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高考家长帮为您分享了咏鹅教案最新9篇,希望能够给朋友们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咏鹅 篇一
之一
佚名
中国古诗贵在“意境”,“意”就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指诗人所描摹的客观事物。“意境”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他所描摹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完美和谐的艺术境界。而能否引导学生进入这个艺术境界,就意味着能否使学生体味到古诗的美,鉴于此,在《咏鹅》这首诗的教学过程 中,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由画入境,感知全诗大意。导入 新课后,老师首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白鹅戏水”的画面,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视觉活动和想象中进入古诗意境,在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古诗的美。从而培养学生有感情吟诵,理解了诗的大意。
二、品诗画图结合,体会诗情画意。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进行设计。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受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诗情画意。
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问题,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朗诵、跳舞、描述大白鹅的美等)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当不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时,就更生动、更形象,更能产生一种直观的效果,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课改思路。
通过这三个环节,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这首古诗该掌握的内容,而且还走进了诗的意境。通过语文课和艺术课的融合,使学生享受到了古诗的美,陶冶了情操,锻炼了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学会了有感情吟诵,从而实现了古诗的教学目的。
小班《咏鹅》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初步了解大白鹅的外形特征。
3、愿意欣赏咏鹅,感知咏鹅语言的优美,风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重点难点
喜欢朗读古诗《咏鹅》,并能用动作表演诗歌内容,激发幼儿诵读古诗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白鹅叫声录音带、《咏鹅》朗读带、音乐带,自制正在游泳的大白鹅图片,课前事先画好的“小河”。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猜一猜。
1、放白鹅叫声录音带,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出示大白鹅的图片。(事先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再用一张白纸遮住,以此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二)看一看,说一说,学一学。
1、引导幼儿观察大白鹅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
(2)大白鹅的脖子长得怎么样呢?(长长的)
(3)这只大白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向着天空在唱歌呢,我们听一听它是怎样唱的。(放白鹅叫声)
(4)我们也来学一学白鹅唱歌吧。带领幼儿模仿动作,伸长脖子学白鹅叫声。(引出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4)大白鹅最喜欢游泳,它是怎样游泳的呢?(引导幼儿用双手模拟划水的动作,引出诗句“白毛浮绿水”)
(5)大白鹅小脚的颜色真漂亮,是什么颜色的呀?(红色)那么大白鹅游泳时脚又是怎么用力的呀?请幼儿自主创编动作,然后集体模仿(引出诗句“红掌拨清波”)。
(三)听一听,读一读。
1、放《咏鹅》朗读带,幼儿欣赏。
2、教师有感情配乐朗读,边读边模拟动作表现古诗内容。
3、教读两次。第一次拍节奏读,第二次边读边模拟动作。
4、跟读一次。放录音朗读带,幼儿边跟读边用动作表演。
(四)音乐游戏:快乐的大白鹅
1、放音乐歌曲《咏鹅》。
2、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大白鹅,边听音乐边表演,来到“小河”里尽情的嬉水玩耍。
教学反思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中,我采用先声夺人的办法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即让幼儿听声猜动物,实践证明,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当我把白纸揭开,栩栩如生的大白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时,孩子们的脸上更是满溢着兴奋的表情。
对古诗的教学,对于幼儿特别又是小班的幼儿来说显得有点枯燥,但是如果运用适宜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也会让他们兴致盎然,并在积极地参与中,得到很多的收获。
考虑到小班幼儿因知识经验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咏鹅》这首易于小班幼儿理解的古诗来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呢?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趣味性的挖掘方面,花费了不少的心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用肢体动作模仿来表现古诗内容。通过让幼儿模仿大白鹅头抬的高高的伸着脖子唱着歌、在水里像划船一样游泳等动作来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感知诗的意境。这个活动环节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强,模仿得也很不错,师幼互动也很好。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大白鹅基本的外形特征,如鹅长长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
但在“听一听,读一读”这一环节中,也许是教法设计还不够理想,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些,因此幼儿学习朗读的情绪有所下降,有几个幼儿注意力开始转移,开始东张西望,不十分愿意跟老师朗读古诗。我想,如果我变换一些方式来教读,如由教师朗读诗句幼儿模仿动作;或教师一边指着白鹅的不同部位,一边诵读相应的诗句;或者让全体幼儿来诵读,我来指挂图。这样就增加了形象性,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就不至于削弱。
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孩子在欢快愉悦的歌曲声中学习表演古诗里的情景,在游戏活动中孩子表现的很开心,也学的很像。通过模仿白鹅戏水的动作进一步感知古诗《咏鹅》。
小百科:《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咏鹅》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器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了解反复跳跃记号的用法。
3、明确休止符在歌曲中的用法。
4、感受2/4的韵律美并运用到歌曲《咏鹅》的演唱中,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感受2/4的韵律美并运用到歌曲《咏鹅》的演唱中,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反复跳跃记号的用法以及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
电子琴、教学光碟、课件。
教学过程
一、律动活动
播放《阿里里》的音乐,同学们随着音乐边唱歌,边拍手、拍腿。
二、视唱小游戏——唱一唱气球上的音
三、导入新课
(一)学生创作情景图
师:老师这儿有好多漂亮的图片(教师准备:荷花、荷叶、小鸟、鹅、柳树枝等图片),同学们想不想用这些图片贴出漂亮的图画来呢?
(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些图片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上,并把创作好的图画用语言描述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孩子喜爱作画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创作图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也营造出了这首诗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导入歌曲
师:老师听说大家都能背诵好多好多的古诗了,那么,同学们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会想起哪一首古诗来呢?谁能来告诉老师?(老师找一个学生起来背诵《咏鹅》)
师:读的真好!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下的,诗中描绘了鹅在水中游水嬉戏、悠闲自在的情景。这位小诗人名叫骆宾王。他写这首诗时,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大,只有七岁呢,因为这首诗写的特别好,简单的四句诗就把鹅优美的体态以及对鹅的喜爱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
师: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大屏幕,大声的朗读诗歌《咏鹅》。
四、学习歌曲
(一)初次聆听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由《咏鹅》这首古诗改编的歌曲,大家仔细听,听后说说你听出了什么?
①歌曲的情绪──优美的
②歌曲中几次出现《咏鹅》这首诗。(“你能说说出现了几次吗?”“不能”“谁来说说?”她说2次,你说3次,这位同学说4次,有2次、有3次、有4次,究竟出现了几次?让我们来看正确答案。)──四次
再听音乐,这次同学们都伸出你的手,当听到第一遍时伸出一个手指头,听到第二遍时再伸出一个手指头,最后看看到底是几次?(4次)师:古诗在歌曲中出现了4次。咦?怎么歌谱中只写了两次呢,这是怎么回事?
师:这是因为歌曲中有一种记号,它的作用可大了,歌唱中遇到它要重复演唱两遍,是什么记号呢?(反复跳跃记号)哦,原来是反复跳跃记号。我们第一遍唱到这儿进入小房间1,第二遍唱到这儿要跳过小房间1到小房间2去。反复跳跃记号在歌谱中出现了几次呢?(2次)分别在哪里?
(切换成投影仪)先看第一处,在古诗第一遍结束的地方使用了反复跳跃记号;第二处在鹅的叫声结束之后出现的,因此,这之间的部分要重复演唱。接下来听老师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师范唱)
(二)按节奏读歌词
1、朗读是我们最拿手的事了,但按照一定的节奏读可不太容易,请看大屏幕,(师播放课件:按节奏读歌词)试试看你会读吗?听老师读一遍,(师按节奏读歌词)。
听完之后,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种节奏不同。)有什么不同?(原来呀,第一种节奏在鹅后使用了休止符。)我们来练习一下第一种节奏,为了能读准确,我们在读到休止符的时候用食指点一下嘴巴,来我们一起试试。伸出你的手,做好准备
2、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我们再听一遍歌曲,找一找歌曲分别在哪个地方采用了哪种节奏?听完歌曲我们知道了歌曲前两遍采用的是第一种节奏,后两遍采用的是第二种节奏。看来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
3、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完整的读一遍歌词。(放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
(三)歌曲学唱
⑴请同学们随老师唱。⑵学生随琴集体演唱。
(四)歌曲的处理
1、用不同的速度演唱
师:大家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较快的速度唱,还是较慢的速度唱呢?
(分别用较快、较慢的速度再唱一遍)
师:你们觉得用哪种速度歌唱更能表现出鹅在水中悠闲自在的戏水呢?
2、用优美的声音轻声的歌唱
师:那我们就再一次用较慢的速度来演唱这首歌曲。这一次老师要求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的轻声演唱这首歌曲。
师小结:一首古诗在我们XX班小小音乐家的努力下,变成了如此动听的歌曲。
(五)创编动作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除了能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外,还能以怎样的方式来表现?(舞蹈)
1)谁能用动作模仿鹅“曲项向天歌”的姿态呢?
2)白白的羽毛浮在绿水上真漂亮,你能模仿一下它游水的动作吗?
3)它们游水时,红色的脚掌是怎样动的呢?
谁来扮演可爱的大白鹅?请人上来表演,其他小朋友用我们最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咏鹅》。
师:大家想不想变成可爱的大白鹅,都到水里游一游呢?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用最漂亮的动作把大白鹅悠闲自在游水的优美姿态尽情都展示出来。
集体随音乐表演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姿,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愿所有同学继续乘着歌声的翅膀遨游在音乐的殿堂,知识的海洋。
《咏鹅》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道鹅的美丽和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带表情有节拍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3.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朗读指导
2、利用熟字巩固6个单韵母
3、指导水的书写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有关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十分漂亮的图画,让我们去看看画上都有什么? 注意观察图画时要有顺序。(出示挂图)
(引导孩子说完整的话,尽量用美的语言来表达看到的。)
二、教学诗歌
1、导入。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听到同学们这么美丽的描述,我真想送一首诗歌给大家,那就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作品《咏鹅》(板书课题,贴“鹅”字)。
2、齐读课题,随文学习“鹅”字
师:请小朋友们跟着唐老师一起读读课题。
师:这个“鹅”字真是太难了,唐老师都不知道怎样来记住它,有谁能够教教我怎样来记住“鹅”字。
抽生回答(引导“鹅”字左边是我加上右边的鸟)
师:你能为鹅找个朋友组成词语吗?
抽生回答
师:真是个思维敏捷的孩子。和我们《咏鹅》的作者骆宾王一样聪明。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骆宾王是怎样来描绘鹅的。
3、读一读,读准字音
(1)老师范读,初步感知诗歌大意
教师:请孩子们翻开书39页,老师要把这首诗送给大家,请孩子们认真倾听,特别注意那些你不认识的字。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回指导。
孩子们,带着你不认识的字和同桌一起读读《咏鹅》,我要听听谁能把诗歌的每一个字读准。
(2)抽生读(评价字音,纠正字音)
(3)学生齐读
4、说一说,初步感知大意。
(1)师:同学们读得真是太准了,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你喜欢大白鹅吗?
(2)抽生回答。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呢?
生:它有着白白的毛,红红的脚掌……
寻机单独指导朗读。(白、红、绿、青波重读。)
寻找机会延伸:大白鹅向着天唱歌,都会唱些什么呢?
(同步出示“歌”字,随文识字。)
师:这“歌”字谁又有好办法能快速地记住它?
抽生回答,并口头组词。
师:(大白鹅呀,大白鹅,你弯着长长的脖子朝天叫着,好像在唱着欢乐的歌,一身洁白的羽毛,浮游在碧绿的水面上,用红红的脚掌,在清清的。水中划动着。这是一只多美的大白鹅呀!)
(3)抽生带着感情读诗歌。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读得真棒,有谁来给大伙读读整首诗?
(4)教师评价,引导感情朗读。
师: 读得怎么样呢?
生:(好,因为有感情。)
(5)同桌读
师:对,有感情才能读好书。我想孩子们会读得更好,请大家练习练习,注意带上自己的感情。(教师巡回。)
(6)全班齐读
师:我听到好多的孩子读得可有感情了,那就请全班同学带着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齐读诗歌。
三、识记生字。
1、复习单韵母,勾画含有单韵母的生字。
(1)圈画生字。
师:孩子们可真棒,一会就把诗歌读得这么棒。可是聪明的孩子除了读书读得好,观察事物也特别仔细。唐老师马上要考考大家是不是眼睛明亮的孩子,找出含有单韵母的生字,并用铅笔圈画出来,看谁圈得又快又好。
(教师巡回指导。)
(2)抽生读、教读、
2、认读生字“红”“绿”。
师:孩子们真能干哟,一下子就把这些字给找了出来。可是唐老师被诗歌里的两姐妹难住了,看看都是谁?
(1)出示生字卡片。(绿、红)
抽读字音
教学字形
师:姐姐妹妹好相象,教教唐老师怎样分清她们俩?
抽生回答
(2)齐读生字。师:大家真聪明,学过的知识全都用上了,生活中的知识也用上了。姐姐妹妹还带来了好多的朋友,我们来认识认识
(3)老师指读生字卡片(向、白、毛、水)
抽生认识
师:读得真响亮,谁还能为生字找朋友,连成词来读。
(4)抽生组词,教师出示词语
开火车
师:开开火车,记牢它们。(水放最下面)
四、指导书写“水”
师:同学们,这水可重要了,世界上谁都离不开它,植物离开了他会枯萎,动物离开了他会死亡,人离开了他也活不了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它。
(1)疏通“水”的笔顺笔画。
师:让我们来看看水的笔顺笔画应该是怎样的,谁来书空?
抽生书空,教师写出笔顺笔画。
(先中间,后两边)(一笔竖勾,二笔横撇,三笔撇,四笔捺)
(2)观察占格
师:说得很准确,让我们把它送回家吧!
复习田字格。(水的家真漂亮,这是横中线,这是竖中线,这是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比比看,哪个眼睛明亮的孩子能找出水的的每一笔都在那里。抽生说
(3)教师师范
(4)学生描红,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生背诵诗歌
师:骆宾王《咏鹅》真让人感到快乐,诗歌原来这样有趣,可以用这样少的字表达这么美丽的画面,真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以后也写好多好多这样美丽的诗歌。
就让我们试着来背背这首诗歌。
教学反思:
教学《咏鹅》这篇课文之前,我事先在班上了解到:不少学生已经会背这首诗了,所以本课教学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情诗景,认识6个生字和会写3个生字“白、向、毛”。在导入新课时,我出示图片(一幅美丽的白鹅戏水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鹅?(生甲:这是一只白白的鹅;生乙: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鹅……)接着,我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述了骆宾王七岁写诗《咏鹅》的故事,由于听的是同年龄孩子的故事,学生个个听得入了神,由此导入新课,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
在引导学生通过读领略诗的意境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接着同桌互读(会读的教不会读的/都会读的比比谁读得最有感情)、指名读、师生接力读……在多种方式的读中感悟诗意,而没有作过多的讲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让学生加入自己喜欢的动作读,形象地再现了诗情诗景,在读中可以深深感受到学生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并渗透了人与动物关系密不可分、亲切自然的教育。
在写字环节,新出现的两个笔画是一个难点,只有掌握了这两个笔画,才能更好地掌握“白、向、毛”三个生字,为此,我加强了示范指导,先是教师亲自示范,后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人人争当“小老师”。虽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强调一定要掌握笔画笔顺,但对于“笔画笔顺”这一千百年来人们写字时约定俗成的东西,我想,让学生掌握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不可能一步到位,对于基础较差、反应较慢的学生慢慢来,潜然默化。不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要保护孩子能学好的自信心。批改作业时,看着那工工整整的一笔一画,看着那整整齐齐的一行行字,我禁不住欣慰地笑了,瞧!这是一群多认真的孩子呀!
《咏鹅》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道鹅的美丽和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带表情有节拍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3.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朗读指导
2、利用熟字巩固6个单韵母
3、指导水的书写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有关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十分漂亮的图画,让我们去看看画上都有什么? 注意观察图画时要有顺序。(出示挂图)
(引导孩子说完整的话,尽量用美的语言来表达看到的。)
二、教学诗歌
1、导入。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听到同学们这么美丽的描述,我真想送一首诗歌给大家,那就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作品《咏鹅》(板书课题,贴“鹅”字)。
2、齐读课题,随文学习“鹅”字
师:请小朋友们跟着唐老师一起读读课题。
师:这个“鹅”字真是太难了,唐老师都不知道怎样来记住它,有谁能够教教我怎样来记住“鹅”字。
抽生回答(引导“鹅”字左边是我加上右边的鸟)
师:你能为鹅找个朋友组成词语吗?
抽生回答
师:真是个思维敏捷的孩子。和我们《咏鹅》的作者骆宾王一样聪明。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骆宾王是怎样来描绘鹅的。
3、读一读,读准字音
(1)老师范读,初步感知诗歌大意
教师:请孩子们翻开书39页,老师要把这首诗送给大家,请孩子们认真倾听,特别注意那些你不认识的字。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回指导。
孩子们,带着你不认识的字和同桌一起读读《咏鹅》,我要听听谁能把诗歌的每一个字读准。
(2)抽生读(评价字音,纠正字音)
(3)学生齐读
4、说一说,初步感知大意。
(1)师:同学们读得真是太准了,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你喜欢大白鹅吗?
(2)抽生回答。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呢?
生:它有着白白的毛,红红的脚掌……
寻机单独指导朗读。(白、红、绿、青波重读。)
寻找机会延伸:大白鹅向着天唱歌,都会唱些什么呢?
(同步出示“歌”字,随文识字。)
师:这“歌”字谁又有好办法能快速地记住它?
抽生回答,并口头组词。
师:(大白鹅呀,大白鹅,你弯着长长的脖子朝天叫着,好像在唱着欢乐的歌,一身洁白的羽毛,浮游在碧绿的水面上,用红红的脚掌,在清清的水中划动着。这是一只多美的大白鹅呀!)
(3)抽生带着感情读诗歌。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读得真棒,有谁来给大伙读读整首诗?
(4)教师评价,引导感情朗读。
师: 读得怎么样呢?
生:(好,因为有感情。)
(5)同桌读
师:对,有感情才能读好书。我想孩子们会读得更好,请大家练习练习,注意带上自己的感情。(教师巡回。)
(6)全班齐读
师:我听到好多的孩子读得可有感情了,那就请全班同学带着对大白鹅的喜爱之情齐读诗歌。
三、识记生字。
1、复习单韵母,勾画含有单韵母的生字。
(1)圈画生字。
师:孩子们可真棒,一会就把诗歌读得这么棒。可是聪明的孩子除了读书读得好,观察事物也特别仔细。唐老师马上要考考大家是不是眼睛明亮的孩子,找出含有单韵母的生字,并用铅笔圈画出来,看谁圈得又快又好。
(教师巡回指导。)
(2)抽生读、教读、
2、认读生字“红”“绿”。
师:孩子们真能干哟,一下子就把这些字给找了出来。可是唐老师被诗歌里的两姐妹难住了,看看都是谁?
(1)出示生字卡片。(绿、红)
抽读字音
教学字形
师:姐姐妹妹好相象,教教唐老师怎样分清她们俩?
抽生回答
(2)齐读生字。师:大家真聪明,学过的知识全都用上了,生活中的知识也用上了。姐姐妹妹还带来了好多的朋友,我们来认识认识
(3)老师指读生字卡片(向、白、毛、水)
抽生认识
师:读得真响亮,谁还能为生字找朋友,连成词来读。
(4)抽生组词,教师出示词语
开火车
师:开开火车,记牢它们。(水放最下面)
四、指导书写“水”
师:同学们,这水可重要了,世界上谁都离不开它,植物离开了他会枯萎,动物离开了他会死亡,人离开了他也活不了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它。
(1)疏通“水”的笔顺笔画。
师:让我们来看看水的笔顺笔画应该是怎样的,谁来书空?
抽生书空,教师写出笔顺笔画。
(先中间,后两边)(一笔竖勾,二笔横撇,三笔撇,四笔捺)
(2)观察占格
师:说得很准确,让我们把它送回家吧!
复习田字格。(水的家真漂亮,这是横中线,这是竖中线,这是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比比看,哪个眼睛明亮的孩子能找出水的的每一笔都在那里。
抽生说
(3)教师师范
(4)学生描红,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生背诵诗歌
师:骆宾王《咏鹅》真让人感到快乐,诗歌原来这样有趣,可以用这样少的字表达这么美丽的画面,真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以后也写好多好多这样美丽的诗歌。
就让我们试着来背背这首诗歌。
2、回家把新学的诗歌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咏鹅》教案 篇六
一、活动设计
这是一节设计比较新颖、也相对成熟的美术活动。“咏鹅”这首古诗可以说孩子们都耳熟能详,大班的孩子大多都能朗朗上口地吟诵出来。利用孩子们对古诗的兴趣和对白鹅的好奇,因此我选取了这个题材。
同时考虑到大班的幼儿在构图、粉刷等方面已初步积累了一定绘画经验,希望能用“吟诗作画”这样比较新奇、有趣的方式,培养幼儿尝试不同方法相结合的绘画方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创新能力,促进幼儿欣赏诗画意境的兴趣和能力。
在目标设计方面,目标调整后变得更加完整,目标能涵盖技能、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比较具体,也和内容呼应起来。
二、材料准备
在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们为幼儿准备了空白的纸张,但是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勾画白鹅的轮廓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有些孩子明白了画法,但是最后出来的效果不是罪形象。所以在第二次试教的时候,我们在每张纸张上,准备了一只白鹅,起到模仿、定位之用。
同时希望在下次活动时,能准备小抹布供孩子们擦手等。
三、活动演绎
环节一“观察感受”——在美术活动中,内容要紧紧围绕目标,为目标服务。 “导入环节”教师改变了原本比较直接的念古诗做法,而是戴上了“大白鹅”形象的手套,直接出示给孩子们看他们的兴趣程度会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第一遍请孩子们说古诗,第二遍请孩子们学学动作,第三遍的时候大家一起来展示,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
环节二“对照古诗,共同探索”——可以说这是整个活动的重点和亮点,我将一句句古诗和绘画“鹅”的技巧结合起来,孩子们在古诗的意境中,感知白鹅在水中游弋的意境。这是单单教授绘画技巧、或者念古诗所不能达到的。而且请幼儿尝试、模仿等方法,增加了幼儿和教师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在体验、联想中进行表达。
环节四“交流分享”——请孩子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边吟诗边根据故事的意思找一找最美的画,让他们在分享中学会欣赏、获得自信,从而提高审美、绘画技能。
在孩子们作画的环节,建议教师还能适当调整音乐的音量,配上古诗朗诵会更有意境。
《咏鹅》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识字与拼音结合,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6个生字。
2、带表情、有节拍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3、知道鹅的美丽和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字词卡片。
2、学生准备手工材料或彩色画笔。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猜谜语,激趣导入。(“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
2、创设情景,图画展示,教师描述:骆宾王真聪明,7岁就能做诗,你们今年也七岁了,聪明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鹅》这首诗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圈一圈。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学会。
3、找一找。把最喜欢的一行诗多读几遍。
三、识字
1、同桌互查字音。
2、“找朋友”游戏。问:谁是我的好朋友?学生用生字回答。
3、请一名学生当老师领大家读。
4、你还有哪些字不认识?请别人帮忙。
四、熟读课文
1、朗读。把你喜欢的诗句或全诗读给大家听,并请小伙伴们评一评。
2、师范读。借助图画,引导学生观察从什么地方看出白鹅美丽,抓住表示动作和颜色的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生练读、指名读、同桌读、挑战同学读。
4、读全诗,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诗。
五、表演
分角色戴头饰进行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六、练习
1、读字练习。男女生轮读、接读。
2、画一幅美丽的《白鹅图》。
《咏鹅》教案 篇八
中国古诗词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一大主流。让学生学习古诗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然而,在古诗教学中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学生难以从单纯的从文字中感受和领悟诗的意韵。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古诗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融为一体,并生动地再现出来,充分显示了祖国文字的无穷魅力与灿烂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我就结合古诗《咏鹅》一课,从 个方面向大家展开介绍。
一、 教材分析
《咏鹅》一诗以清新欢快的语言,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畅游于碧波之上白鹅的外形与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词美、情美、意境美,喜爱之情于18个字当中。诗歌所描绘的,给人以强烈、鲜明的听觉享受和视觉形象。正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色彩和谐、造型艺术、姿态轻盈的白鹅戏水的优美画面复现出来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主动全面准确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并提高学习古诗的效率和方法。 这也符合刚刚入学不久的六、七岁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因为孩子比较小,所以我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通过演示、播放等形式 引领学生感受美 欣赏美 品位美 表达美。
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一)认知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曲”“向”“毛”“工”“项”“红”6个字,一个偏旁“绞丝旁”,初步了解三点水旁的构字特点。
(二)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器官,培养观察、分析、理解、感悟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感受语言的简洁、生动,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
态,体味古诗的意境美,在头脑中能再现鹅的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生活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
认识9个字,会写6个字,认识偏旁“绞丝旁”,初步了解三点水旁的构字特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五、教学方法:
情景演示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声、形、色、态展现出来,使学生聆听鹅的欢畅,从而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利用视频展现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使学生在脑海中出现了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从而领略诗境“白毛”、“浮水”、“红掌”、“清波”,相映成趣,扼要鲜明。
六、教学资源:
依据古诗描绘自制网站,教师和学生均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点击,获取相关学习内容,包括生字识记、诗句解析、相关知识扩展。
七、教学过程:
(一) 营造氛围,初感诗意
由于《咏鹅》一诗非常脍炙人口,早已家喻户晓,所以新课伊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根据屏幕提示猜诗,跳跃的字符,鲜活的内容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之后借助诵读课件,通过创设一种具体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先入为主”的情境,使学生在抑扬顿挫、和谐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古诗声韵之美。
(二) 学字探义,趣识巧记
一年的教学以识字为主。为了枯燥的生字教学变得有趣味,我借助课件,用集中辨析的方法教学生学习生字。为了突出重点,我将本课中带有三点水旁的字“浮、清、波”,进行了趣味解义。通过动画演示有机地将画面、字、词结合起来。学生既巩固了字音、字形,而且明确了字义,能正确运用,并领会了带有三点水旁字的特点,从而能够初步判断与积累。 “项 向”进行同音识字,利用课件再现“向”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字理明义,进行辨析区别运用,解决了同音字运用的难点。
(三) 做画感悟,体味意境
一年级学生对精练的诗句的理解、感悟能力还有限,无法通过诗句的表层意思深刻理解,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根据《咏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同的特点,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化诗为画,画中领悟,以画促读,以读感悟,化解了体味的难度。借助课件,让学生读诗选符合诗句描写的图形,从而理解、感受“曲项向天歌”的完美艺术造型,并倾听“鹅”的叫声,渲染气氛。由此在依据诗句为画面涂色,领略“白毛、红掌、绿水、清波”色彩的鲜明与和谐之美。“拨清波”动作的轻盈,通过视频再现让学生直观感受,加深对“拨”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配乐诵读古诗,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以释放,用外化的形式展示内化的程度,有利于提升感悟,这就进入了第四个流程
(四) 吟咏抒怀,升华情感
启发学生想象鹅在唱什么?培养其想象力和发展其创造力。
之后欣赏“咏鹅”的歌曲,扩大古诗的外延——不但可以诵读,还可以演唱。进一步回味诗的意境。
以上两个流程,我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使画动起来,让诗活起来,学生在诗情画意中畅想,重点得以突出,难点得以突破,激发了他们内在的潜能,主动获取知识,使古诗教学充满了灵秀之美,学生在古诗学习中也“灵秀”起来,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的思路。
(五)总结写法,拓展积淀
古诗教学要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课堂教学并没有停止在感悟此诗的意境上,让学生说说想对作者说点什么?从而总结写法,在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浏览相关歌颂、赞美其它事物的古诗,从而拓展并积淀其它赞美事物的诗中去。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相辅相成,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利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使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得以发展,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八、学习反馈:
情景化的识字教学使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掌握牢固。古诗所展现的意境也被学生真正消化理解,能感情诵读古诗,在脑海中描摹诗的情景,并对古诗充满了兴趣。学生兴致高涨。
《咏鹅》教案 篇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颈部任意弯曲,表现鹅在水中游泳的情景。
2.感受在砂皮纸上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砂皮纸人手一张、蜡笔(白色蓝色绿色红色黄色)、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古诗--理解故事内容,从古诗中了解大白鹅基本特征
1.幼儿欣赏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你知道这首古诗的名字吗?让我们一起来念念这首好听的古诗吧。
2.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白色)它的脚掌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脚掌有蹼、红色)什么是“曲项向天歌”?(弯曲脖子向着蓝天唱歌)
小结:大白鹅身上有白白的羽毛、红掌红冠子、长长弯弯的脖子,大白鹅美丽又神气。
二、创作表现--在边念古诗边示范讲解中创作表现大白鹅在水中的简单动态
1.教师运用古诗中的四句话进行示范讲解:
鹅,鹅,鹅(画一个大2),
曲项向天歌(弯曲后画成一个大身体)
白毛浮绿水(画翅膀),红掌拨清波(画出红色的脚掌)。
添上大白鹅红色的冠子、有神的眼睛、扁扁的嘴。
2.引导幼儿添画蓝蓝的湖水、绿绿的杨柳、蓝天白云、展翅的蝴蝶等等
3.提醒幼儿把大白鹅的脖子画长,
4.提醒幼儿在砂皮上用蜡笔涂色要用力均匀,用先打好轮廓后填充颜色的方法。
三、分享交流--游戏中引导幼儿结合古诗关注作品,感受古诗美与绘画美的结合
1.师生一边念古诗一边轮流点幼儿的作品,古诗念完最后被点到的作品,就请该幼儿来介绍。
2.说说哪只大白鹅最美?它美在哪里?
本站内容由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本网站不对网站真实性负责,如有违反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