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老子道德经的观后感【精彩3篇】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所作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高考家长帮为朋友们分享了老子道德经的观后感【精彩3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道德经观后感 篇一

《道德经》乃是古今一奇书,细读之后方才觉得“相知甚晚”。此书虽仅八十一章或简言之仅八十一句话,可也句句经典传世。其中的哲理奥妙需时时品味才不会觉得陌生。每个人读经典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那我想说说我对《道德经》里几句经典的理解,也许偏执或者误解吧。但总觉得这是幸福的事。在这个浮浮沉沉的喧嚣时代若想活的洒脱需要有些“东西”来充实,不断的给自己提供源泉动力才会持续。我们需要这样的一抷净土苦苦修行!需简言述“道”字。这里只作为是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此字为中心字眼。此八十一章中有些章节我是理解的,有些偏是有别个释义,便拿来说说。有的已深知,有的正解也便不说了。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此老子治国之道,然论其正确性于今日我不敢苟同。若“不尚贤”虽民不争,然无贤能之人何以有治国良策?“不贵难得之货”人虽无贵贱,但物什却实是不同的。使民不盗需要的是礼、德的教诲而非不贵难得之货也。欲亦分高雅、下 流之别。若不可见欲,人皆走肉,何如?走肉之躯定是民心不乱!后者几句均是对上者的细解。此之无为,在当今是不能够变通的。《道德经》里的东西也要古为今用。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其大贤之人总是能够在万人危难之际现身,救人于水火而后不见神尾。此等之人乃真是佛道中的释迦摩尼、老子也!救人而不图回报。人所为善恶自有天地知,日后定有福禄之报。此等人也只希望修身养性安乐今生了,因为他们把救世济人作为乐事去做,而不是为了功力,所以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此句我是极喜爱的。“上善若水”这四个字更是常常细品。每次读到这句总觉得失落,不仅自己做不到,又有几人可为?若如此,也可称得是“活佛”在世了。无聊在家的时候总是找到一泉静水而后痴痴地发呆,只是盯着这水就觉得心静似如止水了。我也愿意做一个利万物而不争的人,处众人之所恶,为上述所写。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字字如金,细细思量都倒是真理。此章议论绝是警示之言,无事的时候多读读也许就变的精通事理了。“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更是一语道的和儒家中庸之道完全诠释。方做人外圆内方才是最恰的。其后几句更是对中庸一词的填补。福则济贫,全事而退,真乃天籁般的话。需时时警心。越发觉得佩服老子的经历和认知了。古今到底几人可与其比?真真的五体投地了。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句甚合辨物法。有和无到底那个作用的更大呢?实在难以辩论,有无结合虚实相彰,相互结合便是最好的理解以及对事物的极大利用。有是实形可见的,无是空灵万物的结合。有可即用,无可无限应用!再叹老子之思。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万物运行之理甚是如此。若古之王朝必是:起、盛、衰、亡。何人能够逃脱的了呢?所以月未全圆花为蕾时最诱人!

“将欲与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余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此章令我想起一句话: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虽不是很合适,但理儿是一样的。正可谓是欲擒故纵吧!至其中的哲学时时领悟吧!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用武之人习得如此真可是万民的福气。用武用人之道,真乃是道之极。谦逊、卑恭、和善,之后便为人上人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此句总是值得提起的。为政治人长以此统治民众,迟迟也不能领悟。民本无畏,用酷刑死刑有何用?唯有教诲了才是出路的。结束生命并不是断绝恶性的根本。为何有的人还如此愚笨!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这句是最现实的了,社会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属于贫且困的了,难道也只有依仗着“道”来济世吗?何时人之道可以损有余而补不足。以待!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为友之道此句甚是。这些也都是至善至贤之人才领悟的到的。还是利用这里面的一句话说的最恰当:天之道利而不害。

其实《道德经》里的各句各章若是理解了便是万福了,再用些拙词烂字解释反倒是玷污了此等美文。越写越觉得笨拙了,字也越发的无力了。若是例例解说恐是说不完的了。但凡有一句话需要道出来:略懂了点《道德经》对我自己真是越发的心胸开阔,远见世事,一定要做一个至真的自己了,至死也不违这几十载了!

道德经观后感 篇二

放假前,妈妈经常对我说 : “ 你知道老子吗?他可是道家代表人物 ,是他提出清 静 无为的思想,对于战国时期的纷乱时局起了中和的作用。《道德经》分道篇和德篇,共 81章五千言。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时,关令尹喜请他著的书。老子写的《道德经》充满了智慧,更深深影响着中华两千多年历史的发展。直到现在,老子的思想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他启迪了很多迷惘的心灵,现在,老子已经被称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还把老子看成神仙,在北魏时 , 老子还被尊为太上老君。老子都这么厉害,那《道德经》就更别说了,所以啊,你有空一定要好好地读一读 "。于是我今年一放假,就开始读了。

读完《道德经》之后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八章《治水》, ” 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 潚 ,予善信, 正 善治,事善能, 蹱 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一章, 老子是把水比作有了德行的人。水的特性和作用有三种:(一 )柔。 (二)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滋润万物并不与大自然相争,相斗。老子认为最好的人格也要有这样的心态和行为 ,就像《德道经》里说的“处众人之所恶”一样,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愿意做。他能尽量多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且不会和别人争夺名利,这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当我刚读完这一章的解释时,我就有和老子一样的的想法。我觉得有道德的人和水一样:水清澈透明,有道德的人虚静诚默;水施舍于万物,有道德的人常常施舍还不求回报 ……

我今后要做一个德行高尚的人,比如:同学之间要包容 ; 闹矛盾时要知谦让;生活中多为别人着想;做事谦虚、谨慎、真诚、不能虚伪 ……

《 道德经》是万经之王,是培养我们道德品格和心灵,开发智慧的一本书,大家有空也要读一读哟!

道德经观后感 篇三

《道德经》是祖国的文化精髓,一直以来都想亲近它,了解老子这位哲人的思想世界,但是,每次读完第一段就失去了信心。没事在网上漫游,无意中看到了台湾教授空海《道德经》视频,一种好奇,走了进去,只能说第一次系统的了解了道德经的内涵!

他让我知道“道”就是宇宙本体,它无处不在,我就生在道中,却浑然不知,道在拥抱着我,我是道的一分子,正是道给天地母亲的无限能量,我和万物的生命才会生机勃勃;他很详细的解读了:道有什么特征:它供给大地万物不断的能量却从不自傲,用阳光雨露滋润万物成长,却不限制他们的自由,在“道”里万物如此的平等自由,“道”给你所认为的好人和坏人同样的阳光雨露,他特别地强调了水的品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这是怎样的一种胸径啊!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引导我去看无字的天书:人们播种的秧苗,它的炫就是只播下一颗种子,施肥、浇水、阳光、雨露,万物生长过程的90%都由道来完成,人们的劳作只有整个生长起的10%,可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啊!这样,当我们吃到可口的食物、水果、蔬菜等等一切时,我们怎能不感谢我们的天地母亲?怎能不感恩你周围的亲人、同事、可爱的孩子们,这是道给你的人生舞台,在与他们的相处中,你的生命才会丰富多彩,人生才会不寂寞。

我似乎懂得了生命从何而来?又会走向哪里?今后当我走在湖边会用另一个思维去看美景,会把每种花、没根草都看成大地母亲的杰作和赐福给我们的生命礼赞!同时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智慧的生活!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