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学校文化论文范文最新8篇6-18-23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页是小编首席给大伙儿找到的8篇学校文化论文范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 篇一

学校文化论文范文最新8篇6-18-23

在推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工作中,我们首先应了解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含义,并对校园文化资源整合有进一步的认识。

1.文化的内涵文化

属于一个具有深厚内涵的范畴,其概念至今仍然是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基于文化哲学这一视角审视文化的内涵,总体上达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文化内涵包括器物、体制和观念三个层面的内容。基于这个视角,可以对文化进行如下定义:文化属于人类特有的创造活动,是对人类存在形式的一种解读,是人类活动方式、环节以及结果的整合与升华。这是对文化的一种广义层面上的解读。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文化实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被称之为精神文化,这是对文化的一种狭义层面上的解读。

2.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起源于11世纪末意大利萨勒诺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等欧洲学校。1932年,美国学者沃勒在他的《教的社会学》(TheSociologyofTeaching)一书中正式提出“校园文化”的概念。一般认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由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构成文化的统一体,带有明显的系统性以及综合性,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本文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全校师生和社会基本认同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总和,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和学校的价值观标准、大学精神、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内容,是全校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当然,很多专家、学者对校园文化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此不再赘述。

3.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认识

校园文化资源由于各个高校发展的历史背景、软硬件条件、校园建筑、大学精神等不同,导致其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资源不太一样。一般认为,广义的校园文化资源是指与学校文化活动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总称。本文研究的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是指对相关高校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等层面)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最终形成一种优势互补、优势集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

二、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意义

联盟高校发展到今天,合理配置资源、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是重要的成功经验。尽管各个高校校园文化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扬弃、凝练,对分散的校园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有效整合,形成一个符合时展的、独具特色的、较高层次的、兼容并蓄的校园文化,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文化强省和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1.有利于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校园文化的特殊性。地方性、应用型的特色校园文化将会给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思维以及行为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并明显体现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等诸多方面。例如,铜陵学院大力实施“八百工程”,被安徽省教育厅领导誉为“具有战略思维的大手笔”,与地方共建“四个中心”,发挥青铜文化建设优势,加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担任首任“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受到了刘延东等领导的关注和批示。通过“八百工程”、“四个中心”和青铜文化建设带动整个校园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让铜陵学院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目前,联盟各高校利用资源共享优势,对各自的校园文化进行了有机整合、凝练和提升,丰富了各成员学校的校园文化内涵,推动了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培育具有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

分散的校园文化资源通常无法形成大影响和大格局,虽然特色校园文化能够展现一所院校的与众不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太过“单调”的校园文化也存在诸多弊端,如给自身的推广及传播带来一定的阻碍。所以,有必要积极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以整合不同高校的校园文化资源,让校园文化得以丰富的同时,更加突出各自的特色。作为一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联盟组织,联盟高校比较早地落实校园文化资源整合工作,形成了一批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创建部级和省级思想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大学生科技文化创业园,成立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省级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作为整合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开展各种项目研究、竞赛活动等,以推动不同高校的学风建设,从而促进各自校风的形成,最终使得所有联盟成员均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大学生精神品牌形象。

3.有利于学校构建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整合那些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价值的校园活动,并使之成为整个联盟高校的共同活动,能够扩大该校园文化的知名度,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校园文化整体品位的提升,促进校园健康形象的树立,与此同时,能够为成员学校之间的比较设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参考标准。如联盟各高校都认同了“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但合肥学院增加了“国际化”,安徽科技学院提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又彰显了各自特色。这些“求同存异”的办学价值观便于联盟高校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就成员学校内部而言,共同的“地方性”办学定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落实中又体现了各自“地方性”特色,各高校结合各自地方区域文化和办学历史积淀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通过有效整合校园内外部的文化资源,凝心聚力,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学校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4.有利于提升学校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联盟高校通过取长补短,资源共享,能够加强各成员高校的交叉互动联系,从而促进整个联盟功能的完善,通过各自成员高校内、外部资源整合的方式促进所有成员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实际操作环节,基于文化管理角度分析,成员高校应针对价值观念以及行为风气等予以重点融合,不仅如此,还需要对各个成员高校建设的侧重点进行沟通协调,避免重复建设。目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员高校不断增加,功能不断完善,通过组织和参与大型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影响力日益增大。如皖西学院立足皖西大别山革命圣地,发挥红色文化精髓,将弘扬皖西红色文化和优秀地方文化资源为教育资源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整合校内、外文化资源,设立皖西地区革命传统教育展和皖西文化展两个展馆,与地方政府共建了20多个校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课堂教学、开展课外活动、课题研究、创建廉政文化研究中心等多种举措,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非常好地处理了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总之,通过高校自身努力,校园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不仅能够促进高校与地方优秀文化的融合,而且能够推动高校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最终促进联盟学校各自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三、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校园文化具有典型的动态特点,会由于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化。所以,在大学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不可因循守旧,机械地套用某一种模式,特别是企业文化整合典型的集中模式,而应该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客观情况,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价值理念以及未来发展目标来选择性地汲取其它成员高校的校园文化资源。换而言之,不同文化、区域和历史背景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应有所侧重和取舍,既落实好中央文件精神,又体现自身办学活力和区域特色,真正贯彻客观性原则,做到“百花齐放”。

2.可持续性原则

文化属于典型的历史生成物之一,任何文化均诞生于历史发展和运动之中。没有历史的文化往往都是浅薄的文化。对于学校尤其是高校而言,其核心价值在于文化的继往开来,在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应继承地方文化的优秀传统,积淀底蕴,坚持那些积极的传统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校园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例如,黄山学院成立徽州文化研究所、创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发挥皖南文化特有的优势,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成绩显著,成果丰硕。合肥学院一直秉持不断创新、继往开来的理念,上世纪80年代初就面向国外,与德国等相关高校和地方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汲取西方国家优秀的教育管理文化理念,及时且高效地解决学校运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从而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目标导向原则

行为属于一种典型的习惯性模式,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有必要确定正确的目标导向,并采取积极的引导方法。联盟高校要有意识地大力倡导和深入发掘本地、本校历史文化中表现出中国传统美德的典型人物或者事例,通过专业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科研项目等作为载体,深入研究,充分宣传,使其能够起到积极的榜样模范和目标导向作用。如宿州学院充分挖掘本地和校内历史文化资源,建立“三馆三所一园”,创建“泗州戏学院”,给大一新生发放学校大学精神读物《孟二冬:不朽的师魂》、组织大一新生参观校内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孟二冬纪念馆”和观看电影《孟二冬》,便属于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引导,借助多种形式帮助大一新生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之内了解这所学校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孟二冬精神的育人功能。4.最优化原则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坚持最优化原则,即尽最大努力地科学组织以及安排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以及优化活动,一方面要竭尽所能地实现校园文化资源整合效果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还应避免给学校以及全体师生带来过重负担,以免过犹不及。只有坚持最优化原则,才能够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获得更大的回报。联盟高校在校园文化资源整合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最优化原则的意义并积极付诸实践。

四、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设计的思考

1.高校精神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追求“与时俱进”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学校精神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中,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办学思路,唯有如此,才能满足国家、社会日益发展的现实需要。那么始终坚持“入世”的办学思想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联盟高校宿州学院升本10年以来,一直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根本任务,以顶层设计“十大工程”和“四创工程”为抓手,把大力弘扬“敬业向学”的孟二冬精神和学习实践孟二冬“淡泊名利、潜心育人,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崇高品质作为该校大学精神的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皖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发展之路。学校依托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宿州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为研究平台,整合校内孟二冬纪念馆、赛珍珠纪念馆、革命传统教育馆、孟二冬精神及传统文化研究所、赛珍珠研究所、布克研究所等校内文化资源,深入推进“创优秀大学文化工程”,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大学文化体系,开展的“弘扬孟二冬精神,建设宿州学院大学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获教育部2010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2014年4月15日,CCTV-4《中国新闻》栏目以《宿州学院实施优秀大学文化工程构建文化育人体系》为标题,报道了宿州学院在创优秀大学文化工程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

2.高校行为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体现“爱与责任”

“爱与责任”是高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体现。在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工作中,和谐师生关系将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教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联盟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2012年12月,淮南师范学院颁布文件,在全校范围内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专题活动,发动全体学生通过投票方式从学校诸多优秀教师中再挑选出最优秀的前10位。池州学院2014年4月11日举行第四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以“与祖国共成长、与学院共奋进”为主题,包括思想教育、学术科技、实践创新、文体娱乐等主体活动,有力推动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巢湖学院等其它成员高校也举办类似活动,在参考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该活动变为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这些评选活动的开展,能够加深学生对任课教师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便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之情,从而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当然,仅仅通过诸如此类活动的开展,其效果还远远不够。若想让师生关系发生实质性转变,拉近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充分体现对学生的“爱与责任”。一方面,教师应不断“充电”,提高修养水平。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一定的真知灼见,同时还应培养和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不吝啬对学生的爱,来吸引和影响学生,获得学生的配合,使其参与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之中。另一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探究欲望,让他们愿意亲近老师且有亲近的途径,从教师那里获得弥足珍贵的经验或启发。积极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与基础。联盟高校通过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校园文化节、大学生科研项目、大学生创业、大学生辩论赛等,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场所,为师生沟通和交流提供便利,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组织和开展一系列活动时,相关领导、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既能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又加深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充分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爱与负责”。

3.高校制度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强调“以人为本”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健康发展的保障。联盟高校大部分都是新升本地方院校,升本时间短,本科办学经验不足,管理制度建设需要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完善。成员高校通过联盟这个大平台,积极借鉴其它高校的制度文化,查缺补漏,促进自身制度文化的不断升华,真正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巢湖学院在制定“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文件中,把“以人为本”作为其建设的基本原则,整合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学术文化、活动文化、形象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各种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大学精神,坚持校园文化“三贴近”,充分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联盟各高校要将校园文化精神贯穿到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要健全管理体制。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工作中,不仅要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同时还应该充分听取广大学生的心声,真正落实“以人为本”。针对一些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普遍存在空间不足问题,学校有必要重视并推动“无为而管”的政策。后勤管理与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一些联盟高校尝试让学生参与,实现了共同管理,效果很好。成立一个负责学校膳食管理的委员会,让学生和食堂管理部门能够有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选出优秀学生,让其担任副班主任等职位,通过这一类途径培养一批实践能力优秀的学生干部。成立一个调查研究机构,专门负责调研以及解决和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关的诸多问题,如晚自习场地问题、宿舍夜间定时停电问题、食堂菜色问题等。上述举措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减少学校相关方面过多的投入,从而实现对学校制度文化层面上的不断整合与优化。当然,个别学校在某些管理上投入过多关注和资源,显得过于“有为”。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表现的太过细致,凡事均亲力亲为,严加管控,然而这对学生而言有时并非一件好事。诸多宿舍检查和上课情况检查等事宜完全可以交由学生去做,一方面能够通过实践以锻炼学生的做事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在管理过程中,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均应坚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发挥榜样作用,按时出席相关活动,假若因事迟到或者早退应对其他人员说明缘由并表达歉意,切忌以职位压人。领导和老师如果触犯相关规定,学校不应刻意隐瞒,而应该如实通报并给予相应的惩罚,千万不可,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在学生工作中,绝大多数领导和教师均能够做到平易近人,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这种工作作风和原则更容易走入学生心中,获得他们的认同,所以,在学校制度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工作中应大力推动。

4.高校物质文化层面的整合设计——突出“文化特色”

五、结语

校园文化论文 篇二

[关键词]校园文化;审美功能;美育

随着各种新的教育思想的探索与传播,“校园文化”在整体育人方面的强大作用正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各类学校的普遍重视。那么究竟什么是校园文化呢?要弄清楚这一问题,首先就要研究一下什么是“文化”,弄清了“文化”的含义,自然也就可以对校园文化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界定。在我国,“文化”一词较早出现在文献典籍《易·贲卦·象传》中,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人文教化”的意思。“人文教化”包含着“人创造文化”和“文化创造人”两层意思,即文化是由人创始的,人创造的文化同时又对人施加了影响,从而也创造了人。这两层意思有点类似于马克思在谈到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时所使用的“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这一对概念。“人文教化”思想的两层意思都没有离开“教育”这一内容,即人在生产活动中受到教育,创造文化,这种文化同时又进一步对人实施影响,教化于人。

这样看来,所谓“校园文化”也就应该指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校园“已经形成”的文化,一个是校园“正在形成”的文化。“已经形成”的文化指一个学校的历史积淀、历史景观、历史人物、历史形象、历史典故等,它是一个学校一直传承的历史传统与历史精神,即“人创造文化”。而“正在形成”的文化则指当下校园内的各种教学活动、正在建造的校园设施、校园景观、当下校园师生的进取精神、创新能力等,它包含一个学校当下活动的所有内容,是人的文化创造。当然,从横向来讲,我们还可以从校园文化的性质出发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种。“物质文化”指那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硬件,如学校建筑的布局,校门、大型壁画、校史馆的设计与修建,学校绿化景点、学校雕塑的创作设计与修建,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厅堂的陈设布置,教室、走廊的布置,校园网、黑板报、橱窗、阅报栏、标语牌、广播、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设备设置等。学校的这些硬件,作为学校文化的物质构成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群体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学校的“精神文化”指那些抽象的、观念性的文化软件,如校园精神、校训、学术氛围、校风传统,舞蹈、音乐、书法、绘画等演出与展览,人文艺术讲座,经常开展的辩论赛、演讲赛、运动赛、征文大赛、文化艺术节等,这些文化偏重于对学生精神方面的教育与养成,这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与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自豪、崇高的冲动,而广泛的对外交流和社会实践又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我。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负责,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新型大学生。

需要说明的是,学校周边的文化环境与校园内文化的关系也是紧密的,对于学校的影响不能忽视,因此本文认为,校园文化还应该包括校园周边的文化。如果我们将通常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称为校园的“内文化”,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校园周边的文化称为校园“外文化”。现今,社会环境对高校的影响实在太大了,社会上的拜金主义、淫秽下流低级的社会垃圾、网吧等游戏场所、武打黄色等荧屏图书毒害着学生,各种坏人的教唆和引诱也考验着那些涉世未深的莘莘学子。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同社会的联系,尤其是加强与学校周边政府治安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加大整治力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外环境,加大校园内环境的向外辐射,让校园内文化更多地影响社会,而不是校园内文化被社会所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是由教师、学生与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良好的校风需要学校每一位成员都尽到自己的责任,学校工作的哪一个方面都必须得到重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研究某个具体问题时,不可能忽视教学和教育的其他问题、方面、因素、组成部分和角度。”[1]唯其如此,校园文化的构建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那么,为什么说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教育环节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呢?笔者认为。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历史证明,校园文化、风气对高校形象、学生性格的养成、教师品位的提升十分重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让学生充满朝气,教师充满活力,学校富于创新。校园的精神文化对一个学校的文化品性起着主导作用,周远清同志就认为,由学校的办学方向、学术氛围、学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学风等聚合而成的校园文化的格调和品位,“渗透到学校由内而外的方方面面,构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某一门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2]。国内许多高校之所以校风差别很大,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各个学校的历史精神与文化传承不同所致。

其次,就现实而言,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尤其是素质教育的大力开展,从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到素质的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课程概念的外延也大大地扩展了,这样,凡在学校习得的文化就被统称为课程。如此,“学校的墙壁也可以成为‘教材’、‘教师’,也成了课程;学校图书馆的充满文化气息的走廊,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可以被感受到的催人奋发的精神,学校对真理的崇尚和追求,学校维护伦理的传统力量,还有学校幽雅的自然景色等等,由它们有机组成的学校文化环境,都成了课程”[3]。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显得重要了。作为隐性课程,它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正式课程。校园环境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隐性课程构成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它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有学者将潜在课程的价值特征概括为“教育生态性”、“时空多元性”、“潜移默化性”、“模糊制导性”、“深度创造性”“效用深远性”,从而认为潜在课程是“培养学生素质、知识、智慧和技能的合理结构不可或缺的充分必要因素”[4],是很有道理的。

再次,教育从来都是整体的,要充分开掘高校所有育人手段、资源,发挥高校资源的整体优势进行育人,这是人们对教育认识上的一次深化。许多教育学者均十分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杜威认为:“政府、实业、艺术、宗教和一切社会制度都有一个意义,一个目的。那个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个人的能力。”[5]给学生提供一个利于生长的环境,让其充分、自由生长,是杜威一生不懈追求的教育梦想。陶行知先生深受杜威的影响,他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同样强调课堂之外的教育对人的塑造力量,他认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_[6]校园文化作为学生课堂之外的重要学习生活环境,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与塑造力量。

校园文化的特点总体表现为“和谐”,现阶段所提倡的和谐校园,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校园文化的和谐以及校园文化与课堂讲授的和谐。校园的“和谐”重视教育各系统因素的协调和默契,表现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和而不同”的重要思想,其实质就是要倡导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和”与“不同”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条件,构建和谐校园就是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的“和合文化”。

无论是校园的“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无论是“已经形成”的文化或“正在形成”的文化,校园文化都以其强大的历史功能、思想教育功能、精神陶治功能、环境改造功能、美育功能等,在潜移默化之中,以其美感文化的特性,以环境取胜的亲合力、感染性,成为高校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校园文化所有这些功用中,它们的作用并非是均等的。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最应该重视的是它的“审美”特性。美育功能是校园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功用,只有以“审美”为基本标尺,才能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首先,这是由美育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美育的效果机制上看,只有以美育人,以情动人,才能深入个体,愉悦个体,起到育人的作用。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以人体为喻,提出了“五育”并重、融合发展的思想。他指出:“譬人之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7]“五育”之中,他认为美育“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大力倡导美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他很重视美育,并注意公共美育设施的建设与发展。高校是育人重地,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需要重视“美育”功能,惟其如此,才能体现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用意所在。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是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美育的真正落实要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审美建构上。和谐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以其无声的育人力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次,美育功能渗透在校园文化建构的各个层面,不通过美而进行的教育是困难的,而校园文化的任何其他育人功能,如历史功能、休闲功能、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精神陶治功能等也正是通过美育功能来实现、起作用。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与课堂内的知识传授与教师的当面讲解不同。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有追求美、享受美的权利,他们有着自己多重的人生兴趣与追求。而校园文化以其活泼的形式,以其赏心悦目的舒适感,以其浪漫的风格节奏,以其对于学生自身兴趣的感染与诱发,以其无压迫性的自然景致满足了学生自身兴趣的需要,成为学生乐于接近的东西。校园文化的审美陶冶能使学生更好地在审美的体验中意识到个体的存在,意识到个体价值的实现与满足。

再次,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要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认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8]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的生命必然介入的感知体悟过程。他们必须在情感上接受、思想上理解、行动上追求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受到教育,有所进步。而校园文化正是以一种环境的塑造力给这些学子提供这样的一个感受经历的过程。教育总是内在的教育,内化的教育,生命的教育,教育的关键是要能激发个体的主动性,达到个体的“自我完善”,也就是要内因真正起作用。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无疑在这一点上是最具有优势的。

德育一直是各类学校放在首位的工作,然而最好的道德教育也必须借助于审美的介入来完成。大学校园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充满人文智慧和人文关怀的文明圣地。文明的校园环境、求实的学风、严谨的校风,对人的荣辱观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让一种积极的校园文化成为衡量善恶美丑、是非曲直的标准,并使其转化为学生对荣辱观念的判断标准,真正做到环境育人,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重视校园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必须要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

1、美育要与特色结合起来,各校自然环境不同,学科风气不同,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就不可强求一律,而要做到多样化的统一,这既是美学的基本准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各高校之间文化建设要多样化,不可千篇一律。同一学校内部也要做到“和而不同”,将丰富性与自身的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

2、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一种求真、向善的文化建设思路,要培养学生的崇高感、优雅的风度、恰当的处事方法、敢于负责的勇气,这是高校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校园文化建设无须华丽,要朴实、朴素、凝重、沉思,富有启发,以其直观的形式,强调学生的情感与生命的参与。

3、美是非功利的。切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将较强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引入其中,走形式,讲排场,只美化面上的东西,而忽视那些真正影响学生的地方。校园文化建设要淡化实用,这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学校就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之上,要立足于长远。“大学的环境不能和社会一样,大学要高于社会,因为大学是培养未来社会的人,未来社会要比今天社会更美好,更接近理想。”[9]王义遒教授的看法,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大学校园文化不能做成面子工程,要讲求其价值的引导作用。

4、校园的美育功能务必体现于细节上。“润物细无声”,不必求大,不必求势。百米长的人文走廊固然需要,上万平米的广场固然需要,但这些毕竟要受到资金、场地等多种条件的限制。实际上,校园的一草一木都能实现它的美育功能,举手投足之间的美有时更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重视细节,投人小却收益大,希望能引起学校文化建设决策者的重视。

5、学校教育是整体的,通过校园环境的改变来教育学生要与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教师言谈之美,课堂设计之美,管理人员的管理与关怀之美等都是应该注意的。当然作为教育的接受者,学生与校园文化之间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有“辨别音乐的耳朵”,有“能欣赏美的眼睛”,我们就要不断加强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只有这样,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美育系统才能真正建立起来,我们的教育也才能真正达到“和谐”育人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王家驹等译.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p2.

[2]周远清.从“三注”到“三提高99——关于人才培养中教育思想观念的探讨[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2).

[3]张楚廷.教育观念的深化[M].见周远清,阎志坚编.论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43.

[4]石亚军.人才成长岂止在课堂[J].中国大学教学,2003(5).

[5][美]杜威著,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p100.

[6]陶行知.谈生活教育[M].见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p267.

[7]蔡元培.对教育方针之意见[M].见: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蔡元培美学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p5.

校园文化论文 篇三

一、准确定位,内容具体。

作为经历百年风雨的老校——邢台学院,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给学校一个合理定位。邢台学院抓住这个契机,根据国家要求的未来学校发展的目标,密切结合时展趋势,制定了邢台学院的先进校园文化办学方针。让所有的邢台学院人都能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最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夯实基础。秉承‚纯德实学的校训精神,培养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了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地方,走‚特色兴校,以质图强的发展道路。同时,学院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还重视文化的辐射作用,实现图书馆、网络资源文化的共享,努力提高邢台学院人的文化素养,为把邢台学院打造成一个文化产业和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基地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明确理念,转变观念。

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一流的人才。邢台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认识到要很好地完成学校的最终培养目标,必须要抓教学质量。只有有了一流的教学质量,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具有高文化素养的人才。邢台学院非常注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和提倡人文素养,尤其是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最美好时期,在这期间,进行良好的人文素质培养,对其精神境界的提升,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邢台学院对新生要进行的一项训练就是军训。它是统一行动,严明纪律,培养集体荣誉感的一项基本训练形式。本着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主题,邢台学院开设了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及人文素质培训及一系列的讲座,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贸易经济系在校大学生除夕义救车祸男青年,他的行为依然让我们感到温暖,贺伟龙的救人事迹在牛城晚报、燕赵都市报、长城网、网易新闻等各大媒体报道,为80后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了榜样。

三、推动研究,加强协作。

高等院校是知识的殿堂。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强调和崇尚的是学术,追求的是真理。高校师生在平等公开的气氛中尊师重教,自由民主地切磋学问、本着共同提高的原则,在无际的知识海洋中探讨科学,追寻真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个性的追求,大学生思想活动的差异性、选择性、独立性日益突出,势必要求高校的教师、辅导员的素质也要不断提高,应尽可能地做通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更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当然适当的、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方式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邢台学院与抗大纪念馆等单位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基地,利用实践课、周末、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到三家共建单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和地方历史文化教育。近年来,我院坚持以服务邢台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走‚特色兴校,以质图强的发展道路,积极开展服务地方的应用性研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应用型学科专业,不断增强师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而不懈努力。校企合作更是双赢之举,是高校贴近地方经济发展坚实的一步。校企合作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改造,有利于校企科技经济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高校教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生产、教学科研课题的捕捉。邢台学院与河北御芝林药业举行校企合作;与邢台房地产业协会签约;与河北强久集团进行校企合作。河北省侨联冀台大学生交流营来我院考察交流,在考察交流活动中,我院学生与台湾学生在校园文化类、校园活动、社区义工类、实习见习类、创业就业、学生社团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相互交流,并参观了我院邢窑研究所和体育馆。总之,邢台学院为师生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科学、人文环境和氛围,邢台学院在诸多社会实践中逐步成长、成熟起来,在要成为既有鲜明个性又大爱他人、关注团体、关心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

四、注重活动,营造氛围。

高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着多彩的魅力。行走在邢台学院的骄子们,在向往与憧憬中,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高水平学术文化讲座,以期提高自己的思想。并在学习中思考,这样才有可能更多地参与富有创新意识的课外科技竞赛和活动,这些益智活动是在课堂上学不来的。邢台学院抓住重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文化长廊,发挥党、团、学组织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环境。邢台学院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成功举办了百年校庆大典;院团委与中文系举办‚2012年‘动感地带’名师巡讲活动;文联主席专题讲座;朗诵比赛;舞蹈剧表演;全国英语口语大赛;迎新晚会;就业指导座谈会等等,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给许多大学生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展示才能的空间,数以百计的学生社团更是大学生展示技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实践的大舞台。在这个无比广阔的空间里,不仅使学生感受艺术氛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欣赏和鉴别能力。邢台学院多次参加大学生辩论赛、省高校的人文知识大赛活动,邢台学院在省大学生人文知识大赛中连创佳绩。这些活动既能陶冶学生情操,又能丰富文史知识,还能锻炼辩证思维,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构建体系,实现融合。

任何一所高校都应强调人文与科学的自然渗透与融合,体现人类文化的整体性以及现代科学发展的态势。邢台学院提倡大文大理的观念,本着要培养出一批人文与科学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邢台学院实行了大类招生,制定并实施了与之相关的综合性学科交叉的教学计划:刚入学的大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淡化专业,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流培养等等。为了早日实现大文大理的融合,早日实现人文与科学的合璧,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邢台学院人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早日实现学科真正的融合正在积极努力进行探索。

六、加强领导,重视创新。

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逐步走向完善、逐步深化的过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的核心是奉献和责任。邢台学院人非常重视教师的精神风貌,因此,邢台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即师资素质的培养。邢台学院无论领导还是普通教师,人人以身作则,真心把自己当作一支无私奉献的蜡烛,默默地在为邢台学院的发展进献一份微薄之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其实就是师资素质的一种体现。当然邢台学院还非常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在竞争无比激烈的情况之下,面对各种矛盾和挫折,邢台学院的每一位教师都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协作能力和自我鉴别能力。因此,锐意进取、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着力从各方面影响和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学会做人、做事、生存和生活,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kaoyantv.com〕。高校是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引领者。邢台学院人在邢台这所文化古城中,沐浴着古文化的浓厚氛围,积极努力地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在学术上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学术上不断有新的成果。物理系教师刘鹏参与了多项‚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另外还参研了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光通信、全光网络、新型特种光纤及光纤器件、光纤传感、光纤激光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我院窦孟朔教授主持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发展研究”获准立项,这是我院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实现了我院该项目立项零的突破。这是我校继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突破后取得的又一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的,而是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长期积累、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是科研工作坚持不懈、长期努力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我校科研项目申报层次的不断提高,标志着我校的科研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邢台风韵〃古都新貌”美术创作、展览、出版文化建设工程立足邢台、描绘邢台、宣传邢台,加强高等院校与地方文化建设的结合,提升邢台整体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推动邢台学院影响力、美誉度和知名度。我想邢台学院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校园文化建设会更加完善,一定能体现出地方高校的整体精神文化风貌。

作者:范爱菊工作单位:邢台学院文学院

第二篇:高校党建思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力

一、网络环境下,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建设

计算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高校科研,教学,管理提供高效的服务,同时对高校的党建工作也带来了巨大影响。提高高校党建工作,使信息网络化建设在党建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信息网络化的渗透,使高校党员群体的思路面临着新的改革。过去,因为只能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载体,所以学校和政府可以对这些载体所传递的信息内容进行监控,过滤,甚至直接制作信息。随着网络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渗透,网络垃圾、网络黄毒以及一些政治性网站的产生,对高校师生的思想信念,政治立场等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高校的党建工作必须跟上时代节奏,将传统的教育方式革新为互动的、交流的,进一步拓展党内民主渠道。同时网络化的渗透,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机遇。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党的相关著作,实践素材等重要资料都可以便捷的通过网络传播;在研讨中的问题,可以在网上快速查找相关资料。网络的便捷性有助于党建工作,增强政治教育的效率。可是,由于信息网络化,高校的党建科学水平需要有更高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完善发展,我们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它突破了地域,领域的限制,向着互动,互联的方向发展。高校也实现了“办公信息化”,“办公自动化”,“管理一体化”等管理方式,对党建工作的透明度,党内民主化得以提升。此外,微博,微信,博客等一些网络信息传播手段更加个性,多样,多元化。所以将网络信息技术引入党建工作,即拓展了党建工作领域,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党建工作在高校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式。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项,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高校师生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主要有时三种形态的结合: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内隐文化,通过高校校服,校徽,校牌等高校的内在形态如高校的道德准则,价值观,情感气质,思维方式等表现出来;物质文化包括高校的整体硬件设施,如办公设备,教学设备,高校建筑,校园绿化等;制度文化就是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就需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物质文化作依托,制度文化作保障,三者共同发作功能,实施对高校学生的教育。网络技术对高校的渗透,丰富了高校的沟通方式和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一方面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另一方面也威胁着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网络具有开放的性质,这样就为传播反动、色情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网络在对高校发展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由于网络的虚拟特性,所以外界对其监督十分苦难,对高校学生的道德意识严重削弱;西方的价值观,文化等使学生思想上产生混乱,价值观扭曲,效仿西方生活形态,导致极端的个人价值取向。因此,精心建立校园文化的同时,宣传网络道德、倡导自律、扩大正面积极的影响、及时处理垃圾信息,加强校园文化管理。在网络的环境下,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高校党建工作思路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高校文化建设要将党的思想作理论基础

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党的思想理论上,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使用网络媒体进行党的思想宣传,提高师生对党的认识,利用党的思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将校园文化措施落实到实处,保持校园文化跟上时代节奏,展现校园文化的创造力、生命力,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二)用党建思路引导校园文化创新

党的组织建设基础工作是干部队伍的构建和基层组织的成立,党组织对校园文化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党建思路协调校园各部门文化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对相关的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使整个部门共同关注校园文化建设。

2、党建思路学生社团作用的发挥。目前,高校的学生社团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组织是学校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党建工作,学校党组织对学生社团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三)发挥党建思路,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党的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学校党组织可以说是高校的政治灵魂,推动着高校健康快速的发展。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做到思想对思想的启迪,情感对情感的交流,文化对文化的熏陶,人格对人格的凝聚,始终保持党的思想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所以要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思路结合起来。校园文化与党建思路培育共同的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通过党建思路的渗透力,将党建思路寓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内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经过党建思路的促进,形成文明、民主、进取,和谐的高校文化氛围,不断整顿高校校风、学风、教风。实现党建思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人文校园的目标。

三、结语

网络的出现,革新了党建工作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网络的环境下,党建思路的传播更有利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影响和引导。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党建思路更好的引导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实现。

作者:黄鹂工作单位: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等职业校园文化建设思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高等职业院校是直接向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育人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重要目标,而校园文化建设则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大学生成才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在当前举国上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为我国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还担负着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校园是否和谐、培养的人是否具有和谐精神对我国当前和今后建设和谐社会影响重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学校党委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把握好方向,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内容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其次,要最大限度地激发校园活力,集中精力抓好学生教育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创新团队与创新平台建设等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工作,共同营造和谐奋进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以人为本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是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树立以学生和教职员工为本的思想。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地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学生的是学校的主体,既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他们创造出更多的锻炼机会,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环境。教职员工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学校要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根本措施,要着力营造有利于广大教职员工作用发挥的平台。高等职业院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社会服务功能。高等职业院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动态的科学管理方式,合理设置专业,集中力量做好专业实力的巩固及拓展,这样既能使学校与社会需求很好接轨,使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学校信誉,又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真正实现育人的职能。

三、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人文氛围和带有学校自身特质、有着延续性、感染力和独立的生命力的元素和符号的总和。在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

(一)物质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校园物质文化是按照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而建设的学校硬件环境,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包括校园布局、建筑雕塑风格、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和各种学校活动的设施等,对身在其中的学生起着“环境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其物质文化的营建,以利于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功能。我们铁岭师专地处部级园林城市、中国北方魅力水城———辽宁省铁岭市新城区,西倚凤冠山,北与部级湿地公园莲花湖相邻,风景秀美,景色宜人。学校占地总面积552亩,建筑面积186313平方米,现有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理化生基础实验室、语言实验室等多种类型和功能的实验室85个,大型校内实训基地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0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94.638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60余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期刊2.9万册,另有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6个专辑。还建有高标准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可容纳5000人的部级体育馆,千兆校园网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校区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个“校在绿中、楼在林中、园在景中、人在花中”的新校园。我校在建设美丽新校园的基础上,还充分重视校园内部其他硬件物质文化建设。比如:所有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宽敞明亮的教室,教室里有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学生宿舍舒适、整洁;教职员工都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场所;学校还加强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近两年学校大量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条件,建设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和实习车间等。

(二)精神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它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主要体现在办学宗旨、教育思想、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从整体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色。首先,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高等职业院校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学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要有意识地将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融于教学之中,使教书育人相结合,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精神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校风建设。校风主要包括教风和学风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其中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保障。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在全校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为此,近年来我校相继开展了“师德标兵”和“教学名师”的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的学风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都有重要意义。我校近些年来狠抓学风建设,从出缺勤考核,严肃考风考纪入手,狠抓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开展“学习标兵”等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学校的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大学生活中有着充足的课余时间,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因此,近些年来,我校特别注重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一系列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比如举办各种讨论会、演讲会、征文大赛、学科竞赛、辩论会、学术沙龙;每年都利用节日、纪念日等有意义的时刻举行大型文艺汇演,如“元旦”、“七•一”、“教师节”、“国庆节”大型文艺演出;每年都组织开展好校园十大歌手比赛、音乐欣赏、校园“才艺秀”、时装表演等文化艺术活动;学校每年分别召开全校和各学院运动会,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既推进了高雅文化进校园,提高了全校师生员工欣赏文化艺术活动的层次和品位,又对学生进行了各种主题教育,陶冶了情操。再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还要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学校是一个大集体,师生员工都处在集体之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产生“从众心理”效应。近些年来我校十分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教导人”,培养了正确的集体舆论导向。比如:我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明确的“创建本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各学院也相应地制定了各自的奋斗目标,于是在全校上下就出现了人人为早日“升本”成功做贡献的局面;学校每年都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广大师生员工就争当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人人上进;学校还组织“志愿者”、“送温暖”、“献爱心”等公益活动,师生员工就增强了互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校特别重视抓好宣传阵地,创办了学生工作通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等,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的舆论。通过上述种种办法,营造出了一种思想性和理论性兼备的高格调、高品位、艺术性的舆论宣传格局,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了正能量。

(三)制度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校园制度文化是由学校制度所承载、表达、衍生和推动的文化,是一所学校渗透在体系架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中的价值观念和风格特色。《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该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大学必须发挥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中的养成育人功能,加强法制教育,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律办事,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要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我校在制度文化建设上主要进行了如下尝试:一是建立健全党代会、职代会、学代会和团代会制度,切实扩大广大师生的参与权和知情权,用民主的方式,营造民意顺畅的氛围,调动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师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专心学习工作而又和谐相处,制定了《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等各种规章制度,方方面面做到有制度可循,为学校各项工作保驾护航。三是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运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引导和约束师生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总之,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把它纳入学校长远规划,进行战略性的构建,把大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统筹考虑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方式,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合理的方式,以不断地完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这也是我们课题组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作者:赵凯工作单位: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试校园文化与现实的冲突

一、校园文化与现实冲突现象的大背景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也在经历着这种冲撞。正是有了社会文化的冲撞和转变,才促使人们不断正视新旧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转换问题。现代文化传播方式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缺少理性判断的特点。文化冲突带来的问题,最终以文化的方式渗透到了大学校园,演变成校园文化与丰富多彩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结构的大变革对精神文化领域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不总是同步的。由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基础和上层的关系、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多元文化的提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诸多文化对我国高校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力量。在这种激烈的冲撞中,校园文化同样展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又有其特殊性:自主、自发性高、团结性强、传承性大,这些特点是把双刃剑,利用好将会对我们的校园物质、精神文化,对学生灵魂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人格、坚毅的意志等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校园文化与现实的冲撞在根源上是价值观的冲撞。文化的冲突在于每个个体坚守的价值观的冲突,价值观的冲突构成文化的差异性。在社会大范围内,这种差异性是真实存在着的,因为其符合个体独特的文化习惯、思维方式,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保留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当文化差异到来时,我们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学校这个小范围内,所带来的冲撞就是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彼此否定和相互竞争。如今,多元文化带给教师和学生多种价值观,每种价值观都将对个人乃至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起到种种促进或者倒退的影响,抓住价值观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校园文化与现实文化冲撞的关键点。

二、校园文化价值观与社会文化冲突的类别

(一)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在大学校园高尚的象牙塔中,传统观念以崇尚理学,礼治为主导。以孔子为例,孔子有句话叫“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意思是重视继承前人的传统,不必致力于新的创造,这是一种尊重传统而轻视创新的态度。但是总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崇古还是尚今?面对传统和现代的激烈冲撞,大学校园首当其冲做出了第一时间反应,不可否认,传统观念的世界大同、高低贵贱等文化在大学生自我认同和个性散发上的确起着负面作用。这更和现代校园文化的人性独立、民主思想相差甚远。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这类冲突正在演变为最明显的一种。

(二)我国大同文化与西方个体文化。这两种文化开始正面交锋的关键点是多方面的,体现在音乐、美术、文学、自然及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西方的自由民主精神,一直深深的影响着一代代的大学生。人们走出了天下大同的圈子,传统文化的故步自封、千篇一律消失了。高校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他们的思考方式更加鲜活、更富有创造精神,能够展开更为激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论。

(三)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首先表现在:价值观在大学校园,乃至整个市场经济下的我国社会都发生着冲撞。同时其它国家的价值观念也跨洋而来,并作用于人们思想,对大学生的行动力、价值标准、思维定式都产生一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三、校园文化价值冲突的影响

校园文化与现实的冲撞,是校内文明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取向的激烈辩论,给校园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在承认新鲜事物时,也要清醒的意识到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积极地说,活动的思维、碰撞的意识,有矛盾才有事物发展的动力,多元文化为校园文化发展指引的方向,做出典范;相反,丰富多彩的现实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标准有极大的挑战,容易造成只关注文化表面,而不深究文化底蕴,这时冲突就起了消极作用,使优秀的价值观念消融在庸俗的文化模式中。其实这两种影响是完全可以互相转化的,尽可能控制住不利影响,本身就是体现了文化冲撞的先进性。不利影响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最直观的就是如下两点:

(一)校园文化与现实冲撞对大学生理想的误导。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不断影响,使得各种低俗思想得以生存在校园文化中,这些思想以它的恶俗性、低能无趣特别能够蛊惑学生,由学生一点带动全校一面,导致校园文化被严重感染。人们的优秀价值观越来越世俗,继而渐渐被蚕食,最终让大学生不知信仰所在,或者走向错位的理想认知。

(二)校园文化价值冲突引发道德评价标准错位。近些年来,各地高校都有例子,大学生行为失常,心理变态。有部分大学生已然跳出了大学知识圣地和纯真的象牙塔之外,他们本有的道德秩序、道德标准、道德舆论和道德信念统统被的抛弃了,进而彻底走进了把无知当个性的歧途。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这部大学生如今却在不断践踏着这些民族传承。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个人主义占据了一切,而无私奉献,先人后己的精神荡然无存。

四、如何面对校园文化冲撞

处理好校园文化与现实之冲突,是构建大学生良好世界观、价值观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处理好校园文化的种种冲撞,必须从文化和价值观两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文化引导。文化引导是面对校园文化与现实冲突问题的预防性手段,首先,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符合校情的文化管理体制,对文化新接触有第一敏感度,对文化冲突有第一引导力量。在这个过程里有必要建立起全面完善的文化信息监控和快速反应机制,对进入学校的各种文化,特别是新型和潮流元素、理念,给予必要的分析、控制和积极的导向,以防止不良文化的入侵和将优秀文化曲解。其次,建立起主流文化的威信,高校中浓郁的学术氛围和高雅的审美艺术是高等学府品味的象征,也是高校应对文化冲撞的牢固基础。学校中的专题演讲、辩论、文艺活动等,除了丰富课余文化,还能在活动中促进大学生提高审美品味,自觉抵抗不良文化的传播,从而在全学校范围内提高整体文化高度。另外,浓郁的文化气息建筑、生活环境,对优秀校园文化的养成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加强价值观念教育。价值观教育是校园面对文化与现实冲突的直接应对手段。引导中,校园文化与要遵守价值观一般规律,对发生的问题注重分析和解决方法,建立科学的引导、调控,使价值观沿着设定方向发展。价值观念教育第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价值观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冲撞,极容易引起不同文化的对抗,甚至使被教育对象在其文化领域上更加坚持,结果适得其反。所以价值观教育采用正面说教的形式,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在教育的过程中利用一定的内容,环境设定,直接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巧妙地将主导价值观融入他们的思维和行动中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认知水平和对其价值观的认同。当然,高校的“两课”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正面上给出了校园文化的立场,也是大学生培养优秀价值观的直接方法。在校园文化这个大文化面对冲撞时,高等教育课程内容是最有力的文化堡垒。教育教学和文体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是我们关注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途径,并分析各类文化价值对学生的潜在影响,结合实际做出符合价值观规律的引导。

(三)加强文化建设,注重人素质的提高。在校园里教师、教学事务管理者的队伍,要从自身做起成为优秀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德艺双馨,德字在前,学校里就是德师双馨,为学校、为老师、为大学生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是在校园文化面对冲突时不跨的阵地。在校园文化引导过程中,大学生不是客体而是主体,在学校要起到主导作用。要平衡这两者的地位,充分尊重主体的自主精神。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通过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要引导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人文化教育方法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需求。大学生在面对文化冲撞时,可以发挥思维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内因上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建立优秀高尚的价值观念,陶冶情操,不断提升大学生在文化化冲撞过程中的取舍水平。校园文化与丰富多彩的现实之冲撞是多样的,这需要我们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方法论,在教育的过程中拓展文化关注的领域,把与时俱进的思想溶入教育者心中,做到有所思考,从而有备无患。

作者:刘炜炜1赵颖2周家明3工作单位:1、2、3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坚持主流思想,丰富校园文化,开展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还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教学设施、校园规划和校园绿化为载体的物质性文化能够大大激发大学生对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感知方面的激情和热爱,提高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形成对自然和社会更深层次的尊重;而校园规章制度、行为守则将引导大学生建立认知正确的行为预期,形成以遵纪守法为原则之一的行为取向,并且将法律意识融入于自己的灵魂;精神性文化则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情感气质的塑造,进一步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道德的修养,培育其主动接受教育与施行自我教育的意识,推进大学生达到成才与自我成才的统一。如今,多元文化兼容并包,相互激荡,已经成为当今文化发展格局的主旋律,文化软实力已经显然成为了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所以,不力求变革、不追求创新的校园文化不仅无法满足好奇心正重的青年学生的客观需求,而且跟不上时展的脚步,不能使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征。所以要充分发挥好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高品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下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使得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除此之外,面对当前多元化的发展形势,要认清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发挥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这种指示下完成的文化建设才更能贴近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学生。

(二)与时俱进,开放共通

运用创新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与世俱进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不可能自发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铸就,既需要历史的积淀、继承,更需要对历史经验结合时代背景的再造与创新。高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在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培养创新精神,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宏观战略性思考,才会培育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校园文化,才能永葆蓬勃高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的生命力。现代大学校园文化要有活力和创新力,就必须拥有开放宽容的谦虚精神、面向世界的广阔视野和与外界交流沟通的热情和能力。全球化浪潮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放眼世界,博采众长,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去迎接各方挑战。同时还必须对国内外一切先进的思想精神理念与科学技术方法广收博蓄,以充实丰富自身的建设经验。

(三)以人为本,个性教育

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人的个性不应当是肆意生长的,而应当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加以培养。通过张扬独立单位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张扬个性,是要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过程中,在内容和形式各方面更多地嵌入尊重个体发展的理念模块,鼓励自我发展,调动个体参与的兴趣;张扬个性,不是要否定过去的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来开展多种多样文化活动的主旋律,而是在继续弘扬主旋律、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不断深入,融入符合时代气息的鲜活理念;张扬个性,就是给予个体以更宽松的空间,提供更多的选择自由,让其充分认识长处并且发扬,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风格和在擅长专业领域内的建树;张扬个性,就是要从面到点,抓住一点,整合力量,意在突破,最终以星火燎原之势普及校园文化;张扬个性,就是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结合教学实际,塑造具有自我特色的校园文化。而且,我们应当认清每一个学生的爱好、追求、特点、兴趣,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挖掘其身体中内在的积极因素,使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发扬,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校园文化。培养个性必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育者必须帮助学生找出其价值、优势和潜能,鼓励并积极帮助他们成才。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观念,创造出可供学生自由生长的肥沃土壤。不仅要为学生们建立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更要为他们塑造精神模范,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资源和人文环境。

作者:于萍工作单位: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第六篇:对校园文化建设应对策略及启示

一、自我诊断

办学,是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的过程。作为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具有尊重历史的理智,更要有敢于超越已有基础的锐气。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学校文化,本人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做了自我诊断和对策研究。一所学校不仅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个性,还应在教育实践中努力积淀富有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把它变成一种教育的影响力,一种孕育着巨大潜能的教育资源。因此,在诊断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时,首先要看学校有没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其次要看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有没有体现学校的核心文化并加以落实。具体来说,可以观察多数人的言行特征,追问言行特征背后的价值追求。海华小学建于1992年。办学之初,学校就确立“以美育人”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历经二十多年,学校先后更换过五任校长,环境建设年年都在搞,“以美育人”办学特色年年都在提,但从校风、学风、班风以及师生的精神风貌等方面来观察,几乎体现不出学校精神文化所在,也没有相关的制度体系。学校环境多以名人头像和标语口号较多,没有什么内存联系和实质性的内涵,显得零散、空洞,特色不突出。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概括有以下几点:

1.没有科学规划,缺乏整体性

在诊断时发现,学校没有做过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学校的教育活动及师生活动随意性较大,校园环境建设基本上是校长根据当时的需求所定,或者是看到别的学校有什么,自己学校也盲目跟风做什么。单独看某一个实体或景观,感觉还可以,但整体一看就发现,布局不合理,主题不突出,缺乏文化内涵和彼此的内存联系,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性。

2.没有核心文化,缺乏系统性

在诊断中发现,学校虽然年年在提“以美育人”办学特色,但却没有形成学校独特的核心文化和“学校精神”。学校较少开展主题性教育活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基本上是放之学校皆准的口号,如校训是“严格、求实、拼搏、进取”,校风是“善思、真爱、团结、创新”,教风是“敬业、爱生、奉献、进取”,没有突出学校的核心文化和办学特色。从师生的行为来看,也缺乏一种师生共同追求的校园精神和主流价值观。总的来说,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没有成体系。

3.没有科研引领,缺乏独特性

在诊断中还发现,学校以前没有围绕校园文化开展过课题研究。由于没有科研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研究,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都是不完整的,也是彼此孤立的,学校的文化建设基本上是表层的、浅显的,缺乏独特性,所以严重制约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品牌发展。

二、主要应对策略

根据校园文化建设诊断出来的问题,我校认真分析其原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咨询专家,初步探索出应对策略。

1.进行科学谋划,规范活动模式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科学谋划,整体规划。海华小学依据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制订了《海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其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立足学校实际,突出“以美育人”办学特点,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朝着规范化、多样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实现以文化管理的目标。校园文化建设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别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整体规划,旨在通过五年时间的建设,使校园文化成为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使学校育人环境得到全面优化,校园文化活动出成效,办学特色更加突显,办学品质不断提升。

2.提炼核心文化,构建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独特风貌,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力量,具有无声教育的感染作用。每一学校都应该有体现学校价值观的核心文化。近年来,海华小学围绕“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的教育理念和“让每一个孩子品格更完美,生命更精彩”的办学宗旨,紧扣“以美育人”办学特色,不断深化“美”的内涵(好也、善也)和拓展“美”的外延(从一般范畴上升至生命范畴),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核心文化———德善文化。这里的“德”,指品行、品质、道德。“善”,指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学校确立德善文化为核心文化,就是引导师生确定高尚而独特的价值追求,培养良好的行为和品质,描绘美好的共同愿景。根据德善文化,学校提炼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和学校口号,初步构建了学校的文化体系。其具体内容为:校训:明德向善勤奋博学校风:以德为先,以善至美教风:善启善导善思善教学风:好学好问好思好进学校口号:做阳光的海华人,做最美的海华人!“明德”,就是要求学校以德为立校之本,同时也要求学校师生以德为立人之本;“向善”就是要求学校师生要有仁爱之心,多做对他人、对国家有益的事;“勤奋”就是要求师生认真、努力干好每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和学习;“博学”就是要求师生博学多才,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具有竞争能力的人才。明德、向善为做人之根本,勤奋、博学是成才之途径。海华小学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鼓励全校师生既成人,又成才。

3.加强科研引领,提升办学品质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既需要学校在行动层面上实践,也需要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课题研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支撑。围绕学校的核心文化和办学特色,海华小学分别开展了省级课题“以美育人,激扬生命———小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和“德善教育研究”。在课题的引领下,学校分别构建了传统文化教育、生命教育、生态教育和德善教育体,开发了生命教育、德善教育、环保教育、国学、书法等校本课程,开设了“德善大讲堂”,开展了系列专题文化活动,建立了“最美海华人”评价体系,环境建设也朝着主题化、生态化和特色化不断优化。在科研引领下的学校的文化建设变得更加有内涵、有体系、有特色,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品质日益提升。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海华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已初见成效。2011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特色学校”,校长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特色教育先进工作者”;2012年,学校被评为珠海市德育示范学校。

三、对策研究启示

1.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时展相适应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既受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又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制约,同时又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起积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根植于现代化建设中,根植于社会文化的厚实土壤中,从中不断吸取营养,不断以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如海华小学的核心文化“德善文化”就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珠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紧密联系起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必须处理好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2.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文化价值观

校园文化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同时也是一所学校文化建设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来源。具体来说,就是要确定高尚而独特的办学思想和价值追求,营造支撑价值追求的物理环境,建设支持价值追求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价值追求匹配的课程体系,建立与价值追求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3.校园文化建设需渗透和谐发展观

在学校文化建设当中,无论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物质文化建设,都需要渗透和谐发展观。具体可体现在:坚持和谐的管理思想,搭建和谐的管理平台,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总之,学校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对师生生命发展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以科学的态度开展学校文化建设,进而推动学校和师生和谐发展。

作者:彭珊梅工作单位: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海华小学校长

第七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一、“中国梦”紧密结合高校校园文化

文化是人类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2]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中国梦”是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它包含着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体现着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具有多重文化理念,可以引领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坚定当代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高校是社会文化、知识传播与创新的基地。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思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渗透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在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校园的文化传承创新主要体现在育人活动中,尤其是对青年一代的核心价值引导上。[3]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崇尚立德树人的理念,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及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加强,时刻在校风、学风、教风等环节传递着文化内涵,引领当代青年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中国梦”与校园文化建设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更是青年学生的梦。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充分运用“中国梦”的丰富知识,促进青年学生确立一个精神坐标与一种价值追求,把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内涵,提供持续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方向,内化到日常的细微生活之中,内化到高校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以保证校园文化的生命力之源,促进个人与学校、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中国梦”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一百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又反映了无数革命前辈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大学校园文化对内构成学校发展的内在凝聚力,对外则担负着推动社会开放与发展的使命。”[4]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作为一种精神向导力量,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目标,服务于高校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5]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把“中国梦”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中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信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反映,是基本政治方向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主宰青年学生各项行动的精神支柱。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受到社会变革带来的一定影响。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缺乏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会如一盘散沙,民心不齐、纷争难止、四分五裂。高等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邓小平同志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在开展“中国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其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中国梦”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中,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引导青年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提高思想素质、强化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2.把“中国梦”融入到实践教育中

自“中国梦”的相关论述在社会上传播以来,社会及高校的各种观点相互争鸣,都为青年学生提高“中国梦”的认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实践既是理论的源泉,又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反过来,在充分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高校青年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对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难免认识不足、不全,容易形成“空谈误国”,对社会发展具有一些负面情绪。而核心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思想等决定着实现“中国梦”的前进方向,它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强劲的精神动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青年学生应该主动把握“中国梦”是人民的梦这一本质属性,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青年学生的梦,认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梦想的实现与时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把社会实践工作与人才培养、社会事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在实践中要学会做人、做事,提高处理好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的能力。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才有可能梦想成真。

3.把“中国梦”融入校园生活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不同时期青年学生的特点,在现有资源与条件下,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沃土与摇篮,高校青年学生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独立的生活环境,深广的学习内容,浓厚的学术氛围,纷繁的校园文化,但学习仍是大学校园生活的基本内容。在校园生活中,各种思想政治、专业学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始终需要结合国家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需求,引导青年学生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树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努力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高校主要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就是把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把形势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让青年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经济与政策发展形势,帮助青年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理性地对待国家安全和国际社会热点问题、正确处理个人理想同祖国利益的关系、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就是引导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学习习惯,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校园文化的大学精神。

4.把“中国梦”融入榜样教育中

校园文化论文 篇四

雨花石的形成,经过了原生形成、次生搬运和沉积砾石层三个复杂而漫长的阶段,历经数亿年的运动变化才成型,还要经过能工巧匠的细心雕琢,最终才成为精美的艺术品。雨花石的这一演变过程被学校领导提炼为“兼容并蓄、至善至美”的品质,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体现学校领导对教育的高远追求。“经水濯而清华,遇熔炼而忠贞;呈胜景而纯朴,遭湮没而豁达;担重任而不倦,育群英而无私。”用诗一般的语言解读“雨花石文化”,丰富“雨花石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学校在育人方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培育人、愉悦人、塑造人、发展人,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挖掘“雨花石文化”的深层内涵,学校将体现“雨花石”精神内涵的“争先、坚守、忠贞、包容、奉献”确立为校园精神。这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拓展,也是关注师生成长过程、理解并尊重其成长过程中渐进式变化与幸福感的直接体验。在此基础上,学校将“雨花石文化”的最高追求落实到教育追求上。雨花石的美体现在“品、纹、色、形、质、声、韵”等方面,根据这些特点,学校将教育追求总结为“七行诗”:育德当如石之品,润物无声,一枝一叶总关情;校景当如石之纹,序却随机,横竖侧看总相宜;技精当如石之色,悦目如心,行行出彩齐争艳;塑人当如石之形,方圆偏倚,天生我材必有用;治学当如石之质,脆硬润泽,因材施教当无憾;求学当如石之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意志坚;为师当如石之韵,坚柔稳严,桃李不言自淡然。六合中专通过由浅入深、抽丝剥茧般将雨花石的精神、品质、内涵等融入校园,打造“有根可循”且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并将“雨花石文化”与育人理念完美融合。

二、与专业发展相得益彰

有了完整的“雨花石文化”理论体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理解、继承和发扬雨花石文化。六合中专领导很早就意识到,雨花石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正逐步形成一条经济产业链,传承雨花石文化、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是大势所趋。学校先后开展了4次雨花石文化产业调研,邀请南京市雨花石协会来校进行了三次专业设立论证,最终在工艺美术专业开设了雨花石雕刻方向,以文化促进专业发展,以专业推动校园文化传播。雨花石雕刻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从2010年开设至今已有五年历史,成为学校推广雨花石文化的中心和缩影。据许本洲介绍,学校主要从普及雨花石知识、建立专业标准、推动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完善专业建设。第一届学生是以兴趣班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共招收了20多名“学徒”,他们平时正常上课,遇到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实践则跟着受聘大师学习。在雨花石知识普及方面,学校通过组织相关教师编写校本教材《雨花石美学研究》,并开设选修课帮助学生掌握雨花石的形成、品鉴、工艺加工等知识;将历代歌咏雨花石的诗词文章选编成册,让学生通过晨读接受雨花石美好品性的熏陶。与课本相得益彰,学校还成立了雨花石校外资源调查兴趣小组,让学生亲身感受雨花石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这一以雨花石雕刻专业为中心,吸引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普及方式,让雨花石文化得以散播给校园内的每个人。建立专业标准包含雨花石的雕刻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聘请雨花石雕刻工艺大师作为专业建设指导专家,规范专业实训中心建设,营造浓郁的专业实训文化氛围。指导专家蔡康麟大师是六合区雨花石雕刻工艺的主要传承人,也是该工艺标准的主要制定人,经验非常丰富,拿到石头便能很快判断出其价值、可雕刻的形状、雕刻方式等。如今年过七旬的他常年在校“助阵”,既培养学生也培养专业教师,是校内推广雨花石文化的“形象大使”。创新技艺是传播雨花石文化的有效方式。传统的雨花石工艺加工主要是抛光、拼装和制作简单的工艺用品,产品工艺简单、附加值低。学校在雨花石雕刻专业建设过程中借鉴了玉雕、牙雕的工艺方法,推出了雨花石俏雕工艺。一枚普通的雨花石通过俏雕后价值往往提高了数十倍,这也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学习雨花石雕刻工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专业建设的主要职责,更是传播雨花石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充分利用专业优势,与六合区48家雨花石工艺加工厂共同成立了“雨花石文化产业发展联盟”,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定期会晤、岗位技术培训、定标准培养等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六合区雨花石文化产业的发展。学校还邀请雨花石协会的专家和企业代表每年举办两三场讲座,让校内师生更近距离接受熏陶。“精心打造雨花石专业文化,建特色专业,育特长学生。”学校五年来共培养了136名该专业毕业生,76人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5名毕业生在掌握了雨花石雕刻工艺技能后创业成功,实现了职教富民的办学目标,成为传承和推广雨花石文化的榜样。

三、以环境与活动潜移默化

校园文化论文 篇五

一是将火车头精神融入校徽。学院校徽以“道”为主创元素,化形为书和飞驰的机车,犹如一列迎着朝阳飞驰的机车,火车头精神迅猛前进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得到充分体现,彰显湖南铁道人像火车头一样风驰电掣,勇往直前。二是将火车头精神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的各个角落。校园内列车飞驰的标志、各种型号的火车头模型、道路的命名、文化长廊的设计、教室里的标语等体现着铁路的特征,展示着火车头的形象,诠释着火车头的精神。当人们一进入校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铁路文化气息。三是将火车头精神融入校系校园文化活动和主题班会。校系两层面的每年大型主题活动和主题班会融入“火车头”、“铁路”、“高铁”、“动车组”等要素,学习传播铁路特有文化,大力弘扬火车头精神。

2依托教育教学主渠道,大力实践火车头精神

2.1弘扬永争第一、跑在前头的“领头羊”精神,实施师生“德技双馨”工程,培育一流师生

学院始终把做高职教育的“领头羊”作为自己的目标,通过大力实施师生“德技双馨”工程,德、技并举,努力培养一流的教师和一流的学生。一是建立较为完善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做好德育的首要环节又在于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学院把师德建设作为专任教师队伍绩效考核的第一指标,在教师中大力弘扬火车头精神,树立师德高尚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造就一大批“领头羊”。每两年开展一次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评比,在教学科研评价体系中突出师德方面的评价指标,教书育人并重,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激励广大教师敬业爱生,增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建立完善的教师能力提升机制,培育一流“名师”。主要表现在:第一,学院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了教学能力测试、专业技能测试、双师型教师认证、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要求人人过关,个个有证;第二,依托轨道装备制造职教集团,与企业合作建立几十个教师流动工作站和企业大师工作站,所有教师三年一轮到企业现场培训,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进行项目开发,不断提高实践能力;第三,选拔一批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将优秀的教师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三是着力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培养道德优良的大学生。依托涉及学生思想教育、宿舍管理、心理健康、校园文化、特质培养、党团组织建设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领域的上百个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学院为学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道德教育与实践体系,搭建起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良好平台,推动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升。四是大力开展铁路段、站的顶岗实习,建立学生技能提升机制,培育学生一流技能。学院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充分运用各项资源推动学生技能水平提升。首先改革教学方式,强化体验式教学,推进课程过程考核,并定期开展技能检测与竞赛;其次利用寒假与广铁集团公司、北京铁路局、南昌铁路局等数十家路局开展春运社会实践,让数千名学生深入路段、站现场学习铁路特色文化和专业技能,从而达到校园文化与铁路文化无缝融合。第三通过组建兴趣小组、专业技能协会、社会实践等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从而高效率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2.2弘扬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自我挑战”精神,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推动教育教学质量螺旋式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的生命线,追求更高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学院的工作目标。学院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用PDCA循环,将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相结合,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自我超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由学院质量手册、部门工作手册、流程控制程序、记录文件、作业文件组成,学院通过强化从市场调研→专业设计→资源配置→培养实施→就业创业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输入师资、教材、教学实训设备、办学经费、教育教学管理等有形与无形资源,经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转化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提高的输出。

2.3弘扬融洽和谐、同心协力的“团队协作“精神,大力开展“三精”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校园文化论文范文 篇六

①某些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与职业培养目标相去甚远,未能体现其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需求脱节。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一般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共同特点,同时又有独自的特色,它需要融入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部分职业院校一味地复制和模仿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模式,导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在专业课教学中不能从职业、企业工作环境的角度出发,使得学生在毕业进入后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加重了企业的二次培训负担。

②某些职业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仅仅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招生、教学、就业、抓硬件条件建设等常规性工作之中,仅仅在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等管理部门下功夫,却将专业教师和专业建设抛去不谈。这体现了职业院校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目标、意义等认识不够深刻,建设校园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不够深入。

2校企文化对接的方式方法

2.1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同时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二要像企业技术人员那样,有较深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把学生培养为企业所用的实践型人正是职业院校的方向。职业院校在教学中要注重与生产实践的密切联系,重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实用性。而双师型教师正能够满足职业院校的要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首先要走出去,积极地将专业教师送到企业一线锻炼或顶岗实习,增加专业老师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请进来,即从企业招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充实到专业教师的队伍中来。学校自己的教师可以通过挂职锻炼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院校毕业的,对校园文化有着较深的理解,又由于有了企业工作经验,在再次进入校园后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后,会无形中将企业的管理和工作态度带入到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来,从而会进一步影响原有的院校办学思想、管理体系等,这种思想还会持续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业方向等。

2.2将企业引入到校园

职业院校学生的最关键的竞争力主要在实践和动手能力上,因此,必须引企入校。一要加强学校实训设备建设。应尽可能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营造出尽可能真实的职业环境;或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促进校企物质文化的融合。二是参照企业需求建设实践课程。各专业在课程实践课程建设中要广泛采纳行业专业和企业专业的建议,课程的编制应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突出实训环节;在教学中要采用案例教学、任务教学法等。要以毕业生就业的企业为导向,及时调整和更新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实时地将新技术新方法更新到课程中来,让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与企业社会零距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深度融合。引企入校,更要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到学校和课堂,校企联合办学。定期邀请企业高级管理层或者技术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技术以及规章制度教育,甚至可以外聘一部分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学校实训教育。学生在校园的课堂中就可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也可以尽早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真正实现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紧密结合,营造了全新的校园育人环境,促进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良好交融和对接。

2.3工学交替加强企业文化认识

近些年来职业院校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其中工学交替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使学生在一定的企业实践中去感悟企业文化。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带着从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对知识的疑惑去企业,企业给了学生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真实的职业环境,缔造了一个完整的职场氛围。学生通过在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锻炼,吸收了企业文化,进一步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消化。职业院校应用工学交替模式,让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培养和熏陶学生,为企业培养直接所用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在工学交替模式中,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在具体实践中,接受了企业一线人员的的教育和指导,学生通过企业的管理,无形的企业文化渗透,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自身的团队意识。在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每名员工都有自己的分工,从接受任务,到生产过程,到完成任务,所分担的部分都应当保质保量完成。能够保证总目标的顺利完成,是因为从事这项总任务的人都要具有团队意识。学生在工学交替模式中可以培养出良好的职业品质,从而更好地向职业人过渡。

3校企文化对接的意义

3.1校企文化对接为校企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而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的有效方式。所以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实施校企合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但推行校企合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校企合作必然要经过校企文化对接这个过程,没有经过校企文化对接的过程和环节,急功近利而简单搭建的校企合作,没有牢实的根基,只有将校企合作上升到与校企文化对接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

3.2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氛围和企业当中激烈的竞争,体会到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到专业技能在企业的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能完全从传统教育方法中获得,但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汇融化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因此,让学生在真正的企业文化环境中发展,使学生自身清晰地认识到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总结

校园文化论文 篇七

微博的虚拟沟通对现实沟通和人格产生阻碍。目前,大多数的微博用户前台还是采用匿名的方式,用户可以自愿选择用户昵称,网络的虚拟性给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现实不同的新的表达平台,很多学生通过网络活动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实现虚拟目标得到认同感,沉溺于网络不能控制,对现实的沟通交流产生了严重障碍,回到现实社会中不知如何处理不同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信息,监察部门由于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无法逐条的对微博进行审核,真真假假的信息在微博上进行传播,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力也受到影响。微博使大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退化。资源共享是一个最大的特点,微博的广泛运用,为大学生获取资讯提供了一种新方式,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浏览各类新闻报道,一种“快餐新闻”现象应运而生,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看标题读新闻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只浏览标题和大概内容已成为“快餐新闻”的主要特点,使大学生群体对新闻报道缺乏深入的思考与分析,一直这样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分析和考虑问题的能力会逐渐消失。

2微博视角下促进高校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思考

2.1依托微博,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在“微时代”下,社会上各种复杂的价值观、道德观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冲击,要依托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影响力,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思想层面,它都是“微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是一个重要的思想阵地,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占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传播的高地,在与其他思想的较量中掌握主动权,但坚持这一思想的我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以我国具体实际和国情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运用微博这一新兴的工具,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微博,对大学生的“三观”进行导向,加强大学生对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袭的抵抗能力。

2.2建设高校官方微博,开拓高校与师生沟通新途径。

高校应充分运用微博这一工具,开通高校“官微”,实现师生之间一种特殊形式的“面对面”交流,师生可以通过微博评论,来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学校通过“官微”平台对师生的提问进行回复。这一新的沟通交流平台的搭建,加强了师生对高校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高校“官微”作为一种官方的声音,能够对校园文化进行准确、真实而又丰富的宣传,为树立高校形象起到积极地作用,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同时增加了与师生的互动。当高校遭遇舆情危机时,可以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官方消息,给予官方的回复,快速掌握话语权,安慰师生情绪,增强高校在他们心中的公信力。在“舆情危机”得到有效控制后,通过“官微”多方听取意见,谨慎处理危机遗留问题,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有进行了一次思想政治教育。

2.3合理引导微博发展,掌握话语主动权,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建立健全微博舆论导向机制。加强指导微博平台上的热点和舆论的突发事件,牢牢掌握主动权和发言权来对微博平台上的舆论进行导向,遏制传闻和谣言蔓延。对微博环境进行净化,用户采用实名制的形式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要保证师生的言论自由,在这个前提下,对在微博客负面舆论炒作,尽快来缓和与化解;对微博上的恶意攻击,积极开展斗争,防止微博上的信息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不良影响。加强微博监督管理,组建微博管理机构。微博的发展对高校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专业的微博管理团队,及时适应当前形势,对话语权进行引导,应尽可能的掌握交流话语权,加强对微博平台上信息的把关,把握微博整体的舆论导向。

2.4挖掘微博潜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一是创建“微班级”群。目前,大多数学校通过QQ群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对班级进行管理。微博在大学生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微博对班级进行管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微博,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让他们作为管理人员,时时反馈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二是创建学生管理机构。将机构微博与学生个人微博连接起来,及时向学生传播校园内外的资讯。例如,大连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主管的大连海洋大学微博协会官方微博,微博开设两年来,拥有超过一万人的粉丝,微博内容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母校资讯,活动信息,校园福利,失物招领等话题。“海大学子,榜样力量”校园明星评选活动中,通过大海大微博协会微博,对优秀海大学子的事迹进行宣传,引起了学生的热量参与讨论,对激励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

3结论

校园文化论文 篇八

(一)育人观念淡薄

部分青年教师认为教师只要关注课堂就行了,我把该教的内容讲完就行了,至于课后的事与我无关。他们将教书育人割裂开来,对育人方面漠不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情感需求不闻不问,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二)注重个人主义,忽略团队合作

部分青年教师个人综合能力较强,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无论学术科研都喜欢自己单干,不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生活的熏陶,讲究个人主义,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对集体事务捻轻怕重,强调个人的价值,忽视集体利益。

二、青年教师存在师德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多元价值观对青年教师的影响

社会多种价值观,各种意识形态充实在社会中。讲个人奋斗的同时,过多强调了个人的作用,忽视集体对个人成长的帮助,过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像雷锋那样只谈奉献,不求索取的人是傻瓜,人活着就是要让自己过得更好,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过分强调物质享受,追求经济利益,忽略理想信念的追求,认为这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只有物质才是实实在在的。青年教师不自觉地会受到这些思想观念,价值观的冲击,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偏差,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些错误思想、错误意识同化,严重地就会削弱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责任心。

(二)重视科研学术研究,忽略师德建设

这些年,衡量院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是科研水平。关系到院校的知名度与发展资源竞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指标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师德建设放在了次要地位。院校也将重点放在了科研经费、科研论文、科研成果上,对教师的师德建设流于形式。对于青年教师也过多地关注学历结构,希望他们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把眼光放在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上,忽略教师职业素质培养。

(三)缺乏对青年教师师德考评有效机制

对教师在教学、科研、学术等方面工作都有相应的考评标准,但对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没有建立相应的考评标准。由于缺乏外在的考核机制,青年教师也容易将师德建设放在次要地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有考评准则的方面。

三、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是同错误思想、错误思潮作斗争的武器。在做规划个人奋斗目标时,应以正确的人生观作为指导。不能只打个人“小算盘”,自觉做到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在推动祖国进步中实现个人价值。个人的荣誉不能只看是否立功受奖、提升进步,要看为集体贡献多少力量,为人民做出多大奉献。人民教师要爱岗敬业,是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青年教师首先要有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抵制错误思想、意识。其次热爱教师的工作,以老教师,骨干教师为榜样,在教学、科研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认真备课,精心施教,悉心辅导,严格考核。关心学生的进步成长,以自己的言行作为学生的表率。最后正确看待荣誉,正确处理分工与配合,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将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将个人的发展与教研室、系、院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内化师德建设

外部的评价激励机制和内在的动力都是推动发展的两个方面。内在动力是自我价值的追求,内在动力比外部的评价激励机制主动性更强,外部的评价激励机制更直接。要将外部的评价激励机制转化为青年教师内在动力,将师德建设变成青年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院校要协调好外部和内在的关系,促进师德持续、健康地发展。院校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增加教师职业的荣誉感。树立师德楷模,加深青年教师对师德内涵的理解,增加对教师职业的感情[2],激发青年教师从心里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大力宣传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号召广大青年教师立足岗位,将自己的个人成长成才梦融入到强国梦之中。从制度上完善对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考核标准,有效推动青年教师师德的内化过程。一是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细化本校青年教师师德规范,将政治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能力纳入师德规范中[3]。二是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考评师德师风,教学态度,专业精神,育人效果,严格奖惩,要确保师德在职务评审、晋级、进修等一票否决制。在教师晋职晋级,评奖立功时,要严格按照师德考核办法,要优先考核师德。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教师师德打分,对那些学生反映师德高尚的教师,予以表彰重奖,并号召广大教师向师德高尚的教师学习。对那些屡次被学生反映师德表现差的教师要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

(三)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增加教师凝聚力

人是社会动物,他的思想,行为总是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好的环境和氛围能促进其思想向好的方面转变。对于青年教师来说,院校的校园文化对他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感、行为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组织学术交流、举办论坛,文体活动,学术讨论等校园文化建设,使青年教师对本校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办学特色等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加青年教师对本校的热爱之情,增强凝聚力,将自己和院校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院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青年教师无后患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