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范文大全 >

学生教育范例(7篇)8-16-86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本文是高考家长帮勤劳的编辑给大伙儿找到的学生教育范例(7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教育 篇一

1.小学生感恩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在对小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只有教师拥有高尚人格,在为学生做榜样时才更有说服力。小学感恩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教师的把关,只有具备高尚人格品质的教师才能够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改变学生。如果教师本身师德欠缺,那么一旦学生受到这种教师的影响,结果一定不堪设想,教师最终必然会误人子弟。

2.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除了课堂知识的传授,小学负责思想道德教学工作的教师还承担着学生“心灵按摩师”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所以对于他们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对他们传授知识的重要性。正值成长期的小学生,在很多事情上做得不太成熟,甚至会出现一些幼稚的错误。这些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们正处于各方面意识的成形期和懵懂期,作为他们的教师不能视而不见,而是应该教会他们明辨是非,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欲速则不达,如果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什么能做或者什么不能做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也无法有效推动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

3.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具体方法

学生教育 篇二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其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肩负的使命是重要的。教师只有认清了自己工作的职责,才能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感恩教育;爱心;阅读积累

感恩是一个人最应该具备的好品质,有了感恩的心,就会有善良的心。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阶段。在这个时期,小学班主任其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肩负的使命是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既要交给学生知识,也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做法。

一、正确认识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目前的家庭结构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形式,那就是一个孩子周围有六位大人在呵护和照顾。这样的结构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享受过多的爱和保护,导致这些备受呵护的独生子女越发得自私自利,不懂得关心别人、关爱别人。不仅不知道爱护父母,更不知道爱祖父母,至于对自然和地球的爱护就更没有概念了。童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和形成的道德品质事关他们一生的成长。因此,在小学实施德育、实施感恩教育,是目前进行小学生德育的核心。小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的道德品质也是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所以孩子的德育,应该从感恩教育开始,感恩教育应该从爱字入手。

二、在小学生中实施感恩教育要从爱字入手

1.让小学生爱自己的家人

孩子的主要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中,他们直接感受到的就是家人的爱,所以首教师先要学生爱家人。爱家人,要了解家人对家庭和对自己的付出,让孩子明白祖父母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从日常小事中感受长辈的关爱。作为一个少年,要知恩、感恩,并且懂得回报家人的爱。例,教学《母亲的账单》时,我让学生通过读这篇故事了解母亲在生活中所做的一切。账单是有金钱标注的,儿子为家所做的一切都被他自己换算出了价格。但是妈妈列出的账单都是零元。这鲜明的对比让儿子明白了母亲的爱是无价的,从而撤销了自己索要报酬的账单。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自己计算一下每天自己的花销,计算父母每天为自己做事的时间,然后将这些时间按照父母一天的工资标准算,看看值多少钱。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都震撼了,也都惊讶了。原来自己的生活是这样的,不仅耗费了家人的时间,也耗费了父母辛苦挣来的金钱。接下来由学生自己谈谈计算后的感想,激发了学生爱爱家人的思想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心。

2.让小学生爱老师和同学

爱自己身边的人,是学生感恩教育的基础。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导致他们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很少,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他们整天生活在老师和同学中,要培养学生合作、团队精神,就要从爱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开始,形成这样的思想情感就是感恩的开始。班会上,我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老师、最喜欢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同桌。在这些回忆性的讲述中,让学生感受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这些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教育和帮助。学生理解了老师和同学在生活中是自己最离不开的人,也是帮助自己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人,进而激发学生感恩老师、关心同学的情感。

3.让小学生爱护一切生命

人是自然的一分子,爱护自然,爱护自然界中的生命,也是培养学生感恩品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应爱惜自然界里的一切,那是自然赐予我们的。一个人的大爱应该表现在爱惜一切生命、敬畏一切生命上;爱惜小动物、爱惜公园里的花花草草……这都是培养学生爱心的体现。小学高年段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关于自然界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已经有所了解。爱护自然中一切生命的教育应该从爱护生命教育开始。我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跪拜藏羚羊》,通过阅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写读后感,让学生了解生命是可贵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有亲情,都有母爱。活动中,我给学生播放了关于动物界母爱的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动物的母爱,知道爱护孩子是一切动物的本能。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不能随意伤害它们。并联系藏羚羊跪拜故事中老猎人不再打猎的实例,让学生广泛地谈谈如何理解动物的生命和动物的母爱,从而培养学生的博爱之心。感恩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有爱心是懂得感恩的具体表现,对小学生实施德育就要从感恩教育开始,而感恩教育要从爱字入手。在学生的生活中教师应注意培养他们的爱心,懂得感恩的心,让学生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做起,从爱身边的人做起。具备一个懂得感恩的爱心,就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

作者:陈渊斌 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五一路小学

参考文献:

学生教育 篇三

关键词:新时期;学生观;素质教育;重要性

教师的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看法,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他支配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及教学行为,教师的学生观也一直是教育界关注并研究的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荐和社会的发展,教育进入了素质教育时代,也进入了全新的教育时期。这时教师的学生观不但要更新,还必须要科学。教师的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身心特点、发展潜能、个性发展等问题的看法和评价,不但决定了教师是否能担当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还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学生对未来社会进步和祖国建设的作用大小。所以,建议科学的学生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责任。下面就这一作用进行具体阐述:

1教师的学生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师树立正确、科学的学生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必要前提。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科学的学生观,对学生的特点、个性等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才能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比如: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之后,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如动漫、多媒体等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就会深深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终身学习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再如: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工地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教学法,将班级学生分成水平相当的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不但有助于后进学生学习的逐步提升,而且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过程,体会学习方面的成就感,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2教师的学生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持续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内在和外在发展的统一,也是量变和质变的结合。所以,我们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忘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由此可见:德才相比,德重于才,居于首位。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包括:学习达成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心理健康以及身体健康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目标。其中的心理健康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心理健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德”的养成。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彰显的尤其重要。教师正确的学生观能给学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产生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也能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建立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有利于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3教师的学生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教师正确的学生观会给学生平等的地位和权利,能让学生体会到学生的存在感和价值观,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上进努力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备受关注、关爱的氛围中健康的成长,从而有利于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从而逐渐成长为各方面素质都健康的“四有”新人。另外,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优势和个性。正确的学生观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发展平台,能促进教师发现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促进学生的优势发展,也会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4教师的学生观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都懂得“授之以渔”要远远胜过“授之以鱼”。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养成科学、严谨的科研态度;扎实地掌握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在基础知识上加以创新,最终形成全面、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具备了全面持续创新能力之后,不但会影响学生的目前生活,还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甚至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另外,学生除了在家庭生活时间之外,在校时间则为最长,尤其是高校生基本都是生活在学校,所以,教师的人格修养和学术能力将对学生产生耳染目儒的影响,不但影响学生的学生生活,也必将延续至学生的工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总之,正确、科学的学生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习惯,还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更好的发展那学生的个性,切实的践行素质教育,真正地将学生培养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

[2]曹向容.中小学教师的学生观形成因素与生成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郭启华.后现代注意视野中的学生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吕治国,李辉.英国高校学生观及对学生事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高等教育.2012(Z3)

[5]彭泽平,姚琳.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10)

[6]何东蓉.教师的“学生观”与学生的“教师观”[J].教育艺术.2006(11)

[7]卢炳惠,张学华.论新的学生观[J].教育探索.2004(06)

[8]舒守玉.新课程吵到的学生观[J].湖南教育.2003(24)

学生教育 篇四

一、注重实际,学用结合

当下,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是通过对一个事例的详细阐述,然后和学生进行探讨,使他们明白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因此,如果教师在阐述道理时不重视与实际之间的联系,那么所说明的道理也将难以使学生信服。由于聋哑学生某些生理方面存在着缺陷,这使得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时效性。而教师继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从各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便于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如,在讲尊敬孝顺父母这方面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说说尊敬孝顺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然后举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子路、东汉时的黄香孝顺父母的故事,再联系他们的父母进行阐述,暗示他们父母培养他们是多么不容易,让学生对父母存一份感恩的心,同时,也激励了他们更加认真努力的学习。

二、情感教学,联系生活

情感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而道德情感是人们进行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当准确地抓住这一点,在日常的生活中,积极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特殊学校的孩子几乎都是住校的,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每天在老师的呵护关怀下生活,老师于他们而言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笔者在教学中,把每天与学生生活在一起的场景都拍摄下来,制作成课件。内容有老师备课、批改作业、和学生交谈,给学生量体温,喂学生喝药,晚上巡视宿舍,给学生盖被子,把这些生活中就发生在他们身边也许他们还不知道的事呈现出来,让他们知道老师的艰辛,从而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恩身边的人事。我们一定要通过教育让学生产生一种情感,以此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最后达到教学所要求的效果。聋哑生虽然失去了说话和听的能力,但其观察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上思品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给学生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导自演。如把课件的内容呈现出来,学生在自己编导的过程中可以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当时的氛围,以此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师的艰辛,更加懂得感恩。总之,在特殊的小学思想教学中,要立足于实际的特殊情况,注意学生的情感教育、体育教学,还有实践教学,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体会道德的力量,使聋哑孩子成长为自强不息、自尊自信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者:仲伟伟 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学生教育 篇五

一、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

经典名著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它们是我们的精神源泉,更是我们代代相传的瑰宝。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经典名著,引导学生从小就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积淀文化底蕴,在一次次的阅读中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潜移默化地学会感恩。如《雾都孤儿》,它主要讲述了一名生长在孤儿院的叫奥利弗的男孩。他是一个敏感温柔,但又不失勇敢坚强的男孩。虽然从小在济贫院生活的他饱受欺凌,但却始终保持了一颗纯真善良的心。虽然费金费经心思想让奥利弗走向黑暗,但奥利弗始终拥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心灵。善良的奥利弗历经重重困难后,终于和他的姨妈等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通过阅读这本著作,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虽然奥利弗出生于苦难之中,在黑暗和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成长,但是在他心中却始终保持着一片纯洁的天地,一颗善良和感恩的心。再如主题为对自然感恩的《瓦尔登湖》,对生命和生活感恩的《鲁宾逊漂流记》,还有我国的《论语》《二十四孝经》《礼记》《三字经》等等。通过阅读经典著作能够引导学生吸取到人生的智慧,能够引导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阔眼界。这对于学生传承古代文化的精髓,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学习短小精美的寓言故事

如果说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阅读经典名著有点困难,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短小精美和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或者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在阅读故事内容的过程中受到良好感恩意识的熏陶,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善根,促使学生产生感恩情结。如“孔融让梨”,孔融知道自己吃小的,长辈吃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教导学生学会谦让并要尊敬长辈。如“感恩的小鸭子”,讲的是一个即将被孵出的小鸭子误钻进了猫的肚子下面,它出生后就把猫当作了自己的妈妈,于是小鸭子就亲热地扑在猫的怀里,喊着:妈妈,妈妈,亲爱的妈妈。猫看见小鸭子就手脚麻利地架起了篝火,准备烤鸭子吃,小鸭子站在火旁的时候还以为猫妈妈在给他烤火取暖。这个时候正好老鼠出来散步,把小鸭子从火旁拉了出来,小鸭子却很生气,不停地喊“妈妈救我,妈妈救我……”,最后跳下来飞奔着找猫妈妈了。猫一阵窃喜,又想做一炖鸭煲,在制作的过程中又被老鼠救走,老鼠试图告诉小鸭子猫不是他的妈妈,但是小鸭子还是跑回去找到猫妈妈并表达了一番久别重逢的喜悦。当猫妈妈再一次想用小鸭子煮汤喝时,小鸭子一边流泪一边对猫妈妈说:“妈妈永别了,我依然爱你。”一边准备跳下去,就在那一瞬间,猫接住了正要跳下去的小鸭子,并把小鸭子抱在怀里,不住地感慨“你真是一只善良的小鸭子”……在引导学生阅读寓言故事或者童话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故事情节和故事中的人物,并对故事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促使学生把故事内容与具体生活相联系,把感恩情结转化为感恩行动。

三、引导学生在相应情景和实践活动中学会感恩

学生教育范文 篇六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们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理念,使学生们的行为得到进一步的规范,是我们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当注重学生体质的加强,而且还应当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理念。因为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体育在开展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除此之外,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包括课堂讲座、体育游戏、体育视频等内容,而且还包括体育竞技比赛以及社团活动等多个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下生活。所以说,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由于体育教学方式具有多元化,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粗浅的分析:

(一)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体育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德育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比较有挑战意义的活动,例如体操、攀岩等,通过教师的专业型教育以及言语方面的激励,使学生能够通过克服障碍,树立对自己的信心。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的实现教学预期目标,而且还能够使学生能够正确的面对困难,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水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这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重要基础。体育教师应当多采用正面的语言给予学生鼓励,而坚决不能使用那些容易给学生自信心带来负面影响的语言。

(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在开展针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所在。我们体育教师应当在课堂活动内容中多安排一些能够开展团队合作的比赛,比如拔河、篮球等,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使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充分意识到:在集体活动中只有成员间相互配合,才能够将个人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逐渐树立起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不是追求个人风头。

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外组建一些运动社团。积极开展体育社团的活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充分体现出了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的教育意识,对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也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当代社会是一个竞争型社会。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竞争意识能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我们体育教师应当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多开展竞技类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浓厚的竞争氛围,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通过各种比赛的方式,对学生的竞技能力特别是拼搏意志进行锻炼。除此之外,我们体育教师还应当成立各种专项的兴趣小组、俱乐部,或篮球小组、乒乓球小组等,由教师定出阶段性目标和总的目标,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来参加,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和竞争意识。在日常的练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充分重视激励的作用,这对于学生参与兴趣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进行百米短跑项目的练习时,定20秒为及格、15秒为优秀。这样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去努力,由于不仅仅是和别人比较,也要和自己比较,对竞争意识的培养是有益处的。当然,在培养竞争意识的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才有利于学生心理平衡和进取心的成长。在组织比赛时,无论是个人比赛还是集体赛事,都要选择合适的对手,让两者有竞争性,最好能够势均力敌。这样就不会出现一方没有压力,另一方又压力太大,甚至消极放弃的状况。

(四)注重学生意志的磨练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基本上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这就很容易导致他们感情脆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以后继续升学甚至是就业之后,学生难免会遇到打击和挫折。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教导学生:对挫折和失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心理上要有准备,并有自我调节能力。一场比赛总有胜负两方,胜不骄不容易做到,败不馁尤其艰难。教师如何引导非常重要,要培养学生永不言败的精神,能够跌倒后再爬起来,知耻而后勇。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有难度的活动,对学生身心的磨炼有益处,培养学生认识困难并且战胜困难的信心。比如负重接力、跨越障碍等活动,长距离的越野跑、登山等,都需要耐力、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对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是有所帮助的。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们的思想价值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强德育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制,而且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渗透作用,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应当充分重视体育教学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理念,通过体育活动这种特殊的形式实现我们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是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在未来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额日敦套格,肖慧英。体育教学:实施德育的场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

[2]刘文荣。对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探讨[J].甘肃教育。2011(09)

学生教育 篇七

感恩教育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以感性的形式,用孩子的切身感受,体味来自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恩”;以理性的形式,让孩子感知来自痛苦、挫折和失败等的“恩”。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育。首先,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家长的溺爱有一定的关系。现在一些青少年意识不到感恩,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不无关系的。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情商与品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传统家庭模式中,父母的角色是为子女无偿付出,他们再苦再累也不求什么回报,而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幼娇生惯养,很少体谅父母的艰辛。如今的应试教育,使得考试成绩一俊遮百丑,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造成少数孩子唯我独尊,甚至有的还恩将仇报。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感恩意识就很难养成。其次,学校教育的片面,学校重视智育忽视德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www.kaoyantv.com(下,高考就是指挥棒。学校、教师、学生变成唯分数论的忠实拥护者,学校教育的绝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用于加大加深的知识内容、题海战术与增加学生的作业量上,成绩几乎是评判学生好坏的惟一标准,只要学习好、成绩高,即使有些生活方面的小毛病也是可以理解的,由此,德育方面的教育就必然被压缩甚至忽略。而大部分学校评三好学生的标准只有一条——成绩好,“三好”变成了“一好”。最后,社会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错误的价值导向的引导。当今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然而其影响却不容低估,其危害必然导致个体品质的自私自利、导致人情的冷漠、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所以说,唤醒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弥补感恩教育的缺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问题的探索

首先,晓之以理,以德服人。通过开展系列化的教育活动,逐步深化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学校可借用我国的传统典籍,古文新用,将《弟子规》纳入学生的必选课,熏陶学生的感恩意识;还可以通过办板报的方法,在校园的橱窗、展板、班级板报宣传栏里,有计划的制作感恩方面的教育内容。社会则可以利用媒体宣传报道感恩方面的新闻、公益影片,加大《感恩中国》这类电视节目宣传与报道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知恩图报的优良氛围。其次,动之以情,注重身教。亲子之情不应该是家长单边的给予付出,还要有孩子的反哺回馈。家庭感恩教育是亲子的双向互爱,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能够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体谅父母谋生的艰辛。身教胜于言传,父母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子女,因此在孩子的情感教育上,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孝敬父母,真诚待人,心存感恩,让自己的良好品行无意间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使他们的心更善良、情更真挚。然后,实践活动,重在行动。知恩报恩,不仅要用心,更需要践行!把感恩教育融进社会实践,学校可以依托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多种志愿活动,使学生走进敬老院、孤儿院,走到留守儿童们中间,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感恩品质。学校还可以在每年重阳节这天,布置家庭亲情作业,学生身体力行的为父母做顿饭、打扫房间、收拾碗筷等,内容不限,形式多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受到撞击,并用文字记录下父母的感动瞬间,以及自己的行动过程和心灵感触,让行动与心灵交互碰撞,使行为内化于心。最后,持之以恒,塑造良品。知恩报恩不是一次行为,需要坚持不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感恩美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项艰巨工程,感恩教育要想取得实效,也应反复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家长以身作则的同时对孩子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学校教育为发展,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注重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各年级的德育都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其中一个系列,长期开展。社会环境为导向,社会要传递正能量,将知恩图报作为社会主旋律进行大力宣传。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