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4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高考家长帮为您精心整理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篇一

【摘要】随着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还存在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教学方法陈旧、实践环节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特点和原则,力争找到适合我国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体系。

【关键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教学渗透心理辅导;在各种活动中开展心理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设立跟踪反馈矫正系统;设立心理信箱,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心理辅导与咨询;设立家校联系制度,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虽然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但是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在学校开展活动时,经常将心理教育德育化,将性格、情绪问题归结为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面,各地情况不一等等问题,因此探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所面临的心理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问题只依靠传统的说教式、单一化和公式化的德育是解决不了的。因此,在中职学校改革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应当成为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在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他们的生理成熟期大大提前,心理的成熟却远远滞后,出现了学生身心发展不一致性的现象,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危机。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决定了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发展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没有健康的心理,学生的良好品德就很难形成。心理健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健康的心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学校具体开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所应具备的基本内涵,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

二、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特点和原则

(一)课程的特点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它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是,它是中职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学习、交往、情绪调适、理想抱负等。学生只有通过自我探索,才会获得经验,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二是,强调体验和感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在于解决个体自身心理发展的问题,它需要以个体经验为载体。这种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学生从活动中体验获取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感悟。三是,以互助、自助为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的过程,同龄伙伴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之间容易理解和沟通。学生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这种互助可以增进学生对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

(二)课程建设的原则

一是,全体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的学生,他们都是受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课程的设计计划、组织实施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差异性原则。中职学生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消除这些特点与差异,而是要使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最合适而完美地展示出来,也可以说,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三是,主体性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课程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组织课程时,要提供舞台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能理直气壮的倾诉自己的心声,表达情感,发表观点、探索办法,教师以引导者、协助者的姿态出现。

三、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索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中

一是,让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除了每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习惯的同时,遵循中职学生身心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发掘和利用心理教育因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促进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二是,在德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形成一股整体合力,全力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三是,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中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诸如教育性活动、个体性活动、文艺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发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要明确理念。这里的理念指学校的教育哲学、教育宗旨与教育目标。理念的确立,有利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学校特色。其次进行需求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针对中职学生需求来进行的,这样的校本课程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再次,要考虑到学校的资源条件。包括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以决定作何种程度的开发。第四,组织与实施。开发课程的目的是实施,学校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培训教师,全员参与。最后是评价与改进。教师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反映出的情况,不断反思调整,使其不断完善,使其得以改进。

(三)开展研训一体的教研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研活动,也应该与其他学科类似,由学校教研组组织和安排,一般每周或间周活动一次,内容可以有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案例讨论、公开课或研究课探讨、教育理念的学习,形式可以有讲座、小组讨论、讲课、听课、评课、赛课、参观等。这样才能确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实践证明,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结合、相互配合,才能更有利地保证整个教育要求的一致性,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家长要和教师沟通配合好,不能各行其是;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携起手来,使学生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感受到共同的期待和要求,目标一致,使他们更加坚定信心。另外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可以举办家长学校,设立家庭教育辅导站等,以推动家长和学校教师共同研究教育经验和规律,普及科学教育知识,提高全民家庭教育水平。总之,要做好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知识;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整合;对心理健康知识与中职学生个人认知进行内在的整合;同时要确保实现心理教育课程的综合化。

参考文献:

[1]胡钦龙。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xx(05)

[2]陈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7)

[3]吴建斌。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03)

[4]俞冬梅。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学周刊,20xx(12)

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篇二

【摘要】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乎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根据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提出强化引导,通过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等途径,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职学生;思维方式;学习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素养较高且技术水平强的专业化人才,这对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学生作为职业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除要重视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外,还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发展现代职教的重要子环节。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而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乎社会安定和谐、学校稳定发展、家庭和睦幸福和学生个体积极发展的需要。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一般表现

1.青春期来临,适应能力不强

中职学生大多数年龄处在15-18岁之间,这个期间的未成年个体不仅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生理剧变期,表现为身高体重的继续增长和性别特征日益明显外,还处于人生发展阶段的心理剧变期,表现为心理活动的日益丰富和情绪情感需求的外露与内隐等。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大多数中职学生都要选择离开家庭,减少对父母依赖,转变为依靠还未独立的。自己,重建新的人际环境,是一个从青少年向青年转变的人格发展过渡阶段,所以有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无所适从,觉得适应有困难等情况。

2.思维方式单一,自信心缺乏

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主客观世界的深层的心理结构,是体现一定价值标准、思维视野、思维方法和一定思想观念的思维模式。中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生活中,由于自身所受家庭教育的缺陷和长期应试教育注重成绩的导向,学生中有有思维表现单一的情况。他们自身学习态度差,学习成绩差,拥有与一些家长、老师和学校一致追求的唯“成绩”第一的评判认知,把成绩当作是自己价值的评价标准,形成单一的学习观和认识观。缺乏除学习之外积极评价自我的思维方式,对重新努力学习,努力改变自我的自信心不足。

3.学习习惯差,厌学情绪严重

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方式影响着个体的社会认知过程,对个体的健康观念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中职学生由于受自身思维方式里唯“成绩”第一的影响,认为自己学习不好而否定身上的其他优秀品质。因而在中职学习阶段,仍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学习缺少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动脑,记忆力减退等;在课后表现出不及时完成作业或完成作业效率低,不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喜欢拖延等毛病;加之受当前网络的广泛影响,在课堂内外成为随时低头的手机控群体,认为手机里的世界远比枯燥的学习过程精彩,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习产生抵触、躲避等不良的厌学情绪。

4.家教不严,意志力薄弱

中职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时被父母过度呵护,溺爱程度严重,能让其独立的却被包办替代。所以在他们身上存在胆怯、脆弱、懦弱、害怕困难、缺乏毅力、逃避问题等诸多负性意志品质。同时,由于家庭物质条件的改善,让其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缺少磨练意志品质的机会。所谓的勇敢、给予、担当、创造、坚韧、持之以恒、刚强等正性意志品质有退化倾向。

三、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强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积极应对中职学生的青春期

教育部在20xx年8月印发文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督导评估范围,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逐步建立起分管校长负责,德育工作教师为主体,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4]可见,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层面来说,应高度重视与支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把其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同时,要努力构建一支由心理学专业教师牵头、各学科任课教师渗透、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队伍,积极应对中职学生青春期,帮助中职学生解决青春期适应问题;辅以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有效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让学生顺利平稳地渡过青春期。

2.培养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是一个主动的信息探求者,并不是消极地等待环境刺激而产生反应的被动个体。个体内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其结构对其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人的行为、动作的产生以及言语活动等都受到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5]因此,要积极加强中职学生认知方式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思维方式存在的已有缺陷。由于中职学生受个体所受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和知识储备有限的影响,已形成他们独有单一、不够成熟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不够客观冷静,喜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等,尚未形成多向、发散、全面的思维方式。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多角度认真分析和评判,必要时与学生展开讨论,克服不良思维定势影响。通过多次训练,长期反复进行,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看待问题,从而为解决心理问题奠定思维基础。

3.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在做中学”的核心理念,强调让学生放手去做,解放学生的身体,让学生融入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中去,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样地,可以把“在做中学”的理念引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中体验,在做中学习,在做中思考,在做中获得锻炼,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各科任课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根据教材重点难点,设计为一个个相对独立又总体联系的教学片断,如当前与网络联系较为密切并推广的微课、微讲堂等等,把整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成精简生动的系列微小视频,让学生喜爱并愿意投入学习。其次,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例如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训活动,让学生能结合课堂所学,引发对实践探索的兴趣,解决专业实践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让学生在课外能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增强表现自己的自信。再次,在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可以设置多种困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克服困难,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重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磨练坚不可摧的强大心理和意志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保持与家长的不定期联系,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导师,父母的言传身教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因而家教则成为孩子受教育受启发的重要源泉,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直接与家长的引导相关。由于中职学生还未成年,他们当中的很多都属于“问题”学生,身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出现的心理障碍都与所受的家教有关系,家长们不能因为觉得孩子问题多就往学校送,寄改善孩子的全部希望于学校。毕竟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不能只依靠学校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矫正和解决,还得依靠家长的参与配合,继续发挥家教的育人功能,严格教育孩子,与学校教育方向一致,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职成,20xx(8).

[2]罗丽静。思维方式缺陷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机械职业教育,20xx(.2).

[3]侯玉波。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思维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xx(2).[4]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篇三

一、当代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根据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⑴乐于学习、工作;

⑵情绪乐观、稳定;

⑶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⑷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⑸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⑹智力正常;

⑺人格完整;

⑻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根据这个标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有关资料,本人发现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1、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合作精神。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在家中都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感,致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自我中心主义”逐渐形成,“一切为我”,从而持有过度的“自尊感”。但同时他们也承载着父母更多的期望,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与之相应的就是缺乏与家长的沟通,缺乏和同伴的交流。

2、关怀品质下降,缺乏感恩精神和责任意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小学生不懂得感激,认为父母、教师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缺乏责任意识,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环境的恶化、他人的不幸是别人的事情,根本没有认识到“我”的发展和他人、社会、自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3、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书,造成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封闭与狭隘。一些小学生,虚荣心强,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

4、自卑。部分小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条件差等原因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低人一等,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⑴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等。家长的期望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使孩子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小学生相关论文例文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⑵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⑶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一些成年人不健康的行为,不健康的书刊和影视作品对少年儿童的不良影响。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

1、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从自身心理健康做起。教师的工作是雕塑学生心灵的工作。雕塑师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孩子,教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作用,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努力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良好的心态下开展工作,从而对学生心理产生最佳的影响。情感丰富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2、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所以课堂上要创设宽松、民主的气氛,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

3、注意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实现这一项重要的使命,必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就教育而言,它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等特点。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少年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总之,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以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为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在教育手段上,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心理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训练活动和课内外文体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使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

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篇四

大学时代是个人心理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困惑期,也是大学生心理变化最强烈的时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代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有相当部分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能根据大学生群体及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或咨询活动,促进大学生个人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应深入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并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当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

1.适应能力较弱

新生入校后将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一些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恋家情节较重的学生就会出现心理不适的状况。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此时易产生自卑、消极、敏感、脆弱等不良心理;个别少数民族学生在饮食起居方面也会因其特别的风俗习惯,难以快速融入大学生活,从而产生焦虑感。

2.学习动机缺乏

大学与中学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使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降低,学习目标模糊。一些学生不会合理安排學习时间,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成绩的下滑使他们茫然失措,自信心下降。另外,一些高中时期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中突然沦为一名中等生,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和受挫感。

3.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在一个集体中共同生活,就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需要强化集体协作意识、互相理解与包容。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差,有人因任性、自私而经常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有人因性格过于内向而不善与人沟通。这些都会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久而久之使人产生孤独感,更有甚者会出现社交恐惧症,渐渐自我封闭,惧怕接触外界。

4.个人就业压力

很多大学生都不知道如何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方向,就业焦虑感在临近毕业时会越发严重。多数人求职都是高不成低不就,面向高校毕业生招工的好岗位非常有限,社会需求量很小的专业,学生就业压力更大。一些家庭贫困和没有家庭背景的学生承载了全家人改变命运的期望,但就业现实又令自己难以如愿,部分人就会出现心理失衡、怨恨社会等不良情绪。

5.恋爱观不成熟

大学生谈恋爱对他们自身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帮助他们的心理逐步趋于成熟,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恋爱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心理影响[1]。大学生的情感还比较稚嫩,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多数学生都不善于处理爱情与学业、爱情与责任的关系,恋爱受挫后,部分大学生会失魂落魄,出现偏激心理。

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补救式”教育为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着重点主要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的疏导和调适上,关注于如何消除大学生已产生的不良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对个案的`心理疾病治疗上,主要面向的是少数已经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缺乏对常见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统一研究和教育,忽略了绝大多数暂时无明显心理问题学生的消极心理预防和积极心理引导教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般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他人迅速察觉,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强调追根溯源从预防着手,就会治标不治本。

2.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多数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老师非常少,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兼职老师,其中有个别老师仅仅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等级考试就能持证上岗,而我国此类考试的各地区标准及难度不一,导致证书无法代表实际能力。这些非专业教师缺乏系统的心理咨询实操训练,不具备较高的心理教育业务水平,影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而对比美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不仅需通过专业的心理资格考试,还必须得到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2]。

3.心理教育形式单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采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建立心理咨询中心这两种形式。目前,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多面性,不仅需要课堂上的引导,还需将此教育覆盖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保持课堂之外的教育持久性。心理咨询中心是心理辅导的课外机构,但其具有被动性,若学生不主动前来咨询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可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不愿意正视自己的不同,一般不会主动求助,怕被人歧视和排挤。

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高校应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它们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正确的三观可以让人充分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能减少盲目与偏执,维持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还能帮助大学生勇敢面对挫折,不因人生中的困难而迷茫,使其能较好地处理、平衡各种复杂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责任感。

2.引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打破了“补救式”心理教育模式,针对传统病理式、问题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以积极的内容和方式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而消减了传统心理教育的被动性和局限性[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人的心理机能,能够调动学生对生活及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并全面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同时,还能最大程度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塑造出学生的健全人格。

3.扩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应仅靠校内几位心理教育专职老师来完成,应将各院系教师、学生都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其中。可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由心理素质过硬的学长来劝导、安抚一些有心理困惑的同龄人,这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也可设置各院系心理咨询站,重点培养年级心理辅导员及班级心理委员。要求心理委员每月填写一份班级心理“晴雨表”并及时上交给心理辅导员,使其能第一时间掌握、了解各班同学的整体心理状态。联合校园内各方力量共同呵护与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将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加强这些组织体系的专业技术能力,学校可定期约请专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及心理危机干预能力[4]。

4.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1)利用网络构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当代大学生善于运用互联网,网络的虚拟性可使大家畅所欲言,心理透明度极高,它是最好的心理观察室。高校可充分利用本校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校园心理网站,在网站上设置心理学知识板块、发布各类心理测试及心理咨询案例分析,随时更新最前沿的心理研究动态[5];开设能直接和心理教师进行网络交流的一对一咨询服务,在自由的网络世界中学生可尽情表达内心体验,教师也能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主动掌握其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另外,高校可借助目前学生对移动智能设备的高使用率特点,开发针对移动终端的心理教育平台。如建立心理健康微信公众服务号,将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活动移动化,方便与学生随时沟通。高校运用互联网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空间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形式。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性教学

高校可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集中多发点,结合他们所关心的热门话题,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并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日活动;也可每周组织给学生放映一些思想积极向上,题材覆盖政治、民生、情感、生活等多种类型的影片;还可在校园公示栏的醒目位置设计心理宣传橱窗,在校报上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并利用校园广播讲解各种心理问题案例。通过这些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引起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正视。能从大学生心理养护的角度为其排解常见心理困惑,起到预防、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

(3)提供并创造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

社会实践可使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真正的锻炼与完善,能快速、全面地促进个体心理成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方式。社会实践不仅令大学生增长了眼界、增加了社会阅历,也使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心理调适及承受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高校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贫困地区进行义务支教,并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使其开放部分实习岗位,争取为大学生创造并提供更多的社会工作实践机会。

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建议

1.重视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培养

任何外在的教育都必须通过内在的努力才能奏效,学会自我调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6]。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强大后,大学生才能做到处事不惊、从容理性。高校应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与自我规划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善于借用各种理由进行心理减压,从而将外部环境对自己情绪产生的不利因素尽量弱化;还应建议他们主动接触品质优秀且格调高雅的课外教育,多结交正能量的伙伴及多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告诫他们需自觉抵制腐朽、不良的意识侵蚀。

2.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1)注重和谐的人文环境建设

高校应努力建设优良文明的校风学风,倡导友爱温暖的大学校园人际关系。可多开展一些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其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让大家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消除孤独感。同时,高校应创建整洁、清新、舒适的校园生活与学习环境,不断优化校园内部公共设施,并对那些易于诱发大学生产生不良心理意识的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顿及净化。这些都是一股无形的力量,能使大学生感到积极、愉悦,使他们在心理上有一种依靠感和归宿感,从而保持稳定良好的心态。

(2)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

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心理品质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带来直接性影响,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教師应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要让学生感受到民主和平等,不断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建立起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自觉的愿意主动与之亲近。对于自己尊敬、崇拜和喜爱的老师,学生对其所授课程大多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老师的思想和行为也给学生树立了一个模范榜样,能够吸引和感染学生并促进其积极心理的形成。

(3)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为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信息反馈作用,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手资料得到科学管理,高校应强化大学生心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该系统必须满足安全性、保密性等要求,注重保障大学生的心理隐私。学生登录系统后会进行多项心理测评,测评内容以心理档案的形式录入数据库并得出相应测评报告,系统会根据测评结果自动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7]。之后,心理健康老师将依照系统筛选的结果,对有需要的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心理辅导。心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便于老师随时存储心理咨询辅导内容,并利于后期的及时跟进和信息查询工作。

五、结语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国对新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每位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与思考。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解决,不断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益经验,积极拓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与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英琦。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路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科版),20xx(7).

[2]曾梦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3).

[3]袁忠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心理教育模式构建[J].教育现代化,20xx(39).

[4]方瑗。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J].高教学刊,20xx(3).

[5]莫梦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探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科版),20xx(6).

[6]张佳。探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J].文学教育,20xx(2).

[7]程安琪。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23).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