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舞蹈生实习总结通用8篇2-7-43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舞蹈生实习总结通用8篇,欢迎借鉴。

舞蹈生实习总结 篇一

舞蹈生实习总结通用8篇2-7-43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日子过得真快。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音乐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平时有时间欣赏各类舞蹈的排练和队形等使自己在舞蹈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舞蹈组的老师们特研究开展了大、中、小班的常规舞蹈课。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舞蹈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外加强基本功训练和舞蹈组合练习,使学生对舞蹈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目的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舞蹈课的教学,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中,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舞蹈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朱桂萍、范丹她利用课外活动和自己业余时间编排各类舞蹈,让学生能够充分显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都能以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在工作中的不足。

舞蹈生实习总结 篇二

关键词:音乐;舞蹈;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142-01

一、舞蹈教学中的形体训练

专业舞蹈教育,应当改变过去长期基本技能训练和技术技能为主的现状。事实证明这一基本功能技术动作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形体与中国古典舞和芭蕾舞的基本训练教学中,必须选择合适的一些基本技术的练习,如:站立姿势,手臂伸展度,柔软的腰部,腿部和身体协调和呼吸相结合。在舞蹈教学中均衡发展学生各个部位的身体柔韧性和素质。同时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陶冶情操、提高乐感。让美丽不只是体现在外表上,同时也藏于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体验到美,让学生表达美。

二、民族民间舞组合训练

在人们的程度间舞蹈是我蹈教生物的基本训练的课程,它的责任务是通过过科光学系统统的教学一夫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电流舞蹈过,每个种民族人间舞蹈的风格专门的征服者基本技能和助理明确地反映。人们间舞蹈教生物的学生需求查获的基础识和知识技能应该施多种方式。在学习中要了解每一种舞蹈国家文化区别,首先要了解每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和历史习俗,然后除了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风格、特点和节奏以外,动作上还应该得到充分的培训。以充分的动作连接,与所有类型的连接方法,以获得足够的知识和掌握娴熟的动作连接各种连接技能。在除了连接行动培训,学生们也应该得到编排动作的知识,使他们能够自觉纠正动作的错误,实现情感和行动的顺利使用。此外,学生应获得关于如何理解和处理动作结构,如何划分段落,如何区分舞蹈动作的水平。以及如何处理舞蹈开头、结尾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信息。用对比的方法来判定舞蹈的行动和起伏,跌宕,优先事项。通过学习民间舞蹈,从而接受各种各样的训练节奏感,获得各种节奏的特点、规则、处理和把握节奏变化的能力。

民间舞蹈通过“结合民俗”和“多种培训”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可塑性,接受和使用主民间舞蹈技巧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在未来的实践中,使用各种教学的根本内容来进行各种节奏、各种风俗、各种性格特点的舞蹈表现和舞蹈组合。专注于舞蹈技能学习和表演组合的学习,全面理解某些基本动作组合。或通过连接方法,以及结合各种单相的艺术表现,使得其体现出相结合的一致性,完整统一行动的全面组合。通过分组和教师演示的教学,让学生们分组之间进行训练,或者集体训练。接受舞蹈培训的学生,应采取情绪的歌曲或歌曲和氛围设计连接的组合,其中包含一个特定的情绪和配合这种意境美的一个场景,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完成的动作组合。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良好的把握东北秧歌的舞蹈特性“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风格,和掌握云南花灯的“无崴不成灯”。

三、儿童舞及儿童舞创编

舞蹈生实习总结 篇三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幼师专业;专业舞蹈教学;策略分析

幼师专业舞蹈在教学中,遵循对幼儿舞蹈教、舞蹈编程、以及舞蹈模拟表演为教学宗旨,着重培养学生学好并学会专业的舞蹈知识,基本舞姿,包括民族的和大众的舞蹈技能,更要特别培养学生在舞蹈方面独有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模式,让舞蹈这门艺术登峰造极。然而,在真实的舞蹈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上,缺乏本身的舞蹈兴趣,认为自己不是舞蹈天才,产生厌学心理,缺乏自信心,总是认为自身没有优越的舞蹈天赋,自暴自弃。那么如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舞蹈的创新能力?笔者将结合多年的舞蹈教学实况,谈谈舞蹈教学的新策略。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现,人类已无法控制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了,它已是当代人类思维模式的最高境界。在培养学生舞蹈创造性思维方面,各大院校也作出了相应的对策。究其舞蹈创造性思维,大概就是指舞蹈的从业者在对新的舞蹈作品中,更深层次地对其理解、品味、消化的过程,对舞蹈作品的二次改编和创造有了更深层次的提高。唯物主义的哲学观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同一个人对舞蹈的不同理解,就有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者说同一舞蹈,不同的表演者就能表演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每个人对舞蹈的理解程度,对舞蹈的深意,对舞蹈的所具有的天分,甚至接受能力都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舞蹈作品里常出现二次作品创作,或是对原来舞蹈技术的改造,都和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有重大关系。

我国有位著名的舞蹈领袖,因对舞蹈艺术的追求和挚爱,总结出这样的舞蹈哲理:舞蹈教学需要心灵的呼唤和发自内心的对自身身体的带动,不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对舞蹈艺术进行纯生理的训练,也不是按部就班的对舞蹈体操技术的模仿,更不是用科班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它是舞蹈钟爱者发自内心的,并用自己独有的创造力进行的一些匠心独运的改造。因此,舞蹈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舞蹈的创作能力和舞蹈创作水平作为教学里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任务,可以适应社会对舞蹈行业人才的需要。由此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学生舞蹈学习活动中至关重要,幼师专业舞蹈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法,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舞蹈教学创新原则

在幼师专业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舞蹈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着实对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应用特有的创新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求知欲,开阔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打破原有舞蹈教学模式的束缚。指导教师应鼓励并支持学生舞蹈学习的全面化、具体化、风格化、兴趣化以及边缘化的学习。

1.以生为本原则

幼师专业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学生学习舞蹈,推广舞蹈,开发舞蹈。在教授学生如何学好舞蹈、掌握舞蹈技能的同时,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当其冲。对于不爱好舞蹈的学生来说,会把这个课程当成负担,因此,必须要针对一些舞蹈爱好者坚持“以生为主”原则,对于有心学习舞蹈而确实则有困难的学生,应该用语言、情感、和实际行动帮助他;尽量开展一些学生舞蹈比赛之类的活动,让学生有锻炼和表演的机会,把舞蹈创造性思维应用到活动中去,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

2.科学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舞蹈教学亦是如此。舞蹈专业教学中,应遵循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将舞蹈知识技能与创造力相结合的规律,通过学生对舞蹈准确性、严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认识,建立一套科学的舞蹈教学模式;另外,舞蹈学起来真地很不容易。在初级学习阶段,应掌握方法,挑些简单易学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以不至于从刚开始就带有压力学习。长远目标需要与实际情况达成一致才有可能成功。因此,单一的舞蹈风格,部分的舞蹈文化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应积极采用不同的舞蹈文化和不同风格的舞蹈艺术,创造性地将它们进行整合,有效地让学生在有限的舞蹈学习时间里,学到不同的舞蹈技能,唤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可持续发展。

3.个性化原则

任何事物都存在个性化和整体化,创造力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在学生的能力上,水平上,接受程度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学生通过他们独有的个性化创造力,对舞蹈进行发展,对舞蹈技能进行细致化学习。因此,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学生特有的舞蹈习惯出发,因材施教,从学生推广舞蹈的趋向出发,发挥学生的个性创造力。

4.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舞蹈教学的课堂上,舞蹈教学注重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舞蹈的基础技能和基础知识,需要与实践中的舞蹈动作,舞蹈手势相统一,着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的应用,营造一个生动有趣,鲜活自然的舞蹈课堂气氛。让学生能把丰富多彩的舞蹈类型和不同性质的舞蹈艺术创造实践性地融入现代舞蹈教学中。

5.创造性原则

专业舞蹈讲求“新”,而对学生的要求是具有创造力,即“创”。现代舞蹈教学在取原有舞蹈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的具有创造性的舞蹈立意。具有真知灼见的老师要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学生知识有限,通过借鉴老师的独到见解,能够把不懂的问题化解。

三、在舞蹈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师专业舞蹈的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超凡的想像力,并把这份想像力作为财富珍惜。想像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若想把想象出来的东西应用到创造力中,任重而道远。正确的想像力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新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产生新的创意。

2.培养发散思维

美国科学家格拉肖说:“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开阔思路……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这就说明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问题在答案的选择上多种多样,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参考物,将思维不断的向外发散,扩大的范围越大越好,但不可离开这个问题的核心。当然答案越贴切发散思维的培养就越成功,对于问题要有自圆其说的能力,但不可用抽象思维方式,具体的事物要用具体的思维,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方式。

3.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主要有三个特性: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特性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流畅性是灵活性的基础,灵活性是独创性的内在表现形式,独创性是流畅性的最终体现。独创性是流畅性和灵活性的最终目的,这三个特性对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有了较为流畅的创造性,再加上较为灵活的创造性,为独创的创造性提供了服务。因此,三者都不可忽视,都不可偏向。三者的统一对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具有很大帮助。

四、创造性思维舞蹈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1.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舞蹈情感体验

舞蹈教学中,老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是培养学生舞蹈创造力的源泉。教师所具备的舞蹈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舞蹈教学经验,为学生积累更多地舞蹈知识和技能提供了有利条件。人们常说饱满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更多的灵感来填充,那么培养学生创造力就更需要学生本身特有的创造灵感和创造心态,老师是学生学习舞蹈专业知识的直接出力者,教师本身的智慧、才能、语言、动作,对感染和启发学生舞蹈结构的创造力都有重要影响。

2.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舞蹈教师要靠自己教学的特殊方式,才能帮助学生产生更有创造性地舞蹈理念,教师在舞蹈风格和类型的选择上,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用现代舞蹈教学的创作灵感,对学生的舞蹈学习进行全面的包装。另外,老师还要摆正对学生的评价观念,在舞蹈教学上不存在任何的优差生。不要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成绩和创造力的水平进行不客观的点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适当的鼓励,这样必会调度学生舞蹈学习的积极性。

3.注重创作教学的实施

舞蹈教学中,虽然有具体的教学方案,但它针对的对象是大众化的普遍学生,对个别学生没有完全的考虑进去。学生在兴趣、爱好、习惯和需求方面都有较大不同,舞蹈学生表现尤为突出。有些舞蹈老师根本就没有考虑学生的能力,统一让学生对舞蹈作品进行创作,这样不仅加剧了学生学习舞蹈的负担,还阻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为了让学生能在宽松、自然、愉悦的舞蹈环境下进行自由的创作,这就需要老师积极提供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作为参考,以此让学生的各项创造力得到发挥,积极鼓励学生的模仿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项创造力得到释放。另外,老师不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避而不答,应该耐心的为学生的问题仔细、认真、负责任地回答,密切师生感情,在课堂上尽量与学生多些互动,打消学生惧老师,厌老师,甚至是恨老师的念头。搞好师生之间和谐、友爱、融洽关系。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舞蹈学习有所提升,而且让学生是思维空间得以开阔,何乐而不为?

总而言之,在专业舞蹈教学中,已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老师要对学生的舞蹈技能,表演形式,表演风格,表演技巧,舞蹈作品进行系统化的掌握;将舞蹈的专业知识敞开心扉毫不保留的输入到学生的思维中,使其对它进行整合和开发。学生时代是学习知识、本领、技术的重要阶段,很多的创造性思维都是在这一黄金阶段养成的。所以学校应对舞蹈教学的模式进行适时的改革,让学生真正学到科学的、准确的、规范的舞蹈技能,积累更多的舞蹈精华,便于他们从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培养创造性思维,为培养更多的舞蹈人才和我国的舞蹈幼教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雯,崔鹃。浅谈舞蹈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3).

[2]王一波。浅谈在舞蹈教学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艺术教育,2007,(8).

[3]刘小红。论舞蹈教学[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4]柳斌。创新教育模式全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1).

[5]苑申申。舞蹈教学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东京文学,2010,(12).

舞蹈生实习总结 篇四

由于我有良好的舞蹈底子,所以我学习的也是很快,不久后的专业考试中也考的很好,之后我就开始高考并且顺利的考入了大学。

在大学里我学习的是师范类专业,我想毕业后做一名舞蹈老师,很快的,大学已经过去了两年了,我也可以当一名实习老师了。在我找了很多学校后,终于有一家学校开设了舞蹈课程,我也可以给他们去上课,也是对我舞蹈能力的再学习。我将实习期间的工作收获总结如下:

一、舞蹈教学方面的收获

做老师容易,做好老师难,除了备课、上课,其余都是琐屑小事。有人说教师干的是良心活儿,我看有道理,做教师不需太大的办事能力,却是极其精细的话,就像艺术家对于他的作品一样要想自己的作品趋于完美,的确得花一番工夫。

通过实习期间的舞蹈授课,我发现在教授新舞蹈时,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讲解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和要领,制定有效的练习步骤。按照由简至繁的教学原则,首先让学生熟悉音乐节奏,随后是动作练习,最后才是情绪表达。在动作练习中,将组合动作分解成单一动作,难度较大的单一动作还分解成局部动作(上肢或下肢动作)。如教授第三套健身秧歌第一段《叫技》时,我先让学生熟悉音乐,准确把握节奏,然后将舞蹈动作分解成单一动作,先教下肢脚的动作,后教上肢扇子和手绢的动作,再结合起来学习,并在这两个基础上加以表情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运动量和动作幅度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特点,对其进行适度训练。

二、政治理论认识得到提高

为提高全局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局领导组织全局进行时事政治学习,特别是十七大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使我知道文艺骨干是最积极和最具影响力、凝聚力的组织者和示范者,我们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加快文化产业建设,创造出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使人们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节日活动收获:

为营造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跟随文化馆工作人员精心组织了文化活动,并有幸成为文化馆辅导小组的一员。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是每年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保证活动顺利完成,我们成立了系列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加强辅导部人员力量。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系列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并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各部室,责任到人。由于组织保障措施得力,系列活动共举办包

四、丰富了民间艺术知识理论

实习期间,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除了认真完成局里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额外的学习流传已久的社火活动、二人台等民间艺术。初步了解了民间举行社火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形式,简单掌握了二人台的节奏动律、舞蹈动作特点和风格特性,弥补了自己在民间艺术知识方面的不足。

两个月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两个多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的辛苦和做一位舞蹈老师的乐趣以及责任,使我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它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原先颇感忸怩的离开大学的围城生活,现在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或许更应该是一种叹息,谁能说得清呢?回顾两个多月的工作,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

舞蹈生实习总结 篇五

【关键词】舞蹈教育;音乐素养;调研分析

一、研究背景

据文献查阅,当前国内外舞蹈教育中融入音乐元素的背景如下:首先,从横向来看,美国的艺术教育是开放、多元、综合、全面的,为了适应时代要求,美国改变了过去的艺术教育方式,反思了过去注重自我表现的弊端,调整了学科结构。而在中国,将音乐素养的培育纳入舞蹈教学内容,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与之直接相关的理论研究亦显不足。其次,从纵向来看,在古代的艺术教育中,舞蹈与音乐也是相互配合与协作的。例如,在原始舞蹈中,舞蹈动作都是通过简单的哼唱或是乐器的击打声来呈现的。又如唐代宫廷乐舞中的坐部伎、立部伎,都是通过乐手的乐器和舞者的舞蹈配合之下展示出来的。音乐结合舞蹈的古代舞蹈艺术实现了古代人们对艺术审美的需求。而到了近现代,社会对教育科目的要求更高,划分更细,对舞蹈的专业化需求也越来越高,舞蹈教育更多地强调对自身技术能力的教学和训练,却忽视了其他艺术教育对舞蹈教育的辅助或协作作用。因此,艺术科目中的舞蹈与音乐逐渐独立化,尤其是舞蹈这门科目作为艺术教育常常会脱离综合艺术的范畴,去寻求专业的突破和发展。最后,通过对舞蹈课程设置的相关信息查阅,我们可以得知:在上海市各类中小学、舞蹈教育机构或教学团体中,只有少数一些学校开设了音乐类课程,以提高舞蹈生的音乐素养。音乐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在舞蹈创作、表演与审美欣赏等方面有所升华。总体而言,在舞蹈教育中开设音乐素养类课程的学校或社会舞蹈教育机构的数量并不乐观。同时,至今未见到具有足够可信度的调查报告或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据此而展开讨论的研究文献。因此,本文立足于上海地区的实地考察、调研与实践,针对音乐素养融入舞蹈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以期对未来舞蹈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以上海地区为例,主要针对十二岁至十六岁具有一定音乐接受能力的中小学生以及中专生。在此次问卷的设计中,调研问卷围绕本主题共设计了18个题目,分为多选、单选与简答三个类型,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以及学校、机构等地现场分发并回收等多种方式,汇总有效问卷共计89份,取得了理想的调研效果,具有较高的信度。笔者以上海市十二岁至十六岁有一定音乐接受能力的中小学生以及中专生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这一群体,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较强,且受环境因素影响比较明显。过小的儿童学习能力尚且不足,而过于年长的人群已经形成固有的定势思维且和一定的舞蹈学习习惯。由于此次问卷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音乐与舞蹈是否要采用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教育,因此抽取的调研对象都是有一定舞蹈学习经历的。调研的对象主要划分为三类:素质舞蹈、社会舞蹈和专业舞蹈教育。原因是通过不同程度舞蹈学习的调研,可以鲜明地对比出舞蹈学习程度较浅的和较为深入的、音乐舞蹈全面发展和只偏重于舞蹈的人群的差异。不同教育背景的孩子对于节奏和音乐的把控掌握能力有所不同,可以更好地进行课程开设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此次的调研分布在上海各中小学和各教育机构之中,所以此次调查对于上海的中小学及其上海专业类院校的音乐与舞蹈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显著的作用,也希望对未来的舞蹈教育改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调研数据统计与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等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接受调研的舞蹈教师与舞蹈学生普遍重视舞蹈教学与表演中的音乐要素,其中94.38%的被调研者认为有必要在学舞的同时注重培养音乐素养,95.51%的被调研者认为较好的音乐素养对舞蹈学习与表演具有积极意义。其次,相关舞蹈教育机构中,同时辅以相应音乐素养类课程的比重仅为40.45%,不足被调研机构的半数。再次,被调研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对音乐的关注多在于节奏(94.38%)和旋律(82.02%)方面,对音乐色彩等其他方面的关注度较低。最后,84.27%的被调研者表示对舞蹈音乐感兴趣,然而,只有49.44%的被调研者具有音乐学习经历或认为自己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综上,通过对有效数据的统计和初步分析,可以看出相关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显著矛盾——供远远小于求,也基本反映了当前舞蹈教育的现状,本文希望能够通过调研出的现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四、相关成因与影响分析

总体来看,有91.01%被调研者赞成在舞蹈教学的同时开设音乐素养类课程,但从调研数据上看,被调研者的主观愿望与当前舞蹈教育的现实情况具有较大距离。由此可见,目前在大多数舞蹈教育机构中设立音乐素养课程的单位远低于预估比率。同时,被调研者对音乐素养类课程的开设具有普遍的期待并认为其会带来积极意义,由此凸显出主观期待或需求与相应的客观供给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在上海地区,与舞蹈息息相关的音乐元素并没有像大众所期望的那样普及,也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一)成因。笔者认为,造成音乐素养类课程的供求矛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从历史与客观层面来讲,首先是由于上海教育的大环境所造成的。如今的上海教育升学压力大、竞争难度大,因而导致艺术学科与各学科之间存在壁垒。所以,我们应该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并进行整合,把舞蹈与相关的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又因为教学课程体系与分科教学的历史习惯、教学组织者及师生对分科教学的思维惯性与行为惯性导致各门学科的老师各司其职,学校也通过每门课程的教学成果来评价老师与学生,这并不符合新时代综合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最后,在中考、高考的艺术类评价机制有所缺失,学生们往往为了应试去突击学习舞蹈,将一个应试剧目练得炉火纯青,但对其他的却一概不知,实际上并不具有基本的舞蹈素质,也不关注乐感、舞感和对身体的敏锐力。其次是现实与主观层面的原因。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得知,有91.01%被调研者赞成在舞蹈教学的同时开设音乐素养类课程,但被调研者的主观愿望与当前舞蹈教育的现实情况具有较大差距。首先是由于办学条件的专业化要求与评价,以及教育机构的成本考虑,学校和机构不愿再“多此一举”,特别是教育机构,如此很可能会流失很多学生,无法盈利。其次,对于家长们而言,音乐素养类课程大多改变的是学生的乐感、舞感和对自己身体、对音乐的敏锐度,都是一些循序渐进的改变过程,而家长更希望看到直观的教学成果,每节课要学会一些新的动作、新的舞蹈或者是新的技术技巧,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将一些专业的、有难度的舞蹈动作提前搬上日程。最后是由于社会对艺术功能与学习目标的误解、对正确艺术与美育观念的缺失。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家长都是有目的性或者功利性地让学生学习舞蹈,甚至有速成的教学要求与学习需求。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小小年纪就已经把考级舞蹈考到了最高级别,但是在舞蹈各个方面的素质都有所欠缺,甚至一些基本的身体要求都无法达到。大家都一味追求技术技巧,但是忽略了舞蹈的本质而失去了舞蹈原本具有的美感。(二)影响。根据对上述诸多原因的分析,这些成因难免影响上海地区舞蹈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总体上看,大家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或观念仍然相对传统或保守,很多人对艺术的鉴赏还停留在“踢得真高”、“弹得真快”、“唱得真高”、“画得真像”的层面,导致社会过于追求所谓的“专业”,却常常适得其反。因此,要将正确的艺术与美育观念传播给大众,将音乐素养课程逐渐融入舞蹈教育中,将大众关注力逐渐往舞感、舞乐融合上转移。通过数据反映出的当前舞蹈教育中相应层面的现状,不难看出大众对音乐素养的需求已经大于供给,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被调研者的主观愿望与当前舞蹈教育的现实情况具有较大距离。这样长期下去,将导致受教者与施教者的不满,尤其是在这个主张综合素质教育的新时代,已经有不少学校选择“STEAM”或是“STEM”课程,开始淘汰“中国式”的旧式课程,就连上海的高考制度也开始改革成一试多考而非一考定终身。因此,艺术教育的改革更是迫在眉睫。综上,无论是在素质舞蹈教育或者社会舞蹈教育中,大多学校、教育机构以舞蹈教授为主,家长们更注重的是教学的效果及呈现,对学生直观学习效果的期待与评价,因此忽略了音乐素养的培育,所以乐感及节奏感明显较弱。因此,都需要增设课程或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领域,并督促学生在艺术领域全面综合发展。通过课程的增设,可以让孩子学习到更多单一学科以外的知识和更丰富的艺术体验,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也可以普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也能为舞蹈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五、结语

总之,通过数据反映出的当前舞蹈教育中相应层面的现状,不难看出大众对音乐素养的需求已经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被调研者的主观愿望与当前舞蹈教育的现实情况具有较大距离。因此,舞蹈教育的改革更是迫在眉睫。基于此,笔者认为,我们要反思如今的舞蹈教育现状,树立新时代要求的全面的舞蹈教育观,传播正确的舞蹈教育理念,使得全民共享综合艺术教育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2]朱静。初中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教学的意义[J].才智,2010,(26):144.

[3]王渝璇。中国舞蹈音乐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舞蹈生实习总结 篇六

关键词:体育舞蹈;高校;教学方法

只有具备了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才能保障我国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学质量,体育舞蹈本身是一门非常受欢迎的运动健身项目,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当前我国对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对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对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进行改善,构建科学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对体育舞蹈教学进行指导。

1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

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应该包括教学任务的完成手段和教学任务本身两个主要部分。具体来说,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体育舞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掌握,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安排、指导和启示,并要求学生进行思考、观察和练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和品质[1]。

1.1体育舞蹈教学的自身特点

要构建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体系应该对体育舞蹈教学的自身特点有所掌握,由于体育舞蹈本身具有较多的种类,这也使其具有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体育舞蹈本身具有社交性和自娱性的特点,其具有明确的艺术规范、严格的动作规范和赛场规则,具有竞技性、健身性、表演性和娱乐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这些特点有所体现。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尽量结合舞步和音乐,指导学生通过舞步来表现音乐的内涵。同时体育舞蹈讲究男女配合,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发挥男生的领舞作用,要求男生能够通过领舞来传递和表达信息。在初期教学时可以采取男女分开的过渡期教学,然后再进行交换舞步练习,最后进行男女合舞练习。

1.2体育舞蹈的认知过程

体育舞蹈的学习要经历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学习者先要学习单一的基本动作,在掌握一定数量的单一基本动作之后才能对其进行组合,从感性知识过渡到理性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总结和归纳所学的技能,并具备一定的逻辑能力、总结能力和推理能力。学生必须以某一项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为基础,才能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在对教师示范的体育舞蹈技能进行模仿和熟悉之后,才能以此为基础进行创造[2]。

2当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体育舞蹈教学方法脱离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体育舞蹈涉及的学科包括美学、音乐学和舞蹈学,既有理论知识也有技术结构。而且国际体育舞蹈的发展趋势也会影响体育舞蹈教学。然而当前使用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相对比较机械,体育教学的内容未能得到及时的更新与丰富。一些体育舞蹈教师甚至只能通过网络、录像带来学习体育舞蹈,然后再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保障。

2.2体育舞蹈教学方法过于职业化

当前一些体育舞蹈教师往往围绕着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技能水平高的职业体育舞蹈表演人才来进行教学,对职业化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的模式进行了借鉴,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也非常明显。造成学生不能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具有较低的技能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而且这种教学方法没有体现体育舞蹈的美育功能,不能使学生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来感受心灵的愉悦。

3构建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的具体措施

构建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能够改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过于职业化的问题,提高体育舞蹈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体育舞蹈项目的健康发展。

3.1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现的理性方法分类

理性方法分类是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课程目标和课程编定几个层面。立足于体育舞蹈的课程教学目标,对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在体育舞蹈教学总目标的前提下,还可以设立若干数量的分目标,针对各分目标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某次体育舞蹈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分目标,那么就可以选择启发式教学法、诱导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如果某次体育舞蹈教学将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作为分目标,那么可以选择舞蹈欣赏法、表演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如果某次体育舞蹈教学将要求学生掌握某个基本动作技能作为分目标,那么就应该将示范法、模仿练习法结合起来。立足于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对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类。体育舞蹈的教材内容,可以分为竞技性体育舞蹈和大众性体育舞蹈两个主要部分,各个舞种都有不同的发展渊源和风格特点,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相互制约。为了使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准确、快速的理解,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对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3]。立足于体育舞蹈的教学计划对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类。体育舞蹈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计划是单元式计划,连续的课时计划能够组成相互关联的单元式计划,而若干个单元式计划就能够组成全年的教学计划。

3.2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现的实践方法分类

现代教学理论对于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非常重视。因此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体系应该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3.2.1教师的教法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的教导法又可以分为程序教学法、预防和纠错、完整与分解法、语言法和直观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完整与分解法运用得最为普遍,这也是因为体育舞蹈中具有很多组合动作和单个动作[4]。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此时可以运用启发法、发现法和诱导法等教学方法。在对技术套路进行学习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基本技术情况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通过编排套路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模仿法和正反对比法也是比较实用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使用模仿法时,教师能够通过自我形象来影响学生,包括体育舞蹈技能、自身形象气质和行为方面的影响。而用正反对比法能够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舞步中的难点,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3.2.2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积极的学习,对各种体育舞蹈的技能进行认识和掌握。学生可以应用重复练习法、强化练习法、念动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分解练习法、对镜练习法、比赛法、舞蹈欣赏法、测验法等多种学习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将明确的学习目标确定下来,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学习。同时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积极学习体育舞蹈的理论,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舞伴,积极参加各种比赛。

4结语

体育舞蹈项目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其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舞蹈技能,还能够对学生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学生放松身心,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要进一步提高体育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对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作者:唐红兵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院表演系

参考文献:

[1]王焕利,王春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研究[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4(3):81.

[2]杨绅。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研究[J].大家,2011(8):71-72.

舞蹈生实习总结 篇七

【关键词】舞蹈 教学 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教育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众多高校开设了舞蹈教育专业,舞蹈系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舞蹈教学体系已初具规模,但舞蹈教学质量仍有待提高,提高舞蹈教学质量是当前舞蹈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关于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方法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基本功训练对于学习舞蹈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进行舞蹈基础课程训练时,很多学生都认为基训课训练强度太大,十分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不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舞蹈教师要采用形象化、直观化、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多欣赏一些高等院校基训课以及一些舞蹈精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舞蹈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对舞蹈教师而言,在基训课上,要改变以往的舞蹈教学模式,创造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还应根据训练部位的不同归类组合,运用激励法和比较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体会基本功在各种舞蹈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励法主要用于学习舞蹈比较慢的学生,鼓励学生树立学习舞蹈的信心;比较法主要用于学习舞蹈比较快的学生,可以设置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他们保持学习舞蹈的热情,积极地学习舞蹈。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质量。

二、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加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乐感,对于舞蹈教学来说至关重要。一方面好的音乐伴奏能够更加完整地表现舞蹈的特点。另一方面舞蹈动作的连续、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表现都依赖于音乐。从舞蹈专业教育的特点上看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合适的音乐有利于塑造舞蹈形象,而舞蹈则依据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深化学生对舞蹈创作意图的理解以及乐感和想象力的培养。

音乐感觉的培养与渗透在舞蹈教学中是不容忽略的,舞蹈教师要把“节奏感”的认识交给学生,使音乐能与舞蹈动作合上节奏,帮助学生完成舞蹈动作,培养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舞蹈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的知识外,配上音乐加以讲解,音乐的旋律与节奏要与舞蹈动作的快慢相匹配,激发学生舞蹈再创造的能力,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合理想象来体验舞蹈的魅力,加深对不同舞蹈风格的理解。除此之外,由于目前舞蹈专业学生音乐课课时较少,因此,舞蹈教学还应本着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增加音乐课课时,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三、舞蹈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好的舞蹈教材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形体美,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舞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围绕培养目标来选择舞蹈教学内容。所选的舞蹈教材要具有目的性,舞蹈风格种类力求丰富多样,技能技巧难度适中,要能体现舞蹈训练中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舞蹈教学,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有针对性地进行舞蹈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在教材内容选择上,主要针对学生的形体训练和协调性训练安排教学内容。在内容上要突出“广”和“新”,即舞蹈教学的内容覆盖面要广,舞蹈教学内容应具有时效性,应包括舞蹈新潮流、新资料。在教学方式上,应突出参与性与创造性。舞蹈课程的理论教学比较枯燥,结合具体舞蹈形体动作让学生参与舞蹈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可以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

四、注重学生进步程度的评估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学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舞蹈能力的提高上,采用各种方法评估学生的进步程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舞蹈的热爱,提高舞蹈教学质量。舞蹈教学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进步较快的学生进行评价,既能对学生训练中的正确反应及时予以积极强化,又能提醒学生看到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对于学习舞蹈有困难的学生,应鼓励其继续努力,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中的具体情况,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促使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舞蹈过程中的不足。

舞蹈教学评估的教学语言表达技巧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教学评价强调把评价结果反馈给评价对象。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定期开展舞蹈教学评价活动,通过总结在平时舞蹈训练和学习中的进步和问题,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舞蹈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并鼓励其努力完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改进教学,以评价引导舞蹈教学,能有效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以达到逐渐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结语

总之,为适应现代舞蹈艺术发展的需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舞蹈教师,要结合舞蹈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舞蹈人才。同时在舞蹈教学内容上,针对舞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与评估反馈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舞蹈教学体系,以提高舞蹈教学质量,进而提高舞蹈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浔闽。关于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J].大舞台,2011(12).

[2]许莉。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效果综合评价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2).

[3]郑颖琼。增强审美意识,提高舞蹈课的教学质量[J].中国西部科技,2009(12).

舞蹈生实习总结 篇八

【关键词】舞蹈教育;基本功;创编能力;肢体语言;实践能力

一、前言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如何做好幼师专业舞蹈教育工作,是所有幼教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做好幼教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工作,对于这些学生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幼师专业,进行舞蹈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在体现师范特点和教育特点的同时还要兼顾幼儿的特点。为此,本文从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加强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水平的对策和方法。最后得出:在以后的幼儿舞蹈教育教学中,必须从每个幼师专业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幼儿的特点,探讨更多的加强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水平的策略方法,真正有效的提升幼师专业学生的舞蹈水平,为未来从事幼教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现状

作者通过多年的幼教专业教学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幼教舞蹈教育教学的相关资料和文献,总结出如下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现状:学生的舞蹈基础相对薄弱;舞蹈教材体系不完整;过多的注重专业教学。

(1)学生的舞蹈基础相对薄弱

幼师专业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同时他们在入校之前也没有接受较多的舞蹈训练,所以基础薄弱,这是目前幼儿舞蹈教育教学中一大重要问题。如何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符合幼师特点的舞蹈教育同时保证教育质量,是幼师舞蹈教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舞蹈基础和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帮互助学习。

(2)舞蹈教材体系不完整

幼师专业毕业的学生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她们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孩子。但是,在目前的幼师教育的舞蹈教材中,许多都是使用具有舞蹈专业性教材,没有科学全面的针对幼师舞蹈教学的专业性教材体系。另外,对幼儿教师的舞蹈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没有一套针对性的教材体系。这样,在舞蹈教学中,就却少了依据,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3)过多的注重专业教学

现在又是舞蹈专业的培养模式仍然是采用课堂教学中心以教师的视角为主的传统中国教育方式,学生只是依照老师的要求训练,跟着老师跳,简单的模仿老师的舞蹈动作,学习方法十分的被动。

现在幼师舞蹈专业的培养模式仍然是采用课堂教学中心以教师的视角为主的传统中国教育方式,学生只是依照老师的要求训练,十分的被动。如果不改变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我们无法培养出合格的、掌握幼师舞蹈技能的幼儿舞蹈教师。

三、加强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水平的对策分析

基于以上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现状,总结出如下加强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水平的对策和方法:教学中学会增减教材内容以适合学生需求和教学内容要求;在舞蹈教学中学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材施教的实施舞蹈教学法以衔接专业技能与职业要求;建立实习基地以此进行开放教学。

(1)教学中学会增减教材内容以适合学生需求和教学内容要求

幼师的舞蹈教学标准与艺术学校舞蹈专业要求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想满足幼师舞蹈教学的要求,必须将不同版本地方幼师舞蹈教材进行整合,将各种教材的优势整合在一块,以此进行有效的舞蹈教学。可以分为基础部分,体验部分以及知识了解和欣赏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教学要求,这样不但保证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又突出了专业技能,有效的满足了幼师舞蹈教学的要求。另外,通过增减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也让学生有种新鲜感,感觉教师不拘泥于课本,对学生来说,有种喜悦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为学会舞蹈提高了精神支持。为以后成为有效的幼儿舞蹈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舞蹈教学中学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的体现主要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但表达能力实际上渗透到各种教学中,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幼师舞蹈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必须强调幼师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其具体的做法为:第一,教授幼师专业学生在舞蹈教学中使用专业的舞蹈词汇,对舞蹈名称尽量的达到标准,这就要求幼师教师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为学生的表达提供范例。第二,尽量提供给幼师专业学生舞蹈术语表达的机会。比如在一种舞蹈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回答各种基本部分和动作要领,反复提问,进行有效的表达。第三,组织学生创编舞蹈,培养学生的舞蹈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自然就有效的培养了舞蹈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有效舞蹈教学打下基础。

(3)因材施教的实施舞蹈教学法以衔接专业技能与职业要求

传统的舞蹈教育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提起幼师专业学生的学习舞蹈的兴趣,为此,必须进行有效的舞蹈教学改革,通过有效的舞蹈教学改革来衔接专业技能和职业要求,做到因材施教的有效教学。比如,在舞蹈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幼师专业的学生进行小组团队舞蹈练习,在课堂中,将学生分为几组,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进行练习,看看哪组学生的舞蹈编排更好,舞蹈动作更加优美,这样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4)建立实习基地以此进行开放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课堂教学毕竟较为偏重于理论教学,没有实践还是无法让舞蹈教学达到高效。因此,建立实习基地以此进行开放教学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一缺陷。这样通过实习基地这种开放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将将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学生也可以有效的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有效的改正。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幼儿舞蹈教学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提高幼师舞蹈技能应用能力。通过与幼儿的接触,可以熟悉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从而对幼儿舞蹈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在幼儿舞蹈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拓宽学生的创作空间,提高学生对幼儿舞蹈的创编能力。

另外,还要加强舞蹈欣赏课教学。在基础内容学习同时进行舞蹈教学欣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加深对动作规范性要求的理解,是对实践课教学的巩固与加强。同时定期进行相关舞种剧目的欣赏,使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有宏观的了解,带着一定的知识去欣赏,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她们的舞蹈艺术修养与舞蹈鉴赏能力。

四、总结

总之,舞蹈教学是幼师专业教学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做好幼儿舞蹈教学对于增强未来幼师的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幼儿舞蹈教学中,必须放下对专业知识高、精、尖不切实际的追逐,向宽、广、泛的舞蹈教育者、组织者转换,必须从每个幼师专业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幼儿的特点,探讨更多的加强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水平的策略方法,真正有效的提升幼师专业学生的舞蹈水平,为未来从事幼教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麻树槐。浅谈幼师舞蹈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及其重要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01)

[2]颜晓双。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改革[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3]罗春慧。对改制后幼儿师范舞蹈教育教学的思考[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6(02)

[4]徐华莉。幼师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索[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