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创新意识的基本特征范文【精选11篇】1-10-70

创新是一切突出成绩的动力源。因此,党员干部要想出色做好在本职工作,真正为部门事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必须以走在时代前列、推动工作见实效为坐标,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为人先,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用新的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如下是爱岗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11篇创新意识的相关范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篇一

创新意识的基本特征范文【精选11篇】1-10-70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这样指出: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传统数学教学中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以教师为中心,采取“填鸭式”和“一言堂”等教学方法,而这些教学方法却极易造成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不会也不愿进行自主地、带有创新性地学习,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显然违背了《大纲》的要求.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数学教育新理念,努力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1.认识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是课堂民主化的集中体现.

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学生独立探索的机会就越多,创造情感就越强.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和时间;教师的活动则作为一种辅助,融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导师”而非“讲师”.

2.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诱发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习氛围起重要作用的一个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意识.

3.掌握解题策略,激活创新思维.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如何有效地摆脱“题海战术”的困扰,真正发挥“思维体操”之功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因此在课堂上采取多种问题,让学生开阔思路,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创造思维和创造个性,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性个性品质是构成创新能力的两大要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能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思考,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模仿”向“独创”过渡.

创新教学模式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探索问题,引疑导学”—“拓展问题,发散思维”—“达标升华,反馈小结”四个阶段,教师应把促进学生发展的条件落实在各个具体的教学阶段之中.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实际适当开展变式训练,并鼓励学生自编变式题.这不仅能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创造条件.

由于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讲自己听,老师做自己仿”的教学模式,而现在必须让他们适应“教师设置问题,以学生为主解决”的模式,所以,在我接手一个新班级的第一天,就向学生宣传这种教学方式对他们的学习有几大好处:①可使每个学生专心投入,提高学习效率;②互相交流,博采众长;③提高口头表达能力;④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⑤形成问题意识,培养思维能力,甚至创造能力.这样一来,学生首先在理性上认可我的做法,在实践中能较快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手脑并用,重视“开放性”练习,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篇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机会创新和实践。

语文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的高度来更新教学观念,变“以教定学”的“主导型教育”模式为“以学定教”的“主体型教育”模式。真正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和时间去创新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二、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讲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使学生乐于创新和实践,从而变为一种自觉行为。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改变在语文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变被动学

三、语文教师自己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给学生作创新的表率,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试想,一个因循守旧、思想保守、墨守成规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出一批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呢?

四、重视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善于创新和实践。

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的一项独立任务去完成。因此,教师要多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法等,上好自读课,预习课等,重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敢于争论、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能够自主地、能动性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性、情感性学习实践活动,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的主人。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想象力能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赋予学习的生动性、提高学习的创造性,它是形成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只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想象,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扩句、看图说话、看图作文、扩写、续写、改写、读后感、想象作文、复述课文、观察日记、提问、讨论以及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形式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文能力特别是想象能力。

六、重视作业设计。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都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出发,精心设计一些动手、动口、动脑的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如低年级的作业,可把生字编成容易猜的字谜,或把合体字拆开,把独体字合并,或用写纸条“开火车”以一个字组词,以一个词造句,或词语搭配等。中高年级的作业设计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自学能力的培养。如设计思考性的预习作业或弹性作业如诵读、讨论、画写、操作等。切忌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重视语文课外活动。

创新意识 篇三

[关键词]创新意识 想象力 发散思维

1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得先有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因为教师的教学手段具有独特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地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1 教师要善于同学生平等交流。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求异、一同思考、一同实践,作一个指导者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真正与学生展开对话与交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使得你的想法――他的想法――我的想法,最后成为大家的想法,由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1.2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细小问题,教师也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从而积极地探索问题。

1.3 教师要善于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在全面把握大纲要求的基础上,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必要时可以进行删减和补充。例如:小学英语Let’s talk和Let's leam板块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内容先教授Let's leam中的词汇,在教学Let’s talk的会话,这样学生在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就容易方便了。再如:学习《乌鸦喝水》一文,教师可以利用事物(瓶子、水、石块等)边学习课文内容,边借机现场模拟乌鸦吧石子一粒一粒衔来放进瓶子里这一过程,学生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

1.4 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环境,对重点知识和指示的难点进行突破。课题教学的设计也要贯穿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情景及问题情境,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和探究。

2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展示创设广阔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索好驾驭知识的主人,从而点燃学生创新意识的火花。具体做法为:①解题方法让学生自己寻找,教师只巡视。②知识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归纳和表达,教师只在适当时候点播。⑧课文的重点让学生自己讨论和领悟,教师只给提纲挈领。④试验要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动手做,教师只提出注意事项和相关要求。

3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想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力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发展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重要的是要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入手,使学生手脑并用,激起想象和幻想,从而发挥思维的创造性。例如:记忆英语单词eye时,教师提示学生把e当成人的眼珠,把y当成鼻子,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单词;在记忆hand pen rulerten等单词也可以利用汉语拼音的拼写方法帮助记忆。

4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篇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教学观念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创新氛围

课堂上创设宽松、和谐、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迸发创新的火花。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想、大胆地说、积极地问。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在完成“了解”、“掌握”、“熟练”这些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力求学生在突破教材、突破自我方面有所表现。即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妙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仔细越好。例如,本人创了一个开放的情境,给学生50元,让他们去商场购物,不限制商品的数量和价钱,但是要花完50元。买多少?买什么?怎样买?这种开放性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质疑问难,激发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是浅显还是深刻,教师都应从正面引导,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感到好奇,产生探究的愿望,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熟悉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贴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使学生容易受到启发。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强度要适宜,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积极思考问题,寻根究底。

三、加强手脑并用,培养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操作练习,能促进左、右脑的和谐发展与协同活动,使学生更容易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也易于智慧火花的产生,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教“圆的周长”时,教师手捏两根系着红、白小球且长短不同的粗线,甩成两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问学生哪个圆的周长长?为什么外圆长?圆的周长和半径、直径的长短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学具圆,量圆的直径、周长,并进行比较、计算。学生惊奇地发现圆的周长总是该圆直径的3倍多一点,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直径×圆周率。通过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巩固与提高,则可以通过练习得到保证。因此,本人在教学中十分注意练习题的设计,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层次分明,既要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巩固题,又要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发展题。二是形式要新颖有趣,即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练习题的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认识到结果不能唾手可得,需要经过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才能解决问题。四是多运用一题多解等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灵活创新的思维和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

教育游戏也给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绿色环保”的娱乐平台,做到知识性、娱乐性、教育性相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目前网络游戏中打杀、暴力、欺骗等负面作用的影响。笔者从理论支持、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及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三个方面来理解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的结合。教育游戏既有游戏性特征又具有教育性特征,正是它的教育性特征使它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下面结合教育游戏的特征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特点,来分析一下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育游戏具有趣味性、互动性、挑战性、奇幻性,故能引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动机。教育游戏具有的竞争性及激励机制,学生可以与自己进行比赛,也可以与其他游戏者进行比赛,通过竞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自愿组成小组,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赛,共同合作克服游戏中的困难,完成游戏任务。因此,教育游戏包含了竞争与合作的多维学习关系,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处于较高的水平。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不断体会到掌握知识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意识到知识的价值和用途,产生获得知识的心理需要,对游戏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转移到知识学习上。

(二)能够适应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普遍存在,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充分的发展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育游戏通常将教学任务从低到高设置不同的等级,适合从低到高不同的学习水平,以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比如教学游戏《探索星空》,要求学生计算观测到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游戏分成了两个等级,第一等级游戏提供了所要计算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学者不会感到特别困难,容易进入游戏状态。

当学生熟悉公式后便可进入第二等级,此时游戏不再提示面积公式,游戏难度相对增加。游戏的第一等级适合于初学者,由于他们还没有记住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第二等级太难使他们无从下手。游戏的第二等级是适合能够记住计算公式的学生,因为第一等级对他们来说没有挑战性,相应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参考文献】

如何增强创新意识 篇五

【关键词】战略意义;科学发展;创新;对策

企业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和行政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古城油田是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原油生产主力单位之一,下属的采油二队连续三次荣获中国石化“金牌采油队”荣誉称号,是河南油田分公司的一面旗帜。进入新时期新阶段。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认识其丰富内容、重要作用,紧紧把握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真正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

二、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1)油田进入“双高”开采阶段,面对后备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增大的形势,如何提振职工的信心和勇气,动员和凝聚职工群众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是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经过25年的高速高效开发,古城油田进入了特高含水期。如何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正确认识油田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消除担忧,增强勇气;如何用“团结拼搏、勇争一流”精神激励职工,鼓舞斗志,坚定信心;如何引导动员职工群众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各级工会组织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2)油田职工来源广,职工思想异常活跃,如何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引导广大职工适应生产,维护大局,有力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是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挑战。(3)油田少数职工出现了价值取向偏离、艰苦奋斗意识淡化等不良倾向,如何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利用现有文化阵地,创新有效载体,凝聚职工队伍是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古城油田在职职工达600人,下设6个基层单位,分布于50多平方公里的油区,从事的岗位有采油、集输、测试、护厂保卫等。这些特点决定了职工的利益需求多样,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认识难以统一。与此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对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提高,如何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 (4)伴随高科技新会战号角的吹响,随着油田开发的逐步深入,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需求更加突出,如何培养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是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5)面对油田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解决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是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篇六

1 引进艺术,提高质量

所谓艺术作文就是把音乐、美术、体育、游戏、录像等视听艺术形式引进课堂作文教学。视听艺术形式给儿童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形象化的写作题材,有助于启迪儿童发散思维,引起儿童丰富联想。既能拓宽写作内容,又能活跃写作思路。课堂教学引进艺术作文,其积极意义是:①音乐、美术、体育、游戏、录像等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把它们恰当地引进作文教学,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儿童写作的情趣。②艺术作文不受时空条件限制,因而可以填补儿童直接生活体验的不足,有助于开拓视野,扩展题材,从而引发和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对新生活的追求,对新问题的思考。如某老师在教《蛇与庄稼》后,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仿写“环境卫生与人体健康”。写作前把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录像片断搬上讲台,使学生看到了一般情况下感觉不到的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随便叶痰与染上肺结核),从而引起学生对讲究卫生、净化环境的深刻思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意识。

2 激发兴趣,增强创新意识

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乞求,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激趣。

2.1 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熟悉的生活。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是学生“情动而辞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啥就写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学生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感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

2.2 尝试成功。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如果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为此,可以展开作文竞赛,办手抄报,发表学生习作,优秀习作巡回展等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评价作文时,应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放过一字、一词、一句的肯定机会,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增强自信,通过尊重,关心、激励,让学生人人都能享受、体验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张扬,人人都能快乐而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3 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语言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黑格尔也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学生习作,创新作文就在自主作文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学生的神思飞扬,文思泉涌,浮想联翩,写出来的文章就与众不同,很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自己的独特创意,大胆想象就是创新的翅膀。如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呢?

3.1 教材拓展延伸,进行想象练笔。小语教材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中结合阅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主,进行想象练笔。如学习《凡卡》一文,让学生展开想象,推测可能产生的新结局中,学生在他人的想象中互相启发,拓展思路,编写了许多不同于他人的故事结局,这样的练习,既训练学生自主作文的权利,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想象。

3.2 借助插图,观察想象。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情节浓缩性的特点。如果就图讲图,学生的想象就会受到插图内容的局限,使插图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想象的羁绊,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去推想插图中未曾出现的内容,把插图作为想象的发端,为学生开辟想象的广阔空间。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发展了想象力。

创新意识 篇七

旗帜意识

创新意识的基本特征范文【精选11篇】

支柱意识

抓经济建设,必定要抓好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强,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就大,竞争优势就突出;同样,我们抓工会工作,就必须抓“四个支柱作用”,支柱作用强,职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就会得到保障和提升。作为地方工会组织,需要思考和解决好工作重点是什么?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哪里?我们的工作业绩如何衡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笔者认为,答案就是“讲话”中提出的“工会要在推动改革与发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四个领域中,充分发挥好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这四个方面的支柱作用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业绩的衡量标准。因此,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挥好工会的社会支柱作用,广大职工才能满意,工会工作的一盘棋才能搞活,我们工作的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民本意识

王兆国同志讲话着重阐述了协调劳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问题,自始至终贯穿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我认为,关注民生、维护民利是大原则、大事情,工会组织应当树立“积极为职工解难,主动为企业分忧”的服务理念,努力探索平衡劳资关系,促成和谐共赢的有效途径,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体现到工会工作中来,努力提高职工群众的满意度、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度。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保障本地职工的就业再就业,又要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既要维护在岗的,又要关注退休的;既要重点帮扶特困职工,又要惠及全体职工。

创新意识

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固有格局,使工会的身份、地位和作用凸显出来。当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都使工会工作面临一系列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的新课题:企事业改革发展变化加快,需要工会组建工作既要坚持不懈,又要常建常新;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需要工会维权领域既要不断拓宽,又要兼顾群体需求;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多元化,需要工会工作方式既要积极主动适应,又要不断创新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我们不断用新眼光认识新事物,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一是创新思想观念,以创新的理论带动观念的创新,以创新的思路促进难题的解决。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篇八

[关键词]: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编辑能力;探究

随着新闻传播速度的加快,我国新闻传播已实现品牌化经营,电视、报纸、广播等均利用各自的优势,方便、快捷的传递新闻信息。为使新闻信息在生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引起更多的观众与读者,新闻编辑也必须将把关意识引入到创造思路中,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新闻编发。同时,可通过宣传的不同方式,以使传播形式、新闻质量均可处于可控的管理状态,不仅可将新闻形成独特、整体的特色和风格。另外,新闻编辑还必须具有新闻的创新能力,增加自身对于新闻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对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进行探究,现总结如下:

一.新闻编辑政治素养及明辨能力的提高

对于新闻编辑来说,政治素养是最基本的能力,若不具备或丧失这一能力,则更无其它能力。可以说,在新闻编辑的工作中,政治素养有着非常关键的导向作用。我国新闻编辑在政治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立场,以党和人民利益为核心,坚持和拥护正确、合理的政治立场,清晰自身使命,在客观报道中融入自身的主观倾向。

针对电子新闻媒体、印刷版新闻媒体,均必须坚持和拥护党的正确舆论,新闻编辑具备高强度的政治敏锐性、鉴别能力,提高自身的明辨能力。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为市场经济体制,而从事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认真、努力学习党的思想路线与方针政策。只有这样,在进行有关舆论导向、政策性新闻报道时,才可掌握好政治方向,确保发挥新闻的作用。所以,新闻编辑必须具有高强度的政治敏锐性、鉴别能力,才可对市场经济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识别,对于那些存在新异性新闻,可吸引观众眼球,然而却过于片面或与国家政策、方针背道而驰的新闻稿件,编辑就会客观的将其筛掉。经过编辑把关,新闻通过各种形式播出,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确保读者、观众能根据国家政策、方针指导一切工作。利用新闻对国家政策、党政方针进行宣传,可引导读者坚持党的拥护,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实现小康社会。

二.积累生活素材与提升版面的新意识

人类的进化与发展,就是经过不断的创新,对于新闻而言,创新就是新闻的生命线和灵魂。新闻以编辑为主题,新闻编辑作为新闻的建筑和设计师,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针对这种创新意识,各宣传单位的新闻编辑,必须深入于人民生活中,在人们平凡的生活中,积累各种新闻、生活素材,储备各种知识,以便于得新应手的编辑新闻。同时,新闻编辑只有储备丰富的知识,才可在编辑工作中,不断的开拓灵感与思维。当然,新闻编辑也是普通的工作者,不需要其成为专家,但为做好新闻编辑工作,就一定要吸取更多的知识,使自己能作为杂家,新闻编辑不仅要熟悉和掌握自己所分管的知识和内容,还要涉猎自然科学、政治、文学、经济、艺术等方面。从事新闻编辑者,每天会通过各种渠道来汇集各类信息,这些新闻稿件来自不同的领域,关乎着人民的生活与工作,因作者出发点、认识的能力存在差异,可能某些新闻是比较陈旧与传统的观点,某些则是新颖与创新的观点,这些信息主要包含了政治、军事、体育、科技、经济、文艺、法律等领域的信息,信息内容量大,种类繁多。而作为新闻编辑,则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留心平凡的生活,在工作中投身实践。通过这样不断的积累和储备,新闻编辑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与政治识别的能力,才可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不断更新。以使新闻编辑在工作中,具备知晓中外、博古通今的知识者。不仅要掌握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还应正确正确理解和掌握民族风俗、特点和文化背景,特别要注意掌握国家的政策和党政方针,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处于时代的高度,以正确评价爆炸式的新闻稿件,判断其中的是非,并进行合理的取舍。在新闻工作中,对新闻具有极高的政治识别能力,强化学习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知识,以达到创新时代的要求。例如,中央所提出的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新闻编辑就必须对该方面的知识及时的掌握,以实现新闻稿件的创新,推动新闻的时代创新发展,通过新闻创新,才可使所报道的新闻深受老百姓喜欢。

在我国新信息时代,新闻编辑主要承担信息工程,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创新意识对新闻的促进、制约和联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促进新闻的严密性和整体性。因新闻传播有自身的传播规律,因此,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编辑能力,是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最基本的素质。可以说,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同编辑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编辑能力,加强创新意识,是新闻编辑主要的研究问题。

基于信心时代的要求下,新闻编辑必须鉴别、筛选海量和复杂的新闻信息。必须明确新闻的分类,对新闻内容要多记、多听、多走和多读,在平时注意积累知识,在信息编辑中,必须了解与掌握读者与作者的动态,编辑需要经常与作者打交道,以同作者产生互动,增强编辑的信息捕捉能力。在新闻作品成型之前,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作者的劳动成果,新闻编辑无法脱离文本。在进行创作时,作者踊跃是主导者,编辑的作用虽然非常大,但始终不能代替。对读者群进行掌握,才可从读者那里及时获得反馈,才可对编辑出版计划进行及时调整,以形成良好循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和素养,提高政治素养及明辨能力、积累生活素材与提升版面的新意识,方可紧跟时代的创新步伐。

参考文献

[1] 庞冬娟。对做好电视新闻编辑的几点思考[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8):265-266.

[2] 李艳馥。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培养创新能力[J].科技传播,2011,(18):6.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篇九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方法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才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我们要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让体育课堂活起来,在“学中玩、玩中学”形式中教学,既激活学生的思维,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自由、民主、安全、相互尊重的课堂气氛。

体育教学改革重在改革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较好方法。从教学最优化的实现条件来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最优化构成的。传统的课堂模式不适应现代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需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是学生身体、知识发展、个性成长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教师和学生只有在互动中才能体现出民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习得和个性成长。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第一位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设置的教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体素质。例如:技巧课,让高中女学生创编叠罗汉造型。这对于她们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而对于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来说就勉为其难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设置教材时,一定要注重个体的差异,强调层次性,在教学目标上不能以偏概全,要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自信、进取、胆魄等优良个性素质。

二、采用开放式或发散性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索。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拓宽思路,大胆突破,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进行投掷实心球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讲明投掷的原理,投掷的远度取决于投掷的角度与出手速度。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点,就可以以任何一种方法来进行投掷练习。如:双手抛,单手抛,助跑抛,前抛,后抛等,采用以上方法,学生就可以通过投掷的原理来比较方法的好坏,这样的体育课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三、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思维,想出大量的不同的方法或答案。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开发认识事物的能力,加强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旧有的授课模式片面强调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全面培养,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这与当今创新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进行负重练习时,规定三人为一组两人去抬一个人,教师教会学生一到两种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这一两种方法联想出其他方法进行负重练习。要求有所变化,不得重复已知的一、两种方法。另外,还可以再加大难度,由四人一组来进行练习等。

四、允许差异存在,不排斥错误与失败,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

例如,我们在进行技巧性练习头手倒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有良好的支撑面积,如何获得良好的支撑面积?支撑面是底边长?还是底边短?头和手的位置应该如何?在倒立时,腿部动作是直腿上去还是屈腿上去,这都是在练习中值得思考的。学生通过练习不断总结失败、成功的经验得出答案:支撑面三角形底边长的容易获得有力而稳定的支撑,屈腿上去,有利于获得较快的速度和稳定性。

五、保护学生的创造力,不批评与嘲笑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篇十

关键词: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超越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塑造学生的创新个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它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

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创新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最终达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一个目的。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让学生利用课前动手制作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测量、拼剪、折叠等不同的方法动手操作,得出结论,汇报交流,并用自己获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像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时空,让他们经历“操作―发现―验证―总结”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经过,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会更灵活、精确、有据,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由此可见,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本身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这也决定了数学知识的呈现和设计要注意概念,从实际引入,将问题从实际提出,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电视,电脑,报刊杂志等媒体都可以从各个渠道,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不仅如此,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因此,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不能低估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尽量从生活实际中挖掘最适合学生的知识信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这里,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师的“导”来取代学生的“学”。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三、沟通纵横,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简单的说就是有创见的思维如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组合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新异独特的有价值的新经验、新知识、新方法等创造成果。在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正向思维的同时鼓励学生从相反角度去看待和认识事物去思维。这样往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常常导致新奇独特发现,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同时还要给学生创设较多的训练发展思维的机会,设置一些开放性习题,使学生不但善于单向思维而且习惯于多向思维发展学生求异思维。

四、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善于创新

(一)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操作活动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动态感知的过程,又是手与脑配合,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儿童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还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这就限制了他们的认识能力,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使操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正方形”时,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找出正方形的特点。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了边的特点;还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尽管有的学生操作不够规范,或表达不够正确,但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这一特点,得到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尤其是在操作中体现了自己的主体作用,学会了创新。

(二)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另一方面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及开放性练习,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尽可能简捷的解题方法。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给出如下问题:“小明读一本180页的故事书,前3天读了全书的五分之一,照这样计算,读完这本故事书需要几天?”教师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结果学生相继列出下面四个式子(略)。上述多种解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解分数应用题的常用方法,而且帮助学生复习了其他有关的知识,收到了“精讲一题,带动一片”的效果,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三)激活学生思维的直觉性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顿悟的思维,它是创造的起点,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进行直觉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适当设计开放题型,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直觉思维。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创造条件,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并加以正确引导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意识才能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独特,而这正是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灵活、流畅、新颖的特点,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如何增强创新意识 篇十一

近来,举国上下都在谈论“自主创新”,谈重视科学技术的研发,谈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谈如何培养人才和构筑人才高地,谈如何发挥各方优势组织力量联合攻关……。凡此种种无疑是十分可喜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每每听完了有关报告与讲话,看了有关报道与文章之后,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概括说硬件、硬实力讲得多,软件、软实力讲得少。

增强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还要有一定的人文环境。眼下,至少要重视三方面的人文环境建设:

其一,要营造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甚至是“标新立异”的氛围。长期以来我们的应试教育只有利于死记硬背的学子的培养,在这种环境下独立发挥、富有创意,善于分析的学生,难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创意很难得到鼓励,有可能还被看成是“另类”,甚至是“异端”。学习减负的呼声叫了多少年,背的书包却越来越重。应付作业都喘不过气来,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独立思考,去培养创新意识?这样的人文环境肯定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孕育和培养。

其二,对干部特别是对一个地方的行政主管的业绩、政绩的考核、评价不能过于偏重GDP增长速度,不能迎合其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的短视心态。

现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重建设轻管理、重速度轻质量、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全面进步、重引进技术设备轻研发创新,这个“四重四轻”和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正确的评估标准和体系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周期往往很长,并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回报往往是滞后的……。报载,薄如蝉翼的离子膜是制造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早就被列入“六五”、“七五”计划项目,寄托了四位化工部长的梦想,最近在我们讨论“十一五”规划时才大功告成。何等艰辛,何其漫长。一个创新研发项目,在一个主管的任期内不一定就能有成果,而客观上GDP增速要求的压力又十分巨大,更多的人选择把资金投向马上可以见效的项目上。投向自主研发、创新的资金为什么那么少得可怜的原因,不是昭然若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