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高考家长网为您整理了9篇中国经典故事,可以帮助到您,就是高考家长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中国经典故事范文 篇一
1998年,中国青年基金会启动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就倡导孩子要“从小沉浸于中华文化这最深切、最久远的人文关怀之中”。学前教育虽然在此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表述“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中,仍可以深切感受到幼儿接触、感受经典古诗文的必要性。
但如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选择适合的、有效的内容和方法,更好地凸显经典诵读活动的价值等方面还有待研究和解决。我园开展《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园本研究》课题研究,着重对“活动实施的策略”进行探索,从选材、环境创设、教学手段等方面展开了研讨。
二、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
1.内容选择:“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国的经典古诗文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做到不主观臆断;要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多层次地选取经典教材。
(1)教育性及品质培养
一些经典小故事往往蕴含许多教育寓意,结合《我们都是好朋友》《亲亲热热一家人》《准备做小学生》等主题活动,通过听经典故事诵读三字一句两字一句的《弟子规》,吟诵诸如《游子吟》等古诗,让幼儿获得更多生活启迪和为人做事的启蒙道理。
(2)从传统节日入手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有趣的典故、独特的风俗。同时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习俗的发扬。于是,我们将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古诗诵读结合起来,如春节选择古诗《元日》、清明节时选择古诗《清明》、重阳节时选择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多层次地选择经典教材,使得经典诵读内容“百花齐放春满园”。将经典诗文渗透于孩子的一日活动中,使其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能潜移默化地浸润幼儿心田。
2.环境营造:“一树梅花万首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环境创设得好可以使活动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了让家长和孩子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我们要做到诵读活动环境的多方位营造。
(1)幼儿园诵读大环境的创设
在楼道中布置了诗配画,以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幼儿时时展示经典诵读的内容,吸引了幼儿和家长的眼球。每天上下楼梯时老师会有意识地带领幼儿读一读,认一认,学一学。家长在接送幼儿时常常会停下脚步朗读画板上的古诗文给幼儿听,让幼儿处处沉浸在经典诗文的熏陶之中。
(2)班级诵读区域环境的创设
老师对班级小环境也要巧花心思进行创设。在活动室的角角落落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如“经典诵读屋”“经典图书角”“经典对对碰”“经典小舞台”等。我们在这些区域里摆放自制的《三字经》故事书、唐诗棋谱,三字经接龙卡、表演道具头饰……环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兴趣。在区域里,幼儿自由、愉快地玩乐,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
“一树梅花万首诗”,诵读环境的多方位营造,让每个幼儿和家长都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参与经典诵读活动,使大家置身在诗意盎然的温润氛围中,随时受到经典的熏陶和感染,感受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3.教法探索:“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孔子的教育观点注重“因材施教”。而现代教育思想也认为“教无定法”。特别是对于幼儿,经典古诗文中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深奥的内容,非生活经验少、认知水平低的幼儿所能理解。幼儿刚开始接触,出于新奇,他们会很认真。但若一直按一种固定的模式去活动,随着时间的延长,他们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只有顺应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多样性、游戏性的活动,才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1)故事表演法:多方位参与、寓教于乐
故事是幼儿百听不厌的,为了让幼儿能理解经典诗文所表达的意思,教师可以将经典内容编成一个个贴近幼儿生活、道理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如:在教授《三字经》片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时,教师融入了“周处改过”的故事,并添加了人物对话,让幼儿一听就明白了是非对错。
(2)愉快诵读法:你方唱罢我登场
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在学生感受体验基础上的艺术形象再创造活动,在学习古诗文的基础上,我们可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诵读,一方面可以巩固幼儿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的节奏韵律感。在诵读中我们还可以采用有节奏诵读、配乐诵读,两个幼儿对读,接句诵读,接字诵读等方法有效地调动幼儿读的积极性,营造“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诵读氛围,渐渐地,“古诗文诵读接龙”“古诗文配乐诵读”“诵读打擂台”将成为幼儿喜欢参与、愉快参与的活动。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上要做到多角度、多手段,做到“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让幼儿在生动的情境中,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领略古诗的内涵与意境,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经典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
中国经典故事范文 篇二
互文性;诗歌用典;使事用典
I206.2 A 1004-518X(2012)03-0081-05
余小平(1963-),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访问学者,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诗歌与旅游文学。(浙江杭州 310014)
一、用典与互文性
“每一个文本都是由对其他文本的援引而构成的镶嵌图案,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最早提出了“互文性”概念,她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与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之中。文本与文本之间互为参照物,它们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一个庞大开放的文本网络,从而构成了一个文学符号的演变过程。后来,罗兰·巴特进一步深化了互文性理论,在他看来:“所有文本都是互文本”,“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共同特性,他强调在文学研究中应该把单个文本置于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语境和整个文学传统中来进行对比参照。法国学者萨莫瓦约说:“互文性使我们可以把文本放在两个层面上进行思考——联系的(文本之间的交流)和转换的(在这种交流关系中的文本之间的相互改动)。”
互文性大致可分为:共存关系的互文手法与派生关系的互文手法两类手法。引用、合并、粘贴等属于共存关系的互文手法。引用、合并、粘贴都是把一段已有的文字嵌入当前的文本中,这一类互文手法都是几篇文本共存。另一类如戏拟、仿作、化用、用事等则属于派生关系。这一类的互文手法比较隐晦,有更多的变化,不像第一类那么明显。
先在的文本是当下的作者无法规避的,没有人可以完全脱离先在文本进行创作。黄庭坚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人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从互文性角度看,文学创作中的文本彼此联系,组成了形式多样的链锁或网络,显示出强烈的文本关联性。任何文本都不可能独立于先在的文本而单独存在,它存在于自己与他文本的各种关系之中。
“互文”最早是中国一个训诂学术语,其核心内涵即“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在中国诗歌漫长的发展史中,“互文性”理论所论述的文学现象早已普遍存在,诗歌用典就是其中之一。与互文性运作机制类似,用典也是要借助于互文性定义中所说的“吸收和转化”来实现,它是互文性的表现形式之一,与互文性是一种部分重合的交叉关系。
二、用典的特点与要求
文本的互文性主要体现为引用、用典、仿作、戏拟、反讽、拼贴等多种现象。互文性理论中“引用”手法略同于中国诗歌中的“直接使事用典”,即用典。本文专门就诗歌用典的互文性现象的展开分析。
(一)用典的概念及类别
什么是典故呢?“‘典’指经典,泛指历代典籍中的言辞成语;‘故’指故实,泛指古今事类。用典即指引用古今事类成辞表情达意的创作方法。”…用典又称用事,即运用典故以借古论今,在诗文中引用先在文本中的史实、言语形式,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意味深长。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凡是诗文中引用历史上的故事或典籍中已有的言辞来表情达意,就是“用典”。
热奈特在《隐迹稿本》中提出了互文性的三种类型…(一),第一种“引语”,即明显沿用先在典籍中的成辞,这是最基本的互文手法,有“全引”和“撮引”之别;第二种“剽窃”,即对其他文本的蹈袭与颠覆,属于袭用或反用其意,相当于黄庭坚所谓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手法。第三种“暗语”,摘取若干关键字眼,将旧的言辞移植到新的语境中生成新意,这是中国古典诗最普遍的用典形式。
对应于热奈特提出的互文性三种类型,典故种类也有三种:明典、暗典、翻典。一看即知其用典是明典,相当于修辞学明引。字面上看不出用典痕迹属于暗典,与修辞学的暗用类似。如果按照引用的显隐角度,典故可分为明引或暗用两类。其中,暗用指的是把成语或故事融入自己的文本,不加注明。暗用又有虚用、实用之分,实用是从字面上看得出在引用,虚用实际上就是暗用。由此可见,使事用典的方式很多,有直用、明用,有正用、反用,有暗用、化用,有用经史典籍,有用诗词文赋,有用庙堂雅言,有用街巷野谈。
对互文性而言,阅读是一种双重或多重的对话活动。一个作家或一个文本的意义不可能孤立地得到说明,只有在与其他作家或文本的关系中才能体现,而这些关系文本同时包括那些先在与后来的文本,并且先前的文本甚至因后起者而获得生命。蒂费纳·萨莫瓦约说:“互文性没有时间可言;互文性排列文学的过去不是参照一段历史的顺序,而是参照一段记忆的顺序。这种记忆的激发基本对应了接受美学所探讨的‘视野融合’的概念:在阅读中,时间改变了性质,阅读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跨时’的存在。”典故能把不同的文本联系起来,使文本永远呈现一种开放的姿态,不同的文本彼此交流、碰撞、对话,生成文本的意义。
中国经典故事范文 篇三
关键词:“翻译文化效应”;英语典故;《圣经》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200-03
典故(allusion)是语言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果,是语言中文化意蕴最丰富的部分,英语典故源于《圣经》的占了很大一部分。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主要是以基督教为国教,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源于《圣经》的典故。基督教从公元之交经中世纪1000余年的发展,尤其是15世纪后欧洲各国对基督教进行了不同的改革,这些改革之一就是对《圣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欧洲各国用自己的语言对《圣经》的重新解读无疑打破了中世纪以拉丁语为中心的解经模式,通过翻译对《圣经》进行民族化的解读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对于英语典故的翻译,既要保持源语的原汁原味,也要符合译入语语言文字的需求,本文将从翻译文化效应视角探索英语典故的《圣经》渊源、内涵及其翻译策略。
一、翻译文化效应视域下英语典故的翻译策略
“翻译文化效应”研究(Trans-cultural Effectology)是笔者近年来从事翻译理论的探索性研究,是在分析综合和借鉴了“文化转向”后的各种理论(目的论、多元系统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等)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一个新的翻译学研究范式和理念。主要从文化层面、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研究译文对译入语国家全方位的影响。“翻译文化效应”认为,以语言为载体的典故翻译除具有一般的实践性活动的特征外,尤其重要的是具有文化的特性。英语典故翻译要关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一方面翻译文化实践源于特定的社会文化需求,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对翻译文本主题的选择、输入来源和译作类型等有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不同文本材料的翻译实践,给目标语社会文化语境带来了新的文化因子,对目标语的社会价值观念等带来了一系列文化效应。对于英语典故的翻译,既要保持源语的原汁原味,也要符合译入语语言文字的需求。
二、英语典故的《圣经》情愫与翻译
基督教源于公元1世纪上半叶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后发展成为世界最大、传播范围最广的宗教,其主要经典是《圣经》,在两千年的演化过程中,经过中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宗教战争和宗教改革,今日的基督教已分为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三大流派。在具体教义、信条、教仪、教规以及分布区域上,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圣经》(Holy Bible)在西方国家是妇孺皆知的基督教经典著作,共有66本之多。前39本合称为《旧约》(Old Testament),完成于公元前1000年,用的是希伯来语,是基督教从古犹太教那里继承而来。后27本合称为《新约》(New Testament),是用希腊语写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耶稣基督的故事和说教、使徒们的故事、以及他们阐述的教义等。公元300年,随着基督教在罗马的合法化和国教化,基督教日趋完善。后来,由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4人编纂的4部福音书在4世纪时被定为新约内容,前3部又被称为“同观福音书”。圣经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涉及历史、神话、宗教、地理学、礼仪学、生物学、建筑学、人口学、文学、哲学、语言学、心理学、预言学、道德观、风俗等等。
跟其它语言一样,英语中很多典故来源于早期的宗教。宗教由于涉及对人生命运、人生意义和信仰等一些终极性问题的关怀,其追问的世界是世俗众生肉眼无法看得着的,所以其典故也往往通过现世可见的事物类比神迹或上帝对世界和人类的关怀。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所言,宗教和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超出经验的范围的,但哲学同科学一样,付诸于理性,而宗教则靠信仰,信仰的对象上帝则无法靠近代实验科学去证实存在与否。源于《圣经》的典故反映了上帝和信众对自然和人类终极性问题的关怀和思考。通过对源于《圣经》英语典故的阐释和翻译,这些典故在目的语中也越来越被接受和融合,丰富了目的语的词汇和表现力。
(一)《圣经》典故中对植物的表述与翻译
《圣经》中从伊甸园智慧之树上的果子到无花果的树叶,都与植物有关,这些植物成为《圣经》中典故的重要来源。
apples and oranges: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
This expression is a bit like comparing apples and oranges.
这个说法如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相比较。
fig leaf:无花果树叶;遮羞布
One thing is certain: when the fig leaf of civilian government arrives in 2011, there will be no place in it for the Lady.
毫无疑问,作为军政府的遮羞布,2011年的文人政府没有留给她任何位置。
forbidden fruit:禁果;禁忌的果实;非法的欢愉《旧约创世纪》: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上帝允许他们食用园中的果子,惟有一棵“知善恶树”上的果子禁止吃。
There is an old saying that“forbidden fruit tastes the sweetest. ”That means some people get pleasure from doing something that they are not supposed to do.
老话说“禁果分外甜”,指有些人从做不被允许做的事情中得到乐趣。
(二)《圣经》典故中对动物的表述与翻译
动物词汇也是《圣经》中典故的重要来源,其中既有代表善良的动物,也有代表引诱人类犯罪的邪恶动物。
ewe lamb:最珍爱的东西
The old lady regarded her dog as his ewe lamb.
这个老妇人把她的狗看作是宝贝。
a leopard's spots:本性难改
A leopard can't change its spots. Can a zebra change its stripes? Different eating and living habits are another source of family conflict.
江山难改,本性难移。难道能把斑马身上的条纹换掉吗?家庭矛盾的又一个源泉是饮食和起居习惯不同。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区分(www.kaoyantv.com)善恶;区分好人与坏人
2015 looks set to help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in China's property sector.
2015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极有可能展开优胜劣汰的竞争。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
You explained the beauty of music to her but it was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你跟她讲解那首乐曲之美,无异于对牛弹琴。
Balaam’s ass:平素沉默驯服而突然提出抗议的人
Don't mistreat even your dog, otherwise he will turn into Balaam's ass and bite you.
即使是自己的狗也不要虐待它,否则它也会抗议,甚至咬你一口。
(三)《圣经》典故中对两种事物类比的表述与翻译
A 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 A man is known by the company he keeps观其果知其树,观其友知其人。
loaves and fishes:私利;私人利益;眼前的利益;物质利益;油水;宗教职业者(或公职人员的)俸禄
To form his market competitive advantage gets loaves and fishes, many company and the individual that have power authority used petticoat influence.
为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以获取物质利益,许多实力较强的公司和个人使用了裙带关系。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做无米之炊;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One can no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We have so many "m" to our most solid investment advisers provided technical support.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有这么多的“米”,我们给投资顾问工作提供了最雄厚的技术支持。
(四)《圣经》典故中对特指人物的表述与翻译
《圣经》中的人物也是典故的重要来源,透过不同的人物性格、行为等,反应了人性中的优点与缺点。
Diana of the Ephesians:见利忘义之人
And when they heard these sayings, they were full of wrath, and cried out, saying,Great is Diana of the Ephesians.
众人听到此,怒气填胸并大喊道:“见利忘义的东西”。
doubting Thomas:多疑之人
You are a doubting Thomas. Must I prove absolutely everything to you before you believe me ?
你太多疑了,难道我必须得向你完整地证实一切你才信我?
Judas’s kiss:邪恶之吻;口蜜腹剑
Jack, do beware that your flatter gives you a Judas kiss.
杰克,一定要提防阿谀奉承、口蜜腹剑之徒。
(五)《圣经》典故中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表述与翻译
一些典故起源于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描述,通过对这些日常事物的类比,反应了外在世界的某种规律。
double-edged sword:有利有弊之事物
But consumption, for market econom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对市场经济而言,消费是把双刃剑。
lay up in a napkin:把…藏着不用
He's a lazy devil and kept his talent in a napkin.
他是一个懒鬼,白白浪费自己的天赋。
a widow's cruse:聚宝盆;有限但取之不竭的财源
That little well in his school is a widow's cruse, which never dries, even in the severe season of drought.
他学校里的那一口小井,是个聚宝盆,再干旱的季节都不会干涸。
(六)《圣经》典故中对建筑物名称、地名、城市名等的表述与翻译
由于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和传播经历了不同的地域,因此在典故中涉及不同的地名。
corn in Egypt: 资源丰富
Though that is a small country, its natural resources are as rich as corn in Egypt.
虽然是个小国,但它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Eden garden:人间天堂
Yangzhou feels like the garden of Eden at this time of year.
每年的这个时节,扬州宛如人间天堂。
a land of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流奶(当初摩西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后在西奈山上与上帝立约时,上帝承诺只要犹太人遵守“摩西十诫”,上帝定会将犹太人带入“流着奶与蜜之地”。
Zhangye is famous for the title of “a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 It is a land of Buddhism in China.
张掖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是中国佛教盛行之地。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重要经典,由于其涉及的主题广泛,在2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资源。典故作为《圣经》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翻译实践中要充分考虑英文典故的文化内涵,在保持典故原始意义的基础上要寻求目的语当中对应的语言表达方式,既要忠实于神话传说中典故的经典性,又要从历时的角度考证典故意义的嬗变和演化过程,力求做到忠实于原文,同时与目的语文化能够达到很好的融合。
――――――――――
参考文献:
〔1〕王崧珍。“翻译文化效应研究”的理论背景及基本范式与范畴.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9):123-125.
〔2〕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中国经典故事范文 篇四
中国电影;文艺片;商业片;故事
一、故事何以重要
生活中不能缺少故事,故事成了人们的一种需求,我们对故事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电影是在银幕上放映的故事,故事是电影愉悦性和吸引力的保障。古今中外经典的电影作品无不拥有经典的故事,经典的故事总是能够引发连锁反应,在不断的传播中证明其价值所在。当观众置身于故事之中时,他们会摘下平日的面具,对屏幕上的世界彻底敞开自己的心扉。漆黑的电影院和周围几乎都不认识的其他人给了他们这样“放肆”的机会。这种认同感,是电影吸引我们的真正原因。
罗曼・罗兰说过:“从来都是没有人读书,只是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是检查自己。”同样的道理,我们总能在电影故事中,在人物的行动和情感中,读到自己。电影故事让我们不自觉地进入了别人的世界之中,体会别人的生活,用这种虚构的体验,比照我们的实际生活。这不是对生活的逃避,而是一种发现,是用一种间接体验的方式去思考、去经历,去拓展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二、电影中故事的缺失
我国主流批评界基本将电影分为商业片、艺术片、主旋律影片,一般的电影观众更是直接分为商业片和艺术片。我们常说的文艺片(艺术片)的概念类似于欧洲的艺术电影、美国的独立电影。这种提法始于港台,当它与商业片相遇之后,成了两种相对的类型和彼此的参照物。商业片在大众中的强势流行使得文艺片变得相对小众,那些不明确追求商业目的、风格独特、情调文艺的电影都被划归文艺片之列。
娄烨导演的电影《苏州河》可以说是一部具有作者风格的文艺片。片中的上海没有繁华和活力,充斥着一片颓废、肮脏、晦暗的边缘气氛。在故事方面,《苏州河》将“我”“美美”“马达”“牡丹”的生活杂糅起来,他们有各自的故事,最后合成为一个故事。影片节奏缓慢,基调混沌晦暗,故事扑朔迷离,片中的生活迷失在了个性化的叙述之中,让人看不懂,甚至想逃离。
电影的故事可以别具一格,但风格要以不影响表达为前提,太过晦涩的视听语言和故事结构往往不能被一般观众接受和理解,那样故事设计得再巧妙也不能被充分感受到,作品的价值也不能得到实现。文艺片讲求特点,但是特点不等于让人看不懂。电影的情感,只有在故事被正确地解读后才能得以表达,所以将故事看做全片的基础,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寻求风格特色应该是文艺片创作的正确方式。
现在的电影,宁愿被叫做为了赚取票房的商业片,也不愿被贴上文艺片的标签来承受叫好不叫座的命运。商业片戏剧性强,视听冲击力大,迎合了主流的大众需求,所以总是能获取可观的市场回报。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私人订制》在2013年贺岁档上映后成了舆论的焦点。这部电影由四个故事组成,影片将前后风格迥异的几个段子生硬地组合在一起,最后升华到小人物人生感悟和环境保护上,看得人一头雾水。毫无遮拦的植入广告、老套凌乱的笑点让观众提不起兴趣,华丽镜头下空洞的故事更让整个影片成了一个“四不像”, 冯小刚导演沿用了他的讽刺喜剧模式,却难以撑起所谓的社会批评的门面。
影片中值得称道之处,是在宋丹丹饰演的清洁工丹姐圆了做富人梦之后回归属于自己的小巷中时,昏黄的路灯映衬出孤单的背影,伴着那首《时间都去哪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凄凉颇能引起人的感慨和共鸣。冯氏电影特有的温情段落,最具有平民意识,也最具有感染力。但是,在此温暖段落后面紧接着的是一段环保公益广告式的“道歉”桥段,马上破坏了这种刚刚蓄积起来的意境。商业利益、导演风格、社会批判,这些任务《私人订制》似乎都完成了,但它却在最基础的故事上栽了跟头。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电影,都需要经过市场和观众的检验。文艺片不能只顾表达作者风格,商业片不能只顾票房收益,想要打动观众必须有好的故事。孤立的视听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电影需要通过讲述故事来表达意义,因为只有在故事讲述中,电影才能有规律地流动起来、连接起来才能产生意义。“叙事是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致命要害。”没有了故事,电影就像没有了骨骼,血肉再丰满,也站不起来,无法安身立命。
三、电影该怎样讲故事
经典电影要蕴涵普世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聚焦人的生存、追求人的超越,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剖析人性内涵,揭示社会问题,为观众开启电影本身之外新的空间。电影用镜头语言说话,镜头语言不仅要美,而且要会讲故事。在一个作品上投入精力最多的环节应当是故事设计。需要哪些角色,为什么要设计某个场景,人物命运怎样发展,悬念怎么巧妙安插等诸多问题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如果说视听语言是电影的表现形式,那么,故事就是电影的内容,内容是形式的基础,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围着形形的类型和风格兜转的导演可能最终会体会到,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成功地呈现为故事。要有好故事,首先得掌握写故事的专业技能,另外,还要有发现生活的眼睛和提升生活的脑筋。讲故事的方式多种多样,然而,要想在银幕上讲好故事却绝非易事。
其一,设计典型事件,是讲好故事的基础。时间和地点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性因素,它们塑造了故事发生的框架和范围。要想得到一个新颖的故事,我们必须在这个框架和范围内加入足够的细节。细致的背景研究,会使故事笼罩在独特的气氛之中,这是一种将这一故事和别的故事区分开来,变得独一无二的个性所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电影并不一定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讲述故事,但三者无论怎么排列,逻辑顺序是不变的。一个故事中的事件要典型,必须是不断发展而且充分发展了的,静止不前、模糊不清的事件不能支撑起好的故事。故事的起因往往是一种现有生活平衡的打破,然后产生出向着新平衡前进的张力。这种张力推动主人公努力追求某一目标。主角欲望的力量构成了故事的精神脊椎。故事所有的细枝末节都被这种欲望所裹挟,共同走上一条追寻之路,在克服了许许多多对抗性的力量之后,离目标越来越近。这样,所有的故事要素都由欲望的力量统一了起来。也就是说,故事要以典型事件为支撑,而典型事件必须具有核心的精神脊椎。
其二,塑造经典人物,是讲好故事的关键。故事是通过一个个角色来演绎的,角色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故事的血肉。精彩的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的设计,能使故事产生巨大的张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人物自身不同寻常的经历叠加到一起,往往能使故事产生“多米诺骨牌”式的效应。但是,一个角色的一生是由无数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充满生命力的瞬间组成的,每一个角色的生命本身都包含着无数的可能性。电影时间是有限的,所以电影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穷尽角色生活中的所有时间,好的电影能从人物的一生中选择出几个典型的瞬间,然后巧妙借助线索,彩线串珠般地联系起来,恰到好处地映射出一个饱满而鲜活的形象。另外,人物关系也不是越复杂越好,太多太乱的人物常常会“喧宾夺主”,冲淡主要角色的光彩。
其三,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讲好故事的灵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同样,每个故事也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好的故事总是富含普遍意义的人生体验,应该能体现一种普遍的人生关怀,并且能够用独特的、代表一定文化特色的形式表现出来,生发出普遍的人生意义和价值。相反,经不起推敲的故事无论包装多华丽,技巧多炫目,都会因故事的浅薄和思想追求的苍白而显得内在贫乏干瘪。好的电影是由内而外的,故事便是电影的内核。放弃故事这个内核去一味地追求形式,无异于舍本逐末。
故事是审美情感的最初的、最后的和永恒的体验。而这种审美情感体验是你在生活中很难自己体会到的。艺术家和观众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故事发生碰撞和交流,这种审美体验是艺术作品意义所在。中国电影的讲故事能力的缺失,导致广大电影观众的审美体验得不到满足。除了在故事设计方面入手改变电影内在空虚的现状,我们还应汲取电影艺术史上的经验和营养,写中国特色的故事。
一方面,要重视我国电影传统。
中国电影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经典电影传统的梳理和分析研究有很多,但真正从叙事角度分析中国电影故事的特色、魅力的研究却不多。在我国电影史上不乏优秀的作品,从《马路天使》《小城之春》到《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经典作品,都在故事叙述上获得了广泛的肯定。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历来集中在剖析其价值观、思想性之上,很少有人对电影讲故事的方式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我国电影历来的‘影戏’传统:讲求‘戏剧性’,追求‘传奇化’,强调‘情节性’,注重‘教化性’。这些特点形成了经典叙事的传统。”经典传统是经过检验的规律,是值得后来者学习借鉴的。
另一方面,要学习世界电影经验。
怎么样讲故事看似简单,却也是摆在电影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最大的难题。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电影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好莱坞故事模式,它的成功与其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设置英雄人物、突出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等许多特点是分不开的。另外,欧洲电影故事强调人文内涵、日韩电影故事注重宣传本土文化,诸如此类的经验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精华。学习世界电影,并不意味着将国外的电影经验原封不动地强制植入中国文化,而是要在中国文化的导向之下,合理借鉴他者的经验,“师夷长技以自强”。
另外,要突出电影本土特色。
在商业化的大潮中,我国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丢失了一个文化大国艺术作品应该蕴涵的底蕴,一味地追求视听效果上的震撼,忽略电影的审美属性。中国电影的土壤是中国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国电影应该讲述有自身特色的故事。比如对家庭伦理故事的青睐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特点。这种特点源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对它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学习十分重要。重视电影故事中本土特色的把握,有利于我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保持独特的风格和独立的地位,也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赢得票房和文化传播方面的全面胜利。
一部电影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在最大限度上满足观众的需求,换取票房收益。但票房成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电影必须打动观众、获得好的口碑和良好的社会效应以至于在电影史上占据一定的地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在电影剧本、前期策划、拍摄、发行、放映等各个环节上下足工夫。而这一产业链最初始、最基本的环节应该是剧本。好的剧本像是一眼活泉,总是能为电影其他环节提供源源不断力量,而剧本的根本是故事,故事是整个电影的生命之源。
电影是最重要的文化事业,重视电影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电影的质量势在必行。重视剧本的重要性,重视电影故事的重要性才能使我国电影克服叙事混乱、剧情生硬等缺陷,在获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体现社会价值。
李讯,顾长卫。中国文艺片是否真文艺?.电影,2010(11).
周星,孙惠丽。反思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电影艺术,2006(05).
中华的故事 篇五
一天,我在看一张报纸,上面有篇叫《年的故事》,我就开始细致的看了起来。
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经常祸害人类,玉帝看见它这样子,将它打入天牢里。过了一段时间,玉帝看见它这么苦苦哀求,就规定让它在每年的正月初一下凡一次,但是它还是恶习不改,继续祸害人类。这次正月初一前一天晚上,人们都去山上去躲避年,但是有一位老婆婆不怕,有一个人叫她赶快走,她就是不听劝告,那个人只好走了。到了正月初一,年去祸害人类,但走到老婆婆这一户时,老婆婆已经贴好春联了,年有点害怕,这时候,老婆婆扔出一个鞭炮,年被吓的落荒而逃,原来,年怕火光、红色的东西和巨响,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老婆婆,就每次到了正月初一,人们就挂灯笼,放鞭炮,贴对联了。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长了知识,又让我们和祖国的缘分更近一点!
三年级:张芮嘉
中华的故事 篇六
我来介绍一下这三位人物吧。
先说说爷爷。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把他的一生全都献在了党的革命事业中。
再说说孙中山爷爷,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1866年11月12日诞生于广东香山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幼年时,家境贫寒,六岁便开始参加农业劳动,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是中国革命的民主派的光辉旗帜。
最后说说邓小平爷爷,他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邓小平的带领下,经过22轮谈判,我们迎来了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的喜讯。
中国经典故事范文 篇七
关键词: 新课堂理念 学习兴趣 培养方式
一、新课堂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当属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应用的资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图片、影音资料等。如在讲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汉武大帝》的一些片段,然后提问:“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两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汉武帝要加强中央集权?”由于有了影音资料和以前的知识做基础,学生很容易活跃起来,纷纷发表个人看法,这就为讲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做好了知识铺垫。
二、对比设问,产生兴趣
“善教者,必善问”。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疑问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而通过对比设置疑问不仅能让学生因为看到事情的相同之处而感到熟悉,更能因为看到事物的不同而产生落差感或惊奇感,教师可以对此加以引导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时,可以先从时间上将雅典实行民主的时间和中国进行比较:中国人开始知道“民主”这个词是什么时候?(20世纪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向中国介绍民主和科学时中国人才知道民主的概念)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直到20世纪我们才开始接触并为之奋斗的民主制却早在2500年前的雅典就已经得到了实现,更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在处于21世纪的今天当世界各国大多还在实行代议制民主的时候,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却已经实现全民参政的民主。雅典迈向民主的脚步之快、实现民主的程度之高真是令人惊叹。这样通过对比让学生对雅典民主制有一种新奇感,从而有种探知究竟的欲望,此时教师加以引导:雅典的民主制是怎样产生的呢?在当时全民参政的雅典民主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呢?以此引出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学习。同样,在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时,可以通过把雅典的民主和今天的民主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雅典民主的实质。
三、故事架桥,激发兴趣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学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中的公民参政情况时,可以对学生讲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这一故事,通过对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权利的见闻和遭遇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人民的概念和轮番而治的体现,而且可以让学生体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课时可以用“酎金夺爵”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说明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如可以用“南门立木”的故事说明商鞅变法成功的秘诀、用“卧薪尝胆”的故事表明越王立志雪耻的决心、用“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刘备爱惜人才最终使其占据西南一席之地等。通过故事架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同时完成知识的传授,何乐而不为?
四、设置活动,培养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外活动让学生参加,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同步完成自主学习,可谓一举两得。
历史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就学生感兴趣又存在争议的人物或事件组织辩论会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如在《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课中涉及对秦始皇功过的评论问题,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人评说,当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在就这个问题组织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大多积极参与但意见不一:有些学生侧重于对秦始皇历史功绩的肯定,认为他统一六国,结束长期以来的割据混战,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因此应该给予肯定;也有些学生侧重于对秦始皇的批判,认为他残暴,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徭役害得民不聊生,焚书坑儒又严重摧残文化禁锢了思想,因此应对他持否定态度。辩论过程很激烈也出现不少亮点,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又如在《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涉及对李鸿章的评价问题,有人认为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丧权辱国,是卖国贼;又有人认为李鸿章只是政令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因此不能说他是卖国贼而应该说清政府是卖国政府;对这些历史上没有定论的人物,学生比较感兴趣,设计讨论课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很好的途径。不论学生在辩论中给出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辩论后教师要进行讲评,将正反方的论据进行综述,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信息系统,反馈给学生。
五、察往思来,巩固兴趣
历史是已往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学习历史时有必要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用历史法则阐释分析现实问题,使学生体会历史对现实的指示功能和对未来的导向功能,进而培养他们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中华的故事 篇八
因为她是国歌。
但是,恐怕很多人都已经不再记得,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在那熟悉的旋律背后,国歌的歌词,曾经历过怎样的扭曲与浮沉。她曾经被废止,被取代,殆至恢复其本来面目,已是1980年代。
1949年:拍板保留《义勇军进行曲》原歌词
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本是田汉于1935年创作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在抗战时期流传甚广。
1949年9月25日,、听取各界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的意见。马叙伦提议用早已广为流传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许多委员表示赞成;部分委员认为需要对歌词进行一些修改,理由是歌词在抗日战争中产生过历史作用,有历史意义,但现在形势已经变了。
最后,由拍板,决定不改动原歌词。
1966年:国歌没了歌词
田汉因为其编写的京剧《谢瑶环》,而被上纲为“主义”的大毒草,还被扣上了“叛徒”的帽子。1966年12月,田汉入狱。1968年12月10日含冤惨死于狱中。
田汉如此遭遇之后,包括《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在内的所有田汉的作品都遭到禁止。但在各种庄严的场合不能不演奏国歌,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当时的国歌只有曲没有词,只能演奏不能唱。
1978年:全国征集国歌新歌词
1976年“”结束后,为填补国歌歌词“空白”的尴尬,由国家文化部牵头,成立“国歌歌词征集办公室”,向全国征集国歌新歌词。经过几个月的征集,在多次讨论会之后,最终出炉的国歌新歌词内容如下:
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地斗争。前进! 前进! 前进!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旗帜前进!高举旗帜前进!前进!前进!进!
新歌词被提交至全国人大讨论,并于1978年3月5日下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随即以大会主席团的名义予以公告。但新歌词的传播始终没有打开局面。
1982年:恢复国歌原歌词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恢复原国歌歌词。据《江淮文史》2006年第5期刊文介绍,作家陈登科是首个提交恢复国歌原歌词提案之人。
据陈登科回忆:早在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新歌词时,我就持有异议。
到了1979年6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时,田汉的历史冤案已经得到。这时,我再也忍不住了,作为与会的文艺界代表,向大会提出了这个议案――要求大会讨论通过恢复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中国经典故事范文 篇九
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渗透国学经典非常有必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最为敏感的一个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被人们提出来,包括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的建设,因此需要进一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1.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从我国的发展来看,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不断延续,这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开,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世界上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之树立民族自豪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力度,小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将国学经典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2.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责任感主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对某件事情保持的一种态度。责任感是个人拥有的,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围,能够表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小学教育中需要重点渗透国学经典教育,从而能够不断地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其能够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1.汉字激趣
在我国的文明发展中,汉字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块文字,在国学基础教育中欣赏汉字的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感,有义务将学生带进中国汉字,让他们领略汉字之美。教师进行汉字教学的时候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使学生明白造字的含义,从而能够更好、更快地学习汉字。
例如,“学”字上面有两只手,代表着合力办学的意思,下边是个房子,房子里面有个子,代表着教孩子学习读书,因此这个字的主要意思是进行学习,将其进行引申也就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校。
2.故事熏陶
小?W生的好奇心强,很喜欢听故事。在进行国学经典渗透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成语,正确地运用成语能够更好地表达意思,并且言简意赅。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三顾茅庐、闻鸡起舞等。
对于成语故事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听、说、读、写、记、演等形式,运用各种形式进行整体训练,目的是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如“任重道远”的解释是“身上有很重的担子,路程很远,代表着具有很重的责任,需要经过长期的奋斗才能达到目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提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讲故事,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国学故事中成语的兴趣,学生就能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阅读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讲解成语故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欲望,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并且正确运用。
3.唐诗宋词让语文教学更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