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下是细致的小编Waner帮大伙儿收集的高中语文教案优秀9篇。
高中语文教案 篇一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
进入高中的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实词和虚词的积累,这个阶段,主要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会学习。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领会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②了解廉颇和蔺相如各自不同的性格,共同的爱国情操。
2.过程与方法
①从把握故事情节入手,初步感知文意;
②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
③初步了解《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3.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
②抓关键词句,掌握蔺相如、廉颇的性格特征。
三、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准确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积累培养语感;
2.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
1.把握几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体会“智”“勇”的更高层次的表现:大智若愚,大勇若怯。
五、教学策略
①以读代讲,采用读、议、辩等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课文。
②设问启发学生梳理故事“完璧归赵”的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品读体会故事“渑池之会”的语言艺术;琢磨感悟“廉蔺交欢”的对比深度。
③立足语言文字本身,引导学生品味《史记》的文学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④选择要点,确定三个故事中的各自重点;连点成线,注重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定点发散,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
六、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学习情趣,导入新课。
1.英国的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雅,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无独有偶,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话,都说明了“历史”对后世的厚重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部重要史书著作中的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多媒体显示以下关于《史记》的知识:
《史记》诞生于中国空前强盛的西汉王朝,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体例严谨,脉络分明,全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成为后世历朝修史的范本,史学成就居“二十四史”之首。
同时,《史记》还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传统。它记录历史事件完整准确,语言运用平易简洁,描绘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注重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注重在人物的对比反衬中塑造人物。鲁迅先生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找出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通假字、活用词类、特殊句式。
2.梳理课文情节,说说作者讲了哪几个故事,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教师明确: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全文,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的事迹)。
教材节选的是第一部分,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故事,描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能言善辩、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思想性格,以及廉颇粗犷坦荡、知错必改的可贵品质,歌颂了文臣武将竭尽忠智、以国家之急为先的爱国精神。
第二课时
(三)梳理人物事迹,把握性格特点。
1.学习“完璧归赵”部分:从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问题(1):课文中,蔺相如是怎样出场的?
教师明确:蔺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左右为难、束手无策的矛盾中出场的。课文先写赵国君臣面临的“三难”:秦王求璧,赵国君臣“予”则深恐上当,“勿予”则更恐秦国发难,这是两难;“求人”不得,这是第三难。正是这样层层铺垫,再通过缪贤荐才之举,方使蔺相如露面。露面也仅仅是侧面描写。
而对蔺相如的正面出场的描写中,他的一番分析,有条有理,有根有据,更为人信服。
问题(2):蔺相如出使秦国之后,围绕着和氏璧,与秦王展开了一场怎样斗智斗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教师明确:蔺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了三个回合的较量:
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献璧之后,蔺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章台接见,美人相伴,狂呼万岁,君臣上下,没有一点迎见外臣的礼貌和诚意。蔺相如略施小计,收回璧玉,然后,对比赵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责秦王无意偿城,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辞谢”。
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考虑到秦王急切不能得璧,被迫接受了条件,于是采取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第三个回合:廷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援引历史,揭露秦国历朝历代背信弃义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赵国,还把自己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彻底胜利,化解了赵王的困窘,打击了秦国的威风,捍卫了赵国的尊严。
◇主问题:请从本节课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蔺相如性格的一句话,并说一说,作者是如何让这句话提纲挈领的。
教师小结:应该是“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2.学习“渑池之会”部分:从语言描写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主问题:这一节,课文是如何体现蔺相如的“智”、“勇”的?
问题(3):“渑池之会”在记载会场情况时,是怎样分别描写秦、赵两国御史表现的?这些语句,分别表现了双方怎样的心态、谋略?
教师明确:史官记载渑池之会的情况时,秦御史“前书曰”,而赵御史却是蔺相如“顾召”而书的。只待赵王一鼓瑟,蓄谋已久的秦御史立即上前大书一笔,借以羞辱赵国;而当蔺相如反击成功,需要记载时,却是“顾召”赵御史。“顾召”即回头招呼,可见,赵王君臣在秦国君臣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一筹莫展,目瞪口呆,甚至到了该记载时,赵御史尚在云里雾中,须待相如回头招呼才恍然大悟。此外,“顾召”也同“前书”构成了三层对比:一是秦赵双方实力和智谋的对此。秦蓄谋已久,奸诈阴险;赵呆若木鸡,不知所措。二是蔺相如与赵君臣应变能力的对比。赵君臣手足无措,怯懦无能;蔺相如有胆有识,智勇不凡。三是蔺相如与秦君臣智谋勇气的对比。秦君臣傲慢霸道,蔺相如随机应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问题(4):“渑池之会”在记载秦赵君王会见,以乐助兴的内容上,各用了什么词语?有怎样的不同?
教师明确:在记载内容上,秦御史着一“令”字,蔺相如则用一“为(wèi)”字,体现了不同的含义。“令”者,威逼也,不得不为;秦国君臣依靠其强力威压,置赵王于优伶之地,逼迫赵王就范。赵王几近优伶,颜面丢尽!“为”者,替也,给也。非为威逼,主动请击也;非为人请,自愿为之也。蔺相如挽狂澜于既倒,反令秦王击缶,缶乃市井盛酒浆之瓦制容器,其为乐器,则质量劣、品位低。秦王无奈,击缶助兴,已是等而下贱!两个动词,也意蕴丰富。一个是“鼓”瑟,一个是“击”缶;一个是被逼无奈,一个是死皮赖脸献丑。可以说,秦国君臣满盘皆输!
问题(5):蔺相如的“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含义?
教师明确:秦王不肯击缶,蔺相如一句话,改变了他的念头:“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因为在这里,蔺相如交代了两个事实,作了一个暗示。两个事实是:一、两人五步之距,秦王已成蔺相如的人质;二、在秦王面前,敢“以颈血溅大王”的人,是一个生死已经置之度外的人。其中的暗示是:我要与你同归于尽!勿庸置辩的事实,凌厉明确的暗示,使秦王除了服从,别无选择。
问题(6):在与秦国的多次较量中,蔺相如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教师明确:
【大屏幕出示:时代背景】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秦国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前283年,秦军伐魏,兵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撤去。但由此,秦人生发怨赵之心。由于当时的赵国尚有相当强的实力,且有齐、楚、燕、魏、赵等大国首尾相救,所以秦国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只能施以蚕食瓦解、威逼利诱之策。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着楚国,所以它虽对赵国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也不敢轻举妄动。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时,能够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赵国能挫败秦国的阴谋,此点背景相当重要。
另外,“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等语句,说明,赵国早已预见了事态的严重性,也早已充分做好了军事和人事准备。这也是赵国能挫败秦国阴谋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为了国家的威望和利益,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是更重要的因素。这再一次证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
3.学习“廉蔺交欢”部分:从写作手法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主问题:这一节,是怎样体现廉颇、蔺相如的“智”“勇”的?
问题(7):“负荆请罪”这则故事,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划蔺相如形象的?
教师明确: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作者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狭隘,反衬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这时,作者又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斗争,反衬蔺相如的见识卓尔不群,等等。这样,可以使主要人物蔺相如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所有这些说明,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大屏幕投影显示蔺相如的“智”和“勇”:
知人论世之智,随机应变之智,争取主动之智;
不畏强暴之勇,不怕牺牲之勇,隐忍退让之勇。
这里的“智”,是大智若愚的“智”;这里的“勇”,是大勇若怯的“勇”。
(四)联系前后课文,总结写作手法。
问题(8):课文中的三个故事,都提到了蔺相如,那么,塑造人物的手法是否相同?
教师明确:以上,我们抓住三个故事,各有侧重地解读了司马迁描写人物的艺术。“完璧归赵”注重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刻画人物;“渑池之会”注重用简洁平实、凝练传神的语言来描绘人物;“廉蔺交欢”注重在对比、反衬中凸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其实,三个故事中,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不是截然分开,相反,司马迁非常注重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语言出彩,比比皆是;矛盾冲突,营造起伏;对比反衬,贯穿始终。我们在欣赏作品时,既要相对集中,突出重点,又要整体着眼,前后勾勒,以求对人物形象有一个充实、完整的理解。
(五)布置课后作业,提高鉴赏水平。
问题(9):试以“完璧归赵”为例,分析司马迁的语言艺术(或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
教师明确:
可体会语言之美。如“相如持璧却立”的细节描写、秦王群臣“相视而‘嘻’”的一字传神之妙等。
可体会手法之美。如在秦廷之上,秦王的计拙和被动,与蔺相如的机智和主动,形成鲜明地反差和对比,更显蔺相如的智勇过人。
第三课时
(六)继续分析文本,学习刻画人物手法。
◇主问题:请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廉颇的段落,分析其性格特点。
教师明确:总共有这么几处。
①首段: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渑池之会”部分。“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以绝秦望。’
③“廉蔺交欢”部分。
问题(10):作者一开头就写廉颇,目的是什么?
教师明确:一是突出廉颇地位之显赫,与蔺相如低贱的出身形成鲜明的对比;且与后文廉颇的宣言“……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形成前后的照应。二是突出廉颇彼时之“勇”,不过是匹夫之勇——好狠斗勇之“勇”。这与后文廉颇的勇于认错之“勇”,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问题(11):课文的中间段落,介绍了廉颇的哪些事情?体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教师明确:一是与蔺相如“计”。表示赵王作为一个大国,不应该示弱、示怯,否则会有损国威。二是与赵王诀别,为不测的后事做周全的安排。这显示了其远见卓识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大局观,后文的负荆请罪、勇于认错,才有思想基础。这也是一种伏笔。三是“盛设兵以待秦”,竭力做好军事准备,使秦国在渑池之会会场外,毫无可乘之机,不敢轻举妄动。
这些事例,体现了廉颇的能力、眼界和胸怀。
问题(12):渑池之会中,赵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是否完全归功于蔺相如一个人?换句话说,廉颇是否也有功劳呢?
教师明确:蔺相如有外交之功,这是大家看得到的。但是,这种外交上的胜利和斗争中的底气,应该源于强大的军事实力。就在蔺相如在渑池唇枪舌战的时候,廉颇带领着强大的赵国军队,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仅从“秦不敢动”这一句,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廉颇是有功劳的。不过,这种功劳,往往被世俗所忽视。
问题(13)廉颇看不起蔺相如,有哪些原因?这种认识为什么不对?
教师明确:一是把军事贡献(攻城野战)看得比外交贡献(口舌)要大。二是觉得蔺相如的出身低贱。新时代的高中生,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义社会,理当一点就懂。在此不赘述。
问题(14):面对廉颇一时的错误认识,蔺相如有哪些言、行,以避其锋芒?最终促成廉颇感到羞愧,勇于认错的,是哪一句话呢?另请从中归纳《史记》写人物的特点之一。
教师明确:
有以下行动,如:“不肯与会。”“常称病,不欲与廉颇阵列。”“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有以下言语,如:“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促成廉颇改悔的,应该是:“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
教师小结:
《史记》写人物的特点之一,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
问题(15):《史记》中的人物塑造,历来备受名家的赞赏。请分析文本,看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教师明确:
①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
②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
③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④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⑤适当地运用悬念、虚实映衬等写作技巧。
(七)总结课文学习,提升自身智慧。
问题(16):学习了课文,你对蔺相如、廉颇有什么认识?你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
教师明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问题(17):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可能会说些什么?请想一想,并写出来,准备交流。
教师明确:言语应该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等特点。
(八)阅读课外材料,拓展文本理解。
问题(18):请对比阅读《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明代王世贞著,此处略),看看有什么新的体会。
高中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介绍作者导入新课。使学生通过了解伟人经历感悟伟人情怀,体会诗歌的感情。
作者简介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诗篇,对鼓舞革命战士和亿万人民的战斗豪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
二、教学内容
1.介绍背景
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预先感知诗歌内容,从诗歌跳跃的画面中理清情节。
背景资料(投影显示)
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毛泽东重获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率领第一方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征,四渡赤水,成就了他人生中军事指挥上最得意的一笔。这首《娄山关》词写在二渡赤水后。红军二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娄山关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这次战役,先后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就写在娄山关战斗胜利之后。
2.作品欣赏
(1)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初步把握诗歌感情。
(2)赏读上阕
自读上阕,学生思考:从词中获得哪些信息?能联想出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通过意象感知内容和情感)
西风雁叫、白霜晨月——点明季节、时间,渲染苍凉沉郁的画面
马蹄、喇叭——军队特有事物
碎——杂沓、细碎——行军之急、之速。(山路难行,侧面反映“雄关漫道”)
咽——西风中时断时续。(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染上词人的主观色彩(乐观者即使走在雨里也有晴天的心情)。红军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以来,打的多是败仗,湘江一役,损失更是惨重。这一次回军遵义,重攻娄关山,任务是极其艰巨的,红军能否取胜,红军的命运如何?作为党的领袖,作为重新回到军事指挥岗位的毛泽东,心情是极其沉重的。他深感任重而道远。通过这个“咽”字,既表现出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又渲染了行军途中庄严肃穆的气氛。
(3)赏读下阕
朗读下阕,学生思考:下阕表现娄山关战斗的哪一阶段?表达词人怎样的感情?
从头越——攻破险要,战斗胜利
真如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让人联想,这里的“雄关”,虽首指娄山关,但又不只指娄山关,还应该包括漫长的革命道路上有形无形的各个关口。如铁的雄关漫道反衬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的自豪,反映遵义会议以来的变化。
如海——多
“残阳如血”这个比喻是否形象?请你造一个比喻句,你把残阳比作什么?(引领学生比较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感情、胸襟,体会毛泽东词的风格和境界,领略伟人的气魄和胆识。)
投影显示
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宗璞《废墟的召唤》
(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知识分子眼中的残阳,“浓处如酒,淡处如梦”,这是秀美。)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梦唐·温庭筠
(脉脉斜晖写出思妇的失望与愁怨,是缠绵悱恻的凄美。)
如血——色彩浓烈,气魄雄浑,与“苍山如海”共同构成凝重与雄浑的壮美。血色残阳又让人联想到牺牲,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象征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两个比喻句寓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也只有经历血雨腥风的战斗洗礼的军事指挥家,担负着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伟人,才有这样的人格与气魄,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境界,能正视未来,能预见未来,在眼中呈现“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壮美。
3.小结
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总结诗歌的特点,总结阅读诗歌的方法:
(1)感情充沛(雄壮、顿挫、刚毅、肃穆、自豪)
(2)意境优美(肃穆雄浑)
(3)语言凝练(一字传神、寓意深刻)
(4)内容跳跃(只选择一个片段或一个画面,给人联想、想象的空间)
4.朗读、背诵
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直至成诵。
让学生间互相点评,讨论朗读方法。
高中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因声求气,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吟咏诗韵,注意诗歌的韵律,通过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变化等来表达情感。
3、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清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在聆听经典、自我感悟、探究合作中逐步掌握诵读要领。
2、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地抒发的不平之气。
2、探究诗意,认识李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3、引导学生融入诗境,吟咏诗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因声求气,诵读全诗。在聆听经典、自我感悟、探究合作中把握对诗歌得体的诵读,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融入诗境,吟咏诗韵,认识到李白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意象,通过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把握本课思想内容,在课堂上背熟一部分课文。
3.体会文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把握作者情感
3.丁香姑娘的含义
4.真正做到课堂背诵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朗读课文,感知本文的意境美,含蓄美。
2.启发法:通过图画进行引导启发。
3.探讨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雨巷,一条多么悠长的雨巷;雨巷,一条多么寂寥的雨巷;雨巷中,彷徨着一位诗人,又彳亍着一位姑娘。他们在雨巷中飘然相逢,又飘然相散。这景,这情,诱使过多少读者遐想幽思!
这诗人笔下的“雨巷”,究竟是怎样熔铸而成的?究竟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思?且让我们一起来细细探寻戴望舒的《雨巷》。
二、写作背景及《雨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里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三、聆听录音,感知内容。
1、这首诗讲了个怎样的故事?
细雨春日,一位青年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雨巷,他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也撑着油纸伞向他走来,走过他的身旁,走尽这雨巷,最终他还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这雨巷。
2、全班朗诵,说说你听读后的感受。
感受:忧伤、惆怅、凄婉、寂寥和朦胧的美。
3、你是如何获得这种感受的?
明确:诗歌内容,具体说是语言。
四、研读诗歌,把握意象。
1、我们的忧伤、惆怅等感受来自语言,作者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意象来表现某些情感。说说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征是什么?(小组交流)
明确:意象特征
雨巷悠长、寂寥
油纸伞古朴
我惆怅
丁香姑娘美丽、惆怅、寂寥
篱墙颓圮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明确与朦胧并存,也就是说它的意境是明确于朦胧并存。意境是通过意象来表达的,所以要把握意境就得从意象入手,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5个意象,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意象是如何集明确与朦胧于一身的:
第一个是雨巷。明确:下着雨的江南小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朦胧: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第二个是油纸伞。明确:这是件真实的雨具。朦胧:油纸伞不比自动伞,它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
第三个是我。明确:“我”就是指诗人自己。朦胧:指像诗人那样迷失方向,处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的先进青年。
第四个是丁香姑娘。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朦胧: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姑娘。明确:一个女孩子。朦胧: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第五个是篱墙。明确:一堵墙。朦胧:(这个篱墙是颓圮)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2、这些意象中哪个意象是主意象?共同探讨作者选择丁香姑娘这个意象的作用。
(1)作者为何选择丁香来描写姑娘?
明确:丁香的特点是高洁、美丽,古人常用丁香来表现愁思,而本诗开头就定下了这样凄凉、忧伤的基调。
(2)读完全诗,你认为丁香姑娘存在吗?哪里看出?
明确:不存在。开头“我希望逢着”,结尾“我希望飘过”,表明丁香姑娘并未出现,她只存在于作者的心中,存在于他的想象中。
(3)这种并未在诗歌中实际出现的意象我们一般称为虚笔,这种手法称作象征。
(4)那么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见课后练习二。此问题让小组讨论)
明确:丁香姑娘的特征是美丽、惆怅、寂寥,与“我”相近,又显得虚无缥缈。因此通过她表现了诗人自身孤独寂寞又愁苦,有所追求又迷茫无奈的心境。
丁香姑娘象征了作者追求的恋人、理想(进步知识分子对前途无望的苦闷之情)、人生(小知识分子青春期的孤独忧郁或多愁善感)。
3、再读诗歌,领悟意境。
再读诗歌,尽力读出丁香姑娘的特点,也读出作者的心境。思考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意境呢?(学生齐读,有愿意单独朗读的更好)
提示:所谓意境是指一个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一种整体境界,它包含了诗歌的整体氛围、作者抒发的情感。
明确:孤独、寂寥、凄婉、惆怅、朦胧的意境。
五、分析课文,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的开头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雨巷)
(在黑板画图)雨巷,它是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它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感伤、凄美、朦胧美
请同学们找出上半部分诗中的动词(撑,彷徨,希望逢,结着,是有……)
撑着什么东西(油纸伞),撑着油纸伞干嘛?(独自彷徨)彷徨在哪?(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诗人仅仅在彷徨吗,不(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姑娘是怎么样的?(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先写颜色,再写芬芳,最后写忧愁?《举个例子,有人在1000米外拿着999朵玫瑰向你走来,因为太远,模糊,你看不清楚到底前方是什么。这时映入你脑海的先是一团红(颜色),等到看清是玫瑰时,大家就会闻到玫瑰扑鼻的香(味道──芬芳)那时大家会不会想:“这么多玫瑰是送给谁?给我的吗?”(内心──忧愁)》
这个姑娘在干吗(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哪(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这时候的“我”,就只在不断彷徨,苦闷吗?(不是)
虽然作者在彷徨,但他的心里并没有放弃追求,“我希望逢着……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作者所希望出来的虚构的人物,如果我们在画上添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那整幅画给我们的感觉又是怎样?(希望,追求)
既然“我”是充满希望,那“我”的希望最终怎样了?实现了吗(没有,希望破灭了成了失望,追求也幻灭了──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那“我”最终就是以失望跟幻灭结尾吗(不是的,我依旧是充满希望──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图,经过分析我们不难知道这首诗所表达的是“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的双重情调”,“含蓄的暗示出作者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感”。
板书设计:
雨巷
戴望舒
第二课时
过程:
一、放《雨巷》配乐朗读。
二、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处理课后练习一)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诗中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三、小结归纳:
1、怎样鉴赏现代诗歌?
明确:以意象为抓手,分析意象特征,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在此基础归纳本诗主题。
通过丁香姑娘、雨巷、油纸伞等意象的,营造了一种孤独、凄婉而惆怅的意境,抒发了诗人追求理想中的情人而不得的苦闷惆怅之情。
四、拓展延伸。
总结:这堂课我们主要通过意象的分析,学习了《雨巷》这首诗。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请听歌曲《丁香花》,体会一下唐磊心中有位怎样的姑娘?
结束语:据说这首歌的创作就受到了《雨巷》的影响。同时,这首歌的背后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同学们课外可去查资料了解。
五、作业:
1、课外阅读舒婷的《致橡树》,并用今天所学的意象分析法学习,领悟诗歌的意境。
2、模仿《致橡树》、《再别康桥》或《雨巷》,仿写一首诗,注意意象的选用。
高中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了解本诗铺叙细节,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学会通过诵读去体会把握诗中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反复诵读,体会回环、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情感,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理解诗中形象,领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三、主要方法
分组比赛,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几天,我校作报告,内容之一,就是学会感恩。我觉得这个题目选得太好了。是啊,应该学会感恩!因为人是在恩惠的阳光雨露里长大的。学会感恩是做人的起点,学会感恩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会感恩才能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上个世纪,有个最懂得感恩的诗人,他把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献给了养育他的保姆——他就是著名诗人艾青。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深挚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三)分组比赛,合作探讨
1.第一轮比赛:诵读
大致过程:(1)宣布比赛规则。两组合作读一遍课文,第一、三组读1~7节,第二、四两组读8~13节;推荐代表诵读;没人读算弃权。
(2)准备两分钟。
(3)各组轮流读
(4)集体评议,奖给优胜组一个五角星。
2.第二轮比赛:各组轮流提问,自由解答
宣布规则:
(1) 时间15分钟
(2) 一组提问,其它组自由解答。
(3) 每提一个问题或每一次正确回答,其组均加一个五角星。
(4) 提的问题没人能回答,提问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两分钟准备──开始提问──评出此轮优胜。
3.第三轮比赛:老师提问,学生抢答
此轮比赛视上一轮提问的情况而定,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就少提问;如学生的理解还较浅,那教师就要通过一定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安排时间大约5分钟。答对一个,其组加一个五角星。如:
(1)大堰河是怎样的形象?
(2)作者是这样塑造这一形象的?
(3)第12节最后三句如何理解?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4)本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
4.算出三轮比赛各组所获得的五角星总数,确定优胜组,予以表扬。
(四)拓展延伸 思考讨论,自由发言
1.问题:学了这首诗,你对自己的父母特别是母亲有没有一些深的认识?你觉得应该怎样去感恩自己的父母?
2.自由发言
五、课堂小结
学会感恩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一个有高尚修养、令人敬佩的人。学会感恩从感恩父母开始。
高中语文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进而探求拉丁美洲孤独的原因。
2、初步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变现实于幻想而不失其真”的基本特征。
3、通过对小说的整体介绍和对课文节选部分的具体分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学习其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
小说宏观结构的把握以及节选部分在全书的地位和作用。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以及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教学的重难点。
自读,解决基本内容;讨论问题,希望有所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模仿全书首句造一个句子:多少年后,某某(学生名)诗人、作家、科学家回到了西砚山上,他感慨万端,向我们讲起了他当年在瑞中的学生生活。
分析这个句子:站在现在,预测未来,又从未来回想过去。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自由地穿梭。
<《百年孤独》的时间关系就是如此,作者来往于时间的长河中,自由自在,也使全书有了迷离的时间感>
(小说的开头,是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的倒叙手法。短短的一句话,实际上容纳了未来、过去和现在三个时间层面,而作家显然隐匿在“现在”的叙事角度。紧接着,作家笔锋一转,把读者引回到马贡多的初创时期。这样的时间结构,在小说中一再重复出现,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不断地给读者造成新的悬念。在我们读过的所有作品的开局中,这个开场白真可以算得上精巧神奇了,在这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隐藏着一种深沉的悲凉和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却又凭借着巧妙的时空交错形成了巨大的悬疑。)
2、简介全书内容:
西班牙语为世界奉献了两部不朽的巨著——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佰年孤独》。这两部作品穿越了350年的光阴,隔着那曾被哥伦布征服过的茫茫大西洋遥相对峙。前者刻画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具有进步意义的人文主义思想;后者虚构了—个叫做马贡多的小镇,描绘了在这个奇特的地方生活的布恩地亚家族百年的盛衰史,他把读者引入到这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交错的生活之中,不仅让你感受到许多血淋淋的现实和荒诞不经的传说,也让你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甚至有人认为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深刻得令人觉得害怕。
二、让学生自读课文,作如下要求: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并找出“魔幻”的语句
(提醒学生用吉普赛人的到来为线索来梳理)
第二课时
一、概括课文内容:
1、磁铁风波
2、放大镜、航海仪、炼金实验室带来的故事
3、迁居探路活动、第二次迁居活动的流产及决定留在家里教育孩子
4、看冰块
二、分析“魔幻”句子
1、要求学生起来读出语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加西亚马尔克斯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像,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魔幻现实主义必须以现实为基础,但这并不妨碍它采取极度夸张的手法。如本书写外部文明对马贡多的侵人,是现实的,但又魔幻化了: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又如写夜的寂静,人们居然能听到“蚂蚁在月光下的哄闹声、蛀虫啃食时的巨响以及野草生长时持续而清晰的尖叫声”;再如写政府把大批罢工者杀害后,将尸体装上火车运到海里扔掉,那辆火车竟有200节车厢,前、中、后共有3个车头牵引!作家似乎在不断地变换着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甚至显微镜,让读者看到一幅幅真真假假、虚实交错的画面,从而丰富了想像力,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2、学生其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这样的“魔幻”的现实,之所以能被人认同,是由于作者遵循了“心理逻辑”,合乎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而不是乱夸张。
<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当,会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同学们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作用>
三、分析“百年”和“孤独”
1、百年: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作家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通过革命军总司令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一家七代人的经历,描绘了加勒比海沿岸某国小城镇马贡多从荒漠的沼泽地上兴起到最后被一阵旋风卷走,布恩地亚家族的最后一代被蚂蚁吃掉,以至完全消亡的100年历史演变过程。该书描写的历史长、人物多、场面大,堪称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世界文学巨著。
当然,“百年”更是“漫长”的意思。
2、孤独: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的西北部,西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地处热带,盛产咖啡、可可、香蕉、橡胶,蕴藏着石油、煤、黄金、白银、铀等丰富的地下资源。16世纪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19年正式独立。1903年,原属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在美国的唆使怂恿下宣布独立,美国势力从此侵入渐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迄今,由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大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从1830年至上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地亚家族和马贡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美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像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在景物描写中用两相对应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
2、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景物描写中两相对应的方法和比喻的手法。
教学难点
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座山间小屋,去欣赏李乐薇笔下“陋室”的意境
二、作者简介
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
三、解题
文章题目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暄”之意;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特意强调“这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装饰”,不必养鸟,无需挂画总之,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四、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8自然段)立足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1、(1--3自然段)写小屋和山的关系。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是立足于山外,是远观,看全景。
2、(4--7自然段)写小屋和树的关系。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
3、(8自然段)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立足点又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
第二部分:(9--18自然段)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1、(9--10自然段)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花园里繁花绚烂,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样绚烂。
2、(11--12自然段)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而光线则富于变化,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3、(13--14自然段)写小屋和外界的交通。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山路和外界交通,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4、(15--18自然段)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缥缈若“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点明了题意。
五、写作特点: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拨、明确:
虚实结合,由实到虚。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着丰富的联想、想象,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房屋的形势、情姿。后一部分则重在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极小的“袖珍型”花园,有限的围墙,而“我”却因有无限的“领空”可供“游目骋怀”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怀抱中”,晨暮昏晓光线变化,“我”则以为“如在花蕊中一般”,那“花蕊”会“绽开”,也会“收拢”;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我”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夜幕深垂,小屋仍是小屋,“我”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文章就这样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六、小结
一篇优秀的散文,是一个美的综合体。我们鉴赏了课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趣美,即感受到了形式外在的美,又领略到了内在的意蕴美。
高中语文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认识山市的形成及山市的“变”“奇”“美”。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顺畅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3、反复诵读,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写景的内容和层次。
4、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并培养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体会山市这一自然现象的神奇并再现山市。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讨论法
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播放海市蜃楼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进行字﹑词﹑句解释大比赛; 小记者采访的形式体味山市之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多媒体显示海市蜃楼图片,然后请同学们说说图片中最神奇的是什么,并适时引导。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在瞬息间出现一座城市吗?让我们走进《山市》,去领会山市的神奇吧!
二。 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学生介绍作者及《聊斋志异》 ,课件出示资料助读。
2.师生竞读
① 抽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评价。(字音﹑停顿﹑断句)
② 教师配乐朗诵,学生体会停顿﹑语调﹑情感。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准确断句﹑读出情味。
③ 选派学生代表与老师比赛,学生评论并说明理由。
④ 集体有感情朗读。
3.译读(字﹑词﹑句解释比赛)
4.品读
(1) 体会山市之“变”。
① 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时间很短暂,看来山市瞬息万“变”。
② 随着时间推移,山市呈现怎样的景象? (学生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用自己的话描述)
③ 山市变化的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请简练概括。
(2) 想象山市之“奇”。
①分组讨论所看到的山市奇观。同学们都是山市的目击者,派小记者下组采访。
参照采访提纲:你看到怎样的景色?
它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呢?
你觉得这些美吗?美在哪里?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方式与小记者交谈,总结小记者所了解到的山市奇景。
(3) 品味山市之“美”。
① 集体朗读一段课文,有感情的描绘这部分景色,共同品位山市奇观。(多媒体出示图片欣赏)
② 师生评说山市景色之美,探究由哪些词语﹑句子体现出来。
(高插青冥、碧瓦飞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汉、暗然缥缈)
三。 讨论研究
为什么那时的人把山市称作鬼市?山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思考、议论、自由发表个人见解。引导明确:古代的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所以才归结为鬼在作怪。实际上我们现代科学已经完全能够解释这一现象了。自由组成研讨小组。搜集相应资料或故事,讨论、探究其中科学道理。
四。课堂练笔
学生欣赏烟花绽放情景的图片,然后用笔有顺序、抓特征、运用美的语言去描绘。
五。 作业设计
1. 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述美丽神奇的山市。
2. 给蒲松龄先生写信说明山市形成的原因。
高中语文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涉江采芙蓉》
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3、个人朗读
四、(一)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二)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并没有送出去,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两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你能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么?“还顾”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的?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的'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愁怅的形象和心情。表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情感,,想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总结: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
1、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五、本文的表达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手法。
六、小结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