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摄影师个人简历(精选7篇)6-3-86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新一轮的招聘又朝我们走来,现在的你想必是在写简历吧。相信写简历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是高考家长帮www.kaoyantv.com勤劳的小编沧海红颜帮大家收集整理的7篇摄影师个人简历,仅供参考。

摄影师简历 篇一

摄影师个人简历(精选7篇)6-3-86

美感好,悟性强,勤奋好学,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团队意识,热爱影视业,知识面相当广泛;有较好的艺术表现力和良好的艺术节奏感及扎实的影视基础知识和寻求艺术的表现渴求;有熟练的Photoshop数码后期、primere等非线编辑能力和AE的使用能力。本人主攻人像摄影、广告摄影及数码后期;兼做摄像及非编剪辑。

我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北京市劳动部门颁发的。高级摄影师资格证!能独立操作大画副相机,能熟练操作做各种佳能、尼康相机,自带索尼千万像数135数码单反相机。

摄影师简历 篇二

李丫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女|25岁(1986年1月11日)

居住地:北京

电话:138********(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2年]

公司:XX媒体有限公司

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职位:摄影部负责人

学历

学历:本科

专业:摄影

学校:北京电影学院

自我评价

在媒体行业从事多年,长期从事摄影师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擅长捕捉细节,还曾获得过*****摄影比赛***奖。摄影技术扎实、工作努力踏实,能够接受长期出差工作,以及较大的工作压力。具有活跃的思维、创新的意识、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希望通过自己的摄影机拍摄更多有意义的瞬间。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目标地点:北京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摄影部负责人

工作经验

20xx/8—至今:XX媒体有限公司[2年]

所属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摄影部摄影部负责人

1、负责宣传手册、模特平面照片的拍摄。

2、负责摄影棚内场景架构的指导和管理。

3、负责广告片的拍摄,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导演提供拍摄方面的建议。

4、负责分配拍摄工作,监督拍摄进度,保证拍摄质量。

5、负责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安排。

20xx/7——20xx/7:XX影视文化有限公司[2年]

所属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网站部摄影师

1、负责大型活动的外景拍摄,并对后期影像进行剪辑和处理。

4、负责为公司拍摄和制作形象宣传片。

教育经历

20xx/9——20xx/7北京电影学院摄影本科

证书

20xx/12大学英语六级

20xx/12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英语(熟练)听说(精通),读写(精通)

【2022摄影师工作简历模板范文【三篇】】相关推荐文章:

摄影师简历 篇三

1959 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服务于香港政府公立医院,为内科专科医生。1971年自行执业,为英国多间内科

医学院及香港医学院荣授院士,2006年退休

1966 随摄影大师邓雪峰学习摄影

1970 年代参加国际沙龙之黑白及彩色照片画意组,九次名列世界十杰,其中四次名列第一,三次第二,第三及

第四各一次

1976 获颁香港沙龙影友协会 Hon. FPSEA(高级会士)名衔

1978 获颁英国皇家摄影学会 FRPS(高级会士)名衔

1980 与国画大师朱屺瞻结交,深受朱老作画的光色妙用及“独”“力”“简”等表达重点的影响

1982 获颁香港摄影学会 Hon. FPSHK(荣誉高级会士)名衔

1984 获颁美国摄影学会 FPSA(高级会士)名衔

1986 获颁联合国属下国际影艺联盟 MFIAP(摄影大师)名衔

1996 为存录沙龙影友协会会员五十年来对艺术摄影之贡献而筹办“《龙影》—1952~1996”展览及刊印图录, 于香港大会堂展出,全部展品均为香港艺术馆收藏

2000~2004 与摄影家连登良、简庆福三人,在中国举办摄影巡回展有:“三人行”“夕阳颂”“乐晚晴”三个项目

2001 为保存及记录香港百年艺术摄影,筹办“艺影春秋—香港艺术摄影1900~2000”展览及印制图录,作品

及有关历史数据为香港文化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2 11月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赞助场地,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举办个人摄影展览,

出版《诗影澄怀》个人影集,并作“我的心路历程”及“诗影澄怀”专题讲座

2003 9月荣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颁予 Hon. FRPS(荣誉高级会士)名衔以表扬其历年来推动并影响远东地区

摄影艺术的贡献

2004 5月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颁发推动艺术文化发展杰出人士嘉许状,以表扬其历年来推

动香港艺术文化的贡献

2005 4月影集《象幻情真》出版,其后于澳门、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30多个国内城市举行“象幻情真”个

人摄影巡回展览,并于澳门、北京、上海、南京作“象幻情真”及“我的心路历程”专题讲座

12月 香港国际摄影沙龙60周年庆典之际,作为筹委会主席,筹办香港摄影学会主办的“东南亚摄影家邀 请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出,邀请了东南亚46个摄影学会的会长及摄影大师参加巡展,集中体现了

东南亚摄影界的最高水准

2006 《现代彩色画意摄影—黄贵权摄影技法》出版

2007 5~7月应广州 2007 国际摄影双年展邀请,同陈复礼、简庆福于广东美术馆举办展览,展示香港沙龙摄影

风格“画意摄影”在20世纪末对中国大陆的影响

获国际影艺联盟颁予 Hon. EFIAP(荣誉高级会士)名衔

6月于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象幻情真”个人展览

11月应“摄影无疆界”邀请,于法国 Montier-en-Der 艺术节展出

作为筹委会主席,筹办“庆祝香港回归十年展”,邀请30多位内地摄影家3月去香港拍摄,7月1日,他们的

200余幅作品在世界上20多个城市同时展出

2008 3月“象幻情真”于西非贝宁中国文化中心展出

4月于瑞士蒙西根市国际摄影节展出“象幻情真”50幅作品

5月于第四十一届沙龙影友协会国际沙龙展作“自然生趣”专题讲座,并出版同名影集

6月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赞助场地,于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举行“暗香疏影”个人

影展,并出版个人影集

9月在美国旧金山南海艺术中心画廊举办“象幻情真”个人展览

10月在福州国际艺术节展出“暗香疏影”梅花系列作品

12月应邀参与由越南河内文化部主办的“十五位国际知名摄影家作品展”

2009 3月于香港中央图书馆与周润发举办“香港印象”联展

3~10月于香港文化博物馆与陈复礼、简庆福举办“光影神韵”联展

8月在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与黎荣照、吴其鸿举办“散绮成霞”联展

10月在中山文化艺术中心与黎荣照、吴其鸿举办“散绮成霞”联展

2010 4月在香港中环中心展出“绿塘摇滟”并出版同名影集

7月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BBS),以表扬其在摄影艺术方面的成就和推动摄影艺术

在香港、内地及海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黄贵权社会职务

中国文联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6~2011)

香港艺术博物馆名誉顾问(1990至今)

香港文化博物馆名誉顾问(2000至今)

敏求精舍(1993~1999)年度副会长、会长(2010~2011),现任执委

美国摄影学会亚洲及太平洋区事务委员会主席(2004~2009)

香港摄影界国庆筹委会主任委员(2004至今)

沙龙影友协会会长(1982~1983)

摄影师简历 篇四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

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湖南

身材:165cm60kg

婚姻状况:未婚

年龄:31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摄影师:摄影师影视制作多媒体/游戏开发工程师

工作年限:5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均可

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广东省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性质: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洞口三中

学历:高中毕业-1997-07-01

所学专业一:摄影摄像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2007-032007-08北京中艺影像学校摄影摄像全科班摄影摄像,数码后期,影视后期高级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

国语水平:一般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美感好,悟性强,勤奋好学,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热爱影视业,知识面相当广泛;

有较好的艺术表现力和良好的艺术节奏感及扎实的影视基础知识和寻求艺术的表现渴求;

本人主攻人像摄影、广告摄影及数码后期;兼做摄像及非编剪辑;

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北京市劳动部门颁发的高级摄影师资格证!

能独立操作大画副相机,能熟练操作做各种佳能、尼康相机,自带索尼千万像数135数码单反相机

摄影师简历 篇五

姓名:xxx

国籍:xx

中国目前所在地:xx

广州民族:xx

汉族户口所在地:

湖南身材:

165 cm kg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应聘职位:

摄影师:摄影师、影视制作、工作年限:

5职称:

无职称求职类型:

均可可到职日期:

随时月薪要求:

3500--5000希望工作地区:

广东省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起止年月:20xx-02~20xx-02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摄影师,摄像师工作描述:

静态广告图片,视频拍摄,后期剪辑,及全职网购首饰品拍摄兼职网购服装餐饮数码后期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韩资网络购物公司起止年月:20xx-12~20xx-02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摄影师工作描述:

网络拍摄离职原因:

短期应职公司名称:

广州灵感摄影策划机构起止年月:20xx-09~20xx-12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摄影师兼助理工作描述:

跟随广州著名时尚摄影师-范华老师拍摄和协助拍摄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州三德盈经贸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xx-07~20xx-02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设计摄影师工作描述:

产品开发,产品拍摄,活动视频拍摄离职原因:

离职公司名称:

香港利进贸易公司广州办事处起止年月:20xx-07~20xx-07公司性质:

外商独资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产品开发,产品雕塑造型,产品拍摄

工作描述:

各种杂货、工艺礼品的原型雕塑、手板模型及样品制作,以及公司产品的拍摄工作,离职原因:

合同期满教育背景毕业院校:

北京中艺影像学校最高学历:

高中毕业日期:

20xx-07-01所学专业一:

摄影摄像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20xx-03 20xx-08北京中艺影像学校摄影摄像全科班摄影摄像,数码后期,影视后期高级语言能力外语:

英语一般国语水平:

一般粤语水平:

一般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美感好,悟性强,勤奋好学,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团队意识,热爱影视业,知识面相当广泛;有较好的艺术表现力和良好的艺术节奏感及扎实的影视基础知识和寻求艺术的最佳表现渴求;有熟练的Photoshop数码后期、primere和AE的使用能力。

摄影师简历 篇六

映画廊推出首届“映・纪实影像奖”,引发热议。

1991年春天,正准备大学毕业的那日松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到了《大众摄影》杂志社工作。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读过这本杂志,完全是以“文学青年”的状态进入到了杂志社。整整两年的磨合之后,他才逐渐喜欢上了摄影。

1993年下半年,那日松开始担任《大众摄影》的作品编辑,并且创办了“红星茶座”,邀请了众多摄影界的“大咖”前来聊摄影。很快,“红星茶座”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栏目之一,7年多时间一直没有中断过,直到2000年那日松离开《大众摄影》,用那日松的话说,那是一段快乐而自由的时光。离开《大众摄影》的那日松先后成为了《北京青年报》图片编辑、《摄影之友》及《photo》中文版的主编,还出任过全景视觉传媒的副总裁。

2007年,中国当代摄影在艺术品市场上红火起来,中国的影像艺术作品在国外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映画廊也在市场红火之时应运而生。但是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国内外影像藏家锐减,一大半的影像市场凋零,许多从事影像展品销售的画廊因此进入低迷状态,其中大部分画廊几年之内全部关闭。“映画廊也在那个时候从高峰跌到了低谷,我能够亲身体验到这个巨大的落差。”那日松回忆说。

为了维护画廊的正常运营,那日松一直在不断地寻找画廊的“出路”,由开始时想做一个纯粹的画廊,慢慢的调整到更像一个摄影中心,创办杂志,出版图书,以及在画廊之外做一些摄影活动等。“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没有任何经验,所以我们犯了不少错误。因为经验不足,也在管理和运营上有一些失误。同时,798的房租在不断的增加,到目前来说至少已增长了近十倍。市场没有任何进步,但是所有的成本都在不断的增长,其实对我们来讲压力很大。但是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从来没想过放弃,没想过靠这个画廊来给自己谋多少福利,去赚多少钱――因为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包括在国外的考察,我知道:像类似这种机构,本身也赚不到多少钱。所以我们的想法就是得让它活着,让它去发挥它应该有的一种作用就够了。”那日松这样说。

如今,映画廊在798已走过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里,798里的画廊机构换了一拨又一拨,那日松也从最初的媒体人逐步变成一位策展人。他策划的摄影展两只手数不过来,那日松的名字在中国摄影界声名显赫,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映画廊也在798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当然,与这道风景相伴的还有画廊里的“明星”猫――虎妞。虎妞到映画廊落户时正是2008年奥运会期间,因它独有的“模特”气质,兼之拥有众多摄影师粉丝,

2017年,是映画廊创立十周年,它推出了首届“映・纪实影像奖”,奖金20万元。“当下的中国是纪实摄影的天堂。”那日松说道,“当下国内的摄影市场在稳步前行,国内的摄影师有无限的发挥空间。随着‘映・纪实影像奖’的揭晓,人们对这种新的纪实影像有了许多的争议。可是,不管我们对摄影家的看法如何,我们都可以毫无保留的相信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完全可以拍出高水准的作品。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革新,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在纪实摄影中大放异彩。而我们还是按照传统的理念来审视当下的纪实摄影,认为纪实摄影就应该是单纯的记录我们所看到的事物,或者简单的美化某种现实,这是不合适的。” 1.风景中的映画廊与“明星”猫――虎妞2.像素工作室设计出版的经典摄影画册和评论书籍3.像素书店全景4.夜幕下的映画廊

Q=《北京青年》周刊A=那日松

Q:您在摄影行业工作20余年,从资深的编辑到主编再到策展人。在您看来当下国内的摄影环境是如何的,跟十年前相比,有哪些变化?

A:这个说来话长,我觉得在90年代的r候相对比较单纯一些,因为那个时候经济没有这么发达,大家对摄影的态度比较纯粹,喜欢就是喜欢,没有太多功利性。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之间的差别开始显现出来,欲望上的差别也显现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也影响到了摄影环境。到了2008年以后,摄影出现了商业化的趋势,而不像过去90年代的时候,把摄影单纯的作为一个爱好或者理想,这是最大的一个变化。摄影的商业化突显出来。

Q:那您怎样看待现在的这种商业化?

A:这个跟现在摄影师的生存压力有很大的关系。过去经济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要没钱都没钱。现在不一样,现在年轻的摄影师,他毕业之后首先考虑到生存,如果他是学摄影的话,他就要想办法用摄影来挣钱。那老一代的摄影师呢,他们要把这些摄影作品换成一种更有价值的存在方式,有的可能是通过销售,比如通过出版,通过展览……我觉得这个商业化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对每个摄影人的心态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摄影师在这种压力下可能考虑的更多就是一种商业上、或者利益上的东西。 2007年9月,摄影大师罗伯特・法兰克在映画廊 2008联展《对话・2008・影像中国》 2013陈锦《相》

Q:关于此次的映・纪实影像大奖的得奖作品,网上有很多争议,您之前也曾说过有争议是好事,也是正常现象,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一部作品的价值。但是恰恰网上有人质疑说,这组作品在摄影技巧、用光、构图以及色彩等方面毫无“技术含量”,您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A:我觉得有争议是正常的,而且对我们来讲也是好事,说明大家对这个奖的关注度很高,第一届的纪实摄影奖就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效果,那么具体到争议的内容,我觉得如果大家争议他在艺术上的东西我觉得没有问题,但是有些争议我觉得就没有什么道理了。比如像你刚才说的这个“技术含量”,杨文彬是学摄影专业的,他在“技术含量”上没有问题,有些人在技术上指责他恰恰说明这些人是不专业的。

Q:就是说很多不了解这个专业但是却爱好摄影的人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A:不一定,有很多所谓的专业摄影人,他不了解现在新的影像纪实的潮流与发展,他们还停留在传统的那种纪实方式、纪录方式,也不学习,所以他们不知道杨文彬所采用的新的影像语言是什么,所以他们提出了质疑,我说这种质疑恰恰体现出了他们的不专业。我觉得如果你对杨文彬拍摄的立意包括内容上提出质疑这都没问题,但论摄影技术杨文彬是专业学摄影的,这个对他来说不是问题,他可以拍的很像专业的专业,也可以拍的不像专业的专业,这取决于他自己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方式。

Q:在目前这个人人拿起手机都可以拍照片,人人都会ps的时代,会让很多人都存在这样一种想法:只要把他们的作品赋予一个思想上的意义,冠以一种观念,就可 是这样吗?

A:当然不是了,任何影像最后都要落实到一个专业性的问题,就是技术,它不光是你操作照相机是技术,ps是技术,用光是技术,你的思想、观念,你对生活的看法,通过相关器材转化成艺术作品,这本身也是一种技术。所以说,一个好的摄影师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就是技术,我没有看见过哪个摄影师,技术很差却成为一个好摄影家的――我在摄影界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所以很多人对这个理解是错的,觉得摄影很容易,好像谁都可以拍,其实越是简单它越难。我觉得摄影是这样,摄影入门很容易,但你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摄影师,他的技术门槛是相当高的,而且我说的这种技术,就像我见过的、我认可的优秀摄影家全都是在技术上也是最棒的。这是没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好多人说摄影是可以靠蒙几张出名,这我从来都不相信。 2009吕楠《缅北监狱》 2014杨延康《心象》

Q:很多人说,是不是拍照只要有思想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重要?您是如何看待一部作品在美学、技术上的价值与思想观念产生的矛盾与冲突的?

A:我觉得这就是艺术家跟匠人的区别。中国有很多这样的摄影师、高级发烧友,他们表面上很强调技术,对他们来讲形式是最重要的。但我 真正的艺术家技术是化于无形的。他可能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他的内容、他的观念、他的意义在里面,这里面所蕴藏的技术含量其实是非常高的。

Q:映画廊从最初创办时的初衷只是想找个大家能在一起喝茶聊天的地方,到现在十年的经营,您说它在向着影像中心转变,那么现在是否完成了这种转变?

A:没有、远远没有。美国的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巴黎的欧洲博物馆、伦敦的摄影师画廊,在我做媒体的时候就是我理想中的一种模式,就是那种“摄影英雄”,真的是热爱摄影,想为摄影历史做出贡献才会做的东西,而且这些机构也确实是世界的摄影圣地。做映画廊之后,我知道既然我们有这么好的空间,有这么好的资源平台,我们可以学习,往那方面去转变。因为毕竟我们有这个资本,因为我们这个画廊还比较年轻,中国的影像市场还是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地,还有无限可能性。

Q:摄影师们不屑于提起“糖水片”,但如今在微博微信上� 您怎么看糖水片?

A:“糖水片”这个词对于我来说太熟悉了,因为我做媒体的时候,做大众摄影、摄影之友到photo中文版,天天面对无数的糖水片。其实糖水片可以简称风光片还有民俗片。就是指那些表面很好看,却没什么实际内容的摄影作品。也不是说这些摄影作品我们一定要批判,因为我做媒体我知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z影爱好者和读者他们都喜欢糖水片,喜欢拍糖水片。如果摄影作为一个怡情养性的娱乐活动的话,那我觉得去拍糖水片,无可非议,我们没有道理去批判它。我觉得糖水片有糖水片的作用。我们所批判的,是有些专业摄影师或者纪实摄影师丧失了他们应尽的责任,去拍无聊的糖水片。 2011任曙林《八十年代中学生》 2016《四月前后》

Q:在这次入围的十位获奖者中,杨文彬或许并不算是最有资历的,但是大奖最终却给了他,这是不是也包含着一份鼓励?你们是不是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年轻摄影师去关心和关注当下人的生存状态?

A:对,这些年我们做画廊,看到很多不同类型的摄影师,特别是这种年轻的摄影师,他们的摄影更趋向于一种商业化,专门为画廊为市场而拍片,就是所谓的小清新似的影像。我觉得小清新似的影像也是糖水片的一种。就像我前面说的,中国现在是纪实摄影的天堂,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像中国这样,每天都发生着那么多故事,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出现在我们眼前。但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很多摄影师,不光是我们年轻的,还包括中年的,他们都受所谓的风潮影响,认为纪实摄影过时了,应该去拍那种所谓当代艺术的影像,包括小清新摄影,私摄影,还有无聊摄影,我觉得这个肯定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们才创立这个纪实摄影奖,这个纪实摄影奖虽然没有年龄限制,但在我心中已经把它列为一个青年摄影师的奖。我希望我们的这个奖能够鼓励更多的青年摄影师从事纪实摄影,能够用相机去纪录现在的中国。当然我们所倡导的这个纪实摄影,不是过去那种传统的纪实摄影。比较欣慰的是,这次的获奖者、包括没有入围的很多青年摄影师,他们确实是跟世界摄影的潮流基本上同步。包括像杨文彬这样的青年摄影师,他们可能没有出过国,但是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时代,他们是能够同步的跟国外摄影师一样学习最新的最先进的摄影语言。所以我觉得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这种学习的价值。他们的作品也体现出来他们是用新的纪实摄影语言在拍摄,所以我们颁给他大奖。对我们来讲,是给未来的一种可能,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纪实摄影新的希望。

Q:但是这样是否会令其他的摄影师感到不公平?您怎样看待不同年龄、不同资历的摄影师在影像市场中的竞争?

A:我觉得这个谈不上什么竞争,因为说实在的,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影像市场,肯定是一个比较有资历的摄影师的作品在这里面作为主导,比如说他一定是一个资深的摄影家,艺术家,他的作品一定是很成熟的。被社会、被摄影的媒体、被摄影研究机构认可的一些摄影师,才能成为这个市场的主流,国外就是这样的。中国因为影像市场建立时间很短,刚起步又出现很多问题。那么老一代的摄影师,他们几乎没有经历过这个影像市场,所以他们的作品基本上是市场之外的。现在进来的基本都是年轻摄影师,这可能是中国的一种特殊现象。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年轻摄影师直接进入到影像市场是很难的,因为最直接的原因他们没有资历,也没有经历过市场的评估与认可。但是,因为中国的这种特殊性,市场中基本上是年轻摄影师的作品。我觉得这个随着中国的影像市场的健全或者是更加的规范化后,会逐步改变,市场终归会属于那些真正有实力有资历的摄影家。 2012欧阳星凯《人民路》 2017映・纪实影像奖

Q:如何能够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一幅影像作品真正的价值,以您多年的经验能否给一些建议?

A:摄影师一般有几种类型,比如说,有摄影师专门为媒体服务的,他的照片价值可能更多的体现在媒体的价值上面。对一个事件,对一个人物,对一个时代的记录,很多价值都体现在这。还有一种摄影师是职业艺术家、摄影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是以媒体为主的,他们的作品一出来就是为了画廊,为博物馆而作,他们的照片价值可能更多的是体现在他们作品的价格上,比如很多世界上著名的职业影像艺术家,像古斯基、杉本博司等。另外还有一种摄影师就是自己玩,他也不为媒体服务,也不为画廊服务,就为自己,他的价值也能体现出来,自己玩也有他独有的价值。

摄影师简历 篇七

关键词:审美;物哀;性;死亡

从本质来说,摄影记录了瞬间的艺术和情感。在创作过程中,摄影师不断剖析自己,让自己的灵魂持续性地升华。每个摄影师在进行瞬间艺术创作时,不可避免地会折射出自身的审美情趣。日本作为摄影艺术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诞生了一系列比较杰出的摄影师,如杉本博司、森山大道、荒木经惟等,他们的风格比较鲜明,代表了东方审美的一种情趣。这其中,荒木经惟的作品更是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但在极端的外在形式中却隐含了日本典型的物哀式的审美特性。这种独特审美在日本的传统文化、绘画艺术中都能找到原型,是荒木经惟对当代东方美学、审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 影响荒木经惟摄影物哀审美观的因素

1.1 历史文化原因

要理解日本的摄影文化,我们不得不提一个词――“物哀”,日本艺术美的根基就在于此。早在公元8世纪的日本,就有一些作品如《古事记》《日本书纪》和最早的歌集《万叶集》等,开始出现“物哀”的审美理念,及至《源氏物语》等日本文学作品,逐渐形成了

物哀最初的形态是由感动而来,继而由感动升华为哀,这种外在的形式一般表现为对某种事物的感叹、咏叹,使得物哀除了悲哀、哀伤的情绪外之外,还赋予了新的寓意――怜悯、同情、感动、壮美。物哀所含有的悲哀的感情并不是随处可见、不是毫无抗压能力的表现,而是经过历史沉淀和艺术磨炼而产生的独特美感。日本独特的物哀审美特性如同其他国家璀璨文化艺术一样,有着一定的普世通约性。

1.2 个人童年成长环境

一个人的童年时代所经历的事情必将根植于每个人内心深处,这个悸动的因素会影响其一生。荒木经惟正是如此,影响他摄影创作的核心因素便是他长大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东京,他出生、他思考、他着迷的地方。他1940年出生于东京都台东区三之轮,家附近有座寺庙――净闲寺和古老的红灯区。大地震时,妓院有块地变成了墓地,儿时的游乐场是坟墓。他穿梭于寺庙、坟墓和红灯区,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地区,死亡、、生活过早地植入了他的内心世界。他也承认,这样的环境影响了他的一生,他至死不渝地认为东京是一个生与死比肩共存的地方。

1.3 丰富的情感经历

“摄影果然是一场伤感之旅,作为一个摄影家,我一生都将持续这场感伤之旅。”荒木经惟经历了诸多的分离死别,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撞击,对他物哀的审美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的生活简约而丰盈,他经历了太多的别离,与父母的别离、与爱妻的别离、与爱猫洛奇的别离与多名女子交往后分别等。晚年,他又得了前列腺癌,治疗后慢慢康复。他早些年不出名,需自己出资出书,到后来日本政府给予他特殊支持,全世界巡回展出摄影,达到了一个顶峰状态。对于他的评价可谓是喜半参忧,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给予了荒木经惟无尽的艺术能量,去创作,去感叹人世的悲哀。

2 荒木经惟作品中的物哀体现

2.1 东京之哀

荒木经惟的创作融合了诸多的日本美学元素,其作品一直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如身穿和服的身体的女性、日式榻榻米、简洁的日式设计等,这些意向一目了然,出自于浮世绘。纵观他的摄影作品,本质里还是散发着典型的江户情调。在他的眼里,人生充满了哀伤,摄影就是一个感伤之旅。他在东京拍摄一些的女性身体时,显现出了人最自然的状态,是人在抛弃外在附着物后的本真。荒木经惟对于生命体的渴望是外在的、毫不掩饰的,他将女性的华衣撕去,显示出真实的躯干。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将欲望外在化,与固有的思想进行激烈碰撞,当我们冷静之后再看这些照片,会感觉到他们的哀伤、冷艳和别离之美。这种美映衬在阳光之下,显得格外刺眼和惊心,仿佛享受死神的湛恩汪瑁这是荒木经惟对于人生苦短的哀叹。荒木经惟觉得自己的作品当中必定有“死”的气息,因为他觉得和死亡不是对立的,而是包容的,包含了死亡。每次拍摄,他都当做是一次谋杀,每一次按下的快门都使他获得。而他挑起人们的时,抽身而去,站在东京的烈日之下,安静地看着世间快乐的尽头。

2.2 感伤之旅

荒木经惟的作品与女性、、、死亡、生命内在相关,却又不是直言不讳。每每看到他拍摄的妻子(青木阳子),总能感觉他对妻子的爱意,有种不怨、不悲的情感色彩,淡淡忧愁间传达了一切皆是虚空宿命的叹息。曾经,他与阳子一起度蜜月,他把这次旅行称作“感伤之旅”。旅行中,他拍摄了大量妻子的照片,其中有张阳子安静、柔美地躺在船上的照片,他觉得自己的妻子蜷缩着身体,似婴儿一般,借助船舶正通向另外一个世界。也许这对他们以后分别埋下了一处伏笔。当然,他拍摄火车上的阳子,似哀伤又迷惘的神情,隐秘地再现了东方女性柔媚,外似平静实则压抑、狂热的性格特点。

荒木经惟曾说,与爱的人死别,使得摄影作品更深化。他也许固执地要展现死别,钟情于单一黑白色拍摄照片。令他最伤痛的死别是和妻子的告别。得知阳子得子宫瘤入院,荒木经惟内心无比哀伤悲痛,此时他的创作风格发生了一些改变――大量、持续地拍摄天空。天空低矮、颜色昏暗,仿佛一张张死神的追命之网,斯人将去的情绪弥漫在整个作品当中,隐隐地让空寂、无助的气息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大爱悲悯,大悲无声,荒木经惟将内心巨大的伤痛化作创作的力量,生命之中为情为爱而创作,是他愿意做的一件事情。1990年1月20日,阳子忽然从昏迷中醒来,她紧紧握住了荒木经惟的手,说了一声“谢谢”便离开了人世,荒木经惟用镜头凝固两人握着的手,在与妻子做人世间最凄美的告别。日本式的物哀充斥着他的画面,一切景物都有种疏朗和静谧的感觉,他知道这一切不属于谁。妩媚的女性、性感的身躯,这些看似的画面都被死亡的氛围笼罩着,终究一切皆归于空。死亡不可避免,死却可以异化为荒诞不羁的艺术行为,物我合一、无形蕴大道的东方美学在他的作品当中一览无余,物哀的作品精髓时时涤荡在受众的心中。

3 结语

荒木经惟的摄影作品集《感伤之旅》是他开启日本传统美学大门的钥匙,是世人了解他的第一部作品。在经历过世间的浮沉之后,荒木经惟仍然带着这样一种淡淡的感伤去拍摄作品。即使他的拍摄有关、有关性,也不同于西方的照片。在他的照片当中,我们专注于女性的神情,关注于她们的身心自由,在这样一种黑白抑或彩色的照片当中,我们总能寻找到他物哀的原始初衷。荒木经惟独特的物哀审美情趣深化了自己作品的主题,并将它们推向了顶峰,使得日本现代摄影上升至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李子顺。荒木经惟[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0:45.

[2] 王莹。在“生”与“死”之间――感悟日本当代摄影家荒木经惟的创作理念[J].装饰,2008(09):61-63.

[3] 荒木经惟(日).摄影,日本[J].东方艺术,2008(15):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