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本页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叙事诗(精选6篇),仅供借鉴。
叙事诗 篇一
诗歌鉴赏题,已成为近几年来各地市考试的必考题,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一类题型。在诗歌鉴赏里边,叙事诗的鉴赏一直以来都深受命题者的青睐。叙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写人叙事来抒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简单。叙事诗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叙事诗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初期的叙事诗就是中国古代的民间叙事诗,以叙述历史或当代的事件为内容的诗,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到了唐代,元稹和白居易等文人也开始大量创作叙事诗,但他们所写的与古代的民间叙事诗不同,属于文人叙事诗。我国古典诗歌中著名的叙事诗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长歌行》《长恨歌》《琵琶行》等。中国民间叙事诗的产生、流传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内容分,有创世叙事诗、英雄叙事诗和婚姻爱情叙事诗三类。
具体来说,考题中经常考到的诗歌知识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内容的理解,对全诗深沉含义的领悟。二是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作用,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三是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赏析重点诗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四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作揭示出的社会现实意义。五是结合诗人遭遇、社会背景及写作目的,展开联想、想象,体味诗作中的意蕴。
解题金钥匙
在具体解答诗歌题过程中,同学们应仔细分析领会试题的要求,理解试题考查的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如从关键词语、诗句及诗人、作品的背景入手,仔细品读,辨明题旨,审慎作答。
1.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题型。同学们首先要读懂原诗,抓住诗中所描写事物的意象,整体上准确把握其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来归纳概括,就不会有所遗漏,答题时切忌语言啰唆。2.诗句品析的题型。同学们要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对重点词语、重点诗句在诗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然后给出简洁的答案。3.运用修辞手法等的题型。同学们要从修辞运用、写作手法等方面,准确运用相关答题术语,用简练的语言组织答案。4.情感把握的题型。同学们要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气质,结合诗人所处的人生阶段、时代特征、文艺思潮等因素,准确把握诗歌的意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5.拓展延伸的题型。同学们一定要结合叙事诗歌的内容,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
此外,同学们在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
是要根据题意数问号,弄清考题中有几个问题,从
而确定答题的层次,最忌讳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要根据分值确定是简答还是分析,最忌讳繁简失
调;三是分析题要有观点、有分析,最忌讳不切实际的架空分析或者观点不明。在答题时,同学们尽量用凝练的词语先总说,后具体阐释,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如阅读叙事诗《木兰诗》后回答以下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木兰诗的主要内容。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反映了什么
内容?
3.怎样理解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
4.“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表现了木兰行军途中的一种什么心理?
5.请用简练明确的语言概括木兰这一人物
形象。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解析:以上题目分别从内容概括、人物刻画、主题把握、手法运用等方面出题进行考查。其中第1、2题是对整首诗歌内容、个别诗句内容的考查;第3题是对本诗主旨的把握考查;第4、5题是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考查;第6题是对诗歌表现手法作用的考查。在做第1、2题时,同学们要读懂原诗,整体感知本首叙事诗所描写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对于个别诗句所表现的内容,同学们要结合全诗以及本诗句作答。第3题的解答要结合诗歌中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的行为特点,从深层次考虑作答。对于第4、5题的考查,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以及有关诗句所表现的内容来概括。第6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结合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诗歌内容作答即可。
模拟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新安吏
[唐]杜 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1.本首诗歌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好吗?为什么?
3.“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和《石壕吏》中哪些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阅读《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三节,完成文后各题。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选自南朝徐陵《玉台新咏》)
1.诗中写了男女主人公怎样的结局?
2.本诗表现了男女主人有怎样的性格共性?
3.从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鸟的这一角度看,故事带有神话色彩,它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孤儿行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为错,足下无菲。怆怆履雪,中多蒺藜。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春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兴校计。”乱曰:里中一何
!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选自《乐府·相和歌辞》)
1.诗人从孤儿的 和 角度着手,一点一滴地对其进行描述,将孤儿的悲惨描绘得
淋漓尽致,无形中已经包含了诗人浓厚的同情和悲愤之情。
叙事诗 篇二
2006年5月20日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县彝族撒尼支系的一部著名的口传叙事长诗,是活在撒尼人心中的“我们民族的歌”,传唱于撒尼彝区的村村寨寨,已成为他们日常生产生活、婚丧礼节及风俗习惯的一部分。《阿诗玛》在撒尼人口头代代相传,l涂口头流传外,还有从古彝文抄本整理出的四十一个版本,《阿诗玛》汉文整理本发表后,在国外也受到重视,目前已有英、法、德、西班牙、俄、日、韩等多种语言版本在海外流传,引起丁极大反响。相比而言,口头流传的《阿诗玛》篇幅较短,最长的五百来行,最短的十多行精节简单或不完整。彝文记载的《阿诗玛》歌谣篇幅长,最长的达一千六百余行。无论是口传的《阿诗玛》还是从古彝文本整理出的汉文本《阿诗玛》,情节和人物形象基本是一致的由《应该怎样唱呀?》《在阿着底地方》《天空闪出一朵花》《成长》《说媒》《抢亲》《盼望》《哥哥阿黑回来丁》《马铃响来玉鸟唱》《比赛》《扣一虎》《射箭》《回声》组成,共十三章。
属于叙事诗的《阿诗玛》本该以朗诵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但实际上更多的时候,主要还是通过演唱来叙述情节。《阿诗玛》一般每句五言,与撒尼人的曲调相适应,它节奏齐整,抑扬顿挫,采用复杏环唱的形式,用大量排比句和层层递进的文学修辞手法连成音乐的循环往复,加深听者的记亿和理解。旋律以Do, Mi, Sol三个音为骨干音,调式为宫调式和角调式两类,以真假声结合的方法,采用《勒咪》(喜调)、《格咪》(出嫁调)、《维尔古咪》(绣花调)、《族木咪》(老人调)、《朔咪》(悲调)、《尔咪》(哭调)、《召咪》(骂调)、《迎咪》(逗调)、《咪傲咪》(犁地调)、《羌资咪》(月琴调)等曲调,用撒尼语演唱。出于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演唱者可自由处理音乐节奏、力度,歌唱里有平静的叙述,有沉重的叹息,有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悲愤。它的节奏受演唱者内心感情的支配,许多字句就是吟诵出来的。演唱形式既可独唱,也可对唱,还可以一人领唱众人合唱,领唱者唱诗词内容,众人唱衬词。《阿诗玛》既可以清唱,也可以乐器伴唱;既可以采用演唱者一人自弹自唱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演唱者演唱,多名乐手乐器伴奏的形式,不拘一格。伴奏乐器有月琴、三胡、小三弦、笛子(小笛、中笛、闷笛)、口弦、树叫一等,这些乐器可以单独伴奏,也可以用合奏的形式伴奏。
石林县西街口乡寨黑村毕摩毕华玉和尾则乡宜政村民间艺人王玉芳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二人用不同的方法演唱《阿诗玛》,毕华玉属毕摩调演唱法,王玉芳属民间调演唱法,二人是云南省首次获“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的民间艺人。(本文由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 咨询客服。)
叙事诗抒情诗 篇三
1、《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8、《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9、《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1、《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2、《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5、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叙事诗 篇四
众所周知,作为一种叙事文本,小说是讲故事的。福斯特说:“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不成为小说了。可见故事是一切小说不可或缺的最高要素。”([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以史传文学为渊源的传统小说往往强调故事情节的中心特征,“中国古代小说绝大部分以故事情节为结构中心……这无疑大大妨碍了作家审美理想的表现及小说抒情功能的发挥。”(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页)传统的叙事理论也往往是建构于传统小说叙事实践的基础上的。而现代诗性小说、抒情小说的显著特征则是以淡化叙事,强调主观情绪,更多地营构一种情绪氛围诗意。那么,叙事,在诗性小说中到底占据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诗性、抒情与叙事如何统一在一部小说文本中,其关系到底怎样?诗性小说是如何叙事的?这一系列问题,是在诗性小说研究中,让人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问题。面对这样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席建斌著《文学意蕴中的结构诗学:现代诗性小说叙事研究》作出了自己的系统探索与理论回应。
20世纪以降,文学讲述故事的方法愈加多元化,故事也正以不同的形式来到我们面前。作为小说的规约性要素,“叙事”必然要融进变化、发展的文学现代化过程,传统叙事的历史性特征将更多趋向变异。在现代小说中,尤其是诗性小说中,叙事往往不是像传统叙事那样对故事的线性表述,不是关于历史道统的认知与传达,而是对人生情感体验与意蕴的丰富喻示。于是,传统的叙事、情节等,已经难以解释现代小说诸多叙事形态。诸如意识流等小说的出现,使得传统叙事学面临着困境。对于传统叙事观念与现代诗性小说叙事实践之间的癥牾与龃龉,这涉及了传统叙事范型的调整、转换,需要建构一种现代诗性小说多元叙事形态和小说诗学,来探寻出现代诗性小说叙事与传统叙事学之间的共通与区别,从而凸显一种走向别致的小说叙事诗学。
基于此,该著对“叙事”范畴的外延和内涵等方面做了进一步调整和重新阈定。叙事文体的变化,表面上看来属于一种话语系统内部的形式变化,其实背后存在着一个以人类生活为基础的意识形态背景。叙事抓住了现代人类生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并以故事形式呈现出来,使得叙事成为展现人生体验以及生活涵蕴的张力结构。由此看来,与其认为现代叙事属于如何结构情节的话语形式,不如说是传达人所感知的生活和世界本身。情节不过是通向这一世界诸多叙事途径的一种而并非唯一。
在现代诗性小说中,叙事,由传统的“情节”,变成了“情境”。由于诗性小说指向现代人生的审美维度与本体价值,就促使小说在体式形态等方面发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变化,使“小说变成了诗”,从而成为一种诗性文体。席著以为,诗性小说文体借助于张力型审美情境的营造,得以突破传统小说时序性历史特征的束缚,为表现面向无限的情意诉求提供了基础。
问题在于,如果淡化了故事情节,故事性就会减弱,由线性动态过程产生的阅读也就将消退。在这种情形下,能够维持作品整一性的就不再是情节,而是贯串文本内部的某种其他秩序。具体而言,在现代诗性小说中,叙事的因果链条被一条条“情绪流”所取代,人物行动的“场面或场景”转化为蕴涵丰富情感的深远“情境”,起伏波荡的情节被削平、淡化,最终造成内部形态的空间化和意向性。而“情景化”的叙事取向,有利于从整体上削弱因果叙事的局限,也就将拓展叙事行为的空间张力,造就成文本含蓄、悠远的审美意蕴。
对于诗性小说的叙事的理论新建构,我以为该著最精彩和新颖的当属对于诗性小说的叙事体式的论述。该著从情境、视点、语言等方面深入探讨了诗性小说异于其他类型小说在叙事体式上的独特存在。这是具有重要创新价值的探索。比如,就“视点”方面而言,本书相当准确地指出,有限视点的运用,也造就了诗性小说的叙事特点。作为现代型小说的叙事特征,有限视点普遍运用,而且往往具有相对单纯、冷静的叙事眼光,叙述者表现出明显的体验性、印象性。叙事的有限视点显示出自身的独特性,这就是视点的“节制”与“静态”特征,讲求一种主体介入的“适度”,眼光相对平和沉静,氤氲含蓄深远。那么诗性小说的有限视点与现代小说的浪漫主义、主情主义的小说叙事视点,会不会混淆,二者如何区分呢?对此,著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解释:诗性小说的有限视点“不仅区别于传统小说叙事,即使在现代小说中,也和直抒胸臆的‘主情主义’小说构成明显差异,如郭沫若的抒情叙事虽然也基本采用有限视点,但是由于作家情感的过渡膨胀,叙述视点跳跃性强,缺乏节制,情绪夸张起伏,甚至扭曲,就难以形成情境的美感。其实这是一种对于‘审美距离’把握的‘失度’。虽然说视点本身就是一种在距离中的观照,但是如果距离太近或消弭了距离,也就不能达到‘节制’的艺术效果”。
该著的另一突出特点是,作家的叙事理论的建构往往是落实于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上,在文本的细读中,唤醒小说世界的诗性之美。在具体的作家与作品的分析当中,新见迭出,不乏精彩之处。特别是对废名的乡土叙事的分析,作者站在自己的审美立场,从自己的理论视阈,进行了精彩的解读。比如著作提到废名的小说《桥》,在章节设置之间基本上看不到贯穿性的叙事因果链条,“史家庄”“落日”“万寿宫”“路上”“萤火”等与其说是小说的叙事环节,不若说更近似于一个个由情景组成的“册页”。
叙事诗抒情诗 篇五
1、《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2、《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3、《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4、《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5、《虞美人》
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7、《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8、《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9、《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叙事诗 篇六
【关 键 词】阿诗玛 叙事断裂 传播
《阿诗玛》是我国多民族文学作品中的杰出典范,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文学艺术界均有较高的知名度。《阿诗玛》作为彝族文学的代表,还被译为英、日、俄等多种语言传播至世界各国,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阿诗玛》是一个类型复杂、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体系,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出版了《阿诗玛文化丛书》,基本上收录了现有的各种《阿诗玛》作品文本。对该套丛书中的《阿诗玛》文学作品进行综合分析,有古彝文翻译稿8个、汉文口头记录稿26个、故事传说7个、音乐记录稿9个、汉译整理文本8个、文学剧本7个,共有6种类型的个文本。这些文本大都以悲剧性结局为主,阿诗玛没能够返回家乡,而是遭到了各式各样的惩罚。
一、惩罚阿诗玛的类型及叙事断裂
对阿诗玛进行惩罚的主体主要是世俗力量和超自然力量两种,根据惩罚实施的主体,可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类文本,世俗力量的惩罚,主要是阿诗玛婆家或热不巴拉家族为代表的恶势力进行的。如古彝文翻译稿《诗卡都勒玛》中,阿诗玛因承受不了婆家的虐待而跳崖身亡。汉文口头记录稿《阿诗玛》(十)中,阿诗玛在回家的路上被热不巴拉家追赶上后打死,后变成崖神。在杨放整理的《圭山撒尼人的叙事诗——先给撒尼人的兄弟姐妹们》中,结局是阿诗玛婚后三年在婆家受到虐待。世俗力量对阿诗玛的惩罚,可以理解为婆家对儿媳的迫害,反映出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这类文本中,惩罚的缘由是非常明确的,其叙事体系是清晰的。
第二类文本,对阿诗玛的惩罚是由世俗力量和超自然力量联合进行的。如古彝文翻译稿《阿诗玛》,热不巴拉家放走阿诗玛之后并没死心,后又找到了崖神应山歌商量,由崖神应山歌扣住了阿诗玛。在由黄铁、杨知勇、刘绮用执笔编写、公刘润饰的《阿诗玛——撒尼人叙事诗》中,热不巴拉家放走阿诗玛之后心不甘,去央告洪水神用山洪卷走了阿诗玛。这类文本中,惩罚的缘由就有些模糊:崖神、洪水神作为神明为何不保佑善一方的阿诗玛,反而站在了恶的热不巴拉家一方?神明为何成为了恶势力的帮凶呢?文中并没有叙述、解释,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叙事断裂。
第三类文本,超自然力量对阿诗玛的惩罚。如汉文口头记录稿《阿诗玛》(十三)中,阿诗玛被一阵大风吹到崖上,后从此身影映在了石崖上。昂自明翻译的古彝文翻译本《阿诗玛——撒尼民间叙事诗》中,热不巴拉家在和阿黑的比试失败后,心里非常恐慌,于是将阿诗玛放还,但在回家的路上出了意外:“一只土甲蜂,飞过来说话:‘今晚我家歇,我家住石崖。’崖壁滑碌碌,阿诗玛去摸,身子沾崖上,从此不下来。”后需要白猪、白鸡、白羊祭崖神才可解此难,但因猪是用白泥涂的,后被被雨水淋去,阿诗玛遭崖神惩罚,便永远赎不回。这类文本中,以“大风、土蜂、崖神”为代表的超自然力量为何要为难阿诗玛,为何不让阿诗玛顺利回家?文中没有任何解释,惩罚的缘由没有叙述,因而形成了明显的叙事断裂。
二、叙事断裂带来的疑问
在以上三种类型的文本中,第一类在叙述阿诗玛悲剧结局有清晰、明确的叙事逻辑体系,悲剧的成因有确切的交待。但在第二、三类文本中,超自然力量为难、惩罚阿诗玛的原因却语焉不详。第二类文本中,热不巴拉家在被迫放走阿诗玛之后,又通过神灵的力量完成了对阿诗玛的惩罚。第三类文本中,则是由神灵先为难返家的阿诗玛,将其困住,后又因为祭品作假,以亵渎了神灵为由将阿诗玛永远的变为石崖的一部分。
在民间流传的各种故事、传说中,一般都代表、反映了大众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故在民间文学中涉及善恶斗争时,其结局基本都为善的一方获得胜利或奖赏,恶的一方得到失败、惩罚。由于普通大众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经常会受到处于强势地位的恶势力的欺压,我们经常可以在民间文学中的作品阅读到这样一种替代性满足:善的一方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不公,神灵或超自然力量在超现实中帮助其伸张正义、主持公道,惩罚了恶势力。所以“奖善罚恶”是民间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主题思想,这在各个国家、民族的民间文学中是一个普遍现象。段宝林在论述民间文学的特征时就有明确的归纳:“在民间文学中因果报应思想随处可见,许多民间故事、戏曲作品,都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观念。”[1]
同样,在彝族的道德伦理思想和民间文学作品中,善恶有报也是明显的基本观念、立场。学者杨树美、李红认为彝族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强调彝族古代社会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彝族先民还认为,天地对人们的行为将会进行奖善罚恶,天地之道正是促使人们时时刻刻都要遵循道德的根据。”[2]
著名彝族学者、作家纳张元在分析彝族史诗的特点时认为:“彝人相信因果报应,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史诗中描述人死后阿毕要先细数功过,是非功过明,上天的路才会走得轻松。最早的人类由于人心不善、骄奢淫逸,导致了滔天洪水,魂归冥冥之后‘过错件件数,欠债笔笔还。’强调因果报应、赏善罚恶的目的就是要教导人们积德行善。”[3]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超自然力量为难、惩罚阿诗玛,造成了阿诗玛的悲剧,这一点与民间文学的基本主题思想以及彝族的道德伦理思想所追求、主张的观念是不相符的。但在这些文本中,却没有明确叙述超自然力量惩罚阿诗玛的原因,因此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神灵为何要帮助恶势力来惩罚善的一方呢?
三、叙事断裂的解释
对于上述叙事断裂的产生,可作出两种解释:
第一,崖神、洪水神等是恶神、邪神,阿诗玛不慎误入其领地,邪神帮助为非作歹的热不巴拉家来惩罚善良的阿诗玛。
在阿诗玛的发源地,撒尼人的信仰中有三种邪神:“除了上述带给人们福佑的善神之外,撒尼人的原始信仰中还有邪恶的神灵精怪。《普兹楠兹》中提到的邪恶神灵可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是广泛存在的邪魔厉鬼。它们的住所一般在沟壑、山谷以及山崖下。第二类是自然邪神。如干旱神、雷电神、冰雹神等,可以降下自然灾害。第三类是‘果’普和‘果’楠。有些普神和楠神不能保佑和赐福人畜,被称作‘果’普和‘果’楠。”[4]
这种解释传递出这样的观念:阿诗玛在返家的途中,没有顾及民俗禁忌,或因大风吹、或被土甲蜂诱惑,错误的进入了邪神的领地,因此被禁锢于石崖之上。
第二,阿诗玛没有遵守祭祀神灵的要求,祭品做了手脚,触犯了神灵禁忌。
在多个文本中,都叙述了这样的情节:阿诗玛被困于石崖上时,神灵提出要用白猪、白羊作为祭品,方可放走阿诗玛。但因找不到白猪,用白泥涂抹在黑猪身上代替,结果被神灵识破。因为祭品作假触犯了神灵,阿诗玛被永远的困于石崖之上。
彝族文化中的神灵具有多面性的特点,即是人类的保护神,但也可称为可怕的惩罚者。学者蔡华、张可佳分析道:“彝族民间所传述的神灵,其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混融性,即神灵性情不定,可以说“神即鬼、鬼即神”,既可护佑人,也会致祸于人。”[5]戈隆阿弘在《论彝族神话》中讲到:“这些神,象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不高兴了就常,这样就要出事……使人们遭受不测的灾难。要使诸神欢欢喜喜,尽职尽责,人们就得适时地杀牲祭祀。这就是彝族人名目繁多的祭祀活动的由来。”[6]
第二种解释表达了这样的观念:对神的祭祀没有按要求严格进行,是对神灵的大不敬,要受到惩罚。
综上所述,在第二、三类型的文本中,阿诗玛的悲剧是源于触犯了某种民俗、宗教禁忌而遭遇的惩罚。这些类型的文本在撒尼民众中的传播,起到了传陈禁忌观念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2]杨树美,李红。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对彝族伦理观的人学解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4.
[3]纳张元。来自苍茫天地间的隔世之音——对彝族史诗《创世纪(天地人)》的一种解读[J].民族文学研究,2010(2):140.
[4]王贤友。彝族撒尼人的——以普兹楠兹——彝族祭祀词为中心[J].宗教学研究,200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