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兄弟南枝(优秀7篇)7-8-70

本文是可爱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兄弟南枝(优秀7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兄弟南枝 篇一

兄弟南枝(优秀7篇)7-8-70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九日言怀

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

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

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宋之问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

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九月九日

崔善为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

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过裴舍人故居

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白居易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

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张说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九日得新字

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九日五首

杜甫

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

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

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

兄弟南枝 篇二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沉醉东风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兄弟南枝 篇三

偶然获悉,领养的孤儿非孤儿

今年35岁的陆枝丽是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人。初中毕业后,她跟着父亲做服装外贸生意。20岁时,她与一个大自己3岁的同乡结了婚,并开了一家服装店。但是,因为先天性不育,她的第一次婚姻只维持了两年多时间。

离婚后,在父亲的支持下,陆枝丽开了一家小型玩具厂,并于2003年底与何静华走到了一起。婚后,陆枝丽负责生产,何静华负责采购和销售,业务越做越大,产品销往欧洲多个国家。何静华是广东省清远市人,也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巧合的是,何静华离婚的原因也是因为没有生育能力。这两个同病相怜的人走到一起,有个孩子是他们共同的期盼。为此,他们还特别到福利院登了记,希望能领养一个孩子。虽然玩具厂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但是没有孩子的家,依然显得冷清。每当看到别的父母带着孩子玩耍时,陆枝丽心里就十分难受。妻子的心事,何静华看在眼里,他也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

2004年11月13日中午,陆枝丽正在家中休息,何静华从佛山谈业务回来了。令陆枝丽感到意外是,丈夫怀里抱着一对幼儿。这两个孩子的模样看上去十分相像,都是男孩,应该是一对双胞胎。何静华眉飞色舞地告诉妻子,这对双胞胎兄弟是他在佛山市孤儿院领养的。孤儿院的档案上说,孩子的父母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去世了,又没有其他亲人抚养,好心人就将他们送到了福利院……自打见到两个孩子的第一眼起,陆枝丽的心就醉了。她兴奋地从丈夫手中接过孩子,一个孩子脸上亲一口,泪水也不自觉地涌了出来……

陆枝丽和丈夫商量后,给两个孩子起了名字:个子稍高一点的叫何重生,另一个叫何重临。为了避免外人知道孩子的身世,对孩子的成长不利,陆枝丽夫妇决定将家搬离大石镇。12月初,他们花了83万元在广州市天河区买了一套二手房,马上搬了过去。虽然陆枝丽夫妇每天都要开一两个小时的车才能到工厂,但他们认为,为了孩子再苦再累也值!在陆枝丽夫妇的关爱下,不到半年时间,何重生和何重临就习惯了新的生活。

时间一晃到了2010年。何重生兄弟俩待在陆枝丽夫妇身边已将近6年时间,该上小学了。陆枝丽觉得,这对双胞胎是上天赐给她的最好礼物,她应该把全部心思放在两个孩子身上,于是,她把生意都交给了丈夫打理。

12月底,何静华与一个西班牙客商签了一笔30万元人民币的玩具订单,但是因为厂里的员工闹事延误了交货日期,对方向他索赔6万元。那天晚上,何静华与西班牙客商交涉无果,心情沮丧地回到家。得知事情的原委,陆枝丽急了,埋怨起丈夫来。何静华辩解道:“你一天到晚只顾着孩子,对生意不管不问,这能怪我吗……”夫妻俩吵了起来。

之后,何静华铁青着脸一声不吭地坐在沙发上生闷气。就在这时,何重生兄弟俩兴奋地在客厅打闹嬉戏。何静华突然觉得特别烦,就朝兄弟俩吼道:“都给我到一边玩去!”两个孩子哪里知道何静华的心情,仍然不停地打闹。何静华更生气了,突然冒出一句:“老子真后悔捡了你们回来!”这几个字就如同一声炸雷,在陆枝丽心头炸响:难道重生和重临不是丈夫在福利院领养的?难怪没见丈夫办过领养手续。安顿两个孩子睡觉后,陆枝丽一个劲儿地问丈夫:“这两个孩子到底是你捡的还是领养的?”何静华低着头不说话。陆枝丽急了:“你给我说清楚!领养手续呢?”在陆枝丽的追问下,何静华这才告诉她:两个孩子并不是他从福利院领养的,而是他临时起意“捡”回来的。

替夫赎罪,养母千里寻生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情还得从6年前说起。2004年11月12日早上,何静华在佛山市跟客户谈完生意后开车返回广州。在中途,他突然发现公路边有两个幼儿一边蹒跚前行一边哭泣。凭直觉,他知道孩子一定是与父母走散了。于是,他停下车四下看看,也不见孩子父母的踪影,他有些不放心,就索性将两个孩子抱进了车里,然后一边开车一边寻找孩子的父母。但是半个小时过去,也没找到孩子的父母。这时,一个可怕的念头从他的脑海里冒了出来:孩子这么小,我干脆把他们带回广州算了。他知道妻子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如果告诉她孩子是他捡的,她一定不会收养。于是,他就对妻子撒了谎。

听了丈夫的诉说,陆枝丽压低声音对丈夫吼道:“你太残酷了吧!亲生父母因为痛失孩子该有多绝望啊!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咱们就能幸福吗?”何静华立刻紧张起来:“你不会把事情闹大吧?再说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也许那家人又有了孩子呢?”

当天夜里,陆枝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那个家庭现在到底怎样了?孩子的亲生父母一定很痛苦。如果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安心,可6年来辛苦把孩子养大,她对孩子的爱也早已超越了血缘,眼睁睁看着孩子离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切肤之痛呢?再说,孩子的亲生父母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很可能会起诉丈夫,丈夫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一边是良知的拷问,一边是离开孩子的心伤。这突然的变故,让她无法接受。她越想心情越沉重,不知该如何抉择。

2011年4月12日,陆枝丽终于下定了决心,对丈夫说:“我要去找孩子的亲生父母!我真受不了这种折磨。”何静华也是个善良的人。其实,这么多年他心里也不是滋味。见妻子态度这么坚定,他窘迫极了:“我是要孩子心切呀!咱们不是也没亏待孩子吗?要杀要剐,你看着办吧……”

第二天一大早,陆枝丽就带着两个儿子坐上了去佛山的汽车。路上,她试探着对何重生兄弟俩道出了他们的身世之谜。谁知,兄弟俩听后不知所措地看着她,问:“妈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们,要把我们送给别人啊?”孩子还小,还不能理解她的话,陆枝丽忍不住叹气。

陆枝丽从丈夫口中得知,刚捡回孩子时他曾留意过街头的寻人启事,孩子的家人曾贴寻人启事找过孩子。从有关信息判断,孩子的父母老家在重庆。但孩子失踪已有6年,当年的寻人启事早已不复存在,谁也不记得具体地址了。陆枝丽想,佛山市的有关部门也许存有孩子父母寻找孩子的材料。况且孩子又是双胞胎,有特点,应该不难找。于是,她先来到佛山市民政部门查询,但是,民政部门并没有双胞胎兄弟失踪的有关记录。随后,陆枝丽又去几个辖区派出所问。三天后,陆枝丽终于在三水区西南派出所找到了孩子亲生父母的信息:孩子的亲生父母在重庆市秀山县,孩子的父亲名叫杨胜千,母亲叫顾小凤,是重庆市秀山县黄土乡的农民。陆枝丽急切地想了解更多的情况,但派出所经手的案子太多,民警也换了几茬,谁也说不清。陆枝丽只好又带着孩子回到广州的家。

做了母亲,陆枝丽才真正感觉到丈夫犯下的罪孽有多深,她恨不能一下子将孩子送到亲生父母身边,让那个残缺的家早日团圆。思虑再三,陆枝丽决定带两个孩子去重庆寻找亲生父母。这个决定立即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她的弟弟说:“姐,别冲动啊!如果孩子的父母要起诉姐夫,姐夫肯定难逃法律责任。”是啊!真走到那一步,丈夫会吃官司的。可是还有别的选择吗?丈夫犯了法就该受罚!家人的劝阻没能动摇陆枝丽带孩子寻找亲生父母的决心。2011年7月11日,她带着两个孩子踏上了开往重庆的列车。

恩怨散去,两个女人写大义

2011年7月13日傍晚,陆枝丽带着何重生兄弟俩经重庆转车来到了秀山县。因为天色已晚,他们只好在县城找宾馆住下。第二天一早,陆枝丽就带着两个孩子坐上了开往黄土乡的客车。客车走了近3个小时才到达黄土乡。一路打听,陆枝丽终于找到了杨胜千的家。这时,一个年迈的老人颤巍巍地来到陆枝丽面前,问:“你找谁?”陆枝丽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向老人细细地说了。“真是造孽啊!”老人立刻老泪纵横。

陆枝丽从村里人口中得知:两个孩子的原名叫杨大朋、杨大羽。6年前,其父杨胜千在广东省恩平市打工时,不幸溺水身亡。同在恩平市打工的顾小凤处理完丈夫的后事,便带着一岁零七个月的双胞胎儿子返回老家。那天清晨5点多,长途客车在经过佛山三水时,有乘客要求司机停车方便。因为顾小凤和孩子都有些晕车,顾小凤就乘机带着孩子下车透透气。见司机在检查车况,她知道车子一时半会儿走不了,便将孩子先扶上车在位子上安顿好,自己也借机方便一下。因为是女性,她想找一个更为隐蔽的地方方便,于是就到附近的丛林中去了。可是顾小凤一离开,两个孩子就跟着下了车。小哥俩不见妈妈,就渐走渐远。而当时天才刚刚亮,车上的人也没有注意到这两个孩子。

等顾小凤方便回来后,司机关上车门就开动车子走了。而顾小凤却没有立即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因为心情悲痛,她感觉有些不适,就找驾驶员要了晕车药和塑料袋。等她回到座位上坐定,这才发现两个孩子不见了。可汽车只能到下一个路口才能调头回来寻找孩子。而此时,孩子已经被何静华带到车上。如果顾小凤一直追赶,还有可能赶上,但他们却将车停在路边,在附近的丛林里找了半个小时。前后一耽误,何静华已经走远了。车上的人纷纷断言,孩子一定是被人拐走了。顾小凤大脑一片空白,当即晕倒……一时间,夫死子散,顾小凤神情恍惚地回到家,一病不起。6年来,对孩子的思念和自责,让她看起来比同龄人要老很多。

听了村里人的诉说,陆枝丽已经泪如泉涌:“孩子的母亲在哪儿?我要向她请罪!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们造成的。”围观的村民不禁唏嘘感叹。得知孩子的母亲目前住在娘家后,陆枝丽带着两个孩子在热心人的带领下,立即前往顾小凤父母所在的塘头村。

见到陆枝丽和两个孩子,顾小凤好像在做梦,始终不敢相信失踪了7年的儿子会突然来到她身边。“大朋!大羽!没想到妈妈还能见到你们呀……”顾小凤跌跌撞撞扑过来要抱孩子。不知是因为血缘关系,还是因为幼年尚存有记忆,那一刻,何重生兄弟俩竟然一点都不慌张。

从陆枝丽口中得知事情的经过后,顾小凤对何静华有一种切齿之恨,喃喃道:“他怎么能这样呢……”这时,顾小凤的亲人们陆续赶到了顾家,将陆枝丽团团围住,眼里充满了仇恨。一旁的何重生兄弟俩看着这一切,吓得紧紧抱住陆枝丽,哭着说:“妈妈,我们走吧!”不料,陆枝丽却朝顾小凤的亲人们跪下了:“我求求你们,别吓着孩子了。我知道,这些年,我丈夫对你们的伤害很大,我这不是来赔罪了吗?有什么事咱们可以商量……”这时,突然从旁边蹿出一个男青年踹了陆枝丽一脚,说:“你们害得我姐姐差点连命都没了,知道吗?你拿什么来弥补对她的伤害?”看着跪在地上低头不语的陆枝丽,顾小凤心潮翻滚:陆枝丽的丈夫有罪,但她没有错啊。这几年孩子跟着她,长得白白胖胖,这是一个母亲的付出啊。而她在得知真相后,不远千里将孩子送回来,这份大义又何尝不是在替夫赎罪?想到这儿,她喝住了弟弟,将跪在地上的陆枝丽拉了起来,两人抱头痛哭。此情此景,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当晚,顾小凤留陆枝丽住下,两人睡在一张床上聊了起来。在聊天中,陆枝丽得知,顾小凤现在患了子宫肿瘤。她暗暗在心里作出决定:一定要把顾小凤的病治好。听陆枝丽聊着孩子成长的趣事,顾小凤一边流泪一边笑:“如果你们把孩子的身世当成一个永远的秘密,我恐怕一辈子也见不到他们了……孩子姓杨,但以后还叫重生、重临!”

看着因旅途疲惫、渐渐进入梦乡的陆枝丽和两个儿子,顾小凤却无法入睡。她想了很多,如果孩子跟着自己,这个一穷二白的家哪会有好日子过?陆姐没有生育,放弃养了7年的孩子,对她来说是多么残酷啊……

第二天一大早,陆枝丽就带着顾小凤来到秀山县人民医院检查。医生告诉陆枝丽,顾小凤的肿瘤属良性,切除就没事了。随后,陆枝丽用随身带的银行卡取了4万元钱交给顾小凤,可顾小凤说什么也不收。陆枝丽说:“妹子,这钱你一定得收下,孩子不能没有妈呀。”顾小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2011年8月1日,顾小凤在秀山县人民医院做了子宫切除手术。见手术成功,陆枝丽这才放心,决定离开秀山县回广州。得知陆枝丽要走,顾小凤将两个孩子拉到陆枝丽身边,说:“陆姐,虽然两个孩子是我生的,但却是你带大的,你也是他们的母亲。我考虑了很久,本想让两个孩子都跟你走,但我实在太想他们了,所以我决定留下大朋,如果你不嫌是个累赘,就将大羽带走吧。”停了一下,她接着说:“这些天我想通了,我不恨你家大哥,千万叫他不要内疚,那些恩恩怨怨就让它随风去吧!”“兄弟俩还是不分开的好!反正哪里都是家,我们会经常来看孩子。”两个女人眼里闪着泪花,一起紧紧拥住两个孩子,久久不愿分开……

兄弟南枝 篇四

【关键词】家庭主题;困境与关怀;纪实与虚构;平凡细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40-01

循着是枝裕和一路的创作轨迹,我们可以在他今年新出的一本散文随笔集《宛如走路的速度》中找寻到一些线索。①他影片中的诗意与哲理也是潜移默化地存在于电影的细节中,让人念念不忘。

一、儿童题材融合家庭主题

家庭主题,占据了东方文化美学的重要一席。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指出了日本人对于家庭的极度依赖,日本家族中有西方人无法理解的强有力的感情纽带;孩子们受父母之恩,长大后要敬孝道;父亲在家庭中享有绝对的权利。②

在是枝裕和三部儿童电影中,都是将儿童这个特殊的叙事视角带入到家庭这个整体的氛围中来。这里面的家庭是一些特殊的家庭。《无人知晓》中身为长兄的哥哥要同时担当起哥哥与父母的责任。《奇迹》中,一对离异的年轻父母各自带着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兄弟俩互相想念,并希望能够挽回家庭破裂的残局,从而策划了一次“离家出走”。而《如父如子》就更特殊了,两家人在医院的时候,由于嫉妒心作祟的护士故意让他们将孩子抱错,造成了一个让人尴尬且痛心的结局。但是养育之恩最终还是战胜了生育之情。父亲不仅接受了自己的养子,还在换养孩子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渐渐变得温柔,开始关心自己的父母亲。

二、聚焦人的困境与关怀

《无人知晓》中,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地变得邋遢,生无所依。在成人生活都极为艰难的大都市里,他们最后沦落到艰难乞食,甚至用行李箱将已故妹妹埋葬的时候,强烈的震撼感早就淹没了悲伤,一种压抑甚至无助感在不停蔓延。《奇迹》中虽然没有惶恐与无助,但是那种亲情被距离阻隔的无奈,以及想要突破的挣扎,也能从我们的经历中拾回一些记忆的痕迹。哥哥希望一家四口能永远生活在一起,不惜希望火山喷发,仔细读来便能感知亲情的分离在孩子的心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他宁愿以火山喷发、生命逝去的代价来换回团聚。在《如父如子》里,精英派的父亲做任何事情都力求完美,甚至一意孤行。虽然主线是在讲述他在处理孩子抱养问题上的一种态度,但是从电影复线的描述上可以看到,其实他自己也在学会如何成长,如何去理解自己的父亲母亲,如何从一个冷漠的人慢慢变得温情起来。

三、探索纪实与虚构的关系

是枝裕和善于在作品中采用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带给观众一种表现性的感觉,一种叙事化的手法与色彩渐显渐浓。他很好地平衡了纪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使电影看起来非常纯净。③《无人知晓》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导演将故事的叙述设定在出租房内,讲述了一个固定空间里发生的故事。由于缺少更多的外部环境重叠,所以摄影机就被隐藏起来,我们以旁观者的视角来关注四个孩子每天周而复始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日渐低迷。《奇迹》中,纪录片的着墨痕迹不算很多,但是在影片前半部分的叙事中,在表现两兄弟平常生活的蒙太奇交叉叙事里,这种记录的模式还是存在的。影片中两兄弟靠电话通讯,互相都很想念对方,但是日子还是在这种平平淡淡的轨迹上继续发展,两人都要读书学习,都有自己身边的一群伙伴,都爱着自己的家人,如果没有距离的阻隔,这就是在一起生活的亲人。

四、平凡细腻中的隐约感伤

《奇迹》中,小弟龙之介和爸爸一起生活,清晨上学前摘番茄、晒衣服、清理垃圾等一系列的平常生活,让观众能够看出这个孩子极其热爱生活。爷爷有自己的甜品店,并希望做出非常好吃的“清羹”;奶奶钟爱草裙舞;爸爸迷恋乐队,可以说电影展现了一个家庭三代人的平凡生活,纵然琐碎,却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无人知晓》更多细腻的表达有赖于小演员们出色的演技。特别是柳乐优弥所饰演的哥哥。他对母亲在情感上所发生的改变,都在他的眼神与一些细微的动作中凸显出来。《如父如子》传递与表达的就是生活的琐碎细节,但这些细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著名影评人焦雄屏曾经说过,从是枝裕和的作品中窥探到了“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是混杂了东方式的内省与凝练,以及西方式的客观与疏离。”人的内心是脆弱的,经受着无形的自我谴责与煎熬,人们面对生命与死亡又会如此地膜拜与屈服。人们面对亲情与家庭又是这般难以割舍,甚至还有美好的陨灭。是枝裕和对人生根本问题的关注,似乎总能达到暗丝游动、深入浅出的境界。④

注释:

①是枝裕和。宛如走路的速度[M].日本:无限出版社,2014.

②(美国)本尼・贝克特。菊与刀[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③贾樟柯。贾想―贾樟柯电影手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④叶郎意。平静生活下的生命膜拜―论是枝裕和故事片的主旨[J].艺苑,2013.

作者简介:

兄弟南枝 篇五

一个风和日丽的一天,苹果家族的成员开始吵了起来。

一颗苹果树上的苹果花对树枝、树干,树根说:“你们实在是太丑了,你们看看我,是苹果家族中最美的成员。”这时,树枝说:“你也不想想,你长在谁的身上?”苹果花说:“长在你的身上真是我的耻辱,你以为我想嘛?”树枝发火了,说:“真没良心!”苹果花说:“你没有和我说话的资格!”树干说:“如果没有树根兄弟,你应该活不了吧?”苹果花说:“你知道吗?我最讨厌的就是她了,满身都是泥土,哪里像我!这么美!”树根听了之后,非常生气,就不给苹果花输送营养了,苹果花因为没有了营养,不久就枯萎了。

福建南平浦城县浦城和平小学四年级:王紫君

兄弟南枝 篇六

关键词:新加坡;电视剧;儒家文化

新加坡是位于马来半岛南部的城市国家,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发达。其人口中华人占占人口的74.2%,新加坡华人大多数来自于中国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兴化人(莆仙人)、客家人、海南人、福州人等。华语(普通话)是新加坡华人的通用语。在此背景下儒家文化深深影响着华人的生活型态。新加坡华人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不关乎国籍,在华人家庭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维护集体、重视家庭、尊老爱幼东方传统与西方的自由竞争、崇尚法治互为补充成为一体孕育了新加坡文化的独特性。传统的儒家文化中融入了新加坡的移民文化,存优汰劣不断传承创新。儒家文化的精髓已经融入了华人的心中,融入了华人的生活,指导着华人的言谈举止。

《三十风雨路》全剧贯穿30年的时光,这30年是新加坡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期,本剧以时展为背景展现了个人情感、家庭的悲欢、事业的成败。以张家的家族利益冲突和道德的取舍为主轴展现了张耀坤几个子女对亲情、爱情、金钱的不同观念和矛盾冲突。这部电视剧向世人传达的是“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价值观。

一、“克己复礼为仁”儒家传统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经商就是做人,“诚信”与“仁义”始终贯穿张耀坤的一生。“义利”的统一,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必须遵守道义,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重精神而轻物质的文化观念协调了人在金钱和道义的关系使其能够在义与利、家庭与社会、金钱与道德间取舍。传统的儒家文化是建立在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的家庭本位文化,仁慈的家长以身作则、恪守礼法并引领家族走向繁荣。其他家庭成员对这样的家长给予尊重、忠诚和服从,在家庭具体体现为亲疏、尊卑、长幼的分别。“礼”在维持这种秩序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张耀坤所表现的正是对“礼”的固守。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西方文化的融合,年轻一代已经有了很多不同的观念。张耀坤强迫从美国回来的文禧到自己的建筑公司上班,而一心想在服装设计上有所成就的文禧不愿在家族公司工作,在双重的压力下甚至吸毒自残。小儿子文禧表现的是前卫、时尚、叛逆,阿枝表现的是兼容并蓄与开通。文福做错了事张耀坤让他在祖宗牌位前下跪受罚显现的是对祖宗的尊敬与崇拜,由此显示出长辈的至高权威。父亲的专制与慈爱贯穿始终,一方面表现了张耀坤想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子女,一方面表现了他极力想恢复传统礼法在年轻人的地位,重塑儒家礼法在家庭中的地位。

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儒家思想讲的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入则孝出则悌”,对家庭关系的稳固有积极意义,在新加坡政府大力倡导下敬老尊老已经成为社会风尚。百善孝为先,儒家思想强调“孝”是“仁”的根本,孝道超越了家庭伦理范围成为儒家思想最重要也是统领性的道德规范。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一个人基本道德修养。当阿枝嫁入张家后,接连发生了几件不顺利的事,迷信的家婆认为阿枝是个把霉运带来的扫把星,对她很反感并处处刁难阿枝。阿枝却坦然面对以德报怨更加关心家婆。对家里的成员,张耀坤的大儿子文福和四女儿文思互相勾心斗角,每每设计陷害她,文思能力很强但是心胸狭窄,最初她害怕家父张耀坤对阿枝的信任会取代她在公司的地位于是想尽方法陷害阿枝,虽然阴谋最终被张耀坤一个个看穿,但是阿枝并没有记恨文思相反在文思被女儿出卖后被逼跳楼时舍身相救,在她的公司破产被收购时时以援手帮助她度过危机,体现了阿枝宽厚善良的本性和“悌”的道德修养。在祖屋的拆迁上阿枝把房产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兄弟都有自己的房子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家,但是要自由就要忍受它带来的独立与孤独这是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儿孙绕膝天伦之乐是相背离的,阿枝在这件事上表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重构与融合。

三、“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精神

儒家文化传统和家族企业的文化偏见往往使得女性很难走上公司的领导岗位,阿枝到家族建筑公司上班最初只是想帮助自己的丈夫文寿找到自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变化,张耀坤慢慢发现阿枝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德是他其他几个子女没有的,在阿枝帮助公司度过一次次危机中阿枝的能力和人品得到了家翁的信任在公司的地位逐渐提高,正是有张耀坤的信任和自己勤奋好学使得阿枝从一个单纯的乡下女孩历练成为一位商界女强人。表现出女性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里艰难的奋斗和抗争。她处处牺牲自我以维护家庭的团结,困难面前知担当,利益面前懂谦让一个品格高尚又不失人情味的女性形象。与男性领导风格不同女性更倾向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更为民主、自由的管理风格。阿枝以自己出身社会底层的经历在处理公司事物和上下级关系上游刃有余,使她更有亲和力和感召力。从阿枝小儿子瑞祥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过程使观众明白了骄子纵情的后果,正可谓是“养不教父之过”,女性如何在事业和家庭中平衡是她们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每个家族企业都想得到事业永续代代相传,儒家文化里重要的思想就是传续,文化的传续,精神的传续,财富的传续。在张家第三代瑞明成长起来之后阿枝把企业的管理权交出,自己功成身退显示了对名利的淡泊。

最后他们认识到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亲情和家庭,使儒家的“孝悌”思想大放光彩。这部电视剧重新树立了爱的信念与担当,诠释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值得我们去探寻。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细胞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都有善良的一面有人性与本性之分别,要想家庭和睦兄弟友爱事业成功每个人都要约束自己的贪婪本性。通过观看此剧可以启迪人的良知,和谐人际关系,规范人的言行,改变人的观念,净化社会道德风尚。

[参考文献]

[1]钱穆。现代儒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M],1988.

[2]董小川。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教新文化。商务印书馆[M],1999.

[3]母忠华。电视剧《喜临门》的多角度解析。《电影评介》[J],2009.

[4]蓝洁。从电视剧《小娘惹》看新加坡土生华人文化。《青年文学家》[J],2011.

[5]吴润华。国产家庭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电视剧《小夫妻时代》为例。大众文艺[J],2013.

兄弟南枝 篇七

可好梦很快就破灭了。初三时,他们的父亲得了急症不治身亡。母亲含着泪说:“再供你哥俩上学,妈是有这个心也没这个力了……你们哥俩只能一个继续读,一个跟妈挣钱养家。你们商量一下,谁回……家……”

大林抢着说:“我是长子,理应我回家挣钱,供弟弟读书!”小林急忙反对:“不行!哥的成绩比我好,将来更有出息。”兄弟俩争得不可开交。

母亲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往下滚,她哽咽着说:“好了,别争了,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她拿出两根稻草,说:“原本怕你哥俩都会争着上学,打算用抽签的法子来定。现在你哥俩争着回家,那还是只好用这个法子定了。这两根稻草一根长一根短,抽到长的就继续读,抽到短的就回家……抽吧。”

大林想了一下,说:“好,我先抽。”便上前抽了一根,剩下的自然就是小林的了。兄弟俩把两根稻草放在一起比了比,小林的长,大林的短。大林如释重负地说:“小林,这下没什么可争的了吧,该我退学回家。”

母亲拿过两根稻草看了一眼,心里不由一阵抽紧,望着大林,大林赶紧抓住母亲的手:“妈,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我认命。”

母亲爱怜地抚摸着大林的头:“孩子,委屈你了……”她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将两根稻草包好,放进贴身衣服的口袋里。

十六岁的大林背着简单的行李只身去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跟成年人一起干重体力活。当小林拿到市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时,大林特地赶回家:“妈,小林读重点高中的学费有了!”

母亲看着又瘦又黑的儿子,眼泪夺眶而出。

三年后,小林考进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之后他便成了家里的“特保儿”,有好吃好穿的先满足他,他开始还有点过意不去,渐渐地也就习以为常了。为了保证弟弟读书,大林南下广东打工。平时大林接到小林的电话,大都是要钱的,有时寄得晚了一点或是数额少了一点,小林还会在电话里发脾气。为了多挣钱,大林去了一家化工厂打工,那里的收入多些,但身体会被一些化学物质损害。

转眼间,小林大学毕业了,受聘于一家IT企业,薪俸不菲,还很快娶妻成家。

大林还在广东那家化工厂打工,但是这些年他为了支持家,为了支持小林,一分钱也没存下。没钱就没人愿意做他的老婆。母亲曾请小林帮哥哥找个对象,小林答应了,却迟迟没见行动。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小林突然晕倒在电脑旁,送进医院一检查:白血病!母亲闻讯从家乡赶来,跪着求医生救儿子一命。医生说,治好这个病要做骨髓移植,关键是要找到能够配型的骨髓。

母亲忙说:“我是他的母亲,我的行吗?”

医生说:“你的年纪太大了。如果他有兄弟,最好是双胞胎兄弟就好了。”

母亲兴奋地说:“有、有,他有一个双胞胎哥哥!”

大林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匆匆赶到小林的病榻前。兄弟俩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大林对流泪的小林说:“不要担心,有哥哥呢!”

小林抹了一把眼泪:“我知道,我的命真好,有你这样一个双胞胎哥哥……”坐在一边的母亲看着大林发呆:儿子瘦多了,面色苍白。

经检测,兄弟俩的骨髓完全匹配。但医生同时告诉他们,大林患有严重的职业病,如果捐髓会有相当大的危险。母亲愣住了,她知道,尽管换骨髓是治疗白血病的最好办法,但白血病患者即使换了骨髓,成活率也只有百分之三十,而大林捐髓的危险竟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手心手背都是肉,做母亲的此时真难呀。

在有医护人员参加的家庭会议上,主治大夫介绍完情况后,大林立即表示:“为了弟弟,我愿意冒这个险!”

小林抓住哥哥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你!哥哥,谢谢你救我一命!”

出人意料的是,母亲没有同意。她的观点倾向于医生:寻找新的骨髓源。尽管时间可能来不及了,因为小林的情绪低落,病情随时都可能恶化。

医生退了出去,留给母子三人的是长时间的沉默,还是大林先说话了:“妈,医生都是慎重的,我想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就是有问题,为了弟弟……我也值了。”

母亲没有说话,她看着小林欲言又止。

小林突然抱住母亲:“妈……”

大林说:“妈,我知道你一时决定不下来。那就像从前一样,抽稻草决定吧。如果小林抽到短的,就等待新的骨髓源;如果我抽到短的,你就同意我捐……”

小林点头。母亲望着两个儿子,想了半天才说:“好吧,城里找不到稻草,我出去找两根树枝吧。”

母亲出去大半个时辰,弄来两根细树枝,藏在衣袖里。她背对着两个儿子将树枝放进被子里,然后转过身来轻轻地说:“你们谁先抽?”

大林说:“还是我先吧。”

大林一只干瘦的手伸进了被子里,母亲和小林的目光都集中到那床雪白的被子……病房里静静的,静得似乎听得见人的心跳声。大林笑了:“你们别盯着我呀,我紧张着呢!”说着,他用身体挡住了母亲和小林的视线,这个动作让母亲泪如雨下。

大林抽出了一根,小林接着把手伸进被子里取出剩下的那根。母亲说:“都拿过来吧。”小林把手中的树枝递给母亲,而大林却迟迟才把背在身后的手伸过去……

两根树枝:小林的长,大林的短!小林兴奋地说:“哥哥,幸运再次光临了我。妈,哥哥的身体是没有问题的。相信命吧!”

母亲向前迈了一步,拉出大林背后的另一只手。大林叫道:“妈!”这时母亲扒开了大林的手,半截细树枝横在他的掌心上。聪明的小林一下子明白了。

母亲说:“小林,我告诉你,当年你哥就是用这个办法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你的!”

“啊!”小林双手不停地揪着头发,喊着,“这是真的么?这是真的么……”

母亲抚着小林的头说:“小林,那不是命,那是手足之情啊!医生说,只要你情绪稳定,再等些日子是没有问题的。疾病的好坏,情绪很重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