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免疫功能低下范文【最新9篇】9-6-68

这里是高考家长帮精心整编的免疫功能低下范文【最新9篇】,让您更全面的了解母体的最后一道防线结束了的相关知识。

债务风险评估 1

免疫功能低下范文【最新9篇】9-6-68

【关键字】:地方债;风险评估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地方债务规模巨大,这已是个不争的事实。如果这些规模巨大的债务转化成风险,将会对我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面对这次规模巨大、已形成风险的地方债务,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公开面对,加强管理,予以规范。在对地方债务加强管理的问题上,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评估、预警地方债务的风险。对地方债务进行合理的评估才能明确我们要加强管理、予以规范的对象,而有效的评估模式,促使我们能在地方债务的管理上更加具有先见性和针对性。介于这种情况,笔者选择对地方债务风险评估模式进行研究,希望能帮助地方债务风险的评估、预警,并结合相应对策,控制、防御、降低风险,保持地方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体涉及:

1.科学界定地方债务的含义、特点和成因,使得我们在面对该问题时更具有针对性。

目前,地方债务风险越加突出,社会各界对该问题给予高度关注的同时,学术界也出现不少新的观点,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地方债务进行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地方债务风险的含义和特点还没有科学定势,对地方债务风险成因的分析也比较片面。处于混乱的地方债务风险理论研究,不能合理和根本的防治地方债务风险。这种情况下,解决该问题就成了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合理评估、科学预警的前提。

2.科学的地方债务评估模型,有利于把握风险和预警风险。

地方债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又具有可控性。地方债务风险作为经济生活的客观现象,同其他债务风险一样会经历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因此,构建有效的地方债务风险评估模型,对债务运行进行跟踪、监控和预测,并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客观评估地方债务风险的程度,及早发现危机预测可能的损失。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降低地方债务风险,保持地方经济建设健康稳定发展。

(二)地方债务的定义和背景

地方债务是指中央以下的各级政府作为债务人承担的债务。由于政府作为公共主体,是公共风险的承担着和化解者,不同于其他债务主体,从而突破了会计学意义上的债务概念,因此大大的丰富了政府债务的内涵和外延。

我国法律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所以现在地方政府一般都过建设各类型的投融资公司进行融资和投资。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进行融资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初期―1994年,投融资平台发展的雏形期。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通过集资贷款的模式建桥修路。广东省率先推行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这类政府借钱发展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是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前身。1988年交通部下发了《贷款修建高等级公路和大型公路桥梁、隧道收取车辆通行费规定》规范了此类贷款,使得该模式在全国推展开。

2.1994年―1997年,投融资平台的初创期。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面临的基础设施建设压力更大,资金的匮乏迫使地方政府开始积极寻求新的融资渠道。

3.1997年―2008年,投融资平台的推广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这种环境下的地方政府一方面要配合中央政府的资金,同时又受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发债的限制,地方政府开始更多地依赖投融资平台。最常见的发展模式是以政府拥有的资产,如:土地、等进行质押,注资组建各类建设投资发展公司。

4.2008年―至今,投融资平台爆发期。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全球的经济都陷入低迷期。为了刺激经济,政府在制定4万亿刺激计划的同时对地方政府举债发展经济的行为也多多鼓励,导致地方投融资平台在金融危机后的井喷式发展。

(三) 风险评估机制研究

1.直接运用公债指标评估预警地方债务风险。

公债依存度、公债偿债率和公债负担率是评价公债风险的常用指标。但是即使这些指标适用于国债问题,学术界对此还是存在很大争议。很多人认为直接用国际常用警戒线来判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具有合理性。因为在评判我国地方债务规模时却不能照搬,需根据情况具体分析。我国在经济及财政体制、国家财政集中度上、债务增量和结构、使用效益上和别的国家存在差异。所以对于地方债务风险的评估不能简单运用目前国际认定的公债指标来判断预警,但是可以借鉴。

2.引入资产负债表评估预警地方债务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框架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使资产和负债的金融特性相匹配来对冲风险,从而使平衡表两边的内容起到相互保值的作用。政府与企业一样,未来的净值是不确定的,受到一系列宏观与微观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应用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就意味着,应使资产和负债的数量及结构相互匹配,或者说,负债应由资产来提供保障,以规避政府面临的宏观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以防止出现偿债危机乃至资不抵债的情况,始终保持资产净值为正。

3.运用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评估预警地方债务风险。

地方债务可持续实现是一个动态模型,通过构建政府收支流量为主变量的债务可持续性动态模型,对地方政府收支流量状况的改变如何影响政府债务运行模式来进行动态分析,并从中得出要实现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应满足的相关条件。

【参考文献】

债务风险评估 2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风险 防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企业并购行为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最近几年上市公司并购呈现出大幅增长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A股上市公司公告的交易案例数量超过4450起,披露交易规模1.56万亿元,涉及上市公司超过1783家。较2013年同期的1189起,5023亿元,分别增长274%和210% 。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的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竞争。企业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降低经营风险,实现企业规模扩张,保持企业稳定增长,并购是一条捷径,也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然而企业并购作为企业的一项重大投资、融资活动,财务风险不可避免的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即并购定价、融资、支付和财务整合等财务决策以及其他因素,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与困境。因此,企业并购活动中必须充分考虑财务风险,并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

一、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概述

(一)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指企业由于并购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有着众多观点。杜攀(2000)认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 是企业因发生并购活动而对资金的需求所引起的筹资风险和资本结构风险。史佳卉(2006)认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各种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的综合反映,是一个由定价、融资、支付等财务决策行为引起的价值风险的集合,是由风险诱惑效应和风险约束效应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的严重偏离。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见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在于并购活动中筹资、融资决策所带来的偿债风险和股东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这种不确定性影响了预期价值的实现。

(二)引起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1、变化性

企业并购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变化,从而使得与之相伴的财务风险始终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宏观方面, 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性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等;微观方面,有并购方的经营环境、筹资和资金状况的变化,也有被收购方反收购和收购价格的变化等。这些变化在时间上、范围上或者单独存在,或者交叉叠加,这都会影响企业并购的各种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变化性是引起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2、信息不对称性

企业并购过程中, 引起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另一个因素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当目标企业是缺乏信息披露机制的非上市公司时,并购方往往对其负债多少、财务报表是否真实、资产抵押担保等情况估计不足,无法准确地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从而导致价值风险。即使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也会因对其资产可利用价值、富余人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情况了解不够,或目标企业管理层对信息的故意隐藏,导致并购方对其盈利情况、或有负债情况等都无法了解或准确估计其真实价值,误导做出错误决策,甚至导致并购失败。

二、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主要是指在对并购企业的价值估值时,其估值的金额是否公允。在确定目标企业后,购并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从而形成并购价格。这主要的依据便是目标企业的年度报告、财务报表等。但目标企业可能故意隐瞒损失信息,夸大收益信息,对很多影响价格的信息不作充分、准确的披露,这会直接影响到并购价格的合理性,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

此外,并购时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评估,对标的物进行评估。但是评估实践中存在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外部因素干扰等种种问题。

(二)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融资能力风险以及融资方式所带来的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导致的偿债风险、股权稀释风险等。企业并购融资可以选择内部融资或外部融资,通常可采用的有自有资金、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融资渠道。由于并购双方的资本结构不同,在对外融资,特别是债务融资时,通常需对目标公司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和维持正常经营资金量,进行不同投资回收期和借款结构的匹配。如果债务融资的资金需要量与期限结构没有根据并购资金需要量与资本结构的现状来安排,就会因并购后利息负担过重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三)支付风险

1、现金支付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现金支付工具自身的缺陷,会给并购带来一定的风险。首先,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是一项巨大的即时现金负担,公司所承受的现金压力比较大;其次,使用现金支付工具,交易规模常会受到获现能力的限制; 再次,从目标公司的角度来看,由于现金支付会因无法推迟资本利得的确认和转换来实现的资本增益,从而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以及不能拥有新公司的股东权益等原因,有些企业的股东可能不欢迎现金支付方式,这会影响并购的成功机会,带来相关的风险。

2、股权支付的股权稀释风险

并购企业将本企业的股票或以新发行的股票作为价款付给目标企业股东,会导致股权稀释风险。目标企业的股东如果拥有了控制股权,就可能反客为主,成为新公司的控制者。采用发行新股来换取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股票,意味着参与分配利润的股份增加,原来股东的收益就会被摊薄,稀释股权,减少每股净资产和收益,造成股价的波动,给公司业绩增长带来压力。

3、杠杆支付的债务风险

并购企业通过大量举债融资购得目标企业的全部股权或资产,然后又以目标企业的现金流量偿还负债的杠杆支付方式,也并非十全十美,有其自身的风险。由于高息风险债券资金成本很高,而收购后目标企业未来资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杠杆收购必须实现很高的回报率才能使收购者获益。否则,收购公司可能会因资本结构恶化,负债比例过高,付不起本息而破产倒闭。

不同支付方式的选择带来的支付风险最终表现为支付结构不合理、现金支付过多从而使得整合运营期间的资金压力过大。

(四)财务整合风险

企业并购交易完成后,并购方需进行包括财务整合在内的企业资源要素的系统性安排,使得并购后的企业按照一定的并购目标进行运营。财务整合的风险在于并购双方财务制度、机构设置、财务理解等一系列的不同所带来的矛盾而导致。另外财务整合过程中,并购商誉的减值风险也是尤为突出。如2015年4月12日,创业板龙头蓝色光标(300058.SZ),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蓝色光标预计亏损超1亿元,这也是蓝色光标17年来首次季度亏损。巨亏原因缘于其境外参股子公司Huntsworthplc2014年财务计提商誉减值,蓝色光标因此受到约12764万元牵连。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充分收集信息,降低企业估值风险

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包括投行、经纪人、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 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 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做出合理预测,从而采用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之上的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

(二)统筹安排融资方式,灵活选择支付方式

当并购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应遵循融资成本最小化原则,同时要充分考虑资本结构,合理确定短长期融资比例、自有资金与负债比例,将负债有效地控制在偿债能力之内。自有资金充裕时,是首选,其次是债务和股权融资,推算偿债的零界规模,合理考虑债务融资的税盾作用;采用股票融资时,要充分考虑股权稀释问题。在确定了并购资金需要量后,统筹安排资金的筹措方式及数量大小,可采用灵活的支付方式。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每股收益摊薄、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目标企业的税收筹措情况,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以满足收购双方的需要来取长补短。

(三)加强营运资金管理降低流动性风险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来降低。但若降低流动性风险,则流动性降低,同时其收益也会随之降低,为解决这一矛盾,建立流动资产组合是途径之一,使流动性与收益性同时兼顾,满足并购企业流动性资金需要的同时也降低流动性风险。

(四)加强财务整合,降低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后,应将低效资产剥离、优化组合,加强资金运营管理,实现资产整合与资源优化配置。公司应对被并购企业的财务制度体系、会计核算体系统一管理和监控,实行一体化的财务支付、预算管理和资金运作。加强对并购商誉的减值测试和提前预判分析,降低因商誉减值导致企业利润波动而带来的市值损失风险。

参考文献:

[1]杜攀。企业并购风险的研究[J].中国建材,2000,(2):18-20

[2]胥朝阳。企业并购的风险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32-70

[3]史佳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M].人民出版社。2006

[4]周平根。浅议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J].金融经济。2008

[5]张丽。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8(5)

债务风险评估 3

相比于信贷发放,债权转让是一种新兴的交易活动,没有先例可循。信息不完全造成资产买方难以合理估定未来报酬和风险;交易市场缺乏效率以及交易双方利益取向不同也造成有效价格难以达成。信贷资产转让定价的主要困难和障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信用风险度量困难

信用风险计量一直是风险计量中一个艰涩的话题。尽管近十年来,理论界一直进行着各种探索,也形成了一些代表性的计量模型,但由于缺少银行贷款违约和挽回率的长期数据以及未能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对破产的影响等问题,这些模型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而且应用范围也不广泛。

债权银行和投资者利益取向不同造成信贷资产评估差异

债权人主要根据风险暴露(不良债权的余额)和预计损失差值确认债权资产的价值,价值评估主要采用风险度量;而投资者投资债权目的在于取得债权权益和债权收益,价值评估主要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采用的折现率也与债权人存在着差异。债权银行受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公司规模影响较大;而投资者受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公司规模影响程度相对较低。债权银行通常根据借款人的会计账面来确定债权风险和债权价值,而投资者往往结合借款人的整体资产和运营状况判断债权资产的经济价值。债权银行重视对债权资产的控制和处置,投资者关注借款人的成长性和潜在偿债能力。

国际上信贷资产转让定价方法及评析

目前,各国信贷资产转让定价的方法按其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收益流现价法

这种方法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基本思想是:信贷资产是一个投资收益的母体,会在资产存续期产生现金流,其转让价格是考虑了风险与通货膨胀因素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例如,美国重组信托公司在对大量低质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时,根据资产的规模、类型、期限和地域分布,将贷款划分为不同的贷款组合,估算各类资产预期现金流量或近期出售可变现价值,由资产预期风险决定折现因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贷款组合的最低接受价格。

此法的价值确定是否合理有两个关键点,资产未来现金流的估算和折现率的确定。资产未来现金流的估算要结合资产质量和投资战略加以确定:质量优良的信贷资产未来现金流主要来自于项目日常经营活动和残余价值;债务人赢利能力低下、财务状况不佳的信贷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则应更多地考虑未来转手时市场的意愿支付价格;收益流现价法中的折现率反映了投资人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必要投资报酬率,在确定时必须依据专业经验对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包括违约风险和项目的市场风险——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

在信用风险度量上,近些年来计量和统计技术正在提供更多的帮助,一般认为难以量化的信用风险的管理模型获得了很大发展。由J.P.Morgan在1997年提出的评估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资产组合模型CreditMetrics,利用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评级迁移矩阵、违约贷款的挽回率、债权或债券市场上的信用风险价差和收益率等数据为贷款或债券计算组合理的市场价值和波动性,推断贷款/贷款组合的VaR值。KMV公司的预期违约率模型则通过计算违约距离来确定目标公司的违约概率,采用将违约距离与历史违约数据相比较的方法,建立起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之间的映射关系,不像传统的信用评级那样注重分析借款人的财务及经营状况。不过,当前对投资人,应用现代风险管理模型进行债权资产定价还存在诸多的现实困难,主要是:基础数据和历史数据收集困难;应用风险评价模型的技术含量高,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对违约损失和违约概率的预测不尽准确。风险资产定价模型的推广和应用,丰富了传统的收益流现价估价法,使现代信用风险管理表现出由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趋势,为量化信用风险开辟了道路,也为债权资产定价提供了推动力,使债权资产的风险可以从资产中分离出来,进而被衡量、定价、出售和向市场转化。

风险分类折算法

法国在信贷资产转让中采取按照风险分类折算债权资产价值的方法,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划定贷款损失类别并回归计算债权风险价值系数,该系数与债权余额的乘积即债权的风险价值。例如,对可疑类信贷资产的平均风险价值折算系数为50%-90%,对损失类债权的平均风险折算系数为90%-100%,具体折算系数的确定由银行根据充足的样本和充分的信息数据,结合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来计算。不过,在不实行政府定价的国家,这种基于债权资产分类而预计损失率的价值评估方法对投资者来说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这是因为,投资者购入的债权大多是可疑类和损失类资产,风险价值折算系数作为一种类别系数,无法精确反映单项债权的风险价值;在风险变化和不确定性增强的前提下,银行和投资者计算折算系数所依据的回收数据和损失记录等信息资料存在差异;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所确定的债权资产风险价值是一种估算价值,无法通过有效率市场的检验。由此,投资者在确定债权资产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寻求更为有效、更为精确的评估方法。账面价值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主要是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如墨西哥和中东欧转轨国家。其特点是按照债权人信贷资产净值(面额扣除坏账准备)定价,常见于政府主导的不良贷款转让,实际是政府为保护债权机构而采取的行为。账面价值反映的是信贷资产形成成本,与资产的未来收益无关,故采用账面价值定价掩盖了债权人已经发生的损失,不利于揭露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彻底分析贷款损失形成原因,也不利于客观评价投资者今后的业绩。在非政府定价的市场中,投资人一般都不愿意接受账面价值定价,采用该法只会延误资产重组时机,例如波兰原计划在银行重组或破产中出卖70%的坏账,最后由于缺乏交易市场而受阻。

引入利润分享机制的定价方法

这是美国投资银行在收购韩国信贷资产的时候设计的一种新的交易结构,即买卖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卖方除获得一定比例补偿外,以信贷资产账面价值的40%-60%作价入股,获得该项资产的未来收益权。目前采用这种作价机制的还有马来西亚等国家。在信贷资产处置中引入利润分享机制,是信贷资产转让定价的一大创造,对稳固交易双方信心,推进交易达成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我国信贷资产定价的现状和特点

当前,我国信贷资产转让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上,目前已采用或正在采用的定价方法主要包括:按账面价值定价,主要用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出售不良贷款给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一种政府定价行为;市场定价法,包括招投标、拍卖、竞价出售过程中的定价,其中,拍卖定价正在逐渐成为定价方式的首选;协议定价,如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向灌云县政府出售该县45家企业6000万元债权;引入利润分享机制的定价方法,如华融资产管理公司2001年向摩根斯坦利公司出售账面价值为12亿美元的银行不良资产,成交价1亿美元,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华融与摩根斯坦利公司合资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双方按照契约分享资产管理收益。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信贷资产转让定价中按账面价值、由政府主导定价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现象与我国信贷资产交易市场的特点存在必然的联系:转让资产普遍质量低下且缺乏流动性。目前我国进入资产转让市场的普遍是银行不良贷款,而且大多是信用贷款,交易标的质量低下难以引起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另外,国内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缺乏必须的流动渠道,且处置市场狭小,也使得投资者对不良债权信心不足,市场需求受到抑制。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十分复杂,财务资料不全、信息失真等因素使债权评估成为评估工作最大的难点之一。债权资产价值评估没有统一规范和成熟的方法,评估中判断性因素起决定作用,风险量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技术含量不高。定价存在高昂的制度成本。首先,我国当前还缺乏对债务人还款、资产转让交易等方面的法律约束;其次,由于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能力不足,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债务人都将安置企业现有职工、解决体制转换遗留问题、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希望寄托在盘活债务人现有资产存量上,直接降低了债权资产的真实保障程度和价值;再次,信贷资产价值还受到国内产权和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

对我国信贷资产定价的思考

当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工作试点已经开始,商业银行也在不断探索调整资产流动性的方法。随着交易主体增多和资产交易量扩大,一个更大范围的交易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以往以政府为主导、以账面价值为依据的定价方法已受到交易方的普遍置疑,定价方法改革势在必行。为提高资产转让定价中的公平和效率,建议借鉴前述各种定价技术,结合各阶段市场的实际状况加以适当运用:在现阶段市场容量有限、不良贷款处置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为保证贷款处置效率、避免延误改革时机,建议以贷款可能损失(参考国际上通常的专项呆帐准备金提取率)作为不良债权价格折扣评估资产价值,由买卖双方通过协商确定价格;交易双方认知存在较大分歧的,可以考虑引入利润分享机制,用未来收益权弥补债权人当前的损失。随着信贷资产二级市场发展,政府应逐步放开投资人资格限制,鼓励商业银行以信贷资产转让作为日常流动性管理的手段,在转让中注入更多优质信贷资产。在此前提下,逐步推广辅以现代计量手段进行风险评估的收益流现价法等市场化定价方法。为保证市场化定价的顺利开展,还应注意做好有关配套工作:积累和统计有关信贷违约率和挽回率的历史数据,为价值评估提供必要参考数据;改善资产转让的外部环境,尽快明确和完善有关债权保障、抵押权实现、交易规则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保障能力,减少资产转让中的政策性因素,避免资产转让中的社会矛盾。

参考文献:

1.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郁洪良。金融期权与实物期权[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美)安东尼•桑德斯著,刘宇飞译。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的新方法与其他范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债务风险评估 4

关键词:抵债资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增速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以资抵债形成的抵债资产风险显现。那么,抵债资产对商业银行带来哪些风险?这些风险是如何形成的?商业银行如何通过公司治理加强该类风险管理?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拓宽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渠道?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开展分析。

一、商业银行的抵债资产

抵债资产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这些抵债资产主要有三类:一是以房地产、土地等为代表的不动产;二是以商业物资、交通工具等为代表的动产;三是以股权、专利权为代表的权利资产。

二、抵债资产风险及其成因

(一)抵债资产收取过程中的风险

抵债资产收取过程中,通常存在实物瑕疵风险、权利瑕疵风险和估值过高风险。

1. 实物瑕疵风险。有些银行由于在收取抵押物前,缺乏对债务人经营状况的实地调查,未发现房产等不动产类抵押物的瑕疵。另外,有些银行在收取抵债资产时只考虑放贷条件,忽略了商品物资、交通工具等动产类抵押物未来变现的贬值可能。

2. 权利瑕疵风险。该类风险主要集中于权利类的抵债资产,成因有二。一是有些股权类的抵债资产按照法律规定有优先受偿权,即使被银行处置,贷款也难以收回。二是银行的业务人员可能因为自己的工作疏忽,可能会收取了一些具有地域限制和用途限产等附加条件的资产,导致变现困难。

3. 估值过高风险。商业银行内部缺乏甄别资产价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门机构,需要将抵债资产的评估工作交给专门机构,而评估机构由于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往往抬高资产的价值。客观上,可能由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没有进行充分沟通,选取了不合适的抵债资产,加大了评估工作的难度;评估机构在进行评估时,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只是对资产进行综合评估,没有针对各抵债项目进行具体评估;评估机构通常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抵债资产进行评估,却没有权衡各种方法利弊,选取最贴近市场价值的评估方法。主观上,我国在对于资产评估方面的法律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乏法律法规来约束评估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

(二)抵债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为了降低损失,银行在处理部分历史遗留不良资产时,对债务人所提供的抵债资产几乎照单全收。然而,大部分动产类抵债资产具有“冰棍效应”,在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大面积的价值“缩水”,在加上高额的管理费,极易造成抵债资产的“负价值”。

(三)抵债资产处置过程中的风险

不同类别的抵债资产在处置时往往涉及多个环节,税费过高问题难以避免。此外,根据财政部颁发的《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规定,大部分抵债资产应在两年内处置,但由于相关人员忽视而导致延迟处置,在拍卖环节出现资产严重缩水的后果。

三、抵债资产风险的防范

在商业银行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革的背景下,可以从公司治理视角加强内部风险管理。然而,与公司风险管理相比,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大都表现为“形似”,尚未完全“神似”。由此,可以将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植入银行,加强抵债资产风险管理。

(一)审慎接收抵债资产

接收抵债资产的过程中,主要涉及银行业务部门、风险管理委员会、信贷部门,这些部门的相互协作,相互监督,能够保证资产的质量以及合理的定价。

1. 甄别抵债性质,界定接收条件。为避免动产类资产的保管与处置风险,对于债务人确实无法以现金偿还的部分,银行客户经理在综合分析以后,申报接收相关的抵债资产来偿还债务。在判断接收的抵债资产是否符合清偿标准的过程中,风险管理委员会在听取评估机构意见的基础上,还需进行专门考察,组织业务人员对资产进行实地核查,以有效降低资产后续风险。此后,信贷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完成相关资产的产权变更手续,进行接收审批。

2. 合理确定价格,有效维护权益。判断抵债资产价格是否合理是接收过程的关键。为了防止资产的价值与市场脱轨,特别需要关注评估资产的公允价值。为了防止银行内部人员与债务人勾结获取利益,虚增资产价值,审计委员会应定期加强对评估机构工作的跟踪分析,防范违规现象的发生。

(二)妥善保管抵债资产

近年来,商业银行对债务人提供的抵债资产类型几乎覆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防范抵债资产的损耗,商业银行需要选取有经验的业务人员,将抵债资产进行分类,采用系统化管理流程和模式,完善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等管理制度。同时,在会计期末,需指定会计人员及时计算抵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定期盘点抵债资产,及时、准确记录盘点结果,保证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账卡相符。

(三)高效处置抵债资产

1. 恪守制度,慎用抵债资产。一旦接收抵债资产,银行管理部门应按相关法律规定,积极寻找多方途径来处置抵债资产,使其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变现。在处置的过程中,由于银行内部控制环节的薄弱,可能出现位高权重的人身兼多职,不相容职位没有及时分离等问题。为了降低这类风险,银行稽核部门需要加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完善相关的管理政策,及时惩处违规人员。同时,需要建立相P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监事会加强对高级管理层的约束,防范债务人与高层人员相勾结的不法行为。由此,银行应及时处理资产处置前的问题,例如,瑕疵没有充分披露,权属含糊不清,债务人有拖欠税费的问题,资产质量不过关,存在破损、被占有以及租用等情况,以免造成法律纠纷而使处置复杂化。

2. 坚持“三公”原则,依法合规处置抵债资产。商业银行应该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选取评估机构。同时,设立资产保全部门,负责对评估机构的考评,每年应对其内部管理、服务水平、职工的工作能力、是否严格遵守职业操守等方面进行至少一次的考评;只有考评合格,才能继续维持合作关系。抵债资产处置中,可能还会存在潜在风险,比如,一些业务人员没有经受住第三方的诱惑,利用银行内部信息不对称与风险不对称的劣势,虚增资产的价值,让银行承担损失。由此,管理层需要加大内部风险控制的力度,积极引进德才兼备的人才,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严谨的工作氛围。

四、通过抵押品线上交易平台拓宽抵债资产处置渠道

(一)抵押品线上交易的兴起

浙银押品信息网覆盖了浙江省200多家银行的抵债资产的信息,其交易物包括交通工具、房产、土地、交通设备等多种类型,为社会公众提供物品种类、所在地、用途、银行业务人员等重要信息,推进双方达成初步意向,促进后续商谈细节和流程,直到线下交易,具有“广扩面,早介入”的优势,能在提高抵债资产处置信息透明度的同时,有效降低处置成本。

(二)抵押品线上交易平台建设困难仍待解决

然而,抵押品线上交易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网络平台没有安全保证,其在运营过程中容易受到黑客的袭击,监管部门暂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次,线上交易若涉及第三方支付,银行的技术人员还应遵守银监会与央行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业务管理的通知》,熟悉作为第三方主w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严格保护客户个人信息的隐秘性。此外,需要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及时更新抵押物的信息,协调好包括债务人和第三方等利益主体的关系,引进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维护平台运作的稳定性,提高抵债资产的处置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玲。浅议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及法律风险[J].时代金融,2013(18).

[2]刘遥吴博。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非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探索[J].新金融,2014(01).

[3]王朋,侯林,石宏伟。公开拍卖:基层行处置抵债资产的有效途径[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01).

[4]刘占迎,陈怀明。农发行抵债资产主要风险点与管理对策[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06).

债务风险评估 5

一、准确把握应收账款评估本质

(一)应收账款评估的对象是“风险损失”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反映的是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和已经成立的债权价值,无论是否事前约定偿还期,账面记录都是需债务方偿还的全额债务,从这一角度看,资产评估无需对应收账款额(账面记录)进行估计。但作为“未来现金”的资产,有两个直接原因影响在“设定的某一时点”(评估基准日)时的价值,一是应收账款回收额具有不确定性,二是资金的时间价值使得未来回收的价值小于应收账款账面记录。因此产生了对回收不确定性的“风险损失”和未来回收价值现值的判断。因此,应收账款评估应该是“风险损失的预计”和“未来回收价值现值”的确定。尽管资产评估实践只对“风险损失”进行专业预计,而未对未来回收价值进行现值的计算,但也足以说明,应收账款评估的是“风险损失”,而不是对应收账款账面记录的重新估计。

(二)风险损失取决于欠款方未来的还款能力

对被估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损失”进行专业判断,预计应收账款风险损失,从而得出应收账款评估值的整个过程,与被估企业没有多大关系,对于资产评估专业判断而言,可回收金额最终取决于欠款方的偿还能力和资信。如果债权本身无争议,在欠款方经营状况良好、现金流量充足、偿还能力十分强、信用良好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得出无风险损失的评估结论,或者说,在评估基准日时,债权无回收风险。至于未来欠款方因经营状况恶化、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偿还能力不强等发生无法还款等评估基准日期后事项,如果再对同一欠款户债权作出评估,评估基准日发生变化,也完全可以得出有风险损失的评估结论。

(三)预计的应收账款风险损失并非现实发生

在资产评估实践中,对于有充分理由和证据表明无回收风险的、有确切证据表明无法回收的和符合有关管理制度应予核销的应收账款,评估作价相对是容易的,对很可能收不回部分款项的,是真正的评估作价技术。对很可能收不回部分款项的风险损失的预计,实际上是对未来的判断,风险损失并未在评估基准日现实发生,因而确切地说属于预测的范畴。

(四)记录无误的“函证”不能得出“无回收风险”的结论

在应收账款评估实践中,评估师们往往根据回收的“函证”上所载明的“金额数据记录无误”,作出“无回收风险”的结论。从审计和评估两种专业工作程序上看,对可疑债权以被估企业名义发出的函证,充其量也就是核实账面记录的正确性而已,这对于正确反映历史成本的会计师来说,应该是十分重要的。但评估师核实账面记录的正确性仅仅是评估作价的基础,评估师最重要的工作是对核对无误的账面债权可回收价值的判断。欠款方承认债务的存在、认可债务账面记录,并不说明债权方能够全额收回欠款。有偿还的动机和足够的偿还能力才是全额收回欠款的真正依据。

二、科学预计应收账款风险损失

(一)真实的账龄是“账龄分析法”的前提条件

在资产评估操作中,多数评估师主要依据评估明细表中的账龄信息,简单地得出可能坏账的结论,表面看是最具操作性的办法。但作为主要判别依据的评估明细表中的账龄并不真正反映账项的发生时间。比如,常年多次发生赊销的欠款户,评估明细表中的发生时间有的反映的是第一笔借方额记录时间,有的反映的是最后一笔借方额记录时间,有的反映的是最后一笔贷方额记录时间等,对无争议债权,欠款方偿还能力强、信用良好的情况下,发生时间不会是错误估价结论产生的因素。但对已不发生赊销业务的情况,如果不详细了解欠款方的资金、信用和经营状况,根据上述任何一种发生时间或账龄而得到的结论,都可能是错误的。

因此,笔者认为,被估企业填报资产明细表时,评估师应在详细了解企业赊销业务和欠款户分布情况基础上,将应收账款首先分成两类,一类是单笔欠款额是一次赊销业务发生的,有准确的发生时间;另一类是明细账借方余额是多笔借方和贷方的冲减结果,也就是常年多次发生赊销、还款的欠款户。对第二种情况,评明细表中的发生时间不应以固定的标准反映企业明细账的时间,而应将所有账龄段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列示在明细表中,再划分仍在正常发生业务的欠款户和已不发生业务的欠款户两类,对第一类,可以将最后一笔借方额记录时间作为该款项的发生时间,对第二类,应将最后一笔贷方额记录时间作为该款项的发生时间。这样的账龄信息,可以科学得出可能坏账的评估结论。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依据账龄信息进行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测算中,所形成的工作底稿,十分详细地记载了账龄信息和分析过程,这也是评估师坏账风险损失的判断与审计师坏账准备计提的判断方法一致,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债务风险评估 6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神经网络; 指标体系; 灰色关联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TN711?34; TP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11?0099?04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technology in local government debt risk

HE Di

(Huludao Municipal Party School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uludao 125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local government debt risk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a new local government debt risk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he index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 debt risk evaluation was established.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debt risk index. The 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 advantage of data mining technology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local government debt risk evaluation model.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with empirical analysi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local government debt risk assessment models, the proposed model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local government debt risk assessment, quickens the speed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debt risk assessment, reduces the local government debt risk effectively, and has a certain recommended value.

Keywords: local government; debt risk; neural network; index system;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0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通过不断融资加快地方的经济建设,这样便形成了地方政府债务。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现在地方政府均有不同规模的债务存在,此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显现出来[1]。地方债务风险对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准确评价,以便制定相应的债务风险预警措施,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

地方债务风险评价可以划分两个阶段:人工评价阶段、计算机自动评价阶段[3]。人工评价阶段主要根据地方债务风险评价方面的专家对地方债务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然后对地方债务风险所处状态给出相应的值,最后根据值得到地方债务风险等级,该阶段主要依懒于专家对某个地方债务风险知识评价结果的好坏与知识的多少,而且与专家偏爱有关,使得地方债务风险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盲目性,经验成分比较重,评价结果不客观,可信度较低[4]。计算机自动评价阶段主要采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评价,自动化程度高,评价速度快,而且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主要有聚类分析、模糊理论等[5?7]。实际应用中,这些方法有一定的不足,就是地方债务风险评价指标太多,评价过程十分复杂,实用性较弱。为了减少地方债务风险评价指标,近些年有学者提出采用层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指标进行预处理,把一些不重要的指标去掉,但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无法客观描述每一N指标对地方债务风险评价结果的重要程度。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因子处理方法,可以对地方债务风险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每一种指标对地方债务风险评价结果的重要程度。数据挖掘技术中的RBF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可以对地方债务风险评价结果与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描述,为地方债务风险评价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8]。

为了科学、合理地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评价,提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提高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加快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的速度。

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问题的描述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很多种指标相关,不同指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程度不同。设评价指标共有个,可以表示为,同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指标之间也存在一定影响,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变化具有时变性、随机性,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可以描述为:

(1)

式中: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变化特点的拟合函数[9]。

要建立性能优异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1) 设计最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选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现指标的构建;

(2) 设计能够准确描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值与评价指标之间联系的学习方法,在研究中采用RBF神经网络作为学习方法。

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2.1 设计地方债务风险评价的指标

地方政府是一个全国性的大问题,对一个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评价,既要体现通用性,同时又要符合一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因此通常在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一些描述债务风险的评价指标,具体如图1所示[10]。

2.2 灰色关联分析

从图1可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的指标很多,它们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结果影响程度不一样,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判断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如果关系越紧密,那么表示两个指标之间的关联度越大,不然,两个指标之间的关联度越小。

(1) 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的母因子序列和子因子序列分别为:

(2)

(3)

式中表示样本的数量。

图1 债务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对于个数据,它们的序列形成如下矩阵形式:

(4)

(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量纲是不同的,为了保证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

(5)

(6)

那么式(4)的无量纲化结果为:

(7)

(3) 求序列的绝对差值[11]为:

(8)

所有绝对差值矩阵构成如下序列:

(9)

(4) 绝对差值矩阵中最大数和最小数分别如下:

(10)

(11)

(5) 计算关联系数:

(12)

式中为分辨系数。

(6)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13)

2.3 RBF神经网络

RBF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经验风险最大原理的前馈神经网络,有良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通常为三层结构,隐含层节点的激活函数选择高斯函数,即:

(14)

RBF神经网络的输出层结果为:

(15)

设和分别为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表示隐含层与输出层神经元之间的权值,RBF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具体为:

(1) 采用K?means聚类算法确定隐含层数据聚类中心。

(2) 采用有监督学习算法确定输出层的权值。

2.4 数据挖掘技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地方债务风险评价模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根据相关研究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的影响程度,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神经网络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具体如图2所示。

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的验证分析

3.1 实验对象

对图1中的评价指标采用进行描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级划分为5种,如表1所示。

选择20个城市的政府债务风险作为实验对象,由于篇幅有限,10个评价指标值没有列出,只列出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值,如图3所示。

3.2 评价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工作的步骤,计算10个原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指标的关联系数,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每一个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指标的关联系数值不相同,说明它们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的联系程度各异,对各指标进行排序,选择最大的6个关联系数的指标值作为RBF输入向量,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

3.3 结果分析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删除原始样本中的其他指标数据,减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的参评指标数量,采用RBF神经网络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得到的评估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价值与实际值的曲线拟合得很好,能够准确反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变化特点,估计精度高,实验结果证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可以得到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影响程度高的指标,消除了无用指标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结果的干扰,使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结果更加可信。

选择文献[8]、文献[9]以及文献[12]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它们的评价精度和训练时间,结果如表3所示。相对于参比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本文模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精度相对更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评价执行时间,具有比较明显的优越性。

4 结 语

债务风险评价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债务风险受到经济、地方政策、国家的法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随机变化特点,而且指标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联系紧密程度不同,使得当前方法无法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RBF神经网络的优点,提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应用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影响程度,去除了一些不重要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使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指标数量减少,并采用RBF神经网络描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随机变化特点,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的误差,提高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的准确性,使得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结果更加可信,可以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消息,是一种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 李昊,迟国泰,路军伟。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A警:问题及对策[J].经济经纬,2010(2):126?129.

[2] 张博。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改进[J].理论探讨,2014(3):155?156.

[3] 马骏,刘亚平。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研究:“逆向软预算约束”理论的视角[J].学术研究,2005(11):77?84.

[4] 孙芳城,李松涛。基于风险防范的地方政府债务会计体系研究[J].财政监督,2010(20):5?8.

[5] 卫志民。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成因与防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25?31.

[6] 曹萍,周巧洪。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8):62?68.

[7] 何雪锋,何敏,王秀霞。基于熵权修正层次分析法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J].财会通讯,2015(25):77?80.

[8] 赵树宽,李婷婷。应用AHP模糊评价法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评价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4(1):122?125.

[9] 高英慧,高雷阜。基于混沌理论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管理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3(4):42?46.

[10] 于之虹,郭志忠。基于数据挖掘理论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8):45?48.

债务风险评估 7

一、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财务风险

对目标公司价值的评估是企业兼并的核心工作,直接影响并购的成败。目前我国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遵循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程序作出的估算。它的合理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是信息不对称,如果目标企业是上市企业,并购方相对比较容易取得其资料进行分析,否则,并购方要获得其高质量的信息资料的难度要大一些,容易形成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财务风险。二是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并购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购不能按市场的价值规律来实施。三是缺乏服务于并购的中介组织,所以无法降低并购双方的信息成本,增加了并购的交易成本及新企业的整合风险和成本。

2、企业融资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筹集到并购资金以及筹集的资金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对并购后企业的影响很大。企业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很难以单一的融资方式加以解决。在多渠道筹集并购资金的情况下,企业还面临着融资结构风险。在以债务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比如杠杆并购,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将可能产生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会使股东利益受损,从而为敌意收购者提供了机会。即使完全以自有资金支付收购价款,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3、并购后资产的流动性风险

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而缺乏短期融资,易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表现尤为突出。由于采用现金收购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流动资产或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变动能力越高,企业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收购资金,这同时也说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适应调节能力,增加企业营运的风险。如果自有资金投入不多,企业必然会采用举债的方式。通常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使得组合后的企业负债比率、长期负债都有大幅度上升,资本的安全性降低。如果并购方融资能力较差,现金流量安排不当,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度下降,给并购方带来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

二、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

1、建立企业风险防范内控机制,保证并购活动正常有效地运行

一是要建立筹资、投资等财务活动的科学决策程序,既保证企业经营者的权威,又应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和科学程序的监督作用;二是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跟踪监督机制,对每一项重大的筹资、投资活动及现金流量等各种财务风险进行不间断的跟踪,要保证随时了解和掌握;三是对每项存在风险的财务活动实行责任制,即首先明确主要的风险承担者,其次应给予其相应的财务活动权力,再次应明确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得到的风险报酬,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兑现。

2、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降低估价风险

信息不对称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企业应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与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全面策划,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预期。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选择不同的定价方法,并购公司也可综合运用定价模型,如将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然后再根据双方的讨价还价在该区间确定协商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债务风险评估 8

关键词:政府债务;或有债务;国家资产负债表;风险评估

一、引言

国家资产负债表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Raymond Goldsmith开始研究国家资产负债表。英国、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捷克等国的经济学家自20世纪70年代都着手于编制本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

国家资产负债表是指将一个国家所有经济部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加总得到的报表。一张完整的国家资产负债表一般由政府、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四个经济部门的子表构成,显示了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的“家底”。20世纪,大批新兴经济体爆发金融危机,越来越多人关注经济风险。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经济风险和反映宏观政策后果,国家资产负债表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选择指标并且很多国家都开始重视钻研国家资产负债表。

二、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构成与说明

(一)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国家资产负债表分别包括了实体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国外部门组成。各个部门所包括的子表如表1所示。

(二)国家资产负债表估计说明

国家资产负债表是在七张子表基础上汇总得来,对于这些资产负债表都需要进行相关假定,方能对其估算。各个子表的相关假定如表2所示。

三、国家负债风险分析

评价政府债务风险的步骤是:首先估计资产市场价值及波动率;其次计算违约距离和违约概率,获得政府债务风险指标;最后评价政府债务风险水平。

(一)政府风险指标与影响因素

1.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组成部分

(1)政府的债务余额、净资产和净金融资产。历史上,各级人大对预算的审核主要是针对本级政府的收入、支出、赤字等流量数据。仅仅关注流量,很容易忽视存量问题导致的风险。与只管理赤字相比,这是一个进步,但仍存在不足。如果某个政府持有较多的资产,这些资产有收益且资产中的大部分可以变现,那么这个政府就有能力承担较高的债务余额和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因此,仅仅关注债务余额或笼统地对所有国家或政府设置一个统一的债务余额占GDP比重的上限,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政府可以承受债务的能力,也不能有效地管理政府债务问题。统一上限对资产较多的政府而言是过度限制,对资产很少的政府则是过度宽松。

(2)政府持有的金融资产。政府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政府持有的金融资产,包括中央财政存款、地方财政存款、股票和对外金融资产。这个数据的重要在政府突然面对大规模的财政压力时,就可以直接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如存款),变现其中一部分(如卖掉股票和对外资产)用于支付债权人或将股权直接转让给债权人。换句话说,政府持有的金融资产是政府对付财政危机的最后一道防线。人大、人民和政府本身都应该理解这道防线到底有多强,可以抵御多大的冲击,而目前的财政统计中,这个数据并不存在,自然就无法了解到这道防线的强度。

(3)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传统的以流量为主的统计体系不但无法体现存量风险,自然也无法体现资产和你负债结构中的风险。对银行和企业来说,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用短期负债来进行长期投资,而一旦短期负债无法继续,就会出现支付危机。

(4)各个部门和地区的负债率和风险集中点。最近几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都与某些部门的负债率高企有关,最后传导到更大的范围甚至全球经济。如,最近的欧债危机起点是希腊等欧元小国的国债支付危机,此后传染到其他欧元区国家乃至全球。这些案例对中国的启示是,某些部门和地区资产负债表所面临的风险有可能成为宏观风险的导火索,因此有必要用相关的指标进行特别的监测。

2. 提高经营性资产杠杆率的相关风险

(1)国有非金融企业的资产风险。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资产负债表的特点就是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的比重高,即主要的杠杆体现在企业中的各个部门。为了简析国有非金融企业的杠杆情况,将国有工业企业和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进行了比较。

(2)估计政府非经营性资产价值的风险。除了经营性资产,政府资产的另外一个重要成分就是非经营性资产。由下表可以发现,2015年,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都超过了3/4,体现了估计非经营性资产价值的风险问题。

(二)市场价值和波动率的估计

1.外汇市场和黄金储备市场价值

外汇存储的市场价值受汇率较大影响,我国外汇存储大部分用美元表示,市场价值计算如下:外汇储备的市场价值=以美元表示的外汇储备额×一年期平均美元汇率。再通过当期汇率换算出以人民币表示的我国黄金储备的市场价值。具体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2.非金融国有资产的市场价值

计算中央经营性非金融国有资产市场价值时,可以采用计量经济法,最终选取了2005~2015年央企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国有股43 支作为样本,计算每个上市公司的国有权益的账面价值。即:平均每户央企国有资产账面价值= 中央所属国有资产总账面价值÷总户数。

通过表5,计算出了外汇、黄金储备和中央所属非经营性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市场价,进而可以得到政府可流动性资产总额。

3.政府资产波动率的计算

根据政府可流动性资产负债表,计算各项资产的波动率。

(三)小结

1.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减少资产波动性,但同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也会使债务规模变大,从而扩大政府债务风险。

2.我国外汇储备呈速增长趋势,资产的逐渐增加使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相对较小。

3.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政府的支出变大,收入减少,在保证政府预算平衡的基础上,政府大量发行了国债。我国2011年政府直接债务违约风险很小。这表明政府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政策已经见效,资产波动的相对稳定性使2011年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变小。总的来说,目前估计政府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部分价值风险问题需要密切关注。虽然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有企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上升了,但这种上升意味着未来有很大的风险。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从资产结构来看,经营性资产占国有资产的比重呈降低趋势,与此同时,股权结构也趋于多元化。其次老龄化是负债方最大的风险,而经营性国有资产杠杆率的提高是资产方的最大风险。在资产方面,分析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两个方面。经营性资产方面,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杠杆率来实现扩张,这可能意味着未来面临较大风险。非经营性资产方面,虽然非经营性资产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资产变为固定资产也表明非经营性资产的变现能力很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了快速发展,但是我国长期处于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中,透明度较差,积累了大量的或有债务,这是不能忽略的问题,因此,本文体现或有债务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靠队,蒋欣呈,孔玉生,潘俊。 政府债务、PPP与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J]. 地方财政研究,2016(04).

[2]李靠队,周梦蕾,劳雪淼,徐秋娴。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力、行为与路径[J]. 中国集体经济,2015(09).

债务风险评估 9

【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风险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因企业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结果与预期财务结果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它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具体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等。

二、形成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1.财务状况调查

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是一项复杂而又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的经营活动。企业在并购前对目标企业进行调查并充分了解目标企业信息是非常必要的,财务状况调查是并购前调查的重中之重。企业作为一个多种生产要素、多种关系交织构成的综合系统,极具复杂性,并购方很难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逐一辨别真伪。一些并购活动因为事先对被并购对象的盈利状况、资产质量、或有事项等可能缺乏深入了解,没有发现隐瞒着的债务、诉讼纠纷、资产潜在问题等关键情况,而在实施后落入陷阱,难以自拔。

2.企业价值评估

在企业并购中,收购价格评定包含两个基本步骤:一是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二是在评估价值基础上进行谈判。由于评估价值是价格谈判的主要依据,因此,能否客观、公正地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在通常情况下,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因为中介机构专业化的评估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相对较为客观的价值判断,不过,其前提是中介机构本身要客观公正,具有中间立场。即便如此,在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仍然存在两个方面的风险来源:一是来自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二是来自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的采用。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之所以存在风险,如前所述;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之所以存在风险,是因为中介机构可能在利益驱动下进行虚假评估,或者采用了不恰当的评估方法和技术路径导致评估结果失真。

3.并购融资

企业并购方式的选择,一方面取决于企业对并购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另一方面受制于外部市场环境。在并购支付上我国主要有承担债务式、现金购买式和股票交易式,每种支付方式都有它特有的风险程度。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所以并购决策会对企业资金规模产生重大影响。在实践中,并购动机以及目标企业并购资本结构的不同,会造成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自有资金与债务资金投入比率的种种差异。与并购相关的融资风险还包括是否可以保证资金需要,融资方式是否适应并购动机,现金支付是否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杠杆收购的偿债凤险等。正因为每种支付方式对企业的现金流量及对未来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不尽相同,因而如果企业不能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选择并购方式和支付方式,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

三、针对存在的财务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1.充分获得目标企业财务信息,降低并购财务风险

在并购活动中,信息的透明度、真实性是并购企业的关键问题,特别是敌意收购企业。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也是降低并购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只有通过详细的调查分析,才能发现许多公开信息之外的对企业经营有着重大潜在影响的信息。此外,调查可适当采取与同行业、同技术水平的数据对比,发现一些问题,辩其真伪。

2.选择恰当的收购方式,做好投资运算

企业在实际实施并购中可采用减少资金支出的灵活的并购方法。并充分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在实施并购前对并购各环节的资金需求量进行认真核算,并据此做好资金预算。以预算为依据,根据并购资金的支出时间,制定出并购资金支出程序和支出数量,并据此做出并购资金支出预算。这样可以保证企业进行并购活动所需资金的有效供给。

同时,为了防止陷入不能按时支付债资金的困境,企业对已经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并购时必须考虑被并购企业债权人的利益,与债权人取得一致的意见时方可并购。

3.企业并购的定价风险控制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目前主要有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等,每一种方法所依赖的会计信息不相同,都带有人为主观因素的判断,因此,并购方应结合所掌握的会计信息选择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使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接近实际,提高并购交易的成功率。

4.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控制

企业并购是一次性资金需要量很大的企业投资行为。对于任何企业都要借助外部融资支持企业资金并购资金来源。实践中收购方如何选择并购融资工具通常需要做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现有融资环境和融资工具能否为企业提供及时、足额的资金保证。二是哪一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最低而风险最小,同时有利于资本结构优化。这两个方面的考虑实际上是企业基于市场现实的风险回避途径。在成熟和发达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融资环境的便利性和融资工具的多样性为企业灵活选择融资方式创造了有利空间,融资成本表现为市场机制硬约束条件下的显性成本,因此企业融资依据融资成本而遵循内源融资—债券融资—信贷融资—股权融资的顺序选择融资方式,融资风险表现为债务风险。根据现代财务理论,对债务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在成本—收益均衡分析框架内进行最优资本结构决策。成本分析侧重于债务融资的利息成本和破产成本,收益分析侧重于债务融资的节税价值,利息成本和破产成本与节税价值两者的均衡点即为最优资本结构的债务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