良好的感知状态。在面对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时可以先强制要求学生注视老师的眼睛(神态)和动作(肢体语言)。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语文课堂中的教师板书非常重要)的时候,学生应该认真观看黑板,密切注意书写内容。当某同学在发言或表演的时候,其他学生应当看着该同学的眼睛和所做的动作。作为基础学科,语文课堂需要加强情感交流,营造生动活泼的主题鲜明的课堂气氛。建议开展课前知识小测试、生字词听写、古诗文背诵等活动,以提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2、学会用耳倾听

倾听也是重要的课堂学习方式之一,只有良好的倾听者才能抓住说话者的要害,才能充分领会说话者的意图及话语的精神所在。倾听也是对发言者的尊重,是最起码的礼貌,只有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别人才会接纳、尊重与你的对话。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当老师讲述或同学发言的时候,应强调学生们认真地倾听,同时还要注视着发言者,不能做其他的事。在听取发言的过程中,如有其他问题或想法,可以先作好简单的记录,决不允许随便插话抢话,等老师或其他同学发言完毕,才可举手提问或提出不同意见。这样的训练也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3、乐于动手实践

动手,其实就是要做好课堂笔记。必要的课堂笔记有助于过后进行讨论学习,便于重新拣起细细思考慢慢消化。做笔记绝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有选择地作重点记录,要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并且当天一定要作好整理归类。笔记一般分为教科书笔记和课下笔记,前者用来根据课本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课进程记录盲点、遗漏点,后者用来记录课下学习或者作业考试中的难点、易错点、思考点等。

4、多动脑勤思考

这一点笔者认为应包含听课和质疑两部分,除了上课时思维必须紧跟老师脚步外,还得在学生学习深入后逐渐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质疑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是创新的基础。善于质疑的人,必定善于发现问题。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可以用具体的公式和数据来表达。理科往往答案唯一或固定不变,而语言文字复杂多变,我们知道“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语文知识细节,由于认知个体的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差异,出现不同的结论、得出相悖的答案也是很正常的情况。因此便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营造民主的氛围,求同存异,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不同的见解,多根据自我意识自由赏析文章词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其次,不能放松课后习惯。

1、预习复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就是在谈复习的重要性。对于未接触的知识,先期预习,可以找准自己的弱点,在听讲中着重关注,有利于针对性学习。

2、扩大阅读面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举足轻重,课堂上的阅读主要用于自习、预习时的课文研读。不少老师还会让学生阅读课外的报刊、书本(名著)等。要让学生和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单凭课堂上的累积,应对考试还行,但要是想成绩拔尖并且受益终生,那么课外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阅读就不需要像课本那样要求严格的记忆,而是可以在很轻松的情况下,当作一种消遣。

3、加强记忆

忆读书课堂笔记范文 篇四

关键词: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章灿,任教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升二中。

想学好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树立信心。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更佳的教学效果。如何使学生感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形象教学方法,利用“画”、“唱”、“演”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形象教学方法

1.“画”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手段。首先,在课堂上举着自己制作的画边问边答,图文并貌。例如:要教学“小汽车”这个单词,教师就可以指着画提问“What’s this”?“It’s car”,然后教师又可要学生们拿出自己先画好的“小汽车”卡片来进行两人间的问答练习。其次,边画边操练。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画一步步进行口头操练。例如: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某样物品,让学生猜教师画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答案,教师给予否定,最后完成画,并告诉他们正确答案。

2.“唱”

英语歌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添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如:知道有学生过生日时,教师就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给他(她)唱生日歌,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

3.“演”

表演是一种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和课文,增强运用已学词语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有效活动。在介绍课文时,教师进行示范表演,是一种导入新课常见的教学方法,学生喜欢看教师表演,教一些动词时,教师可边做动作边板书新单词。

二、练好英语基本功

练好基本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就谈不上继续学习,更谈不上有所成就。要想基本功扎实,必须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以下“五到”:?

1.“心到”

学生在课堂上应聚精会神,一刻也不能懈怠,大脑要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思维要活跃、思路要开阔,心随教师走,听懂每一句话,抓住每一个环节,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多联想、多思考,做到心领神会。

2.“手到”

学英语,一定要做课堂笔记。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都过目不忘,记忆本身就是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常言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教师讲的知识可能在课堂上记住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所以,做好笔记很有必要。英语知识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学到的每一个单词、词组以及句型结构,都记在笔记本上,甚至是书的空白处或字里行间,这对以后的复习巩固都是非常方便的。

3.“耳到”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要专心听教师对知识的讲解,而且要认真听教师说英语的语音、语调、重音、连读、失去爆破、断句等发音要领,以便培养自己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听到听懂教师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在头脑里形成反馈以帮助记忆;理解领会教师提出的问题,以便迅速作答;对比同学对问题的回答,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4.“眼到”

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双眼紧随教师观察教师的动作、口形、表情、板书、绘图、教具展示等。大脑里形成的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相结合,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5.“口到”

学习语言,不张嘴不动口是学不好的,同学们最大的毛病是读书不出声,害羞不敢张嘴。尤其是早读课,同学们只是用眼看或默读,这样就只有视觉信息,而没有听觉信息在大脑里的反馈,当然记忆也不会太深刻,口部肌肉也得不到锻炼,也就很难练就一口纯正的英语。所以,要充分利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间大声朗读;课堂上要踊跃回答教师提问、积极参与同学间的讨论和辩论,课下对不清楚的问题及时提出,要克服害羞心理,不耻下问。对学过的课文要多读、勤读、苦读,可以跟录音机读,竭力模仿其语音语调以纠正发音,要读得抑扬顿挫琅琅上口,一些经典文章最好能背得滚瓜烂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练习英语口语,比如,与外教交流、参加“英语角”活动、与同学进行对话、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曲、演英语短剧、进行诗歌朗诵等。除了对课本中的范文要细读精读之外,还要多看些适合我们中学生的课外读物,既可增长知识,又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阅读水平。

三、记忆单词的关键

学英语,词汇的记忆是必不可少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没有了词汇,也就谈不上句子,更谈不上文章。所以,记单词对学生来说就显得极其重要。记忆单词关键有二:?

一是持之以恒。每天坚持记忆一定量的词汇,过几天再回头复习一次,这样周期循环,反复记忆,经常使用,就会变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并牢固掌握。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开始,就要坚持下来,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是良好的记忆方法。记忆单词的方法很多,学无定法,但学有良法。

笔者认为,张思中的“集中识词,分类记忆”不失为一种适合中学生的好方法。把中学生应掌握的3500个单词集中汇总,分门别类,先过单词关,然后再学教材,在课本中使用和巩固它们的用法。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同一元音或元音字母组合发音相同的单词归为一类;根据词形词性、同义词反义词等集中记忆;把相同词根、前缀、后缀、合成、转化、派生等构词法相同的单词或词组列在一起集中识记印象比较深刻,记忆效果也比较明显。这样每天记40~80个单词,坚持不懈,多联想,多思考,多使用,词汇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注意单词的用法和词组的搭配,牢记教师讲过的单词惯用法和句型,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解题,而且在写作时也会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忆读书课堂笔记范文 篇五

1、理解记忆,

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真正记牢。心理学研究表明:以理解为基础的记忆,效果大大优于机械记忆。什么叫理解?理解就是把要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对新知识的内在意义的认识。通过这种联系,我们就会牢牢记住这串数字。应考复习中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记忆,让我们深刻理解它们,准确记忆它们。

2、科学规划。

适当的压力可以避免随意性并强化复习效果。在一天中大脑最清醒,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复习记忆那些较抽象、较艰涩的知识,而且加大容量;在比较疲倦,精力不够好的情况下就要适当减少任务。任务一旦确定后,就要集中精力,强化注意,活跃大脑,保证完成任务。许多同学实践证明,集中注意读两遍远远胜过随随便便读十遍。

3、及时复习。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一般有四种方式:

(1)尝试回忆。当天晚自习或睡觉前,将老师讲过的知识要点、重要细节、关键步骤、主要方法,按照讲课的先后顺序再现一遍。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己检查自己,逼着自己进行思维活动。

开始尝试回忆时,最好先不要看书或听课笔记,等到想不出来的时候再看书或听课笔记。为了加深记忆,还可以一边想一边把主要的内容写出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通过尝试回忆,把课堂学习的内容在脑子里再过一遍,记住的往往是自己已经懂得的,没有记住的正是自己没有掌握的,这说明记忆恰好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对于那些想不出来的学习内容,自然就会急着去看或查找笔记。这样,就激发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并自觉地将忘记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使得复习有针对性。

(2)认真读书。在复习的过程中,完成了回忆的步骤以后,便要开始认真读书。当然,这时候的读书与预习和课堂学习时的读书是不一样的,它是在预习和课堂学习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读书和思考相结合。所谓读书和思考相结合,是指不仅要在读书的过程中认认真真读,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内容绝对不马虎,而且还要边读边思考,要多想想在回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内在联系,更要思考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②要重点突出。复习中的读书,要有重点要细读和思考。对于已经记住和理解的部分可以不必再花费很多时间,而把时间集中在回忆不起来和印象模糊的内容上面。在读书的时候,不妨边读边划。

③重在精读、熟读。对于课本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必须做到精读和熟读。至于一些关键的章节和定义、定理和定律等内容,还要在精读、熟读的基础上,将其背出来。

(3)整理笔记。在复习过程中的整理笔记,是指要把预习、课堂学习和复习等学习过程中所记的笔记串联起来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整理,使其成为一份经过加工和提炼的复习资料。整理笔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知识深化、简化的过程。所以,它要求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精练,最好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可以使这份经过加工整理后的笔记成为阶段复习和重要考试前复习的得力助手。

(4)探索和发现。复习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重复课本的内容,而应该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有所发现。所谓"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这个道理。要在复习的过程中进行探索,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质疑",也就是提出问题。对于知识,不仅要懂"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还要懂得"为什么"的问题。

4、分散复习。

一般地说,头脑中数字知识越多的人记忆数字的能力越强,数理化公式记得越多者,记新的数理化公式越容易,古文背得多的人记忆古文能力越强,外语单词记得多的人记忆外语单词越容易。广背博记的人往往记忆力超群。怎样才能广背博记呢?最好的效果是分散复习材料和复习时间。例如集中复习1小时不如把这1小时分成几次使用好,假如白天学习了50个单词或一段古文,与其晚上集中1小时复习,不如把它分成晚上复习30分钟,第二天复习 15分钟,第四天复习10分钟,一周后复习5分钟。这样既针对了遗忘规律,又降低了大脑因时间过长而形成的抑制,还强化了记忆。

5、交*复习。

同一类型知识的单调重复容易降低效率。心理学研究说明,将两种同类材料放在一起复习容易产生互相干扰;将两种不同材料放在一起复习,会产生新异刺激,这种刺激可促使大脑细胞十分活跃,从而增强记忆效果。复习时应该文理交*,长短结合,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6、五官参与。

单声道总不如立体声。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要求三组学生记住10幅画的内容,第一组只听别人说画上的内容,第二组只看画上的内容,第三组边听边看。结果第一组记住60%,第二组记住70%,第三组记住89%。这个实验说明,多种感官协同作用于一个对象效果最佳。只看不读,不如既看且读;既看且读不如看读写结合。俗话说"好记性不入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