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财政预算管理【优秀10篇】4-16-63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到底应如何拟定制度呢?本页是编辑sky帮家人们找到的10篇财政预算管理,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财政预算管理 篇一

财政预算管理【优秀10篇】4-16-63

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

作者:郭保华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20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预算 管理 措施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上起着协调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逐渐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重视,需要在一定科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使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现出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特点。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管理体系,在财务预算的管理过程中呈现出了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其在财务预算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工作的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其财务预算管理也存在这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财务预算的发展。比如说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其管理意识不强,缺乏全面的管理理念,管理思路不清晰,没有形成计划性的管理模式,管理工作不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具备良好的管理模式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财政预算管理 篇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在职能转变与规范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为适应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切实发挥乡镇财政的作用,现就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等相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完善乡镇财政管理,做好农村公共服务

要健全乡镇财政预算制度,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算。要切实保障乡镇党政机构行政和社会管理等基本运转的支出需要。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满足农村社会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要健全乡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切实增强预算的约束力。要规范乡镇财政预算执行,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要加强和规范农村收费管理,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收费,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要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及时公开预算及执行、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等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切实加强乡镇债务管理,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镇债务。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奖补等方式,鼓励、引导和督促乡镇政府积极化解逾期债务。

二、做好涉农补贴工作,认真落实惠农政策

要充分利用乡镇财政贴近农村、直接服务农村的优势,发挥乡镇财政在落实涉农补贴政策中的作用。乡镇财政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涉农补贴对象的申报、认定、审核和公示等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全部纳入政策保障范围。要积极创新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方式,逐步将直接补贴给农民的资金纳入"一卡通"或"一折通"发放范围。要积极创新为民服务方式,对居民申请办理涉农政策咨询、补贴资金发放等服务事项实行"一站式"办结,努力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加强涉农财政补贴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涉农财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

三、参与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乡镇财政要积极参与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对于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要建立健全项目库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环节的监督,严防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行为发生。对于上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包括农林水专项、农业综合开发、环境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等,上级财政在下达资金时,要同时抄送项目所在地市(县)财政局,市(县)财政部门要分解告知有关乡镇财政所,建立上级财政与乡镇财政以及乡镇财政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保证乡镇财政全面掌握有关专项资金的政策、额度、项目要求等情况。乡镇财政要加大对上述各类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及时将资金使用中的存在问题、项目实施效果等信息上报上级财政部门。

四、加强财务监督,健全乡村理财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统一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要推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理财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资产购买、处置、登记和台账制度,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防止资产流失。要加强乡镇财务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严肃财经纪律。要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村级财政补助资金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行"村账乡管"试点工作,由乡镇财政会同有关职能站所村级财务会计核算,全面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并定期公示。

五、搞好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要按照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要求,适应乡镇财政职能调整,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完善乡镇财政机构,合理确定乡镇财政编制。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制订乡镇财政人员岗位条件和培训规划,选拔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充实乡镇财政队伍。要推进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强业务学习,适应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要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落实"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宗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乡镇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财政预算管理 篇三

关键词:财政预算 管理改革 管理模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财政预算管理要体现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作为社会公共财政改革的核心内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目标要与公共财政改革的总目标相统一。地方财政预算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寻求合理的改革切入点,从而建立起具有约束力的现代政府财政预算管理模式,最终保证政府财政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目标模式研究

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目标模式必须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预算管理体系,要建立起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预算管理模式,根据财政的实际情况,可以有以下的改革思路:一是进行全面彻底的整体改革;二是着眼于解决目前的现实问题,进行问题导向式的改革;三是采用过渡模式,对改革进行总体谋划,分步实施。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下,第一种改革模式的牵扯面很大,一些思路与实际情况不能相适应,很可能会产生改革事倍功半的效果;第二个思路只是注重于当前表面问题的解决,没有制定长远的改革构思,因而难以触及现行体制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最终建立的财政预算管理模式也难以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目的;第三个思路与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有很强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应当作为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首选模式。

二、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具体方案

1.建立合理的编制组织结构,提高管理的效率

对组织结构模式进行改革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基础性内容,要建立合理的预算管理运行机制,一定要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这三个环节划分清楚,使之相互分离。在财政预算管理中,这三个环节彼此的关系既是一脉相承又是彼此相对独立的。于是在财政部门的内部,必须对原来行使管理职能的机构进行全面的调整,将其合理划分为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监督这三个大的组织层次,并且保证各个部门不直接介入其他环节的管理工作,同时,保证这些部门在行政管理上相互制约,以此来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2.采用科学化、标准化的预算编制方法

(1)收入预算可以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相关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表明,一定量的税基或者一定量的GDP 才能提供一定量的财政收入,它们在彼此间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例,基于这个比例作为测算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的方法便可称为为“标准收入预算法”。

因此,对于地区财政收入预算的编制,可以在调查研究地区税源发展变化的情况基础上,参照本地区的GDP发展水平,依据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在 GDP 所占比重的要求,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以及管理因素的影响,进行科学、客观的测算和预计。

(2)在支出预算中实行彻底的零基预算。实行零基预算必须基于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相关的基础工作必须完善,在政府财政预算管理模式中实行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需要引进计算机规范化管理,并且建立财政支出基本信息库,借助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平台,对财政编制预算的基础数据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建立的项目支出项目库是把所有与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有关的各个部门单位上报的项目支出的内容置入相关的计算机数据库。对于日常政府部门单位的具体项目支出,可以依照项目名称、项目内容以及项目资金预算内容进行分类录入与分类管理。此外,在年度政府财政项目预算编制计划中,可以依照项目的类型、重要程度系数、项目审批部门、政策准确性程度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多项基本要素对数据库中的项目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并且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际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分,而后结合当年的政府财政实际承受能力进行必要的选择平衡。同时,可以实行滚动编制,对于当年没有考虑的项目,在下年的财政预算中将优先考虑安排资金。这种项目预算编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各个部门单位在项目预算编制中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发挥,各个部门可以根据轻重缓急对与所涉及的项目支出进行合理自主的排序,相关的财政部门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择优选择项目进行扶持。

(3)在财力分配方面实行综合预算。在制定财政预算计划的时候,要将各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内外拨款、财政专户核拨资金以及其他财政收入统一作为部门预算收入进行管理,对于财政部门核定的部门支出需求,可以首先通过财政专户核拨资金进行安排,另外不足的部分再考虑由财政预算内拨款。采用这样的综合财政预算收支的方式,就使得预算收入的内容更加规范,它包括了财政预算内收入、应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这不仅全面扩大了资金范围,也同时增强了财政预算的规范性。

在预算支出的问题上,相关部门可以按照先部门预算外资金后进行预算内资金的顺序,对个人部分、公用部分以及事业发展支出进行核定,这种做法全面加强了对预算外支出的管理,使得预算外资金的多少不能作为片面提高单位的支出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支出预算编制的公平性。

3.建立完善预算管理监督模式

完善的预算监督体系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人大的监督;二是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三是财政监督;四是部门内部监督;五是社会大众的监督。人大主要监督预算执行的法制性意见规范性情况;审计部门主要监督预算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财政监督主要是监督预算的科学性、适用性以及效益性;部门监督主要是监督下属单位对预算的执行情况;社会大众的监督首先要求政府的财政预算必须公开、透明,以此提高政府行为的有效性。通过这五个层次的协同共同合作,才可以真正建立起内外结合、与部门专职监督、相互分离和制约的多方位立体式的财政监督新模式。

4.优化内部管理环境,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伴随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在财政预算管理模式研制开发涵盖管理各个预算管理的环节的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可能。在新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中,要优化内部的财政预算管理环境,依靠网络数据模块的支撑,创建出基于部门预算细化的,财政收支统一即时管理的模式。财政预算指标、用款的计划进程监督、采购定单、相关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以及对经济运行态势的跟踪分析为都可以在预算信息管理系统中体现,这种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的财政预算管理效率,同时也增强预算管理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财政预算管理 篇四

(1)本世纪初的情况

19世纪末,美国国会对财政收入的控制能力很强,但这时期的政府存在责任分散、缺乏统一领导、政治上腐败混乱等问题。这导致了以加强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改革运动的兴起。在这一时期人们对预算的职业化、开支的控制、科学方法的运用和科学管理等问题越来越感兴趣。20世纪初,美国的泰罗和同时代的其他人一起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③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④实行刺激性的计划工资报酬制度;

⑤把计划职能同执行执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等等。

泰罗理论的实质是动机理论,将这一理论和行政管理结合起来,便得出了集中预算制度的思路。同时,依据理论研究的成果以及对组织结构变化的了解,可以保证预算管理取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

20年代后期,人力资源学派提出了行政管理的另一种方法,也对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者有帮助。该学派使用的概念不仅同行政管理、也同预算理论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对预算理论与实践来说,人力资源理论对分析财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并研究怎样提高其工作效率,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人力资源学派提出:

①不仅应该从经济技术角度,也必须从社会角度去考察组织性质;

②人们的心理需要也必须加以考虑,因为每个工作者不仅仅受经济利益的刺激;

③在组织理论中必须考虑非正式的工作小组,因为它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组织形式;

④领导方式应该有民主色彩,以便实现有效的组织交流;

⑤工作人员的满足感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密切联系。

人力资源理论强调可行性,但对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来说,人力资源理论的重要性要小于“科学管理理论”。

总之,这一时期,管理理论对美国财政管理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1921年通过了《预算和会计法》;设立了预算局并在组织上隶属于财政部;设立了负责,总会计局事务的审计长。这使财政管理机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在审计长的监督下(审计长服务于国会),行政部门拥有了更大预算管理权(过去国会的权力更大一些)。借助这种机制,从1921年到30年代中期,财政支出得以集中控制,滥用行政管理权的现象大为减少,并且还建立了更为健全的会计制度。

(2)大萧条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这一时期产生了组织理论,对财政管理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组织理论的经典模式不仅包括“科学管理理论”的动机模型,而且还包括30年代提出的组织理论。组织理论强调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认为劳动任务必须由中央权力机关依据行动计划分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对每个单位的活动应加以监督,与最终产品生产相关的各项活动要相互协调。组织理论还认为,一个组织内部的工作要根据以下内容实行专业化:

①组织活动的目的;

②将某个具体过程中的工作放在一起;

③按照服务对象进行专业分工;

④相同地点完成的工作要放在一起。

组织理论对财政管理理论的影响之所以十分重要,不仅是因为其理论为决策者进行组织调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而且是由于当时的美国政府组织结构正处于急剧变革之中。1939年通过的《重组法》将预算局从财政部转移到总统办公厅,并且重新明确了预算局的职责:

①协助总统编制预算;

②对预算管理进行监督和控制;

③进行行政管理和计划改进方面的研究;

④协助总统寻求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方法;

⑤协助总统清理和协调各部门制定法规的建议;

⑥协助处理有关行政命令的建议;

⑦协助开展统计服务;

⑧协助总统随时了解政府各部门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

这项法案使得联邦政府的行政控制日益加强,并且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应该指出,这项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组织理论建立的。事实上,建议通过《重组法》的布朗委员会成员中有数位组织理论的坚持者。

1938年,切斯特。巴纳德综合了科学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重新分析了官僚制度:官僚制度通常要求协调合作,在正式的组织中,合作的形式必须是有意识的和有目的的。

从对预算实践的贡献看,巴纳德十分重视对“经济激励”的研究,认为不仅存在“客观刺激”(如物质和金钱);而且存在主观刺激(如劝说和思想工作)。因而,预算可以看成是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设计的客观刺激方式之一。同时,他还认为,这种控制手段必须与其他管理措施相配套。

巴纳德的理论在许多方面给人以启迪,在他之后,出现了一批重视雇员感情研究、重视决策的社会性以及一些在“系统模型”中考察政府行为的学者。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后,许多理论家成为实际的管理者,他们发现一些传统理论在政府的管理中不那么有用,而一些新出现的定量技术在战争环境里经受了考验,有些方法对政府管理非常有价值。这时,组织理论和“科学管理理论”受到抨击:这些理论的原则是规范性的而不是实证性的,它们只说明应该如何分工而不是说明实际上怎样分工。对传统理论的摒弃,导致公共管理领域中出现令人欢欣鼓舞的新局面。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为财政管理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他提出,组织是“交流”和“协调”的综合体,管理者的职责是:

①就组织结构作出决策;

②就组织内部的工作内容作出更广泛的决策。

他还指出,“管理”是要求他人完成某项工作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受“有限合理性”的制约。这意味着,象其他政府管理活动一样。管理者在预算活动中一般不可能获得全部信息,做出完美、精确的决策,而只能在不完全信息下进行工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要为获得更完整、更高质量的预算资料而努力。西蒙十分重视长期预算工作,长期预算包括预测职能范围的变化趋势和服务需要量、进行工作规划等。

西蒙的理论从许多方面对预算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影响,包括:

①数量方法的运用;

②重视使用计算机;

③在决策中采用决策树分析方法;

④考虑长期预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共管理理论、经济理论和政治理论蓬勃发展,它们对政府活动包括财政管理发挥了重要影响。这时,组织理论仍然有相当影响力。1949年,第一届胡佛委员会的报告将重点放在使政府结构合理化方面。报告建议消除机构臃肿的现象;提出政府办公用品的供给必须依据商业原则;并要求在基本目标和工作实绩的基础上对政府进行考核,重点是寻求衡量手段,以确定政府事实上是否按照事先预定的标准开展工作。这一报告的许多内容后来被纳入《1950年预算和会计程序法》中,该法吸收了绩效预算(又称为“功能预算”、“活动预算”、“项目预算”等)的一些要素,吸收了能使会计和采购活动更加商业化的一些原则要求。

绩效预算着重强调政府干什么而不是买什么。绩效预算的支出内容与其所服务的规划紧密相关,其优点是便于政府集中注意力组织有关机构制定规划和开展工作。制定规划重点时绩效预算不要求考虑社会问题的影响,进行考评时也不必向最高决策者汇报行政机构完成社会目标的效果情况。

(4)设计计划(规划)预算时期

设计计划预算制度是60年展起来的主要预算方法。产生这一制度的理论渊源是多方面的,这包括:系统理论、经济理论、计划理论和信息(决策)理论。应该指出,这时的管理理论吸收了系统理论、计划理论、信息理论的大部分成果,因而,可以认为,它们共同构成了广义的管理理论。系统理论是在公共管理领域里较有影响的理论模型,它包括如下重要内容:

①组织是一个由相互独立部分组成,具有选择、生存和维持自身不变基本需要能力并且可以作出反应的系统;

②信息交换、反馈和控制等控制论原理是系统论的基本内容;

③系统方法体现整体观念,分析的出发点是整个系统,而不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

设计计划预算的内容包括:

①设计。设计既有短期,又有长期。

②计划。每一计划都要针对特定的责任划分范围,都需要对其效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进行对比评价。

③预算。预算方案与设计及计划紧密联系在一起。

④系统。预算的全部方法开始被视为一个“系统”。

设计规划预算方法刚开始只在美国国防部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65年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决定将设计计划预算方法推广应用于整个行政部门。他提出这一方法的要点是:

①准确确认国家的目标并使之建立在持续的基础上;

②从众多目标中选择最紧迫的目标;

③研究设计既能实现上述目标,又能使成本最低而效益最大的各种备选方案;

④不仅要说明实施计划的下一年的成本,而且还要说明第二年、第三年及以后各年的成本;

⑤考核实施效果,以确保实现效益最大化。

(5)目标管理时期

尼克松政府在1971年决定放弃设计计划预算方法,强制采用目标管理模式,要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进行多轮谈判,然后确定目标。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目标管理是一种典型的具体管理方法。

美国财政的目标理论模型包括以下内容:

①说明单位的基本任务;

②对超越基本任务而进入管理范围的次要目标进行认定;

③设计考核的指标;

④运用计划评审技术或关键路线法、甘特图法,画出进度表,体现出完成任务的具体进度。

目标管理的着眼点在于实现具有独立性质的特定目标。虽然这一特定目标是独立于预算而存在的,但用精心设计的目标管理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它。

象设计计划预算一样,目标管理方法被美国联邦政府使用几年后,终于被搁置一边。

(6)零基预算时期

财政预算管理 篇五

(乳山市财政局,山东威海乳山264500)

摘 要:财政预算管理是政府财政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是研究财政预算管理的模式,并指出其优缺点。

http://

关键词 :财政预算;管理模式;优缺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112-02

财政预案管理是政府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是否能够健康的运行,财政预算管理是否科学影响到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科学性,对财政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对于提高政府公共财政管理能力,提升政府的财政管理合理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财政预算管理的含义

财政预算管理就是对财政预算计划编制、审批、和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也就是对财政收支进行的计划和管理活动,也就是对于财政资金的收入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进行控制,通过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体现国家的政策倾向,保证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拥有充足而坚实的财政基础。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着一个国家财政管理的能力,能够加强财政收支的计划性和科学性,保障国家的财政安全。

二、财政预算管理的意义

财政预算管理是政府重要的公共财政管理活动,对于各级政府提高财政管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地方政府和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

1.提升财政收支活动的计划性,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

编制财政预算计划是财政预算管理不可忽视的基础环节,通过预算计划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对财政资源进行地区间的合理配置,并且可以根据预算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财政政策的调整,避免财政资源在某些地方浪费,而在另一领域不到位,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

2.强化财政监督体系,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度。

财政预算管理是加强财政监督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根据财政计划,定期评估其落实程度,并且可以依据预算计划的内容进行计划执行情况的公开,发现问题及时更正,避免了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一些违规行为,让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加公开,让民众了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相信政府。

3.为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提高政府财政服务能力。

在财政预算管理的活动中,能够全面反映全国各个地区和领域的资金收支情况,也是对各地区和领域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反映,能够发现当地经济发展面临的财政问题,为国家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提高政府的财政服务能力。

三、财政预算管理模式及优缺点分析

财政预算管理能反映国家的财政管理的有效性程度,也是国家经济运行情况的晴雨表,因此财政预算管理要与国家经济运行实情相适应,不可违背具体国情。

1.国库集中支付

(1)国库集中支付的含义

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于英国,其管理基础是建立国库账户体系,全部的财政收支都由该账户进行管理,财政收入直接上缴国库,财政支出也要通过国库统一支出到相应的单位账户。但是,这一管理模式还必须有财政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科学的监督系统为依托,否则无法开展预算管理工作。

(2)优缺点分析

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模式是财政支出管理的一大变革,不再使用传统的资金管理方式,实行零余额管理。财政支付方式也得到了改革,不再是以往转车式的支付,而是让直接支 另外,账户设置由以往的多头开户变为国库账户独立存在,有利于财政资金的统一管理,减少分散管理的风险。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预算执行的反馈和监督也得到了完善,由以往的事后反馈和监督改为全程实时的反馈监督,提高了对财政支出使用效果的管控程度,可以及时调整预算计划的内容。

国库集中支付是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步骤,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采用国库会计核算体系,造成核算体系与预算批复的口径不能对接,加大了会计核算的复杂性,并且造成了支付速度缓慢,资金审核不够详细的问题。最严重的是此种管理模式侧重于支出结果的管理,而与财政计划的衔接不够,难以评估财政支出的合理性。

2.集中会计核算

(1)集中会计核算

此种预算管理模式是指单位成立核算中心,只设报账会计,对单位的资金收支管理活动全面负责,统一管理,各部门的核算工作全部集中到会计部门,各部门不允许进行独立的核算。

(2)优缺点分析

集中会计核算大大增强了核算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并且增强了财务管理的严格程度,可以减少各部门财政管理违规行为,强化了财政监督的有效性,避免了会计徇私舞弊现象。并且,集中会计核算的科目能够与预算批复的口径进行有效的对接,通过核算信息与预算计划的比对,可以实时跟踪支付的具体执行情况,对支付的实际作用进行评估,并进行实时的调整,使得预算管理更加精准,发挥其实际效用,避免走形式的现象产生。

集中会计核算管理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各单位失去核算的自主权,不能看到自己的财政核算信息,降低各单位的积极性。另外,集中会计核算会增加支付风险,此种管理模式只看凭证,不关注业务流程,只要被核算单位能够支付即可,但是忽视了支付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导致财政支付的漏洞难以堵塞,难以确定支付风险产生的原因。集中会计核算的管理模式最明显的弊端就是核算中心工作量过大,如果单位规模较大,那么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就会大大增加,这样反而降低的核算的工作效率,核算报账的时间延长,导致矛盾冲突的产生。

2.预算进程管理

(1)预算进程管理的含义

预算进程管理就是将预算管理的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环节,选取其中几个关键点,由财政和预算部门提取关键点的信息,将关键点的实际数据信息与预算计划进行比对,找出预算执行存在的偏差,分析和确定导致预算实际执行效果偏离计划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挽回损失,使得预算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2)优缺点分析

预算进程管理的模式突破了以往结果式的管理,而是对财政预算活动进行全程的管理,将预算管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可以使得预算执行的关键点能够与预算计划实时对接,一旦发现预算执行结果偏离预算计划,即可及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的策略,能够随时反馈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找出产生的偏差,及时制定完善和改进的办法措施,提高预算管理的时效性。

预算进程管理最大的难题在与如何科学合理的划分环节和阶段,找准关键点。如果关键点错误,将会导致整个预算进程管理偏离计划方向,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大损失。

3.部门预算

顾名思义,部门预算就是由政府各部门在统一的时间内分别编制预算计划,由此反映各部门财政收支情况,增强政府各部门财政使用的科学化程度以及透明化程度,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3)优缺点分析

部门预算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可以增强对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提高部门资金使用的科学化程度,减少财政资金的浪费。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性,部门预算的编制缺少统一的规范,对于预算计划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各个部门预算编制的弹性很大,也很难衡量预算计划是否合理。部门预算最容易滋生的问题就是以权谋私,因为并没有严格的标准,也没有将计划具体细化,很容易造成预算计划编制的过程中故意逃脱某些项目,而且部门预算计划编制一般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缺少充足的数据做支撑,难以真实的反映部门的财政资金需求,降低预算计划的科学性。

财政预算管理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是否能够平稳进行,更影响到国家财政管理能力的提高,采用何种管理模式必须与国家的发展形势和具体国情相适应,才能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和损失,保障国家发展拥有雄厚的财政基础。

http://

参考文献:

[1]朱志峰。财政预算管理转型路径研究[J],经济纵横,2013(11).

[2]陈如滨。财政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2010(11).

[3]韩灵丽。中国财政预算“软约束”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

2013(06).

[4]方光发。财政预算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5]王若男。中国财政预算管理的约束条件与突破之道[D],吉林

财政预算管理 篇六

一、灵活调度资金,较好地保证了人员工资等重点支出需要

二、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调度组织财政收入

今年全县总收入任务6250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1250万元。为保持收入的序时均衡入库,我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年初多方排查财源税源情况并协调国地税部门,及时分解下达了收入任务,为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二是按月及时编制“丰县财政收入月报”,详细分析县镇财税收入情况、和其他县市对比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为保证资料的及时性,我们在月度终了后2-3天加班加点,在最短的时间内报送领导,使领导及时掌握情况,准确决策;三是参与制订了财税收入考核办法、财税三局考核奖励、开发区及木业商场税收征管等有关政策的制订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方面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四是建议并制定了财税三局财税征管工作月度例会制度,以总结前段时间工作,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制定下步工作措施,商量解决阶段性和重点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准确掌握财政收入情况;五是抓好罚没收入、水资源费、电力附加和水费附加等收入的管理工作,和综合股、票据办联合制订了核对、稽查办法,进一步堵塞了漏洞。经过努力,上半年全县和财政系统收入情况良好:1-5月份,我县财政总收入(含基金)完成31935万元,同比增收12817万元,增长67%,完成预算的51.1%,超序时进度9.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304万元,同比增收4999万元,增长48.5%,完成预算的49%,超序时进度7.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498万元,增长56.4%,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1.7%,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入库28*万元,增长20.6%,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8.3%。

三、努力规范管理,有条不紊做好各项改革和管理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部门预算编制,借助部门预算编制软件,严格预算执行,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档次。重点是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预算内外统筹安排,同时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尽量细化预算支出项目,明确支出类型和支付方式,努力体现公共财政的职能,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尽力保证教育、支农等必不可少的最基本性的政策性支出,把有限的财力尽力向经济一线倾斜,努力保证涉及全局性的重大招商等必需支出。二是切实抓好乡财县管工作。重点做好镇级预算的编制工作,为强化镇级预算管理打下了基础。三是落实措施,配合国库股着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化国库直接支付制度。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在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调控能力,规范资金拨付方式,合理划分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范围,建立用款计划制度,科学合理地使用管理财政资金。四是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制订了丰县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重申借款有关规定及办法。上半年在做好日常资金审核、审批的同时,与行财、政府采购中心密切配合,严格审查审批购管项目及资金,较好地发挥了自身职能作用。

四、积极、主动、认真地做好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省委省政府为适应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需要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年财政系统一项重要工作,为抓好这项工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一是以财政简报的形式及时向局领导及县主要领导汇报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精神,并召集县财政各有关股室、县直各单位会计,就这项工作进行了培训和具体部署,使大家统一了思想,充分认识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认真、全面、细致地清理确定省与县、市与县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事项及划转基数,积极、主动与省市财政联系,清理核对省与市县之间、市与县之间政府性财政债务,并做好预算外资金分享集中与补助的清理和填报工作,为下一步理顺预算外资金管理关系奠定基础。

五、做好小车购置管理工作。

针对小车购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和县纪委一起对全县对全县小汽车情况进行检查,按规定统一办理保险,并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小车数量、人员编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参考省市文件提出小车配置初步方案,给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较好的控制了我县小车购置上升的势头。

六、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班加点做好20*年度财政供给单位人员信息系统数据审改及20*年数据更新的布置、填报、审核和上报工作,高质量的完成了任务,为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信息化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联系国、地税部门,认真做好200*年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及重点产品国际竞争力调查的布置、填报、审核和上报工作,为国家研究税制改革方案,制定财税政策,加强财税管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财政、税务部门共同摸清企业所得税税源分布和构成,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税收征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认真做好预决算报告的撰写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四是认真做好20*年度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布置、填报、审核和上报工作工作,及局领导及县政府布置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预算股全体同志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围绕完成责任状中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发挥自身职能,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严格控制财政支出,不断加强财政管理,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但客观分析,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由于省对公务员调资转移支付数额下达晚等因素,县部门预算下达较晚;二是收支、资金、专款兑付等情况报送不系统,分析建议少;三是延伸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专项事业支出跟踪问效不够;四是预算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需要加强。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认真分析了下半年的工作任务、形势,明确了新的工作思路、重点、要求。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形势

从现实财源税源和收支情况看,从现在起至年底我县收支矛盾将十分突出:一是今年我县财政收入虽安排6.25亿元,但其中非税收入比重大,可用财力增加有限。下半年要超额完成全年任务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二是由于往年欠省市往来款较多,欠省周转金、基金会转贷款多,增加了争取资金的难度;三是今年各项奖励数额加大,收支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这些都加大了预算执行的难度。

二、工作思路

针对下步工作形势,结合预算股工作范围、特点,下步我股的工作思路是:立足自身,找准位置,放眼全局,当好参谋,以新要求、新思路、新举措,努力做到五个确保:一是严格支出预算管理,规范日常拨款程序,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二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自身负责收入任务并力争超收;三是及时汇总各类收支资料,加强调查研究,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向领导提供各类资料和文字材料。四是认真、全面、细致地清理确定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划转基数,确保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实施。

三、工作重点

针对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新要求,我股将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及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程序、规范及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把握重点工作,确保预算顺利执行。一是确保收入任务完成。股内人员分工负责,加强平时的调度检查,和财监等有关股室配合,按季对罚没票据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以查促收,以查促管,确保罚设收入和纳入预算内管理的行政性收费应收尽收,足额及时入库。在抓好自身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与国、地税、金库协调沟通,分析问题,及时汇报,努力保证丰县财税收人征管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灵活调度资金。把紧支出预算总盘子,抓好县镇工资统发工作,确保人员工资及时发放,确保社保等重点支出需要。三是规范支出管理。按照保工资、保社保、保运转的总体目标,日常工作中,严格按下达的预算、支出的经重缓急和收入的进度安排支出;对追加经费,坚持按县政府和局内规定程序办理。切实做到:没安排预算不拨款,没领导签批意见不拨款,程序不合规定不拨款。四是做好明年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争取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五是配合局领导积极向省市汇报丰县财政困难情况,在欠市大量资金的基础上,争取当年各项补助及时到位,尽力争取体制外的各项补助和政策,在收入淡季尽量多争取资金。

3、注重协调配合,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预算股工作牵涉方方面面,我们将努力树立大局观、服务观,努力协调好与国地税、国库、各股室、各预算单位、上级相关部门的关系。具体做到:一是对财政工作多做宣传解释工作,不把矛盾上交;二是平时多联系、多沟通,加强相互理解和支持;三是立足自身,摆正位置,寓服务与管理之中,寓管理与服务之中。

财政预算管理 篇七

面对日益增长的经济体制,财政局等部门应把握实际情况,从自身出发,加强会计预算管理的能力,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对管理模式进行适当的优化,使会计对整个财政局的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提高财务局财务管理水平,为单位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同时提高财务局威信,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各级财政工作的有效进行。

一、财政局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1)财政局预算管理的概念。财政预算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财政金融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批的、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财政预算规范和安排财政活动,直接体现着政府的政策意向,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运作的好坏,因而必须预先做出周密的计划和规划。因而,对财政预算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就尤为重要,对振兴财政、促进国民经济,财政预算管理是现代国家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一国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如何进行财政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内容,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积极推行规范化的“零基预算”,增强预算的准确性;编制部门预算,增强预算的完整性;施行综合预算的管理思想,实现收支统管,增强预算的科学性;明确预算运作程序,增强预算管理的规范性;硬化预算约束,增强预算的约束;加强支出因素管理,改进项目管理办法等。

二、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出现的问题

目前,财政部门对于会计预算管理越来越重视,在加强财政会计预算管理的力度,并努力完善财政会计预算管理体系等措施是时下,对违法乱纪现象的减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凉山州越西县财政部门对于会计预算依然存在管理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会计核算范围较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的资金投资形式朝着复杂、多远的形势发展。但是,财政局会计预算的方式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转变,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水平、方式单一,预算会计方式难以与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新形势新情况相适应,财政预算会计方式不足以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并且,随着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国库体系,国库资金实现了资本化运行的方式,许多政府资金都是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然而,我国现有的财务会计预算仅仅停留在核算财政资金的支出这一方面,并不包括国有股份和资本化的有价证券的核算。

(2)政府固定资产核算缺乏完整性。根据我国会计预算的要求,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都需要将自身拥有的固定资产准确无误的记录到单位的账本中。然而,行政事业单位只是记录固定资产的原值,而不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进而会导致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报表上不能查阅到单位固定资产与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的不相符,存在较大的出入,无法准确地反映出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营运成本,进一步造成单位在提高服务时不能准确地体现其消耗掉的资金情况。

(3)收付实现存在局限性。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预算方式。根据收付实现制的内容,会计预算主要把单位本期发生的各种实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记录到账面上,从而高估了支出,虚增了财政的可支配收入,这样就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以及负债的情况没有被准确地记录和反映出来,会使得在做决策时形成错误的判断,从而极易产生财政风险,如发生,无法有效地控制财政风险。采用这种方式使财政支出与收入不配比,严重影响了收支结余的真实有效评价,使预算信息缺乏足够的真实性。

(4)会计工作人员水平有待提升。在财政局中,如果部分工作人员对会计预算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并且管理层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到位,相互间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就会导致预算出现问题。如果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不及时处理,则会增加会计预算工作的负担,因此在财政局中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管和培养非常必要。

(5)对财务报告的约束不力。从当前政府预算决算来看,采用的模式比较单一,无法准确、完整地反映出政府的债务、资产等情况。从的会计预算信息来看比较简单,对资金使用情况不够清楚明朗,存在诸多漏洞,容易使腐� 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缺乏足够的透明性,就容易发生贪腐问题,这样的财务报告缺乏足够的约束力。

三、财政局关于预算的几点建议

(1)树立会计监督新观念。财政部门应充分行使法律赋予其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权、管理权等,这对于财政部门来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要依照法律法来规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会计的管理工作。

(2)明确会计监督工作的内容。财政部门对会计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时,首先要明确监督工作是否与法定要求相符合。主要查看以下几方面:各单位会计和核算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真实;各单位的记账本位币、会计年度、会计记录文字等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会计制度;各单位是否有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记录、收入、支出、所有者权益以及计量等内容。

(3)强化预算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力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财务的能力。针对财政预算超出预期的现象,首先要向相关人员指出问题,让其认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总结经验,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也要加强对于报账工作的管理。对于没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财政预算工作的情况,财政监管部门必须要依据法律进行责任追究,时期收到法律的制裁。对于会计预算没有差错的行政事业单位,可进行适当的奖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加强会计预算管理人员对工作积极地态度。

(4)提高会计预算管理质量。一是加大财务报告的约束力。采用多渠道、多途径、多手段的方式,完善预算信息内容,尽可能地减少财务管理漏洞,对财务报告提出更全面、更严格的要求。二是创新政府固定资产核算,进行折旧计算。在预算报表上,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相关情况。

三是克服加强财务公开建设。通过财务公开,实行对财务管理的公开化、阳光化和全程化的监督与管理,增加预算管理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全面准确地反映出风险状况。

四是强化会计业务培训。想方设法拓宽会计预算管理人才引入渠道,通过社会招聘和高校招聘等方式,不断增强预算管理人才队伍力量,科学规划、精心部署,采用多种培训方式,想方设法地提高会计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保证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

(5)创新会计预算管理方法。为了加强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联系的紧密性,要切实加强财务报账工作,加强对单位经费预算的管理,加大对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方面预算控制力度。着重分析财务经营活动,在全面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出高质量的报告分析及总结。充分发挥会计内控制度的积极作用,提高监督管理对推动预算执行的积极作用,以此提高执行盘点、对账的工作效率,确保账目具有足够的真实性。多采用随机抽检、暗访检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加大监督督查力度,充分发挥会计预算管理的职能作用,以确保会计预算操作流程清楚,操作过程规范。

财政预算管理 篇八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预算管理是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制的基础前提,也是提高公共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我国当前的预算管理体制由部门预算、构架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环节构成,因此,要提高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成效,就必须依托于预算管理体系中每一个环节要素。行政事业的财务预算是我国国家预算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深化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提高预算执行和管理的效果。行政事业单位是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科、教、文、卫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基础性部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资金,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能够避免私吞挪用、损失浪费等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发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控制体系不健全

合理有效的监管机制是财务预算管理有序实施的重要保证,也是优化财务预算管理体制的必要途径。现阶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使用出现随意性、不规范性等现象,财务预算方案实施得不到全面保障,财务预算管理控制存在很大的漏洞,究其原因除了行政事业单位过于看重社会效益,忽视了经济效益的本质原因之外,还有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监管机构,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预算监管组织体系。比如说,现阶段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模式仍是采用上级对下级部门的抽查方式,支出预算分配管理还停留在粗放型的水平,造成了财务预算管理控制存在很大的主观性,需要下级各部门的自觉配合完成,容易导致预算监督执行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不高

(二)预算考核、绩效评估缺乏科学性

预算考核、预算评估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和考核和评估机制能够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预算考核和评估即是要求各部分在预算执行结束后,要全面分析和考核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基于此对预算管理做出合理评价和总结,进而为下次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活动提供参考或者改进意见。然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考核方法、评估体系亟需进一步改善。比如说,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涉及到的范围较为广,项目收支具有数量大、种类多等特点,而预算考核往往依靠了财务部门,导致了预算考核进展举步不前,考核过程过于流程化、粗超化。又比如说预算管理绩效评估手段较为单一,缺乏科学性。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考核中没有切实结合资金的使用效率、资产购置的科学性、资产配置和处置的合理性等等要素。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策略

(一)加强财务预算重要性的认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知,片面的认为预算管理是一项形象工程,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从而导致了各部门预算管理积极性不高,不能够及时传递相关预算管理的政策和任务。预算编制方案没有按时上报,造成预算方案的准确性不高、缺乏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因此,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首当其冲的加强事业单位各部门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意识到财务预算管理是本单位财务工作的一部分,对日常业务活动具有有效的控制和约束作用,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加快单位部门的办事效率。因此,可以加强对单位领导者和员工的教育培训,定期有请高校相关财务管理方面的教授进行讲授,加大财务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等等。

(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

预算编制是财务预算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准确直接影响着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其能否顺利完成。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确保预算编制方案的科学性、准确性。笔者认为,可以认真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和调查工作。编制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必须仔细研读《预算法》及其相关文件,清楚了解到我国预算政策的要求和标准,确保预算编制的合法性。其次,全面的调查工作是预算编制方案的科学性、准确性的基础前提,预算编制人员应当有充足的时间能够对财务预算相关事项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调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每项收支、每笔交易的真实性、可行性,具体落实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设备仪器购买、办公用品采购等日常活动上。另外,财务预算编制要根据于效率优先的原则,预算编制人员要拿捏好资金的轻重缓急、合理搭配,进而使预算方案具有长远性、前瞻性。

(三)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监督执行

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控制的监督机制,加强预算管理活动的监督执行力度,确保财务预算管理执行的系统性、联系性。这就要求实施“收支两条线”的预算管理战略。收支两条线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各机构每年所实现的收入及其所需的经费花销都必须通过国家财政专户,实行专门的管理和分配,各单位部门不得单独设有过渡户及其它暂时性账户。另外,加大对各部门预算监督力度,强化预算方案的约数力。单位设有专业的预算执行监督小组,对各部门预算实施活动进行检查。如各部门办公中剩余的财政资金是否及时的上报国库,所施工的项目是否经过上级的批准,而已获得批准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从严从紧依据于预算编制方案,是否存在挪用贪污等不良现象。另外,加强预算监督执行,还有做好预算执行与预算决算的对比工作,进而优化预算方案,提高预算编制的有效性。

(四)加强对预算考核和事后绩效评估

财政预算管理 篇九

【关键词】 财政 预算 管理 改革

财政预算是指通过政府编制、国家立法机关审批的能够反映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的收支情况计划,是政府计划的财务反映。财政预算能够体现政府财政活动范围和一定时期内要实现的政策目标,作为政府调节经济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预算管理相关理论不断演化发展,从早期的单纯税收收入控制向支出管理控制转变,财政预算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愈加凸显,逐渐由单纯的经济工具变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预算管理同时也是政府的职能之一,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财政预算和管理是政府政策的直接体现,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情况,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和规划,从而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规范就成为重中之重。

一、我国财政预算及管理现状

建立财政预算基本框架,预算编制实行精细化管理,财政资金的使用得到有效规范,确立了科学的财政预算支出定额体系,有利于财政预算编制向科学精确化发展。但是,财政预算编制缺乏有效的部门沟通,不了解实际需求,预算编制时间较短,精细化管理还存在一定缺陷,财政部门及相关单位核定财政预算时,缺乏科学公正的计划和依据,不利于财政预算的科学合理化发展。

财政预算已经全面向人大公开,随时接受监督,并且及时准确向下级有关单位进行公开批复。财政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能够将基本支出按不同标准和项目核算,财政项目支出实现了有据可循。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财政预算在公开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行政单位时有存在不公开财政预算相关信息的现象,造成了公开范围不广泛和公开深度不够。

目前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处于探索阶段,诸多问题显现出来。财政预算及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健全并且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形式较为单一。现阶段政府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存在明显的滞后特征,工作重点和工作范围不明确,不能客观有效的反映部门财政预算绩效水平的真实性。

财政部门根据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的要求,结合了公共财政管理的相关需要,依托信息平台系统进行了财政管理相关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建立健全,将传统分散,各自独立的财政预算业务管理系统整合成一体化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支持和促进有关政府财政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一体化管理能够实现基本财政预算业务信息的实时和充分共享,提升政府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和精细化水平,有利于相关预算单位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现阶段的财政一体化系统良好,但是现实中也存在相关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等缺陷。

二、我国财政预算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某些部门和人员在资金使用权过大。我国财政预算编制存在编制比较粗糙和编制精细化程度不够以及缺乏计划性的问题。由于配套机制不完善,相当一部分财政预算支出是由财政部门单一决定的,容易出现预算外拨款。

财政预算编制方法更新缓慢。传统方法不利于各部门财政预算支出分配格局,容易在有限的财力情况下加大预算支出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使得财政资金供求关系恶化,造成部门之间财政资金的分配不均现象,使财政预算严重与实际脱轨,助长财政预算支出的刚性增长,不利于财政预算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财政部门对相关预算单位了解不充分全面。对相关预算单位的资产等情况了解不彻底,预算虽细化,但科目所对应的人员以及资产使用情况却不能进行详细分析和掌握,这就不利于节约计划的进行,财政预算成果不理想,不利于正常活动的展开。

2、财政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

财政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超收超支现象。法律的不健全,预算编制的不完备等都会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不严格,使得财政预算资金遭到侵吞、挪用等,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不够完善,容易造成财政方面的损失。

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监督权责不明,导致财政预算资金产生取得和分配的矛盾。财政管理的过程中,监督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绩效的综合考核机制。使得财政预算的整个过程都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财政管理的透明度不高,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3、财政预算监督存在的问题

预算编制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财政预算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专门的监督机构,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人大监督并不十分有效,在实践中预算草案编制过于简单,各类款项没有细分过于笼统,部门预算没有列入预算编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预算监督的有效开展。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贯穿于财政管理的整个过程。但是,由于财政预算监督机构不完备,相互的信息交流不通畅,因此,在财政监督管理过程中无法形成合力,使得财政预算及管理中滞留、挪用财政预算资金现象时有发生。

三、提高我国财政预算及管理的主要途径

1、改革预算编制,编制部门预算

财政部门应该切实根据政府的预算安排有关指导思想以及原则等,计划和统筹安排预算内和预算外的每项财政性资金,制定和完善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要求,突出重点资金以有利于确保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要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出集中财力办大事这一原则要求。有关部门应该认真研究政府的中心工作,适时计划和制定年度范围内的工作计划,并且做到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要求,严格遵守预算标准和实际的财力许可,做到认真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特别是在编制支出预算的时候,要统筹考虑工作需要和实际财力许可,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确定公正合理的预算支出。应当实行部门预算公开制度,加强其约束力。

2、强化预算执行,提高灵活性

财政局将预算批复到各部门后,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执行安排全年各项支出。财政部门应该继续加强对预算拨款方面的管理,拨款严格按照预算程序和进度执行。预算下达后原则上无重大国家政策调整的话一律不准调整,财政预算中没有计划的项目,一律不予拨付。各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得随意变更、截留或者用作他处。各个财政预算单位要加强对公用经费管理,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节约开支的原则和规定执行,用好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财政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应该灵活处理各项问题,不能生搬硬套,但要对每一项财政支出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做到支出有据,数额准确。对于各个预算相关单位来说,应该预先考虑到预算弹性的可能,注意预算执行管理过程中的灵活变通性,使得财政预算及管理有一定的弹性范围。

3、建立健全财政预算及管理制度,规范财政预算追加

为规范财政预算机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达到有法可依的目的。针对问题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建立配套的法制保证。尤其是有关财政预算支出方面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此外,预算追加也是财政预算及管理的重要环节,应规范财政预算的追加行为。只有那些对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有着重要影响的才可以进行预算追加。预算追加应遵循事前审批原则,节约原则和分类管理原则。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批准以后才能实施,否则财政部门不能予以支付。严格控制出国、公务以及培训等的一般性财政预算支出。应该将财政预算追加项目进行分类规划,以提高财政预算追加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率。

4、健全财政预算监督体系

强化人大的预算监督力度,实现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化向实质化的过渡,以增强财政预算及管理的约束实效性。强化财政预算的日常化管理,财政部门应该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定期检查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用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同时应该加强相关配套审计监督,事前应该参与财政预算编制的过程,在过程中增加审计环节,实现全方位的财政预算监督体系,充分利用好财政审计环节,进一步强化对财政预算执行的监控。社会监督也是财政预算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开财政预算执行结果,才能更加确保财政预算工作有序规范发展。

5、提高资金使用管理效率,引进绩效评价

建立合理的财政预算及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能够促进财政资金提高利用效率,促使各部门的财政预算能够在监督过程中向合理化、高效化趋势发展。财政预算绩效评价能够真实反映财政预算支出项目的总体目标和趋势,真实衡量财政预算及管理的成效和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能力。绩效评价能够公平客观审核绩效目标,找到财政预算及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端,也能衡量工作成果。绩效评价能够有效的控制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方向,考察整体目标的实现,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效率,确保政府财力分配的合理公正性。

四、总结

近年� 目前,我国政府的财政预算管理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仍需改进。不断完善财政预算及管理的改革思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规,加强相关政策的实施力度,使财政预算及管理向着不断丰富和与时俱进的方向发展。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决定了政府预算管理的成绩和效果,因此,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使公平公正原则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和运用,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 倪炳锐:对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4).

[2] 张虹:基层财政预算执行分析的思考及对策[J].财经界,2010(20).

财政预算管理 篇十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是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收支管理的第一步,也是管理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收支的重要一步,行政事业单位作为行政执行、行政监督服务于人民社会公共事业的职能部门,在开展各项工作时以维持单位日常运转为根本,强化预算管理、明确支出、细化用途,深刻认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本人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基于当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对新形势下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1财政收入增幅总体趋缓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带来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此外,还要应对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社会和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造成近些年我国GDP增速逐年放缓。在国家财政收入总体趋缓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做到精细化尤为重要。

1.2预算法治化

在新形势下,《预算法》也为应对新形势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本次《预算法》坚持“强化预算约束、加强预算管理”的方针,下大力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上进行管理和监督,因此在新《预算法》正式实施之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必须要转变编制方式,对单位的财政收支做出更明确、更细致的测算,需要面对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在预算细致的情况下,按照预算进行收支管理,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需要在新《预算法》的规定下进行合理、科学的编制,才能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1.3党风廉政建设加强

自十以来,党内廉政建设加强,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八项规定”、反对“”等一系列规定和措施。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加强预算的预警作用,自我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促进廉政建设。

1.4预决算公开成为新常态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进一步加强各单位预决算公开,单位预决算的公开,让单位所有的开支都公之于众,通过让社会各界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监管,来监督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面对预决算公开化的新形势,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积极的拿出应对方案,对可控的因素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不可控的因素进行科学估算,力求达到预决算的公开透明。

2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2.1在总体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加强预算管理是减小经济压力的重要手段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都需要财政预算,把这些预算资金加起来会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现在经济增长放缓,行政事业单位这些庞大的财政预算又给国家财政增加了负担。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是当前国家财政状况下的总体要求,也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必要手段,对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有着重大意义。

2.2新形势下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贯彻新

《预算法》的重要体现新《预算法》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并将地方债务纳入预算管理,从源头上将财政资源配置做了有效的管理。从法律层面上更加细致的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预算管理上的相关事宜,从预算的编制到预算的执行最后到年底的决算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新《预算法》的颁布,象征着我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的管理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新《预算法》颁布的背景下,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既是符合《预算法》的表现,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预算上对国家法律的服从和支持。

2.3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是防止腐败发生的先决条件

在当前形势下,预决算公开是政府依法行政、廉洁履责的需要。预决算管理作为政府实施公共财政资金配置的核心内容,合法、公开、透明并接受社会广泛监督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预决算公开对于推动廉洁政府建设的政治意义不可小视。将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明细列于广大民众眼下,接受阳光监督,无疑会推动清明廉洁的政治风向。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编制要求,是按照基本满足本单位实际办公需要编制的,如果出现预算超标,开支不合理等现象,自然过不了民众监督这一关。因此,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还是践行党中央“廉政建设”的总体要求,同时也是净化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

2.4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是预决算公开化的必要条件

财政预决算公开既是国家政治民主的重大举措,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存在制度缺陷,导致财政支出不合理现象。预决算公开有利于促进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共同监督,从而促进我国政治民主生态的平衡发展。公民有权参与并监督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而预决算公开是公民实现这些权利的先决条件。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新修订的《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公开的诸多环节做出了具体要求。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将财政预算管理纳入常规性的管理范畴。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不能简单地把其看作是数字金额方面的反映,预算是一种资源分配,预算执行者根据预测到的可能存在的问题、环境变化的趋势,将财政资金做出合理有效地分配。同时,预算管理也是一种控制手段,是过程中的控制,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通过对财政资金的规划、协调、限制以及鉴别偏差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调配。这不仅是对预算管理的重视,更是对单位自身形象的树立,树立单位一个健康、良好的形象。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意义十分重大,在本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工作问题,都是针对预算管理上的,但是新形势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应该从全局着眼,从预算管理的长远发展来看,因此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曹鲲,徐琴。中国的预算改革与廉政制度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14(3).

[2]齐勇,周普芳。加强军队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审计与理财,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