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初中音乐教案【最新12篇】5-14-64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下是编辑sky给大伙儿整理的12篇初中音乐教案,欢迎参考。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篇一

初中音乐教案【最新12篇】5-14-64

一、教材分析

《如歌的行板》为新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金色乐章中的第三课时,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这节课的设计,特别考虑注意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在听的时候带着问题去听,这样就有针对性,也可检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思想的理解,并做一个方向性的引导。《如歌的行板》的素材来源于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本课时的安排意在让学生通过欣赏、演唱等形式了解俄罗斯民歌,喜爱弦乐四重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欣赏、演唱、比较等形式感受乐曲凄凉、压抑的气氛。

2、模唱《如歌的行板》的两个音乐主题。

3、用身体感悟音乐,使心身同时进入音乐所描绘的意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难点: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表现乐曲,体验其音乐情绪。

三、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室内乐作品产生兴趣、并能主动探索与室内乐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二)、聆听《如歌的行板》,并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的忧伤的压抑的情绪,并能从音乐要素方面探索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三)、能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掌握弦乐四重奏、室内乐等音乐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跟随着弦乐曲《四季》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情景教学)

二、导入

1、[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播放两首不同乐队演奏的乐曲,并提问分别由什么乐队演奏,带来怎么样的音响感受。

[学生活动]聆听乐曲、感受交响乐和弦乐重奏带来的不同音响效果并回答问题。

2、[教师引导]通过聆听乐曲、展示图片和提问导出室内乐及弦乐四重奏的概念。

[学生活动]聆听乐曲、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三、新授

1、[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弦乐四重奏,并让学生通过乐曲的风格、情绪为乐曲取一个合适的名字,来导出《如歌的行板》。

[学生活动]通过欣赏,学生根据乐曲的风格特点为乐曲取名。

2、[教师活动]通过课件展示简介作者柴科夫斯基。

3、分主题欣赏《如歌的行板》。

(一)欣赏第一音乐主题:

(1)[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第一音乐主题,并提问其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欣赏并感受其音乐情绪回答问题。

(2)[教师活动]运用学唱、手势引导学生感受第一音乐主题的忧伤、压抑的情绪。

[学生活动]通过学唱第一主题音乐、跟随老师的手势边唱边做动作体会其忧伤、压抑的情绪。

(3)[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变化拍子,2/4和3/4的交替运用,并体会作者的用意——扣题目“如歌的”。

[学生活动]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变化拍子,回答问题并体会作者的用意。

(4)师生合作完成二声部的学习演唱。

(二)欣赏第二音乐主题:

(1)[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第二音乐主题,并提问其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欣赏并感受其音乐情绪回答问题。

(2)[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运用哼唱、分析的方式比较带有附点节奏型和三连音节奏型的音乐特点,感受其音乐情绪更加忧伤、暗淡。

[学生活动]跟随老师哼唱、分析,通过哼唱、分析和感受,从中体会带有附点和三连音的音乐具有流动性,再次回归到题目“如歌的”那种歌唱性的、随意行的;体会音乐情绪更加忧伤、暗淡。

4、[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如歌的行板》创作背景。

5、以柴科夫斯基为例,简单分析俄罗斯音乐的特点。

(1)[教师活动]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带有本民族音乐的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典型的俄罗斯民歌,并让学生体会其音乐带来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活动]欣赏俄罗斯民歌,体会并说出其最深的感受——暗淡、忧伤。

(2)[教师活动]用钢琴分别弹出大调和和声小调,并让学生分别感受其音乐特点。

[学生活动]聆听并感受大调和和声小调的音乐特点:大调——明朗、开阔

和声小调——暗淡、蒙胧

[教师活动]总结俄罗斯音乐的特点:旋律运用和声小调。与历史背景分不开:沙皇统治下,漫长的农奴制造就了俄罗斯人性格中略带忧郁的特质。

6、分析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的特点

[教师活动]运用课件,以《场景音乐》和《如歌的行板》两大音乐主题为例,运用哼唱的方式引导、分析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作品特点。

[学生活动]通过哼唱、思考说出这两大音乐主题又音阶的片断组成。

[教师活动]总结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的特点:大段落的旋律式音阶构成。

四、总结下课

[学生活动]学生伴随着《如歌的行板》走出音乐教室。

初中音乐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表现少年儿童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美化环境、美化地球、造福人类的歌曲;曲作者运用调性对比的手法将青少年儿童在思考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意境刻画出来,谱出歌曲。

歌曲主体部分为D大调、4/4拍、中速,由三部分组成。

学情分析

歌曲以环保为主题,对春的赞美,对绿的留恋,也是对祖国美好明天的祝愿。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2、知识目标:

①了解合唱的概念及合唱的和谐与均衡

②了解转调的初步知识(1=bB 转1=D(前3=后1)),复习圆滑线、反复跳跃记号。

3、技能目标:初步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并能够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参与合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合唱的概念及合唱的和谐与均衡;用和谐圆润的声音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优美、抒情的情绪。

2、弱拍起节奏,休止符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老师给学生看几张(关于空气污染,森林被大量砍伐的画面),同学们,你希望我们未来的地球是这个样子?那么大自然的美景会给大家留下什么感想或感受呢?

2、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其感受并导入新课《给未来一片绿色》。

(二)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1、完整聆听歌曲。

2、师简介歌曲创作背景、词曲作者。

3、再次聆听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旋律、速度特点

速度:中速稍慢

旋律:流畅、抒情、婉转

情绪:优美、抒情

演唱形式:领唱、二部合唱

(三)学唱歌曲,体验感受歌曲

1、跟琴视唱歌曲,教师纠正。

2、学生演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歌曲。

(师教学生咬字吐字的正确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3、用自己喜爱的演唱形式唱歌曲,找出个别学生领唱,其他齐唱;分小组演唱。

(四)总结延伸,培养兴趣

1、聆听美国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拯救地球》进一步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主题。

2、再次完整演唱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

初中音乐教案 篇三

目标:

(1)让学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背唱其中一段歌词,并能认识船歌这种体裁。

(3)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

(4)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重点:

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

难点:

意大利船歌的演唱情绪的把握。

教具:

钢琴,音响,电视机。

教材分析:

1、《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歌的风格而改编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美丽的夏夜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陶醉,令人忘怀。歌曲为c大调,八三拍子,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船歌:这种歌曲或乐曲的特点是多采用八三拍子,八六拍子,给人以摇晃感觉,其情绪特点色彩是开朗奔放的,热情洋溢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复习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二、导入新课

1、导语:每个国家都有着极具特色的民歌或民族音乐,今天我们走出国门,到欧洲去走走看看,领略那里的民歌,老师和大家走进意大利。

2、展示欧洲和意大利的版图)

三、观赏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佛罗论撒(通过影像资料)

1、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2、请学生讨论(如威尼斯的交通工具贡多拉,佛罗论撒的歌剧院,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等)

四、欣赏意大利的音乐艺术。

1、请学生观看帕瓦罗第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那坡里民歌——《我的太阳》——帕瓦罗第)

2、让学生讨论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声音特点:(帕瓦罗第-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明亮,有穿透力)。(多明戈-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丰满华丽,坚强有力。)(卡雷拉斯-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流畅抒情)。

五、学习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

1、听范唱,(请学生讲解歌曲结构,明确歌曲的调号和拍号)

2、学唱歌曲

A:请有键盘基础的学生带领大家学习歌曲的旋律

B:老师带领学生来练习曲中的变化音。

c: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D:完整演唱第一段,体会歌曲的内容和风格。

3、请学生设计此歌演唱方案(演唱情绪等)

4、请两位以上的学生演唱个别段落,来展示他们设计的演唱情绪。

六、学生对《桑塔。露琪亚》进行表演和在创造。

1、体会划船动作,并分组练习。

2、结合演唱,边划边唱,营造船歌氛围。

七、小节和布置作业

1、下去练习歌曲第二段。

2、去网上搜索和欧洲相关的艺术文化和了解欧洲历史。

初中音乐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江南小调《无锡景》,感受民族音乐特点,产生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学会方言演唱《无锡景》,乐意参与歌唱、互动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歌曲的江南特点。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用委婉细腻、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无锡景》,并能把握歌曲节奏及装饰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唱歌曲《无锡景》能够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正确的演唱歌曲。

【难点】

歌曲节奏及装饰音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用无锡方言向学生问好。请学生猜猜老师说的是什么地方的方言?

由此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1)完整聆听《无锡景》

思考:歌曲中描述了哪些无锡风景?

(2)再次聆听《无锡景》,感受其情绪与速度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聆听《无锡景》,并请学生思考: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怎样的?

(三)探究学习

(1)聆听教师范唱《无锡景》第一段

思考:

①歌曲共有几个乐句?

②歌曲中没有出现哪几个音?

(2)轻声柔和的跟琴唱一字多音练声曲hi ya(一口气)

(3)跟范唱不出声读第一段歌词,带上表情

(4)跟钢琴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①歌唱状态

②咬字

③节奏

(5)教师分别范唱带衬词和不带衬词的第一、二乐句,体会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6)跟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遇到难点部分教师讲解波音和装饰音的定义。

(7)师生接龙学唱第二段歌词

(8)学生分组视唱第三段歌词,一组唱另外一组判断视唱是否准确

①歌唱状态

②咬字

③节奏

(四)拓展延伸

(1)欣赏方言版《无锡景》视频,说说方言版给你怎样不同的感受?

(2)跟钢琴模仿用方言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①歌唱状态

②音色

③表情

(3)聆听小调歌曲《桃花红杏花白》

思考:这首歌曲是否也来自南方?为什么?

(4)民歌特色的形成与那些因素有关?

(五)小结作业

小调是民歌中的一种重要体裁,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希望大家能走进民歌,有兴趣欣赏各地区、各民族留存的更多的经典作品,你会发现其中有许多非常动听,有机会我们再来一起分享。

四、板书设计

初中音乐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电子空间站》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内容以电声乐队演奏的器乐曲《丝绸之路》、电子琴独奏曲《西班牙斗牛舞》以及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橄榄树》为主,让学生对电声乐队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音乐材料、音响,初步认识常见的电声乐器及其音色特征。

2.感受与鉴赏电子琴、电声乐队所演奏的乐曲,扩大艺术视野。

3.体验歌曲《橄榄树》所表达的基本情感并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乐曲:电声乐队演奏的器乐曲《致爱丽丝》。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

2.介绍电子音乐的发展。

师:现在是电子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和表演领域。那么,人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电子设备制作电子音乐的?电子音乐又是如何发展的?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说说查找的结果。

生1:大约在70年前,美国人约翰·凯奇利用电子管振荡器和留声机进行音乐创作。

生2:法国人皮埃尔利用磁带录音机通过改变磁带速度、颠倒方向、随机剪辑、多轨录音等方法制作一种合成的音乐——具体音乐。

生3:德国人艾默尔特利用电子合成器制作电子音乐。

生4: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人们又利用计算机制作电脑音乐。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电子音乐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创作电子音乐的电声乐器。

二、介绍电声乐器。

多媒体显示各种乐器的图像和声音并做相应的介绍。

电子琴:电子乐器。用电子元件来发声,能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带有多种自动功能。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琴也能与电脑连接,将音乐和乐谱合二为一,既能打印出乐谱,也能自动演奏音乐。

电声吉他:电子乐器。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拨弦乐器。

电声贝司:电子乐器。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低音拨弦乐器。

爵士鼓:爵士鼓不是电声乐器,但它是电声乐队中起重要作用的打击乐器。加世纪初,由美国新奥尔良的一种黑人爵士音乐中用的鼓演变而来。

电子鼓:电子乐器。用电子技术来模仿各种鼓声的打击乐器。

这一层次通过多媒体介绍电声乐器,让学生对平时接触较少的电声吉他、电声贝司、电子鼓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三、欣赏电子琴曲<西班牙斗牛舞》。

师:在这些电声乐器中,电子琴以它的丰富音色、变化多端的自动伴奏系统列居首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电子琴独奏曲《西班牙斗牛舞》,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多媒体显示:

①斗牛是哪一个国家独特的民俗活动?

②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斗牛场面?

③有几种节奏型(伴奏音型)?

④音色以弦乐还是管乐为主?

师生一起完整欣赏电子琴曲《西班牙斗牛舞》,听的时候暗示学生边听边拍节奏。

四、欣赏《丝绸之路》。

1.让学生说说所了解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看老师描述的是一条什么路——这条路是从我国陕西渭河流域开始,向西绵延数千里,联结着欧、亚、非三大洲,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增进友谊和文化交流的桥粱。

生:丝绸之路。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学生回答略。)

这一层次通过学生讲述张骞、玄奘等人的故事,将文学、艺术相结合,让学生从学科渗透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2.观看丝绸之路的地理风貌。

师:我们来看一组丝绸之路的风光图片。

教师播放丝绸之路的地理风貌片,有图像,没声音。

师:看完这一组丝绸之路的风光后,假如你是一个作曲家,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它?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用平时学到的知识为画面配乐;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生1:用朴实无华的旋律来表现它。

生2:用带有浓厚中国情调的旋律来表现它。

生3:用舒缓柔美的旋律来表现它。

师:我们课本里面也有一段表现丝绸之路风光的主题音乐。请把课本翻到第44页。大家先在下面小声视唱一下。(教师巡回指导。)

3.视唱《丝绸之路:》主题曲。

师:现在老师完整弹一遍,同学们小声地跟唱。

这里安排视唱是为了检验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同时也让学生的视唱能力得到提高。

4.让学生选择音色、节奏、速度。

师:电子琴有很多种音色,老师试荦几种,大家选择一下,哪几种最能体现《丝绸之路》的意境。学生回答略。 师:那你们准备用什么样的速度来表现它?(学生回答略。)

师:电子琴也有很多种节奏,你们听听哪种节奏比较合适?(学生回答略。)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音乐配器方面来,难度较大。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让学生亲自动手,也是考虑到学生对电子琴功能不熟悉,如果班级有学生学过电子琴,可以考虑让学生亲自动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大家都当了一回配器大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日本电子音乐大师喜多郎如何为它配乐的。

5.欣赏电子合成器演奏的《丝绸之路》音乐。(有图像,有声音。)

五、学唱歌曲《橄榄树》。

师:电声乐队既可独立演奏各种各样的乐曲,也常常为歌曲伴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电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橄榄树》。

1.播放电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橄榄树》,有图像,有声音。

2.让学生结合歌词,说说乐曲所表达的基本情感。

3.学生跟唱歌曲。

4.完整地演唱歌曲。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基本情感并学会演唱歌曲。

六、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电声乐器及其音色特征,懂得它能使音乐色彩更加独特,更加丰富。课后请同学们收集用电声乐器演奏或伴奏的录音资料。下节课带来和同学们交流。

用作业的形式把课堂的知识延伸开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电子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学过的知识。

初中音乐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使学生初步掌握撒尼人音乐在旋律、和声上的特点,并在演唱过程中增加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了解。

教学过程

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1)播放录音,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并请学生谈谈歌曲的风格以及它所体现的主题内容。

(2)再听录音,引导学生注意两个声部旋律的不同。

(3)老师教唱曲谱,可先将两个声部分开学,直至两个声部的曲谱都唱熟。唱谱时,注意唱出倚音和衬词的特点。并请学生谈谈倚音和衬词的作用。

(4)请学生唱高声部(或低声部),老师弹低声部(或高声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5)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高声部,一组唱低声部,在演唱时注意音准和相互之间的配合。

(6)填词演唱,注意咬字时应将倚音的感觉带出,唱出撒尼音乐的风味。

(7)再将学生分组演唱,直至唱熟歌曲。

初中音乐教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品《我和你》,能够从音乐中回顾奥运会的精彩瞬间,感受奥运的人文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歌曲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音乐内涵,并加强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知识与技能】学习调式概念,能够用清晰、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用清晰、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难点】

掌握音乐演唱时的声部以及音区。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2018年奥运会入场视频,并提问:同学们知道老师播放的什么吗?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回答:是的,老师播放的是奥运会的场面,那么奥运会几年举办一次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是人类的大聚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一首众所周知的歌曲,将当年的“大聚会”推向高潮。老师顺势揭示课题《我和你》。

(二)初步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我和你》,并提问:希望同学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聆听歌曲,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的速度是缓慢的。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是深情的。

(三)探究学习

1、发声练习,教师提醒学生采用开口音“a”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进行哼唱,哼唱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一起用手画出旋律线。

3、老师再次弹唱,学生跟唱。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的演唱时值,“这首歌本身很抒情且很多的音不止是唱一拍,尤其是每句结尾音都要保持四拍的长音,希望同学们能注意音的保持,还有注意分布音准。比如3这个长音,我们一起用手打拍子,一起再唱一次。”(突破难点)

4、音准把握后,加入歌词演唱。教师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都发现了,歌词除了有中文之外,还加入了一部分英文歌词。那接下来我们来带入英文歌词来唱一下歌曲,感受不同语言的魅力。(关注难点的二次演唱)

5、分小组完整演唱歌曲《我和你》,学生一部分唱中文,一部分唱英文,进行对唱。进一步感受奥运会当时的场景氛围。

6、歌曲完整把握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有人发现课本上新的知识点吗?

学生回答:调式。

教师总结回答:是的,这是我们今天新的内容,在我们刚才演唱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高低不同的乐音,那如果我们将这些音,按一定的关系排列组织起来,就会成为一个体系,这就是我们的调式。

7、教师播放音频伴奏,学生再次完整演唱。

(四)拓展延伸

教师在多媒体播放关于江西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以及英国民歌《乡村花园》,并提问: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下这两首民歌,大家来听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并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视唱并进行表演。感受中华民族调式和西方民族调式的不同。

(五)小结作业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内容回顾,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够搜集更多的关于奥运会的歌曲下节课分享。

初中音乐优秀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欣赏由《在那遥远的地方》改编创作的流行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复习巩固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爱情观。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

2、过程与方法: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能力感知。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利用“非音乐因素”加深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气息支持的声音完整、连贯地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教唱《在那遥远的地方》。

教学难点:比较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间相互问好师:同学们下午好!生:老师好!

二、导入:放映幻灯片,欣赏有关于青海的图片。

三、新课教学。

1、出示歌谱,演唱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2、歌谱教唱。

3、师:接下来,同学们听老师演唱这首歌一遍,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把这首歌的歌谱唱一遍,再把歌词填进去来唱一遍。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同学们要用抒情、欢快的声音,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歌(演唱歌曲)

4、分组表演。师:同学们唱的很不错,接下来老师要请2个女同学来分别演唱这首歌曲的一、二段,在第三、四段的时候,两个人再合起来唱,有没有同学主动起来唱啊?(学生回答)

5、学生展示:师:__同学,__同学,请认真听着老师的伴奏,把握住歌曲的节奏和速度,注意4/4拍的强弱规律。(学生表演。)

6、三、欣赏流行音乐《在那遥远的地方》。

7、同学们,课后可以讲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和改编后的流行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进行比较看看。好,现在下课。

课堂小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我们民哥发扬光大。

初中音乐教案 篇九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大音乐家。

1、有那位同学知道他是谁?

2、你了他吗?谁来说说看?下面老师提供一些有关他的材料,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一下,一会儿请一位同学解说员向大家解说一下。

二、介绍作曲家:莫扎特

(1756―1791)奥地利做曲家。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四岁时跟父亲学弹钢琴。五岁时,便能创作各种小曲。六岁时,开始练习小提琴,竟能于大人一七演奏三重奏。超人的天赋,加上刻苦的学习。七岁时,到德国南方各城市演出,后又到巴黎、伦敦,轰动了欧洲,背赞为“童”。后因生活的贫困,积劳成疾,他仅活了35岁,但留给后世的作品多达千余部。

三、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1、乐曲简介:

《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根据另一部名作《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改编的,乐曲优美而且带有土耳其军乐特色。

2、问题:你能听出这首曲子表达了哪些情绪?

(第一遍)

3、在提供的幻灯片上选出正确的情绪。(轻快、活泼、精巧的;明朗雄壮的;优美、轻盈、流畅的;威武雄壮的;)

(部分)

4、欣赏主题音乐,了解音乐的各种情绪和内容。

A、明朗雄壮的;(主题略)――仿佛军号的吹奏,配以模仿小军鼓的伴奏型,显明朗雄壮。

B、轻快、活泼、精巧的;(主题略)――优美而带有舞蹈性。

C、优美、轻盈、流畅的;(主题略)――起着对比和连接音乐的作用。

D、威武雄壮的;(主题略)――就象是一支军队在军乐队的伴奏下,神气实足第在队列进行。

(分段落)

5、听音乐,说出音乐表现的情绪和内容?

(第二遍)

6、要求:欣赏全曲,根据乐曲的内容,感受和对比乐曲的情绪,并可以配上自己的动作进行感受。

8、小结

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思考一下,这么丰富、变化的情绪在音乐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呢?

提示:通过音乐片段的演示来启示。

讲解:用不同的力度――强、弱

还可以通过速度――快、慢来表现的。

四、巩固练习

五、小结

六、下课

初中音乐课教案 篇十

③ 打节奏,认识节奏名称

④ 播放录音

提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地方。

⑤ 跟琴有感情演唱歌曲

⑥ 纠正错误

3、认识力度符号

>重音

f ff mf

强 特强 渐强

4、随伴奏有感情演唱歌曲

1、观看升旗仪式

2、小结

学生看屏幕资料:义勇军进行曲》由中国诗人田汉作词,中国音乐家聂耳作曲,创作于1935年。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此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为正式国歌。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

弱唱

急换气的方法解决,唱一唱。

X X X XX

X X X X X

学生聆听感受,体会不同节奏在歌曲中的表现

学生演唱

请学生将力度符号标在合适的地方,唱一唱。

学生唱国歌

了解国歌

教师做示范

学习节奏,帮助填词。

有助于学生演唱

有错给于纠正

巩固

加深学生印象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情感,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歌唱,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过程与方法】

在体验、比较的过程中感受民族音乐多元化的风格特点。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演唱歌曲,体会不同作品之间体现的不同音乐要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演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舒展优美的特点。

【难点】

用正确的发音技巧唱好变化音。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青春舞曲》,学生自由跟唱。提出问题:曲作者是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青春舞曲》是王洛宾的作品,那么他还写过那些作品?

学生再次发言,教师总结:王洛宾,中国作曲家和民族音乐学家。王洛宾自1937年就开始搜集、整理、编写、出版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歌,被誉为“西部歌王”。1938年他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等优美动听、流传极广的民歌。

引出这节课主题《在那遥远的地方》。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是一首青海民歌,前两段用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表达出青年对姑娘真挚的爱情。

(2)再次欣赏

老师设置问题:边听边思考歌曲的速度、节拍是如何表现的?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优美、抒情的旋律,舒展的节奏、高亢自由的音调、缓慢的速度。

2.朗读歌词,体会歌词所抒发的情感。

3.学唱歌曲

(1)进行发声训练,以气带声,以声传情。

(2)老师跟着钢琴范唱歌曲。

(3)学生学唱歌曲第一段,注意歌曲音准。

老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看歌谱,曲调中出现了一个变音记号,大家知道这个变音记号的名称和意义吗?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个变音记号叫“升记号”,所标示的音符将升高半音演唱。

(4)跟琴学唱旋律,识读乐谱。用模仿的方法唱好变化音。

老师用两种方式演唱,第一种是短促的嗓音,第二种是圆润的嗓音。设置问题:哪一种唱法更好?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第二种我运用了正确的发音技巧与咬字方法,演唱出了青年对姑娘的爱慕,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歌唱时气息的控制,口腔打开,微笑着歌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处于兴奋的状态。

(5)学生完整的有情感的演唱。(刚才提到了前两段和后两段在表达内容上的区别,为了体现青年对姑娘的真挚情感,第二段要逐步推向高潮。)

(6)分小组练习并表演。

(三)巩固提高

欣赏《康定情歌》,对比《在那遥远的地方》与《康定情歌》之间的区别。

老师设置问题:《康定情歌》是四川民歌,音乐热情饱满,旋律欢快跳跃,轻快的速度,形象的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直白和坦率。《在那遥远的地方》是青海民歌,以舒缓,深情的旋律,形象、生动、真挚的语言委婉地表达了男青年对年轻貌美的草原姑娘的爱慕。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感受了新疆音乐的温柔含蓄的风格特点,希望同学们课下多了解关于新疆音乐文化,了解我们祖国各民族的音乐,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初中音乐教案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2、喜欢聆听乐曲《郊外去》、《野蜂飞舞》。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并能用跑、跳、蜜蜂飞舞等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3、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来了》。有创造性地用动作来表现歌曲,主动用歌声、动作来表现对春天美好向往的情感。

4、通过音乐学习来认识、亲近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来了》。

2、能感受两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能用动作(或律动)主动参与表现音乐中的快慢、强弱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和表现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并能大胆、自信、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教具准备:

音响、课件、打击乐器、“小明星”奖章等

教学方法:聆听法、启发法、听唱法、表现法、游戏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表:

教学环节教学步骤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说说看看)

1.听音乐《春之声圆舞曲》进入教室。师生问好。

2.“说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天!

师:春天美吗?

生:美!

师: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吗?

(学生自由说出春天的各中景色)

3.“看看”——

师:在美丽春天里,人们都喜欢去春游,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有关春天的相片和图片(播放本班同学去春游的相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图)

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一走入教室就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播放学生自己去春游的照片,这样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说说”、“看看”中自然地走入新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感受体验1

(听听动动)

1.师:春天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在音乐中走到美丽的郊外,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播放钢琴曲《郊外去》,师生随音乐做走、跑、跳的动作。)

2.分别听赏《郊外去》的快、慢音乐片段,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3.师: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郊外,到处是树木、花草,漂亮极了!瞧,还有几之小野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我们一起来听听小野蜂的音乐……

(播放小提琴曲《野蜂飞舞》,师生随音乐做野蜂飞舞的律动。)

4.师:你听到这段《野蜂飞舞》的音乐,能想象到野蜂在做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

5.“听听比比”——

师:你们知道《野蜂飞舞》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生:小提琴。(出示小提琴图)

师:《郊外去》是用什么乐器的演奏的?

生:钢琴。(出示钢琴图)

(对比听赏两段音乐,边听边模仿钢琴、小提琴的演奏姿势。)

学生在“听听动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快慢对比、强弱对比。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律动来表现音乐的情绪及快慢、强弱对比。

三、感受体验2

(唱唱创创)

1.师:在春天里,不仅有优美的景色,还有许多优美动听的旋律、歌曲。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日本歌谣《春天来了》。(播放歌曲范唱)

2.学唱歌曲

A.随范唱拍出歌曲节拍。

B.随范唱拍出歌曲节奏。

C.按节奏读歌词。

D.听唱歌曲。

3.唱唱创创

鼓励学生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

4.课外延伸、环保教育

师:同学们学会了这首日本歌曲《春天来了》,关于春天的音乐和歌曲还有许多许多。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另外一段有关春天的音乐,音乐里有1个动人的故事……

(播放动画片段)

师:故事中的小女孩,在森林中长大,她从小就爱护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主动照顾森林里的小动物,正是由于她的善良和勇敢,才能使松百合在寒冬里开放。

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学唱歌曲的步骤,体现了音乐以“听”为本的原则,先让学生多听,并且每听一遍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听音乐拍节拍、听音乐拍节奏等。再用听唱的方法学唱歌曲。

歌曲学会后,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歌曲,进一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歌曲学习后,动画片段的欣赏,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外音乐欣赏的延伸。让学生听赏课外有关春天的音乐,并借故事加以情感的熏陶和环保的教育。

四、鼓励评价

课堂小结1.让学生互相讨论、评价自己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评出“小明星”。教师发给“小明星”奖章。

2.师:今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好孩子。教师根据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积极性,评价以鼓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