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高考家长帮小编精心为您分享了六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优秀7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六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1)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他们大部分活泼聪明,有礼貌,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热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能认真及时地完成。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通过之前的生活和学习,具备了一些生活积累,社会生活经验比以前更为丰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处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能力。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的课程编排上很重视学生日益增强的道德素养与社会性的不断发展,较上册而言,在内容上更加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同时,抓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积极性,和参与社会生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出发,切入一些较为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分析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课文中涉及了有关战争与和平、科技与环保、生命与责任等话题,这些话题多具有一定的深度。为了使学生在面对这些学习主题的时候更加容易接受,选择的切入点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册教科书由四个单元构成。
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
第二单元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
第三单元直面灾难
第四单元飞向明天
三、教学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本册教材各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我们爱和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和平的美好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热爱和平。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热爱蓬勃发展的伟大祖国,养成关心时事,关注世界和平的良好习惯。
能力:能搜集一些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资料,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www.shubaoc.com←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同学平等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地参与辩论。
知识: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简单经过以及带给人类的苦难,了解当今世界上各地之间的一些冲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知道各类倡导国际和平的组织,了解其作用。知识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第二单元为了美好的生存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人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能力:学习在生活中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能力;能从垃圾处理开始,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改善生存环境而努力。
知识: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力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懂得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是和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体会科学技术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关系;了解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明白当今社会生活中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些常见的科技灾难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初步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急剧增长的问题中所采取的有效政策及其重要性;了解水污染和森林等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
第三单元直面灾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能力:学习在自然灾害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知识: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
第四单元飞向明天
情感·态度·价值观: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奋发向的报国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能力:能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与习俗,知道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为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把握时间,努力学习。
知识:知道自己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了解作为一个未来主人翁所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合作竞争的能力,懂得不同国家、区域、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懂得只有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未来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和教材个单元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
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突出“人与世界”的主题;引导儿童探索和关怀生存的地球家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据六年级下学期儿童特点,帮助他们把握好少年期的生活,顺利完成向中学的过渡
4、教师要努力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与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体验。教师要积极开拓新的学习空间,做到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全方位地推动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六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篇二
一、自我分析
只有专业知识扎实、深厚、广博、精深,才能驾驭教材、课堂,做到深入浅出,真正消化理解,使之转化为智能,这样,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在这些方面,虽然从教以来一直在不断努力,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努力,完善自我。
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4个主题,各单元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
四、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勇于尝试创造、体验创造的快乐。
2、体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珍惜他们的劳动感受科学技术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3、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人们生存的关系,了解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的种类与方式。
4、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认识,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5、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识,直到一些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风情,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成果。
6、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7、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8、呈现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
9、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10、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11、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五、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进上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六、教学理念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篇三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
全册共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意在使儿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第四单元《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意在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全册教学要求:
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2、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4、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5、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学生基本情况:
本年级有学生有70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28人,他们虽来自不同的学区,但短短的时间内便相处得十分融洽,他们聪明伶俐,而又天真可爱,上课遵守纪律,又能积极发言,大多数学生书写工整认真。学习习惯十分好。个别同学也有表现得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我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这部分学生也会尽快赶上来的。
五、提高质量措施:
1、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改的需要。
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4、经常开展与课堂有关的活动。
5、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1、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2、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3、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此外,教材编写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城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体现出范例式教材的特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六(2)班有学生29人,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
三、教材的基本特色
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
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
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
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三、具体措施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品德与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
四、教学进度
周次时间课题课时备注第四周9.19-9.23社会需要诚信1感受诚信1
第五周9.26-9.30成长中的变化1
男女同学怎样交往1
第七周10.8-10.14我们都是炎黄子孙1
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1
第八周10.17-10.21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1
古代科技文化与建筑1
第周10.24-10.28侵略战争与不平等条约2
第十周10.31-11.4侵略者在中国的罪行2
第十一周11.7-11.1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
第十二周11.14-11.18军旗升起的地方2
第十三周11.21-11.25二万五千里长征2
第十四周11.28-12.2延安窑洞的灯火2
第十五周12.5-12.9新中国的成立2
第十六周12.12-12.16走进新时代2
第十七周12.19-12.23走向世界强国2
第18——19周复习考试
六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篇五
一、班级状况分析:
本年级有学生有60人,学生基本素质较好,优秀学生占全班的20%左右,上课遵守纪律,又能积极发言,大多数学生书写工整认真。学习习惯十分好。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表现得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他们学习有些困难,我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这部分学生也会尽快赶上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走向文明,第二单元为不去的中国人、第三单元为腾飞的祖国、第四单元为漫游世界。
小学思品课是以儿童的社会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坏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课件下载[]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
三、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篇六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35人,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
二、指导思想:
1、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积极探索综合课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教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2、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为逐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品德与社会》课最为突出的特征。
三、教材特色:
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学习兴趣、实际接受能力以及所处的地域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入手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整合学习内容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真实。
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依据逻辑关系经过有机的整合,丰富和扩大了教学内容突出了综合学习的特点。此外教材还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将目前社会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联系。
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主题设计贯彻面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原则尽量选择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现实题材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本套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四、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地去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五、具体措施: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品德与社会课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六、教学内容安排表
周次教学内容
1、屈辱的历史
2、不屈不挠的抗争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永久的缅怀
5、人类文明的摇篮
6、 丰富的思想宝库
7、 永恒的文化遗产
8、 大自然的坏脾气
9、 与自然灾害的较量
10、灾难无情人有情
11、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12、科学技术的另一面
13、科学家的启示
14、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六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篇七
一、原有情况分析(包括道德认识、学习态度、行为习惯)
本班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通过学校各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对于道德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本班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人格品质也比较单纯,虽然缺乏社会经验,但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主观上能主动接受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并从中获取新的知识。
由于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分宠爱,在某些方面有点任性,需在教学中不断矫正。
二、教学总要求
1、要使学生懂得休息和娱乐是儿童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学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快乐有意义。
懂得吸烟懂的危害,了解酗酒的危害、吸毒的危害,学会抵制一切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的行为,并能对自己周围的人产生良好的影响。
认识邪教,远离邪教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积极向上是态度。
2、从多角度地了解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经济状况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状况。感受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的窘困,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树立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如何产生并推广的,感受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前后的人们生活变化,体验农民们的喜悦之情,同时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了解村官的职责,知道村官虽不大,但责任重大,懂得尽心尽责的好村官造福村民。让学生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可侵犯。引导学生收集台湾资料,了解台湾。
3、熟悉世界的海陆分布基本常识,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特征。知道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知道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进一步熟悉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通过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建造历史及传说,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知道希腊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世界地理、世界文化的兴趣。
通过奥林匹克志愿者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首都、官方语言、货币等知识。
4、了解我国的民俗概况,知道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人民由于居住环境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
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懂得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收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体质形态的特征。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辨析人种没有优劣之分,树立不同种族一律平等的观念。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