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高考家长帮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平面毕业论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平面设计毕业论文 篇一
李冰的毕业设计,源于她关于极简主义的毕业论文。在最开始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她有很多灵感,都想一一尝试,也有很多元素希望能加进设计之中,一时无法做出取舍。她在论文中谈到,自己在做设计时为了使设计更加精彩会找很多的素材来辅助表现,但在取舍当中因不会做“减法”,失去了价值较高的题材,甚至为了表达意图而“画蛇添足”。期望做到设计刚刚好的“简约”,就不得不提设计历程中的“极简主义”。“做设计的时候,总是希望它能出彩能与众不同。因而会找很多素材,会有很多想法,想着把它们都一一实现。可是每个作品所能容纳的东西是有限的,一味增加反而会让它负担过重,丧失特色。所以要学会做减法,由减入简,这也是我毕业设计的中心思想。”
李冰尝试着用单纯元素的创意叠加营造出丰富多元的内涵。经过半年不断试验,她决定从极简主义入手。这是她第一次做产品,虽然设计的理念是相通的,但由于经验不足,随着展出日期的不断逼近,她难免会有些焦虑。“毕竟是做产品,造型是立体的,和平面设计、排版还有广告牌都不一样。一开始的时候,怎么确定造型是个很大的问题。这些方形、圆形还有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应该多大,数量多少,拼接接口多大,还有角度应该怎么调整,如何搭配,都要不断反复地尝试。”她说。
“能用毕业论文的理念来做毕业设计,真的是一个巧合。”李冰说,“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觉得简约设计是很舒服的。后来接触到毕业设计的时候,就确定了创意灯罩的形式,希望通过单纯的元素拼接把这个产品做出来。”为了做出自己最满意的效果,她跟老师不断地沟通讨论。“一开始我们没沟通明白,两个人的想法不太一样,所以有很多争执。老师的构想是去模仿国外一些产品的风格,可是我想做自己的设计,是别人没有做过的,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不只是惊讶还要惊喜的产品。其实老师是根据以往的经验选择了风险低的途径,让我更容易完成作品。但是我想要的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们有了很大的分歧。”最终,李冰和老师还是达成了共识,设计的时候兼顾功能和外观,做出了两人都满意的产品设计。
做毕业设计的每一天,对李冰来说都是新奇和充满未知的。“每次尝试都能随机拼接出各种各样的形状,都能有新的发现。就是这些简单的图形,组合起来却有无限的可能。”或许这就是设计的魅力,只要有想法敢尝试,就能做出创意无穷给人惊喜的作品。在李冰眼中,设计是一个伟大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引导和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她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设计,创造美,创造精彩。她的创意灯罩,就是让产品完全属于使用者,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每一次拼接中随着心情的改变,使产品呈现出不一样的感觉。她感叹道,“虽然做作品的那段时间压力很大,也很紧张,但是看到最终作品出炉的时候心情好复杂,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出生了一样。一方面开心终于有所出品,一方面又担心使用者会不喜欢它,怕它没有市场。”李冰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一天能投入市场,不过她也明白,自己的作品还需要完善,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观念也还需要更多创新。
平面设计毕业论文 篇二
[关键词]过程管理PDCA循环本科毕业设计道路工程循环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51-03
一、道路工程本科阶段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一)毕业设计方式和内容
山东交通学院的道路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在第八学期四月底学生毕业实习后进行,一般安排9周时间完成,采用传统的“假题真做”模式,即由指导老师给学生提供电子地形图、路线起、终点等控制点及道路等级、交通量等资料,学生根据给定控制点和公路等级查找相对应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标准,结合沿线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及地质情况等),通过路线方案论证与比选,确定一个合理的路线方案,再根据此路线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最终提交设计成果。
(二)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选题陈旧、程序化,与工程实际脱节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道路工程毕业设计选题一般都是“××到××二(三)级公路施工图设计”,从最初的手工绘图和计算,到现在利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和计算,题目和模式沿袭了30多年,选题过于陈旧和程序化。
选线设计时,学生片面注重设计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缺少路线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综合设计考虑,亦没有考虑安全、环保、经济等技术问题。设计时只顾设计方便,不顾施工难易;只重视设计环节,忽视施工和养护环节等问题,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
2.毕业设计成果不规范,设计质量普遍不高
毕业设计成果包括计算说明部分和图纸部分,提交的图纸在字体大小、字体类型、线条粗细和文字排版等内容与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出入,且设计结果的正确度、合理程度值得商榷,有待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3.毕业设计资料陈旧,缺乏系统性
有一些毕业设计资料甚至是从十几年前沿用至今,一些数据资料是由老师临时找了些资料补充上的,甚至有时缺少资料时就采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设计,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使用工程资料。
4.机械化设计,缺乏创新性
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只是机械化地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去完成设计内容,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是否合理,怎样设计才能既符合规范要求又富有新意等问题,学生没有认真去思考。
(三)现有研究现状
针对上述问题,很多高校教师,纷纷提出了一些改革和管理措施。湖南工业大学刘明伟具体分析了目前成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以某工科学院为案例,阐述了毕业设计论文在过程管理及监控体系的建立;山东科技大学陈广庆分析目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从毕业设计有关规章制度的制订、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的日常组织、毕业答辩等几个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手段;河南科技大学高笑娟通过对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进行全过程控制,使学生的设计质量普遍得到提高。说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值得在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中推广应用。
分析现有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下降问题,在高校普遍存在,高校教师已开始从老师、学生、设计内容和设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为提高道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提供了参考。但从目前高校毕业设计现状来看,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设计的过程管理,从设计过程中把关,控制好学生的设计质量,避免前松后紧和依赖于设计软件的现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个毕业设计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PDCA过程管理原理
毕业设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教师、学生资格考核、毕业设计常规过程(选题、开题、中期)考核、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检查等环节,对毕业设计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措施。
PDCA 循环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工作循环的简称。它是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 在方法上的重大变革。它将过去事后检验把关为主的质量管理转变为预防为主和改进为主的质量管理;把过去分散管理方式转变为系统、全面综合治理的方法;把过去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管过程的科学管理方法。这个循环工作法是美国的戴明发明的, 故又称 “戴明循环”。这4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为:
第一阶段为计划(P) 阶段:确定任务、目标、活动, 并作好所有需要的软、硬件准备工作;第二阶段为执行(D) 阶段:按照计划要求及制定的目标、标准、操作规程去组织实施;第三阶段为检查(C) 阶段:将实际工作结果与计划内容相对比, 通过检查, 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找出问题和异常情况;第四阶段为处理(A) 阶段:根据比较结果采取一定措施, 纠正偏差、总结经验、改正缺点。
三、基于PDCA循环的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模式
结合道路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和设计特点,将道路毕业设计过程分为六个部分,每部分分为PDCA四个阶段,道路工程毕业设计PDCA过程管理流程见图1。
■
图1道路工程毕业设计PDCA过程管理
第一部分 平面设计(2周)
P1――结合设计任务书收集资料,整理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设计参数,结合地形图和地质资料完成路线选线等平面设计。
D1――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设计文件。
C1――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文件,查看整理设计参数的是否正确,平面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并要求学生给老师讲解选择平面参数的理由和选线时考虑的因素。
A1――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平面线形进一步优化,总结平面设计的方法和经验。
第二部分 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2周)
P2――结合最终确定的平面线形,绘制纵断面地面线,选择合理的纵断面设计参数,在保证平、纵组合的基础上完成纵断面设计,结合平、纵线形和视距要求进行横断面设计。
D2――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设计文件。
C2――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文件,检查纵、横设计及平、纵、横组合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并要求学生讲解设计过程中如何考虑平纵组合和安全、经济等问题。
A2――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纵、横设计进一步优化,总结设计的方法和经验。
第三部分 其他设计(2周)
P3――根据交通量数据、沿线气候环境和道路建筑材料情况进行两种路面结构设计,选择一种作为推荐方案,绘制路面结构图,完成一座小桥涵布置图、路基综合排水布置图、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的立面图和一处平面交叉平面布置图。
D3――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该部分设计文件。
C3――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文件,检查路面设计计算是否正确,结构型式设计是否满足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推荐方案是否合理。并要求学生讲解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因素没有考虑到,如何进行处理。
A3――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归纳设计步骤和设计经验。
第四部分 撰写设计说明书(1周)
P4―结合设计情况,对平纵横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边坡防护与加固设计、小桥涵型式选择与设计、平面交叉口型式选择与设计等过程中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D4―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设计说明书。
C4―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说明书中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合理,是否与设计图一致。要求学生讲解部分计算的步骤和参数选择的方法。
A4―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完善设计说明书,总结设计方法。
第五部分 设计成果整理与提交(1周)
P5―将最终的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进行整理,并按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进行排版并装订。
D5―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提交设计资料。
C5―检查学生提交的设计资料,检查图纸中是否存在纰漏或错误,检查设计说明书是否按规范格式进行书写,设计说明中是否存在与图纸和实际不符的地方。
A5―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完善后再进行整理和装订。
第六部分 答辩和成绩评定(1周)
P6――由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提交的设计资料给出评阅意见和指导成绩,由评阅老师结合学生的设计资料给出评审意见和评阅成绩,通过答辩后由答辩小组根据答辩时学生的表现给定答辩成绩,并做好答辩记录。
D6――资料提交与答辩,并进行成绩评定。
C6――检查提交的设计资料是否齐全,检查各种成绩和答辩记录是否规范合理。
A6――对设计资料和成绩等进行核定,总结整届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注意的事项,为下一届毕业设计制订计划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结论
1.本科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的最后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综合训练和考核。通过毕业设计的进行,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推理、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全方位考虑问题等科学技术人员应有的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2.基于过程管理PDCA基本原理及其循环思想,将道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各部分设计内容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控制,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过程,从过程与整体控制毕业设计内容和质量。
3.通过分析目前道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山东交通学院道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为案例,借助PDCA基本思想,提出了道路路线平面设计、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其他设计、撰写说明书、设计成果整理与提交、答辩与成绩评定六大部分设计内容PDCA基本内容和控制指标,构建了完善的道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PDCA循环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罗玉虎,何兆益。对改进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思考―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1(3).
[2]刘明伟,张柱银,陈联,等。 论工科类成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与监控体系的构建[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7(2).
[3]陈广庆,王吉岱,杨兴华。 提高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与探索[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3).
[4]高笑娟,李跃辉。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的全过程控制方法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
平面设计毕业论文 篇三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1.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广告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了解我国有关的建设方针和政策,正确使用专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
3.学会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广泛地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的水平和状况。
4.培养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从经济、技术的观点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为综合同学们四年所学知识,设计内容项目较多,一般选择典型性较强、风格鲜明、难度较大、任务较重的题目,这是同学们创作高设计水平的难得机会,因此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按时完成设计。毕业设计风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定,设计尺寸统一要求,可手绘,也可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要求明快、简洁、富有设计内涵,突出自己的想法。由于展览需要,还需进行装裱,装裱材料可根据需要和可能统一制作。
2.毕业设计是学生走向社会发展自己事业的桥梁,因此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学术和先进的设计水平,在辅导过程中随时启发性地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能力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真正把设计做到极致。
3.毕业论文为8000字以上。论文应力求研究计划和方案合理、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层次清楚、文理通顺、书写工整。
4.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按规范化要求装订。
二、指导教师
1.由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
2.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10组。每组1-3人。
3.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并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设计表现作出评价。
4.指导教师应认真负责,树立正确教育思想,认真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做好开题报告,制定毕业设计进度计划,及时检查学生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对实际完成情况做好记录。
5.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方面的指导,做到论文及设计说明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符合科技写作规范。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文本格式打印和装订。指导教师要对论文及设计说明书、图纸认真审阅,并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学生,要求学生进一步修改,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三、毕业设计内容
设计题目可以根据四年的学习经历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事件自定,做成系列招贴形式,也可结合实际项目来做。总体设计要求布局合理,构图富有创造性,色彩搭配符合设计需要,风格不限。
建议辅导方法:指导和观摩相结合,其间多学习国外大师的先进表现方法,使学生了解国外的先进经验,增加同学门对大师作品的感性认识,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作品的品位。
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一)选题原则
1.毕业设计(论文)应按照教育要“三个面向”的要求,选题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当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选题要尽量选取既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能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的题目,提倡“真题真做”。选题也可模拟实际工程。
3.选择课题的份量和难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在规定时间经努力可以完成为宜。
4.鼓励一人一题,若多人同做一个课题,每人必须完成个人基本内容,其设计内容及工作量应与小组人数相符。
(二)选题类型
论文参考题目
1.突破传统的传统—平面设计中的传统与现代
2.谈平面设计中的创意
3.非纸类材质在书籍装帧中的运用
4.浅谈对以文字为主题的招贴的视觉感受
5.包装设计的价值观
6.创意思维与图形设计
7.书籍装帧中的文字版式设计探讨
8.汉字标志设计漫谈
9.浅析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表现
10.平面设计中的精神与物质
11.版面设计中的“平面空间”
12.浅谈沟通在文化性广告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评分标准:创意构思(35%)、理论畅述(25%)、文字表达(25%)、答辩表现(15%)。
毕业设计参考选题:
1.酒类包装系列
2.茶叶包装系列
3.饮料、咖啡系列
4.电子产品系列
5.2008北京奥运会招贴系列
6.中、外文学名著装帧设计系列
7.环保海报设计系列
8.和平海报设计系列
9.文化、艺术博览会招贴系列
10.商业广告、艺术摄影系列
11.企业形象识别设计系统设计
12.挂历、台历设计
13.DM手册设计系列
毕业生设计作品要求:整体设计构想有创意、设计实体的制作有整体、系列效果、制作精良。
参考评分标准:设计构思(35%)、设计实体(35%)、制作精良(30%)
五、毕业设计的一般步骤:
本专业毕业设计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选题收集资料、方案比较、设计计算绘图、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可分为三阶段:选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提出论点、阐述论据;撰写毕业论文。
六、毕业设计的成果要求: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最后提交毕业(论文)文本,包括图纸及毕业设计文本。除作品要求中展板正标题统一为“山东艺术设计学院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外,其它内容一律体现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一)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封面(详见附表);
2.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书(详见附表);
3.毕业设计(论文)目录;
4.论文摘要;
5.毕业论文及工程设计说明书;
6.参考文献;
7.附录;
以上内容的要求
1.任务书:包括设计(论文)题目、论文主要的内容及进度安排、论文主要指标及要求、主要参考文献;
2.摘要:一般为400汉字,摘要介绍设计(论文)的研究课题,本人见解和主要结论;
3.目录:按论文章节次序编好页码,设计图纸要有标号;
4.论文或说明书要求论证严格,层次分明,语句通顺,表达确切,字体端正。
5.参考文献按以下格式列出
[序号]作者姓名,期刊、名称、卷号、期数、页码(年份)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页码(年份)
6.附录:与论文有关的数据表、计算机程序、鸣谢等。
论文完成后按(一)文本结构的顺序排列好,加以封皮,进行装订。
(二)作品要求
1.设计手册一本
A4规格,16页以上,主要包括封面、封底、目录、设计说明、设计草图、成品效果图等,全硬质封面、封底,并设计版面,彩色打印。版式体现“山东艺术设计学院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字样。
2.展板两张
规格:800mm×1200mm,输出时最低分辨率:300dpi。展板中不少于4张电脑效果图,展板正标题统一为“山东艺术设计学院广告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副标题自定或指导老师拟定,并设计版面、装裱。
3.毕业生实习鉴定表(详见附表)。
七、毕业设计的组织领导及成果评定
1.本大纲及根据本大纲所制定的毕业设计任务书,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具体依据,指导教师必须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前阅读并领会这些文件的含义,学生要认真阅读毕业设计任务书,熟悉资料并明确自己的任务;
2.毕业设计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指导教师应给所指导的学生指定题目,给予必须的原始资料,并下达设计任务书。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应严格要求,启发诱导,全面负责;
3.指导教师应根据毕业设计的内容由有关单位选派,必要时还应指定有关课程的教师作为答疑教师;
4.指导教师的业务领导人应分阶段检查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5.毕业答辩
(1)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后,经指导教师评阅,并写出评语和平时成绩,方可进行答辩;毕业设计无成绩或成绩不及格,将根据有关规定,取消毕业答辩资格。未参加毕业答辩或毕业答辩未通过者,将影响该生的本科毕业。
(2)答辩委员会由本专业中级以上职称5~7人组成,其中高级职称不少于两人,答辩小组成员备案;
(3)答辨分设计情况介绍(10分钟),基本问题(5分钟)和追加问题(5分钟)的答辩。
(4)成绩评定:
平面毕业论文 篇四
浅谈如何更好的在现代图形设计中运用汉
【摘 要】图形设计作为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现象,起着沟通人与文化、信息的作用,这一点与文字的作用相通。汉字是代表中国文化的具有很大涵盖性的符号文字,因此,我们应该去研究与认识它,从而发掘更多的造型方法,更深入地利用汉字来进行平面图形设计。
引 言
在日本设计师白木彰先生的作品中,展示出一个活生生的汉字的世界。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的堆积,每个字仿佛从符号世界中还原了出来,带着它们来自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息。这样的文字形态,引起我对汉字的新的认识。
汉字是唯一富有生命力的表意文字,是用点画记录人类理念的平面设计。利用文字来进行平面设计,我们所要利用的不光是它的“形”,更重要的是它的“意”。目前日本人似乎比我们更懂得怎样利用汉字,他们用汉字的造型原理去设计图形,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汉字不仅仅是符号,是装饰,而且具有了图形设计的表形性思维,使汉字真正活了起来。利用汉字,日本人传达出他们的本土文化,而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汉字传达我们的文化?这一点令人深思。
平面图形设计与汉字的本质联系
1.汉字本身即是一种平面图形设计
从平面设计来讲,汉字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它以最为简单的设计元素,运用最丰富而复杂的设计手段,设计出了一件又一件恒定而单纯的“产品”,并使这些产品的内涵丰富,构架完美,用途广泛,影响深远。同时,这些“单元产品”又具有无穷的联络方式,具有开放而递增的同构能力。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在《庄子外篇》中就已指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即:在语言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表征物与被表征物的关系,语言是事物的表征物,事物是语言的被表征物,语言的任务是事物信息的被传达,语言的角色是传达信息的媒体。文字正是利用语言来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东西。
2.平面图形设计与汉字构成学原理
a.平面图形设计是一个特殊的思维过程
人类的意识过程,其实是一个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而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因此可以说,人是用符号来思维的,符号是思维的主体。平面图形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的,在二维的空间中对物象的位置、比例、相互关系的筹划,无疑,这也是一个思维过程。但同时,它又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思维过程。这是一个开始于设计者,延续到受众心理活动的思维过程,而这种延续正是依赖于作为思维主体的图形。
b.汉字是经过设计的图形
汉字的目的是承载信息,而汉字本身即是中国人在二维空间中对点画挑选、组合、转换、再生,使之代表一定信息的产物。从符号学原理分析,汉字是一种符号,是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由于汉字演变至今已变得十分抽象,洗练,所以将汉字承载着的原始信息还原出来的过程本身,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过程,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这种还原的结果不是文字,是一种加入人的思维的奇妙产物,一种特别的平面图形。
更多地发掘汉字的特征 更准确地运用汉字承载的信息
设计师借平面图形设计向受众传达自身的思维过程与结论,以达到其指导或是劝说的目的;换言之,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与自身经验加以印证,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表达的思想感情。美国设计师普罗斯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人性的概念在今天已经广义化,如何使我们的本土文化得以体现?还原汉字的原始信息应该说是一条捷径。在追寻汉字本源的过程中去体会中国文化,其本身就是在提高设计师文化修养。这样,我们在作品中体现本土文化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1.使汉字不断地深化
a.运用汉字来发掘本土文化,是一个抽象难懂的说法,那么,让我们看看日本人是如何做的吧。
七世纪时,日本引进中国的表意文字,称为汉字。日本人快速地消化了中国的汉字文化,之后又把汉字迅速地加以改造,日本称为大和民族的本土文化其实都来自中国,而中国当代的设计为什么还不及日本呢?我们可能过多地强调了形式的方面,而忽略了设计作品本身应透露出来的内容和意境。日本人以纤丽纤小、简约淡泊作为其审美的意趣,形成了“物哀”、“空寂”、“风雅”、“幽玄”等审美理念。汉字被日本的设计注入无限的遐想,成为他们在作品以外的思维空间“留白”的有力武器。“喻物于意则乐,留意于物则病。”汉字作为抽象图形的魅力在乎似与不似之间。
《读卖新闻》中曾登载过一位日本小学三年级女生写的诗:
“港”这个字
真像美人鱼
“共”是头
“巳”是尾
三水是浪花
你看像吗?
这就是汉字的魅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没有哪种文字可能引发人这种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正是汉字在人思维空间里的留白,使汉字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
现代图形设计是对文化的认同,而不是简单的对符号或图形的认同。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运用汉字进行图形设计的精髓所在。日本许多著名设计师,几乎都是汉字学的专家,他们在作品中巧妙地将汉字作为抽象画看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日本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先生就是一个执著的汉字迷。他在《活字礼赞》一文中提出汉字造型的直角思想,其起源为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学;日本另外一位汉字迷设计师白木彰先生,更是巧妙地将汉字作为图形运用到了平面设计中。
日本设计运用传统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并赋予民族情感的内容,走在了设计的前沿。这值得我们青年设计师们学习和借鉴。
b.我们的先民如何利用汉字设计生活
我们的前人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上升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于是形成了“书法”这类二阶意义上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是抽象符号艺术,它靠单纯的线条架构演绎出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形象。
在文人士大夫创造了优秀的书体与书法作品的同时,民间艺人也以他们的聪明才智设计出无数巧妙而极富视觉意趣的字体图形。如用来招揽顾客的幌子、节庆与民俗活动中的吉语,吉祥纹样中的连笔字等。这类反映日常生活形态的杰作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强烈的民族特色。
2.用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理解汉字
因为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即人类并非宇宙创造的中心,而是自然中次要的部分,能否符合大自然的韵律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化如此强调自然的形态与模式,汉字的创造无疑也遵循这一法则,即模拟自然,将物的形简化地融合于方正的字体符号之中。
a.“神”来之笔
古人对于“神”的信仰,主要表现在占卜和祭祀上。最早的汉字其实是占卜的记录,上古文字的笔划结构,用今天的眼光看去,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是古人对自然、对生命的一种诠释。这种记录占卜结果的文字,来源于远古的文字画(近似文字的图画)。汉字是表意文字,象形性是汉字的主要特征之一,汉字是反映自然造型的。汉字在反映自然造型的同时,还具有深奥的构成原理,而这种原理就来源于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设计在线。中国
b.汉字中有大智慧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中国人信仰上天潜在的超越之力,这种超越之力即自然规律。观察汉字的构成,更多的是揭示自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在汉字发展的早期阶段(西周以前),象形程度较高,体现出对书写的简化和易识别的趋势。而汉字在发展为记号文字体系的过程中,则体现出了古人独到的智慧。
在汉字的创造过程中,古人很注重“形”与“意”的结合,简单摹仿不是文字。
在初中时,语文老师对于“牧”字、“采”字的解释,引起后来我对汉字中蕴含的先人智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前有“牛”而后面有一个人持木棍趋赶,这样便组成了“牧”字。在汉字的造型原则里,我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这样有趣的例子,只要我们耐心品味,其中奥妙无穷。
结 论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环境下,我们如何运用文字进行平面图形设计?
平面设计论文 篇五
当受众面对具备大量信息的网页或者广告电子屏时,设计师对信息的归纳与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受众不希望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那样会给自身造成一种负担,会觉得浏览信息很累,从而拒绝接受设计师所力图传递的信息。在传统意义上的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会采取一些技巧,比如以功能强弱、构图层次、主次关系、图像外观来进行分类,遇到一堆图片时,可以利用摄影的构图来编排,比如远景、近景等。同样的在新媒体中,设计师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门别类,比如一个以特色菜为主题的网页,设计师将需要展现的信息按照食材进行分类,分别为葱爆肥羊、咖喱嫩牛、豆瓣石碇鱼、霸王鸡等,然后将图片、文字、声音等信息按照上面的4个菜品进行分类,最后布置在主页和子页对应的位置上。在布局的设计过程中,无论载体是平板电脑还是智能手机,最好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采取组别的形式,将需要的信息进行分类,然后放在相应位置,到底要分多少类,这取决于载体大小,一般来说,载体越大,分的种类就越多,一般来说屏幕的物理尺寸大小和像素大小都制约着信息的容量大小,这与传统媒体排版是一致的,只要在载体上控制适当的规格,对信息进行精心组织,都会让受众觉得舒适。
2信息主次关系的合理布局
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不管在哪里,低头看手机,抬头看电子屏,设计师要想让所设计的内容抓住受众的眼球,最好的办法就是简洁明了的内容。设计的精髓在于既要传递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也要让受众有美的享受,所以在设计上给予受众一定的空间,才能互相碰撞出火花。对信息的主次关系必须进行合理区分,主体信息一定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现,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会有目的地留白,利用留白来减轻页面所造成的窒息感,利用留白也可以扩展设计的空间,利用留白使形式产生一些变化。面对新媒体时,设计师同样会用类似的技巧来处理画面,不过由于是新媒体,信息的主次关系与传统媒体还是会有一些区别,它会更为复杂,信息的主次将以累加的形式呈现,逻辑和结构关系的要求更高,比如一本电子杂志,首页会出现主要内容的信息,每个子页面又会有独立的内容,这些子页面可能还会分出下一级的独立内容,因此将所有的主体内容抽取出来,再按照层级的关系来编排。
3图片信息的优势
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以图片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与此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用户浏览页面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图片总是比文字更能给浏览者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图片的地位极为重要,在新媒体中甚至还有专门的图片展示区域让浏览者去欣赏。新媒体中的图像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或者两者组合而成。在传统设计中,图片有自己的编排法则,例如主体之间要注意位置关系、图片之间的组合关系等。在新媒体中,设计师面对静态图像可以采取与传统平面设计一样的方法来处理,但是对于动态图像就要考虑手机和电脑的不同浏览体验,一般来说新媒体的内容更为丰富,受众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所以在处理动态图像的时候,应该遵守下面这些标准:第一,所有的编排都是突出同一个主题,尽量将同一个主题的动态图像放置在一起,这样才会让版面显得完整;第二,主体部分应该是静态图片和文字,便于用户观看,视频和音频只能作为补充,然后利用新媒体的特点让他们彼此产生关系,以避免浏览者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第三,任何一种编排方式,都必须让浏览者迅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设计师使用电脑的时候要依托电脑,在电脑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如果只是照单全收,设计出来的作品必定是冷冰冰的,失去人类所应具备的灵性,因此平面设计作为新媒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为了迎合新媒体而扭曲了其固有的属性,设计师必须遵循其内在法则,才能在新媒体中拿出亮眼的设计。
平面设计毕业论文 篇六
关键词:设计史;教学实践;课程改革
多年来,针对平面设计史课程内容繁杂、讲授模式单一、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的问题,许多研究者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纷纷提出改革意见,呼吁摆脱固有的讲课模式,优化教学辅助手段,适当调整编排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革作业模式。作为一门专业理论课,平面设计史课程往往容易受到忽视,一些高校甚至一再压缩理论课程的课时,而平面设计史课程改革效果不显著。
一、平面设计史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
目前,平面设计史课程教学主要是理论知识的传递,文本学习与设计实践缺乏综合联系,教学目标也缺乏深度。其实,平面设计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综合而有层次的。作为历史类课程,平面设计史课程必须让学生认真学习和掌握各个时期的平面设计风格,了解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其次,平面设计史课程能启发学生了解现代平面设计思潮的起源,在历史中寻找其根源,了解现代平面设计产生的动力,通过了解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现代平面设计。学生通过学习平面设计史知识,能更好地理解现在的平面设计,进而展望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康威在《设计史》一书中说:“对过去的研究能使我们明白我们从何而来,曾面临何种复杂的选择和决定才走到了现在。如果没有这种的视角,我们的理解将是有限的。我们会沦为‘现在’的囚犯,无法预见选择性或是认识到选择的可能性。”①除此之外,更高层次的平面设计史教学还应该使学生对设计物研究方法和策略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学生综合史论分析和设计思维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拥有多年的设计史研究经验,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构建历史研究的独立思维,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达到更高层次的学习境界。
2.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生轻视理论课是大学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史论内容繁杂、枯燥,其产生的学习效益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所以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平面设计史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平面设计本身是一种实践的过程,专业课程也以实践性课程为主,学生本科毕业时做的是毕业设计而非毕业论文,就业需求也以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为主导,这就导致理论课程不受重视。该问题之所以产生,从根源上讲,是因为部分学生对课程背景与意义一知半解,对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的价值没有长远的眼光,如“设计史学习对设计素养的提升有哪些益处”或者“学习设计史能给设计实践带来多少帮助”。如果能把这些问题的答案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白设计创新能力离不开开阔的设计视野和渊博的历史知识,设计史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设计修养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平面设计史课程就会得到应有的重视。兴趣的激发是多点的,而提升平面设计史课程的价值确实是重要的手段,尤其应注重激活传统设计中积淀的设计思想与智慧,并创造性地转化到现实设计中。在学习平面设计史课程时,部分学生因知识结构不全面而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讲授帮助其克服。部分学生不理解年代久远的设计作品产生的背景,所以对设计作品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同,而且每名学生对此问题的表现各不相同。教师要认真面对这个问题,平面设计史课程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理念,而非就理论而理论地讲授所谓“正确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二、提升平面设计史课程价值的方式
目前,平面设计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艺术类学生的思维特性,创新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找到解决设计问题的真正方法与途径,培养设计创新能力。这些改革手段都是必要的,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平面设计史教学的固有思路,适应人才培养的多元发展。笔者从事设计史教学多年,也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
1.丰富实物史料学习
“用历史说明造物,用造物说明历史”②是一种历史观。设计作品是对设计历史的最佳体现,也是串联历史发展的基本点。早期平面设计史的研究主要是实物史料研究,即对不同时期平面设计风格演变的探究。因此,分析实物史料、案例教学对平面设计史学习至关重要,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厘清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平面设计脉络,细化不同设计思潮、风格、流派的设计手法、主要特征,构建丰富多彩、身临其境的平面设计史学习氛围,使学生深入历史情境,产生共鸣,获得更深刻的认知与印象。同时,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文化积累与开阔的视野,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否则容易使平面设计史课程沦为平面设计作品鉴赏课。如,在绪论部分,除了对考古已发现的史前原始人岩壁洞穴画进行了解之外,还可以加入对洞穴画与原始文明、原始巫术、原始部族生活的联系和考古猜想,将史前人类文明与视觉传达内容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构架与学习渠道。
2.合理设置实践环节
“设计学本质与内涵的扩延决定了设计学的人才培养观,我们主张‘知行合一’,认识只是知识的反馈,实践是对能力的评价……将认识的道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③因此,平面设计史课程教学应具有开放性,使历史文本与专业素养、专业实践互动提升。部分高校的平面设计史课程作业以理论为主,考试也是提交一篇论文。其实,平面设计史课程也是需要实践的。设计的实践转化本身就是设计史学习的目标之一,教学实践环节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如,平面设计史的诸多章节都有对英文字体设计与发展历史的介绍,这是学生熟悉经典英文字体的绝佳机会,可以进行字体创意实践练习。讲述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发展与影响的章节,以大篇幅文本介绍现代艺术流派,对平面设计方面罕有涉及,教师不妨让学生对各个艺术流派的风格表现进行总结,用设计作品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各个流派风格的认知。
3.培养学科交叉能力
如今,平面设计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逐渐转向设计与设计作品在人类社会文化中的作用等方面。平面设计史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文化史和艺术史研究的一部分,还与商业史、民族史、文学史等研究有共通的话题和资料,有时研究者也需要查阅相邻学科的内容与文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打破章节限制,增加跨学科的知识融合。除课本知识外,还可以融合区域设计史、设计史学术前沿思想和研究、设计的文化语境和专题教学等拓展性、外延性的内容,完善学生的设计史观,鼓励学生脱离书本独立思考,营造良好的艺术设计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强化基础知识记忆
课程改革并不等于抛弃传统的知识记忆模式,我们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也不能为了创新而否定传统教学手段。平面设计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且必须包括对整个人类平面设计史中重要设计事件、设计人物、设计流派、设计作品和风格的深入把握,课程结束后的理论考试是最好的手段。AlstonPurvis教授除了以博物馆般的阅历进行精彩的讲授外,记忆和考试是他一贯坚持的教学手法。他多年来在平面设计史教学中坚持每学期两次闭卷考试,期中一次,期末一次。在考试前他会给出需要记忆的范围,其中包括大量设计作品的时间、作者、作品名称,学生必须一字不漏地记住,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很难过关的。知识记忆的考查是提高课程难度的有效办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直接手段。
三、对平面设计史教学改革的看法与反思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文人对历史的学习和哲学思考,强调史学的“经世”功能。这个理论对设计史同样适用,往事即“设计的历史轨迹”,治道即“设计的当下实践”。平面设计史课程是学生深入了解学科背景与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它能使学生借鉴历史、获得设计经验,提高设计理论素养。如今,部分高校忽视平面设计史课程,主要是因为未能正确认识其价值与地位。平面设计教育者不能急于找到改革措施,必须先从根源上理解改革的必要性,分析改革的原因与目标,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平面设计史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传统教学的落脚点,以务实的态度理解课程价值,重视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转化关系,合理采用改革创新手段,把平面设计史课程的精粹与现代教学手段、学生的思维特征、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发展趋势结合在一起〈WWW.SHUBAOC.COM〉,不盲目创新、哗众取宠,让平面设计史教学成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认真思考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手段,深入了解平面设计史课程的独特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史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深入浅出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和方法。
注释:
①(英)康威。设计史。邹其昌,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②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人民出版社,2011.③杭间。设计史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贾国涛。中国设计史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再探索。装饰,2014(12).
[2]杨高钰,邱琳。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史课程教学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1(9).
[3]陈红玉。英国设计史教育与研究新动向——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亚洲设计史项目。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1).
[4]陈广英。设计史课程实验教学探讨。美术教育研究,2012(2).
[5]黄倩。佩夫斯纳的设计史研究方法探析。装饰,2013(9).
平面设计毕业论文 篇七
关键词:市场;文化;平面设计;企业;课程设置;社会;定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机制已将重心转移到精神产业领域,文化产业迅猛崛起,文化产品大量充斥在市场中,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鉴于这样的发展态势,为获取更大的利益,许多企业将企业宣传放在首位,以应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各种商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成为企业间的强大竞争力。文化观念的变化带来了新产品开发、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作为文化产业先驱的平面设计也面临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社会现实,不得不考虑这个行业的生存环境和如何抓住机遇在经济大潮中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使平面设计艺术健康、有序、全面的发展。针对以上需求,社会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平面设计师,他们可以从事广告设计、销售企划、图文设计、企业宣传策划及其他平面领域的相关设计工作。但从社会形势来看,现在从事平面设计的艺术类人才众多,但是,往往都处在边缘化的境地,没有明确的行业定位,因此专业掌握还停留在初级书本知识阶段,对于实际的项目还尚不能掌控驾驭,对于行业分工、行业标准,行业组织的了解和分析更无从谈起。面对高科技飞速发展和平面设计相对滞后的局面,许多平面设计艺术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心急如焚,纷纷要求改变现状,以求自身的发展空间。由此,如何应对社会潮流的需求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成为设计师初入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分析平面设计的现状
基于以上几点分析,如果让一个刚毕业的平面设计人员未经培训学习直接参与到工作中来,后果可想而知。但就现在的企业来讲,还没有哪个企业真正把平面设计人员的课程纳入到其综合职业能力培训中。因此,具体分析企业需求,设置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2 具体要求
2.1 企业要求设计要有个性化,能突出企业的文化和标识
设计师本身就是个具有独特思维能力而又敢于大胆改革创新的一个职业。设计工作必须要在这个需求较高的新环境中能标新立异。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和制作在平面设计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下,商业界提出的新挑战不仅加强了设计的重要性,还提高了设计的潜在能力。当平面设计走向程式化之后,其设计创意就必须具有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设计就成为无限超越自我,获取随心所欲表达的个性化。故计算机软件的掌握程度至关重要。但是企业中的设计师在大胆创新前要先深刻领会企业文化,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设计作品中,使人感觉既新鲜又没有突破企业要求的底线,这才能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要求。
2.2 企业要求设计应符合国际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即应与时俱进
全球化的社会形势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具备更全面的认知观。因此,在构思和表现上,平面设计的语言要放眼国内外的消费需求。时常关注国内外现代设计的走势是最便捷的使作品与现代世界设计接轨的重要步骤。
2.3 企业要求设计作品要有地域本土化元素,能够明显体现企业所在地域的风土人情
通过对具有地域特色的造型元素其形态上的引用,使元素不仅传递了现代设计观念,而且使旧有元素能够真正传递载体的现代信息,符合现代设计的功用,从而摆脱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与语意上的偏差。对本土设计师来说,守一方水土研究自成体系的平面设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这样既可以使消费者从侧面了解企业文化,又可以加深消费者的印象,可谓一举两得。
2.4 企业要求现代平面设计要符合人性化需求与绿色环保的呼吁,这才会达到与消费者共鸣的效果
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思想是21世纪设计的主题,在设计中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任。它强调在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在中国,人们也已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历程的长期需求。在经历了分解与重构后的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未来的设计将着眼于与平面设计相关环境的设计上,其关系是相连的,内在的,互动的,广义的。因此企业在设计中要求与消费者达成共识,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找到宣传的突破口。
3 在职平面设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培训课程设置
根据以上几点企业要求,要加强平面设计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就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系统设置课程:
(1)首先应该学习好企业文化,准确的掌握企业的设计定位。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具体地说,就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素质、经营方针、产品开发、商品流通等有关企业经营的所有因素。设计师可以从信息这一观点出发,从文化、形象、传播的角度来进行筛选,找出企业具有的潜在力,存在价值及美的价值,加以整合,使其在信息社会环境中转换为有效的标识。因此,开设企业文化的相关课程是深入了解企业,给设计定位的第一步。
(2)只有最符合社会要求的作品,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设计师应该结合当前的社会文化、地域文化,利用其特点来突出企业的形象,这样才能设计出标识性更强,更符合企业宣传要求的作品。因此,开设相关的人文素养课程是设计师与时俱进,与社会融合最便捷的途径之一。
(3)应该储备资源,多元化掌握相关的设计软件。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软件的学习与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独树一帜,熟练的掌握好计算机软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计师在职后多开设一些设计软件培训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提升设计师自身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同时多开设设计软件的课程也是帮助设计师创新、创意最有力的方式。
(4)在众多的设计作品中,创新、创意是作品的灵魂。企业的宣传重心也同样放在与众不同的作品构想上,因此对于设计师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众多的培训课程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开设相关课程对设计师的创意思维进行开发,才有可能满足社会、企业、消费者的要求。
综上所述,平面设计师只有通过结合企业实际,充分的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知识,开发思维创新意识,才能确保设适应企业的工作的要求,良好的设计和规划方案可以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专业,从而使产品在经过设计之后创造出超越其实用功能的综合美学价值,最终为企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平面设计毕业论文》.
[2] 百度文库。《平面设计培训专业就业前景解析》.
[3] 百度文库。《平面设计论文》.
平面设计论文 篇八
1.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讲解式、练习式等“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僵硬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仅挫伤了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及其发挥空间。例如,在教授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设计视觉的三大基本要素时,许多教师都只是将这三大构成作为一种样式,让学生通过识记的方式生硬地掌握。这完全违背了这门课程的初衷,三大构成的教学其实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艺术表现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仅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不符合新时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教学思维不清晰导致教学模式僵化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如今的设计教学中仍有许多教师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个性化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观念直接影响了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的选择。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课堂上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教师掌控课堂的不合理模式,这样固定化、程式化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3.学科间联系不紧密,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任何学科都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可能孤立存在,平面设计教学也不例外,与绘画、艺术甚至人文等学科都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时必须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但目前我国的平面设计教学还是只关注平面设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很少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念引入到设计教学中。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过度重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长期忽视,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设计出的作品也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二、平面设计教学模式完善措施
时代的发展一方面为我国教育的进步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挑战。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是设计教学一直坚持的目标。因此,针对当前设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完善措施。
1.鼓励学生树立创新理念
相较于其他学科,平面设计在教学成果和创作作品上更加注重创新性,设计作品只有融入新颖的创造性元素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创作被看作设计的核心和主题,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观念日新月异的21世纪,创新性在平面设计中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设计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鼓励学生树立创新理念,让学生意识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设计人才必创新自己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如在设计教学课堂上可以打破过去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坐在下面听讲的模式,师生可以坐在一起,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这样课堂气氛更加融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近。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或知识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设计理念,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或创新,甚至打破传统的创作常规,以自己的设计理念对同一件作品进行再次创作,然后在新旧作品的比较中分析自己的利弊得失,在享受创作的成就感中坚定自己的创新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观点、疑问和设计的作品,获知每个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兴趣点、个人专长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以便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此外,还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鼓励和赞扬学生。新时期的青年学生较以前的大学生有更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因此,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想法,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创作理念,鼓励他们根据时代要求运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创新设计,比如,在设计中运用网络、光影等新的科技手段实现新颖的设计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挖掘它们的创新潜力。
2.实现教师角色转换,培养学生个性思维
平面设计依赖于创造性思维能力,从多角度产生多种设计创想。新时代的大学生接触到的新观念、新思想越来越多,较以前的大学生更加自信、独立、个性化,他们敢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思维活跃,有创新精神,渴望展现自我,又勇于探索。他们不再是“两脚书柜”只知道接受课本和教师的观点,他们敢于质疑前辈的观点和理念,敢于提出自己内心的疑问,并为之求证。传统教学僵化的模式、被动的灌输式教学,显然已经不适应这代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中要尽快转变角色,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设计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指引学生寻找有效的学习途径,做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在实现角色转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计算机的普及带动了平面设计的改革,对于设计作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作品只有创造性地融入个性化元素,才能脱颖而出。因此,在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个性,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实现个性化设计。创造一向都被视为设计的灵魂,高品质的设计作品无一例外都融入了设计师的个性思维。高校的平面设计教学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发扬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展示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在掌握设计基本原理和技巧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和创造,提高自己作品的审美价值。
3.注意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传统的高校设计教学模式大多没有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指导,这就使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面对实际操作时一筹莫展。理论基础扎实,但动手操作的能力严重缺失,成为现阶段设计专业学生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为学生搭建一个实践平台。
教师可以选取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和客户面对面地直接接触,了解客户的需求,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创作作品。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还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相关的工艺制作流程,准确把握时代潮流,让他们的设计作品经受消费者的检验,经受市场的考验。在实践过程中所学到的实用技术和知识可以使学生树立进一步学习和创作的信心。
3.2与相关企业合作。
教师可以与一些企业合作进行一些项目的设计,并且将项目的运作与设计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参与这样的教学和操作过程,不仅可以学到相关理论知识,还能了解市场需求,有依据地逐渐完善自我,成为实用性的设计人才。这种与企业联合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相应的感性材料,这种手脑并用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3对学生的毕业作品给予高度重视。
让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论文的设计状态,并由指导教师给予相关指导。整个毕业设计不能只是完成一件简单的作品,还要包括市场调查、方案选择、实物模型制作等一系列工作。对于毕业作品的评价,可以由老师、企业家等组成相关团队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优秀的毕业作品对学生以后的就业会有很大帮助。
三、结语
总之,时代的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不断对高校的平面设计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根据社会和时代需求,构建科学的设计教学体系,以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