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幼儿园观察笔记精选6篇4-19-43

观察笔记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观察笔记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这里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观察笔记精选6篇,欢迎参考。

幼儿园观察笔记 篇一

幼儿园观察笔记精选6篇4-19-43

在现今中国,幼儿英语已经形成一种风潮,英语培训班招生广告充斥在人们的身边,随处可见的幼儿英语学习班和强调双语为特色的大中小型幼儿园但是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如一语习得是不是越早越好?是否应对幼儿实施英语教育?答案是肯定的主流理论认为4岁是开始学习英语最佳年龄,这样有利于把握最佳时期,促进语言发展、思维发散等各方面认知能方。既然众多研究肯定了幼儿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幼儿英语教育则成为当前研究的主题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的幼儿英语教学存在乱想丛生的现象,如幼儿英语培训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幼儿园英语教师师资方量不足,家长对英语教育过分狂热,花重金将幼儿送到所谓的培训班,忽视幼儿的实际感受,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团而国内研究对于幼儿教育过程的描述缺乏,微观材料不够。笔者将结合对女儿Dawn 3-5岁英语学习过程的观察,证实如何通过家园配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二语习得环境促进幼儿二语习得。

1当前幼儿英语教育教学现状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已是不争的事实幼儿好奇心强,学习兴趣高,模仿能方强,善于表现,学英语比成人更快在这关键期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等特点让他们接触英语学习,对于孩子日后的英语的系统学习是有积极作用的国内英语培训领域早已红红火火并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城镇学龄前儿童的英语教学普及越来越大,办学机构日渐趋于成熟,成效显著团

合格的学前教育的师资尤其是幼儿英语教育师资的短缺是英语学前教育的一个首要问题如笔者女儿所在幼儿园为笔者所在城市规模最大的双语幼儿园之一,有全职的英语教师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中并参与幼儿的各项活动,还专门为幼儿配各资格认证的外籍教师但是据笔者了解,该英语教师为独立学院专科非英语专业毕业,缺乏学前教育常识、儿童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本身的英语水平有限,缺乏必要的英语技能(如自身语音语调及词汇知识方面的不足)

中国父母在对孩子的英语教育上是存在很多困难的例如父母本身不懂英语、口语能方不好、没有时间等等,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或者给孩子买英语学习机和英语学习DVD,然后就很少管了大多数家长缺乏英语教学的正确观念,以单词量、书写字母、单词拼写等可量化的方式来衡量语言学习成果而部分英语培训机构为了功利地满足家长的期望,也把语言学习的重点放在错误的位置上

在中国目前的非双语环境下,幼儿英语早教的开展为:有条件家庭让孩子上双语幼儿园或参加英语培训班,没有条件的买个英语学习机或者DVD英语视频,但其实单独的任何一种方式都是不足够的要使幼儿英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教育机构。家长和幼儿的共同努方

2家园配合对Dawn早期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2.1加强幼儿母语习得,为一语习得建立良好基础

语言本身极其复杂,婴儿在零到三岁时大脑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虽然大脑尚未发育完全,却能够在三岁左右习得句法,这就说明儿童生来就具有语言习得机制笔者曾经也对幼儿母语习得过程展开过研究研究证实了社会相互作用的语言获得理论在儿童语言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强调儿童语言环境和交往背景的重要性如果儿童在语言发展环境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获得更多包含丰富词汇和相对复杂的语言结构并包含成人耐心和热情的对话,那么这些儿童将比不能获得这些语言交流的儿童的语言发展的更快如果照顾者对儿童最初的交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耐心,就会鼓励他们把交流当成一种乐趣,毫无痛苦,轻松愉快地逐步掌握语言四该研究对笔者有很大的启发所以笔者及其家人为Dawn的汉语习得营造了良好的母语环境,如一直坚持讲故事,阅读,唱儿歌,和她耐心的交流等Dawn在三岁时已经基本理解成人对她说的话,基本掌握了母语句子产生的规则,词汇量也很大在她三岁以前,她所接触的都是汉语环境,唯一接触到英语的就是幼儿英语动画片《爱探险的朵拉》,也不是看得英文原版,只是有少量英语单词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并没有对她进行任何英语教育,也没有参加过幼儿英语早教儿童良好的母语习得的过程对儿童二语习得也有很多启示

2.2充分利用幼儿语音习得优势,培养听说能方

幼儿处于语言敏感度最高的时期,语言能方强,对声音的领悟能方强,幼儿英语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语音上,幼儿善于模仿和记忆首先要让幼儿知道英语是国外的语言,进而培养英语的语感应以听说为主,坚持听说的整合,先听后说、以听促说,遵循自然的习得原则 Dawn所在双语幼儿园每天都有英语课,一周一次外教课英语教学以简单的幼儿感兴趣的水果、食物、动物词汇为主,外教英语课会通过游戏反复强化这些词汇的发音Dawn放学会主动表达在幼儿园学的一些动物、食物的名词,发音标准她说英语很有趣半年的幼儿园学习还学会唱三首简单的英文歌,发音清楚,语音非常标准作为家长,笔者在她刚刚接触英语阶段没有进行任何补充学习,只是耐心观察她的发音笔者会用好奇的方式询问她每天学了哪些英语她就养成了每天回来首先跟我讲学过什么的英语的习惯如果学的歌,笔者会让她在家人而前进行表演或者教家里不会英语的照顾着,如奶奶笔者发现,每次表演完毕并得到大家的表扬是她最期待的

2.3加强文化学习,扩展幼儿视野 英语学习本身属于语言类的学习,但是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了解更多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Dawn所在幼儿园会在不同的西方节日来临之前开展很多班级活动,有时候是要家长协助制作道具,如万圣节的而具和装各,圣诞节的雪花和圣诞树挂饰有时候会开展以西方节日为主题的亲子活动,这些活动外教也会参加。如装扮成圣诞老人给小朋友发礼物在万圣节会带上而具,找老师要糖果通过笔者观察,Dawn会在圣诞节跟家人说Mcrry Christmas,也会讲圣诞节的故事在感恩节的时候带回家在学校制作的爱心片片,对笔者说我爱你通过这些活动,Dawn更好的了解的西方文化,也习得了简单的英语当然,学校也没有忽视中国节日的输入,如端年节和中秋节也有相关活动通过中西文化的共同学习,有助于扩展幼儿视野。

2.4营造自然轻松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韩礼德认为儿童学习语言的能方不光与遗传相关,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任何语言学习都是在特定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进行的。然而中国为非双语环境,幼儿园和教师只能在方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幼儿营造英语氛围最常用的句式也仅限于最常用的招呼用语由于父母英语水平有限,更难以在家为孩子营造学习气氛笔者虽然是我国某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但无出国、移民经历所以在中国,幼儿缺乏良好的英语环境为了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如何为他们创造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高幼儿英语学习兴趣呢?

研究者发现,儿童喜欢学习英语,大多是因为英语学习好玩儿有趣,幼儿英语教师可以多设计简单轻松的游戏,创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儿童内心愉悦并且教师要多鼓励幼儿笔者就发现Dawn经常会回来教一些游戏,和表演一些非常有趣且独特的表扬方式 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笔者尝试教Dawn唱简单的英文歌教的第一首歌为电影《音乐之声》插曲,do-re-mi记得刚刚教的时候,Dawn表现出了强烈的抗拒,因为歌词比她在幼儿园学的儿歌难很多因为学不会,Dawn急哭了但是笔者并没有批评她或因此放弃,而是想了各种办法,如让家人参与学歌,并进行比赛幼儿对于英语语音的掌握的神奇速度让成年人是震惊的教了几遍之后,第一天她能准确的唱出了四句,经过循序渐进的学习,不久,她就能完整的唱出这首歌通过一个暑假的学习,她学会了15首非常经典的英文儿歌但是幼儿的注意方不容易集中,笔者善于使用多种方法来吸她的注意方,如讲解歌词大意,播放歌曲MV也要注意不要强迫幼儿不停的学习让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歌曲Let it go的学习,笔者首先和Dawn观看了冰雪奇缘这部影片(家长可以适当和幼儿一起观看英文经典动画片。但是要注意的是影片时间太长对幼儿注意的影响和英文原版对幼儿理解的阻碍),然后观看这首歌曲的MV Dawn深深爱上美丽的公主,进而很容易就学会了这首歌学会这首歌以后Dawn多次登台表演,在幼儿园表演获得了老师与同学们的喝彩老师也和笔者沟通让笔者推荐Dawn会唱得英文歌,并教小朋友一起唱收获了自信,Dawn认为会英语是很了不起的,在一次不记者而试的时候,她主动的唱了一首英文歌作为才艺展示

儿童英语学习的重点是激发兴趣,兴趣是能方形成的前提父母即使不懂英语,也可以以辅助的角色陪伴孩f.增加情感交流

幼儿园观察笔记范文 篇二

农村幼儿园虽然没有丰富的教具和学具,但是农村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是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宝藏。同样能使幼儿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能在科学探究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对促进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社会性和语言等协调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 到大自然中去,增进幼儿创新意识和能力

农村幼儿园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越之处,四周是田野、树林,这为游戏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和丰富的素材,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玩他们喜欢的游戏。让幼儿学会创造,能使简单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从而真正的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乐于创造。比如玩“过家家”游戏。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自然材料做游戏材料。让幼儿自己拾小石头儿或废砖头儿垒锅台,用石片儿代替锅,大片杨树叶代替锅盖,小石子儿代替米,树叶代替饺子皮儿,小棍儿代替筷子,长条石片代替刀,小草代替韭菜……有的幼儿包饺子;有的幼儿包馄饨;还有的幼儿烙馅饼……当幼儿来到笔者家做客的时候和走的时候都会使用礼貌用语。知道先敲门,经主人允许后才进屋。请他们品尝笔者做的拿手好菜 “糖熘地瓜”(泥土代替糖,小石块儿代替地瓜)。幼儿都说真好吃。边吃边忍不住笑。当笔者到幼儿家做客时,把他们亲手做的饭菜让笔者吃。笔者品尝后,夸奖他们做的饭菜真香。孩子们在表扬和鼓励声中愉快的游戏。保持良好的心态。最后,老师同幼儿一起带上各种动物头饰。如:小猫、小狗、大公鸡等,共同即兴表演。

2 因地制宜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

农村幼儿与市幼儿生活环境不同。不能什么都模仿城市幼儿园。更多地是要多利用身边的、易得的材料。这样的科学教育不仅能使幼儿通过操作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经验,还能让孩子学会利用资源。能让幼儿真正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因此,在为幼儿准备泥土和沙子的同时,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玉米芯儿、玉米皮儿、玉米须、秫秸、小树棍儿、各种树叶儿、小石子儿、小石片儿、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儿、马莲。各种蔬菜、种子、草、松树塔等分别投放到各个区(操作区、泥工区、制作区、美工区、建构区、编织区)。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例如:在操作区,有的小朋友对马莲、玉米皮儿和种子感兴趣。迸发出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思维火花。系成了套环、摆成了各种物品。用各种颜色的秫秸穰小珠子串的项链也各有不同。幼儿能按规律串,例如:黑——白——黑——白——黑——白;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在制作区中,幼儿想象的更新颖、奇特。小朋友用松树塔、种子、玉米皮儿合用。做成了自己喜欢的鱼。小朋友用马铃薯代替身体和头,小树棍儿代替四肢,玉米须代替头发,种子代替五官,做成了活泼可爱的金发娃娃。孩子们用小石片儿和马莲、草、玉米皮儿等材料组合。制作了小挂饰;时钟等物品。用其它材料组合制作了形象逼真的物品。在泥工区,幼儿用黄泥、种子、小棍儿、小石子儿等材料合用捏成了各种动物。在建构区,幼儿用小棍儿、玉米芯拼搭了房子、高楼、大桥、粮仓等。在编织区,孩子们用马莲、草、玉米皮儿分别编织了手帕、毛巾、坐垫儿、鞋垫儿、小挂饰、辫子绳儿等。在编织过程中,幼儿手指肌肉、手眼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各个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触摸、混合、操作、摆弄,获得了相关的科学知识经验,学会珍惜和利用身边资源。还能让幼儿真切地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让幼儿学会创造,体验到创造能使简单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从而真正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乐于创造。在活动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材料。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有益的经验。还有助于他们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产生思想及能支配时间的人。能使他们产生一种想法去进行发现的要求。

3 发挥自然角的作用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自然界的窗口。积极利用自然角创设科学教育环境。如:春天正是种植的好季节。教师提醒小朋友种植一些自己喜欢的植物:花生、大蒜、芹菜、韭菜、菠菜、海棠、、鸡冠花等。种植的用具分别是:大碗面盒儿、小食品盒儿、饮料瓶剪掉上半部分、一次性纸杯等。然后让幼儿进行分类:农作物、蔬菜、花卉。再贴上标签。在日常管理中,实行值日生负责制。给这些植物浇水、施肥、拔草。随时提醒小朋友记好观察记录。定期进行评比。及时表扬、鼓励认真完成任务、细心管理的幼儿。在这一活动中,幼儿受益颇深。小朋友们知道了不同植物的名称。能对植物进行观察、比较、分类;感知、了解、收集;还能利用身边的废旧物代替种植用具。知道哪些用具更适合种植不同植物。而且孩子们也真正成了管理植物的小主人。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了幼儿从小做事情具有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幼儿在瓶子里插柳条儿进行观察也是一种好方法。让幼儿在瓶子里先装些水,再把柳条儿透明的瓶子里,过一段时间,孩子们看到了柳条发芽儿了。而且还长出了须根。小朋友看的非常清楚。他们把看到柳条变化的全过程都画在在观察表里了。等长出许多须根后,笔者和孩子们一起把小柳条儿栽在幼儿园的植物园里。给它浇水、剪枝。经过幼儿的精心管理,小柳条儿慢慢地长成了小树。笔者带着孩子们来到小树旁,让他们和小树比高矮,同时,让幼儿讨论:(1)“小树怎样才能茁壮成长”?(2)“小朋友怎样才能长高?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一系列的插柳条儿、观察、记录、讨论。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教育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和升华。

幼儿园观察笔记 篇三

东沙幼儿园——李季英

圆珠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具,并且圆珠笔的结构比较简单,各部件拆装方便,这种“技术活”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幼儿操作性学习的需要,容易取得成功,很适合大班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圆珠笔也是一种科技产品,它的诞生和发展过程都有着许多幼儿所不知的秘密,可有效激发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大班幼儿的“考证”兴趣。因此本活动以圆珠笔为学习材料,引导幼儿对其进行细致观察和比较,区别异同,通过对圆珠笔属性的分析,可以提高幼儿分析事物的能力。

活动一开始我拿出孩子们带来的圆珠笔,运用“猜一猜”的游戏形式,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圆珠笔的外形特征上,较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当我问“请你们猜一猜哪一支圆珠笔是你带来的?”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说:“那支红颜色的是我的”“那支粗的是我的。”“那支黑的细的是我的。”通过游戏孩子对圆珠笔的外形特征有了一个观察。接着继续引导:“这么多的圆珠笔里都有什么呢?”使幼儿通过对圆珠笔的比较观察,顺利地引出幼儿对圆珠笔的种种新发现,这是将幼儿对圆珠笔外在品质的观察兴趣引向其内在结构的探索兴趣的转折点。

第二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对圆珠笔进行解剖,认识各个零件,并掌握正确组装圆珠笔的方法。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发给每个幼儿一支带弹簧的圆珠笔,让他们仔细观察圆珠笔的外形和零件。有的幼儿说圆珠笔的身体是长长的,有的说按下按钮笔尖就可以伸出来,还有的说圆珠笔是由笔管、按钮和笔芯组成的。针对孩子们的回答,并不急于评价,我而是一一用图画展示幼儿观察到的零件,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这为第三环节孩子记录做安装说明书做好铺垫)我接着问道:“是不是还藏着其他零件呢?这些零件藏在什么位置?请你们把笔拆开来看一看。” 大班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还停留在表面和局部特征,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和启发。在该活动中,认识圆珠笔的每个零件及其安装位置是重点,它关系到下一环节“组装圆珠笔”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并不急于将圆珠笔的所有零件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零件及其所在位置,为下一个环节的开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观察笔记 篇四

幼儿园的孩子们由于集体活动多,社会情感迅速发展,道德感、理智感都逐渐发展并且{节情绪的认知策略也开始出现。幼儿逐渐掌握一些简单的情绪表达规则,知道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可以得到成人相应的反应。但是,在此期间幼儿的社会情感的发展还没有完善,因此他们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场面。

师幼互动是发生在幼儿和教师之间通过各种方式、各种程度和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人际交流与互动。师幼互动包括一切与幼儿和教师进行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师幼互动的具体情景不仅包括于幼儿园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更有可能是发生在师幼之间的游戏及语言交流中,它是千变万化的。师幼互动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其中包括个体幼儿、小组幼儿和全体幼儿的交往,更有教师与幼儿的言语、游戏和情感的交流和互动。

由美国学者Robert Planta和BridgetHamre根据日常教学的自然情境中师生互动的状况而编写的教学评估编码系统中有情感支持分量表可以看出,师幼互动的情况受幼儿情绪的影响。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即自然情景下,师幼互动是否被幼儿情绪影响?如果有影响,那么幼儿的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对师幼互动的影响有差异吗?

研究方法

研究者主要采用非参与式观察对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发生过程进行观察记录。选择西安某市级示范幼儿园三个中班,共计80名幼儿,8名老师进行自然观察。观察时间为每天下午区域活动的半小时,共计20次,期间记录到的师幼互动共160次,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幼儿情绪对师幼互动的影响

师幼互动时幼儿情绪性总体情况。由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总是在幼儿自愿的状态下进行的,是幼儿自发的,具有自主性的区域活动。在该研究中,笔者将师幼互动的主题主要分为以下9中情况,如幼儿主动询问;告状;主动展示;语言表达;与教师共同合作、游戏;请求帮助;分享见解;提问。幼儿的情绪是很难控制的,因此,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游戏活动甚至师幼互动中去。为此,根据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情绪是积极、消极或者中性笔者做出了下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幼儿作为发起者时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性质中幼儿带有积极情绪的互动占整体的69.2%,幼儿消极情绪的互动性质占整体的10.7%,幼儿的其他互动性质占整体的20.1%。从图1数据的分析得出,幼儿在进行师幼互动时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并且差异显著。

师幼互动效果与幼儿情绪分布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得出最明显的结论,具体结果如下:

当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时带有积极情绪,有71次是被幼儿教师接受的,只有5次是拒绝的。所占的比例分别是93.4%和6.6%;当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时带有负性情绪,有8次是被幼儿教师接受的,有4次是拒绝的,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6.7%和33.3%;当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所带情绪为中性时,其中16次教师与幼儿互动有效,有6次师幼互动发起不成功。所占的比例分别是72.7%和27.3%。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由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不管是幼儿发起的正向的、负向的还是其他的互动性质,其中大多数都是被接受的,只有少数是不被接受的。但是相比带有消极情绪的儿童,积极情绪的儿童发起师幼互动更容易被教师接受。

开展师幼互动的建议

幼儿园观察笔记 篇五

【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规则;幼儿园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2-0025-04

【作者简介】陈世联(1968-),男,重庆潼南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硕导,硕士,重庆市幼儿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小翠(1986-),女,重庆潼南人,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政府宣传干事,硕士。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班级规则是幼儿园社会规范教育的核心内容,渗透在幼儿园班级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在已有研究中,有研究者从基本道德规范、文明礼貌行为规范、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群体活动规范、人际交往规范等几方面研究学前儿童社会规范[1],有研究者从不变的规则、适应性的规则和临时的规则来研究儿童规则教育[2],也有研究者从合群性规范、道德规范、制度规范与谨慎性规范来实施研究[3]。 还有研究者从学习规则、生活规则、公共规则、交往规则以及安全规则来研究幼儿园班级规则[4]。本研究从幼儿教师制定与提出的班级规则入手,探讨幼儿教师制定的班级规则内容有哪些,幼儿教师对幼儿执行这些规则所采取的教育行为与要求程度如何,以及幼儿教师应该怎么制定班级规则与怎么要求幼儿执行这些规则。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事件取样观察研究法,研究者在一个月时段内在两所幼儿园中随机选择大、中、小班各一个班,借助事先准备好的观察记录表,见表1(见下页),实地观察与记录进入观察者视野与听力范围内的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向幼儿提出的规则要求,在观察者视野与听力范围之外的则忽略不计,幼儿在活动中自发提出的规则亦忽略不计。

对观察记录的原始素材,分别对规则内容与生成、教师行为、要求程度与幼儿遵守情况进行编码处理,最后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规则内容

1. 日常生活活动中幼儿教师提出的规则类别及其内容

通过对采集到的412条规则归类处理后发现,幼儿教师提出的规则内容集中体现在4个大类24个小类之中,见表2(见下页)。

2. 日常生活活动规则在各年龄班的分布情况

从表3(见下页)看出,日常生活规则在不同年龄班之间的分布基本平衡,小班(35.92%)、中班(30.10%)、大班(33.98%)。从日常生活规则在各个领域的分布比例来看,公共规则领域(38.5%)和生活规则领域(25.97%)占的比例最大,而交往规则(16.75%)和道德规则(18.93%)相对较少,说明幼儿教师在制定日常生活规则时最注重的是维持整个班级和集体的公共秩序,同时也很注重对幼儿生活习惯的规范。

具体到每个领域的规则来看,公共规则在各个年龄班间的分布比较均匀;生活规则则随着年龄增加呈明显递减的趋势;交往规则所占比例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长,说明年龄越大的幼儿,教师越注重对他们交往行为的规范;而道德规则在各个年龄班间的分布比较平衡。

3. 日常生活活动规则在各个活动环节的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规则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是进餐(29.37%)、活动转换(24.51%)、游戏(15.05%)、午睡(9.95%)、入园(8.01%)、早操(6.80%)和离园(6.31%)。进餐、活动转化和游戏环节是幼儿参与人数最多、行为表现差异最大和违规行为发生频率较高的环节,所以成为了幼儿教师规则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日常生活活动规则教育的方法

1. 幼儿教师对幼儿规则遵守所采取的行为

从表4可以看出,第一,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活

动中对幼儿遵守情况采取的行为主要是表扬(346次)、批评(312次),采取漠视行为的较少(42次)。对幼儿遵守规则毫不吝惜使用了表扬与鼓励行为,对幼儿违反规则则使用了批评甚至是训斥、隔离等惩罚行为;第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教师采取表扬手段的频率在逐渐减少,而采取批评行为的次数有较明显的增加;第三,提醒行为主要是在小班采用,对中班和大班幼儿使用较少;第四,对漠视行为的使用,幼儿教师一般比较慎重,对小班幼儿采用次数为0次,对中班(10次)和大班(32次)的使用次数也比较有限。

2. 教师对幼儿执行规则的要求程度

从表5可以看出,首先,幼儿教师对幼儿执行规则的要求程度都是以要求幼儿必须遵守为主,比例高达75.97%;其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教师要求必须遵守的频率略有降低,小班(83.11%)最高,中班(73.39%)次之,大班为(70.71%);第三,幼儿教师要求规则为必须遵守在各个领域分布较为平衡,其中交往规则(78.26%)最高,接下来依次是公共规则(76.58%)、生活规则(74.77%)和道德规则(74.36%)。

3. 日常生活活动中规则的生成方式

从表6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实施班级规则教育时独益性规则(77.91%)所占比例远大于兼益性规则(22.09%)的比例。多采用先在性规则(74.03%),使用后起性规则(25.97%)较少。专制性规则比例(80.58%),远远高于授权性规则比例(19.42%)。幼儿教师在90.05%的情况下采用命令性规则,而采用提倡性规则的比例仅为9.95%。

四、问题与讨论

通过对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活动规则的具体内容、类型以及要求程度等的分析,可以发现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管理轻发展

规则教育中交往规则和道德规则出现的总频数占总数的1/3左右,而生活规则、公共规则分别占总数的25.97%和38.35%。诚然,幼儿园是幼儿的生活共同体,幼儿们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公共规则、生活规则,幼儿园这个生活共同体才能得以正常维持,而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也就是说个人是在社会中,为了社会,也必须藉助社会才得以生存。[5]因此幼儿必须学会与人、与物交往,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幼儿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需要学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幼儿因争抢玩具或者别的事情争吵起来或者打起来,教师们通常会不问原因地“让两个幼儿相互抱抱,原谅对方”这样过于简单的处理。

(二)重约束轻自由

从数据分析来看,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规则教育对幼儿的进餐、活动转换环节的约束性要求过多,忽视了幼儿的自由发展。在进餐环节教师提出的规则占总数的29.37%,活动转换环节的规则比例为24.51%,而本应该属于规则教育重要环节的游戏活动才占到总数的15%。并且在进餐环节和活动转换环节,教师以专制、命令提出规则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环节。特别是在进餐活动中,教师为了方便管理和统一收拾碗筷,对幼儿进餐的要求就是“安静,没有声音,手扶着碗大口大口地吃”。在这样一例看似普通平常的对幼儿进餐的要求中,我们看到,教师并没有根据每个幼儿的特殊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而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导致了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压抑氛围,本来属于幼儿自由舒展的活动环节,却被教师们的各种规则所禁锢,幼儿自由的天性遭到打压。

(三)重灌输轻效率

幼儿教师如何以多元的视角生成有效的班级规则?一些研究者提出:广泛生成兼益性规则,及时生成后发性规则,灵活生成授权性规则及民主生成提倡性规则。[6]但在笔者观察中发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 为便于管理提出过多的独益性规则

在笔者的观察记录中,兼益性规则所占的比重不到总数的四分之一,而多于四分之三的规则是独益性规则,这表明幼儿园教师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则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规则的管理功能,从方便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各种规则并施加给幼儿,很少从兼顾制定者与遵循者双方利益的角度,在尊崇儿童天性与自由的基础上考虑规则的内容,忽视了规则教育的育人功能。

2. 先在性规则多于后起性规则

在对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观察中笔者常常发现,无论什么活动,教师都会在活动前安排半分钟到一分钟或更长的时间来讲解活动规则。

一般在活动转换之前,教师都会不厌其烦地把规则先交代几遍,但是结果却与教师的愿望背道而驰,经常有幼儿违反教师要求导致教师暴跳如雷,似乎教师之前强调的规则对幼儿不起作用。而后起性规则幼儿往往更容易接受。例如在户外活动时,两个幼儿由于都想使用秋千而争吵起来,这时教师也观察到了矛盾的发展,但是此时教师不必及时介入,可以静观事态的发展,如果幼儿能很快地协调好这个矛盾,那说明幼儿在活动中已经将“在玩游戏时不能抢玩具,要分享”这条规则内化;如果幼儿们不能协调而越吵越激烈导致活动无法正常展开,那么教师就可以适当地介入,首先让幼儿反省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的坏处,怎么样才能使活动继续,继而引出“在玩游戏时不能抢玩具,要分享”这条活动规则。在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时应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如对儿童进行正面的诱导、启发等,将其与“自然后果律”相结合,取长补短,从而实现最优化的规则教育效果。

3. 命令性规则多于提倡性规则

在笔者所观察到的幼儿园实际的规则教育过程中,命令性规则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提倡性规则。幼儿园规则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幼儿与教师的和谐互动的过程,双方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但是笔者所观察到的幼儿园规则教育的过程却表现出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幼儿的绝对服从。在一个案例中,因为“只能接小半杯水”这条规则的制约,所以舟舟被迫忍到下课才能喝水,即使口干舌燥也必须等到教师下达下课可以喝水的命令。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是无论在什么情景中,无论是什么规则,只要是教师下达的命令,幼儿就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与服从,而幼儿的服从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教师权威的膨胀与幼儿权利的剥夺。

4. 专制性规则多于授权性规则

专制性规则和授权性规则是以规则对行为者的态度而划分的,专制性规则是由教师决定幼儿做或者不做某事的规则,而授权性规则则是教师让幼儿自己决定做或者不做某事,怎么做某事,在幼儿自己决定做某事的过程中,体现幼儿的意愿和能动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儿童中心”的思想。在笔者的观察中发现,幼儿似乎没有享受到自己自主的权利,也很少听到教师说:“你可以干什么”“你可以选择怎么做”之类的话语,幼儿的自主决定权直接被教师剥夺了。

5. 规则教育中教师行为简单、粗暴

幼儿园班级生活是有组织性的群体生活,需要一定的纪律来约束,因为幼儿阶段规则意识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很多时候需要通过他律的方式来约束其遵守规则和秩序,所以,他律式的方式对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规则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观察中笔者深有体会的是:大多数的教师以维持整个班级秩序为最终目的,过度使用批评、训斥、隔离这一类纪律约束式手段,从而忽略了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幼儿的自然天性。常常可以听到教师对幼儿大声的训斥“不能抢玩具”“损坏东西要赔”“不要把木马骑歪了”“小朋友必须喝完自己杯子里的豆浆”等。在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中,惩罚的价值在于使幼儿清楚地区分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当违规行为在真实的班级活动中发生时,惩罚的价值在于从团体中排除违规者,可以防止其他幼儿模仿违规者的行为。

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处理好班级规则与幼儿需要之间的关系,满足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往、生活、游戏活动,但是又不能对幼儿的自由发展设置过多的限制。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认识与体验到规则给自己的活动带来了方便和乐趣,觉得这些规则是对自己有用的,那么自然就会将规则看作是自己的内部需要,与此同时幼儿内心的规则意识就形成了。[7]在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中,规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应当做规则的主人,而不能成为规则的奴隶。教师在规则生成与执行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与改进,做到“有规则而不唯规则”,才能真正达到规则“广教化,甘内化,正人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2.

[2] 莫秀峰。试论规则的类型与儿童的规则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7,(01):22-24.

[3] 裘指挥。早期儿童社会规范教育的合理性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9.

[4] 陈世联。对幼儿园班级规则的记录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11):40-44.

[5] 转引自:钟启泉。 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3.

[6] 马兰,等。偶然事件及幼儿园班级规则的生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06):35-37.

幼儿园观察笔记范文 篇六

一、健康领域

在健康领域,我们以前只注重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很少注重儿童情绪是否安定愉快,而在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上做的很少。以《指南》为依据,在《动物园》主题活动中,通过故事和情景剧的形式让幼儿知道用多种方法使自己(或他人)不再生气,转移不良情绪,变得愉快。这时候老师没有直接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幼儿对自己的问题要独立解决,减轻心里压力,学会理解、同情他人、宽容和安慰别人。在关于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方面,我感悟最多。一切的教育都是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如果说孩子连最基本的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知识都不懂,还谈什么学习,为此,我园进行了消防知识的学习,并先后搞了多次演习和逃生演练。

二、社会领域

在社会领域,我们把幼儿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作为幼儿园社会领域的主要内容。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懂与人分享,不愿与同伴合作,也不懂得关心尊重他人及父母,我就从他们身边的亲人开始,让孩子从爱妈妈、爱家人。开始进行方面的情感教育,通过看教育片《弟子规》和诗歌《游子吟》开始理解爱的含义。分组游戏锻炼同伴问的团结协作精神,分发餐具及午点时,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将自己的那份让给没有的小朋友,告诉幼儿心理要想着别人,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好玩具和图书要和伙伴共同分享,才能获得快乐。通过看《弟子规》中的故事,使孩子知道了做了错事不要怕,不要说谎,要主动承认错误,改了就是好孩子,老师和小朋友还会喜欢你;告诉幼儿损坏别人的物品要主动赔偿,让幼儿知道做错事要付出代价的。

三、语言领域

在语言领域,我坚持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的原则。每一次主题活动都有讲解词由讲解员来介绍。《动物园》主题活动中的“讲解”和以往主题活动的不同是我利用了大量的图片和简笔画,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和记忆。在布置主题墙和以前的不同是,我和孩子们先去观看动物园的示意图,了解游动物园的路线。我们一起把动物园的动物分为了:兽类、禽类、爬行类、水族类、珍稀动物、动物保护色,6大类。接着我们和幼儿一起去商量制作我们自己的《动物园》的路行图,让孩子们亲自去布置,让主题墙变的灵活,孩子们喜欢看自己布置的主题墙,主动去讲解主题墙。真正让主题墙发挥效果,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园地。

四、艺术领域

在艺术领域,时刻提醒自己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更不同于成人,所以他们的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不同于别人。不能以自己的审美标准去批评幼儿更不能去追求结果的完美。我们还通过学习相关的儿歌、歌曲、情景表演、故事、舞蹈、打击乐等,让我们的主题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获得表演中快乐的体验。在手工制作方面,幼儿园的手工教育活动是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幼儿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如何将幼儿园手工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起来呢?是我当前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创造性是幼儿艺术教育的精髓。在手工创新教育中,首先诱发和激活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通过一次次幼儿亲身的体验尝试,进行必要的模仿是很重要的。

五、科学领域

在科学领域,渗透到我们教育的每个环节,科学区域活动是科学集体活动的一种延伸,是幼儿自主探索的另一领域,也是幼儿科学教育实施个别化指导的好机会。幼儿园教育活动必须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会探索,适当的记忆,特别是大班幼儿可以用简单的记录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引导幼儿尝试做观察记录,是转变幼儿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他们在主动观察、记录过程中既锻炼了能力,又获得丰富表象,还能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为孩子们今后深入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大,他们对周围很多的事物的观察能力明显提高,喜欢用自己的小手探究事物发展的秘密。喜欢说出自己发现的不同结果,有时对于家长和教师的话还要亲身试一试才肯相信。这一切都为孩子们尝试做观察记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