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高考家长帮小编帮大伙儿收集的特殊儿童护理总结通用9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特殊儿童护理总结 篇一
关键词 儿童福利机构 孤残儿童 特殊教育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4.072
A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Children's Welfare Institutions
WANG Jiajia
(Ying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ngkou, Liaoning 115000)
Abstract Protection of the education right for orphans and disabled childre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in China, reflects the civilization degree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special education work in children's welfare institutions, and based on this,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path,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work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children's welfare institutions .
Key words Children's welfare institutions; orphan and disabled children; speci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ath
目前,孤残儿童主要是指三种类型的儿童,即父母双亡的孤儿、被父母遗弃的弃儿及各种残疾儿童。保障这些儿童的合法权益是社会福利、特别是儿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因为无力抚养或残疾等原因遗弃儿童的事件屡见不鲜。2010年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孤儿人数已达71.2万,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孤残儿童生存与教育保障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孤残儿童的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孤残儿童的福利政策正在逐步完善。为了使孤残儿童在认知、语言、运动、情绪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康复,对孤残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方法进行积极探索,已经成为我国儿童福利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从总体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儿童福利机构内孤残儿童的教育问题,亟需建立系统而又多元化的孤残儿童教育福利体系,使每一位孤残儿童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1 儿童福利机构中开展特殊教育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我国孤残儿童的现有功能水平
当前,儿童福利机构中集体供养的孤儿、弃儿,大多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常见的残疾有肢体残疾、智力残疾、语言障碍或运动功能障碍等。主要表现为认知能力弱,语言发展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社会适应能力较弱;性格方面,有些比较孤僻内向,有些又多动冲动,容易情绪激动;自我控制能力上也显著低于普通儿童。
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及特殊培养目标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也是特殊教育的主要对象。儿童福利机构殊教育的开展,能够使孤残儿童增长知识,获得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完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将传统的“养护”变为“教养”,“缺陷补偿”变为“全面发展”,即通过对孤残儿童的知、情、意、行等方面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人际交往的训练和自信心的培养,使他们敞开心胸,与人交往,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开展特殊教育能够提高孤残儿童的各项功能水平,使他们尽早地融入社会,与正常儿童一样幸福地成长。
1.2 有利于形成我国新型的儿童福利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儿童福利体系的要求和内容都在发生转变。一方面,儿童福利机构的目标从原来仅仅强调收养和安置,转变为既要保障生存,又要实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儿童福利体系的服务对象从主要针对孤残儿童逐渐扩大到各类处于困境的儿童。儿童福利机构殊教育的开展提升和完善了原有的儿童福利体系,在此基础上,正在形成新型的儿童福利体系。
1.3 有利于显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孤残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能够让他们接受特殊教育是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保障基本人权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义务教育,孤残儿童都同样享受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应该享有同等的入学机会。从事孤残儿童教育的教师还要格外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使他们的身心同时受到公平的待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为处于困境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平等的受益和发展机会,是社会正义原则的集中体现。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2 目前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儿童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提供了较好的养育、早期干预、特殊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初步形成了学校教育和机构内教育相结合的体制,切实保障了孤残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但在实践中,我国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仍然显现出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和教育等相关部门以及儿童福利机构本身对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的重视仍不够。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还有许多的儿童福利机构仍把工作重心放在孤残儿童的抚养和监护上,而对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视不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在特殊教育上的投入自然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政府和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教育部门对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特殊教育工作没有做到及时地指导和帮助,导致儿童福利机构中的特殊教育工作缺乏专门的政策支持,更谈不上先进的特殊教育资源与信息。
第二,儿童福利机构殊教育还不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障碍表现都是不同的。针对他们自身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福利机构必须制定出相应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孤残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就是要根据孤残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提出具有现实可能性的长期目标,然后确定再提出短期目标,教师根据目标选择适当的教材、教法和教学进度,一步一步地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儿童福利机构中孤残儿童的个别化教育开展得还不够充分,还不能满足孤残儿童的个体需要。
第三,儿童福利机构的特殊教育缺少专业的设施和合格的师资。一方面,许多儿童福利机构存在场地有限和教学仪器不足的问题,这使得使儿童福利机构殊教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另外,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专业师资数量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不足,以辽宁为例,只有辽宁师范大学和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每年培养的毕业生数量有限,加之工资待遇等问题又有一部分毕业生改行从事其它职业,导致了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开展特殊教育缺少了专业的人才配备,教育康复的效果就不能得到保证。
3 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的发展路径
(1)充分考虑孤残儿童的个别化教育需求,积极建立孤残儿童教育体系:①加强对孤残儿童早期教育干预的重视。有关研究表明:人大脑的发育是存在不同的关键期的,而一般的关键期都在儿童出生后的几年。因此,孤残儿童越早进行教育干预越好。例如,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4~5岁之前,儿童福利机构应积极对孤残的婴幼儿开展早期教育干预工作,这样有助于孤残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尽早地融入社会。②根据孤残儿童的个体差异,开展个别化教育工作。个别化教育的思想在许多国家都已成为重要的特殊教育管理工具。在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及专门的康复机构中也已普遍开展。在儿童福利机构中根据孤残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科学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使每一名孤残儿童都得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从事实现因材施教效果的最大化,提高特殊教育的儿童福利机构中的效能。③探索医教结合的康复新模式。虽然我们经常说:医学的终结是教育的开始,但把康复和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能够使孤残儿童的感统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孤残儿童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重新组合,使孤残儿童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他们的缺陷补偿,发挥他们的潜能。④对大龄孤残儿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孤残儿童适应社会生活,自食其力,融入社会。因此,开展大龄孤残儿童的职业技能培训是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结合孤残儿童的自身特点开展技能培训,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发展他们的潜能,培养各种职业能力,为他们将来能够早日融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2)着力培养优秀特殊教育人才,逐步完善配套教育设施,促进孤残儿童教育的发展。儿童福利机构要积极引进特殊教育专业的优秀人才,有效地帮助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使他们得到专业的教育康复,满足他们的特殊教育需要。另外,加强对儿童福利机构中现有特殊教育教师的业务培训,让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特教知识和教育方法。也可以聘请特殊教育方面的教师和专家定期给予指导。在教育设施方面,要根据各类残疾儿童的不同需求来配备,为孤残儿童提供优质完善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水平,促进每一个孤残儿童的全面发展。
(3)民政部门应进一步扶持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与教育部门共同对福利机构中的特殊教育实施监督和管理。各地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儿童福利院的领导,积极维护孤残儿童的切身利益。努力做好孤残儿童特殊教育的经费保障工作,制定出台孤残儿童养护和教育的社会福利政策,特别强调是还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孤残儿童特殊教育的行业标准,以便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
总之,解决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特殊教育存在困难和问题,必须各级政府不断地加强重视和宣传、增加投入和支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将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参考文献
[1] 陆颖。中国特殊教育与孤残儿童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8).
特殊儿童护理总结 篇二
关键词:孤残儿童;特殊教育;探索实践;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2
一、把握机遇,量质并举,扎实推进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工作
(一)不断完善教育设施,为孤残儿童营造优美的教育环境。
福利院现有孤残儿童76名,这些儿童98%都存在不同的智力和身体残疾。为了更好地提高这些孤残儿童的教育质量,福利院根据智障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的需要开展多元化教育,设立了手工坊、模拟超市、绘画室、运动室、多功能厅、情境教室,并不断配套完善相应的设施设备,充分开发孩子的智力,激发孩子的潜能。同时,福利院根据孩子需求重新布置室内环境,用生动有趣的儿童卡通绘画装饰墙壁,在不同楼层设计不同的主题,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室里悬挂以孩子活动为中心的图片和孩子们的作品,创造一切对孤残儿童成长有益的教育环境,增强孩子的主体意识和“家”的归属感。
(二)转变观念,重视和支持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
福利院积极从自身观念入手,主动打破在服务理念上仅仅满足于能够使孤残儿童吃好,穿好的现状,努力探索适合我院的特殊教育途径和方法,把对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工作列入日常管理重要内容。成立了康复特教室,聘请专业的康复特教教师,并注重加强特殊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和内培的方式,为职工开展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提高特教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近年来,福利院选派特教教师外出培训5人次,并组织特教人员先后赴标杆单位、兄弟单位学习特教经验;同时挑选特教骨干人员在全院开展定期特教教学活动,建立长效机制。
(三)改善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孤残儿童的教育水平。
1、开设特教班,开展个性化、多元化教育。福利院于2012年9月开设特教班,根据儿童年龄、智力情况和接受能力,对儿童进行分班教学。课程以实用语文、实用数学、蒙氏教学为主,结合手工、音乐、美劳、品德教育等辅助课程开展课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流程。教师通过情境观察、记录、与多元智力测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儿童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为儿童拟定包括年、月、周多层次的教学计划和个别教学辅导计划,按计划实施课堂,根据课堂进度、学员接受程度进行课堂记录,并及时总结评估。目前福利院开设4个班级,分别为特教一班,特教二班,蒙氏教学班和语训班。一共有15名收养人员参与到上述班级中进行学习。
2、适龄儿童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进入学校学习是孤残儿童融入社会最关键的一步。对一些有就读能力,可以进入高层次学习环境中的收养人员,福利院院主动为他们联系附近的学校,让他们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同时院内提前为这些孩子制订入学前个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将一些入学前能力训练一对一进行强化,针对孩子们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树立自信心,使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中。目前已有2名儿童进入张家港市特殊学校就读,1名儿童进入梁丰幼儿园就读,4名大龄收养人员接受义务教育后,已成功走向社会。
3、大力发展早期教育。从“零”开始,抓好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一是对0―3岁的婴幼儿开展启蒙教育。通过音乐、图画、游戏等形式寓教于乐,培养婴幼儿的肢体运动和语言能力。开展了“爱德祖母育婴”项目,培训并聘请当地的退休人员充当特殊“祖母”,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负责照料3-5名孩子,通过抱、亲、逗、做游戏等方式,使孤残婴幼儿的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发育有进一步提高。二是对3―6岁的适龄儿童进行学龄前的教育。以儿童为主导,老师为辅导,主要从语言、知识、日常行为及动作等方面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2014年,福利院院进一步推行“微笑妈妈“行动,使护理员与孤残儿童间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情感依恋,满足了孤残儿童情感需求,实现了由按需喂养向回应式抚育的转变。
4、开展大龄儿童技能培训。培养教育孤残儿童不仅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培养优良的个人品德,更为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为此,福利院在征求大龄儿童个人意愿的基础上想方设法使其接受职业教育,培养基本的生活实用技能。一是持续开展各类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二是送孤残儿童去苏州学习刺绣,并进行展览义卖;三是开展“类家庭”项目,筛选出3名大龄儿童进行类家庭生活体验教育;四是联系爱心企业,为大龄儿童提供学习就业机会。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院有3名残疾儿童掌握了一技之长,开始独立生活,其中一名已经组建家庭,育有一子;1名脑瘫儿童可以较熟练地弹奏电子琴; 3名儿童的油水分离画在“《少儿画苑》第18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暨第44界世界儿童画展览大赛”中,喜获一金二银的好成绩。
5、注重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他们从小失去了父母和家庭,大多数还要遭受病痛与残疾的折磨,外加上从小生活在福利院这样单一枯燥生活环境中,造成他们在心理和性格的健全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进而使他们养成一些自卑、孤僻、不合群的行为举止。为此,福利院将孤残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放到同生活照料、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孤残儿童心理障碍的共同点的基础上出发,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别施教,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进行心理咨询和请专业爱心人士有针对性的对儿童进行适当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关爱活动等方式提高孤残儿童自我价值认同感,促进孤残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6、特殊教育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福利院脑瘫儿童的比例相当大,针对每一位脑瘫儿童的具体情况设计特殊教育课程,吸收现代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等相关专业的康复知识,实施一对一和小组化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在保证对其肢体训练的同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智能训练,以增强脑瘫患儿的自身适应能力。同时融合音乐与游戏的配合教学,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探索的欲望。让孤残儿童在学习中得到了康复,康复的过程中也在学习,使儿童在运动、语言、机能、社交、个性以及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弥补了孤残儿童的缺陷。
7、探索家庭式养育模式。回归家庭对于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来说是最有利于其全面健康成长的,但福利院集中供养的大部分孩子因残疾、患病无法被正式收养,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为了打破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局限性,福利院积极探索家庭寄养养育模式,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和规范,定期回访,追踪服务。同时,为了让孤残儿童既能感受家的温暖又能享受到院内专业的医疗、康复、特教服务,2013年福利院探索启动“爱心助养项目”和“类家庭”项目。目前已有16位爱心人士与我院签订了《爱心助养协议书》,成功与8名儿童结对,并开展了畅游欢乐世界、制作月饼、庆祝生日等20余次活动,使儿童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与关爱,弥补了机构集中养育的不足。
8、开展社工项目,促进孤儿成长。福利院充分利用元旦、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的不同意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节日间社会爱心捐赠活动,根据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如春节期间开的“迎新春联欢会”活动,五一期间的“亲子运动会”活动,“六一”儿童节开展的“爱心同行”主题开放日活动,“小小故事会”活动等等,使孤残儿童在参与活动时既感受到了快乐又增长了知识。同时,组织儿童走入社区感受居民小区的生活气氛,带领儿童参加相关单位的联谊活动,使孤残儿童更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提升对社会的认知,进一步完善其心理和情感。
二、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践探索,福利院的孤残儿童特殊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由于经验的不足、条件的有限及人力资源的缺乏,致使该项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很多可见的制约因素使该项工作距离理想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一)专业特教师资力量不足。目前,福利院3名特教教师中仅1人是专业的特殊教育院校毕业,教师专业训练经验不足,仅凭着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为儿童传授知识,缺少系统科学的方法,长远来看,我院的特殊教育没有得到教育部门指导、帮助,缺乏充足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幼龄儿童家庭式抚育跟不上。虽然开展了“类家庭”“爱心助养”等项目,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项目开展以来,只在一些残疾程度较轻的学龄儿童间开展,一些重度残疾幼儿还没有享受到稳定、温馨的小家庭式生活,没有感受小家庭的爱和温暖。 应建立幼儿教育模式,再配套适合幼儿成长的家庭式抚育生活照顾模式。
(三)心理辅导专业化程度不足。由于孤残儿童多半有很多心理问题,随之表现行为问题,心理辅导工作显得尤为迫切,但福利院没有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工作人员只能依靠长期的工作经验开展该项工作,虽然成效不错,但亦显不足,常常遇到一些棘手问题。解决儿童心理问题不仅能解决很多行为问题,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教学计划上来看,整体设计上缺乏前后呼应的整体连贯性,教学内容的目标模糊;从教学过程来看,课堂开展略显单薄,不能生动活泼的开展课堂;从总结评估上来看,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学生方面,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并且在特教、康复、养护上不能有效融合,缺乏沟通。
三、孤残儿童特殊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一)不断完善配套教育设施。完善对孤残儿童教育的基本保障,有步骤、有计划地建设和完善福利院的教育设施。在设计上要符合特殊教育工作开展的要求,要能够按照不同孤残儿童的不同需求,不同功能来配备,实现孤残儿童特殊教育的设施规范化建设。
(二)大力培育优秀特殊教育人才。加强现有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让特殊教育教师能够及时接受最新的、丰富的特教信息和知识。一方面强化教师的政治学习。首先要求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把“爱心”教育作为教师发展的灵魂工程来抓,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残缺的能力培养、特殊教育教案的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能力培养等,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三)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积极争取上级领导重视,通过协调人力资源部门,招募志愿者等形式,为我院输入具有正规教育学历的幼龄和学龄教育、心理辅导、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弥补我院专业力量不足问题。同时,积极争取教育部门和专业特殊教育机构的指导,拓宽特殊教育信息。与救助管理站共享资源--“阳光心灵”心理咨询室及配套建立的心理沙盘游戏室。
(四)将特教工作贯穿于机构养育工作。特殊教育与其它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互增效。从模式、时间、空间和形式上,优化人员结构配置,组建特教老师、社工、保育员、志愿者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以缓解特教人员紧张局面。强化生活教育,带着孩子做游戏、踏青游玩、做家务、及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德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逐步引导孩子的思想发展,实现儿童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疏导、课外学习、生活管理的全覆盖。
特殊儿童护理总结 篇三
【摘要】儿童福利机构主要的服务工作集中在孤残儿童的养护,因此具有较强的社会福利机构属性。随着社会对儿童养护理念的不断优化提升,对于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养护也不仅仅集中在传统的生活照料,更多开始关注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对社会的融入适应能力等培养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社工服务做有效协助服务,提升特殊儿童养护的效果。
【关键词】儿童福利机构 社工服务 运用方法
一、儿童社会福利机构与社工服务之间的关系
在儿童社会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在生理、心理、智力、情绪与社会适应能力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因此是一群需要特殊服务的儿童对象,不能仅仅的视为普通儿童一般的照料,在生理与心理上有更强烈的服务关爱诉求。这些儿童在儿童福利院、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寄养托养机构与相关救助站中广泛存在,不同情况的儿童在提供服务上要保持个性化的处理。这些孤残儿童、流浪儿童通常是没有监护人员的群体,其中是遭到父母抛弃,有的是因为家属为服刑人员,因此这些儿童群体自身的遭遇具有一定特殊性,缺乏来自正常家庭的温暖与关爱,在其成长的道路上不能保持更为常规化的内心成长,尤其是部分儿童属于智力与生理的残疾,在成长中遭遇的更多不幸也促使该类群体心理上有更强的缺失感,是儿童群体中的边缘化群体。
随着儿童福利机构在我国不断优化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要有更为专业的人员来辅助儿童福利机构展开特殊儿童的养护工作。社工服务就是社会福利制度下所衍生的资源与服务的传递者,有效的达到反贫困、改善社会问题与公共服务优化、促使社会管理创新等作用。尤其是我国当下处于各方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都较为突出,需要有效的做好调解来维护社会的稳定。社工服务对儿童社会服务福利机构中的特殊儿童群体展开适宜的服务工作,可以有效的引导该类儿童保护更为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减少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社工服务队伍在相关问题的调和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其专业性与社会经验来有效的规划儿童福利机构殊儿童的养护工作,同时采用合宜的执行方法与手段,从而促成养护成效的展现。在十年前我国民政部就已经开始做社工队伍的建设试点,尤其注重社工人员在社会福利机构殊儿童的养护教育,也促成了社工群体更快速的发展。
二、儿童福利机构中社工服务的切入方法
(一)完善切入制度与人才培养
要注重社工服务切入制度的完善健全,规范社工服务行为,让服务能够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从制度上来约束各部门各人员做相关工作展开配合与协调,促进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儿童福利机构的特殊儿童群体在与外界接触上要充分关注其接受能力与感受,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外来服务都应该接受,福利机构本身也保持了一定的谨慎态度,避免儿童受到外来刺激而变得更为敏感脆弱。社工服务的切入也需要走规范流程,确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性,避免不规范养护操作导致负面问题。需要有社工部做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同时在各服务站设置社工协调员,从而展开多部门协调联动的效果。社工协调员也需要确保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与专业能力资格,例如特教、康复有关的职业证书,在社工的服务中能够运用专业领域能力来优化服务品质,提升服务的针对性。
(二)专业对口服务切入
社工工作要做好四个操作步骤,需求评估、对口服务、效果反馈、经验评价分析。让服务的切入提升针对有效性,保持科学操作原则。要针对不同的儿童群体做对应的诉求与现状分析,甚至可以联合跨专业性社工力量合作,做好服务对象综合情况测评,发现问题与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服务方案,同时在操作一定时间内做好效果反馈与其中经验总结,有助于后续工作顺利展开。
要注重新进儿童的观察评估,了解身心状态,建立服务档案,在观察期完成后再提供对应的养护方案,包括儿童的生活管理、教育管理、社会融入服务、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内容。生活服务上,尽可能让儿童感受到正常家庭的养护模式,让儿童所缺失的家庭亲情感得到弥补,尽可能的为儿童寻找对应的家庭养育方,调节儿童与家庭养育方的关系协调。对于孤残儿童需要提供针对,例如医疗干预、心理干预、住房与就业等服务等,让孤残儿童能够有效的回归社会。但是在具体的辅助方面,要让儿童有充分的关爱感,避免社工服务与福利机构关爱锐减带来的心理落差感,无论儿童是否回归社会,都需要提供对应的关爱照顾,避免其失落感,提升其自身的安全感。同时对于孤残儿童可以设立对应的小组服务形式,让具有相同经历与身心状态的儿童组合在一起,达到互相同情体谅,找到同类的归属感。对于小组服务可以提供对应的教育课程、手工技能培训,文娱活动等,让小组成员形成内部的兴趣、生活联合,增进儿童亲近感,避免孤立无援或者对自身状况过度的自卑感。要积极展开社会活动,让儿童能够走入社会,看到外面的世界状况。例如夏令营、合作单位表演、户外娱乐活动等,让儿童能够在社会中去与人接触,同时感受到社会的美好,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避免因为自身遭遇而产生对社会的排斥厌恶感。要积极的通过活动开展来调试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结束语
处理服务的操作,相关规范性总结评估也尤为重要。社工部需要针对活动开展做每月或者每周的活动总结,对实际工作开展状况做有效汇总分析,从而知道接下来后续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从成功、失败工作经验中总结经验,有助于其他相关类型工作的优化调整。要积极的提出工作中面对的问题,避免工作开展的隐瞒或者夸张,要实事求是的看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优化社工工作推进效果。
参考文献:
〖www.kaoyantv.com〗[1] 杨发祥,徐少睿,卢达明等。孤残儿童机构照顾的实践模式及其优化路径――以广东G市社会福利中心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3):122-126.
特殊儿童护理总结 篇四
论文摘要:在特殊结构家庭中,家庭对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父母作为养育者对子女关爱的缺失,监护者教养方式失当,父母榜样教育功能低效甚至失效。由此造成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社会认知偏差,形成不良个性;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良行为明显增多;亲子关系失常,社会适应能力差。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帮助特殊结构家庭子女健康成长。
特殊结构家庭,指家庭成员构成特殊,缺少健全机制的家庭。人们根据家庭结构,把家庭分为三大类:大家庭、核心家庭、破裂家庭(包括丧偶、离婚、再婚、夫或妻犯罪坐牢等)。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属于正常结构家庭,而破裂家庭,包括丧偶、离婚、再婚、夫或妻犯罪坐牢等均属于异常结构家庭,同时,又属于特殊结构家庭[1](P563)。夫妻离异、分居、再婚或死亡、父母异地工作孩子托人代养、父母犯罪等是造成特殊结构家庭的主要原因。特殊结构家庭对儿童方方面面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笔者仅就特殊结构家庭子女在社会性发展领域所出现的问题予以探讨。
一、特殊结构家庭对子女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及原因剖析
(一)特殊结构家庭对子女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所谓社会性发展也叫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人的社会性发展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经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在儿童时期,通过父母的教养,学习吃饭、穿衣、讲话、嬉戏、交往等,形成各种行为模式;在少年和青年时期,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教育,主要是学习社会规范,认识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接受职业培训等;成年以后,人的社会化学习主要表现为对新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接受或抵制[1]。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儿童期是人的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期。它是人生最初阶段的社会化,将为以后的社会化奠定基础。如果个体实现了较高程度的社会化,就会在人生旅途上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能力与特长,更好地实现理想的自我;相反,在儿童时期未能学习、形成社会行为规范,即不会爱别人,不能同别人合作等,对社会适应能力差,则会影响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发展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社会适应性、自我概念、自我控制能力、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2]。综合有关研究,笔者认为特殊结构家庭对其子女的社会性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认知偏差,形成不良个性。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由于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缺乏安全感,他们容易自卑,不求上进、敏感,十分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议论和评价。另外,孩子在与家人的相处中得到的多是反面经验,这种现象容易使孩子产生不良的社会学习,使他们变得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不信任会扩展为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伴随着这种心理长大的儿童,极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反社会行为。以离异家庭为例,父母离异的孩子往往将他人视为排斥性、不可信赖的,认为人际关系也是不可靠的。在单亲家庭中生活时间较长的孩子,其结伴能力和与人相处能力不如在单亲家庭中生活较短的孩子。父母离异对子女同伴关系建立的消极影响具有时间积累效应,而且父母离异时子女的年龄也会影响子女同伴关系的建立。研究表明:父母离异时子女年龄越小,其消极影响就越大[3](P173)。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表明,离异家庭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等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儿童相比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董奇等, 1994;林崇德, 1992;Hetherington, 1981)。儿童个性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一是原有的家庭生活方式全部扰乱,要适应一套新的、强加的生活方式;二是离婚父母因受种种压力而显得紧张、焦虑、急躁,对儿童易怒,缺乏关爱和耐心,影响了亲子关系和正常教育;三是儿童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影响学习活动,自卑感增加,害怕与人交往[4](P276)。
2.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良行为明显增多。家庭的不和谐使特殊家庭的孩子易激惹,常做出过激的行为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和不满。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的主客观自我控制能力都明显低于完整家庭子女。父母离异的时间长短对离异家庭子女自我控制能力的消极影响也有显著差异。通过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测试,发现表现为“主见、调节能力”的主观控制能力和表现为“预见、决断能力”的客观控制力,在离异家庭中生活较长的孩子均显著低于生活时间较短的孩子。
另有研究表明,隔代带养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父母带养儿童[5]。一项对犯罪未成年人家庭状况调查显示:在犯罪的未成年人当中,父母离异的占35. 7%,单亲家庭占14. 2%,孤儿7. 1%,多子女家庭57. 1%,生活贫困58. 3%,前面三项之和高达67%。一项对上海市20个区县中离异、丧偶、再婚、特困、分居、本人残疾、寄养、父母残疾、服刑和孤儿这10类家庭中2055名8~21岁的子女进行的心理卫生状况调查显示:特殊家庭行为问题发生率为8. 1%,其中男性9. 6%,女性6. 4%,男性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 10类家庭中,每个家庭类型中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本人残疾家庭18.2%,离异家庭10. 2%,再婚家庭8. 4%,丧偶家庭4. 3%,分居家庭6. 9%,寄养家庭4. 1%,服刑家庭10. 1%,父母残疾家庭2. 3%,孤儿家庭1. 5%和特困家庭6. 0%。与正常儿童相比,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的行为总是与居住地的社会风气、父母亲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有关[6]。
3.亲子关系失常,社会适应能力差。与家庭成员间的亲密依恋可以使儿童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形成良好的心理社会适应模式。家庭成员间围绕情感体验的交流能够促进儿童的情绪理解力、移情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儿童对其生活的世界的理解。但在特殊结构家庭中,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亲子关系失常,致使子女在心理上产生“被遗弃感”,缺乏与家庭成员间的亲密依恋。同时,由于关爱缺失和实际存在或臆想的社会评价压力较大,特殊结构家庭子女容易对生活和学习丧失信心,自我价值感较低,他们常常自怨自艾,对他人的敌对情绪较大,在行为上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和周围环境不相适应的异常现象,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偏高。据调查,在品德方面,特殊结构家庭子女问题行为发生率为24. 94%,而完整家庭子女仅为6. 38%;在性格方面,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的性格障碍率为21. 22%,完整家庭子女仅为5. 81%;在情绪方面,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的情绪障碍率为19. 32%,而完整家庭子女仅为5. 58% [7]。从以上可以看出,由于家庭的变故,特殊结构家庭的子女很难较快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另据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近千所小学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929名离异家庭的子女中,痛恨父亲的有31. 48%,痛恨母亲的有12. 71%;惧怕父亲的占31.48%,惧怕母亲的占14.20%,同时,由于他们存在的孤僻、冷漠,有不良行为习惯等问题,往往不易被同学接受[8]。这说明特殊结构家庭子女,尤其是离异家庭子女社会适应性较差。
(二)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社会性发展问题剖析
家庭对子女的关爱缺失,监护者教养方式失当,父母榜样角色的教育功能低效甚至失效等是造成特殊结构家庭子女出现诸多社会适应问题的主要原因。
1.父母作为养育者,对子女的关爱缺失。在正常的家庭结构中,儿童所得到的爱是健全的,儿童得到较多的关心和爱护,使孩子产生安全感、自尊心和较低的焦虑;而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家庭等特殊结构家庭都意味着父爱或母爱甚至是二者的缺失,儿童所得到的爱是残缺的,而无论是缺乏父爱还是缺乏母爱,都可能给处在社会化关键阶段的儿童带来终生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使孩子在角色认识、结识伴侣、职责承担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一方面,父母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他人难以代替的功能。母亲代表的是舒适、养育和言语刺激,使儿童获得家庭依恋感;而父亲则把儿童引向外在世界,他激起儿童对外界的兴趣,引导儿童对现实的观察,不仅影响儿童情感和认知发展,而且使儿童获得对世界的信任感。而夫妻双方的合作养育、相互支持是促进儿童最好发展的重要条件,显然,特殊结构家庭中的孩子很难获得这一点。另一方面,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不仅为儿童提供了活动的场所和内容,而且为儿童在独立参与社会生活之前提供了第一次定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及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家庭还可以使子女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来自家庭成员的社会支持,而社会支持又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家庭结构中,家庭结构的残缺,父母关爱的缺失,必将导致社会支持的减少,致使特殊结构家庭子女产生焦虑感、孤独与无助感,这些消极的性格特征,必将作用于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活动,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同伴关系,造成与人交往的能力下降。
2.监护者教养方式失当。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是父母与儿童的情感关系;二是父母的控制。两个维度的交叉形成了四种类型的抚养方式:威望型、独断型、放纵型和忽视型。其中,只有对孩子高度接受又严格要求的威望型父母才能促进儿童自尊、适应性、能力、内控和与同伴关系的良好发展[1]。在特殊结构家庭中,儿童的监护者或者是单身父母,或者是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是亲戚。由此使监护者在抚养方式上容易出现偏颇。主要表现在: (1)期望过高,严教过度。监护者担心孩子受到家庭的不良影响,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要求过于严格,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2)放纵、忽视甚至虐待。有的监护者忙于生计或缺乏责任感,对孩子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真空”;有的沉溺于自己的伤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对孩子缺少关爱;有的甚至把孩子当成包袱和拖累,把自己的烦恼发泄在孩子身上,使孩子成为家庭不幸的牺牲品。(3)心怀内疚,过度溺爱。一些特殊结构家庭的监护者对孩子常有一种负罪感,无原则地一味满足孩子、迁就孩子,以此对孩子进行补偿,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
3.父母作为教师和榜样的角色,其教育功能低效甚至失效。家庭是一个由相互关系组成的网络,亲子关系是其中最主要的关系。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教给孩子日后生活所必需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规范;父母也是孩子最早模仿的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控制理论认为,父母与子女间基于互相信任而产生的子女对家庭存在的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在他们心中所建立的社会纽带对于规范青少年的日常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作用表现在可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归属感,使其顺从社会传统规范,从而达到减少不良行为的规制目的。因此,父母只有扮演好教师和榜样的角色,才能使孩子通过对父母行为的认同掌握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使家庭的教育功能正常发挥。而在特殊结构家庭中,或者父母关系破裂,或者父母行为失范甚至犯罪,或者父母长期在外,在心理或空间上拉大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使上述互相信任失去了其产生及加深的可能性,进而使社会纽带的强化失去了应有的载体,导致此种纽带作用逐渐趋于弱化或者断裂,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使家庭的教育功能低效甚至无效。 转贴于
二、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社会性发展培养策略
家庭结构的特殊性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本着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原则,我们认为,在对特殊结构家庭子女进行社会性培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优化家庭教育
首先,父母或监护人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人际心理环境等。家庭文化环境和人际心理环境对孩子个性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无论家庭发生了什么变化,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孩子积极沟通,多向孩子表现积极和乐观的一面,并以适合孩子年龄的方式,向孩子解释家庭所发生的变化并允许孩子表达恐惧、悲伤和愤怒的情绪。同时,只让孩子知道他们应该知道的部分,尤其要提醒离异家庭的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讲前配偶的坏话,更不要把孩子作为传递敌对信息的工具,即利用孩子与前配偶的见面机会传递多种攻击、威胁、伤害前配偶的信息。父母亲要记住一个忠告:当你在向前配偶“射箭”的时候,这些“箭”首先射穿孩子的身体才会到达配偶那边。
其次,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当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后,子女和监护人相依为命,长相厮守,抚养者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以免受他人欺负,以自己固有的封闭模式去塑造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盲目地对他们进行所谓“定性”、“定向”培养,这在感情上尽管是可以理解的,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却是不利的。因为现代社会要求人才是全方位开放型的,只有让孩子走出去,多和同龄人相处,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因此,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特殊结构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应该使孩子的生活从封闭状态转变到开放状态中来。一方面,父母或监护人要维持严格、友善的管教,规定孩子的行为界限,多采用正面教育,避免溺爱和放任;另一方面,监护人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要尊重孩子,多鼓励,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二)重视学校教育
1.重视情感教育,关爱为先。童年情感的正常发展如果遇到障碍,失去爱、安全感和尊重的儿童长大后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对离异家庭的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和特殊的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使他们能获得来自父母之外的爱的补偿。学校要教育学生尊重特殊结构家庭的学生,鼓励学生和他们交朋友并给与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找到生活的乐趣。
2.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师要为特殊结构家庭子女创造良好的环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对他们做到有理、有方、有度。有“理”,就是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严要求,使他们明白严格要求的目的,是让他们进步、成长得更好;有“方”,就是要讲究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有“度”,就是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如针对他们的忧郁情绪,通过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情绪疏导;针对他们的家庭气氛疏淡和紧张,通过家访和各种内容的家长会,以融洽亲子关系和帮助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针对他们的不合群,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加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采取一切有针对性的手段来维护他们健康发展。
(三)加强社会保障
全社会要共同关心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的成长,首先要为特殊结构家庭子女创造一个没有偏见和歧视,和谐温暖的社会氛围。其次,政府要完善立法和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的物质生活和受教育权利。另外,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等的功能。街道和社区可以成立“家庭辅导站”、“父母学校”等教育组织,定期开展“情暖童心”等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的社会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美]谢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邹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2]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4).
[3]傅安球,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4]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5]邓长明,陈光虎,石淑华。隔代带养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对比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
[6]杜亚松,唐慧琴,包玉娟等。十类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卫生状况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6).
特殊儿童护理总结 篇五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陪护机器人;情感特征;产品设计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0-0116-03
Research on the Companion Robot Based on the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istic Children
ZHAO Fang-hua, YANG Xi, ZHANG Wei-wei, LI Hao(School of Architecture&Art Design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Abstract :Autistic children lack ability about getting along with people and learning actively , while the products for this group are more important increasingly. The companion robot, whit the intelligent design, provides a goo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he autistic childr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anion robot, and studies the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the children with autism, designs a companion robot with the color, shape, and the pattern of intera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sers’experience, then, makes a proposal for the design of the products the are used by the children with autism.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autism; companion robot;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product design
Internet :.cn
一、前言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于自闭症陪护机器人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探析,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自闭症儿童社交技能的训练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陪护机器人对于促进自闭症儿童的恢复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全球现有孤独症患者3500万,其中40%是儿童,中国孤独症患儿数达100多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该群体的数量逐年增加,他们的特殊要求也逐渐凸显出来,对自闭症儿童陪护产品的相关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陪护机器人在设计过程中,需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情感特征、喜好倾向和心理需求,根据这些情感要素进行设计,通过产品外观的色彩、造型、产品的功能以及交互方面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患儿产生亲切、轻松、愉悦、依赖等不同的心理情绪,并且要避免产品的色彩、造型给患儿带来失落、抑郁等负面的心理。使产品能够促进患儿注意力集中,激发患儿参与的兴趣,全面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二、自闭症儿童陪护机器人应用实例
国外应用于实践的机器人实例证实陪护机器人对于自闭症儿童治疗恢复起到有效的作用,大大改善其行为结果。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自闭症陪护机器人有3款。
第一,Nao是一款功能丰富的人形机器人,可以拟人讲话、做出动作,并且可以识别出人的面部和语音,为自闭症儿童克服社交障碍提供了帮助。(图1)
第二,Milo机器人通过语音、动作可以与自闭症儿童产生交流互动,造型拟人可爱,可提供给患儿一定的社会互动过程,培养其正常的沟通能力。自闭症儿童通过使用Milo机器人,有利于其顺利地掌握沟通技能。(图2)
第三,Leka是一个能够移动的球形机器人。患儿可以在无人看护下单独与 Leka玩耍。Leka具有声、光、震动等功能,促进培养患儿对四周围的感知能力,使其得以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图3)
以上3款产品各具特色,其共同点是造型及行为方式亲和、拟人化,都具备语音、图画交流显示的载体,且肢体设计都能与患儿产生良好的互动,帮助患儿取得更好的疗效。以此做借鉴,引入设计实例中,并对产品的色彩选择、造型及动作交互作出更为详尽的设计。
三、自闭症儿童情感特征研究
为使陪护机器人能够为自闭症儿童带来亲切、轻松、愉悦的感觉,营造适宜、富有安全感的环境氛围,从以下几点情感特征分析出发,为设计增添有利依据。
(一)感知觉障碍:一些自闭症儿童对光、噪音、触觉或痛觉等感觉刺激反应特殊,有些表现为过度迟钝,有些则反应过度敏感。因此机器人的色彩、造型需选用处于中等程度的设计元素,避免极端反应。色彩设计中可以通过研究自闭症儿童的色彩偏好应用到产品中,造型应选择简洁、轻松的体态,以满足自闭症儿童的情感需求,促进其治疗效果。
(二)社会交往障碍:自闭症儿童难以对父母或其他亲人产生依恋感,也不能建立伙伴关系,导致感情和社会互动方面困难,不能与人产生正常的沟通互动。因此针对该人群的产品设计中需要加入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应用模块,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掌握沟通技能。
(三)兴趣和行为异常:自闭症儿童很少主动追求事物,难有兴趣爱好;有些自闭症儿童伴有自伤行为,甚至伤害他人,这种行为伴有持续性,需要来自家庭和看护者的持续照料。因此陪护机器人的造型设计上应注重其陪伴性、亲和性,增强一定的安全感氛围。
四、设计实例
通过实例及情感特征分析,明确了设计构思的方向:一款适合自闭症儿童情感特征的陪护机器人。将该群体特殊的色彩偏好以及其情感特征、精神需求融入到设计的色彩选择及造型呈现中,探讨其在自闭症儿童陪护机器人设计中的思路和方法。
(一)以改善感知觉障碍为目的的配色选择
色彩对大脑产生重要影响,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活动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首次正式研究自闭症群体颜色感知的美国研究者Ludlow发现,如果用颜色(蓝色和紫色等)镜片覆盖文本将提高自闭症儿童的阅读速度高达13%。国内曹漱芹等人采用对偶比较法针对4-6.5岁汉语自闭症幼儿进行的颜色偏好研究中,发现自闭症幼儿在总体上偏好冷色,其颜色偏好的顺序为:绿、蓝、红、紫、橙、黄,其颜色偏好顺序显著不同于普通幼儿。
基于以上色彩偏好研究结果,结合患儿情感特征分析,机器人应尽量避免过于艳丽、强烈的色彩,亦不能色彩过于单调,呆板。其色彩设计在视觉、心理因素上要充分满足患儿的特定需求,寻找有利于患儿身心发展的色彩,达到舒适、明快、整体的形象呈现。如此提高患儿的对机器人的色彩敏感度,使其感知觉障碍得以改善。该设计实例中,为符合自闭症儿童色彩偏好,选用低明度的蓝色、绿色和粉色与银白色搭配,简洁明快,色调偏冷,使患儿得以舒适的视觉体验。(图4)
(二)以改善社会交往障碍、兴趣和行为异常为目的的造型设计
为了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障碍、兴趣和行为异常这些情感特征上的缺陷,那么在造型设计上应充分满足自闭症儿童的精神需求,提升机器人的形象吸引力和象征意义,以产生良好的交流互动。从机器人形象呈现、图片语音及动作的交互方式这三个方面对造型进行设计。
1.造型简洁亲和化
有研究表示,自闭症患儿之所以不愿意与外界交流,其中一个原因在于难以识别人类复杂的行为表情。但机器人没有太复杂的面部表情,自闭症儿童面对机器比面对人群时反应更为自然。因此,头部也采用简洁的形态并加以微笑的可爱表情,整体简化了机器人体态上的装饰,下身采用滚轮式移动方式,亦可降低制作成本,为自闭症儿童群体设计呈现出友好、亲和、简洁整体的小伙伴形象,以促进自闭症儿童更顺利地与机器人互动,逐步培养锻炼其沟通交流能力,该机器人造型方案如图5所示。
2.加强沟通互动能力的屏幕设计
根据2014年1月美国公布的《自闭症儿童、青少年的以循证为基础的实践》这一报告,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被列为有实证证实的、有效的循证实践之一。自闭症儿童在图片提示条件下对情绪的认知优于在语言提示条件下对情绪的认知,表明图片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情绪。因此设定陪护机 器人胸前的屏幕用来实施图片交换沟通系统,通过图片、视 觉符号和自然语言的刺激来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掌握沟通的技能,改善其社会交往障碍。
3.动作交互日常化
由于自闭症儿童面对机器人更为自然直接,陪护机器人的肢体动作设计尽量地满足动作种类丰富、能顺利地完成拥抱、手势舞蹈、举手等常见社交互动动作,为自闭症儿童带来情感关怀的同时,目的是培养促进自闭症儿童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周围进行正常的社交互动,充分地改善其兴趣和行为上的异常,扩展患儿的情感世界及兴趣范围。
五、总结
自闭症儿童陪护机器人作为一种工业性产品,情感因素的考虑应作为设计的重点,方案中陪护机器人的设计从自闭症儿童的情感特征出发,并结合自闭症儿童的色彩、造型偏好需求设计了新的设计方案。设计中除了对机器人的色彩、造型上的考虑,还应该对其材质、动作实现的方式以及用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开发出更加完善、科学的自闭症儿童陪护机器人。
参考文献:
[1]范晓壮。机器人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技能干预研究的综述[J].现代特殊教育(高教),2015(7).
[2]陈东帆,李睿强,韩琨。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11):1325-1328.
[3]王辉。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诊断与评估[J].现代特殊教育,2007(8).
特殊儿童护理总结 篇六
关键词 家庭系统排列 特殊儿童家长 心态 干预
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A
1 家庭系统排列理论的概述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课堂,也是解决个体问题的源头。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一生致力于个体问题源头的研究。海灵格对中国文化中的庄子哲学颇有研究,他将道家思想与西方的文化相结合,发展出“家庭系列排列”的治疗理念。“家庭系列排列”理论强调有共同的力量在家庭背后运作,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
人作为生存的个体,都是处于周遭的其他人、事以及物所构成的系统当中,并同时生活在多个系统中。一个小系统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在个体所处的系统中,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
家庭是人类延续下一代的产物之一。处于家庭这个系统中的成员相互影响,彼此“牵连”,就像是一颗苍天大树,树干将一个个树枝连起,彼此依存。 “家庭系统成员”不仅包括父母、孩子,还包括其祖辈(一个家庭的成员,往往因为上一代,或者更早的先人的特别情况,而导使自己的成长有特异的影响,而这份影响又会影响下一代的成长),以及被家庭成员剥削或是伤害的人,或是伤害家庭成员的人。如果家庭系统成员之间能够做到相互尊重、施受平衡以及遵守社群中的秩序,那么这个家庭就向着良性方向发展,能够延续下去。反之,家庭的组织或系统就会遭到干扰。其中的家庭成员就会承受“牵连”去维持自身的平衡。海灵格认为牵连是“重复着一个之前的家族成员的命运”。而很多“牵连”的开始,是儿童早期凭着对父母单纯的“爱”,企图接过父母的问题引起的。例如如果有家庭成员被排斥,那么这个家庭系统就不完整了, 这个成员的能量会扰乱系统中的平静。这个家庭中的成员就会受困扰,从幼年开始产生欠佳的行为、思想和情绪,并延续在其生命中。
2 特殊儿童家长的心态成因分析
由于特殊儿童身体上的缺陷,使得特殊儿童家长面临着诸多的困难,承受着沉重的物质和精神压力。这些压力长期积压得不到释放,久而久之就转化为对孩子、对家庭的不满或怨恨等负面心态,这不仅影响了家庭生活质量,而且极不利于特殊儿童的成长。特殊儿童家长的心态表现形式不同,有失落放纵型、轻松依赖型、紧张焦虑型和慌乱无助型等。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可归纳为两点:
2.1 接受但没有接纳
夫妻在孩子出生之前都对这位家庭成员的到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一旦发现孩子是有缺陷时,他们的心态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般来说可能会经过七个阶段:否认―自疚―困惑―恼怒―盲目求助―沮丧―接受。虽然在顺序上或是停留时间上各有差异,但是当一切的尝试和希望都落空时,大部分人最终都会接受孩子残疾的事实。
但是“接受”并不等同于“接纳”。一些家长虽然接受残疾,但是仍然坚信会出现奇迹,期望值过高;有些家长过于保护孩子不被伤害,限制孩子出外及交友的机会;更有些抱着认命的心态,在保证孩子生理需求之外就任其发展。之所以出现以上这些情况,是因为家长还没有完全接纳。这里“接纳”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家长的自我接纳。所谓自我接纳,就是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但是特殊儿童家长会觉得有这样的孩子是永远也抹不掉的阴影,从而从根本上否定自己。另一层是对特殊儿童的接纳。接纳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残疾的现实,而是理解、倾听和欣赏孩子,真诚地接纳儿童原本的内在。
2.2 缺乏有力的支持系统
当压力产生时,人不是消极被动的去接受各种压力源的影响,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充分调动现有资源,寻求新的资源去应对各种压力。影响特殊儿童父母压力最重要的一项变量就是应对资源,其中包括社会支持、夫妻关系等各方面。但事实上,特殊儿童家长所获得的应对资源是非常匮乏的。从物质支持上说,虽然残联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应的补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殊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巨额的康复训练费用和未来孩子的生活保障仍然是家庭的重要负担。从精神支持上看,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度、夫妻感情的幸福度等都会影响压力的产生。特殊儿童的降临无疑为一个家庭带来了压力。首先要面对的是否获得家里长辈的理解。老人家可能无法接受现实,常常埋怨或指责儿子(媳妇)或是女儿(女婿),这样家庭的融合度会降低。其次是夫妻的问题。一般特殊儿童家长有一方都会专职照顾孩子,另一方去维持生计。无论是照顾孩子还是出外工作,都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往往双方缺乏沟通,互相埋怨,夫妻感情的幸福度不高。
3 特殊儿童家长心态干预指导
根据海宁格的观点,家庭中的成员之所以出现了负面的心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存在的家庭整体系统出现了问题。只有家庭成员之间融合,这样家庭的能量才就能够恢复。
3.1面对孩子――天下无不是的孩子
孩子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所有的孩子都属于某个特定的家庭系统。家庭和亲族都渴望着连结和平衡,无法容忍成员被排除,否则的话,后人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承受以及延续前人不幸的命运。特殊儿童就是家族命运的承载者。当家长指责或埋怨孩子时,这种指责是不公平的。唯有接纳孩子,才能让家族中的后人不再受到牵连。如何接纳孩子呢?(1)理性的看待孩子。孩子是家长爱情的结晶,无论他(她)是否有障碍,都是我们家庭中的成员。我们客观地看待孩子的障碍。不要盲目乐观,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值;也不过分悲观,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康复和教育的机会。(2)减少特殊关照。家长出于补偿、内疚或是怜惜,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为他们安排好一切,连穿衣、扫地、吃饭等这些简单的事情也包办;另一方面过多的保护。减少孩子与正常小朋友接触的机会,以免孩子遭嘲笑或伤害。溺爱或过多保护对孩子的发展无利,无形中也给家长自己增加了负担和压力。特殊儿童首先是儿童,他(她)们有发展的潜能,应当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尊重孩子合理的意愿和感受,多创造交往和学习的机会。(3)提供资优教育。不要花太多的精力和期望放在儿童弱项的培养上,这样会让你(们)和孩子体会到挫败感。要认识到特殊儿童的缺陷之所以能在某种程度或方面获得补偿,正是因为每个特殊儿童存在缺陷同时也存在着发展的潜能。补偿缺陷的更深层的内涵就是特殊儿童潜能的发挥。家长要扬长避短,挖掘和发现孩子的特长,提供相应的资源培养其兴趣,为其优势的发挥提供展现的平台。
3.2 面对家庭――让爱流动
家庭系列排列理论的精髓就是家庭动力。家庭中出现的诸如离婚、遗弃等问题是由于家庭系统中的动力受到破坏。要恢复家庭动力系统就要遵循爱的法则。爱是一种情感纽带,在家庭系统成员之间相互流动着,相互联结着,它是一种隐藏的,但却神奇的力量。一旦爱不能流动,那么维系家庭系统成员间的力量就受阻。让爱重新在家庭或组织中流动,不把伤害再传递给无辜的下一代。那家庭成员应该如何做呢?(1)正视问题,共同担负。家有特殊儿童面对的问题会很多,从儿童的生活照料到康复训练,甚至是未来的安置都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难题。这道难题光靠家庭成员中某一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产生时逃避、忽略或是推诿,可能在短时间里可以缓解焦虑等负面情绪,但是实质上问题仍未解决,累积时间长了,就会成为家庭中难以解决的顽疾,阻碍家庭动力系统的流动。唯有家庭成员共同担负特殊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责权共享方能形成合力,推动家庭能量的运转。(2)减少指责,增加对话。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承受着压力。在家照顾特殊儿童的一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每天和孩子待在一起,照顾起居和训练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在外打拼养家的一方,也要承担工作和人际交往的压力。家庭中的双方要互相体谅对方的不易,家庭中缺少了任何一方的付出,都会产生滞留的状态。家庭成员应该通过增加对话的方式,而不是相互指责来宣泄自己的压力。人承受压力是有限度的,如果一方承担的压力过限,那就可能出现一方能量的停滞。家庭成员不仅要爱孩子,也要关爱彼此,不要因为孩子的问题而忽略了对彼此的爱,只有让爱流动起来,才能增加理解和体谅,真正缓解彼此的压力。
3.3 面对自己――释怀和善待
在海宁格的看来,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肩负着家族延续的重任,同时每一位成员都是家庭动力的推动者或阻碍者。家长为了维持家庭系统平衡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如何才能让这些压力转化为正能量而不是阻碍家庭发展的阻力呢?那就是家长要真正的面对自己,善待自己。特殊儿童家长往往把关注点过多的聚焦在自己不足上,虽然他们大多数都接受了孩子残障的事实,但是并未对自己释怀,总是自责、怨恨甚至放弃。(1)学会欣赏自己。不要总是关注自己的不足,应该多寻找自己身上的优点,给予自己多些正面的积极评价。你并不是罪人,相反你是家族中牵连者,你承担着整个家族的延续重责。(2)善待自己。留一点生活的空间给自己,不要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一切。在家庭系统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序位,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序位空间,你压得的太紧对孩子无益,对你的身心更是极大的伤害。偶尔让自己透透气,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回归自己的序位是非常重要的。(3)寻求释放压力的途径。家长可以采用自助和他助两种途径合理调适自己。所谓“自助”就是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缓解压力。如记日记,每天利用一点时间记录自己一天的心情故事,这样做一可以释放你的压力,同时也可以记载儿童成长的点点滴滴。还可以通过听音乐、画画、做家务等方式来调适。当自己无法调适的时候,就可以求助于专业人士,通过系统的治疗来帮助你缓释负面压力。你是自己生命的主宰,你紧握着生活的方向盘,只有掌舵的你真正面对和接纳自己,才能驶出困境。
家长在特殊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长的心态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学校、社区等也是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对于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必须与多重水平的影响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建立有效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海宁格。谁在我家: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2]唐亮。调整家长心态 促进聋儿康复[J].现代特殊教育,2007(11):39-41.
[3]陈秋生。谈谈开展特殊儿童家长工作[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8:459-461.
特殊儿童护理总结 篇七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我”做起,切实为特殊群体儿童创造一个良好地生活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主题口号:“爱心守护 亲情永驻”
三、活动对象:各中小学特殊群体未成年人
四、目的意义
本次关爱活动以帮助“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特殊儿童”弥补感情缺失为目标,以全校全员参与关爱“特殊儿童”为重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特殊儿童的需求,为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构建学校、社会合力共育的模式,让这些孩子充分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五、活动安排
1、各校组建一支“关爱特殊群体儿童”志愿者服务队。
2、发放一份“关爱特殊群体儿童”倡议书。让全校师生共同关心、关注、关爱特殊儿童,努力为特殊儿童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3、召开一次“关爱特殊群体儿童”座谈会。切实了解特殊群体儿童的内心需求,为这些孩子办些实事。
4、针对特殊群体儿童开展一次作业辅导、一次兴趣活动、一次两地书亲子情活动。
六、活动报送材料要求:
1、各校报送“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名单一份。
2、“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座谈会、一次作业辅导、一次兴趣活动以及两地书亲子情活动只报送图片资料,图片下请附上文字说明。
特殊儿童护理总结 篇八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城市转移,做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由于条件所限,一些农民工子女无法随父母进城,留在了农村,以及离婚率逐年上升,社会产生了大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称为特殊群体)这是社会发展前进中的问题,如何关注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新课题。这也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____县教育系统关工委从____0年开始就对全县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及监护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分布广泛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6992人,其中留守儿童1368人,占3.7%;单亲或双无亲学生1738人,占4.7%。即特殊群体儿童3106人,占学生总数8.4%。分布在全县城乡中小学。
(二)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监护方式多,但监管无力
调查显示:单亲、留守儿童主要有四种监护方式。一是单亲监护占34%;二是隔辈监护占59%;三是亲属监护占3.8%;第四种极少数是同辈监护。
隔代教育力不从心,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不能适应学生的成长。由于监护人多数年龄偏大(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在50岁左右),而且文化水平较低,生活方式、思想教育观念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沟通。大多数监护人不能辅导或身体不好,在学习上无法切实有效的帮助辅导,45%的学生学习成绩偏下,成绩优秀较少,40%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加之缺乏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能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
(三)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受损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及单亲家庭的影响,父母与孩子沟通少、交流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而且监护人重养轻教,久而久之变得精神空虚,沉默寡言、内向孤僻,与同学很少交流,部分人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甚至变得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说谎、打架、好吃赖做占25%。
单亲家庭学生,由于父母离婚、家庭破裂,使儿童在需要父母之爱的成长关键时期,失去了这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对儿童是一种巨大的从未有过的冲击和伤害,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势必带来严重的影响。这样的学生往往感觉低人一等,并产生严重自卑心理,表现对未来没有追求,学习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单亲或双无亲家庭学生在内心深处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他们往往出现更多的敏感和多疑心理,精神紧张、不稳定,上课精神不集中开小差,有的还形成了极端性格。
(四)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行为偏差
处在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儿童少年本身行为自律能力很差,多数监护人忽视对孩子行为的正确引导,只要孩子的行为不是大的过错,一般采取认可态度,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以“不出事就行”为最大安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常常走出家门,有的走进网吧,沉溺上网和电子游戏。再交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朋友,于是吸烟、喝酒,甚至早恋、,有的还走上了犯罪道路。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钱,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
(五)现在的学校并没有特别注意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难以沟通配合,大多数家长半年或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也未向老师了解过子女的情况,即使了解也是鞭长莫及。
单亲和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辅导。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对这个特殊群体进行心理教育、生理教育、安全和法制教育。
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完善学校教育
1、建立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档案和家庭联系卡加强管理。以校为单位建立档案,准确掌握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的个人信息,记录品德、学习、行为,并建立谈心制度。黄沙中心校为154名留守儿童和183名单亲学生建立了档案,成立了帮扶单亲和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分析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采取针对性措施帮扶每一个人,力求对特殊群体学生在心里上给予关爱、生活上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指导帮助,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达牛小学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通过开设亲情电话、实施家访制度与单亲和留守儿童的父母交流沟通,每半月向与其监护人询问在家表现以及思想动态,成立了心里辅导站,对所有特殊群体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2、开展关爱单亲和留守儿童帮扶系列工作。一是对特殊群体学生实行定人监护。黄沙中心校实行“大拉小手”、“五老”分片包干、党员“一帮一”对单亲和留守儿童实行“照”、“管”、“教”。张复兴在活动站一直担负单亲和留守儿童家长职责。给单亲和留守儿童买书、买学习用品,辅导功课、个别谈心,有病给找大夫、买药、输液直至孩子病好。使叶婷婷等5名单亲、留守儿童没有失学;桓洞老教师姜兴华、刘继香帮助父母离异的双胞胎胡双、胡倩没有失学,一天比一天进步。二是交朋友,洪家学校
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学校领导就是她们的亲人,日常活动生活格外照顾,课外辅导吃“偏饭”,使班级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三是“手拉手”,台南中心校开展五老“大手拉小手”和学生“手拉手”关爱特殊群体,为安力坤治病捐款3000余元,全校无一人失学。四是关爱。____二中还成立了“爱心超市”,衣物和学习用品随用随取。有难大家帮,使特殊群体学生“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为他们架起幸福快乐成长的桥梁。 3、开展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心”。逸夫小学、韭菜台、会山等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对特殊群体学生加强心理教育及疏导,减轻心理压力。配合班主任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健康和积极向上的意志和品质。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各种活动,缓解学习压力,增添他们乐学、爱学的良好情绪。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他们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开展寓教于乐的道德实践活动,培养特殊群儿童明辨是非与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5、建立学校寄宿制。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儿童可到寄宿制学校寄宿,给他关爱,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突出家庭教育
1、要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树立孩子健康发展需要家长全面关怀的理念,重视对孩子全方位监护。
2、确定好监护人,注意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
3、外出打工父母或单亲父母,尽可能与孩子多联系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全面发展。
(三)注重社会教育
1、县政府、乡镇、村组及妇联有关部门重视对单亲和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应专项部署单亲和留守儿童工作,并纳入均衡发展目标之一。
2、倡导党员干部和社会热心群及“五老”担当义务辅导“家长”关爱每一个单亲和留守儿童。
3、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开展文化建设,让单亲和留守儿童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4、以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学校为主体,吸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参与,成立“乡镇单亲和留守儿童关护领导小组”,及时总结布署推广典型,寻求解决单亲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好方法、好举措,发挥行政教育部门和学校主力军的职能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还处在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单亲和留守儿童的责任感。
1、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及失去双亲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性问题,单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解决,需要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齐抓共管。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管理体系。
特殊儿童护理总结 篇九
在论及中国青少年权益维护和犯罪预防工作中,我们不能不将视角转向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当今典型的社会现象和需要特殊关注的弱势群体。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我国共有2亿农民工,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左右,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与其未成年留守子女的分离,由此而形成了高达20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未成年人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他们的父母能够在1至2年内回家的仅占38%,2到3年内回家的占36%,而3年以上的达到26%。在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中,多数是与老人生活在一起,有4.9%的孩子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境况不仅涉及到个人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犯罪率的控制和社会治安的稳定,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众多的调查表明,人数庞大的留守儿童身上明显体现出四类突出问题:一是由于亲情缺失,多数留守儿童心理存有障碍,出现了胆怯、懦弱、孤僻、任性、偏执、抑郁等不良心理现象;二是由于教育不够,许多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无法保证,即使在读学生不少也是厌学情绪日益加深,学习成绩普遍偏差,有这样那样的不良行为习惯;三是由于监护不力,留守儿童人身安全问题突出,被不法行为侵害的案件和人身意外伤亡事件屡屡发生;四是由于生活贫困,不少留守儿童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不到满足,从小就从事与身体不相适应的体力劳动,身体状况令人担忧。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离不开来自父母的悉心照料和呵护,而由于其父母长期出门在外,陷入想管管不到的困境,而其他亲人又常常陷入管不好甚至不愿管的状况,导致这样的结局发生:一方面,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维护,侵犯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所闻,另一方面,可塑性极强的留守儿童又极易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多发群体。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的中国现象,无疑已成为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和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这么说,中国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控制,中国社会治安长治久安乃至于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并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加紧构建基层全方位监护网络和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城市实行教育平等,让留守儿童到父母务工的城市与城里的儿童一起学习;农村创造出了家长制、学校寄宿制、邻里互助制、第二监护人家长学校等好的经验和做法,努力让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有人维护,文化学习有人辅导,日常生活有人照料,心理困惑有人解答,行为习惯有人关注,并开始形成了全社会齐心协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良好格局。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青少年权益维护和犯罪预防的重点群体,自然应当引起从事青少年教育保护的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我们应当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深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特点和科学对策,以富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和研究成果,奉献我们的一片爱心,体现我们的科学精神和社会价值,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