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寄宿小学 寄宿小学精选13篇9-11-40

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过寄宿的经历,不论是寄宿还是走读,对孩子来说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习,也是锻炼孩子的一种方式。是否选择寄宿制学校对家长和孩子来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那么寄宿制小学有哪些优缺点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本文是www.kaoyantv.com人美心善的小编有缘人为家人们收集的13篇寄宿小学。

寄宿小学 篇一

一、问题

1、国家危改项目覆盖率低,不能满足寄宿制学校的实际需求

以笔者所在县为例,近几年来,在国家危改项目的支持下,2006、2007两年投入1065万元改扩建22所中小学校舍14822平方米,整体迁建小学一所,新建校舍1108平方米。这些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教学用房,兼顾改善学生住宿条件。但与此同时,我县仍有23所学校尚未得到项目覆盖,办学条件简陋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学生的食宿条件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改观。许多农村寄宿制小学住宿拥挤,室内通风不畅,学生夜间如厕不便;学生喝不上开水,用不上热水,在校终年无法洗澡,导致大面积的皮肤病、呼吸道传染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2、食堂管理模式不适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有些学校因怕背上“乱收费”的罪名,推行所谓“上伙自愿、随时发生、随时收取”的政策,食堂实行市场化模式。这样做弊端多多: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丢钱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学校被商贩包围,冷饮、麻辣小食等垃圾食品充斥学生消费市场,一些小学生大量购买零食,影响正餐饮食,久之营养不良。

3、住宿学生家庭负担相对沉重

按2008年春季生活品价格计算,在陕南,一名住宿学生一学期的伙食成本约450元左右(含周三一餐大肉),主要由燃料、食用材料、工人工资等支出构成。这个数字令多数住校生家庭望而生畏。住宿学生家庭远离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信息闭塞。国家虽提供“贫困生生活补助”,但僧多粥少。以笔者所在的岚皋县为例,2007~2008学年上学期小学寄宿生生活补助名额为594人,仅占住校生总数的15%左右。此外,作为寄宿生生活成本之一的工人工资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以上年当地实际支付工资标准计算,按50名学生一名工人计,月工资标准800元,学期支出4800元,生均学期负担近100元。

4、对寄宿生的课外管理缺位

每天从放学到次日起床,在长达15个小时的时间里,班级管理行为中断,虽有值日和生活指导教师管理住校生,但面对庞大的住宿生群体(有些学校超过一半),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发现住宿生思想、行为、学习和安全诸多方面的潜在问题。

5、未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

一些学校对寄宿生缺乏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学生出现心理、身体问题和遇到生活困难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许多低年级小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和课外生活的单调乏味而产生厌校厌学情绪。

二、对策

1、加大对寄宿制小学的投入力度,规范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标准

笔者建议:国家应使项目覆盖面达到100%;规范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标准,制定刚性验收指标,解决学生住宿、夜间如厕等问题,添置温开水及淋浴设备,保证学生每天能喝上开水,早晚用上温水,夏天每晚能冲上淋浴。

2、加强对学生伙食的管理

我校严格遵循“成本核算,不得赢利”的原则,采取学期初预收、学期末结算的办法,安排教师为小学生代管好伙食费;督促学生按时在校就餐,减少垃圾食品和零食对学生健康的影响。

3、扩大住宿生生活补助面,对住宿生生活费实行全补

4、强化学校管理,推行班级24小时全天候管理制度

我校充分发挥班级管理的功能,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如体育活动、看影视作品、阅读课外书等。学科教师可充分利用住宿生滞校时间长的优势,帮助和转化学困生,激励和拔高优等生;班主任可通过深入住校生生活区了解、发现问题,获得科学管班、治班的第一手资料,彻底改变班主任与生活管理教师“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

5、培育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

我校通过创造清洁卫生的环境、让学生规范有序地摆放物品,形成良好的宿舍环境文化;通过建立严格的洗浴、就寝、就餐、值日、物品保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宿舍制度文化;通过在宿舍建立“大带小,哥管弟、姐帮妹”的帮带关系,形成以“关爱”为主题的宿舍精神文化。通过系统的宿舍文化的培育,让宿舍成为小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驿站”。

6、生活教师加强精细化管理

我校的做法是:

寄宿小学 篇二

关键词:寄宿制;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16-02

要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学校的校长。作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工作杂,任务重,校长既是上传下达的"传话筒",又是安排、指导和督促学校工作的"领导者",还要规划学校的发展思路。虽然每个校长各自的经历不同,所在学校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在办学路上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问题,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的途径也截然不同。但一些管理的思想、策略和方法是一致的,根据我在工作中的经历,征对农村寄宿制小学校长的管理角色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1.管理者的角色

首先,制定好学校的管理制度。如果学校没有管理制度,各干各的,就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你出来你大,他出来他大",工作会干好吗?所以,制定好了制度,我们的工作中才会有章可循,以理服人,用制度管人。

其次,做到人性化管理。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讲究管理的艺术,对教师的艺术管理,要以"了解教师,理解教师,尊重教师"为出发点,本着"念人之功、用人之才、帮人之难、谅人之过"的管理原则,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运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每人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从而不断创造优异的工作业绩,达到带领师生顺利地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目标。

在工作中,我以人文管理来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即以人为中心,以人类的文明为基点,构成的一种思维体系。落实到学校管理当中,在教师队伍中营造一种宽松、真诚的民主氛围,关注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沟通,拆除人与人心灵上的隔阂与猜疑,使学校成为一个"有话能说,有话敢说;言者无过,闻者可鉴"的温馨的、充满个性碰撞与灵气挥发的合作发展空间。这样我们的教师才会以校为家,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好学生为己任。

2.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一是学生在寄宿制学校群体居住,相对于非寄宿制学校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必须加强管理,防患于未然。二是寄宿学生远离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应对潜在安全威胁的能力有限,需要学校加以指导,并通过加强管理,消除隐患。为了落实安全工作,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和宣饔泄匕踩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后勤副校长、总务主任任副组长,班主任、宿舍管理人员、食品管理人员、校车管理人员为组员,安全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安全制度,同时制定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每天定时巡查学校情况,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二是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期初学校和各班班主任签定安全责任书,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使老师、家长了解学校的安全措施,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使安全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学期末学校和各位班主任及其他教师结好安全责任书,把安全工作完成的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必备条件,对出现安全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建立安全工作档案,记录日常安全工作、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消除等情况。四是学校为全体教职工、学生购买了校方责任保险,同时采取学生自愿投保的原则鼓励学生购买学生平安保险。

3.强化家校联系,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的重要作用

寄宿小学 篇三

一、小学生寄宿的好处

1.寄宿制学校惠及万民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最早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2004年公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数字,2004至2007年间,中央财政已为此投入100亿元,建设学校7651所,惠及学生约200万人。此外,民办学校也以寄宿制为主。2012年,国家投入更多,惠及学生更广。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分散、教职员工水平参差,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是不争的现实。数字显示,2004年之前,西部地区有一师一校点约9万个,占全国校点的80%以上;一些高山、高原、高寒及牧区、半农半牧区和荒漠地区,80%左右的初中生、50%左右的小学生需要寄宿。

教育部门推行“寄宿制工程”建设的初衷,正是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寄宿制工程”的实施,对扩大“两基”攻坚县义务教育规模,保证西部地区学龄儿童正常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无论是支持者抑或质疑者,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有效改善了一批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对扩大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规模,保证中西部学龄儿童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2.、寄宿有利于小学生的成长

第一,寄宿能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这里所言的独立自主,不仅指生活的饮食起居能够很好的自理,还包括一些问题上的判断、决策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我们的家长不仅在生活上照顾的无微不至,在对事情的决断和决策上,也出于保护心理而不让孩子们自己拿注意。小到穿什么、吃什么,大到有什么爱好,学些什么,一般都有家长说了算。因此,有些孩子一直被家长庇护到大学毕业,一碰到关键时刻,就拿不定注意,优柔寡断。如果孩子在寄宿学校的话,有些事可以在老师的指导或帮助下让孩子自己去做,比如,吃饭、穿衣服、刷牙等。一些事情也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拿注意,比如:孩子喜欢学点什么,卖点什么学习用品。

第二,能促进小学生同伴之间的交往。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我们的孩子缺少了很多兄弟姐妹间的情感体验。因此,同伴在他们的人生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不寄宿的的学校里,孩子们一下学都回家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就比较缺乏。在寄宿学校里,孩子一天之间都在一起,所以,他们能更多得体验到同伴之间的友情,并与同学的争争吵吵和磕磕绊绊中学会了理解他人和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这为他们的社会化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寄宿能发展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任性是独生子女的一大通病,因为我们的家会不惜一切的去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他们没有太多地方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对不满情绪的宣泄。但是在寄宿制学校,一个教师会同时管三四十个孩子,因此,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的控制自己。孩子要学会适度的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不满情绪的表现。控制自我心中的做法等。而这些自控能力的提高,是他们立足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

3、寄宿给小学生务工家长带来了便利

寄宿制学校能够解决农村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要到外地务工,孩子放在家里又不放心。让孩子在寄宿在学校里,省去了家长接送、辅导和平时孩子回到家里的管教。使得家长打工与孩子上学两不误,何乐而不为呢!

二、小学生寄宿的弊端

1、对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对某市789名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寄宿制小学儿童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5.84%和7.68%。在行为问题调查中检出率为27.55%,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17.37%的比例。寄宿制小学儿童的违纪行为和神经症问题比率也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敌视、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不适合远离父母,而正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的关键期,就好象婴儿哺如期必须用母乳喂养一样重要。在这个关键期孩子缺少了最基础的情感环境培养是非常遗憾的,更是无法弥补的。

2、对感情发展的影响

寄宿生往往在周末才能和家长见面。他们很少和父母进行亲密接触,特别是身体接触。儿童在寄宿学校待上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形成孤僻、对别人缺乏信任、缺少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在生活中也不容易体会到积极、愉悦等感情。小孩一年级上寄宿学校还是早了点,毕竟小孩小,依赖大。如果你小孩很独立,而且本人愿意住读,可以考虑住读。但如果他心理不愿意去。我觉得可能会给小孩心理造成一定压力。再说寄宿和走读各有各好处。寄宿可以培养独立,但走读小孩多,我觉得有利于培养小孩活泼的性格。

3、对生活习惯的影响

读小学的孩子正是开始懂事的阶段,而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非常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不适合独立生活,而正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孩子缺少家庭教育在关键的一环是非常遗憾的,也是无法弥补的。

4、对智力的影响

小学生的智力特点决定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不仅需要老师的指导,更离不开家长的默契配合。如果在这个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缺少家庭教育的疏导与扶助,孩子得不到个性的培养和哺育,就会造成智力发展的营养不良,更是孩子终生都无法弥补的。

5、对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寄宿生很少接触学校以外的环境,久而久之,学生的眼界可能越来越窄,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的机会过少,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对有条件走读不是非寄宿不可的孩子,家长还是让他们走读为好。

综上所述,寄宿制学校有利有弊,希望家长根据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认真取舍,趋利避害,既要利用好国家的惠民政策,又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寄宿小学 篇四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致使农村学龄人口锐减。针对这种状况,国务院在2001年提出了“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并提出了“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为了解决因布局调整而带来的 “上学远”和剩余劳动力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寄宿制学校开始在全国农村受到重视。江苏省为了解决农村小学生生源减少和留守儿童减少等现象,开始建设寄宿制小学。本文以苏北L县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成本结构及分担现状,并提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成本分担的政策建议。

2 农村寄宿制小学成本结构及分担现状

2.1 农村寄宿制学成本结构变化状况

作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由于省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基建上由于有资金和政策保证,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难的是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新增加的成本,由于没有政策的支持,仅靠学校自身很难解决。

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课余时间的管理使得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成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办学成本的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 住宿管理运行成本

宿舍是寄宿制学校与非寄宿制学校的最明显区别,规范的宿舍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寄宿制小学的孩子都是9-13岁的小孩子,自理能力较差,宿舍的管理必须配备专门的生活指导教师,以关心学生,指导学生生活,这一点对低龄寄宿学生尤为重要。调查显示100%的农村寄宿制学校都配备了专门的生活指导老师,师生比大约在1:3左右,由于没有正式编制,这些人员大都在社会上聘请,月基本工资在1300元以内,按每年工作10个月计算,聘请一个生活指导教师年成本为13000元左右。一般支出大约在6万左右。外加上宿舍的水电维修开支一年总数在20万元左右。

2.1.2 食堂运行成本

食堂是寄宿制学校得以正常运行的又一要素。小学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食堂不仅要解决学生吃的饱吃的安全,还要力争让学生吃的好,因此,食堂运行除了煤、水、电、人员开支以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严格的管理措施。这些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保障。起初,把食堂外包出去,但质量很难保证,价格也偏高。后来改为自己经营,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菜价不能定的太高,又要保证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几所寄宿制学校平均一年支出尽增加8万元,处于亏本经营。

2.1.3 学生日常管理成本

由于学生住校,在校时间增加4倍,因为学生寄宿,原本由家庭分担的时间和职责全部转移到学校来。如课余文化生活,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食品安全管理,就寝保卫,学生生病应急处理等都需要学校安排老师去管理,由于属于额外工作,势必要有加班补贴,一年下来,这不是个小数目,每年也有近七、八万员的开支。

2.2 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成本分担现状

举办寄宿制学校的新增成本是如何进行分担呢?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分担机制有以下三个特点:1)学校从办公经费中分担。在调查中发现,样本寄宿制小学一学期生均管理成本约为1000元,而调查县每年拨给学校的公用经费是小学600元,但生均公用经费的拨付并没有区分寄宿制学校和非寄宿制学校。这一拨款标准对非寄宿制学校已经基本可以维持开销,但寄宿制学校生均管理费要远远高于非寄宿制学校。许多学校出现亏空和寅吃卯粮的现象。2)学生家庭分担。寄宿制学校每年只能向学生收取300元左右的住宿费,一年有十万元的费用,学校还要补贴4万元左右才能保证宿舍的正常用转。3)教师隐形分担。寄宿制学校每天从起床到就寝新增大量的学生管理时间,而且大多数时间都在教室度过,生活老师从空间和能力上都很难进行这方面的管理,这段业余时间的管理责任最终落到了教师身上。学校在公用经费运转很紧张的情况下,无法全额补偿教师的额外劳动,只能采取象征性补贴的形式给老师发点补贴,聊胜于无, 教师实际成为这部分新增成本的隐形的分担者。

3 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成本分担的政策建议

3.1 办公经费拨款寄宿制学校与非寄宿制学校要有所区别

由于国家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办公经费就成为学校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而办公经费划拨标准的制定一直依据原来的标准,而原来标准的出台的背景是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没有寄宿制。因而确定标准之初并没有考虑寄宿制的特殊性。在现行标准下,非寄宿制学校基本上可以维持正常开支,而寄宿制学校生很难保障正常运转。经测算,管理一名寄宿生所耗费的管理经费相当于1.6名非寄宿生,考虑到满足寄宿条件的基本设施和人员配备并不是严格与寄宿学生数呈严格的比例关系。因此要根据寄宿人数的多少制定拨款标准,根据对几所学校的调查,认为400以上按非寄宿制学生的1.6倍标准,200-300人按1.7倍标准,100-200按1.8倍标准。100以下按2倍标准并且不低于3万元的标准划拨办公经费。对于财政转移的县,要考虑国家、省、市三级财政给予支持,来保证寄宿制的正常运行。

3.2 增加学校人员编制或用工计划,采用多种用工形式

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食宿成为管理的内容,那么其管理体制的设计就应相应做出改变,就要有专门的人员去承担管理的职责。不要一味的什么事都让教师去承担。首先这些职责原本就不属于教学范畴,不是专任教师职责所在。其次,教师即使去做,也不一定做的就好。特别对寄宿的小学生来说,食宿管理不能看作是是简单的看看管管,而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环节,学校的食宿场所也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课堂,是学生接受生活教育的地方。这需要管理者既要有很强的职任感和爱心,还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一定的儿童教育方法和儿童健康保健知识。因此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指导老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接受过儿童教育方面专业训练。才能从事好这项工作。目前,部分学校采取聘请社会人员充当生活指导老师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是极不合适的,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政府要安排正式编制,如果编制确有困难,可以采用人事或用工合同,实施同工同酬,工资由财政提供。使生活指导老师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把食宿管理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减轻专任教师的负担,又使学生得到科学的生活教育,感受到家的温暖,促进学生健康愉快地成长。

寄宿制学生除了食宿以外,还有大量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生活、娱乐。已远远超出生活老师的管理范畴,需要有老师进行管理与组织。另外,还有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食品安全管理,就寝保卫,学生生病应急处理等都需要学校安排老师进行全程跟进。适当的增加教师编制,学校可以有富余能力去安排人员专门和兼职从事这些工作,使这些工作有序进行。除此以外,由于寄宿,造成工勤人员的增加,学校可以采用合同制的办法招收工作人员,由财政出钱,做到同工同酬,减少人员的流动性,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做好寄宿制的后勤保障工作。

3.3 学生家庭适当分担,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对于寄宿制的办学成本,根据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家庭适当地分担一些办学成本。毕竟本应有家庭承担的许多职责转移到学校来,而这些职责不是义务教育免费的范畴,学生家庭理所当然要分担,当然对于生活困难的家庭要适当的减免。寄宿制很大程度上是撤点并校的结果,撤点并校提高了办学效益,但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财政理应给予寄宿学生适当的补助,减少由于撤点并校给他们带来的负担,这种补助实际上也是原有教育投入的适当转移。

【参考文献】

寄宿小学 篇五

四川xxx xxx位于南部,座落在万里长江第一支流南广河河畔,幅员面积1321平方公里,辖12个镇,7个乡,285个村,总人口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该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据统计,该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约1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29%,即平均一户农户近一人在外务工、经商或常驻城市,大部分的农村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到位,加之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给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了难题,直接影响到农村未成年人素质的提高,影响到素质教育的进程。面对困惑与挑战,xxx xxx文江镇中心校提出了拆并薄弱村小、组建寄宿制,实施规模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文江教育迅速崛起的办学思路。于20xx年9月,文江镇滥田坝小学率先实施了农村小学寄宿制,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基本上解决了农村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学生由祖父母或亲戚看管、甚至无人看管,导致学生厌学、逃学、失学的问题,实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农村教育新格局。

一、农村小学建立寄宿制的思考

随着农村学龄儿童逐渐减少留守儿童增多,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学校布局分散、平均办学规模小、小学在校生班额过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学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稳、优秀教师外流、教学质量呈下降的态势等问题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在农村实施寄宿制学校是边缘山区地方未来农村教育的有益尝试。

(一)农村教师数量与质量的客观现实 农村师资匮乏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首先是教师严重缺编,文江镇的村小,除城郊的两三所以外,几乎都是一班一师,其中代课教师 26 名,占9.2 %,具有中师学历以上教师 267 占94 %,其次,师资不稳定,偏远村小由于生活条件、工作条件较差,村小教师待遇也差,造成教师不能安心工作。第三是师资结构不合理,村小均没有图、音、体、外语等必要的专业学科教师,无法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二)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与管理的客观现实 其一, 村小投入不足,设备设施落后,办学条件差。村小点多面宽,无法保证一一投入。薄弱村小的校舍简陋、设备设施不足(13所村小的学生都没有条件学习计算机),活动场地狭窄,许多必要的活动无法开展。村小生源逐年下降,盲目投入也将造成很大财力浪费。其二、村小管理相对薄弱。由于村小规模小,不能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缺乏规范管理。同时,村小得到上级直接管理的机会又相对较少,因此,村小的整体管理水平低下。

(三)农村学生流动与留守儿童的客观现实 让农村学生如何能享受城市学生同等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现实性问题。一方面,农村学生流动问题普遍存在,村小向村完小流动,村完小向中心校流动,中心校向县城重点小学校流动,也给城市教育教学带来难度。另一方面,家庭条件较差、问题学生、留守学生则成为农村教育最大的难题,不仅影响到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农村人口素质,影响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国策,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具体实践

文江镇中心校通过深入调查,广泛宣传,本着“调整布局、方便入学、改善条件、确保质量、稳步发展”的原则,首先在偏远的滥田小学率先实施寄宿制,把离校太远、年龄偏小、家庭困难的留守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吃、住、学习和管理,经过教师广泛宣传动员、家访、调查核实,本着家长同意,学生自愿的原则,最终有27名学生参加了寄宿制,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名。

(一)提供实施“寄宿制”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基本保障 。 一是硬件设施方面,经过认真思考、精心测算、反复研究,结合该校实际,多方筹资10万元,改善必备基础实施。主要是利用原来的两间教师办公室改建男女生宿舍,新建学生食堂和教师办公室,学生浴室,改建厕所;新添电视接收设备,男女生床位各10张,安通无线接入电话等,确保了在20xx年秋期开学前全部投入使用。二是软件建设方面。首先是制度建设,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成立了住校生管理小组,各类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建立健全了住校生的规章制度:如《住校生行为规范》、《住校生内务管理条例》、《住校生管组职责》、《住校生管理实施细则》、《住校生安全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学生一住进学校,就进行制度教育,凡事做到有章可循。

(二)筑牢实施“寄宿制”学校的规范管理“四个统一”机制

一是统一作息:全体住校学生统一按照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作息,努力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二是统一食宿:学校安排专门负责学生食宿的生活教师,监督学生吃饭、睡觉,让学生逐步养成生活有规律,勤俭节约、不挑吃穿的好习惯。

三是统一活动:全体住校学生按时出早操和参加体育锻炼,统一收看《新闻联播》、少儿节 目。

四是统一辅导:教师进行统一辅导,学生有问题可及时问老师,老师也对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三)强化实施“寄宿制”学校的后勤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学生生活安全方面:生活上,采取教师采购,工友做饭,合理搭配,按需供应,按实结算,不让学生交一分钱的水电费以及燃料费,平均每周生活费不到20元,每月生活费不超过90余元。多数学生家长每月都能按时寄生活费到学校,大部分家庭对于此项支出完全能够承受。安全上,坚持每天学生睡觉前进行寝室检查,夜间至少查铺两次,如果遇到学生生病,值班教师及时送医院,并及时与家长联系。二是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由于留守学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多,缺少情感与心理关怀,亲情缺失,个性孤僻和胆小,甚至表现出偏执、冷漠和自私。为此,学校开通了亲情电话,让学生家长通过电话与自己的孩子说说心里话,使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也可以向教师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三是值班教师的管理方面。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全校教职工为成员的学生管理小组,每晚安排男女教师各一名进行值班,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按照值班考勤打分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值班考勤内容包括:按时清理学生人数,按时按实填写好相关表册,准时到岗,督促学生参加晨操,查铺工作,登记表现异常的学生情况,以及周五下午清校工作,早晚自习辅导,就餐管理记载等。

三、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基本成效

滥田小学在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全校师生齐抓共管、同甘共苦,爱教并举,大胆实践,取得“五个转变”和“五个满意”的成效。

(一)五个转变。一是思想转变了。因学生整天住在学校,学生的思想动向教师能及时掌控,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教育,变得更懂事,变得不再整日思念外出的父母,学习也更用心,对父母外出务工挣钱的艰辛也更加理解。如:三年级的井小刚同学,住校前由奶奶带养,经常夜不归宿,奶奶也多次找到学校与教师交换意见,但均不见效,自从住校后,该孩子非常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就连星期天都不愿回家。二是成绩提高了。学生住校后,增加了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学生学习习惯明显好转,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一期来,住校的27个学生,有17个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其中朱兴、叶凡丰、张萌、张洪皓、叶秋梅5个学生进步特别大,总体来说年级越高进步越明显。三是兴趣广泛了。学生住校后,课外时间安排恰当,每天除坚持“两操一活动”外,课余时间可打篮球、乒乓球、做游戏……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兴趣爱好更加广泛。四是行为转变了。学生住校后,由于学校对住校生实施了比较规范的管理,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四个统一”作保障,学生行为习惯明显好转。一位住校生家长是这么说的:“自从住校后,孩子回家没以前野了,懂事多了,也比以前听话了”。五是,能力增强了。学生寄宿后,统一过集体生活,住校同学之间有事互相帮助,感情更加融洽,自主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二)“五个满意” 一是学生满意。寄宿制学生整天和老师在一起,丰富的校园活动和融洽的集体生活,与住校前的孤独闲散,枯燥无味,生活无规律,学习上有困难无人帮助的生活相比,满意率达92%。二是家长满意。一方面,寄宿制的实行,对留守学生进行 “监护人――学校――外出家长”双向互动管理模式,家长可通过学校的“住校生管理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各方面情况。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有专人管理,学习有老师辅导,外出务工家长可放心出去挣钱,所以学生家长对寄宿制学校管理满意。三是教师满意。留守学生往往在家缺乏管教,学习成绩不稳定,个人习惯差,好不容易在学校形成的一点好习惯,也因家教工作的缺失劳而无功,实施寄宿制后,留守学生思想动态全在教师的掌握中,师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学校成了温暖的大家庭。四是学校满意。实施寄宿制,缓解了农村教育发展与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发挥规模办学效益,将三年级以上学生逐步向中心校、完小相对集中,有利于师资的整合(如:教学质量薄弱教师可作为生活辅导教师,教师的结构也会得到相应改善),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管理成本相应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将得到保证。五是社会满意。实施寄宿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实现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农村教育和经济发展结合的最佳形式,有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让外出务工人员更安心工作,让留守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长,让整个社会更和谐发展。

四、加快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努力方向

xxx xxx文江镇滥田小学校寄宿制建设揭开了该县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序幕,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显现出对学生发展的诸多优势,但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不利因素,也必须不断加以克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寄宿小学 篇六

二、寄宿生入校后必须严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宿舍公约,服从学校有关人员及宿舍室长的管理。

三、寄宿生实行集体食宿制,全体住宿同学必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学校设立文明宿舍评比制度,定期对各宿舍的学习、生活、卫生、纪律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优胜集体将给予一定表扬和鼓励。

五、寄宿生必须严守作息时间,早锻炼、上课及自修时间不得在宿舍逗留,晚自习应上足、上好,保持安静,午休及晚上熄灯后不得在宿舍讲话或弄出声音,影响他人休息。早晨按时起床,参加早锻炼,不迟到,不缺席。

六、寄宿生必须严格执行请假制度,除学校规定的假期外,均应在校住宿,如因特殊原因不到校住宿者,须向班主任请假,并将假条交生管老师备案。晚自习时间不得外出,如有特殊情况须征得值班人员同意履行有关手续,无故不参加晚自习者以旷课论处。

七、寄宿生必须注意宿舍的安全工作,衣物要妥善保存,贵重物品、现金锁入柜、箱。宿舍钥匙要细心保管,离开宿舍要关锁门窗,睡觉时应关紧、关好大门。

八、寄宿生必须按指定床位就宿,不得随意挪动床位,物品排放应有序,宿舍内不得留其他同学或来客住宿,携带物品出校须有生管老师签发的出门证。

九、爱护公物,不准在墙上、门上乱涂乱画,不准在室内乱贴纸张,乱拉绳带,损坏公物者要照价赔偿,故意损坏公物者,要加倍赔偿。

十、注意节约水、电。宿舍内不得乱拉电线,乱接电灯及电器设备,水龙头用好后要关好。

十一、搞好公共卫生,宿舍内每天安排值日生进行卫生值日,整理内务。认真做好周末宿舍卫生大扫除工作,不得乱倒垃圾、污水,禁止向水池及便池内乱扔杂物,不在宿舍内吃零食。

十二、注意个人卫生,勤洗衣服被褥,勤洗澡理发,个人生活用品放到指定位置,禁止在室内悬挂衣物,不能将书籍堆放在床上,努力做到净、齐、美。

十三、按时用餐,服从就餐管理,协助食堂搞好卫生,做到不浪费粮食,不得将饭菜带入宿舍区,禁止乱倒剩饭剩菜。

十四、严禁在宿舍区内进行体育活动,宿舍区严禁带入打火机、火柴、电瓶灯等易燃易爆物品及管制刀具,宿舍内禁止点蚊香。

十五、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寄宿生不得在校外购买无证摊贩的食品。

寄宿小学 篇七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生; “三心”“四勤”;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88-02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根据相关的政策,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进行了撤校并点,融合教育资源,集中办学,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而在边远山区的部分农村小学产生了一群特殊的学生――寄宿生。因此让寄宿生开心来校、舒心住校、学有所成是教育工作的焦点,也是责任,同时也使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将试从农村寄宿生存在的问题以及用“三心”“四勤”来管理和引导寄宿生这两大方面来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农村寄宿生存在的问题

1.生活自理能力差。现在很多学生在家里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多家长也没有培养子女自理能力的意识。因此,学生在学校住宿后不会洗衣服、不会整理内务、无法清洗干净个人的生活用品,有的学生甚至把换出来的衣服留到周末再带回家让父母帮洗。

2.环境适应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上。学生在住校前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家里,睡在熟悉的床上,不舒服时有熟悉的家人陪伴照顾。而住校后对于学生来说一切都变了,晚上不能随心所欲地安排时间,要在规定的时间里作息……

3.心理素质差。寄宿生心理素质不好主要表现为焦虑、烦恼、易怒、恐惧和孤僻。寄宿生之前很少离家,住校后许多学生思家念亲,不善于交流,容易和同学发生矛盾,情绪波动大,遇到一点小委屈就哭。有的学生看到学校的饭菜不可口就不吃饭,老是想着打电话给爸妈,总是想着回家。这些都是心理素质偏弱的表现。

4.卫生状况差。主要表现在不少的学生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及时洗澡、洗头,不换洗衣服;有的学生洗完澡后继续进行剧烈运动,到晚上睡觉时又是一身的臭汗。还有不少的学生不遵守纪律,乱倒剩饭剩菜;在宿舍里躺在床上吃零食,然后把垃圾随手扔在地上;等等。

二、“三心”“四勤”,为寄宿生搭起健康成长的阶梯

(一)做到“三心”,即爱心、诚心和信心

1.爱心。由于寄宿生原来在家里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疼爱和生活上的照顾,住校后没有父母的照顾,生活上就显得不知所措。比如,在2014年秋季学期曾有个学生因为刚开学不适应住校的生活而连续四天不吃饭。如果不及时地对他进行引导和管理就会影响到寄宿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要像父母一样对待寄宿生,用爱去温暖他们、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和他们建立牢固的感情基础。首先要摸清班级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获得他们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学生家庭住址、家里成员、周末是谁来接、在家都做过哪些家务等,都要详细地弄清楚。其次,班主任教师要在思想上经常开导他们,在生活上照顾他们。比如,在学生吃完晚饭后有比较多的空闲时间,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询问住宿生的一些情况和想法,还可以和住宿生一起进行体育运动(打@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让孩子感到教师就是他们的亲人。还要鼓励孩子有事要及时对教师说,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以填补孩子的亲情饥渴,使孩子感到教师就是他们最可信赖的人。

2.诚心。俗话说:心诚则灵。诚心是沟通师生思想感情的桥梁。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还应该是朋友关系。所谓师生关系,就是班主任要担当起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所谓朋友关系,就是班主任要与学生平等相处,赤诚相待,使住宿生感受到班主任平易近人,可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从而消除师生间的鸿沟,使学生在一种和谐友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学校愉快地生活,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3.信心。爱默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不管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班主任要树立能管理好寄宿生的信心,任何时候班主任都要有旺盛的精力、火热的激情,以百倍的自信来引导寄宿生探求知识,挖掘生活的秘密,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其次,要树立寄宿生的自信心。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寄宿生,应多鼓励、多表扬,即使学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也不应直接批评,而是用适当的方法去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是在帮助他们,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内务,能够适应住校的生活与学习。让寄宿生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每天的朝阳,解决学习与生活上的困难。

(二)做到“四勤”,即脑勤、手勤、腿勤、嘴勤

1.脑勤。首先,班主任的头脑中经常装着学生的情况,装着每个寄宿生的特点,特别是心理素质较差的寄宿生,要多与家长联系,共同想点子、出对策,以科学的、先进的方法管理和引导寄宿生。记得曾有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每天下午放学就以肚子疼、不舒服等理由请假回家。刚开始家长还有耐心来学校接她,但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学生不是真不舒服,而是晚上不想在学校住才请假。我了解这个情况后就和家长沟通,家长想出以没有空来学校接学生为由不再来接她,我同时在学校做她的思想工作并密切注意她的一举一动。最初的两个晚上,这个学生哭了比较长的时间,第三个晚上已经不再吵着要请假回去了。其次,班主任要勤于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紧跟新的课程标准,不能先靠老经验,要善于接受新事物。

2.手勤。这与脑勤相辅相成,即要求班主任做好寄宿生日志记录,勤反思,把管理寄宿生的点滴和心得体会写出来,并及时归纳总结,以便于今后更好地管理寄宿生。

3.腿勤。班主任除经常和寄宿生一起参加各项活动,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和教育好寄宿生外,还要勤于跟班,勤于和家长交流,勤与任科教师沟通,勤于到学生宿舍走走看看。这样,才能调节各种关系,做到知己知彼,以便因材施教。比如,每天的早上、中午、晚上都尽量抽出时间去学生宿舍走走,看看是否有学生睡懒觉(特别是冬天),是否吃得饱,冬天夜里冷不冷,宿舍的卫生怎样,同学之间是否有矛盾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能够喜欢上住校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4.嘴勤。寄宿生刚开始不能很好地适应住校的生活,这会使他们感到很寂寞,容易产生自闭心理,不及时引导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班主任只有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才能及时了解寄宿生的情况。班主任要学会“婆婆嘴”,教育学生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还要经常对寄宿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此外,还要经常找学生谈话,多和寄宿生谈家里的事情或是讲一些有启发性的故事,也要注意进行个别疏导。班主任切勿嘴懒,如果对学生不良习惯听之任之,不进行及时引导和教育,就会使学生放任自流,久而久之,他们将无法健康成长。

寄宿小学 篇八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寄宿制教育     优点及缺陷  对策

一、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教育的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等政策的实施,当前农村小学已经面临着生源逐年减少的窘境,部分学校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比城市差一大截,素质教育的推广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因此,国家为了集中教育资源进行了学校布局调整,即合校并点,在农村小学推进寄宿制教育,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农村小学教学效益,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存在的优点

1、通过合校并点,学校许多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由于以前部分小学的生源不足,通过进行合校并点后,多所小学合并,教师资源优秀,教师队伍得到了优化配置;学校的教学楼,宿舍等资源也得到了优化;教学资源得到了优化,许多学校的合并,其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馆、语音室等资源可以共享;由于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师队伍得到了优化配置,因此,学校有条件开齐小学生所需要的各种课程,同时小学生的课外活动也增加了,这样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就增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为寄宿学生创造了较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成绩。由于寄宿制教育施行后,学生们在学校的时间就更多了,加上“合校并点”后,学校间的图书馆资源得到了优化,学生就有条件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增长自己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让老师来辅导自己,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加强孩子的集体观念,促进孩子间加强交流。在农村小学教育没有实行寄宿制之前,孩子放学后都是独自回家,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可能不是不密切。但是,在寄宿制实行之后,孩子全部是“集体生活”化管理,同学之间朝夕相对,孩子不是想以前一样,放学后回到家中“面壁”,而是可以和更多的孩子进行交流,通过有效地沟通可以使孩子学会怎么样和别人进行相处。

三、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存在的缺陷

1、缺少母爱,小学生自理能力差。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需要母爱的时候,寄宿制教育的实施,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可能造成母爱缺失。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目前,大多数小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父母长期的溺爱,孩子独自生活的能力不强,即使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大部分学生也不会做家务,不会洗自己的衣服,不能很好的料理好自己的饮食和起居。

2、学生的生活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学校缺少专业的生活教师,没有必要的营养师,学生的饮食单调,很容易造成学生营养不良先想到发生。由于是寄宿制教育,学生一下子全部“涌进”学校居住,可能会造成学校的住宿床位“供不应求”,从而给学校的正常教学带来压力。

3、学生的安全问题突出,家长的负担也相应加重。部分学校的医药设备不是很完善,加上大部分学生一下子“涌进”学校居住,学生能否及时就医根本就能得到有效地保证。部分学生经过周末的休息返校后,大多数“黑车”接送,因而学生的安全问题可想而知。由于学生的寄宿制教育,学生平常的饮食起居都是在学习里面进行的,因此,学生家长就必须负责还在的伙食及周末回家的车费,这给本来就不是很富裕的农村家庭带来不小的困扰。

4、学生的心理问题凸显。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的任务应该重于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亲少年。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烦恼和冲突,我们需要及时帮助他们进行分析,并加以正确的领导。但是,由于寄宿制教育的管理,孩子长时期与家长“隔绝”,没有能够及时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交流;老师平时的教学任务,也很大程度上不能及时的发展他们的情绪变化;加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条件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对寄宿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可能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四、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的对策

积极在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多渠道筹措经费,搞好标准化硬件设施建设;在人员编制上给予政策倾斜,配齐校医、保安、炊事和生活管理员;提高寄宿制学生补助标准,为学生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为了使小学生更快地适应寄宿生活,还应设立心理辅导室,协调好寄宿学生人际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教师多与家长沟通,彼此了解孩子的情况。通过及时沟通了解,向家长宣传正确对待和教育子女的方式,让他们对子女的期望适中,不断提高家长的心育意识与水平。父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作为寄宿孩子的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同时应该注意沟通方式,进行耐心地询问、了解,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要注意让孩子宣泄心中的“郁闷”,同时教给孩子一些对策,使他们能够主动排遣自己的“郁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的教育,符合农村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农村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1] 贾丽凤 刘冀徽 张焘 寄宿制教育对农村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问题研究 继续教育研究 2009年第8期。

[2] 陈进扬 鲁声娜 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寄宿小学 篇九

【关键词】小学;寄宿;管理

一、小学寄宿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式单调

由于很多小学缺乏寄宿管理经验,因此,在寄宿管理方式上过于单调,对小学寄宿生的管理仅仅局限于日常的宣教和检查,缺乏更好的激励方式和互动方式,小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管理,缺乏自主管理意识,很容易形成学生与老师打游击战的场面,从而使整个寄宿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2.重管理,轻关爱

为了确保孩子的学习和安全,让家长朋友放心,大部分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都非常严格,有严格的作息时间,严格的卫生管理和纪律管理,将学生限制于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之间。虽然严格的管理避免了滋生意外事端,但由于缺乏对小学生的关爱,导致小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小学生得不到拥有的关爱,容易导致性格孤僻等心理问题。

上述问题,在我国很多小学的寄宿生管理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乐园,保证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所有的小学,都有责任、有义务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寄宿生的管理方法,加强并完善对寄宿生的管理。

二、小学寄宿生管理对策探索

1.尽职尽责,完善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对于十岁左右的孩子,在家都是被娇生惯养的娇娇儿,我行我素惯了,不愿受到约束。但是集体生活,必须要受到制度的约束。因此,加强对寄宿生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如《寄宿生管理制度》、《寄宿生安全管理制度》、《文明寝室公约》等等,老师要将每一项制度认真的讲给学生听,引导他们遵循制度的规定,对于不遵守制度的行为,要加以批评和处罚,让学生们在思想意识里树立遵规守制的观念,意识到遵规守制的重要性,自X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从而维护寝室、班级、学校的正常运转。

2.全心全意,呵护学生

十岁左右的孩子,突然间离开父母,远离亲人,开始陌生的群体生活,无论从身体上还是从心理上都有一个适应期,作为老师,要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应该全心全意关爱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嘘寒问暖,倾听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倾尽全力帮助学生,对于生病的学生,尤其要格外呵护,给予长辈的温暖。此外,作为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经常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开展各类文体比赛,如踢毽子比赛、乒乓球比赛等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丰富寄宿生单调的课余文化生活,逐步引导学生习惯并喜欢宿舍集体生活模式,当寄宿生活充满关爱,充满欢乐时,学生们自然也就会爱上这样的生活。

3.沟通家长,联合管理

对于寄宿小学生的管理,是老师和家长朋友共同的工作。很多学校不注重与家长朋友进行沟通,认为既然孩子来到学校,就应完全服从学校的管理。笔者认为,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它应该充满人性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学校要想做好寄宿生管理,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喜恶,而且与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从家长的角度来讲,他们也很担心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他们非常希望能够与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他们也很愿意配合学校做好寄宿生的管理工作。因此,小学寄宿生管理不只是老师的事,同样要尊重家长的参与权,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充分了解并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避免教育和管理的一刀切。

4.自强自立,自主管理

小学生,由于从小被长辈宠惯,很多都缺乏自立能力,不会叠被,不会洗衣,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不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因此,要做好小学寄宿生的管理,还要教会孩子们学会自立,这是小学寄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老师,要经常指导并鼓励学生独立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在这个时候,老师要承担起父母的角色,手把手提升学生的自立能力。同时,老师可以在寝室与寝室之间开始自立能力比赛,激发学生的比拼意识,通过评选自立小明星,引导学生人人学自立,人人讲自立。此外,老师应培养学生加强对寝室的自主管理能力,老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当寝室长,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管理意识。寄宿生活对于锻炼小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与人相处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寄宿小学 篇十

关键词: 寄宿制学校 寄宿生 住宿管理 素质教育

寄宿生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经商,家里留守的大都是“空巢老人”和“候鸟儿童”。这些学生正是长身体、塑个性、立观念的阶段,他们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易冲动。有的同学为人行事都很自私,在学习过程中缺乏钻研精神,他们确实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合为一体的教育关怀和引导。本人就多年来的寄宿生住宿管理实践略谈自己的见解。

1.学生寝室生活是值得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

寄宿生来自不同的村落,在家庭条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性格养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寄宿学校不仅给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而且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我们也可以利用学生创建宿舍文化、整理寝室内务、铺床叠被、大搞卫生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交流美的素质;我们也可以利用寄宿生中那些独立生活能力强的学生的经历,特别是他们与困难作斗争的事迹可用来教育全体学生,让那些独立生活能力不很强的寄宿生从中学会独立、学会自强;我们更可以利用同寝室的学生间的友谊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因为有些学生有了心结,老师不见得解决得了,而同寝室的同学却很容易沟通……从这些生活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寝室生活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值得学校教育去开发利用。

2.课堂教育需要寝室教育的补充和发展。

作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育需要其他教育途径的配合和补充,利用学生寝室生活来配合课堂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可以运用寝室教育活动来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难以涉及的内容,如生活、生理、交际等,我们可以利用寝室教育来补充完成。当然,寝室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也可以拿来充实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由此可见,寝室教育是素质教育课程不可分割的部分,住宿生管理不只是简单的管理和服务,而是引领学生在寝室生活中培养和提高自身素养。

3.把学生住宿生活变成第二课堂。

重视住宿生管理必须重视寝室教育环境的创造和寝室教育文化的创建。打造寝室教育环境应多管齐下,以服务寝室教育的目的和“安全第一”的理念来建造。我校学生宿舍楼有两层,我们在第一层楼里设有办公室、值班室、心理咨询室和医疗保健室,在二楼设有棋艺室、电视观看室和活动室。除此外,各寝室里安有电话,楼内有邮箱,方便学生与外界交流。

寝室教育文化的创建要将校园文化和素质教育要求融合在一起,面向未来,面向全体。我校的寝室教育理念是:“漂亮的宿舍,我快乐的家。”就是以寄宿生为主体,以寝室为课堂,以教师为辅导,以寝室生活为载体,以快乐活动为主线,以德育为突破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生活素质为目标,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最重心。具体的目标是:利用寝室活动引领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交际,学会调节,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等等。如在宿舍楼内外的墙上写些引领性的、激励性的标语,或张贴些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另外还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寝室起室名,用美丽和志趣来装扮自己的寝室,美化自己生活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住宿生活的文化品位。

4.寄宿管理规章制度要有针对性和引领性,尊重学生,突出学生主体。

我校的住宿生管理组织是由四方面的人员组成的:学校领导、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和管理教师、住宿生干部和宿舍室长。其中被选作担当住宿管理的教师不仅教育教学经验要丰富,还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他们的办公室就设在学生宿舍,每天24小时服务、管理、教育、指导、引领寄宿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

住宿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一般是在征得学生的意见后再结合本校教育教学教研的要求来制定和完善的,这样更容易为寄宿生所接受,更好地实践学校的素质教育。如《寄宿生管理制度》、《寄宿生一日常规》、《寄宿生奖惩条例》、《宿舍安全与卫生管理方案》等都是与寄宿生商讨后制定的。另外,要建立健全寄宿生的档案,组建好寄宿生自我教育“班干部”并明确其职责,定期召开全体寄宿生学习、动员、教育、通报、奖励及安全会议。

5.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学生的寄宿生活。

学校要提供学生活动的舞台,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实寄宿生单调孤独的寄宿生活,让寄宿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我们每学期都有详细而实用的“住宿生活动计划”,根据我校住宿学生生活的环境特点,运用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把对寄宿生的教育目标要求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要求中,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落实。例如:“住宿生篝火晚会”“住宿师生联谊会”“住宿生拔河比赛”“住宿生跳绳比赛”“住宿生文娱比赛”……不管是哪一类活动都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过程、有评价、有总结、有反思。

6.学校、家庭和教师“三合一”的思想教育应常抓不懈。

寄宿小学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

一、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薄弱和交通的落后等使农村人口也纷纷涌向城镇,所以,农村小学学生数量也不断减少。为方便对学生的管理,学校基本采用寄宿制,对学生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方法不当,也会出现诸多问题。这对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也会带来相应的影响,所以探求新的管理方法非常重要。

二、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管理的优化方法探究

加强对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规范经费管理,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从具体的措施实施来看,学校要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评审委员会,并将学生、班主任以及老师都归入委员会当中,老师要为学生争取补助资金,让学生能够在生活质量上得到提升。对食堂从业人员实行月工资聘用制,杜绝利润性的经营。

应用多种措施,让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在责任保障安全方面要结合实际进行加强。在寄宿学生管理过程中学校老师和校长都要签订责任书,保证学生的安全。另外,在课题的研究质量上进行提升,针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提升,进一步推动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还可开展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生活。

再者,要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在这一方面要能将自身优势得到积极充分的发挥,在各种社会关系的作用下向政府争取建设资金,让学生的办学条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住宿环境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校是乐园、是自己的家。

总而言之,只有充分保障农村小学生在寄宿制的环境下健康成长,才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本文主要从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现状和方法两个层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实际的学校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寄宿小学 篇十二

【关键词】农村 寄宿制 小学办学 问题 对策

为(www.kaoyantv.com)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农村地区、山区开始了新一轮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此项工作对于发展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寄宿制小学推进,在办学中出现一些影响学生发展问题,值得关注。

一、目前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校在学生生活、安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责任重大,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空间相对封闭,需要学校对学生的基本生活进行管理。就读于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离开家庭,他们把学校当成了生活场所。因此,一方面,学生对寄宿生活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另一方面,寄宿生适应集体生活、学校环境同样存在困难。因为学校毕竟不是家庭,他们需要面对的是教师和同学,他们要学会尊重集体、遵守纪律。寄宿制小学除了要承担学生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管理学生的生活。

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排除他们的安全与健康隐患成为了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对低龄住宿生来说,农村寄宿制小学是他们从家庭到社会走出的第一步,由在家庭中受到的个别呵护到集体教育和自我照顾,学校的责任内涵增加了,压力同样增大。这需要学校加强教职工对学生生活的安保意识,课堂教学以外的学生活动必须有教师随时监护。另外,集体生活也给学生健康增加了隐患,这些隐患一方面来自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另一方面来自饮食安全问题。

(二)教学内容单一、学习时间增加等问题,挑战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教学管理

以走读制为主体办学方式而设计的课程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产生了诸多不适应。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在校时间长,需要学习的课程增多,尤其是在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家庭适应方面更需要加强教育。而原有课程体系并没有刻意考虑这些,缺少适合寄宿生的教学内容,造成了学生学习内容的大量重复和机械训练。

封闭办学造成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的缺失。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相对封闭,虽然屏蔽掉了社会和家庭教育带来的部分负面影响,但是由于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社会实践机会和能力缺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简单、片面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办学设施与经费不足、教师工作负担沉重等学校外部管理体制方面的新问题

农村寄宿制小学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的乡村,办学经费和学校设置相对于学生需求严重不足,学生在校生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学生伙食水平有待提高。限于有限的伙食费用和不断提高的食品价格,学生的饮食要从能吃饱到吃得安全、有营养还尚有差距。学生洗漱、医疗等卫生设施不足。多数农村寄宿制小学没有学生淋浴设备,校内医疗设施也相对缺乏,校内消毒与常备医疗设施、药品配备不足。

由于学校的办学经费有限,学校无力招聘足够的生活教师。任课教师在正常教学之外,还要监管学生的安全、饮食、住宿等,导致教师的工作时间长、工作量繁重、心理压力巨大。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生活质量,挑战着教师心理和身体的承受能力。

二、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水平的对策

(一)依据寄宿制小学的特点实施管理,为学生全面和特长发展服务

在学校管理理念上,要注意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学校后勤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保证所有的教育教学设施全方位向学生有序开放;保障学生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学生出现事故或生病要及时报告与处理;

在住宿安全方面上,必须严格落实学生凭条出校门制度,设立接待室;学生饮水和早晚洗漱由专职生活教师和值班教师共同组织,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机会,有组织地带领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通过不同的视角深化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积极引导学生热爱家庭、尊敬父母,利用周末回家的机会,帮父母多做家务和力所能及的农活。另外,为了弥补学生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的缺失,学校还应在亲情培养上进行探索与尝试。

(二)针对寄宿制特点开发课程资源,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

在教学管理上,低龄住宿生要学会一些生活常识,学会自我服务,学会适应集体生活环境。农村寄宿制小学应当研究和开发包括认识学校和周围环境、生活常识、健康卫生知识、自我服务和管理、同学间和师生间交往、认识和熟悉集体生活等内容的课程,课程实施的重点在低中年级,课时安排可以选在国家课程开设之余。

由于寄宿生长时间生活在学校,这为学校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创办特色学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多种多样的、学生乐于参加的兴趣小组;通过有效组织、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把地方曲艺、武术杂技、剪纸泥塑等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民间传统文体项目引进学校,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寄宿小学 篇十三

而寄宿制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工作的一面镜子,在创建和谐校园的主旋律下和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以及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同唱一首歌,建立家校合育新机制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孩子们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整个教育效果,因此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教育的真正作用。我校一直以来就十分重视家校间的合作,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一系列家校合作的新模式。

1、加强联系,为学生建立信息簿

我校的寄宿生中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即使是双休日回到家中,见到的也只是爷爷奶奶。俗话说:“隔代更比一代亲。”老一辈子的人吃了许多苦,所以他们都不愿意让孩子再过那种苦日子,于是在生活上便百般呵护。孙辈们回家的这两天,爷爷奶奶们基本上都是嘘寒问暖,好吃好喝地一个劲地招待,然后在孩子返校时给足了零花钱;至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究竟怎样,学习成绩到底如何,他们却很少过问。而孩子的父母远在千里,一年也回不来几次,因此感情也日渐疏远,与孩子的关系冷淡。此外,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寄宿生中也有不少来自单亲家庭的。

针对上述两种情况,我们学校的做法是:首先,及时统计好每一个学生的基本信息,为每位学生建立起个人信息簿,对家长做什么工作、在何处打工、联系方式、家庭人员情况以及收入来源等都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做好登记管理工作;同时学校会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对于贫困生及时做好关怀帮扶工作,对单亲家庭的孩子以及留守儿童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每一个孩子都明白自己在校的生活费,都是父母通过辛苦劳动所挣来的血汗钱,来之不易,让孩子学会节俭和珍惜,由此懂得感恩。

2、家校联手,为教育搭建直通车

我校在定期召开家长会和不定期家访的基础上,还推出了一系列家校联手的新办法,为寄宿生的教育搭建起一辆辆直通车。

(1)成立家长协会。家长协会是加强家庭和学校沟通的重要载体。我校的家长协会由9名家长代表组成,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学校和班级工作,了解更多家长对学生和班级教育的看法,共同商讨办学中的困难和问题,集思广益,争取广大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2)手机短信互动。现代化的即时通讯手段在家校的联系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手机短信进行互动交流。手机短信的互动为家校牵线搭桥,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沟通,即时交流,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地联系起来,互相了解孩子在家庭和学校里的表现,从而便于家长与教师把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共同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和疏导工作,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彼此的教育方式,因而达到了较好的共育效果。

此外,学校领导还与需要帮助的学生结成手拉手互助对子,不仅平时做到关心与教育,而且要对帮扶对象进行家访,确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始终保持方向一致。实践证明,学生的教育只有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秀出真我精彩,培养“四自”能力

寄宿学校是一个大舞台,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让每个孩子都在寄宿小学这个大舞台上秀出自己人生起步阶段的精彩,为此,结合学校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我们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四自”能力。

1、生活自理――培养学生自主的生活技能

寄宿小学这种育人环境最适宜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生活技能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真正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在劳动技能活动中实现“生活自理”。为此,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会叠被子、会摆物品、会理床铺、会更衣;一切物品摆放有序,会刷洗鞋袜,能布置自己的寝室。走进我们的校园,你就可以了解到孩子们的本色生活:清晨起床铃一响,孩子们起床后就自觉而有序地开始洗漱,整理床铺,打扫卫生;就餐时,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有序地排队吃饭。家长们都高兴地说:“我的孩子会做家务了,寄宿管理真有效!”实践证明,小学生在寄宿管理中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得到了全面培养。

2、学习自主――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在寄宿学校里,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多,如果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课余时间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这时的学习主动权也完全掌握在他们手里,老师在这时只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所以,我们积极探究了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以下是我校探索出的四种卓有成效的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新模式:

①阅读式。即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说明解决问题的要求,指定好阅读的文章,让学生找时间去图书室查阅读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一般用于语文和英语学科。

②研究式。即教师提出一些能够拓展课本知识且让学生感兴趣的小课题,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或做实验,或做社会调查等,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报告。这种学习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这种模式一般多应用于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以及校本等学科。

③自讲式。即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一些课文,要求学生课后自学,待上课时在班级上公开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予以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这种模式一般多应用于语文、英语、品德与社会等学科。

④互助式。即在临近考试复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余时间通过抽背、抽考等方式加强记忆和理解,这种模式一般多应用于语文、英语、品德与社会、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既可以减少管理上的矛盾,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孩子们在寄宿教育中学会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学习效率更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日益增强了。

3、行为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每个学生在道德与纪律方面都能做到自我控制言语、行为,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在生活中能尊重他人,严格要求自己,逐步认识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重要意义。因此我校从这学期开始尝试小学生军训,这次军训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养成吃苦耐劳、学会行为自律、学会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了。通过此次军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4、身心自强――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

我们在培养学生健康身心素质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学生能够积极科学地锻炼,营养全面地进餐,增强身体素质,不怕困难与挫折。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在身心锻炼中实现“身心自强”。晨练时同学们都能整齐划一地跑步;早、中、晚餐,科学合理地搭配营养餐,让孩子们吃起来津津有味,改掉挑食和偏食的不良习惯;而伴随着欢快、优美的音乐,每天上午9∶30-10∶00以及每天下午放学后至晚餐前,我们的校园都会变成欢乐的海洋。

学生的一丝一毫牵动着我们的心,学生的平安幸福才是和谐的基础,所以在对寄宿生的管理中,学校应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救的能力。学校是个大家庭,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展现自己的情感;学校是个大舞台,学生在这里也可以自由发展。而全面发展是创建和谐寄宿制学校的根本目的。为了落实发展这个主题,学校应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