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题从小学开始就要训练,因为语文的阅读感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以下这4篇《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训练是来自于高考家长帮的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习题 篇一
设计理念: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和配乐朗读课文,体会父爱如山,儿子对父亲的信赖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受文中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地震无情,人有情》的视频;《生死不离》的mv,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述:请全体同学肃立,今年的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的四川汶川县发了里氏8.0级地震,当时地动山摇,美好的家园倾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这次地震中,共有8万余人遇难,中共中央决定5月19,20,21日是全国默哀日,国旗低垂汽笛长鸣,.让我们为在这次地震中的遇难者默哀,愿死者安息吧!
2,师生默哀一分钟。
3,师述:地震无情,人有情,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事情。
4,播放《地震无情,人有情》的视频。
5,师述:1994年,美国的洛杉矶也发生过大地震,在抗震救灾期间,也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情。今天,我们将学习的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就讲了其中的一件事。
6,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①自学生字,词语。
②回答问题:
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请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怎样的人。(了不起)
⑵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2,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⑴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①小组讨论,交流。(第一至 小组的同学阅读第1至12自然段,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第 至最后一小组的同学阅读第13至最后一自然段,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儿子 )
②小组汇报,交流。
③师小结。
3,学习"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句话。
⑴提问:是什么信念能让这位父亲坚持不懈地挖38个小时
⑵学生回答。("我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⑶思考:这句类似的话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 (3次)
⑶师述:这是一种决不放弃,生死不离的信念。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要有这种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救出更多的幸存者,才能让生者更坚强。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这是5·12大地震期间制作的mv—《生死不离》.
⑷播放《生死不离》的mv.
⑸在mv音乐声中齐读这句话,要读出父子之间生死不离的情感。
4,分角色朗读课文。
⑴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第12自然段至最后一自然段。
(6个同学一个小组,两人读父亲说的话,两人读儿子说的话,两人读叙述者的语言,最后一组同学相机安排。)
⑵指名小组上讲台读
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播放《生死不离》的音乐,父子在读的过程中可据语境做相应的动作。
⑶师作简单的点评。
5,师小结:这篇文章通过对父亲和儿子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现了他们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父亲决不放弃,儿子信赖父亲,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奇迹。我们要学会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三,课后延伸:
1,如果这位父亲在连续挖了38个小时后,他发现的是儿子的尸体。这个故事将怎样发展下去,请你张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个故事的结局写完。
2,写一件关于父亲或母亲关爱我的事情,注意描写他∕她的外貌,语言,动作,通过这些描写来体现这种父爱或母爱的伟大,也要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
3,搜集在5·12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令人感动的事情和与抗震救灾相关的歌曲。
附:板书设计:
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无论发生了什么,
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与子》练习题 篇二
一 、我会读,也会写。
fèi xū bào zhà chàn dǒu
( ) ( ) ( )
二、我能快速地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明亮( ) 兴奋( ) 丑陋( )
动摇( ) 希望( ) 安全( )
三、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你说过,( )发生什么,你( )会和我在一起,(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 )我爸爸活着( )一定会来救我,( )能救大家。
四、我知道下列句子用错了标点,而且还能更正过来呢。
1.父亲问警察是否愿意帮助他?( )
2.父亲问警察,“您是否愿意帮助我?”( )
五、读一读,写一写。
洛杉矶 混乱 废墟 疾病 爆炸 瓦砾 颤抖 昔日
六、想一想,下面的句子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1)“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2)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是你吗?”
(3)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七、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2.“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你认为这位父亲真的精神失常了吗?说说自己的理解。
3.想像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想到的写下来。
《地震中的父与子》习题 篇三
一、写出近义词 安顿 ——( ) 绝望 ——( ) 疾步 ——(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漆黑( ) 幸福( ) 疾( ) 消失( )
肯定( ) 绝望( ) 冷( ) 清楚( )
三、多音字组词
四、《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故事确实非常感人,那么你觉得应该向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学习什么?(50字以内概括)
五、阅读答题。 回忆中的家(节选)
当我还是个十岁孩子的时候,我非常想要一辆自行车。我父亲说我们穷得捉襟见肘。从那时起我就不再提起此事……直到有那么一天,我从年市上跑回家,激动地告诉家里的人,摸彩的头奖是——一辆自行车!而一张彩票只要二十芬尼!父亲笑了。我请求道:“我们买两张彩票,或者甚至三张彩票,行吗?”父亲回答说:“我们穷人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我央求着,父亲摇摇头。我哭了起来。于是他让步了。“行吧,”他说,“明天下午我们去赶年集。”我高兴极了。
第二天下午到了。谢天谢地,车子还在原地放着。我可以买一张彩票。摇奖的轮盘嘎嘎吱吱地转着。我没中彩。不要紧,车还在,没有人把它赢走……头奖第二次开奖的时候,我手里拿着第二张彩票,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上了。摇奖的轮子吱吱嘎嘎地响着。咔哒一声停了下来。中奖号正是27号——我赢了。
父亲死后很久,母亲才把当时的真情告诉我……父亲头一天晚上去找房东借了150马克。然后又找摸奖处的人,按商店价格买下这部自行车,并对他说:“明天我带一个小男孩来,请您让他的第二张彩票中奖。他得比我更好地学会相信他的运气。”摇彩轮的人手艺很熟练,他非常有把握,想让哪个号码中奖,哪个号码就中奖。
这笔钱是我父亲分很多期一点点还清的……而我当时却很高兴,只有孩子才会那么高兴。因为我的车确确实实只花了40芬尼。
1.文中“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上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2.文中“我”真的中彩了吗?为什么?
3.这个故事表现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训练 篇四
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09年x月x日
授课对象:湛江市某小学五年级1班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图片新华字典
教学准备:学生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新的生字词。同时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来。
学情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感人文章,对于学生来说,父母的爱并不陌生,所以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爱。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课堂尽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如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学习新的生字词;通过各种读来领悟为什么这是对了不起的父子等等。
教学理念:根据新课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情感和学习的权利。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我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根据文本特点,我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学思路:《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的课文,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我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新字词,在第一课时主要是解决生字难词,并对课文有初次的感悟。在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用心领会父子的了不起。在感悟父亲的了不起过程中,紧紧抓住父亲的动作外貌和父亲的信念,让学生品读和感悟父亲的爱。感悟儿子的了不起,主要是抓住倒数第二段,从儿子的语言与行为中感悟他对父亲的信任,还有勇敢的品质。
《地震中的父与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预习时学习新字词,对于不懂的借助字典或者小组讨论等各种方法,解决难题。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昔日、废墟、 爆炸、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3.积累描写人物佳句,初步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认识八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如:“曼 墟 砾 爆”等生字。
教学难点:积累描写人物佳句,初步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入情入境
1.ppt展示一系列有关四川汶川大地震时感人照片,特别是关于地震中父母和儿女之间的感人照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图片中认识地震,感受父母之爱,紧扣主题,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图片后感分享:
a.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看照片后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感情。
b.师:同学们看了照片都有自己的感受。正所谓“地震无情,人有情”,地震虽然带给人们无尽的灾难,但在灾难面前,我们不放弃不抛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在一起。无论是图片中的他们,还是课文中的这对父与子都是如此。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文,请打开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学习课文,击破生字词
1.听课文录音,自由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生字词,不懂的生字可查字典或小组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生词,再向老师提问解决。
2.针对学生情况和生字词的难度,自主选择重点字词讲解。 如:“曼 爆 颤 砸 ”等字。如:
爆 :注意偏旁是“火”,根据偏旁懂得区分“爆瀑 曝”,并以此对比联想记忆。可组词“爆炸”等。
砸:读音是zá,平舌音。
颤: 读音chàn 翘舌而且是前鼻音,可组词“颤抖”等。 读音zhàn 时,翘舌,可组词“颤栗”等
砾:注意读音不能成“乐(lè)”,而是读li。可组词“瓦砾”等
3. 学习多音字,对比记忆。先让学生查字典并组词,在黑板上板书出来,最后让他们读两遍。
混 : hún(混话) 难: nán(困难) 颤:chàn(颤抖)
hùn(混乱) nàn(遇难) zhàn (颤栗)
4.讨论记忆生词方法
【设计意图】: 讨论记忆生词方法,既加深学生的记忆的同时,又能让学生消化生字词,激发学生学习思维。
5.检查生字,抽取同学,要求给出字词,读出读音并解释意思。
昔日:xī rì 以前的日子,曾经,从前,大多用于写回忆文,书面语等
爆炸:bào zhà 物体体积急剧膨大,使周围气压发生强烈变化并产生巨大的声响
瓦砾:wǎ lì 碎掉的砖瓦石块。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废墟:fèi xū 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破烂不堪: pò làn bù kān 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
颤抖:chàn dǒu 颤动,发抖
6齐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通过分组读,自读,齐读,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课文,知道故事大概梗概。
2.在朗读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各小组找出描写父亲与孩子的语言、外貌、神态、心理的词句。
3.有感情朗读找到的句子,看那个小组找得有快又多,并且读得最好。生评,师评。
【设计意图】竞赛的方式会让学生更活跃地学习,同时也能更好达到“初步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的教学目标。
总结回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11个生字词,并学习了三个多音字,而且大家在学习中发现了一些记忆生字词方法,你们都很厉害,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保持,现在我们再次齐读课文,看你们能否读准生字词了。
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预习课文,并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多音字:
混 : hún(混话) 难: nán(困难)
hùn(混乱) nàn(遇难)
颤:chàn(颤抖)
zhàn (颤栗)
【设计意图】由于其他的生字词是在ppt上演示的,所以黑板上只板书多音字。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学会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大概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父亲抢救儿子的一切经过,解读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2. 学会理解父母之爱,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了解父亲抢救儿子的一切经过,解读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难点:学生解读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出示练习,让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
a多音字填写练习(抽个别学生回答)
混 : hún( ) 难: nán( ) 颤:chàn( )
hùn( ) nàn( ) zhàn ( )
2.让学生默读课文,请一两个学生口述故事的大概情节。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有利于学生消化上节课遗留下的知识难点,同时让学生复述故事,既达到锻炼口语和胆量,也让学生更加深这篇课文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以读导学,感悟父亲
1.自由朗读,把上节课找出描写父亲的句子再读几次,用口头语描述父亲的形象
2.分角色朗读父亲与阻挡的人之间的对话。讨论“父亲真的是精神失常”?
3.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父亲了不起的句子。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读自悟,读出个性,读出自我。
4.抓重点句子,设计提问,重点解读
a:“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板书“父亲 爱”)
b:“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而是要从8小时写起?
(板书“挖”)
5.“体验一分钟”,让学生闭着眼睛体验一分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36小时的艰辛。
6.创新提问:假如父亲挖了36个小时之后,却发现儿子已经死了,这个父亲还是“了不起“吗?”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解读课文,当这个残酷的结局呈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感情是一种冲击,但却让学生思考,更能坚定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感动。
(三)高潮迭起,感悟儿子
1. 通过分角色朗读,齐读,竞赛读等方式,再次让学生感受父子之间的“了不起”。
2. 在各种“读”的基础下,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儿子的“了不起”,为什么?
3.分角色朗读父子之间的对话,并模拟情境。
4.抓重点句子,设计提问,重点解读。如:
a: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先出吧!”
师:儿子坐作出这个决定,他了不起吗?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这么做的?
b:“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师:表达了儿子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板书:信任)
5.个性阅读,畅所欲言。学完本篇课文每个人都有很多感受,让学生抒发感情,深化对文本的认识。
(四)拓展延伸
播放防震知识,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用,作用生活。
(五)总结回顾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这对父子的“了不起“,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今天这节课,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都要懂得珍惜回报父母之爱,向这篇课文的小主人公学习,做一个勇敢又了不起的儿女。好不?
(附)板书设计
父 了不起 子
挖---------------→ 等
爱 信任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高考家长帮为大家分享的4篇《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训练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题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