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企业工业旅游【通用6篇】1-16-11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下是www.kaoyantv.com爱岗敬业的小编枫帮助大家分享的6篇企业工业旅游,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企业工业旅游 篇一

企业工业旅游【通用6篇】1-16-11

世界著名旅游院校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经验可供我们借鉴。美国康奈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等方面充分体现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校内就设有实习酒店,不仅满足学生动手实践的需要,同时也能让他们熟悉管理工作,培养管理能力。瑞士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非常强调实践教学,边教边做,理论与实践各占一半,力求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饭店工作的技能。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广受世界知名旅游企业的青睐,很多学生都成为业内翘楚。

当然,大多数高职院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通过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可以弥补实践环节的短板。一方面,可以从旅游企业引进人才从事专职或兼职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把课堂外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的培养上,还需注意能力的提升,如外语教学要改变目前多数学生的“哑巴”英语的状况,培养他们的开口能力、英语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接待过程的情景教学实现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

中文表达包括口头和书面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多让学生锻炼,如让学生熟悉企业相关文书的起草并练习。给学生开口的机会,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他们在对案例的分析中熟悉实际问题的解决方式,提高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二)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践环节,全方位培养学生

目前许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多建设有自己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熟悉旅游行业是大有裨益的,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一些实习实训基地质量不高、仅仅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不注意对他们的指导和教育,过度使用实习生,使他们对企业乃至行业心存恐惧,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另外,部分实习指导教师不熟悉企业情况,无法有效跟企业沟通,给予实习生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实习过程中困难重重。

为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建立继续教育机制,让教师以进入企业挂职、调研等形式补上实践这一课,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在实习期间可以尝试聘请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老师,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虽然都在服务一线,但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观察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分析判断吸收其中的养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企业工业旅游 篇二

一、由来与背景

(一)行业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当务之急,也是国家中长期培养的战略目标。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对旅游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高质量旅游从业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众所周知,旅游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在一线服务与管理,面对旅游业对人才的渴求,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既符合行业要求,又有潜力成长为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的骨干力量,这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力求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国际教育的启示

校企联合培养职业人才的教育模式是国际教育的一条主线。从各国的诸多职业教育模式看,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式”还是日本的“产学合作”,无一不为我们高职教育模式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具体到旅游类专业教育,例如,在加拿大,开办旅游类专业的学校与旅游行业、旅游企业构建紧密的合作统一体,使学校与企业不断融合,有的形成教育集团,学校不断地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以满足旅游行业和企业的用人的需要,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确保了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的“三赢”。

(三)改革发展的推动

2011年10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推进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举办方、学校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公办高等职业学校在坚持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同时,鼓励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议事制度,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运行机制,增强办学活力。

具体到旅游职业教育来讲,国内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已经颇有建树。通过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鼓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鼓励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升教学效果。

二、愿景与行动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送来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近年来,我们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区的旅游业内企业进行调研,其范围包括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饭店、景区、旅行社)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和会展公司,了解行业对旅游人才需求的要求。

旅游行业普遍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识面广、吃苦精神、善于自我平衡的心理素质。饭店行业还要求:掌握酒店管理和操作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旅行社要求:旅行社管理和操作的基本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较高的导游服务水平。景区要求学生:掌握景区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基本的地理地质气象等知识。会展管理则要求有初步的策划设计能力、营销能力。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立足于与企业联合培养,校企合作将企业的诉求与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贯彻“从黑板上走下来,从教室里走出去”的方针。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入校后学生首先学习专业技能课、进行专业思想的培养,学生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行业和行业素质要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稳定专业选择,树立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的思想,为他们今后在旅游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第二、走进相关旅游企业对学生进行行业认知教育。通过实地参观,岗位了解、行业专家讲座、模拟实际操作以及讨论交流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更好地推进下一阶段的学习与实践。

第三、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专业知识教育与企业实践结合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融入就业角色。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高对理论的认识,提高专业技能,为更好地走向就业奠定基础。

第四、在后续的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有了前期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他们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过程,对旅游行业有了清晰的了解,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定位。

三、成效与思考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工学集合”的模式下,教师除了以教师身份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还扮演着酒店经营者、景区管理者、旅行社管理者的角色;企业管理者则成为学生的教师甚至是教师的教师;学生则更早的融入企业,成为优秀的服务者和基层的管理者。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在运作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合作共赢”。具体说来,这种模式留给我们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一)为“双师”队伍建设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专业教师的培养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对高校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专业教师应产生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之上,专业教师应素质更高,层次更高,因此培养难度更大。校企的深度合作,使教师的企业职业素养和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理论素养得到了同步提升,从而为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二)构建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要顺利开展,必须以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为保障。学校与企业需要在责任与义务的双重约束下更好地衔接与配合,促进人才培养,保证教学秩序。

(三)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旅游业要求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双强的实用型人才。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并将所学原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这就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能提供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实习基地建设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安全程度高;二是专业水平、管理水平、文化氛围好;三是育人环境良好。

(四)加强校企双方的交流沟通,努力实现“共赢”。

企业工业旅游 篇三

关键词:十堰市;旅游企业;招聘难;策略

一。 十堰市旅游企业员工招聘难现状

进入“十二五”以来,十堰市旅游业的发展质量、规模档次、综合效益和服务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提升。伴随着旅游业高速发展,十堰市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也在迅速增加。目前全市拥有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约10万人,星级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三类企业从业人员占总人数的50%,企业旅游人才缺乏,员工业务能力和学历层次较低,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高层次人才不多,尤其是旅游景区规划、经营、管理、培训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缺乏[1]。十堰市旅游企业每年都会面向社会招聘大量的员工,但从目前十堰市旅游企业招聘情况来看,企业对员工需求总量较大,却普遍出现了“招聘难”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对十堰市部分旅游企业员工问卷调查后得知,45%的旅游企业员工认为薪酬福利过低导致招聘难,26%的员工认为旅游企业对员工要求过高导致招聘难,18%的员工认为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导致招聘难,还有11%的员工认为一流旅游企业对其他企业的人才侵略导致招聘难。详情见图1。

二。造成十堰市旅游企业招聘难的原因分析

(一)旅游企业薪酬福利低导致招聘难

薪酬是旅游企业付给员工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福利等外在的报酬,是看得见并拿得到的财富。首先,人们在职业取向上往往是利益的牵引力大于对职业喜爱的程度,没有吸引人的高工资待遇难以激发人们的兴趣;其次,旅游企业对一些有能力的旅游人才,往往不注重选拔与职位设计,没有解决他们对个人价值实现的迫切愿望。最后,很多旅游企业岗位比较辛苦,工作环境差,待遇一般,不能够令广大求职者满意。

(二)旅游企业对旅游从业者要求过高导致招聘难

旅游企业对旅游从业人员要求较高是由于许多企业都要求员工有高学历和工作经验。应聘人员大多都是再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再就业人员学历普遍不高,而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旅游企业担心员工“跳槽”,从而提高入职门槛。目前旅游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员工经过培训,在企业学到了一些经验就跳槽,之所以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是由于这些企业在培训方面存在不足。旅游企业用“挖人”来解决“跳槽”问题,从而放弃培训。旅游企业放弃员工培训容易挫伤企业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导致招聘难

十堰市大部分中小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薪金制度、调动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而在员工激励、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关注不够[2]。并且人力资源管理是后台式的,即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一个内部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支持,而对公司所经营的业务缺乏深入了解的机会,缺乏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洞察力,无法与企业结合起来。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也只能是事后的一些修补措施,而真正的人力规划也成为一种想象,根本无法有效实行。这种滞后于实践的管理模式,也注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无法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部门,比较难顺利开展招聘工作。

(四)一流旅游企业对其他旅游企业的人才侵略导致招聘难

十堰市旅行社员工流动性大,人才流失严重。行业内的人员流动现象突出。在其他行业,正常的人员流失一般在5%-10%左右,而旅游企业员工的流失率竟高达20%以上[1]。2011年十堰市旅游局对旅行社人力资源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持有国导资格证人员861人,目前已不再从事导游工作的有近220人,占25.6%。其中,资格导游的流失率为45%,初级导游的流失率为6%,中级导游的流失率为15%,高级导游的流失率为10%,特级导游的流失率为37%。人才的高流动性和高流失率为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员替代,招聘员工的成本增加也令旅游企业苦不堪言。

三。有效解决十堰市旅游企业招聘难的应对策略

(一)旅游企业应该建立内部激励机制

据笔者实地调研得知,员工对物质奖励的要求较高,尤其是金钱奖励。其中,41%的人认为旅游企业员工的金钱奖励应每月不少于500元,38%认为应在500~1000元之间,还有21%认为应在1000元以上。如果按旅游企业人均月工资2000元计算,奖励幅度应在月工资水平的30%左右。与此相对应,员工认为小的、非金钱的奖励没有吸引力的占58%。事实证明,只有将企业的效益与员工个人利益紧紧捆绑起来,与薪酬挂钩,建立合理的内部分配制度,才能真正调动旅游从业人员的积极性[3]。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旅游人才的就业观念,不仅仅重视工资,也还注重发展空间的提升与发展。一方面旅游企业用高薪增强员工的职业归属感,保持员工的斗志,达到旅游企业经营目标;另一方面,旅游企业不能只靠薪酬来笼络旅游从业人才,要在适当的基础上进行有差别的薪酬制度。我国山东某旅游企业采用差别薪酬制度,企业员工的工资存在明显差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其他旅游企业相比,更能吸引旅游人才。酒店的薪酬差异制度会使他们更加有归属感和实现自我价值。薪酬的差别只能留住部分人才,只有将这种薪酬差异制度和合理的升职制度互相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吸引和留住人才。

(二)旅游企业要重视和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在知识经济竞争时代,旅游企业不仅要从本企业的利益出发,还要从员工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笔者从十堰市部分旅行社了解到,旅游企业对旅游从业者的经验尤为看重,它是员工招聘时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对新加入旅游企业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和业务指导,对老员工要不断学习深造,建立起企业与员工的相互信任,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企业理念,增强企业价值观念,有益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虽然旅游企业在培训上增加了成本,但它给旅游企业带来了劳动效率的提高。就企业而言,对员工培训得越充分,对员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发挥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竞争说穿了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去培养人才,才能有效解决“招聘难”而不是直接寻求有工作经验的人,一味去其他企业“挖人”,忽视培训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三)旅游企业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规划

现代旅游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规划,实行科学规范的后备人才培养制度。旅游企业只有采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才能有效解决招聘难的问题。就十堰地区的旅游企业而言,大部分旅游企业都采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没有系统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规划体系。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规划体系直接影响着整个旅游企业的运营状况,它包含人力资源的规划、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员工招聘、后备员工、员工奖励、绩效考核、职位的变动等工作,直接影响着整个旅游企业的经营、体制设置及企业管理者决策。作为十堰市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者,只有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规划,建立与本企业相适应的选拔、提升、薪酬、招聘等制度,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实施,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企业人力资源和总量需求平衡,实现人员的合理优化配置。如图2所示。

(四)旅游企业要重视人才与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旅游企业发展迅速得益于高质量的旅游人才。人才是一个旅游企业的支柱,只有重视企业人才,防止人才流失,旅游企业才能又快又好发展。首先,关心人才就是企业管理者平时要多和他们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重视他们的才华,让他们有更多的施展才能机会,令他们不会觉得“屈才”;其次,要尊重他们,在工作中要给予大力支持,在生活上给予照顾,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优势;最后,给他们提供优良的待遇,例如工资福利、住房、医疗保障等一系列措施,稳定旅游人才,有效避免优秀旅游人才的外流。企业文化是旅游企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是十堰市旅游企业竞争取胜的立足点。它对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带有导向功能,形成企业独有的价值观和目标。十堰市旅游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提高企业自身形象,加强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吸引大批优秀旅游人才前来本企业招聘,可以有效解决旅游企业招聘难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十堰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Z].十堰市旅游局。2011

[2]郝丹璞。关于当前十堰市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101-105.

[3]孙泽厚。X低效率理论与企业内部激励制度[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2000(04):29-32.

基金项目:湖北省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度校级青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2C01。

作者简介:

企业工业旅游 篇四

【关键词】 旅游;经济特征;旅游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在当前旅游经济作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怎样使旅游业的服务更到位成了国家关注的重点,也成了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旅游业是服务行业、窗口行业,只有在人与人连接的这一环做好工作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增加收益。然而,最直接的提高服务质量的做法就是提高员工的素质,这就需要从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出来。本文针对思想政治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业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特征做好当前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以谋求旅游企业更长远的发展。

一、旅游经济的含义及特征

旅游经济是指由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引起的,旅游者同旅游企业之间以及旅游企业同相关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相应的吃、住、行、游、购、娱乐等服务,而旅游者给付一定报酬,从而形成了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旅游企业为安排好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需要同有关其他企业或部门发生经济联系。这些经济联系便构成了旅游经济的内容,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一部分。旅游经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具有人文性、服务性、文化性、传播性等方面。

由此可见,旅游经济不仅要处理好本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而且要处理好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工作,还需要同各个行业达成一定的协议才能够正常运转。只有将这些复杂的关系都处理好,才能够在旅游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一个企业的理念、办事作风成了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

二、体现旅游经济特征,做好旅游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把旅游经济特征体现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坚持以人为本,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人性化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处理各项工作的首要条件,对于旅游企业来说,人才是企业能够发展的关键环节,人事工作也是企业需要面对和认真处理的重要问题,因此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显得格外重要以及迫切。旅游企业的领导需要注重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对于游客应该秉承着“顾客就是上帝”的原则,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从多方面了解群众的需求,并且尽最大可能的满足游客需要;第二,在企业中也不能忽视员工的主体地位,应该在企业内部树立“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干事业,以寻求企业更好的发展机遇,只有肯定员工的价值才能够真正从内部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针对如何更好的为游客服务,应该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展开员工之间的讨论,让大家真的认识到正是因为游客的光顾他们才能获得工资报酬。应该教育员工时刻谨记为顾客服务的宗旨,规范自己的行为,每个人都代表企业形象和企业风气,彼此之间应该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在服装、仪表和语言规范等方面都应该严加要求,定期进行考核和培训,真正提高员工的素质。

同时,不能忽视员工的思想状况,应该及时进行员工的个人情况普查,了解员工的不满、困难等,为员工排忧解难。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员工的精神压力极大,身体状况也承受着重压,这个时候更应该了解员工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领导层要及时进行慰问和下发福利,从多方面帮助员工度过难关。

2、大力建设企业文化,围绕文化性特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旅游企业是传播文化、展示文化、销售文化的实体,旅游行业最具有潜在价值的就是文化内涵,也可以说旅游是最典型的文化产业。企业文化和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虽然有区别,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联系,那就是二者的作用对象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行为,并且二者的目的都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应该手握企业文化这把剑,让其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展开的利刃。

具体应该将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可以建立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从领导部门开始进行培训,同时拨出专门的资金对企业文化的发展进行投入,以促进企<www.kaoyantv.com>业文化的确立以及快速发展。之后对确立的企业文化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广告等形式宣传旅游景点,也就是通过广告语、广告片等逐步渗入消费者的思想,将企业文化作为载体,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3、坚持诚实守信,围绕传播性特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诚信,是立业之本,无论哪个产业都应该对消费者讲诚信,只有诚信才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旅游业,作为服务游客的产业,开拓市场最主要也是最有效果的手段就是口碑传播,只有真诚、优质的服务才能够取得游客的信任。如今,众多旅游企业越来越重视营销传播,通过广告策划、电视宣传片等对景区进行宣传,大量的投资使得景区内的服务质量大打折扣,他们正是忽略了优质的服务会带来推销的效果。例如,九寨沟等景点的游客增长空间已经不大,发展的后劲需要诚信和提高服务质量来获取,只有在企业内部开展诚信教育,让游客了解到企业内部最坚守的原则才能够建立起一个诚信体系,通过口碑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也不能忽视诚信监督机制的设立,应该在景点内设立游客意见箱,同时让员工互相监督,并且对上报的消息及时进行处理。

4、树立榜样,围绕示范性特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抓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忽视样板的力量,应该通过树立典型模范作为样板来带动整体员工的思想素质的提高。在企业内部,可以从领导层和党员员工两方面来树立典型。

首先,要体现人人平等,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该起到带头和表率的作用,不能让员工产生负面情绪,一个领导的思想水平和行为方式是影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开展的关键因素。领导应该树立廉洁、勤政的思想,一心一意为员工谋福利为企业谋发展,用良好的作风感染员工,并且平等地对待员工,这都会影响到员工对待顾客的态度和行为。

其次,不能忽视党员员工的带头作用。应该大力实施“先锋工程”,把诚实公正、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等先进的思想道德融入党员员工的实际工作中,融入服务游客的每一环节,让党员在普通员工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按照“建好一流支部、带出一流党员、提供一流服务、树立一流品牌、展示一流风采、创造一流业绩”的目标,狠抓党员先锋示范体系的创建工作。

除去以上几点特性之外,旅游经济还具有复杂性等特点,正是因为接触的人员复杂,所处的环境复杂,队伍的构成复杂等多方面的因素更应该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做好统筹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以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只有把企业的未来着眼于现在,才能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不断解决问题,不断获得突破。

总之,旅游业的兴盛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每个旅游企业都应该承担起这一份责任。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逐渐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多聆听游客的需求和员工的反馈,及时对工作进行修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企业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剑。浅议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能[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06.

[2] 安明福。论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5.

[3] 徐晓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促进和谐企业建设[J].企业家天地,2009.05.

[4] 唐晓纯,张星联。公共安全问题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5.24.

企业工业旅游 篇五

会议传达了省农委、省财政厅《关于申报全省乡镇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吉农企字〔2012〕36号)文件。要求全面做好今年乡镇企业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坚持投资带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使用原则。

会议提出了申报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的申报条件:

1.对省政府2009年命名的22个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进行重新评审,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农产品加工区进行考核评定;

2.农产品加工区范围在5平方公里以下,区域内90%以上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或相关企业;

3.农产品加工区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利税5亿元以上或出口创汇1.5亿美元以上;

4.农产品加工区内具有全省农产品百强企业1户以上,所有产品必须符合“三品一标”的标准(绿色、有机物、无公害和地理标识),生产的农产品加工产品具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以上;所有企业通过良好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和ISO系列等国际质量、环境标准体系认证;

5.农产品加工区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明晰、产加销及其服务性企业完备,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环境与产业体系;

6.农产品加工区无重大生产事故;

7.农产品加工区有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企业和农户提供服务,带动农户能力10万户以上,大宗优势农产品订单加工占加工总量的80%以上;

8.农产品加工区具有良好的吸纳农民就业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9.农产品加工区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变电所、供暖、通讯等基础设施健全,建设良好,区域内 “七通一平”的建设标准较高,能够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2011年度基础设施投资在1亿元以上;

10.农产品加工区的管理规范,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制定了独立的优惠政策和发展规划。

会议还提出了评选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的要求:

1.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企业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利税率达20%以上,创新产品及技术性收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在30%以上。

2.企业具有技术创新意识,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创新战略或创新规划,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在5%以上。

3.企业具有较完好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拥有健全的技术研发机构以及创新组织管理机构。

4.企业具有良好的培育和吸引人才机制,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创新激励机制。

5.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60%,银行信用好,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6.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7.领导班子整体素质较高,具有较高的学识和优秀的品质,年龄结构合理。能够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班子成员无重大违纪行为。

会上传达了农业部《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市(州)要按照文件规定,认真开展创意精品推介活动,并于4月15日前将参赛作品报省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会上传达了农业部办公厅、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农办企〔2012〕4号)文件。要求各市(州)按照文件规定,认真开展创建活动,并按规定将示范县和示范点的申报材料以及相关资料(光盘)一式三份于8月10日前上报省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会上传达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2年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推介活动的通知》(农办企〔2012〕3号)文件。要求推荐出的乡村应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乡村为单元,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推荐出的乡村要功能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品牌知名度高,具有很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其魅力要体现在多元的产业功能,独特的村容景致,良好的精神风貌。

马成武局长提出2012年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工作的思路是:乡镇企业方面,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推进区域合作、培育产业集群、构建服务体系、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创业等工作,推动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方面,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为依托,坚持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并重,加快技术创新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争取政策支持,完善公共服务,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方面,根据区位、经济、环境及民俗等因素,以“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等四大区域为重点,加强科学规划,实施分类指导,引导规范建设,强化部门合作,突出公共服务,丰富和拓展休闲旅游农业功能和文化内涵。工作目标是: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800亿元,同比增长15%;乡镇企业增加值突破174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同比增长17%以上;实缴税金突破130亿元,同比增长15.4%以上;从业人员达到259万人以上,同比增长1%;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500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以上。

2012年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工作重点是:

一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促进农村二三产业优化升级。根据《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围绕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振兴政策,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的有关政策,加快推进全省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省实施“11551”工程过程中,整合资源,在农村二三产业中培育创建100户企业集团,推进规模以上企业上市融资。

二是继续开展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创业杯”竞赛活动。根据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创业杯”竞赛《方案》的要求,尽快制定本地《实施方案》,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增加考核内容,提高考核标准,确保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制度化。

三是要搞好农民创业和就业工作。根据农业部和人社部《关于推进农民创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入了解农民创业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针对性更强的措施,逐步创建农民创业示范区,加强对农民创业的指导和服务,调动农民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

四是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提高对外交流合作水平。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农业部东西合作工程和有关展洽活动,探索企业间技术合作、贸易合作、投资合作等新机制。在对外发展上,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继续支持重点企业参加国际食品博览会,开拓新兴市场,增强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协作能力。在对内合作上,积极参加农业部举办的各种展洽会和博览会,努力提高我省农村二三产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

五是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逐步将“蓝色证书”培训工程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开,培训更多的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管理人员和职工,今年要完成“蓝色证书”培训任务1万人以上。依托现有的培训资源,认真抓好高级工及技师的培训与鉴定工作,今年全省要完成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任务1万人以上。

六是加强行业指导和公共服务。按照农业部要求:做好全省乡镇企业财务、统计行业系统管理工作,力争会计统计工作水平和会计统计报表质量在全国领先;做好全省乡镇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准确分析全省乡镇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完善统计直报系统,加大考核督促,提高工作质量;组织直报点统计人员培训,提高能力、稳定队伍。

七是积极协调扶持政策,营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协调,争取尽早出台,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八是抓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百强企业建设。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省实施“11551”工程的过程中,认真抓好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评审认定和建设工作,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百强示范企业建设工程,全面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

九是大力实施特色品牌带动战略,重点打造和培育名牌产品。对众多品牌进行有效整合,抓好地理标志农产品特别是名特优农产品加工业品牌的国内外注册,促进品牌向名牌转化,将做大品牌战略和做强龙头企业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一批大中型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十是按照农业部《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全力抓好我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根据农业部和财政部的《指导意见》,省农产品加工局在调查研究的基地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搞好相应培训,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使我省马铃薯、果蔬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备设施得到明显加强。

十一是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积极推进农村二三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认真组织企业参加农业部举办的农产品加工适用技术推广与对接活动,有效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力量,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在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我省9个专业分中心的指导下,进一步抓好企业自主研发机构建设。搞好科技创新示范企业评选审定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支撑的包括粮油、特产品、畜产品在内的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平台。

十二是加强农产品加工监测分析与预警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平台建设,采集数据信息,按期分析经济运行情况;针对玉米品种监测,按期开展专题监测分析与预警;加强监测点运行管理,启动地区监测数据报送的试运行,提高监测数据和报告的定期报送质量。

十三是搞好创意精品推介活动。按照农业部“研讨理论、展示成果、推动产业”的总体要求,将积极组织三星以上的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参加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开展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投资贸易对接活动,培育休闲农业新亮点,实现资源文化优势向产业经济优势的转变。

企业工业旅游 篇六

家——这个温馨的字眼,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是我们的心灵归宿,更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地方。对于员工来讲,企业也像一个家。工作是创造美好生活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而企业,就是助我们走向成功的家。我们一生之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在工作中度过,所以我们更有理由去重视它。要真正做到爱企如家,爱岗尽责最好的表现就是“微笑服务、真心关怀”。

作为旅游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我热爱民族文化,热爱旅游工作,一直以企业为家,公司的一草一木、一静一动都牵动着我的心。工作中我谨记“传承文化,引领欢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行走在公司的每一个角落,路上、绿化带里出现的垃圾,我都会将其拾捡到垃圾桶;景区中有什么安全隐患,我会及时向管理部门反映。因为假如我是一名游客,我希望在一个安全、卫生、环境优美的景区里悠然自得地参观、游玩。在景区里只要与游客相遇,我都会以微笑相对,向游客说一句我们的民族问候语“玛达咪”;遇到游客有困难,无需游客求助,我都会积极主动为游客解疑答惑。因为假如我是一名游客,来到陌生的城市旅游参观,我希望得到友好的接待;遇到困难我会更加着急,希望能够得到帮助。企业员工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我们不仅要让游客感受到民族村的美景、丰富的人文环境,更感受到民族村人的友善,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作为一名后勤工作人员我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践行“团结、务实、创新、奉献”的度假区精神。在管理过程中,我要真心诚意地对待基层员工,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急,去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因为民族村距离市区路程较远,很多退休老职工需要办理一些事宜,打电话来咨询时,我会耐心地详细讲解办事的流程,指导他们具体办理步骤,避免老职工白跑一趟。因为假如我是一名基层员工,对于各种政策、办事流程等等不甚了解,没人指导,会常常走弯路,白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与基层交往、沟通时,我一定要做到热情礼貌、要带着感情做工作、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充分发挥微笑服务的优势。因为假如我是一名基层员工,也许因为我年纪稍大,听力不好,希望办事人员能多重复几遍让我听清楚;也许因为我文化程度偏低,理解能力不够,希望办事人员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该怎么做;也许因为我年龄偏小,不够成熟,做事欠考虑,希望办事人员能多提醒几句。作为后勤工作人员要加强与基层员工的交流和沟通,以平和的态度,对基层员工做好耐心解释,以礼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