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写作载体 >

小故事大道理作文(精选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高考家长网整理的7篇小故事大道理作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小故事大道理作文三百字 篇一

我家住二楼,对面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张奶奶,她的脸上最明显的就是要数那几条深深浅浅的鱼尾纹了,它们记载着岁月,记载着时间的渐渐流失,稀稀少少的白发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张奶奶已经两鬓斑白,可一双笑眯眯的眼睛又让我觉的张奶奶不老。

张奶奶很喜欢和小孩子在一起,听小孩子们道出自己高兴的事和痛苦的事,她总是那么认真地听,那么专心地听,让孩子们在这里像参加一个小故事会一样分享快乐和悲伤,也喜欢讲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给孩子们听。小时候每当我们写完作业,就都来张奶奶家,听她讲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她也是那样绘声绘色的讲,她讲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千古的名句。只有一件件平凡小事,可她总能让故事生动感人,我们也听的津津有味,仿佛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就在眼前跳跃,陪伴着我们度过短暂的闲暇时光。

一天,妈妈说张奶奶生病住院了,我们听到这个消息时,都放下了手上的作业,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医院,我们围在张奶奶的床边,握着她的手,她看到我们很高兴,习惯的又用微弱的声音给我们讲起了故事:“奶奶小时候呀,可是一个十足的小戏迷,有一次晚上,我独自一人走过黑漆漆的田野,跑到5里以外的打谷场,只为看一场戏。萱萱啊!以后奶奶不在了,你要勇敢点、坚强点,不要怕黑不敢下楼跟小伙伴们玩……”,说着说着,张奶奶闭上了慈祥的双眼,眼角流出了两行泪水,可嘴角却是上扬的。我们一个个也都哭了出来,病房中充满着痛苦与不舍。

虽然故事还没讲完,但我知道张奶奶是爱我们的,是不想离开我们的,是不舍得我们而流泪,是对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而微笑。这让我想到了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寻梦环游记》,虽然人已经到了天国,但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没有忘记她,她就能在亡灵节里回来看我们。我这辈子都会记得张奶奶,让她能每年能回来看看我们。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生命是短暂的,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小故事大道理作文范文 篇二

这本书里面有许多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一个道理。这些道理让我获得人生的启迪。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年轻人在练篮球,他投了数十次都没有投进去。显然他失去耐心了,他开始不认真地投篮了。起初篮球都能碰到篮筐,可到后来竟连篮筐碰不到了,篮球像只无头苍蝇乱闯乱撞。这让我想到了书里面的一个故事:《蜘蛛的启示》。这只蜘蛛并没有因为一次次掉下来而气馁,反而坚持不懈一次次地爬上去。

可是眼前这个少年并没有选择坚持,我觉得如果他选择坚持总有一次会投进的。

其实我也有过试图半途而废的经历。

经典小故事大道理范文 篇三

关键词:激发;兴趣;提高;经典诵读;有效性

通过诵读活动,让中华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逐步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爱家爱国、自强不息、助人为乐、诚信为人等良好品质,有助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经典诵读,提高经典诵读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提高学生诵读兴趣是提高经典诵读有效性的关键。一切的学习都应当以兴趣为前提,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诵读经典的活动中,老师必须做好前期的工作,那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浓厚兴趣。

一、书香氛围激趣

营造“书声琅琅,文墨溢香”的校园氛围。在校园走廊、橱窗上张贴古代名人画像,经典诗文书法作品;在校园主要通道,教室门外悬挂名言警句、经典诗句;在校园的一些墙壁上镶嵌(或直接书写)以经典诗文为内容的书法作品。以这些随处可见的经典名句,营造轻松的诗意氛围,浸润学生心灵。

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让诗意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各班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墙上开设读书专栏,如“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和经典牵手,与圣贤对话”“小荷才露尖尖角”等,张贴学生作品。黑板的两侧张贴古诗文名句,正中书写每日一诗,让学生在抬头见诗,在浓浓的古诗文气氛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走近经典。

二、故事激趣

讲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传统文化经典中的道理,学生容易听进去,学得轻松。《弟子规》和《三字经》中有许多典故,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借此编一些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明白一个道理,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三、歌唱古诗词激趣

古诗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音乐美。在诵读的过程中,为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让他们记得更快、更牢,我们可以开展歌唱古诗文的活动。如:在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让他们学唱《明月几时有》,在学会唱这首歌后,诵读这篇诗词会更加熟练,并且充满了音律美。另外,苏轼的《大江东去》,李商隐的《别亦难》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四、情境表演激趣

小学生喜欢表演,喜欢展示自己。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学生情境表演朗读的时间,让学生摇头晃脑,闭眼陶醉地诵读古诗文。如《三字经》的学习,可做如下设计:从谷建芬的古诗新唱里下载歌曲,并配上动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唱诵。先让学生品读,然后播放谷建芬古诗新唱《三字经》唱诵视频,让学生跟着一边唱一边做动作。接着,设置一些场景让学生来表演。第一个场景:妈妈每次买回来的学习用品,小明总是让哥哥先挑。第二个场景:放学后,小明和哥哥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摆着一盘梨,小明一个箭步跑上前,挑了一个最大的就往嘴里吃。然后让学生交流:以上两个场景,你喜欢哪种做法?为什么?通过品读诗歌,吟诵经典,合作交流,让“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的做人之道熏染孩子的心灵。

五、古诗配图激趣

古诗文经典比较难记,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简易图画,可以使古诗文经典更加容易理解,同时还有助于记忆。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引导他们背诵一些难以理解的古诗文经典时,如果能利用简笔画将枯燥艰涩的文字转化成图像,并配上动作,不但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古诗文经典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诵读柳宗元《江雪》时,鼓励学生给古诗配图。通过笔墨的勾勒,使一位在雪野江畔独自垂钓,天寒又地冻,一片肃杀、冷清的孤寂的景象跃然纸上,我们更能体会到老渔翁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通过配画可以不断加深学生对经典诗词内蕴的理解。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篇四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庸。

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www.kaoyantv.com》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

道理: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小故事大道理作文三百字 篇五

在暑假里爸爸送给我一本书——《小故事大道理》,全书写了二十二个故事。翻开书,我就被精美的插图和生动道理的文字深深吸引住了,书上的内容肯定了真、善、美,评击了假、恶、丑。

有一篇故事我反复看了好几遍,那就是《长跑冠军白兔》,这个故事的道理让我深深地记在脑海里,主要内容说:有一只叫“遥遥”的小白兔在森林跑步中获得冠军以后,自以为没有其他人可以超越他,每天都在睡懒觉,不再训练,结果在第二年的比赛中跑了个倒数第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骄傲会使人落后”的道理,一时拥有的成绩,不代表永恒,我们除了谦虚外,还要坚持勤奋、努力,每当你一停下来的时候,别人就会赶上,甚至超越你,因此,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对的。

记得我读二年级的时候,写作水平自我还觉得过得去,心里有了很大满足感,因此对平时的观察和练习都小了,结果由于懒惰,不进取,到四年级写作还停留在二年级水平,到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不进步等于退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本《小故事大道理》虽小,却教给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给我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小故事大道理作文三百字 篇六

寒假期间妈妈给我一本书,告诉我有时间看看这本书,我不厌其烦的随口说:“没问题”。之后就把这本书丢在了一边。一天妈妈问我:“《小故事大道理》读了吗?我吞吞吐吐地说:”还没呢。马上读。“于是我赶紧拿出这本书读起来。读完一篇,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住了,就一连读了好几个。每个故事都是那么普通,都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似的并且每个故事后面还有专家的点评,告诉我们故事虽小但是寓意深远。

打那以后,我一有时间就抱起这本书看,它教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对待事物该怎么处理,等等。告诉我要尊敬长辈,对任何人要有礼貌,要助人为乐,经常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遇到事情不要急,要多动脑,遇到困难要想解决的办法,不要知难而退,还教我一些日常的知识,做事要认真不马虎。好多大道理。

我看完这本书之后,非常感谢妈妈,我要把这本书中的知识记在我的脑子里,用实际行动来做。做一个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

小故事大道理作文三百字 篇七

暑假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套《小故事大道理》。这套书里是一个个小故事,我刚看完第一个故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从此便爱不释手,争分夺秒地想把这套书看完。

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铁杵磨针》和《读死书和读活书》。

《铁杵磨针》讲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他少年时很顽皮,不用心读书,后来受到一位老婆婆要把粗铁棒磨成绣花针那种强大毅力所启发而发奋努力读书。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暑假学手工钩花时的情景。一开始,我的左右手总是没办法配合好。有时候,左手放了线,右手忘了钩;有时候左手没放线,右手却开始钩了,总是一步都没钩准,气得我直跺脚,把它丢在一旁玩去了。后来,在妈妈的劝导下,我一次又一次练习,终于学会了最简单的钩花花样“钩辫子”,真的好开心,好有成就感!

在这个故事中,我超级佩服老婆婆的毅力,也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夫,就能克服困难,做出成绩。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读死书和读活书》讲的是同一个老师教授同样的知识给两个孩子,他们各自有所掌握。读活书的孩子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所学的知识能够很好地运用;读死书的孩子死记硬背,不多加思考,没办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要求我们摘录好词好句,目的是想让我们学会了之后能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使我们的作文更加生动,更加精彩。但是有些同学,学归学,摘录归摘录,不加以运用,作文能力也就无法提升了,这其实也跟读死书的道理相同,我们千万不能做读死书之人!

这个故事还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