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周代的贵族文人作品构成了诗经的一部分。以下是勤劳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诗经(7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儿歌三首 篇一
盖楼房
蓝天上,白云飘,
叔叔对我咪咪笑。
开吊车,造楼房,
好像竹笋往外冒。
叔叔辛苦为了啥?
“大家生活更美好”!
小面兔
蒸馒头,柔块面,
捏只小兔尾巴短。
妞妞拿来红糖豆,
当做眼睛真好看。
蒸熟啦,看一看。
两只眼睛都不见。
只有两穿红泪珠,
等着妞妞给擦干。
宝宝学走路
朝前走,
妈妈在招手;
往后看,
爸爸在点头,
小宝宝学走路,
不怕摔跟头。
儿歌三首 篇二
小被子,暖洋洋,天天让我盖被子,我真高兴,我真舒服。完了。
小电视,天天看,学会知识真呀多,小电视,看看好,天天让我学习多。完。
小窗帘,真呀好,窗户盖着刚刚好。天天起来拉窗帘,爸爸都要累坏了。
小鞋子,大鞋子,天天让我穿鞋子。花鞋子,小猫小狗都要穿鞋子。完。
儿歌三首 篇三
(一)图书
小小图书手中拿,
一句一句练说话。
先涂色,再连线,
宝宝智慧不一般。
他是大家的好朋友,
每天都要翻一翻!
(二)讲究卫生不能忘
小桌子,小椅子,
上上下下不分离。
讲究卫生不能忘,
每天记得擦一擦!
(三)开心宝贝
小朋友们在一起,
手牵手儿多欢喜。
你唱歌来我跳舞,
开心宝贝在数数。
一二三四五…..
古诗三首 篇四
游人:孤影作舟伴游人,涟漪舟下泛碧波。碧水似玉仿明镜,岸春柳绿梦相思。
秋知:瑟瑟秋意泛影黄,岸江昔昔映谁心。遥遥千里会意境,谁知明月懂我心。
残夏:残阳西夏映溪桥,潺潺溪水相相连。潇潇笛声遥千里,花断人心君已醉。
福和中学初二:塔蒂拉斐迩
忆江南三首 篇五
忆江南三首
《忆江南三首》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注释:
1、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
2、谙:熟悉。
3、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4、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5、“山寺”一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6、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7、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8、竹叶:酒名。
9、娃: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10、早晚:犹言何时。
诗意:
(其一)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
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其二)
江南的回忆,
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
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
登上郡亭,枕卧其上,
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其三)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
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
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赏析:
第一首词中,作者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白居易用的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一幅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
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第二首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后五字“最忆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爱的一个江南城市。如果说第一首词像画家从鸟瞰的角度大笔挥洒而成的江南春意图,那么,第二首词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
作者很爱西湖的春天,他在词里偏偏不写杭州之春,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和第一首词所写的春景重复。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两句词就写出两种境界。“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边的灵隐寺。这座古刹有许多传说,有的还蒙上一层神话色彩:传说灵隐寺的桂花树是从月宫中掉下来的。作者曾在寺中赏月,中秋节桂花飘香,那境界使他终身难忘。山、寺、月影下,寻桂子,写出了幽美的环境,也写了置身其间的词人的活动。然而,词人回忆杭州还有另一种境界使人难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可高达数丈,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显得趣意盎然。“郡亭枕上看潮头”,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浪的景色,与上句“山寺月中寻桂子”的静谧而朦胧的美的境界形成鲜明的对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白居易是热爱杭州的,所以他在回到北方以后,又产生了“何日更重游”的愿望。
第三首词在思想艺术上都不及第一、二首,加上他又写到歌舞生活,因而许多选本都不介绍它。其实它在写法上也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的。前两首词虽然也写到人,但主要还是写景。第三首点到吴宫,但主要却是写人,写苏州的歌舞伎和词人自己。从整体上看,意境的变化使连章体词显得变化多姿,丰富多彩。
吴酒一杯春竹叶一句,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唐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作者不是纵情声色的人,他欣赏的是吴娃的歌舞,希望能重睹演出,因而回到洛阳后说:“早晚复相逢”。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作者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
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好”开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词三首 篇六
钗头凤·叹青春
年弱冠,却白发,昔日年华何处寻?花满楼,霜满地。晓花易残,晨风易衰。徊,徊,徊!
断千秋,酒别春,昏鸦何处迷烟尽?徒悲吾,念断肠,青春逝水,再难回首。叹,叹,叹!
西江月·浮生若梦
梁家玉辇罗幕华,谁家悬梁偷光?吾人唯余杜康。明月戚戚流夕床。
及冠谁人如轻狂,而立早生华发,忽醒方知已亡。惘望浮生梦几年。
青玉案·重楼
凌波微漾飞絮乱,回首间,朱阑现。罗帷绿窗雕岚处,枫桥夜舞,青屏画阁,静月晔日侬。
旧日墨残难揭,忽觉年华空逝,难再觅。独坐空闺心自净,佳酿一钟,锦瑟一曲,重楼锁笙箫。
初三:czk
儿歌三首 篇七
橡皮泥
小小橡皮泥
颜色很稀奇,
软软又黏黏,
任你捏和团。
小电脑
小电脑,真奇妙,
世界大事他知道;
遇到难题问百度,
它帮你来解奥妙。
安全记心间
小朋友,要记牢,
过马路要走人行道,
信号灯,很重要;
交通规则要记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