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小编为大家找到的5篇段太尉逸事状的相关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段太尉逸事状 篇一
此文取材于真人真事,作者通过三件逸事,塑造了一个不畏、关心人民、临财而不苟取的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同时对当时社会现实中的丑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史料价值。
全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即第一个事件:勇服郭。作者依次写悍卒肆志、自荐平乱、诣营陈辞、请留宿营,突出了段秀实外柔内刚的性格。事情的起因是郭放纵士卒残害百姓,为所欲为。作者先详细地叙述了士卒肆志之状:天天成群结队地在街市上强索财物,不满意就奋击,折人手足,将各种瓦器都砸碎,狼藉满地,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撞杀孕妇。写暴行之惨烈,如在眼前。接着作者指出了士卒之所以敢为所欲为的症结所在,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白孝德心中忧伤却不敢说明。紧接着作者又写段秀实自荐担任都虞候前去平乱,显示了他的刚勇无畏。不久,在郭的士卒十七人再度横行时,段秀实果断地派士兵捕捉了他们,并一一斩首,将其首级插在长矛上,竖立在街市示众。这里“注”和“植”两个动词,非常有力地突出了段秀实的“勇”。这是一写其勇。段秀实为民除害,大快人心,然郭的士卒岂肯罢休,他们立时都披上盔甲,事件进入高潮。此时白孝德震恐,而段秀实从容镇定,临危不惧,决定诣营陈辞。作者极写郭士卒剑拔弩张、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反衬了段秀实的大智大勇。段秀实不带卫士,不带佩刀,坦然出现在郭营,使对方愕然。段秀实知道要治服郭,不可能凭借武力,只能晓之以理,因此,辞卫士,解佩刀,选年老腿跛的人持马。这是从心理上消除对方的戒备。作者这样叙写的寓意是突出段秀实是不怕死的。他外柔内刚、平易而又刚强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至此,段秀实已渐居主动地位,他向郭慷慨陈词,指明利害关系后,终于折服了对方。这是二写其勇。至此,事件似已告终,然而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写了段秀实要求留宿军营一节。为什么要写这一情节呢?掩卷细想,却又不难理解,段秀实用大义和利害晓喻郭,使郭心悦诚服,再拜谢罪,顾叱士卒说:“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然郭到底有无约束部下的决心,段秀实要探明白。留宿军营,既显示了段秀实的坦荡胸怀,又可考察郭改过的诚意和决心。这是三写其勇。
第二段即第二个事件:仁愧焦令谌。段秀实除了以刚勇取胜对方外,还具有仁信爱民之心。这则逸事叙述他同情、救助、安抚一个无力交租而惨遭毒打的农民。作者通过描写段秀实的一系列行动,展现了他对农者的怜悯之情。写这则事件的结局时,作者让第三者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出场,由他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不愧,从侧面烘托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
第三段即第三个事件:节显治事堂。段秀实不仅具有不畏、嫉恶如仇、爱民如子的高贵品质,而且还有清正廉洁的节操。作者写段秀实洞察朱之心、拒不收礼、将礼物栖之梁木的逸事,颂扬了他的高风亮节。这则逸事作为对段秀实拿笏击朱行为的补充,说明他的气节不仅表现在大处,而且见于小处,人物形象更加光彩。
上述三则逸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虽各异,彼此间也无联系,但其精神一脉相通。从作者客观的叙述中,读者感受到了其对段秀实深沉的赞颂之情。
段太尉逸事状 篇二
[关键词]问题设计;有效;目的性;技巧
前些天,听了一堂公开课《想北平》,课堂上“你问我答”,热热闹闹。评课时有的老师对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环节大加赞赏。笔者却不以为然。笔者听课时记录了这位老师的若干提问:北平是老舍的什么?他对北平熟悉吗?他关注的是不是普通人的生活?他有一种什么意识?文末有没有作者对北平的忧患和担心?大家能不能感受到老舍对北平的深情呢……师生之间的确互动,
“是”或“不是”不绝于耳;有时寂静无声,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如“北平是老舍的什么?”“作者有一种什么意识?”老师只能尴尬地告知答案。针对如上情况,笔者认为该老师显然没有精心设计问题,课堂提问随意性太大,而设计的问题本身就带有暗示性,学生根本不需要动脑筋,因而思维也没得到任何的训练、发展。这种提问只是搞形式,图花架,热闹的课堂背后学生究竟得到了什么呢?
那如何有效、科学地设计问题呢?笔者认为课堂设计问题要有目的性、技巧性。
一、课堂设计问题要具有目的性
文本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如果忽视文本的作用,势必造成开无轨电车的结果。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文本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成若干个问题,每一个问题设计都是在逐步解决文本的重难点。
《我与地坛》(节选一)中有三处景物描写,准确理解这三处景物是读懂文本的关键,于是笔者设计了第一个问题:文中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这一问突出了文章的教学重点,教学思路也比较清晰。
关于第一处景物描写,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第一处描写突出了过去地坛怎样的特点呢?学生抓住了“浮夸”、“炫耀”“高墙”等词语,得出曾经的地坛富丽堂皇。我紧接着问了一句:“如今地坛的特点呢?”学生又找到了“淡褪”、“坍圮”、“散落”等~语,很容易就概括出荒芜、废弃的特点。此时,我又问了一句:“此时在地坛中的作者情况又如何呢?”学生马上就回答出“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我及时点评了一句“无情的岁月也剥夺了作者狂妄的一切资本”,学生马上就明白了此时的地坛成了作者一位同病相怜的难友,只有在这个地方,作者才能静静舔舐自己的伤口,只有在这个地方,他才能与地坛形成默契。至此,学生也明白了“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这句话的含义。
在第二处景物描写中,我提了以下问题:作者观察到了地坛中的哪些景?学生答是蜂儿、蚂蚁、瓢虫、蝉蜕等等。我接着问作者在地坛中关注的生命有什么特点?这些生命又是怎样生活的?那他们又具有什么特点呢?此时学生明白了他们渺小却充满生机,努力地活着,展示着自己声声不息、缤纷的生命意识。更何况是人呢,于是作者明白了要珍爱生命。
在第三处景物描写中,我又设计了若干个问题。首先,我提问: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后,我紧接着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选朝阳选落日,为什么选雨天的燕子,为什么写秋风下的落叶?学生马上意识到这些景与作者是相似的,都是感伤而苍凉,处在困境之下的景。我又问:这些景又是怎样的状态?学生找到了“灿烂”、“高歌”等词,随即概括出“精彩”二字,此时学生也明白了作者他懂得了人处在困境和磨难中也应活出精彩。
抓住三处景物描写设问,即抓住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作者对生命意义的体悟历程:舔舐伤口、抚慰心灵――感悟、珍惜生命――活出精彩。
总之,设计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课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出发,精心设计若干个环环相扣的问题,诱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探究文本的重点难点。
二、课堂设计问题要讲究技巧
1.抓住文题,设置问题,激活学生阅读听课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可在文题上巧妙发问,因为许多文本的题目本身就是文章中的重要对象,或是重要环节,或是重要线索,或是耐人寻味,教师可适时地借助文题,吊足学生的胃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
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在文题上就做足了文章。板书文题后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叫孔乙己。”于老师又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教师紧问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学生面对这个问题,沉思起来,教师就在学生这种情绪之中开始讲述课文,造成较好的教学气氛。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也经常尝试此种做法。在上公开课《听听那冷雨》一文时,笔者围绕题目设计了三个问题:1.文中哪一个自然段是从作者的听觉这一角度来写雨?2.题目中的“那”字可以改成“这”吗?为什么?3.“冷雨”中的“冷”字有哪些内涵?笔者这样设计问题的理由是:公开课一课时必须完成教学内容,第一个问题立即抓住了教学的重点,第2、3个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脉络,把握作者远离大陆后的感伤情怀。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题上设计问题必须有目的性,应该导向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分层次设计有序问题
上好一堂语文课,不可能只有一两个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水平,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将难的问题变换容易的表达方式发问,设计成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提问。如上面提及的《我与地坛》就是这样将大问题分解,分层设计问题。
笔者在教《段太尉逸事状》时,并没有像平时文言文教学采用字字落实的方法,而是设计了若干个小问题:段太尉是文官还是武官?作者为什么要写段太尉?逸事从何得来呢?学生对于这种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很激动和兴奋,也一下子在最后一段找到了相关答案。几个问题答案落实之时,最后一段的重点实虚词也全部解决。针对文章的主体部分,笔者又分解了若干个小问题:一共写了几则逸事?你能复述一下故事情节吗?这则逸事集中体现了段太尉什么性格特点?哪些细节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突出强调这一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些问题的设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都得到了有效地锻炼。
3.教师尝试设计具有想象和联想空间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思维能力。而这些具有想象和联想空间的问题更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笔者在教《项链》一课时,设计了一个问题:当玛蒂尔德夫人知道项链的真相后会怎样?这一问题取得了“投石冲破水中天”的效果,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在教《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时,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在风雨交加的那个晚上,老画家是如何画上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要求学生写一个片段。这一问题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和写作能力。在教《听听那冷雨》时,笔者让学生联想有关雨的诗句,营造了浓厚的诗意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停顿”,让学生有进行积极思维的时间。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
段太尉逸事状 篇三
由于目前小说只有十二章,故此简介中的十大美女并未全部出场。就女子而言,也仅见洛天羽的师姐毕倩容:夕阳下的山色幻美无方,沸腾的潭水似将阳光破碎成亿万片,反映着毕倩容雪美的娇颜,朦朦胧胧,似真似幻,好像一副醉人的图画。第十二章中林秀才的女儿:那少女长得极美,玉面凝脂,长发齐腰,穿着一件粗布襦裾。此刻她蹲在中年人身旁,细长雪白的纤手紧拽住他的衣角,明钻般的秀目里珠泪盈盈,瞧上去楚楚动人,迷人之极。再有第十章中的神秘美女:“香风扑面,林里摇曳生姿的走出一个身材修长、面目艳丽无比的彩衣女郎来。这时落日即将沉下,天地一片朦胧,淡淡余辉的掩映下,像是替她全身笼罩上了一层若有若无的彩纱,乍眼看去,遍体流华,光艳四射,仿佛天仙偶下凡尘。她的美丽是神秘而不可测度。挺秀小巧的琼鼻,吹弹可破的樱唇,艳媚至令人难以置信的容颜,再配上她那无比优雅的风姿以及丰满诱人至极点的身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散发出使人不可抗拒的魅力。但最动人的,还是这绝色丽人的那双眼睛。在那对飘逸着世上灵气所集的迷人凤目里,有着一种清艳到了极处的孤傲意味,又带着一点看破世情的俏皮,魔幻般的交替闪现,让人色授魂与。”这应该是十美中的一个了,但还不知姓名。
在现有的章节中,倒是对那两个天姿绝世的少年的来龙去脉有详细的交代:那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龙战天,身材修长和谐,五官清俊异常,特别是他那双眼睛,大而明亮,宛若瑰丽夜空中的两点繁星,转动间,顾盼生情。整个人便如夏日里的一块严冰,冬日里的一盆烈火,让人一见就觉得说不出的欢喜。而且浑身隐具先天性杀气,正是天龙门神功的最佳传人!那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洛天羽,额头宽广,鼻梁粗大,虎目方脸,天生一副异像,且形态俊奇,眉宇间充满智慧,刻下虽然眼神黯弱,遍布血丝,但他凝眸一瞪,却又凌凌生威,气势极为慑人,有若百兽之王偶得小恙,身躯里仍然蕴藏着无穷的威仪与活力。二人都是孤儿,自小流离失所,饱受世人欺凌,三年前偶然相逢,同病相怜下,结拜为异性兄弟,一起飘零天下,相依为命。他们因祸得福,分别拜天龙门的张牛儿和霸剑山庄的毕固横为师,也应该就是作者所说的横空出世的两个少年,龙战天俊美无匹、浪荡不羁;洛天羽沉稳大度、豪迈厚重。在命运之手的轮转之下,当二人与十女邂逢之时,立即迸射出激烈无比的情感火花。但是这两个天姿绝世的少年,谁才是十位绝色美人心中真正的真命天子?还期待下文!
到目前为止,描绘的最生动传神的人物就是那个江湖上顶风臭十里的“奇形怪状、喜怒无常”张讳牛公。他头发曲乱如草,贼眉鼠眼,干瘦的脸上缀着一个大大的洒糟鼻。鼻下长着两撇上翘的八字胡;一张厚实血红的大嘴,小耳尖头,偏偏他身材又猥琐肥胖,这样搭配下来,看了让人甚是难过:老天爷真是没长眼睛,居然制造出如此一个丑八怪来。他言行中透露着可笑,很有李凉小说中的诙谐味道。“他指手划脚,愈说愈是兴奋,讲到最后一句话时,更是满脸红光,口沫横飞,得意之极。不过激动之下,不免有些忘形,特别是他眉眼耸跳,八字胡高翘,兼之五短身材东扭西摆,结合在一起,活象是一只肥肥胖胖的老鼠被困后急欲冲破牢笼,滑稽可笑到了极点。”“想当年,我老人家败少林、挫武当、脚踢青城、横扫华山,一时威风无俩,令得四大门派屁滚尿流!嘿,真他奶奶的风光之极!”“小子啊,告诉你吧,为师今年不过才五十有八,青春焕发,年青得很哪!呵呵,瞧瞧我老人家的这头乌发,再看看我……嘿!你小子干嘛这种表情看着我?”后文中,他瞅着龙战天唇边隐隐露出的笑意,老羞成怒道:“你问这么多作甚?反正从今往后,都不准乱叫什么‘老人家’、或者甚么‘你老、你老’的;总之,凡是沾上了老字的,统统不准在我老人家面前提起,听懂没有!”就像是《阿Q正传》中的阿Q总是忌讳别人笑他因癞子而光秃的头,由不许说秃、光到后来连亮、灯等字样都不允许了!
小说在武功招式设计上,偏于喜欢三招。如霸剑门的“霸者三剑”,前两式为“无孔不入”和“空无一剑”,第三式“剑中王者”博大精深,乃是剑道的至境。天龙门的“天龙三式”凌厉威猛,凶悍霸道,共有三招,第一式“千疮百孔”主攻,第二式“画地为牢”主守,第三招目前还不知道。《老子》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成为泛指,或许作者用意在此。
另外指出一点小小的瑕疵,人名上有出入。如第四章:小狗心中一动,抬眼看去,恰与赵青山双目接触。第六章:千手魔剑萧中全雄伟高大的身躯不可思义的突兀出现在赵青山头顶上的虚空间。
这两处的赵青山应该是毕固横,赵青山可能是作者原来为霸剑山庄庄主取的名字。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趋笔行文的功力,文字清新自然,如山涧中之潺潺流水,清澈干净洗练,叙述故事描绘情节栩栩如生,但从文笔来看就称得上是一部好作品。只是由于章节太少,过客只好就小说的情节和有限的出场人物落笔,以精读的形式略加点评。而把重点放在由小说标题想发开去的内容上面。“榜”这个字眼,又让我想到古典小说中借“榜”演绎故事的先例。
首先,就是明朝许仲琳根据评话《武王伐纣》,再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封神榜》(又名《封神演义》、《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其内容依托“周兴商灭”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结束。小说的故事情节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而究其实质,实则都是围绕那张封神榜大做文章,所有人的遭际离合,都是受到预先设定的那张榜的左右。整部小说就是用各路人神的生命,去印证那张封神榜的正确性而已!
其次,《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住持真人对洪太尉说道:太尉不知,此殿中当初是祖老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付道:‘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凿着龙章凤篆天符,镇住在此。这个石碑实则也是一种变相的榜,上面书写的就是水浒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名字及排行情况。
第三,清代李汝珍的长篇小说《镜花缘》泣红亭石碑名序亦是此等情形。女皇武则天在严冬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当时百花仙子不在洞府,众花神不敢违抗诏令,只得按期开放。因此,百花仙子同九十九位花神被罚,贬到人世间。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唐小山思念父亲心切,逼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游历各处仙境,后改名唐闺臣回国应试,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百人,一如泣红亭石碑名序。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显其才,琴棋书画,医卜音算,灯谜酒令,人人论学说艺,尽欢而散。
而“花榜”一词,源于文人士子对妓女的才貌的品评。远在盛唐时期,文人骚客便常与名妓歌女往来,诗酒唱和。这方面的事例简直是不胜枚举,其中要以宋代奉旨填词的柳耆卿最为著名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人常赠诗名妓,赞美或品评其才艺品貌。
北宋熙宁年间,汴京就已有“评花榜”。当时汴京名妓郜懿以美貌著称,被文人词客品评为“状元红”,曾红极一时。所谓“名士品名花,名花倚名士”。“评花榜”,有的是用各类名花来品评比拟名妓,评选出“花魁”;有的则模仿科举考试,分色艺两项,给妓女打分,分一、二、三甲,一甲三名自然便是“状元”、“榜眼”、“探花”。评选之日,风流才子与名妓汇于一堂,边饮酒行吟,边品题高下,题写诗词或评语。评写完毕,当场唱名公布。青楼女子一旦“中榜”,便会“身价十倍”。狐云的小说《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第一卷《声色》中就写到宋代的评花榜:这评花榜则是每年清明时节,开封府置酒席大宴宾客,邀请群妓陪酒,众人品评姿貌妍丑,技艺高下,因为是用花来指代人,比如说谁谁谁就象牡丹花,所以叫评花榜,这个第一名的名称,叫着状元红。
明代中叶后,“评花榜”更为盛行。冯梦龙《情史 情痴类》中就记载了由当时文人才子评品出的“金陵青楼十二钗”。还有好事者撰出《燕都妓品》和《金陵妓品》,依据“品、韵、才、色”把名妓分为四种风格,这也成为后来“评花榜”的四条标准。明崇祯年间,金陵城曾在侨居水阁举行过一次声势浩大的“评花榜”活动,四方前往观赏的士人富商的车马挤满大街小巷,水阁外排列的船只像一堵墙,梨园子弟则分三班连场演戏助兴。最终被评为第一名的王月封号“状元”,在鼓乐声中坐上百花簇拥的“状元”宝座,用金杯品酒,颇为荣耀。有人还题诗:“月中仙子花中王,第一嫦娥第一香”。
段太尉逸事状 篇四
2009年的7月,我决心沿着黑河到其中游的合黎山一带考察,体验一下80年前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戈壁组穿越这里的地理环境。热情的高台同仁盛文宏等人陪同我们,沿着黑河西岸一路北上,经过宣化镇、黑泉乡不久,越过了黑河大桥,进入罗城乡。绿洲中屋舍零星错落,湖滩上飞禽起伏啼鸣,一幅黑河中游地广人稀、孤寂荒僻、清凉静逸的绿洲农耕文明景象。又行三四十公里,过侯庄村不久,荒碛取代绿洲,断断续续的明代长城蜿蜒爬行在公路东端,一座坚实高大的城墙挺立在路西,天城村到了。天成村过去叫镇夷,是当年明代镇夷千户所的驻地。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边防,在沿边要塞封王建国,设置都、司、卫、所建制。它以5600军人为一卫,管辖5五个千户所。以1120人为一千户所,管辖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有兵112人,管辖10个小旗。千户所既理民政,又管理军队。那时高台境内有两个军政单位,一个是高台守御千户所,另一个是镇夷千户所。所以这里有“先有天城村,后有高台县”的说法,早年城里还有“白府”、“阎府”和关帝庙等古建筑。现在城里面仍然居住着天城村上千居民。
镇夷镇很小,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凉王李暠的儿子李歆曾经在这里屯兵,防备北凉沮渠蒙逊的来犯。清代著名大将军年羹尧在平定青海的罗布藏丹津的叛乱后,也曾驻守这里。从这里跨过黑河后,向西经盐池乡北、双井子北、营盘、界碑墩可进入肃州。若沿着黑河东岸北行,穿过合黎山三峡,经过金塔向北可到黑河下游的额济纳。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戈壁组的贝格曼一行从这里穿过合黎山向北,经肩水金关,回到了额济纳河流域,相继发现了1万多枚汉代简牍,从而震惊世界考古界。
这条路对徒步者来说是一条宽阔的大道,而对驾车族来说,俨然是个“死胡同”。我们在一片开阔的沙碛里奔驰10多公里后,走近一处山前。盛文宏介绍说:“这就是合黎山,属于合黎山的西端,黑河过峡后向北流入金塔。”我们来到山口前的正义峡,明代称其为镇夷峡。正义峡当然无法和长江三峡的雄壮和险要相比,但在这平坦的荒漠地带能有这么一座陡峭壁立的石峡也颇为壮观,它被称为黑河三峡中的第一峡。往北还有阎公峡和赵家峡。接近正义峡前的赵家山湾时,映入眼帘的是雄居山头的一座座烽火台。我环视四周的山头,居然就有六七座之多,以至广角镜头都无法囊括。查看地图得知,东有苦水墩,西有高墩、垒墩子、三十里墩,北有野鸭墩、芒墩和荒墩。这里说的“墩”是烽火台的墩台,实际上就是颓毁后仅存的墩基。在这么一片区域,有这么密集的烽火台相互照应,实为罕见,充分说明了此地在军事战略上的极端重要性,素有“天城锁钥”之说。
进入正义峡山湾,一处很小的水文站孤寂地掩映在一片树林里,一辆测量水文的天车悬挂在河道的铁索上。我们下车前往,恰好遇到一位水文站的中年工作人员,他告诉我们,这处水文站建于1943年,是黑河流域年代最久的水文站。黑河水历来是张掖、金塔和额济纳几片绿洲的生命之水,造就了这几片绿洲沃野。长期以来,上下游之间为了水经常发生争斗,在用水高峰时,往往因分水发生械斗,以至经常出现人命事件。《金塔县志》记载说,陕甘总督年羹尧一次在黑河一带巡视时,因缺水告状的百姓跪倒一片,哭声连天。后来,年羹尧专门会同甘肃府、道、州、县做了商议,制定了黑河《均水制度》,并立一块石碑于黑河岸边。碑文这样写道:“芒种前十日,甘州、高台黑河各渠闭口,向镇夷均水十日,前七天浇灌镇夷五堡,后三天浇灌毛(目)双(城)。”很可惜,这块石碑现在已不知去向。
沿着“S”形的河岸,拐过正义峡山湾约莫1公里,就到了阎公峡。峡里别有一番景致,两岸山势高峻,河谷绿树浓荫,河边有几百亩耕作精细的庄稼地,几处茅棚悠然坐落其中。我们的喧嚣打破了这里长年的宁静。我看了一下汽车的里程表,这里距离县城刚好74.5公里。小路前面有一大片石丘突兀。陪同的朋友说:“那巨石就是人们说的‘金龟探水’。那个突出的石头是,后面的是龟身。”我们攀登到“龟”身上,竟是平展展的百米平台。东侧,立着一个石碑。碑文说明,这里安葬着清代甘肃提督阎相师。阎相师的曾祖父叫阎维,是明代万历年间湖北的贡生,出任过高台镇夷千户所千户,后来世居高台。康熙三十年(1691),阎相师出生于高台。他幼年好文喜武,投军从戎后屡立战功,成为清代一名智勇双全的名将,后来官位到了掌管甘肃全省军务大权的甘肃提督。乾隆二十七年(1762),因病退职回家养病,当年去世。乾隆皇帝特加封其太子太保荣衔,赐白银1000两办理丧事,并给阎相师赐了这块石碑。碑文上的评价很高,上面写着:“从征戈壁,威行葱岭之西;跃马埯(土该为山)嵫,勋策凌烟之上。”后来有诗人云:“金龟探水第一景,雅壁酒亭座无人。鹁鸽仙洞隔河望,提督古墓树碑文。”奇怪的是,这里只有墓碑,却没有坟墓,至于阎相师之墓究竟在哪里,没有人能够说清。
回头西望,阡陌纵横,鸟语花香。我们走到一处茅棚前打听,走出母女俩。她们热情地先请我们棚下小座,赶忙切了一小桌西瓜,招待我们。女人又回头从杏树上摘下一筐杏子,让大家品尝。少女告诉我们,她叫蔡文卉,在他乡教书。“我们农闲时住在峡外十几公里外的天城村,农忙时就来到峡里住上一段。我这几天放假,就到峡里帮助家里干些农活。”“现在村里人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变化。我家四口人,年收入3万多,因为有学生上学,算个中等收入。不少人家都已经住上了小康楼哩。”大家在瓜棚下乘凉品瓜,别有一番舒畅和惬意。我不由地感叹这峡谷里难得地静谧、恬淡、自在和安逸:“到哪里去找桃花源,这不就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吗?”
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山的阴影压了下来。过了阎家峡,就是赵家峡,那是金塔县的地界了。据说水流到这里后,由于水量聚集,几乎是奔腾而出,狂奔而去,因此说赵家峡最险。“能不能从这里到达金塔的芨芨乡,直达鼎新镇?”“应该是可以的,到金塔最多也就七八公里路。只是现在路面太差,一般的汽车过不去,只有高底盘、宽轮胎的越野车估计可以。”
为实现穿越合黎山的愿望,我特地于2010年5月从金塔南下,期盼从北向南穿过赵家峡。那天,我从金塔县城北上90多公里,先到达鼎新镇,也就是上世纪毛目县的县城。在黑河灌区水利管理所,与秦所长交谈。秦所长告诉我:“黑河在金塔县主要浇灌县东北的鼎新,有9万亩土地。在南面40多公里的黑河上游建设了大墩门水库进行水量调节。过去没有向下游调水时,每年向下游的额济纳旗绿洲放水也就6亿方。政府下令实行调水后,现在一般达到8.5亿方,去年泄洪达到11亿方。每年,我们只能从眼前流过的数亿方河水中使用9000万方,这些水根本就不够用,所以这些年里,我们又在黑河的沿岸边上修建了大小11个水库。”“年羹尧的均水法,现在这里还在沿用吗?”我很有兴趣地问他。“这些年由于土地在增加,具体均水量上有些变化,但总的原则没有变。”
接着,我们沿着黑河的东岸掉头向南,相继经过了小绿洲里的沙枣墩烽火台和高腰墩水库。驶出绿洲不远,是一片耀眼的荒芜戈壁。孤单的路东边始终有一条笔直的渠道,它是东干渠。大约走了17公里,眼前出现一片绿洲,我们到了芨芨村。“这么快就到了,不是很远嘛……那是因为我们的车速快,感觉就不远。可是在过去那个年代,这20公里路全是在沙漠和戈壁上择路而行的,少说也要走上半天。” 芨芨乡,黑河东岸上一个孤零零的小乡镇。它距金塔县城不过三四十公里,由于黑河的阻隔,致使县城的人要到这里,不得不先北上90公里后过黑河大桥,再南下20多公里到这个边远的乡村。
可惜那天天色已晚,经赵家峡穿越合黎山的计划再一次落空。我们实在无法和以往脚踏实地的前人相比,甚感惭愧。他们骑着骆驼,在沙漠里一步一步地艰难行进,即使没有路,他们也会踩出路来。而心浮气躁的我们,企图在短时间里逾越,必然会脚下无路。
金关要隘
以前我只知道河西走廊西部有个阳关和玉门关,而位于金塔的金关却不知晓。直到我补上了金关和附近的地湾城和大湾城这一课后,才意识到金关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阳关和玉门关,它是通往漠北草原的重要关口。
到金塔的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商量次日的路线。“不就是100多公里吗?”“嘿,虽说100多公里,但去过那里的还真没有几个人。特别是沙漠里的那一二十公里,根本就没有路。”“关键是车的问题,有一段铁路一般车根本翻不过去。即使进到了沙窝里,肯定也会囊在里面。”“我看还是得借上移动公司的宽轮子皮卡,那车底盘高,马力大。”李国民果断地拨通电话,从朋友那里借上了皮卡。
次日一早,我拉开窗帘一看,天竟是一脸的阴沉。来一次这里多不容易,我为此准备了多长时间,老天爷怎么在关键时候不配合?“不能再等了,按原计划,出发!”我和李国民、赵立云、王亮、贺永胜、司机欧阳、小王分乘两辆汽车向北驶去。过了新的黑河大桥,经过鼎新镇后,便进入沙漠地带向东北方向的东风航天城。金塔县博物馆的赵立云1974年从兰州来金塔插队,至今已有36年。已经50多岁的他,对金塔充满了感情,一路上如数家珍地给我作着介绍。
慢慢地,阴沉的天气有了转机,终于露出了少许的亮光。约行100公里,赵立云指着左前方说:“金关就在那方向,现在停车吧!这辆越野过不去,我们都挤到皮卡上吧。”眼前是一片平坦的沙碛连着一片昏黄的天穹,一条寂寞的铁路与公路隔着沙碛相望。我刚一下车,一股透凉的劲风袭来,晴朗的野外竟一点也看不出有风。“这都5月了,穿着薄羊毛衫和外套还不行。”我只好钻进车里添加了棉夹克。皮卡顺着沙碛驶上枕木,在铁轨之间扭动着,就像跳舞一样。当它跳过障碍后,我们直奔西北方向。老赵指的路恰到好处,前往金关的路上全是沙碛,好在比较平坦,汽车可以放开行驶。四五公里之遥,远远地就看见了一处土堆。外面有铁栅栏护卫,前面是一块黑色的石碑。当我们伫立在一人多高、不过十几平方米的土堆前阅读碑文时,很难相信它就是自古以来闻名遐迩的肩水金关。据说百年前还残存有关门和其他房屋、障坞等残迹。仅仅百年,无情的岁月和强劲的西北风,使它失去了当年威震漠北、叱咤风云的雄姿,只剩下关城的一部分台基。2009年,为了抢救仅存的一点痕迹,文物部门在土堆表面上做了防雨冲刷的处理,同时也为了防止骆驼啃吃,对风化的土质,特意做了防护处理。“为什么当时非要在这里建关口呢?”赵立云快人快语地说:“我们到西边的黑河边一看就明白了。”说着我们随他向西北方向的低洼河床走去。百十米之后,跳下2米深的河岸,踩到软乎乎的河沙之上。河水水量不大,却很清澈,静静地流淌着。除了呼呼的风声外,这里没有其他任何声音。老赵指着地图说:“我对金关特别做了些研究,那时候关口本身离不开水源,我发现这里恰好是黑河流经途中最细的一段。刚好是当时黑河绿洲的边缘。这样离水源近,来回渡河方便。另外,建筑关城所用的松木都是来自祁连山的林区,可以靠黑河水运到这里。因此建在这里是很有道理的。”
金关也称肩水金关。据说是因为金关雄踞在黑河河畔,好像要把黑河扛在自己的肩头,因而得名。它是河西走廊上一道抵御匈奴南下骚扰的天然屏障,是丝绸之路通向漠北草原的一处重要关隘,来往的商贾行人都要在这里报关、检查,才能通行。西汉时,汉武帝为加强居延的军事防御,特地在张掖郡下设立了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都尉有都尉府,住在比较大的城里,一般称为城。都尉府的下属机构叫侯官,管理着塞,侯官住的城小,一般称为鄣。侯官的下一级机构是部,部的下一级是燧。他们分工很细,构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的瞭望防御系统。当时肩水金关属于肩水都尉属下的侯官管辖,驻军达到2000多人。它的军事地位不亚于敦煌的阳关和玉门关。但由于它远离丝绸之路主干道近200多公里,不在交通大动脉上,2000年来的史书缺载,仅《盐铁论》(复古篇)提到过,还讹作为“扇水都尉”,描写它的诗词在传播上受到局限,所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据史书记载,当时作为金关主体的关门,设在烽燧北边的长城上。进出这里的人和车辆、马匹都要通过关北黑河上的一座浮桥或吊桥,在关门下办理通行手续。汉代,进出边关有一套严格的“符传”、“过所”制度。“符传”或“过所”就如同现在的介绍信、证明之类的东西。当时都写在木简上,表述得很仔细。对当事人的身高、年龄、长相、肤色等都有描述。比如当时的居延令派遣一名叫王丰的亭长依照一道诏书的旨意到酒泉、敦煌和张掖等地去买马。王丰这个亭长,是侯官之下级别较高的烽燧上的首领。他拿的过所要求经过的关口和渡口给予放行,途中的相关驿站也应该为他提供食宿。其所持的过所是这样写的:
元延二年十月已酉,居延令尚,丞忠,移过所县道河津关,遣亭长王丰,以诏书买骑马酒泉、敦煌、张掖郡,当舍传舍从者如律令。守令史诩,左褒。十月丁亥出。
还有后来出土的一枚相当于介绍信的木简上写着:
永始五年闰月已巳朔丙子,北乡啬夫忠敢言之,义成里崔自当,自言为家市居延,谨案自当毋官狱征事,当得取传谒移肩水金关,居延索关,如律令,椽宴令史建。
意思是说,崔自当这个人,他想到肩水金关、居延索关去做买卖。此过所证明他身世清白,没有官司,各处可以放行。
“来一趟很不容易,我们借这个机会到附近的两个城看看吧。”我们调头向南,步行约700米,就看到一座巍峨屹立的城鄣,它就是地湾城,保存得很完整。此城原来有三处坞院和一座城鄣。我们进到城中,西边有一眼四五米高的门洞,墙体足有2米厚。老赵指着墙体中间成排的洞穴说,从它的高度推测,这里面曾有两层房屋。估计上面一层是士兵瞭望警戒的地方,下面一层是住宿的地方。研究表明,地湾城的城鄣是肩水侯官的治所。1986年曾在这里发掘出千枚汉简,不少木简上就记载着“肩水侯官”或“肩水侯长”字样。另外,此城的规模符合侯官一级的标准。
“东大湾城还要往南。”我们继续向南,汽车不时在小沙丘间迂回,路越来越不好走。“靠东,尽量靠东走!不敢往西,西边全是沙窝,一旦陷进去可就麻烦了。”老赵不断地提醒司机小王。皮卡在起伏的沙丘之间的黑色沙碛地上穿来穿去,就像没有笼头的野马,忽左忽右,尽情驰骋。这对长期被约束在红绿灯下的开车族来说,真是过把车瘾的好地方。“在这沙地上开车,千万不敢停,始终要靠那股猛劲冲。一旦停下来,再启动时,就很容易在沙窝里打滑。”我们在颠簸和扭动中越过一座座沙丘,一片片沙碛。正当小王尽情撒野时,忽然,前面的沙碛没有了延伸,如同到了断头崖一般。他一个紧急刹车,几米外竟是深深的沙谷。小王赶忙调头继续寻路。
“过了这一段8公里的沙漠后,再向西有5公里就差不多了。”我们随着皮卡的跳跃而跳跃。前行一阵后,眼前漫无边际的沙碛上有了一些车轮的印记,我们在上面择路而行。慢慢地,远方一处宏大的城廓从沙丘后面露了出来。走近一看,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南北略长、东西较窄的坚固城墙至今仍有10米之高。围墙都两三百米之长。这里正是肩水都尉府的所在地,正是前面说的相当于军区副司令员的住所。此地出土的文物研究价值极高,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大湾城北墙的豁口向西望去,2公里之外的河岸上同样屹立着一座巍峨壮观的城池,那是西大湾城。“要是到对岸,还要走多少路?”老赵说:“那就远了!你算嘛,我们从这里出到公路上往南走几十公里,再过了黑河大桥,还要沿河的西岸又往北走,路不好。算下来至少要上百公里。”
2000多年前的先民,仅凭着简陋的工具在边远广袤的荒漠里能建成如此伟大的杰作,使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匠心。从战略上看,最北面的肩水金关,由一线的侯长直接把守,是防御和作战的先锋;往南有地湾城,肩水侯官其中迂回缓冲,以此接应;再往南是级别更高的肩水都尉,他可以在更安全的都尉府里坐镇指挥。更不可思议的事是,虽然黑河是西南—东北的不规则走向。而地湾城和肩水金关、大湾城的方位却都建造得正南正北。那时,他们究竟靠什么如此准确的定位?
段太尉逸事状 篇五
关键词:唐代;直官;演变;影响
K24
见于史籍中的唐代直官有两种,一为宿直之官,即午后或晚上宿直官衙的官。(“内外百僚,日出而视事,即午而退,有事则直官省之”[1]13)另一种是指一种官制,即本文要谈的“直官制度”。
一、直官的制度规定
《唐六典》卷2吏部郎中职掌条云:“凡诸司置直,皆有定制。(原注:诸司诸色有品直:吏部二人,兵部三人,考功、职方、库部、户部、度支、驾部、比部各一人,门下省明法一人、能书二人、装潢一人,刑部明法一人,弘文馆学直四人、造供奉笔二人、造写御书笔二人、装书一人、拓书一人,修史馆装书一人、中书省明法一人、能书四人、装制敕一人、翻书译语十人、乘驿二十人,集贤院能书六人、装书十四人、造笔四人,大理寺明法一人,太常寺三十人,光禄寺十人,鸿胪寺译语并计二十人,金银作一人,漆作一人,太府、太仆、卫尉、司农寺各三人,沙苑监一人,少府监十四人,将作监五十人,殿中省尚食局尚药局各十人、尚乘局二十人、尚辇局三人、尚舍局四人、尚衣局一人,秘书省图画一人、丹青五人、造笔一人,太史监五人,国子监明五经一人、文章兼明史一人,崇文馆拓书一人,内侍省一百人,内坊四人,仆寺十人,家令寺七人,教坊二十人,总监十四人,军器监四人,陇右六史课一十二人,太原府监牧役使课二人。外官直考者,选同京官。其前官及常选人,每年任选。若散官、三卫、勋官直诸司者,每年与折一番。)”[1]35
这是关于唐代直官制度记述最为全面的一条史料。从中可知,唐代的直官遍布于中央各个机构之中,并且诸司置直,是有员额定数的,而不是像临时差遣官员那样随意。又《旧唐书》卷43载:“天下官吏,各有常员。凡诸司置直,皆有定额。(诸司诸色有品直官。)”[2]1820因而,更能进一步证明各个部门的直官员额固定、分工明确、有固定的职务。
1.诸司直官的服饰规定
《唐会要》卷31舆服上杂录门略云:“九品以上,服色用青,饰以石。应服绿及青人,谓经职事官成及食禄者。其用勋官及爵,直司依出身品。”[3]573
从材料可知,直官的服饰是依据充直之前的官品来定,是有独特的官服制度的。
2.直官的俸禄规定
《唐六典》卷21国子监“大成十人”下注云:“俸禄,赐会同直官例。”[1]561
可见,直官是有特定的俸禄供给制度的。那么直官的俸禄是如何供给的呢?可参见下条史料:“(贞元)八年二月户部奏,内外官应直京内百司及禁中军并国亲勒留人等,户部侍郎卢征奏,伏以前件直司诸勒留官等,若敕出日便带职事及勒留京官,即合以敕出为上日,外官比敕到为上日,如本司未经奏闻,即合同赴任官例。……直诸司者,待附甲后签符道州为上日,支给课料,冀塞幸求,庶绝论诉。”[3]1372
这段史料讲的是如何确定直官“俸料”的供给时间及标准等问题。就供给时间而言,是为上日;就供给标准而言,依直官所带官职的品级同京官例给。直官的这种供给俸禄的方法被称为借品给,即由于直官本身无品级,要借用充直者原来身份的官品给。
3.直官的选拔方法
《唐六典》卷9载:“书直及写御书一百人(原注:开元五年十二月,敕于秘书省、昭文馆兼广招诸色能书者充,皆亲经御筒。后又取前资、常选、三卫、散官五品以上子、孙各有年限,依资甄叙。)”[1]280同书卷6都官郎中员外郎条:“其余杂伎则择诸司之户教充。(男年十三已上,在外州者十五已上,容貌端正,送太乐;十六已上,送鼓吹及少府教习。)”[1]193
“兼广招诸色能书者充,皆亲经御筒”即皇帝亲自招直,如李淳风“贞观初,以驳傅仁均历议,多所折衷,授将仕郎,直太史局。……置其仪于宁辉阁,加授承务郎。十五年,处太常博士。寻转太史丞,……二十二年,迁太史令。”[2]2717;“取前资、常选、三卫、散官五品以上子、孙各有年限,依资甄叙”则是靠“资荫”充直。第二条史料是讲对身份低贱的音声人及官奴婢的选拔方法,除了有一技之长外还要受到年龄的限制。此外,充直的途径还包括自荐和他荐(《新唐书》卷170吕才传 “太宗招侍臣举擅音者,中书令温彦博白才天悟绝人。闻见一接,辄究其妙。侍中王、魏征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招才直弘文馆,参论乐事。”[4]4062)但是,无论是用哪种方式充直,以才入直的标准是相同的,都必须经过各种考试,合格后方可入直。①
4.直官的考核与升迁
《大唐诏令集》卷2中宗即位敕云:“诸司有品直司,宜加一介,无品直司,赐勋一转。”[5]7由此可见,直官可分为有品直官和无品直官,划分的标准是任职者在充直之前有无官品,即是否入流。
“流内官”是隋代对九品至一品官的通称,唐沿袭这一制度。与流内官相对而言,唐代还有流外官系统。凡是处于九品以外的职官就是流外官,“以其在九流之外,故曰流外”[6]600。
对流外直官即无品直官的考核有两种:任内考和任考。所谓“任内考”是指流外官所在官署对其任职期间进行的定期考课。任内考分上、中、下、下下四个等级。其主要目的在于督促诸司杂色胥吏勤恳劳作。
《唐六典》卷22少府监丞职掌条云:“凡教诸杂作,计其功之众寡与其难易而均平之,功多而难者限四年、三年成,其次二年,最少四十日,作为等差,而均其劳逸焉。”[1]572由此可知,无品直官多年劳作之后,地位会逐步提高甚至可以获得散官称号,方便其入流。
“任考”是流外官在迁转时必须经过的由吏部主持的考核。如果不合格,还是在原来的工作职位上,得不到迁转。
《唐六典》卷10太史局条云:“历生三十六人。(隋氏置。皇朝因之,同流外,八考入流。)装书历生五人。(皇朝置,同历生。)”[1]303
由无品直官晋升为有品直官,须要入流。要想入流,首先要在任考中取得“门户官”的资格。《唐六典》卷1尚书都省云:(掌故)与亭长皆为番上下,通谓之番官,转入府史,从府史转入令史,选转皆试判。”[1]12其中,掌故、亭长、府、史、令史均为门户官。《唐六典》卷2吏部郎中员外郎条云:“凡择流外职有三……每经三考,听转选,量其才能而进之,不则从旧任。”[1]36又,“每府,史三考,令史两考,得转选,续前劳也。”[1]12就是说,在掌故、亭长的位置上三考,府、史的位置上三考,令史位置上两考,加在一起就是八考,即所谓的“八考入流”②。在八考中,须得有六上,方为“考满”,才可以入流。(唐代流外官入流考试多有变化,但多是以八考为准)
由于直官多为伎术官,故而在开元之前,流外伎术官入流之后一般只能担任本单位的流内官。《唐会要》卷67《伎术官》:“故事,伎术官皆本司定,送吏部复申,谓秘书、殿中、太常、左春坊、太仆等伎术之官,唯得本司选转,不得外叙。若本司无缺,听授散官,有缺先授。若再经考满者,听外叙。”[3]1183
自开元以后,对伎术直入流后的升迁与任职情况放宽了条件,允许任本司以外的流内直官。
无品直官入流后即可升任为有品直官,可是即便入流也是八九品的小官。《新唐书》卷45志第35《选举志下》:“凡医术,不过尚药奉御,阴阳、卜筮、图画、工巧、造食、音声及天文,不过本色局署令。鸿胪译语,不过典客署令。”[4]1174
(典客署,隶属鸿胪寺,署设令一人,从七品下。)为了向上升迁,有品直官也是要经历诸多考核而逐步晋升的。③
综上,直官是有名额限制的,其服饰、俸禄、选拔方式、升迁状况都是有规定的,而不是随意设置的。
二、唐代直官的发展演变
《唐六典》史料中记载的直官几乎遍布于中央部、寺、监,有固定的名额、有完整的制度,因此,直官是不等同于检校、知、摄等官的。然而,据考证这段史料是写于开元十三四年,因此,史料中的诸司定额直官主要反应的是唐前期的政治运作状况。史书中关于唐后期这类以伎术官为主体的直官少有记载,故难以把握唐中、后期定额直官的情况。在此对这一问题暂不讨论。
两唐书中出现了较多的与“直”有关的资料。但由于这些“直官”与上述伎术直官不同,所以单列出来以便进一步探究。要探究唐代的非伎术直官,可以从沈括的《梦溪笔谈》入手。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唐制,官序未至而以他官权摄者为直官,如许敬宗为直记室是也。国朝,学士、舍人皆置直院。熙宁中复置直舍人学士院,但以资浅者为之,其实正官也。熙宁六年,舍人皆迁罢,阁下无人,乃以章子平权知制诰;而不除直院者,以其暂摄也。古之兼官多是暂时摄领,有长兼者即同正官。予家藏《海陵王墓志》,谢文,‘称兼中书侍郎’。”[7]12
史料中举出了许敬宗直记室的例子,但是据两唐书中许敬宗列传:“俄直谒者台……密以为元帅府记室……太宗闻其名,招补秦府学士”[2]2761(《旧唐书》),“俄直谒者台……去依李密为记室……太宗闻其名,招署文学馆学士”[4]6335(《新唐书》)。两书均出现了许敬宗担任李密元帅府记室职务的记载,但并未记载许敬宗直记室。可见,沈括对于唐代直官的记载是存在问题的。
然而,史书中关于直记室的记载却是存在的。令狐德在高祖入关后便被“引直大丞相府记室”[4]3983。记室是汉末曹操设置的隶属于丞相府、三公的机构,至隋代亲王及嗣王府置记室参军一人(从六品下),唐代置参军二人(从六品上),掌表、启、书、疏。但此处令狐德所任记室官职是何性质不甚明了。在唐初史料中关于“直”的记载较多,例如:杜正伦“(武德初)太宗闻其名,令直秦府文学馆。……兵部员外郎,拜给事中,兼知起居注,……累迁中书侍郎……寻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右庶子,兼崇贤馆学士……中书侍郎,赐爵南阳县侯。”[2]2542薛颐“武德初,追直秦府。……太史丞,累迁太史令。……中大夫”[2]5089,“太宗灭建德,引(虞世南)为秦府参军”[2]2566。
唐初的“直官”多是王府的记室参军或者王府的学士,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的是智囊团的作用,可能与隋末动乱及李唐巩固天下有关。
贞观年间,直官又有了新的发展。据史书记载,马周“招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使称职。”[4]3895上官仪“贞观初,举进士。太宗闻其名,招授弘文馆直学士,累迁秘书郎。……高宗嗣位,……兼弘文馆学士如故。”[2]2743李义府贞观八年“补门下省典仪”,后经马周举荐“寻除监察御史。又敕义府以本官兼侍晋王”,晋王升为太子后任“崇贤馆直学士”[2]2765。岑文本在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2]2536此后又担任中书舍人和中书侍郎。
此时期的直官已不再局限于王府,而是遍布于中央各个机构之中。这时期的直官主要是由以文采智谋知名的人或是中央官员担任。他们是否是有正式编制的官员或是临时兼任,无从考证。
开元之后,中央官担任直官的逐渐减少,而外官充直、直官外任现象日益普遍。开元末,柳芳“由永宁尉直史馆。……芳始谪时,……时国史以送官,不可追刊。”[4]4536沈传师“贞元末,举进士。……复登科制,授太子校书郎,以霍尉直史馆,转左拾遗、左补阙、史馆修撰,迁司门员外郎,知制诰。招入翰林为学士,改中书舍人。……遂以本官兼史职,俄出为湖南观察使。……兼修杜元颖因建言:‘张说、令狐在外官论次国书,今藁史残课,请付传师即官下成之。’召可。宝历二年,入拜尚书右丞。复出江西观察使,徙宣州。……入为吏部侍郎,卒,年五十九,赠尚书。”[4]4540程修己在大和年间受到陈丞相的举荐而“因授浮梁尉,赐绯鱼袋,直集贤殿,累迁至太子中舍。”[8]2398卢嗣业“进士登第,累辟使府。广明初,以长安尉直昭文馆、左拾遗、右补阙。”[2]4273薛逢“会昌初进士擢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崔铉罢相镇河中,辟为从事。铉复辅政,奏授万年尉,直弘文馆,累迁侍御史、尚书郎。”[2]5079裴枢“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宰相杜审权出镇河中,辟为从事,得秘书省校书郎,再迁蓝田尉。直弘文馆。”[2]3357陆“光启二年登进士第,其年从僖宗幸兴元。九月,宰相韦昭度领监,奏为巡官。明年,宰相孔纬奏直史馆,得校书郎,……龙纪元年冬,招授蓝田尉,直弘文馆,迁左拾遗,兼集贤学士。”[2]4668
薛逢和卢嗣业是弘文馆直官,史书中没有对他们直弘文馆的工作情况记述。但是,可以从柳芳、沈传师、陆直史馆的状况进行推论。柳芳、沈传师直史馆,即使在外任官,仍可以得到官方许可进行史书修撰。这种现象与后世官、职分离的现象多有相似之处。为了进一步了解此种现象,试以《唐会要》卷75附甲中的史料进行研究,“(贞元)八年二月户部奏,内外官应直京内百司及禁中军并国亲勒留人等,户部侍郎卢征奏,伏以前件直司诸勒留官等,若敕出日便带职事及勒留京官,即合以敕出为上日,外官比敕到为上日,如本司未经奏闻,即合同赴任官例。准贞元六年二月二十四日敕,待甲出后,省符到任日,支给俸料者,甲出未带勒留官签符,先下州府交替,理例未免喧争。伏请起今以后,并须挟名勒留,敕到任方为上日,支给钱料,其附甲官有结甲,依前勒留。直诸司者,待附甲后签符道州为上日,支给课料,冀塞幸求,庶绝论诉。”
史料将直官与勒留官并于一处记述,可见二者之间是有一定相似性或者联系的。外官直京司者俸料依京官例由户部支给。又,日本学者砺波护在研究唐代任命县尉的制诰中发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往往任命某县尉的同时还使其充任“史馆修撰”或“集贤校理”。他认为“史馆修撰”、“集贤校理”、“直弘文馆”属于名誉职位,没有品阶、单单是加官,因而在任命国都附近特别是京畿县尉时,同时就将这些加官授与他们了。[9]575这些均与后世的寄禄官及官职差遣是有一定的相似性,对唐后期及宋代官制有着一定的影响。
三、直官制度的影响
直官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增加了唐代官制的复杂性,对唐代以及后代的官职制度影响很大。同时,唐代直官制度作为一种储备人才的制度,也推动了唐代科技文化的繁荣发展。
1.对唐代官制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直官不是单独存在的,直官制度建立在唐职、散、勋、爵、卫官制及选举制等基础上,与职散勋爵卫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交叉联系的官僚制度体系。[10]49五者各自成系,职和卫表示职事官;散代表出身,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勋以酬功;爵以封邑。而五者又相互联系,因勋爵而得散,因有散参选而得职事,或是因职事而得散,因职事而有勋,因勋而封爵,因职事而封爵……直官是建立在职散勋爵卫系统上的,无品直官因年劳而有散,因有散而升入有品直官,因充直而有劳考,或参选获职,或增加散阶,或加勋而得爵……
(上图为设置直官之前的唐代职、散、勋、爵、卫运作示意图)
(下图为设置直官后的运作状况示意图)
唐法律上将官吏分为四等,即长官、通判官、判官、主典,后又加上检勾之官(勾官)。长官、通判官、判官负责判案,主典负责起草文书及司各种杂役,勾官负责检查文书处理是否正确。而遇到一些技术性问题时,就难以解决了。而直官设立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直官多以技术见长,以他们具备的专业技术才能保证专业工作的科学性,也使有些机构从常务执行机构变为科研机构,为唐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2.推动了唐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唐代的直官遍布于中央各司,中央六省一台九寺五监中只有御史台、宗正寺、都水监未置直官。直官的种类涵盖了文学(文学直)、史学(史直)、书法(拓书直、造笔直、书直)、绘画(画直、书画鉴赏直)、天文历法(天文历生)、装帧(装书直、装潢直)、农林(农林副业直、马直)、衣食住行(造食直、手工业直、建筑业直、衣辇制造直)等各个方面。唐代直官种类齐全、分布广泛,代表了唐代科技文化领域的高级人才。如吕才、李淳风、吴兢、宋之问等,他们都是唐代的直官,也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推动了科技文化的繁荣。直官制度是一个集中、吸收、储备、利用人才的制度,对唐代文化的繁荣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3.对后世官制的影响
如果将唐代直官置于整个唐宋变革的时代大背景下,便可发现,直官制度的发展演变本就是唐宋变革的一环。宋承唐制,实为唐后期之制,即未能脱离唐末以来“紊乱”官制的窠臼,保留了《唐六典》那套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行政管理制度,而事实上已经被临时差遣所动摇。此外,唐前期大量设置的各馆直学士在宋朝剧增,宋代广置馆阁,每阁必有直学士(如龙图阁直学士)。直学士在宋代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直学士已经成为一种职名,成为了内外差遣所带荣衔。以“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龙图阁知襄州事王洙”为例,其中的“直龙图阁”即为王洙的荣衔,也就是“职”。可见,唐代直官对唐宋之际官制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④
注释:
①关于唐代直官的服饰、俸禄规定及选拔方式问题可参见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 赵豪迈在《论唐代流外官考课制度中的几个相关问题》一文中对“八考入流”做了解释:因为劳考是硬指标,而考绩是软指标,人们习惯总喜欢省口,以一目了然的硬指标来称呼一件事物。当时的人们对“八考入流”没有什么歧义,但是后世的人们以为“八考入流”就是考限位八年,年限已足,便为考满。考绩就被无缘无故的忽略掉了。另外,“八考”已是一个通称,因为在唐代明明就有长于八考的情况,如尚食局主食,就是“十年考满,同流外授官”。同时,考绩也确实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以致形同虚设,唐政府无奈,只好采取限定指标的办法来解决。(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四期)
③关于直官的考核与升迁问题可参见韩刚《北宋翰林图画院制度渊源考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P86-113),任士英《唐代流外官的管理制度》(《中国史研究》1995年1期),赵豪迈在《论唐代流外官考课制度中的几个相关问题》(《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四期)。
④关于唐代直官制度对唐宋官职差遣制度以及对唐宋变革的影响问题,本文是在参考了龚延明《中国古代职官科举研究》与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的基础上,把握时代背景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李林甫,等撰。唐六典[M]. 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2]刘。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
[6]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M].刘俊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沈括。梦溪笔谈[M].侯真平,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8.
[8]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9]刘俊文。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M].北京:中华书局,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