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声乐训练论文范文最新14篇4-13-4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高考家长帮细心的小编阿青为家人们找到的声乐训练论文范文最新14篇,欢迎参考。

声乐论文 篇一

声乐训练论文范文最新14篇4-13-45

一、声乐教育受教者本体认知的文化自觉

(一)声乐教育受教者思维的整体性认知

从声乐艺术的存在方式看,它主要存在于符号意义上的音乐形态(纯音乐)和概念意义上的文学形态(歌词)中。纯音乐形态主要在于感知和体验,文学形态主要在于感知和理解。可见从声乐学生的思维层面看,要学好声乐艺术既需要感性思维也需要理性思维,只不过这种思维的整体性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状态下存在不同的心理倾向。声乐学习过程中,在理性为主的心理意识下,人与音乐知识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二元关系,其教育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知识认知(音乐知识和文学知识)。声乐教育强调的音乐艺术的感性则要求重视“整体的人或人的整体”,认为学生音乐音响形态的获取是一种“独特的个体知觉”,是一种“直接的、具体的认知”。正如马斯洛(A.Maslow)说:“在他们身上发现,既不抛弃具体化的抽象能力,又不抛弃抽象性的具体化能力。”①即在有机联系中学生把声乐教育的认识对象常常认知为一个活生生的同一体,而不是一种孤立的、机械的、元素的知觉对象,如声乐语言符号和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认知就是一个整体。②可见,从声乐教育理念层面看,思维的整体性是指当我们处理声乐教育模式中多种因素的关系时,在心理上把它视为彼此相互关联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诸元素之间发生的是不以它们自身存在为目的的相互作用。完形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个整体,而不是彼此独立的元素的拼合,整体决定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所显现的结构性或整体性。”③从操作层面看,思维的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结构性心理和“同化性”心理。前者强调声乐学科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因而布鲁纳说:“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某门学科,其任务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释那门学科的结构。”后者强调声乐教育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性和包容性,因而奥苏贝尔提出了课程整体性思维操作的两个原则:“渐进分化”和“融会贯通”。“渐进分化”是发现声乐要素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是将声乐要素之间的这些联系有效地统合起来。当然,对声乐教育受教者思维整体性的认知应该具有音乐“文化自觉”的教育观念。从音乐发展史层面看,音乐艺术的感性体验特性是在与西方传统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讲究音乐结构的逻辑性和音乐内涵的理性化比较的思路上提出来的。西方传统音乐的发展轨迹始终没有离开理性规范下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即使涉及音乐中的感性,也是与感性的认识功能密切相关,直到西方现代音乐时期才主要关注音乐中感性的生命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之所以没有形成明显的系统性和泾渭分明的理论性,是因为它始终孕育于人们对音乐的感性体验之中。也就是说,感性体验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悠远传统。但是,正是由于现代社会的中西音乐文化的深度交融,使得西方音乐在逐渐追寻音乐中的感性体验,而中国音乐却在接受西方音乐中的理性归纳思维。可见,“感性与理性融合的思维模式”是未来声乐教育受教者的基本思维特性。

(二)声乐教育受教者人格的自主性认知

从我国现行的声乐教育模式、声乐教学内容、声乐教学方式层面看,声乐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生活世界剥离”为特征的科学性教育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支配这种教育模式的精神基因主要是工具理性或“技术兴趣”—声乐技术的学习(声乐技术的学习是基本需要,但不是唯一需要)。在这种声乐教育模式中,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人格常常被阻止在这个模式之外而沦为声乐技术和声乐知识的奴隶,在很大程度上使声乐受教者丧失了本性和自主性。因此,未来的声乐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观念上应从人的本性出发,强调以人的内在天性为中心来组织课程,重视学生的自然活动,重视学生对课程的态度,重视课程与学生主观性的关系。“教育即生活”“课程即经验”“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应成为指导声乐教育课程内容设定的基本观念。这种声乐教育的课程观念反对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的声乐教育活动,突出声乐受教者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特性。从重视声乐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心理发展到重视学生的经验、活动与个体心理,这种声乐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找回了学生的自主性心理。这种声乐受教者自主性的声乐学习模式不仅在于声乐课程的内容、形式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回归,而且是在批判意识、构建意识、创造意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沟通”,是在个体解放和精神自由基础上的“人”的回归。这种声乐教育理念下的声乐教育,学生是活生生的、整体的、生活着的人,不再只是有理性的、抽象的存在,而是具有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的自主性整体。从文化自觉的意义上看,强调声乐教育受教者人格自主性认知的声乐教育观念,势必突破我国高校声乐教育传统的“非生活化”情景。我国传统的声乐教育主要关照的是学校教学情景中的声乐教育现象和规律。它研究的侧重点是关注学生声乐知识和声乐技能的掌握,以及为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景创设的原理和技术。从理念上看,它主要是传统“知识理性主义课程观”和“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观”的产物。未来的高校声乐教育将秉持一种“生活化”的视野,首先在声乐课程范围上将突破学校教学的界限(特别是“互联网+”引起的教育教学时空情景的改变),即它要寻求学校课程、家庭课程、社区课程之间的内在整合与相互作用。这种声乐教育不仅要研究学校教学情景中学生声乐学习的现象和规律,而且还应积极关注学生及教师所处家庭情景和社区情景等生活化情景中有关声乐教与学的现象和规律,以及这些因素之间所蕴含的文化关系。其次表现在学生声乐学习过程中的“能力观”突破了学校的疆界。传统的声乐教育由于受“心理认知”观念的影响,主要侧重于研究有关学生的“认知技能”与“学会认知”的心理研究。而未来的声乐教育课程将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认知”,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集中体现了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发展取向。“学会做事”意味着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心理范围突破了狭隘的学校界限,它要求的不仅仅是“声乐认知技能”,更主要的是“人格智力”;“学会共同生活”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意味着“发现他人”的心理能力突破了单一的学校情景。这不仅表现在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利用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在超越学校情景的范围内进行人与人的心理交往,而且还表现在这种过程能有效地、自动地消除心理孤独和心理疏离,以便通过一些共同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寻找到声乐艺术共同的规律和基础。

(三)声乐教育受教者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情境认知

声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受教者思维的整体性认知和人格的自主性认知,其目的是在文化自觉的声乐教育观念下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育教学情境,形成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一方面容易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将道德、智力、情绪、伦理、审美等品质形成一种完整的综合体,消除由于现存分析性声乐教育为主的模式所造成的一定程度的人格分裂和人格异化,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心理和远距离、多跨度的音乐想象力,形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知、情、意三种过程的统一体。另一方面,“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容易使学生个性的完整性得以实现。学生个性的完整性以独立性为基础,即每个人都是其声乐学习过程中心理历史性和现实性的个性复合整体,只有在这种个性差异的意义上才能与他人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进行正常的心理交往,从而形成一定的音乐独立人格和音乐判断能力。从文化自觉的意义上看,“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氛围构建主要体现为一种“过程性”。这种“过程性”心理在声乐教育观念上主要表现为对学生心理的个性化、学生心理的体验化两个方面进行反思。学生心理的个性化是指这种体验立足于人的精神世界,将个性置于声乐课程的核心,肯定人的价值,追求人的个体解放,应将“自由与解放”视为人不断成长的个性的中心。体验化是指声乐课程的内容不仅仅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文本,而且是以生活世界为背景和来源的组织、整合过程;教学也不仅仅是声乐知识、技能授受的过程,而是课程开发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断生成的构建。在这种声乐教育观念下,我们认为未来声乐教育的发展将会出现如下四种趋势:一是在多元化基础上的心理统合性,即声乐教育中多元的分析性心理研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切皆是为了师生与其所生活的音乐社会的心理统合,师生与其所认知的声乐规律的心理统合,教学过程中声乐艺术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心理统合。二是群体性音乐心理的研究重于个体音乐心理的研究,即既要研究个体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和价值观念,更要研究个体所存在与交往的群体的音乐行为表现和价值观念,从而在声乐教育中清楚地发现某一民族的声乐风格与特点。三是重视师生声乐教育的实践性心理,即注重在师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声乐教育的心理研究,而不仅仅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师生的心理关系。因而未来的声乐教育将提倡探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等活动性的声乐教育模式。四是应正确处理学科意义上声乐教育各因素的内在关系。不要因为声乐课程的内容和形态的拓展而随意破坏声乐教育的内在逻辑性,也不能局限于声乐学科的教育研究而影响学生完整的认知结构与完整的音乐人格的获得。

二、声乐教育学科本质属性情感体验的文化自觉

从声乐艺术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特点来看,情感体验和意义表达是其主要的功能,具有明确意义(歌词)的情感体验是声乐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和形态的主要体现方式。也就是说,声乐教育教学活动中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体验的方式、情感体验的特征、情感体验的机制,以及与情感体验相关的教育教学环节与因素等内容,应该成为声乐教育学科的主体性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本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论文比赛”的参赛论文在这些方面鲜有涉及。这主要是由于声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这些内容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特征认知不足。

(一)声乐艺术情感体验的表象性认知

从一种文化现象的视角看,声乐艺术的存在有两个基本要素:第一个是信息(歌词明确的意义信息和纯音乐不确定的意义信息),属于认知层面;第二个主要是情感(歌词具有的对象性情感和纯音乐具有的状态性情感),属于感性体验层面。感性体验层面的情感不仅表现为声乐作品创作者赋予的情感,以及声乐施教者或受教者的个体情感,而且更主要是某种民族情感的文化内蕴。从心理学上情感产生的心理机制角度看,这种情感深藏于民族民间音乐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特殊形态之中,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精神。也就是说,这种情感来源于特定民族对音乐的生命体验过程中的心理表象,它包括古老的记忆表象和面对特定情境的想象表象。如流传于长江流域的川江号子,如果没有“高耸的石壁、湍急的江水、破旧的船舱、乌黑的大手、殷红的脊背”等鲜活的记忆表象,就难以体验川江号子那发人深省的韵味与震人心扉的艺术特色和文化魅力。

(二)声乐艺术情感体验的情境性认知

从声乐艺术存在和发展的文化语境上看,声乐教育教学活动中情感体验源于情绪的激发,情绪的激发则依赖于特定情境的刺激。可见,声乐艺术中所蕴含的情感与特定的情境相关。这种情境有两重意思:一是生态环境。它要求声乐教育在涉猎某一特殊风格和内容的声乐形态时,不能只顾及其音响本身,而必须将与它的生命休戚与共的生态环境一起加以观照。否则无异于切断水源,将活鱼晾成鱼干。现在已经有把一个原本活跃于民间生活中的歌手从民间提取出来,人为地“推向市场”的“去文化”做法,这样的结果就割断了声乐艺术本身与特定文化情境的联系,使其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二是文化语境。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所创造的声乐文化在具体内涵、形式、功能上具有自己的独特整体性,它是该民族精神情感的衍生物,与该民族的生存是同源共生、声气相通的文化共同体。如侗族大歌和“呼麦”就与特定的文化语境不可分割。可以说,这些声乐艺术形态就是特定民族生命符号和文化形态的声音艺术化反映。(三)声乐艺术情感体验的指向性认知从情绪、情感产生的特征和机制上看,情绪具有范畴性,情感则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如果说教育教学活动中声乐艺术的“表象性情感”是一种“象征性”的普遍性情感,“情境性情感”是一种“状态性”的氛围性情感的话;那么,透过音乐文化形式而直接指向其观念性内容的情感则是一种“符号性”的指向性情感。通过这种情感,声乐施教者和受教者可以解读各种声乐文化的精神价值,辨识它的历史年轮、演变规律,以及触摸蕴含着某种民族传统文化最深厚的根源,以及该民族文化身份和原始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甚至“看到”该民族祖先们特有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当我们在从事某种观念性声乐形态的教育教学活动时,不应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唱唱跳跳的声乐现象,而要透过这些声乐现象思考祖先们的情感方式。只有在这种意义上与我们的祖先在情感上沟通,才能产生民族的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在传统声乐文化的教育过程中体验到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中国民族风格声乐作品的教育教学与西洋风格声乐作品的教学相比较,前者线性的思维特征和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就应该充分蕴含在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而后者纵向性的思维特征和系统、分析的思维方式则反映了其声乐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

三、声乐教育施教者心理图示构建的文化自觉

前面谈到的声乐教育教学受教者具有的思维整体性、人格自主性和心理情景性,以及声乐学科具有的情感体验的表象性、情境性和指向性,对这些特定文化形态的认知,声乐施教者不能仅仅从元素性的、个体性的层面去单一地进行文化意义上的反思,而应该从结构性的、整体性的层面构建具有文化意义的心理图示。心理图示是有组织的信息结构在心理上的快速反应模式,它具有范畴性、程序性和规律性。④声乐施教者形成了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心理图示,就会在特定的声乐艺术形态与特定文化形态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从而加强声乐教育教学的文化内涵。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认为,当我们具有了房子的心理图示,当问到“房子是什么”时,心理上会立即反应出如下内容:房子是一种建筑物,房子由房间组成,房子用木头、砖头或石头盖成,房子供人居住,房子通常为直线型和三角形。同样,当我们具有了某种声乐形态的心理图示,比如当问到“信天游是什么”时,头脑中也会自然而然出现苍茫辽阔的黄土高原,高亢而悠长的音响效果,戴着白羊肚头巾的陕北汉子,掩映于半山腰的一排排窑洞……这些具有陕北地域特质的文化形态就会与苍劲有力的声音形态建立起稳定的联系。可见,对于声乐艺术的存在状态来说,声乐施教者的心理图示具有如下文化内涵。

(一)心理图示的文化地域性

声乐艺术的文化地域性是它赖以产生和生存的基础,而声乐艺术地域性在声乐施教者身上所形成的心理图示,则是声乐教育个性化的体现。也就是说,只要有了这种心理图示性,声乐施教者就会在声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有时甚至是潜意识性地)将某种声乐文化形态与其他文化区别开来,从而体现出它独特的风格。譬如我国的现代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背离音乐传统丢弃自我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声乐教育过程中用西方音乐的图示(包括其审美标准)来衡量中国的传统声乐形态,因此怎么看怎么觉得“土”。可见,声乐施教者只有在声乐教育过程中形成与某种音乐文化相适应的心理图示,才能真正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深意,从而形成世界声乐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趋向。因为任何一种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声乐艺术形态都存在一种产生、发展,甚至变迁的结构性,并且它的发展变化不是一些音乐元素之和,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化圈。文化圈的特点一方面必须有较大的族群或民族的固定不变的基本文化作为根基,因此它具有持久而广阔的地理空间;另一方面,文化圈还拥有独立、整体的文化丛,它的移动是全部文化范畴的移动。可见面对某种特定的声乐文化形态,不管是这个整体性的文化圈处于核心位置的因素(如声乐音响的本体因素),还是由此核心推演而成的相关因素(如声乐形态中的民俗礼仪因素),它们都缺一不可。也就是说,某种声乐文化形态的韵味在于它与周围的一切因素融为一体时才能呈现。

(二)心理图示的认知差异性

不同声乐施教者所形成的音乐心理图示将在声乐教育过程中形成不同的音乐认知差异。音乐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两个方面。认知能力差异是指音乐感知的主动性、音乐概括的准确性、音乐联想的敏捷性和音乐思维转换的灵活性之间的差异。从声乐教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被接受的心理角度看,声乐教育个性的可能性还受教师认知方式的影响。即不同的认知方式会对同样的课程内容进行不同角度的信息编码,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会形成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结构,对课程内容的记忆会形成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精确度。不同的声乐施教者所形成的心理图示将在声乐教育的效果上形成不同的音乐个性差异。这种个性差异制约声乐教育个性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成就动机和自我观念两个方面。主动性、目的性、长期性、连续性是成就动机内在的心理特点。成就动机的主动性影响音乐教育过程中施教者对音乐作品兴趣的程度。成就动机的目的性制约施教者对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性。成就动机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决定声乐教学目标的性质。只有长期性、连续性的成就动机,才有利于在声乐教育中形成施教者对音乐学科稳定的、持久的兴趣。自我观念或自我结构,可视为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综合的看法。施教者的自我观念通过自尊心态制约声乐教育个性的有效性。自尊是一种自我接纳的心态,是积极的、正确的自我观念。它能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感,使施教者在声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容易获得正确处理事务与肆应困境的能力,从而促进声乐教育个性的有效性。自我观念是声乐教育教学中确定自我需求的心理基础,只有声乐施教者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前提下形成文化自觉,才能确立声乐教育的内容、范围和性质,从而提高声乐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注释:

①郑茂平《音乐教育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66页。

②郑茂平《声乐语音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声乐论文 篇二

1.学习和演唱德奥艺术歌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术能力

美声声乐艺术之所以冠之以“美”之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在声音美感的规格和标准上有着极高的,近乎于苛刻的要求。主要包括充沛、流畅、沉稳的气息;连贯的声音;饱满圆润的共鸣腔体;完美的音质、音色等几大方面。大型的歌剧咏叹调对于声音的戏剧性有着极高的要求,音域通常大起大落,强弱对比也非常强烈,这些对于声音来说都是极大的冲击。这并不是说大型的歌剧咏叹调就不符合美声艺术的各种审美规格和规范,而反之恰恰正因为如此,其需要演唱者要在演唱中更加严格的遵守美声唱法的声音技术理念和规范,但事实证明,如果演唱者没有经受过严格的、全面的、扎实的基本声音演唱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直接去演唱大型咏叹调的话是无法真正掌握和拥有这些演唱能力和声音控制能力的,因此可以说,我们在重视德奥艺术歌曲重要性的同时并不是要否定歌剧咏叹调,而是要强调扎实的演唱基本功对于演唱的重要性。首先,德奥艺术歌曲创作规范严谨,音乐结构完整、旋律流畅富于连贯性,分句规范而富于科学性,对于呼吸的稳定性、声音的连贯性,和分句的科学性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因此学习和演唱德奥艺术歌曲对于训练学生稳定的呼吸方式和连贯自然的声音连接有着极好的作用和效果。第二,学习和演唱德奥艺术歌曲可以使学生的音色和音质更加纯净。与歌剧相比,德奥艺术歌曲更加具有理性的气质,因此,音乐情感更加细腻,音乐优美、规整,意境唯美幽远,因此在音乐情绪和表现方式上也更加理性、克制和含蓄,因此演唱德奥艺术歌曲对于音质和音色有着极高的要求,容不得声音上的半点杂质和瑕疵,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要保证音质的绝对纯净和音色的绝对优美,这就会极大的提高学生对于音质和音色的处理和表现能力。第三,学习和演唱德奥艺术歌曲可以增强学生的声音变化与处理能力。之前已经有所提及,艺术歌曲在音乐的规范性、严谨性、科学性上都有着极高的规格和标准,因此音乐表情也更加细致和丰富,因此对于音量及音色的变化上也就更加细腻和丰富,每一个重音、每一个强弱对比,每一个渐强渐弱、每一个音乐表情变化、每一个分句,因为艺术歌曲的变化性极为细腻,不像歌剧咏叹调那样鲜明,因此音色和音质的变化和处理上就要拿捏的更为准确到位,这就要求学上在演唱时要具有较强的声音变化和处理能力,这样才能表现出艺术歌曲中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音乐意境。第四,学习和演唱德奥艺术歌曲可以使学生掌握“轻声”的唱法。具有一定声乐素养和声乐理解力的人一定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在美声声乐演唱中声音唱“强”容易而唱“弱”难,能够唱出完美的“由弱到强”和“由强到弱”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只演唱大型的歌剧咏叹调作品可以很容易让人唱出强音的效果,但同时也很容易使人丧失弱声歌唱的能力。而必须指出的是,只有懂得真正的“弱”,做到真正的“弱”才能做到真正的“强”,而不具备真正能力的“弱”,也就做不到真正的“强”。而德奥艺术歌曲的情感极为细腻,情绪也更加平稳,要求演唱者要始终在一中冷静的情绪基调中演唱,因此会有效地杜绝歌唱过度用力,从而掌握真正的轻声演唱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声音力度控制及表现能力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2.学习和演唱德奥艺术歌曲能够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文素养与音乐素质

音乐从社会功能属性的角度来讲都包含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不同的音乐种类有着不同的侧重。流行音乐,或者通俗音乐侧重娱乐功能,而欧洲古典音乐则更加侧重于审美功能。也就是说欧洲古典音乐具有了更丰富的、更深厚的、更加深邃的文化性与审美性。浪漫主义音是在欧洲人文主义思潮兴起的大背景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浪漫主义人文思潮的直接产物,因此与以往的古典主义音乐相比具有了更加丰富的人文内涵,而德奥艺术歌曲则是浪漫主义音乐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体裁,其最鲜明的代表性体现之一就是其将音乐与优秀的人文主义诗词相结合,具有极强的文学色彩和民族色彩,而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哲学性、严谨性也更加增强了这种文化的色彩,从这个角度来讲德奥艺术歌曲已经突破了音乐的范畴,而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文化学科。因此,要想真正理解、掌握和演唱德奥艺术歌曲学生就必须要对人文主义诗词、人文主义思想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认知,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诠释能力,这样才能在演唱中真正表现出声乐作品的本质精神内涵和思想情感,而学生在学习和演唱德奥艺术歌曲的同时就能够极大的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而从整体的美声声乐艺术学习而言,美声声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科学、一门学术,只有具备了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分析理解能力才能够真正掌握美声声乐艺术的真谛,才能够眼馋出纯正的美声声乐艺术,展现美声声乐艺术的魅力。正如之前所提及的,从纯音乐的角度来讲,迄今为止,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种类、类型、风格、表现力、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等诸多方面都堪称人类音乐发展的当之无愧的顶峰。在其之后,虽然诞生了很多种音乐流派或音乐理念,但没有一种能与浪漫主义音乐的音乐理论体系相提并论。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音乐种类或音乐流派的理论体系也都源自欧洲的古典浪漫主义音乐,可以说浪漫主义音乐是现代音乐诞生和发展的肇端,而作为浪漫主义音乐代表的德奥艺术歌曲艺术具有极为完整的音乐结构、理论体系、和声体系、曲式类型,及任何声乐作品种类都无法匹敌的钢琴伴奏艺术。与器乐专业的学生相比,音乐素质一向是大多数声乐专业学生的一个“短板”,而通过学习艺术歌曲会极大的补足这一“短板”,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诠释能力与表现能力,从根本生提高专业水平。

二、总结

声乐论文 篇三

(一)使艺术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声乐技巧借助技巧与人声的有效结合,使声乐艺术的内涵与意义变得更加的深刻,促进声乐艺术模式朝着开阔、积极的方向发展,声乐作品的价值与魅力在得到充分展示的情况下,声乐艺术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歌唱者凭借自身声乐技巧来对多元的生命感悟进行表现,如绝望、忧郁、深情、快乐等。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对中国人民坚毅精神的良好的体现,通过声乐技巧的融入,塑造了大气磅礴的音乐效果。又如在舒伯特的作品《小夜曲》演绎中,演唱者在技巧上采用非常抒情细腻的唱法来赋予作品圣洁、浪漫、超脱的感觉。正是基于在声乐技巧上的多样化表现,才巧妙融合了艺术精神与艺术情感,使的声乐艺术作品在创作上不断突破。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在其传统声乐艺术体系中,因民族、地域上面的差异性,使得其在审美的标准上也更加的丰富,在声乐技巧方面,如咬字、语言、共鸣等美学标准上存在着一定差别,也正是基于此,我国的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才更加的多元,进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总体来讲,声乐技巧使得声乐艺术内涵得到有效充分的深化。

(二)为艺术风格的塑造提供了条件

音乐艺术的灵魂是情感,风格也各具差异,而情感与风格的彰显均依赖于声乐技巧的辅助与支撑。风俗、环境、语言、审美水平等因素会作用于声乐风格,影响其变化,具体到咬字、发声、语调、呼吸、共鸣等方面,加之调整技巧,便会表现出差异化的风格,这也为声乐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因地域的不同,我国南北方在音乐风格上也存在着差异,南方人在声调上变化不大,而对音调的变化则格外注重。而北方人则有着较大的说话起伏,相对高昂的音调。对于声乐艺术来讲,乐曲为其提供了一个框架,而色彩的添加则需要通过演唱技巧来完成,在表演实践中,演唱者以具体的情况与需求为依据,通过对声乐技巧的巧妙利用,来对歌曲风格进行表现。如观众在听《信天游》、《洪湖水浪打浪》两首歌曲时,就能从唱法技巧着手,来对感受两者的差异曲风。

(三)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有力

声乐艺术是由有多个方面组成的,其中情感与技巧就是重要的元素,着眼于传统,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也是两者彼此协调的过程,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也一直为业内人士所热衷。从根本上来说,情感与技巧是相辅相成,而非对立的,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将使整个作品的表达变得不完整。在表演实践中,缺乏技巧支撑的情感,在技术方面是存在着缺憾的,在传达情感时缺少力度,显得无力与空洞。反之,歌唱者未投入情感,单纯凭借自身熟练技巧,并不会给听众以美的传递,在释放情感时,声乐技巧的应用使其得到更为有力的传达。《告别的时刻》就是凸显此方面作用的典型作品,在整个音乐作品的演绎中,对于声音力量、张弛度的把握格外精细,并以旋律为依据,采取渐强渐弱的形式对歌曲的整体层次感进行表现,对爱情的生动认知就得到了清晰的传达。加之,演唱者利用明亮饱满的高音,在高潮处作自由延长的技巧处理,从而让歌曲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是声乐艺术取得多元发展的有力助推

对于歌唱者来讲,借鉴其他民族或者更多的声乐技巧,并将其渗透于自身演唱当中去,就会使整个艺术在表达上呈现出多元的状态。整体来讲,多元化是对原有音乐文化、特色的保持,并基于此,注重新鲜血液的持续融入,从而形成声乐艺术不断发展的有力助推。在国际上,论美声唱法,以意大利最具代表,在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沉淀与积累后,其歌唱技巧体系已经十分的完善。当然,其他国家的音乐家也在本国音乐技巧的发展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努力,这种趋势下,对于世界声乐艺术的发展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而我国也通过积极的吸纳、转化中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新民族音乐唱法”,使我们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独具特色。

二、结语

声乐艺术论文 篇四

要指导学生加强技能的综合训练,建立和培养歌唱者的音乐耳朵

让学生在内心想到优美动听的音色,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使其在训练中少走弯路,获得正确而完美的歌唱效果。在演唱作品时,要使学生抓住音乐整体表现。学生往往不能深刻理解其歌词意义,很难在语言和情感表达上体现歌曲的内涵。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分析作品,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涵。采用什么方法演唱处理歌曲,让学生自己完成,并鼓励学生如何去做,最终获得完美的歌唱。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增长他们的聪明才智,开启创造热情。使学生抓住音乐整体表现,从内容、情感等方面去表达内心的感觉。教学中应该把艺术实践与技能训练进行整合,给学生创建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如:开展校园艺术节,设立“三独比赛”,专业汇报表演等项目,积极推动学校的艺术文化建设,同时也是给学生一个实践展示的机会,对检验教学成果是一个极好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把所学的方法、技巧尽可能完善地表现出来。作为教师就应该注重教育,把音乐的表现与技能训练同等重视,并驾齐驱。只注重声乐技巧,不注重情感的表达是达不到艺术效果的。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几个问题

(1)个别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声训练,出现一种什么都不会唱的感觉,感觉很苦恼,不知该怎样唱,发声方法也找不着了,产生厌学情绪;(2)还有的学生总感觉自己的发声方法很正确,对教师的训练发声感到枯燥,甚至厌烦,迫切要求唱歌,并且唱大歌,尤其唱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咏叹调歌曲,使嗓音达到极限程度;(3)对所表达的歌曲从歌曲上和内容上不理解把握不准音乐形象,无法“声情统一”所以演唱起来找不到感觉。如果演唱方法不正确,没有正确的声音概念,即使演唱的声音再好,对嗓子也是有害的。方法正确,技巧运用得当,在不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对嗓子是有好处的。首先,以探究式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发声的错误认识,走出误区。让学生在课外多听、多看、多想。声乐艺术,首先是脑子的艺术,激励学生勤动脑,勤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通过听把握准声音,注意音质的优美和圆润,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情运用。情只有通过声才能表达,让学生用心去唱,并做好预习。其次,让学生运用影视、音响资料去辅助自己学习,提高声音要领。有了正确的声音理念,找准切入点,把学生的情感带到乐曲之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作品:《我爱你——中国》、《我亲爱的爸爸》、《为了艺术、为了爱情》、《思乡曲》、等,引导学生欣赏这些赏心悦耳的声乐作品对教学十分有益,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实施教学,我们采取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集体汇课,一对一指导教学,充分发挥集体教学的智慧,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严格进行发声训练。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自然、优美、半声的声音细心领会、正确掌握,灵活运用歌唱发声,但要注意以下几点:(1)应该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歌唱;(2)建立良好的呼吸状态;(3)建立优美音质,使声音圆润、丰满、明亮;(4)充分发挥共鸣作用,有空洞感觉,使声音传得远,有穿透力,富有变化;(5)声音统一,走动灵活,行腔自如。先用《月之故乡》《故乡的小路》《红梅赞》《在我心里》《我亲爱的》《牧羊姑娘》等中外歌曲,作为解决演唱中出现的“找不找感觉、发声方法不正确、不知如何去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没有情感的演唱”药方,对症下药,声情并茂,用心去唱。教育学生多思考、勤总结,对别人的经验和长处要虚心学习,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有的学生在演唱高音区时近于喊叫,捏着嗓子,使劲挤压喉头,发出刺耳的声音,有的发声中带有气息现象。通过以下手段训练学生,以实现良好的声音效果:(1)用哼鸣训练法找位置,获得头腔共鸣;(2)提笑肌、微笑状态;(3)轻声、半打开喉咙,保持气息流畅运动。训练不能过多过急,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演唱水平,获得成功。

声乐论文 篇五

[论文关键词]传统音乐;伦理思想;启示

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思想家们,在思考社会文化、探讨音乐作用时对音乐伦理问题多有论及,只是论述的角度和程度不同而已。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礼乐思想特别强调音乐的伦理功效,强调音乐在移风易俗、陶情冶性、教化百姓、安邦治国等方面的独特意义。在此后的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时代,也有不少思想家、哲学家阐释他们的某些思想。但是对于传统音乐伦理思想的系统性总结与梳理,却鲜有学者给予专门性研究。

在目前散见的有关音乐伦理思想记载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有:《论语》、《苟子-乐论》、《吕氏春秋》、《乐记》;后来直至宋明理学的有关音乐伦理思想之阐述,如《文心雕龙》中的《乐府》,《通书》中的《礼乐》、《乐上》、《乐中》、《乐下》等,大都是承袭《乐记》而来。系统梳理和剖析我国传统音乐伦理思想,将会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音乐伦理在现代意义上的价值。

一、乐通伦理,乐与政通

以伦理政治为轴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传统文化中的“乐”不止是单纯的歌唱钟鼓之类,它的意义也决不仅仅限于音乐本身,而是关系到政治的隆替,国家的兴衰,以至个人的祸福等。先秦诸子尤为强调音乐与政治、伦理的关系,曾就“乐”的社会作用和意义展开过激烈的论争。

1.儒家赋予“乐”丰富的伦理内涵,把“乐”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明确提出“乐通伦理”、“乐与政通”。在集儒家思想之大成的《乐记》中,最早将“伦”、“理”二字合用,指出音乐与政治、伦理相通:“乐者,通伦理者也”;“饰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乐本篇》);“是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乐记·乐施篇》),是“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乐记·乐论篇》)。因而察乐便可知政,审乐可明人伦之理,合礼用乐就可以使人有德。孟子也主张乐通伦理,日:“闻其乐而知其德。”(《孟子·公孙丑》)《吕氏春秋》中多次论及乐与政治的关系,认为考察音乐便可了解一国之政。所谓:“凡音乐,通乎政而风乎俗者也,俗定而音乐化之矣。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吕氏春秋·适音篇》)

2.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由于片面地认识到音乐亡国的事实而主张“非乐”。墨子论乐集中反映在《墨子·非乐》中。他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主张非乐:认为“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墨子·非乐上》)。而要为乐就必须制造乐器,这既费时又费财,费用无非是剥削老百姓。而担任演奏的乐手必是“耳目聪明,股肱之毕强,声音之和调”的壮年,虽满足了王公大人的享乐,却浪费劳力,妨碍生产,必然亏夺百姓之财。这种非乐主张,一方面表明他是承认音乐的美感以及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和社会作用的;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反对的是统治者“不节制用乐”的享乐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因此,他的思想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3.法家代表商鞅和韩非则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坚决反对儒家的音乐主张。商鞅直接把“乐”斥为导致国家削弱的原因之一,指出:“六虱:日礼乐,日诗书,国有十二者,上无使农站,必贫至削”(《商君书·勒令》);“国强而不战,毒输于内,礼、乐、虱官生,必削;国遂战,毒输于敌,国无礼、乐、虱官生,必强”(《商君书·去强》)。韩非则反对“新声”,认为“新声”是靡靡之乐,是亡国之音,并得出“不务听治,而好五音,则穷身之事也”(《韩非子·十过》)的结论。以他们为代表的法家从“齐之以刑”的政治观出发,认为音乐具有腐蚀人心的作用,不利于政权巩固,不利于富国强兵,所以反对“礼乐”。这种思想和理论都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反映了当时客观政治形势的激烈变化。

4.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由于看到了当时统治者“用乐”所造成的危害,因而不仅否定“礼乐”,而且将世俗的音乐本身也全否定了,这是他们思想的局限性。老子在“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下,从“无欲”出发,认为“五音令人耳聋”(《老子》第十二章),反对音乐。指出真正的音乐是形而上的、与“道”合一的音乐,即“大音希声”。主张治乱最好的办法是“无欲”。庄子从哲学的角度,提出“至乐无乐”的命题,主张真正的快乐是“无为”。他把“形色名声”的“乐”和“钟鼓之音”,看成是“乐之末”,日“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钟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庄子·天道篇》)基于以上认识,道家否定了一切人声之乐,并以此剥夺了人们享受音乐的权利。虽不利于音乐的存在和发展,但有利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

从墨家、法家、道家的“乐论”分析,尽管他们反对儒家“以礼乐治天下”的主张,但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他们是承认音乐的社会作用、强调音乐与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他们之所以反对音乐,除了有认识上的差异外,更多的是社会历史与政治环境的影响。儒家则因强调“乐”在治国和协调人伦关系中的地位,能够迎合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和人性的审美需要,使得其“乐论”思想占据了主流。

二、礼乐并举与音乐的等级名分

在传统礼乐制度中,礼,指人伦关系的“应当”,乐,在当时是音乐、诗歌和舞蹈相结合的综合艺术的总称。在《论语》、《苟子·乐论》、《礼记·乐记》中有许多关于礼乐关系的记述。其共同特点是:一方面将礼乐并举,主张礼乐同功;另一方面主张礼乐互补,认为礼与乐应相互配合才能达到和谐有序的伦理功效,同时也凸显了音乐的等级名分之伦理特点。

1.礼乐并举。在传统礼乐制度中,不仅重视

“制礼”,也注重“作乐”。主张礼与乐二者要统一起来,互不偏废,礼要用乐来调和,乐要用礼来节制,最终达到社会、人事及天下的和谐。

其一,孔子强调礼乐并举的作用。在《论语》中有二十多处是将礼、乐二字分言或合言论及的。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不难看出,“礼”在其“乐”的思想中有着极为突出的地位,认为乐与礼都是塑造仁人君子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只有“礼”、“乐”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同时他也主张必须给礼、乐注以“仁”的精神,以达到“以乐化民”,避免“犯上作乱”,求得社会稳定的目的。

其二,《礼记·乐记》中系统论述了儒家的“礼乐”思想,一方面强调“礼”和“乐”的基本精神是“和”与“序”,指出礼乐的根本目的是用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如“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孟子·公孙丑》)另一方面又强调乐与礼功能各异,指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乐记·乐论篇》)。认为“礼”的作用在于规定天地、社会、人事的等级秩序,而“乐”的功能是“和同”人心,在“礼”的等级秩序之对立关系中起到调节和同的作用。

可见,我国传统礼乐思想是奠基于孔子,成熟于苟子,至《乐记》而集大成,其特征是从社会伦理和政治需要考察音乐,要求乐要受礼制约,与礼配合,教化百姓、治理国家。因而必然显现“以德抑情,以道制欲、重德轻艺”的弊端。

2.音乐的等级名分。我国传统礼乐文化强调乐要合乎礼,由礼节制乐,乐要符合儒家所谓的等级名分。早在音乐的起源时代,“乐”就成了与“礼”密不可分的礼乐文明之重要组成部分。到西周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六代乐舞”,它们是对帝王创业及文武功德的歌颂和对天、地、神、祖先等不同等级的祭祀和颂扬。周统治者为了吸取商统治者因沉迷于郑国“淫乐”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制定了统一的礼乐典章制度,把上层社会的人分成许多等级,再依照等级地位的不同规定所施行的礼乐。如规定王使用乐队可排列在东南西北四方,诸侯可排列三面,卿和大夫可排列两面,士只可排一面。乐舞的规模也有所规定:王的乐舞队列可有八行,称“八佾”,每行8人,共64人;诸侯只可6人一行,排6行,共36人,以下逐层递减。这些不同等级的礼乐在当时形成了“乐以象政”、“审乐知政”的社会局面。

孔子极力维护这种礼乐等级制度,对现实生活中不符合等级名分的“用乐”行为坚决反对,并以“乐”的等级名分作为规范和协调人们伦理关系的基本准则。在《论语》中,多处记述了孔子对“用乐”的看法和主张,如“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日:‘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在这里,孔子把礼、乐、仁紧紧联系起来,主张“用乐”应该是有等级名分之礼的。

三、乐和民性,移风易俗

传统音乐思想中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和”字,如“乐和民性”、“乐者敦和”,认为从个人至天下国家,音乐都能起到“和同”作用。

1.先秦儒家强调乐的“和同”作用,认为由音乐“和”,可以带来民风民俗之“和”:“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论语·为政》)那么,音乐为什么能起到“和”的作用呢?苟子认为,音乐不仅能陶冶人之性情,而且能调和矛盾,使之不乱:“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荀子·乐论》)在他看来,好音乐对改善社会风尚有积极作用。

2.儒家深刻地认识到了音乐足以“善民心”,“和民性”,“移风易俗”的特点。孔子充分认识到了音乐的移风易俗之功用,主张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用音乐进行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苟子也强调音乐在感化人心、移风易俗中的作用,指出:“夫声乐之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苟子·乐论》)孟子还主作乐应体现“仁”、“义”之德,认为仁德的言论不如仁德的音乐更能深入人心:“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上》)不难看出,在儒家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之政治主张中,是很重视“乐和民性”之功能的。

3.儒家强调“乐”不仅有娱乐人心之作用,而且是重要的道德教化之手段。《乐记》载:“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苟子日:“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是先王立乐之术也。”

(《苟子·乐论》)儒家倡导以乐来教化民众,认为好音乐既能表达情感又能确立道义,人的德行也能受到熏染,正所谓“感动人之善心”,“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四、以“和”为美,美善相乐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儒家将“和”贯穿于音乐的内容、风格和形式的方面,既指音乐本体的“和谐”,又指音乐中情感和内容的“中和”。在以“和”为美的前提下,主张“德音之谓乐”(《孟子·尽心上》),强调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思想性与艺术性、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美善统一”。

其一,孔子最早提出了“尽善尽美”的音乐评价标准,指出:“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论语·为政》)他强调音乐要美善统一,要符合儒家伦理规范。《论语·卫灵公》记载:“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其中“郑声”指春秋时郑国的民间音乐,是新兴音乐,有要求变革的内容,与表现中庸之德、体现中和之美的《雅》、《颂》之声大相径庭,故被他排斥,更被后世统治者作为“淫乐”、“靡靡之音”、“亡国之音”的代名词。可见,孔子的“中和”音乐伦理观是与其治国之道紧密联系的,他崇雅斥郑,是为了用雅正之乐来培养仁德之人,为仁政服务。

其二,荀子继承了孔子“美善统一”的思想,明确提出“美善相乐”之音乐评价标准:“故乐行而志清,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吕氏春秋·适音》指出:“夫音也有适,何谓适?衷,音之适也。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矣。”

声乐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六

一、选题依据

1.论文(设计)题

浅析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

2.研究领域

双排键电子琴文献

3.论文(设计)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乐曲《悲怆》的原作是一首温馨而虔敬的钢琴作品。双排键电子琴通过改编乐曲《悲怆》的多种音乐表现形式,反映出古典乐曲的特点。本论文主要通过双排键电子琴对古典乐曲《悲怆》的改编,使双排键电子琴各种功能及特点,在古典乐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表现,只有把握住古典乐曲《悲怆》的特点及演奏风格,才能演奏出高质量的双排键电子琴乐曲。本文在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的演奏风格及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双排键电子琴利用音色、节奏等诸多功能的组合来表现古典作品,使古典乐曲的音色、演奏技巧、节奏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4.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古典乐曲在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中的必要性,我们要把握住双排键电子琴的音色特点以及各种功能,把原本的钢琴音色加入木管、铜管、打击乐等管弦乐的音乐元素来进行编配,节奏型借鉴古典乐的节奏特点,更加突出了《悲怆》的'古典气息,使乐曲更加的和谐、好听。自从《悲怆》这首乐曲诞生以来,它已经被改编成如交响乐、轻音乐、电声音乐等很多个版本,并且,随着双排键电子琴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使得《悲怆》这首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因此,这首乐曲已经被广泛运用在各种音乐会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首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二、论文(设计)研究的内容

1.重点解决的问题

双排键电子琴可以集合管弦乐中的各种音色来表达音乐的含义,本文重点解决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的演奏技巧、音色、节奏及表现形式等问题。

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论文写作大纲或设计思路)

一、绪论

二、双排键电器琴改编曲《悲怆》的创作背景

三、双排键电琴改编曲《悲怆》的演奏风格

四、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的演奏技巧

五、结论

3.本论文(设计)预期取得的成果

古典乐曲《悲怆》通过双排键电子琴的改编,使其从音色、节奏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效果,目前,全国各大比赛及音乐会中,这首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都被广泛的使用,这首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综合运用了木管、铜管、打击乐等各种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让我们从演奏中所学到的内容更加综合化,真正的达到了学以致用。

本论文预期达到创新求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通过具体分析双排键电子琴改编曲《悲怆》使人们了解双排键电子琴的演奏技巧以及各种创作理论。

三、论文(设计)工作安排

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参数);

文献资料法,参照音乐理论文献与演奏实践相结合

2.论文(设计)进度计划

第一周:提出理论研究方向

第二周:收集资料,并了解研究现状

第三周:确定论文题目,编写论文大纲

第四周:论文开题

第五周:整理资料,撰写论文

第六周:继续完成论文初稿

第七周:修改初稿

第八周:定稿

第九周:修改定稿

第十周:完成初稿

第十一周:完成初稿

第十二周:完成二搞

第十三周:打印论文,修改版式,最终定稿

声乐艺术论文 篇七

声乐艺术是语言升华和民族特性而赋予情感的艺术形式,它最大的特性是让语言拥有了音调、节奏和旋律,加上演唱者明亮动听的嗓音表现出来,那种带着演唱者的情感,传送歌词要表达的意思,美妙动听,生情并茂,感人至极。声乐能作为艺术首先要好听,不论是低沉雄浑、高亢嘹亮的男声,还是清丽典雅、丝绒般的女声,只有好听才能入耳。声音好能把歌词正确地表现出来,声音好是声乐艺术的基础。干瘪、枯燥、沙哑的声音一方面无法表达歌词所表述的内容,另一方面让听者感到不舒服。这就是为什么从事声乐艺术的人士很重视声音的训练和不断学习声乐技巧的原因。然而,歌唱者只能表现好听的声音是不够的,能称得上是声乐艺术,其可贵之处在于歌声中有情。在声乐艺术表现中,“情”是主导,是声乐的灵魂,也是它优于乐器充满魅力所在。

正因为声乐艺术能把“情”通过歌声表达出来,才感染人。声乐艺术要求演唱者必须关注对“情”的理解和体会。这就要求演唱者在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上都要下功夫。还要在体验社会生活中不断增加阅历,把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喜、怒、悲、哀、恨,都要得以体验,才能让演唱者有“情”。这些学习和体验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需要演唱者融入到社会,不断积累才能在演唱中真正表现出带“情”的歌声。另外,在歌唱中如果能很好的表现“情”,还能为创造好的声音带来帮助。很多成功的声乐艺术表演者因为在歌声中恰当地表现“情”,使声音感人动听,起到了“以情带声”的作用,达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老一辈的歌唱家王坤在歌剧《白毛女》塑造喜儿这个角色时,就到基层农村去体验生活,抓住了生长在贫苦农民家女儿的感受,在舞台上用富有情感的声音表现了喜儿这个歌剧角色,王坤老师在演唱时,喜悦时声音甜美清脆,悲伤时撕心裂肺,演唱惊动全场,引起观众的共鸣,成为新歌剧声乐艺术的典范。

二、声乐艺术能用歌声塑造形象

声乐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八

一、群众音乐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城市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从一个地区的文化往往就能看出其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看出其发展的真实面貌。群众音乐文化是展示一个城市人民娱乐生活的重要窗口,是体现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内涵的表现。群众生活富裕了幸福了,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中去,城市群众音乐文化越繁荣,则表明城市经济越发达,表明城市文化的建设力度越高,软实力越强。

(二)陶冶群众情操

群众音乐文化是群众自发组织的娱乐自我的活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压力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需要更多的娱乐来消除烦躁和疲惫。群众音乐文化作为人们娱乐自我的活动,通过广场舞、唱歌、文艺演出等方式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并且,以这样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群众音乐文化中,让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得到文化的熏陶,在缓解压力的同时也让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

(三)正能量的传播

群众音乐文化是面对广大人民,由人民参与并创造的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有着盛大的影响力。群众音乐文化是贴近人民生活的,健康的积极的文化。文化活动的内容也往往是以突出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标准创作的,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给予广大人民精神上高度的享受。

(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群众音乐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它也在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群众音乐文化给政府和企业利用文化建立与群众的交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政府指导,企业投资,群众参与是群众音乐文化进行的绝佳方式,它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活跃,对城市建设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影响其与别的地区进行良好沟通和合作的重要因素,搞好群众音乐文化,努力提升城市的形象,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国内外投资,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城市建设中群众音乐文化发展的途径

(一)丰富文化群众音乐文化的类型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群众音乐文化正在日趋成熟,很多城市都建设有多个广场或公园提供给人民进行群众音乐文化的活动,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例如文化形式还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人民越来越多样文化需求。现在大多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都是人民自发组织的,形式比较单一,各地方的活动都是千篇一律,没有特色。这时,其实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可以唱歌也可以加入一些别的文艺形式,总之,就是要增强活动的多样性,让更多的人民参与其中。

(二)贴近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引起共鸣

文化要得到人民的认可就得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脱离实际的文化是会被人民抛弃的,真正优秀的文化也必定是扎根实际,扎根群众才能创作出来的。群众音乐文化作为人民减压并获得正能量的文化更是必须要贴近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人民的青睐,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况且只有人民真正需要的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无论在创作还是在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时,都要注意立足于当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尽可能的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让他们在活动感受到与现实的共鸣,从而认同文化,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三)加强管理,使群众音乐文化更加规范化、正式化

人民参与群众音乐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感受音乐带给人的舒适和享受,但现阶段的群众音乐文化基本都是由私人自己进行的,这样的方式固然有利于群众积极性的产生和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可是正所谓没有规律不成方圆,在没有任何管理的情况下放任群众自己组织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例如扰民就是广场群众音乐文化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放松是好事,但如果打扰到别人那就得另当别论了。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们都会想,为何没有相关管理部门为此作出规定呢?如果有,那肯定就不会发生类似的状况。规范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要使群众音乐文化发展的。更加好,相关部门就应该加强管理,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定和发展方向,让其更符合规范,变得更加正式,更符合社会主流的需要。群众音乐文化是新时期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构建和谐社会着重要作用。

声乐论文 篇九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例3快速地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②同上书,第104页。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例4慢速地《江河水》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例5肖邦:《c小调练习曲》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

(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①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①:《实践论》,《选集》四卷本,第263页。②见《乐记》中的《乐本篇》。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声乐艺术论文 篇十

19世纪意大利学派杰出的声乐教育家弗•兰佩尔蒂曾说过“一个歌唱者身上即使集中了为取得高度艺术成就所必须的天赋资质,但他若没有掌握正确的咬字技巧,他仍会感到自己无活动能力,而且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地。”①民族风格或民族化问题虽然包括很多内容,但它的中心问题仍是语言问题。而语言问题的基础就是声乐语言的学习和训练。

准确地说“台词”也好,“声乐语言”也罢都是语言艺术,但是侧重不同。“台词”最终要塑造鲜活的人物,“声乐语言”要字字珠玑,腔圆字正,充分表达歌曲的意境。每每提及声乐,人们往往想到的都是演唱一首首艺术歌曲,其实作为专业的艺术院校应当教会学生树立更远大的目标,也就是说能演唱单曲并将单曲唱好是必须的,作为一名歌唱演员最终还是要走向歌剧舞台,具备通过歌唱的方式塑造人物的能力。一个民族声乐演员必须具备全面完整的表现舞台艺术语言的技能与技巧,具有丰富的舞台艺术语言的修养。把声乐语言基础课仅仅局限在一般的“正音”范围显然是片面的。

在声乐语言教学中应当重视呼吸训练

(一)声乐语言教学中呼吸训练的重要性

提起语言课的训练手段,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绕口令。而对于声乐学习,我认为在基础阶段必需要使学生清楚人体的发声结构,并要扎实呼吸训练。正确的呼吸也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是歌唱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发声的准确与否、音质的优劣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是否准确到位,也都是与呼吸紧密相连的。

“如果学生具有好听的嗓音,但他不想按艺术的规则去训练他,不想透彻地掌握呼吸方法,那么他永远也不能使得自然慷慨赐予他的这些宝贵条件辉煌地显露出来,他不会成为一个具有风雅趣味的歌唱家,而只是一个叫叫喊喊的人……”②歌唱呼吸是属于意识范畴之内的,是一种带有目的性与技巧性的呼吸。它相对于生活呼吸而言具有更强的变化性,因为歌唱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情感,是唱给别人听的。演唱者在演唱时所面对的是广大的观众,需要将自己的歌声传达到每一位听众的耳中。因此,这就要求演唱者的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与色彩的变化,而且还要有长时间的演唱能力,以及能够根据歌曲演唱内容的不同需要,不断地调整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的变化。这一切都是需要气息作为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因此,歌唱呼吸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与技术手段,有其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那么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它的重要性还要设置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学生掌握呼吸的这套规律和技巧。古意大利的格言是: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训练。③

(二)关于胸腹联合呼吸

胸腹联合式呼吸是一种综合运用胸腔、横膈膜和腹腔肌肉来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歌唱中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方法,是建立在人们的自然生理机能状态上的。从生理机能看,人体本身为这种歌唱呼吸准备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也可以说胸腹联合呼吸方法比其他呼吸方法更能充分地发挥人体的技能。它同时也是被目前中外声乐界公认并普遍采用的、科学的、合乎生理规律的一种呼吸方法。其特点在于:

第一,由于它既具有胸式呼吸的灵活方便,又具有腹式呼吸的深沉持久,同时它还能够使上下各腔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因而它能够全面地调动人体各呼吸器官的作用,能使胸腔、肋骨、肋间肌、横膈膜和腹肌等相互配合,协同来完成控制气息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由于吸气时下降横膈膜和张开肋骨同时并用,这样就会使胸腔全面扩大,气息容量也得到了增强。

第三,这种呼吸方式也使控制气息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呼气变得更为自然均匀、有节制,并能够合理而有效地控制声音的高、低、强、弱及色彩的变化。

第四,它还可以让演唱者明显地体会到呼吸的支点问题,使演唱者的音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并使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声区获得整体的平衡与统一。这同时也就为演唱者在表现音乐作品时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声音效果与空间范围。通过对以上几种呼吸形式的初步认识,我们不难看出,当今世界上学习声乐的人为何大多推崇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因为它既克服了胸式呼吸法气息过浅的毛病,又克服了腹式呼吸法气息过僵、过死的弱点。

与此同时,胸腹联合部位的肌肉组织是很容易被人们操纵的,并有很大的弹力和伸缩性,是储存大量气息的理想区域,也是使气息强化的理想部位。此外,在气息的储存与控制上,这个部位比腹式部位更加灵活并富有弹性,比胸腔部位也更优越,不会出现由于强化气息的弹力而导致的喉部诸多肌肉组织的过度紧张,以致影响声音的质量。因而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如果单独地应用于我们演唱当中,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才能有助于我们获得良好正确的演唱方法。

(三)具体呼吸训练方式

著名的声乐教授郭祥义先生曾撰文指出:“歌唱中的问题一般都出在呼吸上,气息上的问题有都集中在吸气上;吸气上的问题都出在上一句唱完马上抬胸吸气……因此唱歌的人应当懂得一个规律:歌唱时,上一句落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吸。落得高,吸得高;落得低,吸得低。”④具体到教学中我觉得几种可行的办法是奏效的。

提醒学生注意两种状态。我们将其称为“基状”及“肌状”。⑤“基状”即是“基本状态”,要求学生自然站立,两腿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肌状”即是“肌肉状态”,要求提颧肌,松颊肌,下颚微收,小腹微收,挺胸、立腰、肩颈松弛,牙舌喉均放松。

歌唱中的气息不能到达位置原因并不在气息本身,而是歌唱动力器官不协调所致。例如,歌唱的腔体没有打开,上口盖没有提起,使通道不畅;发声中没有上哼下探,站姿不正确等。因此,在呼吸训练之初必须强调这两种状态,通过训练使学生能达到一种下意识的准备状态,也为他们的歌唱打好基础。

一点要领:使气息慢慢进入犹如闻花香,直到两肋打开,好似皮球胀满,控制五秒再慢慢呼出。注意这里面提到的胀满状态实际上是一种橄榄球的状态,经常有一些同学在练习过程中将胃部涨得很大,这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训练方式是为了提高肋间肌、横膈膜的伸缩控制力,胃部鼓起,气息并没有到达肋间及丹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一点也是必需要注意的,在闻花香之前,要强调可以很自然地把气息吸到较深的部位,这也是合乎歌唱呼吸的要求的。在体验这个方法时,一是要注意控制气息的速度,既不要吸得过于急速,也不要吸得过于缓慢。如果吸得过快,就会使气流因过分地冲击鼻前庭而受阻,深入不下去;如果吸得过慢,就会造成气流的浅而散。

用“打哈欠”的方法来体会一下吸气的感觉。在声乐教学中这种方法之所以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运用,就在于这种方法完全符合歌唱呼吸的要求。因为人们在打哈欠时全身是处于一种最为自然的状态。在打哈欠时人们都会有一种软腭上提、喉头向下、声带张开、口腔向上打开,同时胸部与两肋向外扩张,膈肌随之缓缓下降的自然动作。正是这些最为自然的动作,才能把我们的呼吸器官调整到最佳的歌唱状态当中,为获得良好的吸气习惯与状态,而且还能为我们掌握良好的声音位置、音色以及获得良好的共鸣提供了正确而科学的方法。

用“哭泣”的方法也是同样可以体会到吸气的感觉。在这里面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口鼻并用,因为长时间的口腔快速吸气,会导致训练者喉头有不必要的摩擦,反倒增加了咽炎的患病几率。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其克服胸部紧张与声音缺乏弹性的毛病。当人们哭泣时,下面的几对肋骨会自然地扩张,而上面的几对肋骨也会相应地扩大,同时整个胸腔的长度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就自然地为气息的深度与饱满提供了最佳的生理状态,同时也为我们歌唱的质量奠定了一个良好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活中的呼吸与歌唱中的呼吸是有着很大差别的。这是由歌唱的艺术特点所决定的。演唱者为了掌握持久、匀称、优美的声音,就必须学会持续、平稳、有节制、规律地控制气息。因此控制呼气的节奏,是这一阶段的要义。在呼气时,一定要注意吸气后不要马上吐气,而仍要有意识地保持吸气的状态,以免气息流失掉。呼气的关键在于能否对气息的正确控制和保持。同时,控制呼气的力量也要适度。如果“保持”的力量过大,就会把气息压在下面,致使气息不能顺畅地呼出;如果“保持”的力量过小,呼吸便保持不住,气息就很快地耗尽,也就没有了支持,声音就变得干涩,缺少穿透力。例如,我们在拉小提琴时,如果手中弓的力量太大,拉出来的声音就很嘈杂,听起来也是杂乱无章、不悦耳的。又如,当我们手中握着一捧沙,攥得过紧,沙反倒会从指间溢出。从上述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得知在气息的控制与保持上,应坚持适度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保持住了气息,又使气息的呼出显得匀称、自然、流畅。

扩充诗词朗诵的训练容量

诗词属韵文。诗词语言精炼,意境深邃。一首好诗使人感到韵味浓郁,诗意盎然,往往是由于它创造出了生动感人的意境。除无词的声乐作品之外,其他各种体裁的声乐作品本身就是诗词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诗的语言形象为音乐创作提供了艺术构思的基础。诗的内容、形式、结构、韵律、节奏对音乐的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声乐语言要想达到艺术的层面,必须要掌握表现语言的能力,否则声音或其他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18世纪德国瓦格纳派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利里•雷曼曾论述:“许多人认识不到,他们应当首先有这样的老师教会他们的朗诵法:这些教师能够向他们表演怎样把元音发得纯美,把辅音发得正确而清楚,以使那些字有适当的音。任何人当他对本国语言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当他在说话时有许多可怕的毛病的时候,怎们能期望用外国语歌唱呢?我赞成把朗诵的学习当作一切歌唱的预备课来学。没人认识到:它将使歌唱教师的工作变得多么简单和有效。”⑥正因如此,训练说话的声音,使其能够正确地、清楚地朗诵诗歌而不感到吃力,应当把其做为声乐语言训练的主要学习内容。

意境是诗的灵魂。意境就是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即形象鲜明,情景交融,使读者如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将诗词的意境之美深刻理解了,在演唱过程中才能够建立起内心的表演信念,眼神和肢体才不至于僵化空洞。例如林徽因的《一首桃花》,创作之初仅是一首小诗,后成为歌剧《再别康桥》的选曲。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魂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看/那一颤动在微风里/她又留下,淡淡的,/在三月的薄唇边/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迹!这是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很多学生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只关注了演唱的技巧,而忽视了对作品的理解与表达,往往看见他们的眼神是空洞无物的,你从演唱中很难看出桃花开在哪里,他要通过演唱表达一种怎样的情绪。

(一)教会学生把握诗词语言的目的性

“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就是作品的主题思想。作家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他的文学作品是在自己世界观的指导下对所反映的生活的评价。作家写作总是要有目的,通过对事物的阐述、描绘,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态度。因此,我们拿到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阐明什么思想,宣扬什么,批评什么等。对以上这些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把作者的语言化为自己的感受。分析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理性分析上,要在分析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内容,把对作品的理解变为自己的演说愿望,随着理解的不断深入,产生一种跃跃欲试再创作的欲望。对主题的分析,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加深理解。分析的目的,不只是弄懂,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

(二)使学生会理清作品层次

生活中说话也好,作家写作也好,往往不是把思想和盘托出,内在的思想活动要比说出来的话丰富得多。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语言精炼、含蓄,以一当十,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深刻的含意并没有写在面上,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暗示其中,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这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恰恰正是语言的思想实质所在。所以,我们必须深入挖掘、探讨语言的内在含意,反复推敲,找出那激发作者发表某些思想的真正意图,这样,说的时候,语言就有了内在根据,做到心中有数。分析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理性分析上,要在分析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内容,把对作品的理解,变为自己的表达愿望,随着理解的不断深入,产生一种跃跃欲试再创作的欲望。

(三)教会学生如何构建内心视像

我常常和同学们交流,当前奏响起时实际上你已经进入表演。你在前奏里看到什么,将直接影响到你如何张嘴歌唱。生活中,每当我们讲述经历过的某件事或所熟悉的某个人,这些人和事就像放电影一样,重新在脑子里浮现。这些形象是随着人的思维活动而自然产生的,是具体、生动、丰富的,这就是表演术语中所说的“内心视象”。

因此要教会学生们在拿到歌词之初,必须先建立内心视象,令作品的艺术形象在我们心中活起来,心中有形才能言之有形。为此,我们必须反复认真地研究作品,从字里行间找出事物的特性。例如《你是这样的人》这首歌:这首歌曲饱满深情地赞美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歌唱家戴玉强演唱这首歌曲时,大屏幕不断闪回的工作、生活画面,音容笑貌如此亲切,歌唱家在演唱中字字珠玑令人动容。在欣赏这首歌曲的时候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戴玉强对歌曲的理解非常深刻,而对于二度创作的表现基调也把握得恰如其分。

讲述一个人,就要去揣摩这一具体人的外形和精神,他的举止言谈,内心感情,行为逻辑,熟悉他就像熟悉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一样。这样,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才能说得具体、生动、形象鲜明。设身处地就是感受的过程,当然,这个“感受”绝不是一种主观的空想,它基于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有赖于对作品的深入研究,对作品体会得越深刻,所产生的感情也就越强烈。诗词在艺术形式上的显著特点是: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这也是诗词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基本特征。诗词是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换而言之,歌词与诗词实则同出一辙,都要讲究格律,主要是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

(四)教会学生朗诵中的表现力技巧

拿到诗歌也好,歌词也罢,在文中要画出轻重强弱,找准重音。生活中我们为了把一句话或一件事说清楚,往往把主要的词加以强调,以此引起对方的注意,使对方了解其意。语言中的轻重强弱,可以说是在每句话里都存在的,对语句的重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加重,强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加重增强音可以达到强调的目的,有时放轻减弱,同样也可以突出重点。在需要强调的词的前后运用停顿,也是一种方式,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声乐艺术论文 篇十一

在西方歌剧中,音乐元素和戏剧元素构成了西方歌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音乐元素和戏剧元素能否有机融合是判断一部西方歌剧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而歌剧中的音乐元素和戏剧元素的核心表现方式莫过于声乐艺术。因此当音乐、戏剧和声乐艺术以某种形式共同融汇于歌剧这一艺术形式时,西方歌剧便自然地成为一种超越音乐和戏剧的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其散发的艺术魅力和呈现的审美特征也自然值得研究。[2]具体来讲,西方歌剧中声乐艺术独特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歌剧艺术与歌剧声乐的内容美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西方歌剧艺术的内容美主要表现为歌剧中的主题美、情节美、人物形象美等等。其中歌剧中的人物形象美是歌剧艺术美的最重要的呈现方式,西方歌剧中的声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方歌剧艺术的内容美有相当的影响。这是因为,歌剧是由声乐演唱来表演的,而声乐演唱中的演唱者借助歌词能够表达歌剧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演绎歌剧中人物角色的特定形象,从而呈现歌剧艺术的内容美。判断一部歌剧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便是这部歌剧能否展现出歌剧中人物角色的丰富情感,能否刻画出歌剧中人物角色的复杂形象。比如,在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卡门》中,极力塑造出一个集率真、热情、残忍、放荡、泼辣等多种性格于一身的吉普赛女郎的形象,通过刻画复杂的人物形象和展现主人公的爱情由开始到毁灭的结局,作曲家为我们展现出一种悲剧的美。而歌剧中的声乐艺术对这种悲剧美的展现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卡门》中的音乐旋律较为紧凑,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极为细腻逼真,这就使得作品中出现了很多高潮部分,进而为表现人物形象的多重性和作品结局未知的悲剧性埋下了伏笔。并且,歌剧中的和声的音域也较为宽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暗示出主人公卡门紧张、激动的悲剧情境。

2.歌剧艺术与歌剧声乐的形式美与西方歌剧艺术的内容美相对应,西方歌剧艺术的形式美也体现在许多方面。从西方歌剧声乐题材的视角来看,西方歌剧艺术与歌剧声乐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咏叹调与宣叙调在歌剧中的戏剧。首先,咏叹调在西方歌剧艺术与歌剧声乐中具有抒情性与冲突性的功能。西方艺术界判断一部歌剧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便是这部歌剧中的咏叹调能否给艺术欣赏者留下深刻的感情共鸣。在西方歌剧中,咏叹调能够很好地调动艺术表演者的演唱性格,并且能以动人的音乐旋律带给观赏者深层次的感情共鸣,这就使得咏叹调自然而然地具备了戏剧中的抒情。除了抒情,咏叹调在西方歌剧艺术中还具备戏剧的冲突。这种冲突性主要表现在:咏叹调在歌剧中具有促进歌剧的情节发展与展开戏剧冲突的功能。比如,在西方古典歌剧《茶花女》第一幕的咏叹调便突出体现了这一功能。当薇奥列塔受到阿尔弗莱德的爱慕时,她心中对爱情既渴望又担心的矛盾心理便是通过其中的咏叹调揭示出来的。其次,宣叙调在西方歌剧艺术与歌剧声乐中具有叙事。以吟诵性的旋律展开歌剧的叙事,介绍歌剧的故事情节是宣叙调在西方歌剧中具备叙事的集中体现。此外,宣叙调的叙事与咏叹调的冲突也是相互联系的,宣叙调的叙事为咏叹调的冲突作铺垫,咏叹调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宣叙调的叙事的发挥。

3.歌剧艺术与歌剧声乐的风格美西方歌剧艺术的综合美不仅体现在其内容美与形式美方面,也更体现在其风格美的层面。西方歌剧艺术与歌剧声乐的风格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宏观上来讲,不同时代的歌剧演唱艺术对应着不同的审美风格,这就在总体上构成了西方歌剧艺术多样化的风格美。从17世纪初刚刚起步的歌剧艺术到18世纪下半叶由音乐家发起的歌剧改革,再到19世纪文艺思潮影响下的多种西方歌剧声乐流派,西方歌剧艺术与歌剧声乐的审美风格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艺术特色,而这也正是西方歌剧艺术至今仍然具备别样魅力的根本因素。从微观上讲,同其它艺术形式相类似,西方歌剧的演唱是一种二度创作的过程,歌剧演唱者不同的教育环境、不同的个人气质、不同的演唱风格、不同的审美解读都会对同一部歌剧作品做出不同的演绎,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的歌剧作品经过不同的演唱者表演会有不同的审美风格,而这就从演唱者个体上集中体现了西方歌剧多样化的风格美。

二、西方歌剧声乐艺术的审美思维与心理建构

歌剧声乐艺术的审美本质上还是对音乐的审美,对于音乐的审美需要充分调动审美主体的审美思维,激发审美主体自身的审美想象,建立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

1.西方歌剧声乐艺术的审美思维艺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吸收各个时期的优秀文化成果,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实践的检验,使得艺术具有极为丰富的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理论探究也日益深化,人们的审美思维也对于音乐的审美批评可以更好的指导音乐实践活动。具体来说,人们的审美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审美主体对歌剧音乐感觉的审美。音乐感觉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审美能力,在歌剧审美鉴赏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到西方歌剧声乐艺术领域,声乐所传达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审美主体没有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就不能体验到歌剧艺术所传达的深厚内涵和独有的魅力。歌剧艺术属于高雅艺术,音乐感觉的美感跟审美主体的艺术修养息息相关。所以,对歌剧声乐艺术审美思维的养成可以使审美主体获得良好的审美教育,从而更好地指导审美实践。其次,是声音审美。声音的美感主要是歌剧艺术演唱者的声音情感内涵,对于歌剧声乐艺术来说,声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演唱者将自己对作品的情感灌注进艺术当中,以自己的审美体验去指导艺术实践,这样歌剧艺术就有了鲜活的表现力。表现在艺术形式上就是演唱者的音色,演唱者只有认真把声音音色的美感和自身的审美体验结合起来,才能让声音具有艺术感染力,才能将歌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完美地表现出来。最后,审美主体对歌剧声乐的情感审美。当代西方歌剧中声乐艺术的美感主要在于声乐艺术的创造者、演奏者,以及欣赏者的真实情感体验。只有将声音的美感与参与主体情感的审美相结合才能将歌剧艺术的美感完美地表现出来。

2.西方歌剧声乐艺术审美心理建构在当代西方歌剧声乐艺术审美心理建构中最主要最基础的就是审美感知的培养,而审美感知又包含审美感知活动与审美感知能力两个方面。但是并不是说二者之间是孤立存在的,因为只重审美感知能力而忽略审美感知活动就不能发现审美客体美感的存在;同样,如果一味的追求审美感知活动却不具有审美感知能力,也不能获得美的享受。因此要想充分获得歌剧艺术的审美价值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其次,要有审美想象。审美想象是歌剧声乐艺术审美心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当审美主体作用于审美客体时,充分调动自身的审美想象不仅可以获得审美客体的美学价值,还可以对审美客体进行艺术加工,从而指导自己的审美实践。对于歌剧声乐艺术的审美而言,审美想象尤为重要。再次,要具有审美理解。对于审美客体的理解,是审美对象存在的确认。歌剧艺术具有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因此一部歌剧作品必然带有生成它的时代特点,同时又超越这个时代而成为后来人们的审美理解对象。所以对于歌剧艺术的审美理解不仅要注意作品本身的时代特点,还要结合审美主体所处的时代特点进行艺术加工,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最后,要具有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审美心理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对于歌剧声乐艺术来说,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在审美活动的初始阶段就对一部歌剧艺术作品理解产生偏差,以主观想象作用于艺术作品,忽视作品的时代背景,那么审美主体就会产生偏离作品内涵的审美理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审美主体对于艺术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也不断提高,歌剧声乐艺术的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审美主体只有建立科学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思维能力,才能充分挖掘歌剧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更好地指导艺术实践。

三、结语

声乐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专业音乐教育民间音乐传承与超越

90年代以后,文化艺术进入多元时代,特别是流行音乐的盛行,改变了原有的社会音乐结构布局。民族声乐一方面吸收西洋声乐技巧,同时为了使民族歌唱更贴近生活,声乐教育就出现了民族、美声、流行杂糅,既有“三不像”的挑战:民间音乐意识匮乏的民族声乐教育,弃“民”仿“西”合“流”。

缺失了声乐基础教育——传统民间音乐,学生接受的音乐形式越发单一,知识面越来越窄。他们没有条件接触、学习多民族、多风格、多唱法的民间音乐。知识的匮乏,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对于歌唱艺术的判断和辨别,大多数民族声乐的学生,自然就以舞台上成名的同类演员为模仿对象,演唱风格和技巧便朝着趋同方向发展。因此,民间音乐正在具有文化工业特征的民族声乐教育中走向消亡。这不是危言耸听,目前,音乐院校的民族声乐教育现状就是如此。

一、我国专业声乐教育的历史及现状

翻翻《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现代教育是在中西文化交融与碰撞中曲折前进的。为了救亡图存,富国强民,洋务派推行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使“西学东渐”催生了受西方国民教育思潮影响的我国音乐基础教育的萌芽。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认识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提倡在学校开设唱歌课,向大众传播具有新内容的乐歌并动手写作新歌歌词。一些留学日本的学子如沈心工,在1903年回国后就着手在上海等地中小学创设唱歌课和编写学校校歌。“庚子事变”(1901年)后,清政府迫于政治形式的压力被迫采用维新派“废科举,兴学堂”的改良措施以挽救危机,使得乐歌为主的新制音乐教育从群众自发的行动中解脱出来,形成一种新的制度,后人把这段时期的乐歌统称为“学堂乐歌”。“学堂乐歌”乐歌的曲谱来源于欧美各国歌曲和器乐曲,其特点大致有选曲填词、文白兼用、以西洋模式为主的音乐风格。因此有专家称其为“异质文化”,它实质上充当了中国音乐基础教育的“催生剂”。1927年,萧友梅博士在蔡元培先生的支持下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称国立音专),从而掀开了中国音乐教育新的一页。但即便如此,国立音乐院的音乐教育“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循规蹈矩,走了一条不折不扣的西方专业音乐教育之路”[1]。

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就艺术领域而言,按照殖民时期音乐教育的观点:“只有欧洲的音乐才是先进的,因此只有欧洲音乐才是唯一值得学习的。”为了顺应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急于走上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们选择了西方的教育模式。时至今日,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已经发展到拥有9所专业音乐学院,三百多所音乐二级院(系)和无数所为达到综合院校标准而正在建立音乐系的综合大学这一欣欣向荣的局面。然而,在这欣欣向荣的背后,衍生出一连串的问题:欧洲音乐中心论、西方音乐模式盛行各大院校、中国音乐落后论等等。同时,中国大量的民间音乐和许多具有地方色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游走在教学大纲之外。于是在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中国的古琴谱被翻译成五线谱拿来教学的现象;于是出现了学院里学生不认识甚至没有见过公尺谱、减字谱的怪异现象。于是张震涛在他出版的学位论文“前言”中写道:“在农民乐师的眼里,我们是城市里专业的音乐家,是从国家的最高学府走出来,座在国家最高研究机构中的专业研究人员,而我们却不识谱(公尺谱)”;“20世纪对传统文化教育事务的现代教育体制中培养出来的学子的知识结构,大概基本如此:不懂传统音乐,却浅薄地认为它落后。”

我国专业音乐教育通过专业音乐学院、二级音乐院(系)培养出大量的学子,他(她)们毕业时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地把欧洲音乐教学体系层层渗透到全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言而喻。“西学东渐”的影响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并由此构成了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主流,而在广大的农村,在那些“未经学校音乐教育系统训练过的农民乐师”那里,在大量民间的文艺演出团体中,他们依然秉守着传统,传承着中国的传统音乐。

二、有关我国的民间声乐

由于中国的民间音乐及其理论较多是靠口头形式创造、使用和沿袭下来的,因此民间音乐传承主要是指“口传心授”。“口传”即口对口的教习或说是面授机宜。“心授”就是心领神会,是传授用书面语言难以表达的音乐的神韵。

关于“口传心授”的妙处,中国民间音乐“活态”传承的意义在我国特有的记谱方式上也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由于“口传心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即兴性,形成了我国独特的记谱方式。我国从古至今用来记录和传承音乐的乐谱种类繁多,如宫廷雅乐所用律吕谱、工商谱,古琴文字谱、减字谱,宋瑟谱、埙谱、工尺谱、二四谱、三弦谱等,其中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是工尺谱。工尺谱是采用汉文字记谱的乐谱谱系,它采用文字记录音乐的符号,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工尺谱的最大特征就是只记录音乐旋律的框架和骨干音,对于那些细微的变化和装饰音则忽略不记,乐谱在音乐传承的过程中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音乐真正的精华和意义却蕴含在传授者那里”[2],因此说东方文化是富有弹性而不确定的,即所谓的“音无定高,时无定值”,它注重的是过程(西方音乐注重的是结果)比如中国古琴演奏中表现出的音与音之间细微的音色控制,在中国戏曲中“行腔”、“拖腔”中的不断变化等。

总之,民间音乐传承是民众自发的自我传承,由于缺少自主意识,这种自发性没有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的认同,造成了“失语”的境地。但是,由于这种自发性,使民间音乐传承与学校统一教学模式的专业音乐教育相比更加有利于维护区域文化的特征和各种流派的保存。民间音乐文化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它不仅具有民间意义,更是具有民族意义,在这一点上,民间音乐的传承具有深刻的意义。

三、对“中西关系”的再认识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非常重视,为繁荣新中国的文化艺术,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如,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倡导艺术家重视民间音乐,“走入民间”与群众打成一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艺术多形式、多风格、多流派的自由发展;以及音乐艺术要“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思想观念等等,为新中国文艺指明了方向,极大地调动了艺术家的积极性,投身于群众生活。正是由于这些方针、政策的指导,五六十年代,才有了以民间音乐为教育基础,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教育体制的改变,文艺教育政策虽然也提倡学习传统民间音乐,但力度较弱。教育者也放松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师生们到民间越来越少,具有民间音乐歌唱能力的老师越来越少,传授的原生民间音乐则更少。传统民间歌唱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缺失了应有的地位。因而,民间音乐的传承链在民族声乐教育中,出现某些环节的断裂也是历史的必然。

大众媒体在实现信息功能之余,始终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类型和文化风格。特别是电子媒介,对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影响力一直处在强势地位。建国17年,整体环境的文化需求,促使了民族声乐的健康发展。当时的强势媒体——广播,播放民间音乐的比例占全部文艺节目时间段的1/2;另一重要媒体——电影,有大量改编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如《刘三姐》《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等电影音乐;还有全国性的民间汇演,也通过广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整个社会都在极力弘扬民族民间音乐。学校教育不甘示弱,积极投身到学习、传播民间音乐的洪流中,不断汲取养分。无论专业歌唱还是音乐创作,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

80年代以后,强势媒体对民间音乐的传播经历了一个渐变过程。初期,是民间音乐的恢复期,民间音乐在传播媒体中占相当比例,学校的民间音乐教育也倍受重视。80年代初,武汉音乐学院恢复了民族声乐教育专业,师生们又开始了因停滞十几年后的民间音乐采集和学习。

而到了90年代,随着大众传媒的无边渗透,电视、电影、网络和MTV,使当代社会正在成为一个视觉文化或者说影像文化社会。工业时代的大众传媒成功地传播了固定化、标准化了的思想和情感模式。就音乐而言,大家虽然彼此之间毫无联系,但对千篇一律模式化音乐的喜好,不分彼此。

四、有关解决学校专业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传承问题

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具有主体性、基础性和开放性。民族音乐文化在具有自身根本特征的基础上,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的概念(既包含古代又包含近代和现代以及未来的发展)。学校音乐教育,在时展的高度上,应将民族音乐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引进到音乐教育中,并将其作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即在早期教育中,它是音乐教育的主体,在随后发展教育中它是音乐教育的基础,让每一个学生从小浸润在民族音乐的母语环境中,并以开放的心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多元音乐文化。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深层文化问题,直到90年代开始,随着自身改革的深入才逐步为国人所认识,但这种认识是缓慢的,也是很不平衡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在我国已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多年来这一学科的研究似乎也还未真正涉足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学校音乐教育。因此,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无论对于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当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也都是一个迫切的、有意义的,但又颇具挑战性的课题。

本论文正是基于对这种现状和形势的分析而提出的,试图从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双重视角,来探讨学校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长期来忽视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互为基础的思想认识,忽视将数十万普通学校音乐教师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队伍,忽视将学校教育作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重要基地等问题;探讨有计划地分阶段分步骤将文化部门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资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发挥其本应具有的重要作用等问题。

注释:

[1]、乔健中《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资源》,《音乐研究》季刊,2003年2期

[2]、吴晓萍《中国公尺谱的文化内涵》,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

2、宋瑾《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4月。

3、乔健中《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资源》,《音乐研究》季刊,2003年2期。

4、肖梅《20世纪两本书》,《音乐研究》季刊,2003年6月2期。

5、刘承华《化‘中西’为‘多元’》,《人民音乐》2001年4期。

6、管建华《21世纪音乐教育学科研究展望》,《交响》2001年第1期。

声乐论文 篇十三

从上世纪5O年代中期始,声乐界开始了旷日持久、多回合的“土”、“洋”之争,其间,起起伏伏、左左右右,经历了“土洋之争”到“土洋结合”的融合过程。1957年,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声乐教学会议”,会议明确指出“我们的历史任务是努力创造社会主义民族的声乐新文化,对西洋欧洲唱法要民族化,对民族传统唱法要继承、学习,并进一步发展提高”。这次会议指明了民族声乐既要“继承”,又要“提高”的发展道路。民族声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人中国艺术院校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2O世纪5O年代,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指导下,全国各地音乐院校也成立了民族声乐系或专业教研室,使民族声乐教学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周小燕教授尝试“民族唱法实验田”,开办了“民歌手训练班”。1958年在该系正式开设“民族民间演唱专业”,王品素先生也培养了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汉族歌唱家何纪光等。1958年的时期,下乡采风进入烈焰也燃烧到湖北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前身),大批师生走出校门到农村,使广大师生对民间音乐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同时,学院也增设了戏曲课、民歌课、民间说唱课等。学校风气有了很大的改变。l963年,学校有志于民族声乐的老师,正式创办了民族声乐专业。他们尝试用科学唱法训练发声,演唱民族声乐作品,包括民歌、古曲、戏曲、曲艺选段和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现代歌曲与民族歌剧等,当然,在同时,也教授一些外国民歌和经典的外国声乐作品。冯家慧正是在此历史时期的1957年考入武汉艺术师范学校。3年后,她考入湖北艺术学院声乐系。那时,正值“反右”运动以后,文艺界大力贯彻“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学校也相应调整了教育路线,经常组织师生“上山下乡”,与农民兄弟和民间艺人“边劳动,边学习”;同时,也采用“请进来”、即请民间艺人来校授艺长期住校传授民间音乐。这成为学院重要的教授课程方法之一。在民间艺人中有的教民歌,有的教戏曲,有的教曲艺,包括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湖北小曲、京剧、汉剧、楚剧、豫剧、南曲,以及各地的民歌等。只要是有成就的民间艺人,哪怕是盲艺人,也请进大学的学堂,如教授湖北小曲的艺人中就有一位是盲艺人。艺人或民歌手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在语言、咬字、唱法、韵味、表演上,与师生们采取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其民间音乐的发声、语言、风格、韵味、表现方法等深入师生的人心。在这种“请进来,走出去”模式中,学生要严格按照艺人的要求用不同民族的地方方言来演唱风格色彩各异的民间音乐,多种民间音乐在专业音乐教育中的传承成为活态的元素。冯家慧置身其中,感到当时在艺术上受益匪浅,扎扎实实掌握了汉语语言中“字”和“声”的训练配合。至今,她还能流畅唱出当年学习的敲击竹节鼓打板,用四川方言演唱的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此外,在采风记山歌活动中,冯家慧老师在实地采访中寻访了湖北省有特色的地方声腔技术,如湖北西部山区民歌“打啊哈”腔就是代表性的声腔,多年以后她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感悟,写出了《鄂西高腔山歌演唱技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一文。在民间音乐的洗礼中,冯家慧在不知不觉的训练中逐步掌握了这些高难度的音色处理技巧,如民间技艺中的嘴皮训练,包括声音爆破,喷口、舌头的灵活。她逐渐意识到,民族声乐的声带肌能训练中最关键的是“字”,她说:“唱的基础是说”!抓语言,抓字的训练!所谓,“咬字行腔”正是风格的标志。所以,吐字的准确清晰与声、气的配合,才能树立自然的说话和歌唱的正确理念。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的师生在实地搜集整理大量民间音乐资料的同时,也开始整理发掘大量古典戏曲音乐资料,如以戏曲唱腔为核心内容的声乐理论丛书《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等的出版,这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就成为日后冯家慧教授溯源中国古典唱论的源泉。当时,武汉音乐学院的师生也把民族声乐的发展与振兴寄希望于冯家慧等一代人的身上。冯家慧也逐渐形成了代表她自己个性特质的声音。从上世纪6O年代起,冯家慧就在很多大型演出中担任领唱、独唱。在京剧《红灯记》、钢琴伴唱《红灯记》中,冯家慧扮演“李铁梅”。她的经典唱段有《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家住安源》、《迎来春色换人间》等。此外,她还在大合唱《我的祖国》中担任领唱,被武汉地区声乐界、新闻界誉为“金嗓子”。

二、“自然”歌唱的参悟

冯家慧早年在武汉音乐学院曾随田寿龄老师、叶素老师和钟碧如老师学习美声唱法。上个世纪8O年代初,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基诺贝基来到中国讲学,为我国声乐界打开了一扇前所未有地认识世界声乐发展的窗户。基诺贝基强调发声原则尽量打开喉咙,横膈膜的支持,面罩共鸣,以上3个基本原则是他在讲学中贯穿始终的核心问题,其中贯穿始终的正是“正常的歌唱呼吸”,即唱的时候不要紧张,自然地唱。基诺贝基强调笑在歌唱中也很重要:“你会笑就会唱歌。”要保持笑的感觉来唱歌,外面微笑,里面打哈欠是歌唱最好的放松状态。“自然呼吸,微笑唱!”基诺贝基的启发如拨云见日,使困惑中的冯家慧恍然大悟。无论中外,只要是歌唱,就要自然地呼吸,微笑着唱,用不同语言咬字唱!随着学习的一步步深入,她归结到声乐的一切“必须要自然”。只要围绕“自然”,无论是理论的、审美的,还是生理的、技术的,亦或语言的、风格的等等诸多论而无休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1986年,冯家慧写作《以自然语言元素训练》,认为:“自然呼吸,微笑唱”是一切歌唱的基础。声乐的一切“必须要自然”,因为遵循自然才是科学,只要是有意识地放松,自然、优美、柔和,完美地诠释和表达歌曲的内涵和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那就是正确的歌唱。1979年,冯家慧到北京乐团学习美声一年。当时学习条件和生活很艰苦,且抛下年仅2岁幼子。冯家慧心灵中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在返校后的汇报演出后,时任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蒋箴予教授点评道:“这个、r头这次搞明白了”。孟文涛先生也鼓励她多感悟多写作,清晰阐述总结自己的演唱实践经验。冯家慧甚至意识到,经历了5O年代“土、洋之争”的起起伏伏,许多争论与矛盾使人困惑。经过反思,她认为,对西洋音乐应该采用科学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其科学的成分融入到我国音乐文化的精髓,为我们所用。于是她有感而发:审视我国自上世纪初打开西方声乐视野以来,中国民族声乐表演与教育实践是从西洋美声唱法“得益”与“受害”的双重过程中发展而来的。一方面,对照西方声乐学科,她客观审视中国民族声乐之不足。欧洲专业声乐演唱实践和器官解剖医学的发展,较早地把他们的演唱经验加以科学分析,整理成系统的练声方法。如欠缺完整的歌唱生理学方面知识;欠缺气息的训练,共鸣的训练,换声区的训练。中国传统艺术过去大部分靠师傅带徒弟的“口传心授”,给声乐体系的建立带来一定的桎梏;历代声乐理论多为散论,而没有完整的系统化的中国声乐理论文献等。鉴于此,国人更应该去发掘、整理中国声乐的练声方法,总结其科学规律。另外,由于存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审美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欧洲所谓“正统唱法”,决不能机械地移植套用在民族声乐演唱上,民族声乐亦不能盲目模仿西方声乐体系而失去自身的民族特色。所以,中国从事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的人必须半路回头找回属于民族自身的演唱规律。在继承中国传统唱法的技术风格基础上借鉴美声唱法的训练体系,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和契合点,即符合我国民族审美范式的声乐理论体系。冯家慧感受到:“无论是何种唱法,歌唱是具有共性的,都是大脑指挥歌唱,大脑兴奋指挥调解肌肉,骨力收缩发力。真假声的混合,中西方都有,美声混,戏曲方法也有,京剧也混。我的声音色彩就是真声较多的混合。我追求声音通透,气息连贯,色彩明亮,吐字清晰,每个字要都交代清晰。只要嗓子、技术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得当,投人情绪就能将演唱推上去了。”目前,我国各艺术院校基本上都遵循和借鉴美声唱法的训练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演唱意大利语歌曲比较科学,但对演唱中国歌曲却不尽完善。我国的语言有自己的规律;我国的歌曲曲调也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在演唱歌曲时冯老师在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时运用我国传统声乐理论作为指导,与西方的声乐理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为主,结合运用欧洲声乐理论中适合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部分,深入系统地将我们自己的文化瑰宝上升到一个科学的高度,进而形成我们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切实可行的训练体系,才能做到符合中国民族审美需求的诠释。在怎样展示音乐风格的多样性、怎样保持歌唱的生命力上,冯家慧教授做出了优秀的示范。她2002年61岁的音乐会曲目涉及京剧、苏卅I弹词、湖北民歌、中国歌剧以及其他各种创作歌曲,多种唱法、多元风格的统一协调,以及她那独特明亮的嗓音和精湛的歌唱艺术赢得广泛的好评,证明了中国的传统发声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三、教师是学生的精神源泉

自留校任教以来,冯家慧老师一直从事声乐教学。她开始在学生声乐专业条件并不优越的师范和附中教学。她多方面吸收知识,业务提高很快。1972年恢复招生,她开始承担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她在教学中强调“说千道万不如示范”,她坚持反反复复为学生示范,展示多种音乐风格的演唱,其教授的师范生余葆红以新歌《森林静悄悄》获湖北省青歌赛美声组一等奖。从此,据不完全统计,在她培养学生的学生中,有39人91人次在国际、国内、省市级声乐比赛中获奖。冯家慧教授认为,老师是学生的精神源泉,是学生的主心骨,而声乐是艺术表演和信心展示。所以老师绝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只有调适和保护学生的歌唱心理,才能增强学生演唱的自信心。对于参加各类比赛的同学,她强调比赛不是目的,锻炼才是目的。所以她有16字诀调整心态:“积极参与,认真准备,不计结果,促进教学。”冯家慧教授说:“教学对象是人,我们的对象是活的、有思想的人。教学的过程是主客体互动的过程。老师是学生精神上的支柱,如果学生唱的不好就打击他,这会很快击倒学生。只有激活学生的想象、解放学生的天性,赋予他们歌唱的激情,他们才有舒畅的心情、从内心歌唱的欲望和积极的歌唱状态,才能放开身心由衷地歌唱。”她认为教育应该是“有教无类”,所以她从不挑选学生。她总是用医患关系比喻师生关系,即老师教不好学生,不能像医生治不好病人却怪罪病人病情蹊跷那样,只能归结于老师的教学手段不够多。所以,针对学生的问题,她反复思索研究对象和自己的教学问题,以至于“麻子教麻子,跛子教跛子。他们唱不好,是我没有教好。有时吃饭都不快乐——因为我在为他们寻找更对路子的教授办法。”她坦言,从条件差的同学身上,她得到的教学反馈更丰富。她说:“教师是快乐的事业,教学相长。师生只有抱成团才出成绩。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我也在解自己的困惑。我感谢学校的信任,给我这么的学生要我教授,这是我人生的幸事。与同龄人相比,我知足快乐,因为精神上富裕,正如孟子所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今年70岁的她还是一周38节课。她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不断进取,淡泊名利,德艺双馨,2002年获文化部教科司第二届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正如她在《心曲》个人独唱音乐会里的一句独白:“我心里始终想的最多的是怎样与你们的心贴得更近一些!”她始终与她的学生心心相依。她的学生冯冰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评价冯家慧老师:“可以说像母亲,或者更高一些,她是一种精神源泉,很长时间如果不跟她沟通,就觉得很苍白。”

四、以中国传统唱论指导当代民族声乐的艺术实践

目前,关于“中国民族声乐”的界定,其内涵和外延是有争议的。广义地讲,“中国民族唱法”是指《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所称的“中国歌唱艺术”:“植根于中国的土壤,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伴随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艺术的特点、欣赏习惯和审美意识•;数千年来,积累了浩瀚的曲目,形成了独特的演唱技法,形成了中国式的演唱形式和风格特点,并造就了无数深受人民爱戴的演唱家、声乐教育家。它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l1狭义地指“现代民族唱法”或日“学院派民族歌唱法”等。如丁雅贤在《民族声乐教学曲选》的前言称:“民族声乐,并非泛指我国民歌、说唱、戏曲和新歌曲等各种演唱技术之总称,它是一较狭义的概念。具体说来,它是以我国音乐(艺术)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业为代表的,既是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又是在继承和发扬了这些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基础上,借吸取西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歌艺术。”0所以,姜家祥在《民族唱法探索》指出:“民族唱法,广义地讲,可以包括戏曲、曲艺、民歌有这三类风格的创作歌曲的演唱方法。这里所指的民族唱法则是作为狭义的理解,只要是唱风格较强的声乐作品时所用的技术方法及一些规律。它们即是从戏曲、曲艺、民歌这些唱法中提炼和继承下来的,同时又借鉴和吸收了西洋唱法中优秀的结果。”l3在偏重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述中:王品素教授指出:“什么是民族声乐?民族声乐就是扎根在民族语言基础之上的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富于民族风味的歌唱。”邹文琴指出:“如今的民族声乐艺术,是在继承传统的戏曲唱法,曲艺民族声乐艺术,唱法精华的基础上,并且借鉴美声唱法科学的训练手法,比方说它的呼吸,它的位置,它的声音的穿透力而形成的一种混声唱法。当然,它绝对不等同于美声唱法。我们这种唱法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独特的行腔韵味为特点,以演唱和形体相结合的一种声情并茂的,综合性的形式。”_4冯家慧教授的观点主张民族声乐的根在传统,根在民间,所以她强调民族声乐的3个层面的因素:一是中国古典声乐理论。

中华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中国古典民族声乐艺术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它从《诗经》、《楚辞》、《乐府诗集》、唐诗曲子、宋词乐,一直发展到元杂剧、明清昆曲京剧等声乐实践与理论,并以民族言语为基础的行腔韵味中国式的歌唱方式,包括词乐、琴歌、戏曲等典型的古典声乐演唱过程中歌唱者的总结,文人的参与,总结了如“歌诀”、“唱论”等声乐理论,成为承载中国“母语音乐文化”艺术精神传统的中国古典唱论。二是活态的各类民族民间唱法,包括活态的各民族、各品种的民间活态唱法。2006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首次单设了原生态唱法,从此原生态民歌在声乐比赛的舞台上有了自己的位置。现如今,被称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民歌、戏曲、曲艺等,都是我们关注和发扬的内容。三是“中西融合”的现代民族唱法。指借鉴了西方美声发声技巧并植根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之上的“学院派”的民族唱法。中国声乐家把西方演唱技法和中国民族民间唱法相结合以来,逐渐形成了以音乐学院声乐教育体系为载体的声乐学派和教学体系。正如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教授总结出的“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中国民族声乐已经成为一种中国独有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科学发声技术的新型声乐艺术。我国培养的新一代民族声乐歌唱家,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如:、宋祖英、张也、黄华丽、吴碧霞、阎维文、王宏伟、汤灿等。他们的演唱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声乐的特性。冯家慧教授认为这3个层面都是民族声乐艺术的组成部分。它是以汉藏语言为主兼及各少数民族语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以古典唱论为审美追求,并以形体表演融为一体的情、声、字、腔的综合演唱艺术。

在教学之余,她发扬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探索中国古代唱论和总结民族声乐艺术的特征,发表了《歌唱的自然美一谈鄂西高腔山歌演唱技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云南彝族著名歌手白秀珍演唱技法的学习应用》、《以情代声——歌唱训练五字法:情、形、字、气、声》、《以自然唱法为元素训练真、假声结合》、《民族唱法漫谈》等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了文化部科研课题《湖北鄂西高腔山歌演唱技法在歌唱中的应用》、省级科研课题《附中声乐教学研究》以及一批院级科研课题。在教学中她十分重视以民族传统声乐理论为指导,从各种民间音乐中吸取营养;并以各类民间歌唱方法的研究为课题,将其上升为理论并应用于民族声乐的教学。提出了在现阶段我们应如何继承古代声乐理论与借鉴西方演唱技巧?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科学的、系统的融汇结合?如何建立起具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声乐理论系统?这些一直是冯教授在4O多年声乐教学中执着探索和深入研究的。我国有着博大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丰富的声乐文化传统。有关民族声乐唱法特征和规律的理论著述仍然极其丰富。它们散见于千百年来形成的各类典籍中,如先秦时期的《礼记•乐记》、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宋陈呖的《乐书》、元燕南芝蘑的《唱论》这些学术瑰宝不仅对构建中国民族声乐的理论框架不可或缺,即使在日常的声乐训练及其表演中,仍可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冯老师特别关注对各朝各代声乐理论的研究,并卓有成效。在担任研究生导师工作以来,致力于《中国古代唱论》的研究梳理工作,并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之中。冯老师的历届研究生们先后对元代燕南芝蘑《唱论》、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张炎《词源》、陈元靓《事林广记》、明代魏良辅的《曲律》、清代徐大椿《乐府传声》等古代声乐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把这些声乐理论中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总结,使之进入了一个由理论指导实践的高层次的艺术境界,指导我们现今的歌曲演唱。在她指导下的历届声乐研究生都在研究中国传统唱论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如:冯冰的《字音清真五音四呼》一文针对清代徐大椿的《乐府传声》中“五音”(喉、舌、齿、牙、唇谓之五音)和“四呼”(开、齐、撮、合谓之四呼)这些发声部位动作,。对出字、归韵、收音这些语言部位的动作,将中国传统声乐咬字诸法与现代中国民族唱法诸要相关联,从中国传统声乐理论的角度,进一步对中国声乐歌唱中的咬字问题加以阐述,以为中国声乐及其演唱的学科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技术参考。刘亦群《浅论姜白石词调歌曲的演唱》一文,。从姜白石词调歌曲的风格和词意人手,从咬字、气口、行腔等方面对它的演唱进行研究和探索,旨在掌握并表现出姜白石词调歌曲的独特艺术风格和魅力。

张莺燕在《宋代唱论歌诀研究》选择宋代唱论歌诀体裁作为研究对象,0重点对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张炎《词源》中的《讴曲旨要》以及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的《遏云要诀》出现的重要歌唱术语进行了解析,并在此基础上考查了歌诀在宋代的传播,总结了宋代唱论对演唱方法的追求包括“字正”、“腔真”、“气盛”三大部分,对演唱的最高要求是“无磊魂”。近年来,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探索了一条由专业导师和音乐学系理论导师密切合作共同指导声乐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正在不断提高声乐学习者和表演者的理论素养和演唱水准。除以中国古代戏曲声乐理论著述为对象外,活态民间音乐说唱、民歌、戏曲、歌舞等与歌唱相关联的研究,以及对当代民族声乐代表性人物、角色、唱腔和现象的演绎,都是冯家慧师生关注的重要内容。冯教授认为在传统音乐理论中,有相当多关于歌唱的合理因素值得我们去发掘、整理和吸收,使之指导我们今天的声乐实践和教学。这样不仅有益于我国古代歌唱艺术的传承,有益于我们对古代歌唱理论的梳理,还有益于当前歌唱者对中国歌曲历史的研究,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当前,正是我们在努力构建我国自己的民族声乐理论体系的时候,研究与总结古代唱论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声乐理论在民族唱法中的作用,它能使我们在合理汲取西方发声法的同时学习和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弘扬光大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让华夏古老的声乐理论能为今天的声乐教学和演唱服务。在现今的声乐教学中要在学古变古的基础上,从形式上加以选择、琢磨、添加和改换,在内容上又作了建设性地嫁接、交融、借鉴、整合。

五、“情一形~字一气一声”五字循环教学法

从教4O余载的冯家慧教授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模式和理念,并将其运用到El常的声乐教学和声乐实践之中,创立了独特的“情~形一字一气一声”五字法循序渐进教学模式。0这一体系强调母语化声乐教育,同时又以开放的姿态吸纳西方声乐教学体系的综合教学法。所谓“情一形~字一气一声”五字法循序渐进教学模式,冯家慧教授的阐释是:发声归于“自然”,语言依自“讲话”,表现源于“情感”。她特别强调这五字的顺序,当以“情”为首。发声技术始终为表达情感而服务,是为了感情的表现才寻求技术的支撑。当以“自然”为原则后,调制人声这件“乐器”,最为关键的部位即在调节再塑性很强的咽管腔体,随着高、中、低音声势的抑扬起伏,喉形喉位的稳健把持,咽管“喇叭筒”的自如拉收等便是“形”、“声”的基础要素;又如五字中的“字”,注重的便是“喷吐的字头,扩展的字符,高位归韵的字尾”来加以认识和运用;再如“气”,在气息上要敏捷地贯穿“吸一憋一吐一叹一保”等完整流程

第一,“情”指发声归于“自然”,语言依自“讲话”,表现源于“情感”。歌唱发音是语言发音的艺术化,发声技术始终为表达情感而服务,是为了感情的表现才寻求技术的支撑。“情”对歌唱具有积极的作用,因为歌唱是精神与生理密切结合的活动。“声情并茂”的歌唱才具有艺术感染力,才能让发声技术得到充分有效的展示。正如《乐记》日:“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我国清代声乐论著《乐府传声》中《曲情》指出“必唱者先设身处地,摹仿其人之性情气象,宛若其人之自述其语,然后其形容逼真,使听者心会神怡,若亲对其人,而忘其为度曲矣。”例如训练学生演唱悲歌时的音色处理,要求学生体会哭腔的情技结合。同学们将这种技巧用于演唱《孟姜女》、《兰花花》、《江河水》等歌曲悲伤处的处理,就会悲从声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歌唱情绪,情、技并茂是声乐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衡量声乐教学水平的最终标准。

第二,“形”对获得良好的共鸣相当重要。声乐演唱当以“自然”为原则,调制人声这件“乐器”,最为关键的部位即在调节再塑性很强的咽管腔体,随着高、中、低音声势的抑扬起伏,喉形喉位的稳健把持,咽管“喇叭筒”的自如拉收。要做到在自然放松的基础上,随着母音的变化,声区的不同做相应的调整。声音一定要通过适当的正确的“形”作为通道,这是正确发声的基础。除了将人体作为乐器一样追求声音通道之“形”,人的形体表现也是重要的表演要素。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无处不在声乐的演唱中表现出来。这套基本功也是当今音乐院校形体课程的主要内容部分。所以,在声乐教学中还要追求戏剧化的声乐表演,吸收戏剧化丰富的表演技巧并融人声乐教学,这就成为她教学的重要特色。例如,她利用戏曲念白、甩腔的抑扬顿挫来训练真假声的混合,就很有效果。

第三,“字”。民族声乐一定要强化声乐母语化教学体系。将发声、咬字、吐词和母语的歌唱表达有机的结合起来。“字”注重的便是“喷吐的字头,扩展的字腹,高位归韵的字尾”来加以认识和运用。在我国的传统声乐理论中,早就提出了“字正”。燕南芝庵《唱论》说“字真、句笃、依腔、贴调”,即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歌唱,指的是通过声音的训练来掌握音色变化的技能,靠语言音色的变化、声腔的起伏来塑造声音,以丰富人物的情感。“以字行腔”是民族声乐教学的关键,冯家慧要求以字带气、以字带声、以字带腔、以字归韵,做到字正腔圆。“喷吐的字头”是指在演唱中要清晰短促的把字头唱准确;“扩展的字腹”是指在演唱中要把母音大幅度的展开、并调动各共鸣腔体使母音圆润而通畅。“高位归韵的字尾”是指在收音时要注意声音位置的保持。声乐是语言与音乐相互结合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有一种独特的功能,是任何乐器都做不到的,那就是通过歌声发出传情达意。歌词是富有歌唱性的语言,歌唱发音是语言发音的艺术化、科学系统化。语言发音是歌唱发音的基础,把每个字咬得准确、吐得清晰,再加上高超的发音技巧,这样,唱出来的歌声才能真正悦耳动人。

第四,“气”。“气”与歌唱息息相关,是声音的动力。这里的“气”并非指单纯的口鼻呼息之气,而是指“丹田”之气。“丹田”一词源于道家。《抱朴子》日:“在脐下者为下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两眉之间为上丹田。”《资生经》日:“丹田在脐下三寸,方圆四寸,著脊梁而中央是也。”显然丹田以脐下丹田最为重要。只有发自“丹田”的气息之“深”,才有用气“通”的可能。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是建立在良好的呼吸基础上的。气息的正确运用是演唱歌曲的前提,对气息运用控制能力的训练是歌唱的基础。呼吸技术不仅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它本身也是一种表现手段。只有在良好的呼吸的状态下,才有气息的饱满、喉头的稳定、明显的呼吸支点、声带振动与呼吸的紧密配合和协调动作。真正建立丹田支点,除了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外,还要依靠喉头、声带与它的配合。

第五,“声”。中国古代歌唱家很早就自觉地注意到歌唱的字声与乐调的结合、以及声韵的规律问题。我国古代的声乐著作对声乐演唱中的咬字、换气、艺术风格等问题均进行了深邃的论述。如沈括《梦溪笔谈》中“当使字字举本皆清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魂。”以及张炎《讴曲旨要》中描述的“举末轻圆无磊魂,清浊高下萦缕比”,这些传统声乐理论,都说明了行腔讲究抑扬顿挫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具有各种地方风格的古典歌曲,在演唱是更要注意唱出歌曲的特点,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容。

声乐艺术论文 篇十四

在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在咬字吐字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不是因为读不准字音,就是因为找不准声音的位置而影响字的发音。大家都知道,歌唱的基础是语言,用歌声来传达歌曲内容和表达思想感情,就必须在语言(在这里以谈汉语言为主)上多多讲究,否则,会让人听之索然无味,完全不知所云。比如,在唱《金风吹来的时候》中有一句:“我歌唱家乡,家乡的金秋。”有学生就唱成了“我歌颤chan(唱chang)尖先jianxian(家乡jiaxiang),尖先jianxian(家乡jiaxiang)的金秋。在唱《愿你有颗水晶心》时,“我曾ceng悄悄的告诉母亲”唱成“我赠zeng”,“我的生命shengming”唱成“森敏senmin”等等。这些令人头疼的发音问题真是数不胜数,应有尽有。

由于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湖南各地,受各地方言影响较大,很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有待提高。然而,声乐学习却不能等到她们把普通话都学好了再来进行。因此,对一个声乐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在教授规范声音的同时,自己的声乐语言也应该是无可挑剔的。这样才能既做好示范,同时又能找出学生的语言毛病,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如果只有美好的声音,而不注意声乐语言,或者只有声乐语言却没有美好的声音,都同样是令人无法容忍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很快地掌握正确的发声位置又能很好地掌握准确的声乐语言呢?笔者发现,在声乐教学中,适当结合朗读艺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快找到正确的声音位置,而且在苦思冥想和潜移默化中,学生对语言的注意力加强了,普通话水平也提高得更快。

无论哪国语言,都是由元音和辅音这两因素组成。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的汉语(普通话)也不例外。元音在汉语中称为韵母,在外语中称为母音;辅音在汉语中称为声母,在外语中称为子音。在传统的歌唱理论中,根据汉语发音特点将咬字吐字分成“出声”、“引长”(引腹)和“归韵”(收声)三个过程。其中,在“引长”和“归韵”中,主要是由韵母在起作用。韵母使语音发响,歌唱时是由韵母转送声音的。而一些复合韵母又产生了“韵头”、“韵腹”和“韵尾”,这使得语音发响过程更趋复杂。“归韵”成了声乐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难点和突破点。有的学生受方言影响咬字吐字都很成问题,有的受口形影响不会归韵,有的根本不知归韵或归韵不到位。这是由于她们对汉语中发响韵母的掌握不够全面或根本不去了解造成的。在声乐教学中传统沿用意大利语中的五个发响韵母a、e、i、o、u作为嗓音训练中的发声练习是很有益处而且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基本与汉语中的a、e、i、o、u是一致的。但也要因人而异。有的学生"a"唱不好,但换成"u"她又能唱好,而有的学生"e"唱不好,但换成"i"她又唱好了。当每一个字的归韵完成得很好了,那么他的声音就成功了一大半。

意大利著名歌剧艺术大师、男中音歌唱家吉诺。贝基曾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要求歌者力求创造“第二自然”。如果将说话时的吐字称为第一自然,那么歌唱时的吐字要达到第二自然。没有正确的说话发声,就没有正确的歌唱。然而,把歌唱时的吐字与说话时的吐字完全等同起来或完全对立起来都是不可取的。用最自然的声音说话,用夸张的说话声音去唱歌。贝基认为:“歌唱的人嘴是长在里面,歌唱时发音应该靠里面的大牙,而不是靠嘴的前部。”而宋承宪先生的论著中也一再强调“内口”的打开。所谓内口,就是声音发生后通过喉管、咽后壁、柱肌、小舌和舌后根等部位形成一个管状的声门。歌唱时的声音应该是一种稍微夸张了的说话的声音,所有的母音都应在口腔深处(主要在大牙、舌根、软腭和后咽壁之间)形成。而母音的形成除了靠口腔深处,还要借助于嘴的外形(嘴唇)和舌头(舌位)的变化来实现。

辅音的形成与平时说话时辅音的形成部位几乎没有差别,只是吐字时要清楚,不能拖泥带水。我国传统戏曲别讲究嘴皮子工夫,要求演唱时要有喷口,讲的就是辅音形成主要是靠唇、齿、舌来完成,其部位主要在口腔的前半部。当然,只有把一个字前面的辅音发好了,才可能有后面母音(声母)的归韵问题。

中国的民间戏曲对咬字吐字非常讲究,主张“字正腔圆”,“以字带声”等。而近、现代出现的话剧、歌剧、音乐剧中,演员的说话近似朗诵,对声音的位置要求得比较高。这样做一来可以迫使喉咙尽量打开,做到字正腔圆;二来可以使声音传得较远,令人听起来清楚圆润。而在声乐学习中,除了要有横膈膜的有力支持(气息)、完全打开的喉咙、还要有充分的面罩共鸣(声音的位置)。这与朗诵时要求是一致的,只不过,在朗诵时是高位置地说出来,声乐中的训练则要求要高位置地唱出来。有的学生对“高位置的声音”概念很模糊,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感觉。有的教师就用打呵欠的感觉或含口水的感觉去引导学生,这样就把很抽象的声乐理论知识具体化了,有利于学生快速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这时,要求她把嘴巴张开,上下牙齿之间至少要有一指之宽的距离,面部微微带笑,提起笑肌,下巴自然放松下垂,好似没有下巴一样,打开内口,做到一个“空”的、稍做夸张了的后嘴,好似含了一颗大枣一样,再结合饱满的气息,用高位置的声音去朗诵歌词或是练声时所唱的母音,如“a、e、i、o、u、lu、la、yu、ya"等等。可以单独只读一个字,也可以是词组,还可以整句整句地去读。而且,不管它的音调是阴平、阳平,还是上声去声,都尽量用去声去读,这样一来,由于声音立起来并往下滑落,这样更容易找到声音的位置。

说话的感觉是任何人都能体会得到的,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那种所谓的“高位置”,或者在教师的示范中渐渐明白过来并慢慢模仿,很快便能自己做到。如在《梅花引》中,“一枝梅花踏雪来”中的“踏(ta)”、“红颜寂寞空守天地一片白”的“白(bai)”、“谁是我知音,谁解我情怀?”中的“谁(shei)”、“一片冰心等君来”中的“心(xin)、

等(deng)、来(lai)”等字,都是比较容易唱白、唱挤、唱捏的音,很多学生一唱到这些字音的时候,声音就变了,要不就挤拉喉头,发出难听的破音,要不就改变发音位置,使劲往嘴外唱,造成声音位置不统一。这时,就要求她先不急着唱,而是先高位置地尽量用去声去逐字缓慢地朗读这些难以唱好的字,然后,再将这种“高位置”的朗读,加上应有的音高,演变成“高位置”地唱,她们自然会慢慢体会到,要做到这种高位置的演唱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能用高位置去读出来的字音,把字头(声母)咬死,字腹字尾(韵母)吐清楚,如“白b-ai-”“心x-in-”“等d-eng-”“来l-ai-”等字,只要归韵到位了,再配合上饱满的气(下转252页)(上接250页)息,找好正确的发音位置,就能把它很好地、高位置地唱出来。而这种“高位置”,其实正好就是我们声乐中要找的“正确的发音位置”或“发音点”!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既解决了学生的声音问题,又时刻提醒了她们要注意的语言问题。

诚然,声乐教学远不止这么简单。初学者一定要掌握好气息(既横膈膜的支持)的运用,并学会如何打开喉咙,再找到正确的声音位置(既面罩共鸣)。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学生可能花的时间相对短一些,但至少也需要一到两年时间,而有的学生所花时间相对要长一些,这取决于学生的嗓音条件、理解能力、练习时间的多少、学习努力的程度等等。由于歌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除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音乐修养和表演才能等。这样才能易于投入到歌曲中的意境里,传达出歌中所要表现的各种情绪。这需要教师极耐心的讲解和认真的示范,摸清每个学生的问题之所在,“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浅到深,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水平,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好每一首声乐作品。

“学无止境”,声乐技巧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一个声乐教师应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演唱能力,并不断充实自己,才有可能教出更多、更好、更有水平的学生,为社会输送合格、优秀的声乐人才。让这个世界因为有美妙的歌声而更加美丽!

参考书目:

1、《谈美声歌唱艺术》田玉斌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