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刘禹锡最新9篇5-6-73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本页是勤劳的小编阿青为大家整编的9篇刘禹锡,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刘禹锡 篇一

刘禹锡最新9篇5-6-73

那知县知道后很生气,便吩咐衙役把他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房舍也由三间减少到一间半。长者仍不加计较,并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下了“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就再次派人把他赶到城中部脏乱之地,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光景,这长者的“家”竟被折腾了三次,且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想想这些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长者遂愤然提笔写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这篇精金粹玉、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用于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若谷虚怀。从此,使得南阳“诸葛亮庵”名扬天下,家喻户晓。这长者便是愤世嫉俗,铁骨铮铮的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出生在嘉兴,江南名城的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滋养了他的学识,也陶冶了他的诗思。以儒学为本的家风,则使他从小便志存高远,渴望辅时济世,澄清天下。19岁左右游学长安,20岁(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科进士及第,并顺利通过博学宏词科和吏部的选官考试,连登三科,走上政坛;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贞元十六年(800年)入杜佑幕掌书记(行军参谋),参与讨伐徐州乱军。贞元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任监察御史。

唐王朝在经历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武朝大治之后,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其政治军事上的强大、经济上的繁荣,也就达到了顶峰。在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安史之乱使唐王朝几乎灭亡。唐王朝的政治一统,被藩镇割据所取代,赫赫王权转到宦官手中,形成宦官的局面,大唐帝国开始由强盛转向衰败。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谋求革新,以求重振大唐雄风。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死,太子李诵即位,即唐顺宗(当年八月改元永贞。他在东宫20年,比较关心朝政,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唐朝政治的黑暗有深切的认识)。他即位时虽已身患中风不语症,但还是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顺宗在东宫时的老师)等人进行改革,形成了所谓王叔新集团。唐代大诗人柳宗元、刘禹锡(时年三十四岁)成为该集团的中坚力量,史称“永贞革新”。他们发动了一场自下而上、旨在遏制宦官藩镇、减税养生的政治革新运动。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革除了许多弊政,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拥护。但他们的“革新”行动触及了宦官及士族官僚的利益,革新的主要矛头是对准当时最强大、最顽固的宦官势力和藩镇武装,所以革新遭到了守旧势力的联合反扑。而革新派则是一批文人,依靠的是重病在身的皇帝,而皇帝基本上又是在宦官们的控制之中。因此,革新不过半年就宣告失败,顺宗被迫“内禅”退位,宪宗即位,王叔文被赐死,刘、柳等革新志士被贬远州。刘禹锡背负着“挟邪乱政”的沉重罪名,始贬连州(今广东连县),赴任途中又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战国属楚地),居于招屈亭之旁。反动势力拥立的新皇帝做得很绝,下了“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之令,因而他居朗州十年而不得赦免。

转眼间,10年大好时光过去了。元和十年二月(815年),朝中有些大臣念起了刘禹锡和柳宗元的好处,觉得他们都是有才干的人,流放到边远地区太可惜了,就奏请宪宗把刘禹锡从朗州调回了长安。四十四岁的刘禹锡回到长安时正值春天,城中玄都观里刚栽了没几年的桃花开得正艳。刘禹锡遭贬十年不知收敛,竟有感而发,愤笔写下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千树桃花,比喻十年以来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而看花的人,则是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他们为了富贵利禄,奔走权门,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并向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贵们发出了“尽是刘郎去后栽(不过是我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明确蔑视,也表达了作者绝不妥协的坚定与豪迈!因此,凳子也来不及坐热,就又赢得了连州再度之贬(原是远贬播州,即今遵义。因其母年迈多病,柳宗元贬柳州,奏请与刘禹锡交换,后经裴度求情,改贬连州)!之后,先后被贬连州(今广东连县)、夔州(重庆奉节,秦汉属巴郡)及和州(安徽和县)等地,但其政治抱负始终不变,铁骨铮铮,宁折不弯。

久居遐荒,壮志难酬,转眼又是十余年。宝历二年冬(826年),在宰相裴度等人的关照下,刘禹锡授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在返回洛阳途中,在这扬州城里意想不到地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白居易。人生几十年如白驹过隙,宦海生涯如风吹草蓬,不知今日相逢再见何时?他乡遇故知自然要把酒问盏,畅叙别情。酒酣耳热之际,白居易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乐天(白居易字)是在为他鸣不平啊!他感激老友的理解与同情。但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刘禹锡,淡淡一笑,又一首传世佳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便喷薄而出:“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唱一曲,暂凭樽酒长精神。”这首诗,在他身后一千多年里,温暖了无数人。当政治家的抱负无处施展,当文人蒙受不白之冤,当贫民百姓在生死线上挣扎时总爱吟诵它。尤其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同残酷的冬日里一抹斜照,虽不热烈但却让人相信,身后一定有个艳阳天!

刘禹锡 篇二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文章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来源:文章屋网

刘禹锡 篇三

关键词:刘禹锡 咏怀七绝 今昔相对 古今相形 物我相照

刘禹锡,李重华认为他是王昌龄、李白以后最有成就的七绝诗人,杨慎也推许其为元和后第一家。刘禹锡咏怀七绝,以时间轮换的视阈,将今昔相对、古今相形和物我相照等三种方式运用的十分娴熟,或借史事时事以抒发襟怀,或依过去人事来展示行藏,或凭吊遗迹来阐明观点。

一是今昔相对。诗人把握住个体在过程中时间的上下限,通过对时序的这两个端点的强调,在对比中表现昨是而今非的概念。主要以“旧人”为题,“旧人”为米嘉荣、何勘和穆氏,凭歌声为证,回味昔日繁盛,感慨今朝悲凉。有《与歌者米嘉荣》: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忆“旧人”米嘉荣,感诗风浇漓:轻先辈重后生。诗人奉劝世人“好染髭须事后生”,既是为米嘉荣抱屈,也是替自己抒怀,更是对世事愤慨。这是忍着愤怒的温存,这是含着泪水的笑意,这是带着锋芒的慰藉。有《与歌者何勘》: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勘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忆“旧人”何勘,慨时过境迁:情谊依在。二十余年贬谪,二十余年离别。在离别刹那,《渭城曲》显得尤为动听,且一定要是何勘的原唱,那才是感人肺腑,历久难忘,萦绕心怀。有《听旧宫人穆氏唱歌》: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忆“旧人”穆氏,叹时光流逝:终老无成。前两句写昔写盛。穆氏经常出入宫禁,可唱当时最美妙动人供奉歌曲,荣光无比。后两句写今写衰。回响美妙乐曲,回想美丽政治革新,可惜一切幻灭,加上故交零落,自己衰老,诗人只得说“休唱”,往事已矣,“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今昔对比,老歌还是旧人动听,凭吊金色年华,犹如宋末明元初戴表元《感旧歌者》一样:“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

刘禹锡感慨今昔相对,还有《杨柳词》中“旧板桥”: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此诗存二美:词约义丰的含蓄之美和结构严谨章法之美。含蓄之美,词约义丰。一曲清江、千条碧柳,两人情缘,二十年恨。真是“一杯伤心酒,两滴相思泪。到如今,菱花镜里空憔悴。”故地重游,怀念故人,“旧”字意味风景不殊、人事已非的感慨,“曾”字体现别离刹那的深沉幽怨,“恨”字流露出望穿秋水的无限情思,尽于言传之外,真挚感人。章法之美,结构严谨。运用倒叙手法,首尾相接,开阖变化。与崔护《题都城南庄》主旨相近而手法有别,崔诗写“去年”故事,刘诗写“二十年”情思,情感的触着程度有浅淡和浓深之分。崔诗以前后各两句为自然段落,设置“昔――今”两个场景,今昔对比,怅惘昔日;刘诗首尾写今,中间二句写昔,章法为“今――昔――今”,婉曲回环,篇法圆紧,可谓曲尽其妙。望穿秋水的情思,独上西楼的幽怨,人面桃花的痴迷,尽于言外传之,真挚感人。二十年的情感故事着实动人,情致属不遇,诚如刘禹锡自己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一样,命运属不幸。于生活的遭遇有着沉痛的感慨,于情感的专致亦有着深切的体验,“二十年前旧板桥”,将情感定格在遥远的记忆深处,旧事如风,在某个时间(“二十年前”)和某个地点 (“旧板桥”),依然撩动涟漪。

二是古今相形。时序顺流,今昔对比,只是时段被局限在个体存在的片段之中,有所单调;而古今对比,则被放大延伸到整个历史进程中,视野更恢弘,时段更悠远深长,诗人对时序的两极(古与今)的感知与评价也更加复杂。主要以“旧时月”、“旧时燕”为题,用有情的旧月和旧燕反衬出无常的人事,以今日之衰与昔日之盛进行对照。有《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刘禹锡《金陵五题》中两首。金陵,亦称秣陵、建邺和石头城,东吴、东晋以及宋齐梁陈等六朝均建都于此。然这些朝代,国祚极短,在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含蕴着深刻的历史教训,金陵怀古成为诗词常涉的主题,“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是刘禹锡怀古诗的主题思想。第一首写“旧时月”。月标“旧时”,也就是“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味,一切尽在月之照耀中,耐人寻味。一“还”字,显多情而无意,秦淮河曾是彻夜笙歌,欢乐无时,而今月下只剩下冷落荒凉,凄凉无限。繁华易逝,月虽还来,许多的许多已一去不复返了。望月凭吊,以描法写山水明月之“此”,意在表现盛衰兴亡之“彼”,意在言外,启人深思。难怪元萨都剌在《念奴娇》中感慨:“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第二首写“旧时燕”。燕栖旧巢,此乃自然生态,莺啼燕语报新年,这又是人情心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栖息的时间由晋入唐延续400年,好似昨朝,可燕子栖息的地方由“王谢堂前”变化为“寻常百姓家”,王谢的变化,正如“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世说新语・言语》),风景还是一样,心境不同罢了,燕子还是那只,“换了人间”。观赏金陵烟花,谩嗟六朝荣辱。很多时候不禁感慨:昔日繁华,烟消云散!旧时风流,只今安在?感悟生命的有限与时间无穷的矛盾,说不完的“六朝无限悲愁事”(罗邺《春望梁石头城》),叹不尽的“家国共成千载悲”(李山甫《上元怀古二首》)。

三是物我相照。诗人有时不是站在个人命运的立场上,也不是站在历史的高度,而是站在宇宙巅峰,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视阈,否定过去现在的一切,等量世间万物的大小长短。所以,诗人在物我相照中,有哲理的悲壮、诗意的感伤和生命的思量。

刘禹锡在遭受十年贬谪和续十四年贬谪的过程中,以“桃花”为参照物,繁盛与荒凉不对照,讽刺与嘲笑兼具,映照出自己的坎坷人生,读来令人不禁嘘唏。有《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到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参加永贞革新,被贬为朗州司马;至元和十年(815年)召回,回到长安时写此诗讽刺新贵。势利小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奔走权门,如同在紫陌红尘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桃千树”,说明投机取巧的钻营之辈增多,“看花回”,证明趋炎附势的势利之徒盛行。桃花之繁荣美好,实则是花红易衰、繁华易逝。因写此诗,刘禹锡再度被贬,一直过了十四年,才被召回长安任职。遂又有《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重游旧地,显轻蔑的嘲笑。桃花的无存,种桃道士不知所终,繁盛后剩荒凉,花事之变迁,关合自己之升沉,“前度刘郎今又来”,宛如“胡安山又回来了”的腔调,有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刘永济在《唐诗绝句精华》中说“此两诗所关,前后二十余年,禹锡虽被贬斥而终不屈服,其蔑视权贵而轻禄位如此。白居易序其诗,以‘诗豪’称之,谓‘其锋森然,少敢当者。’语虽论诗,实人格之品题也。”诗人以流美的笔触、深闳的境界来表现生命悄逝中的感伤哲理启悟:时间对生命的穿透力和破坏性。

参考文献

[1]吴汝煜,李颖生。刘禹锡诗文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肖瑞峰。刘禹锡诗论[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3]瞿蜕园。刘禹锡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李浩。唐诗的美学阐释[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刘禹锡 篇四

关键词: 刘禹锡 贬谪 文学创作 影响

刘禹锡虽身处中唐,历“安史之乱”之余波,又因“永贞之变”惨遭流放,可谓“命途多舛”,但依旧不减用事之心,于中唐诗坛遗世独立。明代杨慎《升庵外集》说:“元和以后,诗人全集之可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第一。”[1]刘禹锡无论诗歌、散文还是论说文都表现出极深的造诣,虽文风由于年龄和阅历的不同略有变化,亦不乏彷徨、失志之叹,但横贯一生的是傲岸不去的独立品格和敏感而殷切的柔情及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盛唐的辉煌早已成为陈迹,经历“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可谓百废待兴,“中兴之志”无疑当仁不让地担起了重整乾坤的重任。在文化领域,韩愈领导了“古文运动”,白居易领导了“新乐府运动”,政治领域则进行了“永贞之变”。

然而中唐党争严峻,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加之外族入侵,可谓内忧外患深矣。面对如此的现实困境,改革迫在眉睫,于是以王叔文为首的官员便发起了“永贞革新”,不料未几风云突变,宦海浮沉,致祸身,结果“二王、八司马”杀的杀,流放的流放,一场除旧布新的改革就这样草草收场,大唐江山因此每况愈下。最可怜的便是包括刘禹锡在内的这批改革之士,见放穷荒,郁郁终生。身处这样的时代,加之傲岸不屈的人格,刘禹锡参与救亡图存的变革是一种必然,而流放中表现出不同于他人颓唐消极而是昂扬的斗志,怡然的情趣,则是刘禹锡所受的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而这种素质教育并非局限于家庭、书籍,更得益于阅历、生活。

一、行藏在我,用舍随他

古往今来,作为中国传统文人,始终无法忘却的便是一颗用事之心,刘禹锡当然也不能免俗。然而一腔热血并不见怜于浩荡皇恩,更多的人会穷困潦倒一生。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贬谪对刘禹锡的文学创作却是一种涅槃。

吴乔《围炉诗话》云:“梦得佳诗,多在郎、连、夔、和。”[2]永贞之变后,刘禹锡虽身处蛮荒,却达观自适,“山秀而高,卉物柔泽,水孕金碧,信荒服之善部,而火裔之凉墟也!”与丘壑间,自得其乐,这种醉翁之趣,得之者几人乎?足见刘禹锡百折不挠之精神,穷且欲坚之意志。

然而,“叔文行政,上利于国,下利于民,独不利于弄权之阉宦,跋扈之强藩”[3]的“永贞革新”却惨遭失败,带来的是接二连三的打击,更有甚者“制有逢恩不原之令”(旧唐书·刘禹锡传),“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旧唐书·宪宗纪》)在这种绝望的境地中,刘禹锡依旧没有丝毫退却,并高唱“人生不失意,焉能爆己知”,“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学阮公体三首》),“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咏史二首》)。并在朗、连、夔、和及其后宦海沉浮中,书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诗篇,展现了一个自由而超越的灵魂。

二、咏怀中的爱憎

贬谪的愤懑,刘禹锡往往借咏怀诗抒发,并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怀。虽然深谙“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的沉浮炎凉,但依旧吟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豪迈之曲。这种矢志不渝的追寻和对理想的执著及对待历史冷峻而犀利的见解,精警超迈,韵味深长。

最能突出刘禹锡不惧奸佞、敢于伸张正义的作者以《玄都观二首》为最,明知不可 “去过十年同赴诏”本应感激涕零,但一“戏”字将蔑视与憎恨在隐幽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于是,又被外放,然而十四年后,英雄归来,故地重游,心底波澜难耐,故又高歌一曲“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种气度又有几人能比,几人能及。笑煞群小的快意溢于言表,讽刺极为老辣,同时展现出诗人宁折不弯的刚强斗志和穷且益坚的昂扬斗志。

《秋词》一曲,一扫千古陈说,琵琶反弹,独舒机杼。自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始,秋天被赋予肃杀萧瑟之感,无不令人满目伤怀,心中抑郁,叹生命之将尽,残躯之易逝。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表现出对生命的执著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不渝之志,虽人生坎坷,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不被重用,但仍励志高歌,整首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难能可贵。

三、竹枝词——别样的逍遥游

刘禹锡虽身处蛮荒,且屡遭小人刁难,但依旧乐在其中。一句“何陋之有”将其豪放达观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百折不挠的不屈精神无疑是世人的一种垂范,一种遗世而独立的傲然风姿,令人肃然起敬。

竹枝词在刘禹锡手中更是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刘氏集略说》中说到当时的创作情形:“及谪于沅、湘间,为江山风物之所荡,往往指事成诗歌。”[4]刘禹锡汲取了巴人竹枝歌舞的精华,色泽清莹,音调和美,具有优美圆熟的艺术技巧。至此,竹枝词终于吐露芳华,在中唐诗坛上别开生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宋诗人黄庭坚评价:“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5]“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词情真意切,自然脱俗,达到风景画与风俗画、人情美与物态美、诗意与哲理、雅声与俚语的完美融合。明人谢榛云“措辞流丽,酷似六朝”(《四溟诗话》)[6],白居易更是赞赏有加——“听者愁绝”,可见其艺术感染力之馥郁。

四、唱和中的慰藉

诗酒唱和在唐代蔚为盛行,而在贬谪之中能与知己酬唱应答无疑是逆境中的莫大安慰。唐代有“刘柳”之说,无疑是对刘禹锡和柳宗元这对生死之交的最佳见证和诠释。《柳子厚墓志铭》“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这种生死情意,后之览者,无不唏嘘感叹,有友若此,复何求?晚年刘禹锡与白居易交往甚密,亦是一段文坛佳话。

在唐代文人与宗教显得尤为密切,交往亦是频繁。仕途失意后宗教往往 刘禹锡一直与僧侣交往密切,在被贬期间应僧道琳之请作《大唐曹谿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道:“我立真荃,揭起南国,无修而修,无得而得。”并在《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说:“上士解空而离相,中士著空而嫉有。不因相何以示觉,不由有何以悟无。彼达真谛而得中道者,当知为而不有,贤乎以不 ”通过以上文字足见刘禹锡对禅宗领悟之深,功力之厚。

五、结语

刘禹锡一生虽屡遭挫折,但依旧傲岸不屈,打破了古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传统,始终以乐观昂扬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境遇,以豪迈的性情和婉而多讽的性情书写了一段人生传奇。

参考文献:

[1][明]杨慎,王大厚笺证。升庵诗话新笺证[M].上海:中华书局,2009.

[2]刘禹锡,瞿蜕園笺证。刘禹锡集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4][5]刘禹锡。刘禹锡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刘禹锡 篇五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此诗的赏析之作未见于名家手笔,仅见于《小学古诗文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两书都有“译文”及“赏析”,值得商榷。兹按以上两书先后标[一][二]摘录如下:

[一] 译文:弯弯曲曲的万里黄河夹带着大量泥沙,翻卷风浪从天边着流下来。现在沿着黄河走到银河去,就可以到牛郎和织女家里了。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黄河源远流长,气势雄伟的壮丽景象……“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的雄伟尤其表现在它日夜奔腾不息,咆哮不止……在众多描写黄河的诗作中,这是很有影响的一首,因为它写出了黄河的雄伟与壮丽

[二]译文: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万里泥沙,波涛滚滚如飓风掀簸来自天涯。如今我要乘风破浪直上银河去,与黄河同去拜访牛郎织女家。

赏析:开头两句极有魄力,居高临下写黄河九曲回肠的雄姿,更写出自天而降奔腾向前的气势。后面两句糅入了优美的神话传说: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就可以到达天河,拜访善良勤劳的牛郎织女一家。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全诗既描写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又表达了诗人不畏险阻,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

看来,以上[一][二]两者大同小异,一致肯定“描写”、“写出”了黄河的“气势”、“雄姿”;不同在于:[一]诗人“沿着黄河走到银河去”,显然只身一人;[二]是“乘风破浪直上银河去”,诗人“与黄河同去”。如果有 人(如小学生)再问,我们或许会分别回答:[一]“沿着黄河”艰难跋涉,表现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二]“乘 风破浪”,“不畏险阻”,表现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慨。

这样,“赏”则赏矣,“析”则欠�

笔者认为:首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是说黄河滚滚有九曲之遥,黄沙漫漫有万里之高;次句“浪淘风簸自天涯”,是说波涛激荡,沙尘扬簸远接天涯。此时当与银河相薄,“如今直上银河去”也,黄河、黄沙与苍穹浑茫无际。这样,显然是黄河与黄沙同去,诗人绝未幻想自己与黄河同去或幻想“走到银河去”。诗人极写黄河黄沙之景象,正见其胸襟广大,犹且“热血满心胸”,而以天真烂漫之欢语作结:同到牵牛织女家!此诗意境何等高远,结句何其高妙!不禁令人想到刘诗《秋词》其一的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了。

早有论者激赏刘诗《浪淘沙》第六首,“美人首饰侯王印,竟是沙中浪底来”尤为警策,故赏鉴之作不少。我以为“九曲黄河万里沙”此诗亦可谓“巨刃天扬”,能再现“大唐气象”,位居组诗第一首,很适宜。此诗留传下来,应该得到应有的鉴赏。

这里,有必要补充指出“浪淘沙”是词调,后� 孙楚赋“飞清尘以淘汰”、《楚辞·涉江》“齐吴榜以击汰”,所指亦浪滔。王念孙《广雅疏证》“淘淘与滔滔同”引《毛传》“滔滔大水貌”,并谓“滔或作淘”。显然,浪淘即浪滔,此指黄河。

刘禹锡 篇六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又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来源:文章屋网 )

刘禹锡 篇七

关键词:刘禹锡思想性艺术特色

刘禹锡是我国中唐诗坛上重要著名诗人之一,他在有生之年,作诗八百余首,其中,有不少名篇佳作令人百读不厌、赞赏有加。本文现从刘诗的思想性及艺术特色略论如下:

一、刘诗在思想上始终保持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至老不衰,刘是一位很有政治抱负的诗人。从诗《学阮公体三首》中得以充分体现:“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暴己知。”诗人与挚友柳宗元一道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失败后长期遭贬。但,他虽在政治上遭受到沉重打击,却仍能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斗士精神,见诗《始闻秋风》中写道: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回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坚强进取精神。诗人作为中唐时期政治革新派中的一员,作为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表现出无比的爽朗和坚强。

刘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在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可品出:“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十分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竟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欣欣向荣。表现出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途的升沉。襟怀豁达、思想境界高远、意义深刻。“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达了诗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世人学习。

二、刘诗的艺术特色

刘诗最显著的特色有两点:

其一,以精练含蓄著称。

如诗《阿娇怨》: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言幸平阳公主家。

此首诗在体现刘诗的精练含蓄上比较典型:如第二句“试开金屋扫庭花”中的“开”和“扫”两字用的精妙。可使人想象到阿娇的金屋之门虽有而常是关着的,以及满庭落花堆积的情景,显示出一个失宠皇后的典型环境。句中“试”字尤妙,如不开殿扫花,恐皇帝即来;开殿扫花,恐皇上又不来。只好试开一开、试扫一扫看,“须臾宫女传来信”,为全诗最紧张语。“须臾”之间会有什么变化呢?阿娇急于想知道,却又怕知道,却很怕听,但又不能不听。末句“言信平阳公主家”。以宫女的妙答结尾,一个“言”字充分突出了宫女的随机应变和善于园转。也表明了阿娇的怨愤,已达到了不能承受的地步。

其二,诗人善于寄情于景物描写之中,语言平易简洁、而意象精当新颖。

刘的诗作中以咏史怀古诗最为人赞赏。如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首诗可谓诗是人最得意怀古名篇之一。在此文中逐句赏析如下: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乌衣巷到市中心的必经之地。桥、巷紧相邻。当时朝廷的重臣王导和谢安都住在此处,那时两处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风光无限。可而今,时过境迁,风光不在。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桥边已是野草萋萋,野花盛开,呈现一派荒僻景象。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夕阳西下的残照之中,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之景。

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此首诗最精华之处,是千百年来,脍灸人口的名句。诗人不落俗套,不从正面浅露去写,而是出人意料的把笔锋忽然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筑巢的飞燕。如今的乌衣巷居住的不再是达官贵人了,而是普通老百姓。昔日王谢两家堂前的旧燕鸟,现在已飞入了平常的百姓家中去了。从诗里行间,我们反复听到了诗人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虽然景物寻常,语句浅显易懂,但却有一种含蓄之美,品读后,感到余味无穷。

在古今相接的大跨度时空中,常常注入了诗人源于苦难又沉潜凝聚的悲愤,使诗作给读者一种沉思历史的沧桑感。可以说,刘禹锡在中唐诗坛上享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名至实归的。

参考文献: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1999年8月第一版。

刘禹锡 篇八

第一课时

[师导人]同学们,我们用了几个周的课余时间研究了刘禹锡的三十六首诗文,大家积极撰写了研读论文,这两节课,我们就来汇报交流我们的研究所得,我们的课题就叫《解读刘禹锡》(板书)。刘禹锡是距今一千二百余年的中唐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较杰出的诗人,我们现在去解读他,是通过品其诗,品其文,来了解他;而了解他,则是为了对其情、其理的感悟,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因此,“品诗品文,品有字书之美味;悟情悟理,悟无字书之文章” (板书)。

先请同学谈他的看法。

[生1]刘禹锡,生活在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处于严重危机时期的中唐社会。他热情奔放,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他的诗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多重目的。

在诗的艺术上,其诗语言自然,风格清秀深沉,内容新颖,耐人寻味。其诗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在艺术结构、叙事方式、细节描写等方面深得汉乐府民歌精髓。如《插田歌》、《淮阴行五首》等都具有这一特色。诗中化用汉乐府诗中的句子也不乏见。这与他学习所取得的成就是分不开的。古乐府诗《鸡鸣歌》中的“汝南晨鸡登坛唤”中的“汝南”似乎专为刘禹锡诗《平蔡州三首》(之二)中“汝南晨鸡喔喔鸣”所作。刘诗形象鲜明、音调婉谐、清新隽永,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別》寄离情于山水,用怅望以写哀,词尽篇中,情溢诗外,既深远又绵缈。《竹枝词二首》、《踏歌行四首》又以俚歌民谣的形式揭露重大社会问题,刘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为中唐新乐府运动增添了光彩。

刘诗所反映的思想也很深刻。一首《望夫山》表达了诗人思念京国的迫切心情,表现他具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平蔡州》等诗作表现了诗人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国家统一的政治理想。诗人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所表现出的乐观情怀,“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中表现山的高洁傲岸的节操、不甘沉沦的思想更是令人敬佩……这些思想使诗人在备受打击时,能不屈服,坚定信念,扬起生活的风帆,奋斗不息。

刘诗不仅在思想艺术上有所建树,在意境的开拓上也勇千创新,“法酒调神气”“暂凭杯酒长精神”与一般文人的“借酒消愁”完全不同。在写秋抒怀时,又一反一般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令人激奋的励志高歌。

刘诗在艺术、思想、风格等方面都有许多令人感奋、值得学习的地方,可以说,它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领悟古人思想,以至于形素养的极好教材。

[师]同学从整体上感悟了刘禹锡的诗歌,从艺术、思想、人生等方面作了阐发。(板书“艺术”、“思想”、“人生”)下面我们先来赏析刘禹锡的诗歌的艺术。哪位同学夹谈谈?

[生2]我读了刘禹锡的一些诗,觉得他的诗独具特色,以精炼含蓄的描写,流畅自然的语言,清秀深沉的风格,构成自已诗作的特色,在艺术上,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精炼的语言和深沉清秀的风格。

读刘诗,可悟到他描写的美妙。如� 原来繁盛至极的乌衣巷口,车马喧闹,衣冠往来,而今,作者用一抹斜阳,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当中,表达了作者的世事沧桑之感。它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写的是乌衣巷的现况,对它曾繁华的过去,仅仅是巧妙地加以暗示。而后面通过燕子依旧,主人变易,所表现出来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之感慨,自然水到渠成。而诗人的这一感慨,更是深藏不露,寄寓在对景物的具体描绘之中。

读刘诗,可以领悟到他风格的独特。如《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将对秋天和秋色之感翻出新意,借秋来抒发自己的壮志,通过排云而上的鹤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极富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寻味。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像,形象而深刻的美感。他的这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由此更唤起人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生3]我想从刘禹锡的《乌衣巷》和《淮阴行》这两首诗来谈刘诗艺术中的托物寓意。在这两首诗中,诗人都描绘了燕子的形象,借燕子来表达思想感情。

《乌衣巷》的后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用燕子的栖身之所由王谢权贵的门第变成普通百姓人家的巨大变化,燕子成了这一历史变迁的历史见证者。从而抒发了作者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淮阴行》这首诗,“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衔泥趁墙竽,宿食长相见。”诗中不说女主人公想以身相随,而说羡慕可以停留在丈夫船尾的燕子,希望能像燕子那样天天见到大夫的食宿情况。诗中没有写送别时的甜言蜜语,但通过燕子这一形象把那种对丈夫的无限依恋的微妙和细膩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刘诗中这种托物寓意的手法的运用,使他的这些诗作立意新颖,表意含蓄,耐人寻味,值得再三赏玩,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刘禹锡 篇九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于歌颂功德与昭申鉴戒。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

《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文章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陋室铭》一文,刘禹锡诸集均未见收录,近年有人疑为伪作。但此文前代屡见献文记载,内容又与作者行事相合,似仍以视为刘作为宜。本文作于和州任上。《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