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文精选6篇7-10-6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下面是高考家长帮www.kaoyantv.com编辑山仔给家人们整理的6篇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篇一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文精选6篇7-10-68

一、品味赏析

探究一:送朋友高就或将去繁华之地,诗歌的感情基调会是怎样?送朋友谪迁或将去荒僻之地,诗歌的感情基调又会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思考,很快就能弄清,前者应该是欢快、愉悦的;后者则是惆怅、忧伤的。

探究二:这首诗属于哪一种情况?根据何在?据此推断诗歌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显然属于后一种情况。同学们对诗中“左迁”“龙标”“夜郎国”等词语稍加疏理,就能明白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伤感的。

探究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是送别诗常用的表现手法,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的?

学生也能找出“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的特性是漂泊不定,“子规”的啼声是“不如归去”,作者正是这样融情入景,借“杨花”与“子规”来抒发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探究四:这首诗作者是借助什么载体来寄托自己对友人的离愁别绪的?

学生通过探究,很快能找出“明月”,也能明确诗歌的拟人手法。

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将月亮人格化了。

“明月”是古诗词中寄托离愁、抒发乡思的常用的载体,如“海上生明月”,“床前明月光”,“长安一片月”等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细加分析,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只有将这颗愁心托付给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要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友人奔赴远方。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是诗歌创作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值得同学们鉴赏诗歌时注意。

二、比较阅读

通过对课文的探究,同学们掌握了送别诗的基本的鉴赏方法,这时,我要同学们与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比较阅读,体会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知人读诗: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孟浩然”与“广陵”。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爱好游历,是李白的好朋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对孟浩然仰慕之极。“广陵”即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扬州是当时繁华的都会。这首诗写的是送朋友去扬州游览,那时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李白又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送别完全是在充满诗意的气氛里进行的。通过点拨,学生很快能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心仪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由景悟情:我要学生探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了什么景,寄寓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学生大都能谈出探究所得:“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即春花,“三月”是暮春季节,长江下游一带景色是最美好的,春水行舟,多么快意。“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这样一个春花烂漫的季节,去那样一个繁华热闹的地方,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写景之中流露出诗人的向往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篇二

在朗朗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朗朗书声中,学生能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

荀子在《劝学》篇中,把为学之术概括为 “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可见,语文阅读教学审美的过程不能没有学生的朗朗书声。《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一“阅读”中提出培养学生“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而且要把“正确、流利、有感情”等三个方面要求融为一体,贯穿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全过程,由此可见对朗读教学的重视。

如何做好朗读教学呢?

第一:学会美读。

叶圣陶先生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 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文章要达到“美读”的境界,应侧重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美、自然美和人物形象美,感悟文章的内涵与情味。

案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朗读教学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与老朋友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如何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一位教师是这样指导朗读第三、第四句诗的: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诗句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了一张挂图,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浩荡的江水和那即将消失在天水相接之处的孤帆。教者的一句话拨动了学子们的心弦:“此刻,你就是站在江边的大诗人李白,你的好朋友孟浩然和你分别了,你们不能在一起谈古论今、吟诗作赋了;不能在一起痛饮美酒、畅叙友情了。你久久地伫立江边,遥望那一叶孤帆,想对老朋友说些什么?”学生们略作思索,便举起了小手。有的说:“孟兄,今日一别,我俩何时再见?愿你早日归来,你我重叙友情!”有的说:“小船啊,你慢慢地行,让我在看——看老朋友的身影!”??见学生们滔滔不绝,渐渐进入诗歌的意境,执教者便说:“真是难分难舍啊!”所以,李白深情地吟诵诗句,以表惜别之情。同学们,哦一一不,诗仙李白,此刻,你就通过吟诵诗句来表达情感吧!”学生们一个个争着朗读,读得投入,读得动情。一位学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时,越读越轻,越读越慢,到最后几个字,只留有微弱但还清晰的气息,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读罢,教师里沉寂了片刻,突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指导学生朗读,既要引导学生读进去一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要指导学生读出来一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受恰当地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读”。

第二:做好晨读。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不仅要让琅琅读书声回归语文课堂,更重要的是利用好每周两个早上晨读时光,奏出和谐的语文乐章。然纵观晨读语文课堂,其场面实在不容乐观,试看众生相:双手托下巴,两眼迷离者有之;交头接耳,名曰‘讨论’者有之;伏首案上,口中念念有词不知所云者有之;一目十行以看代读者有之??。整个课堂开始尚可“听取‘蛙’声一片”,但为时不长却变成了“两三点雨山前”了,白白浪费美好光。针对此,我通过布置任务激发学生读书动力。人总是有惰性的,没有压力就少有动力,再说有些学生自己也不擅长安排,因此我每天晨读都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并明确地写在黑板上,一般如:1、读当天将上的课文2~3遍;2、读头天学的课文记住“读一读,写一写”内列的词语;3、背诵(短小精悍的全背,篇幅长的背精彩部分,如《观舞记》我只要求学生背描写优美舞姿一段);4、时间有余再读一些非课本上的美文等,把预习,复习,拓展融于一体,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当然,有布置无检查是难持久的。教师可在临近下课的5~10分钟,视具体情况或听写,或背诵,做到有放有收。

第三:身教言传。首先,教师身教鼓足学生读书劲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身教重于言教,我今年任教七年级语文,像《春》、《在山的那边》等美文通过诵读使自己在课堂上范读有声有色。至于如《论语》、《山市》等文言诗文就带学生读。长此以往,学生诵读兴趣高了,劲头足了,何愁课堂不书声琅琅呢?其次,传授方法扬起学生读书风帆。教师在语文课上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带学生走上朗读的“路”。遵循渐进的原则,从读准字音入手,而后强调节奏,最后读出语气和感情,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课堂上教师的范读、带读的情景,在朗读读中参照个人水平,以小组为单位或读出《安塞腰鼓》般的铿锵音韵,或读出《在山的那边》抑扬顿挫,或读出《紫藤萝瀑布》中的离合悲欢等等。

第四:以趣鼓励。传统方法教古诗词,一直强调背诵,每天读一次,学生知道,诗词是需要记住的,考试必有;诗词默写是苛刻的,差一字得分为零;诗词默写的前提是背诵,背诵的前提是反复的读??也正是这样的读,让学生对最具有审美价值的诗词味同嚼蜡。问题出在读的方法!在古代诗歌是用来吟唱的,尤其是词和曲,有专门的格式和曲谱,合辙押韵抑扬顿挫,堪比今天的流行音乐。所以古代学子读书,一个个摇头晃脑,心领神会,完全沉浸在吟诵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中,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才产生了灿若群星的诗人。然而,曾几何时,诵读被当作酸秀才的咬文嚼字卖弄斯文的糟粕而请出课堂,分析概括大行其道,诗歌独特的美感也消失殆尽了。当前对诗歌的考查方式也使学生重默写轻审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这个问题。

古诗词吟唱把语言与旋律结合起来,用音符代替枯燥的文字,赋予诗句以生命,使诗句鲜活起来。学生在唱中学,学中乐,乐中思,思中获。在追求古风古韵、又符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同时,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经典古诗词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吟唱古诗就是教授古诗词的最好办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古诗词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歌吟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总而言之,诗意的课堂应诵读诗意的语文,让和谐的语文乐章飞扬在和谐的校园上空,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篇三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 送别 生活方式

《唐诗三百首》是我国流传极广的一部唐诗启蒙读物,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选本一方面比较概括地反映了唐代诗歌发展的面貌;另一方面相对客观而真实地呈现出唐代文人生活的概貌。南朝江淹在《别赋》中说:“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通俗点说那就是:“别”有风情,“别”情万种!本文通过对此选本中占将近十分之一的“送别诗”这一题材类型的解读,初步探究唐代文人分别时在不同场景的思想感情,从而了解这些文人在漫漫人生路中不同时期的生活境况。

一、仕前仕后漫游“别”

漫游是唐代许多文人参加科举前的必要准备,用当下一句网络流行语概括这些文人当时的心理便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他们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且“行万里路”也是对“读万卷书”做最好注解的途径,所以他们在有了一定的经学知识储备之后,便离家远游。唐代文人选择漫游的地方,很多是名山大川,或者是名都大邑。以《唐诗三百首》选录李白的送别诗为例,就有《金陵酒肆留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宣州谢x楼饯别校书叔云》《渡荆门送别》等,这五首诗歌之中,既有当时的名城扬州、金陵;也有古迹黄鹤楼、谢I楼等。在名胜古迹的旖旎风光之中与朋友告别,李白会潇洒豪迈地高唱:“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当送别“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时,李白也会情深意长地长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文人漫游的另一个去处是边塞。文人到边塞有两种选择,一是投靠节镇幕府,一是漫游西域边塞。《唐诗三百首》选录了岑参的三首诗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三首古体诗是岑参在弃官从戎之后,于天宝十三载(754)入幕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幕中所作。[1]这三首诗既再现了边塞不同于内地的奇异风光,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也展示了初盛唐一部分文人共有的豪迈阳刚之诗风,如“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有了漫游才有了短暂的相会和分别,漫游一方面可以在山水的润泽中涵养文人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不同地域的风华中领略贤人高士的学识德性。比如李白和孟浩然、杜甫的交游;高适、岑参和杜甫的交游;韩愈和孟郊、张籍等的交游,都是唐代文坛值得特别书写的盛事。文人既要学,也要游,方可增长学识,丰富人生。

二、从政之时迁谪“别”

入仕是封建社会绝大多数文人的人生目标,宦海之中不免有升降浮沉。无论升迁还是贬谪,士子大多都会有行政单位的更换、地理位置的变迁,自然就会有与亲友的离别,因此这样的“送别诗”在《唐诗三百首》中不乏其作。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颀的《送陈章甫》、高适的《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等皆是描写与仕途失意被贬罢官的友人依依惜别的作品。但作为初、盛唐的诗人,并不会哀怨地悲叹“黯然销魂”,而是昂首高歌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潇洒离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白虽不屑经由科举登仕,但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安世济民,功成身退。在天宝元年(742),他经朋友推荐被诏入宫,侍奉玄宗,陪侍左右。但不久遭遇同僚嫉恨诽谤,被玄宗疏远。天宝三载(744),李白上书请还,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他与杜甫、高适同游山东,游后话别,临行泼墨挥毫,写就《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一部分诗人的幻想真是“天马行空”,思绪无拘无束地任意奔驰,仿佛童话一般。美好的梦中境界往往折射出现实的不堪,这或许也是他对刚刚目睹的统治阶级奢靡生活的批判。因为这首诗是用来“留别”的,要告诉留在鲁东的朋友,自己要到天姥山去求仙访道的原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总的来看,这些“送别诗”中表现出诗人的旷达性格,透露出诗人的浪漫情怀,真切地反映了初盛唐时文人积极向上而又超脱豪迈的的精神气质,从而折射出文人从政时的宦海沉浮。

三、应举之时中落“别”

唐人入仕并非一途,但是科举仍算作最正规的途径,所以参加科举成为唐代许多士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科举这张大旗的招引下,许多文人广泛涉猎典籍,提高文化修养。如杜甫曾经自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白居易也云“十五六始知进士,苦节读书。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这些文字都真实地反映了一般文人为应举而刻苦攻读的情况。尽管如此,因为科举定时、定规且要限额,所以名落孙山者不在少数,安慰落榜者,或是落第者描述自己的失意心态,也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题材。

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中安慰綦毋潜:“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明代钟惺《唐诗归》评点此诗说“落第语说得有气象。”作为落第者,在失意时告别朋友,不免有所怨言,如孟浩然告别王维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宋代刘辰翁评点说:“个中人,个中语,看着便不同。末意更悲。”

以上从《唐诗三百首》所录的“送别诗”中,粗浅地窥测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这显然远不足以概括唐代文人生活的全部内容,比如,文人还有一些和僧人、道士等宗教人士的道别,从侧面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精神状态的多样性,人生之路的曲折性。但是漫游、从政、应举仍是唐代文人生活的核心内容:漫游是应举与从政的准备,从政是人生的重要目标,科举是通向政坛的主要门户。三者链接,形成了唐代文人相对完整的一段人生路。

注释: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参考文献:

[1]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篇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在古代众多的送别诗中,此诗堪称是千古绝唱、妇孺皆知的压卷名篇。

本诗约作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暮春,写的是时年二十八岁的作者与友人孟浩然的分别。孟浩然儒雅风流,诗名远播。李白在上年秋末北游汝海(今河南临汝),途径襄阳,与孟结识,二人意趣相投,一见如故。“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长李白十二岁的“孟夫子”,成为他仰慕的对象。此诗相传是其与孟浩然在黄鹤楼饮酒赋诗、相与为乐之后,送孟浩然扬帆东下的即兴之作。全诗由两幅画面组成:前两句描绘的是江南烟景;后两句营造的是江边送别。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既是叙述,又是写景,也是抒情。叙述,指出送别的时间、地点和故人将去的地方;写景,一是黄鹤楼,二是烟花三月。“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着墨不多的黄鹤楼,因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拥有了无限丰富的意蕴。“骑鹤下扬州”,成为无数诗酒风流、寻仙问道如李白者的梦想。一个地名,寥寥三字,让人幽思遐想,飘然欲举。有人说:“唐人诗用地理者多气象”,此可佐证。第二景之“烟花三月”,更是如诗如画,似梦似幻。但这四字,不只是表明了离别的时间,酿造了离别的氛围,还表达了诗人在最美丽的季节,送别最仰慕的朋友,那种依依不舍的心绪。

诗中的“烟花”二字乃传神之笔,它突出了江南春日的景象,是“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生动写照。“烟”是江南春景的一大特色,更是诗人慧眼的发现和妙手的创造,于是就有了“烟柳”、“烟村”、“烟波”,就有了“烟锁秦楼”,就有了“烟笼十里堤”。

句中的“下扬州”的“下”字,用得很精当,一字承上启下。“下”,顺流而下,自然是从黄鹤楼乘船去扬州,为接下来的“孤帆”句做出铺垫,句意一脉贯通,既简且明。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一幅境界开阔,令人骋目的画面,历来为人所称道。下游的长江,岸宽水阔,达海连天,成为诗人送别友人的宏伟背景。浩渺之巨,孤帆之微,浑然纳于一处。只此一点,已见李白天纵的才气。

这两句诗,细细推敲,还有更妙之处:从字面看,李白与孟夫子挥手告别,船只离开江岸走了――远了――连船身也看不到了,只能看到帆影――又远了――连帆影也看不到了,唯一能看到的只是流向天际的江水――目逐江水去,思绪似水流。李白一直望到“孤帆远影碧空尽”,仍久久不忍离去,一腔离情别绪,已呼之欲出。语言含蓄,意在言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古人论诗,认为诗应当具备三真(艺术的真实):写情宜真,写景宜真,写事宜真,唯真才能传神。这首诗,语言清新,意脉流畅,感情真挚。更重要的是语近情遥,余味无穷。

与作者另外一首《赠汪伦》相比,在艺术上,更胜一筹。

自古送别之作,多为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一语所笼罩,但此诗既充满青春之气,又饱含真挚之情,实不多见。我们在重温旖旎诗章的同时,仿佛遥隔千年,一睹大诗人的风流文采。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付井镇东方学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篇五

加深理解与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个建议对古诗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下面笔者就以自己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第20课《古诗两首》为例,具体谈谈在古诗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策略及效果。

《古诗两首》中编入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古诗。笔者在课前收集了有关图片、音乐和文字资料,做好多媒体课件,仅用了一个课时,就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引着学生如痴如醉地在古诗的情境里走了一回。

教学过程解读

在“课前交流”时,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利用课前三分钟和学生们一起分享一段诗文诵读的录像。录像中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激起了他们诵读诗歌的欲望;录像中的朗诵,也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诵读示范。而传统教学手段,大多是教师运用口述和小黑板板书一些诗句、资料介绍,教学手段单一,课堂学诗气氛在课前就低沉下来,学生很难入课境,体现出努力回忆和适应,入诗境就更难了。

在“介绍背景,解诗题”时,运用多媒体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笔者用多媒体便捷地出示了学生在课前收集的李白和王维等有关诗人的资料,了解相关信息,从而轻松地理解诗题。如果不用多媒体,而是教师口述,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取,对作者和背景就会有很深的隔阂,不利于学生入情入境。

在“初读古诗,知诗音”时,运用多媒体铺设感情基调 用课件呈现两首诗的内容,请同学们读两遍,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节奏。然后,播放背景音乐,老师配乐范读,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有了原型示范后,再让学生配乐读诗。未成曲调先有情,音乐的作用的确不可估量,一首轻柔的古曲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入到了一个诗情画意、古色古香的情境中,“诗味”就读出来了!传统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运用较多的是在黑板上板书出全诗,标上拼音,划上节奏线,引导学生反复读,学生表现为对生字“音、形、义”的片面把握,读诗的韵味由于课堂气氛的单调也显得只有声音而无情韵。

在“再读古诗,明诗意”时,运用多媒体教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 用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读诗三步曲:一读大声读,知诗音;二读小声读,明诗意(可借助注释等);三读用情读,悟诗情。”学生在提示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读诗、思考、讨论。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也会将这种读诗的方法用到课外。然而,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是教师口述自学提示,学生只听其音,不见其字,不利于学生掌握学诗的方法。

在“品读古诗,悟诗情”时,运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用多媒体配合教学,逐句出示要感悟的诗句和相关的图片、音乐和视频资料。例如:当学生谈到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时,笔者出示黄鹤楼的图片,还出示从黄鹤楼到扬州的简图,帮助他们弄懂地理位置,直观地理解了“西辞”“下扬州”等词语的意思。学生谈到是在“烟花三月”送别时,笔者先让学生读诗句,想象“烟花三月”的情景。接着出示多媒体资料,让孩子伴着音乐来观赏江南春景,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自然地读出“名楼美景遥相送,诗情画意在其中”的情味来了。在牵引学生学完第一首诗之后,笔者放手让学生用刚刚学到的步骤和方法去自学第二首诗《送元二使安西》。多媒体播放从渭城经过阳关到安西一路艰辛的图片和《阳光三叠》的歌曲,都一次次地打动着学生们的心。每一次有了感受之后,笔者都让学生伴着配乐来读,用配乐美读来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在这个主要环节,笔者利用多媒体将文字策略、图片策略、声音策略、影像策略交互使用,使“听、说、读、写、悟”等学习手段有了很好的媒介,对“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较之传统教学中只靠语言和书上插图等方法,显得丰富而又生动。

在“拓展延伸,话别离”时,运用多媒体回归主题,延伸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播放《送别》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情境中背诵,然后师生话别,在优美的音乐中结束本课教学。《送别》音乐,既渲染了气氛,又再一次回归主题。最后,用多媒体快捷地呈现作业,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

结束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篇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描绘李白送好朋友孟浩然去广陵的动人场面,表现了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按照“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读通读熟,再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品悟诗意,我重现了当时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当时依依惜别的画面。我重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通过亲身体验、充分表演当时的送别场景,使学生渐渐进入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

【教学片断】

师生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心里很羡慕,很向往。但是,当李白看着孟浩然渐渐远去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要知道,离他而去的是谁呀?

生:孟浩然。

师:在诗中,李白称他为――

生:故人。

师:请同学们大胆、充分的想象,两位好朋友,两位诗人在一起的情景,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演一演。

(同学们在一起说一说、练一练、演一演。)

生:他们在一起游览名山名水,欣赏风景,碰到自己喜欢的风景,就作一首诗。

生:傍晚的时候,他们在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明月,对着明月朗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谈天说地,谈论国家大事,生活中的见闻,心中的理想。

师: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呀!现在,孟浩然就要走了,我们和李白一起去送送孟浩然,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后两行诗,看看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

(生自由朗读后两行诗。)

师:从这两行诗中,你们看出李白是怎样送孟浩然的吗?

生:李白一直站在江边,看着孟浩然渐渐走远。

生:李白看着孟浩然的船越走越远,直到船不见了,他还在望着。

生:李白在江边站了很久很久,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那只船。

师:让我们随着李白的目光,一起读――(手势提示)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随着李白的目光,再读。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通过体验当时的场面,你从李白的目光中,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李白很舍不得孟浩然。

生:我看出李白很想跟孟浩然一起走。

师: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再来读一读这句诗。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这是不舍的目光。请你读。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这是深情的目光。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小船消失在蓝蓝的天空,孟浩然走了。李白久久地望着长江水,望着滚滚的长江水流向天际,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他在想,孟浩然,祝你一路顺风,在扬州玩得快乐。

生:孟浩然,这一别,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

生:孟浩然,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相聚,到时候,把扬州的情况给我讲讲吧!

师:这深深祝福,这依依不舍,这浓浓情意,像这滚滚长江水连绵不断,把这两行诗读出来。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孤帆已尽,但祝福不尽,思念不尽。(示意另一名学生读)

生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这情意像江水一样深,像江水一样长。一起读。

生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真是情意深长啊!李白的情深义重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孟浩然,感动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人们深深地喜欢上了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一起读整首诗。

生朗诵全诗。

【案例评析】

体验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教学时巧妙地运用想象、表演等手段,使孩子们通过体验当时场景,身临其境地感悟当时的画面,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的开放,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