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页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优秀5篇】。
历史研究性学习 篇一
关键词:历史 改革 研究性
在历史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历史教学改革的尝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适应了“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探索。
一、坚持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选题。选题也必须从实际出发,重点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选定的课题必须具有事实根据或科学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而不能凭空想象。二是可行性原则。选择课题要充分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要量力而行,从主客观条件(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及物质条件等)方面考虑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能性。选题宜小不宜大,角度不要太多,不要超出学生的驾驭能力。选题提出的依据要充足,内容要明确,还要考虑学校或社区是否能提供课题实施的必要条件。三是创新性原则。指导学生选题时要求学生必须结合自己原有的实际认识水平,在此基础上力求所选课题新颖独特,要敢于选择别人没有思考或正在思考而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够好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注重培育学生的思考能力
学生的思考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了问题,学生就有了求知欲,有了探求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倡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批判创造,不唯书本,不唯教师,不唯权威,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管学生提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没有价值,也要对他的勇气予以肯定,保护其质疑意识,然后再分析问题的价值,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制造矛盾,善于启发、诱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究、钻研,使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比如,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教师回避不了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问题。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大多数新王朝的建立者,能够从前代的覆辙中吸取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放宽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当时的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安定,国势强盛。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教材都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是应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地置疑,转而去看“治世”的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维护其“家天下”的封建统治,看清楚封建时代的“治世”是建立在奴役人民的基础上,近而明白封建制度下的“治世”是不可能长久的。这比教师简单地传授和讲解要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让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秘诀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研究。探求所得必能牢记于心,也倍感珍惜,探求过程中培养的习惯、能力、思维品质等更是终生受用的东西。例如,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一幅历史地图反映了某一历史现象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状态,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则反映了该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对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涉及时间、地点、区域、方向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往往只注意到地图语言的直观形式,即各种地图符号,但对地图语言的历史内涵却熟视无睹,这就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地图的作用。有鉴于此,可在高三专题史复习时,专门开辟“图说历史风云”等类似的专题。在简单的示例指导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教材和地图册中图表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向学生介绍教师的发现与感悟。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足以让教师惊讶的能力。
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篇二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开展研究性教学探索,已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自,教与学是交往、互动,师生的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给一向枯燥乏味、学生厌学的历史教学注入一针“强心剂”,给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对初中历史开展探究学习进行教学指导?通过实践摸索,我总结如下,以求同行商榷。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到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讲“洋务运动”时,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究:(1)、从19世纪60年代起到90年代中期,中国为什么会出现“洋务运动”?(2)、这个派系由哪些人组成?(3)、他们提出的口号、内容和目的是什么?(4)、他们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设立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等,为什么不能使中国得到独立和富强?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和深入思考,不仅充分认识了这场改革运动的原因、性质与主要内容、目的及发展过程,而且还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作出了正确的科学评价,深刻地指出:洋务运动尽管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但它毕竟不是发端于传统生产方式、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自我清算和自我扬弃,而是想在原来的社会肌体上嫁接取自于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附属物而已。因而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使中国独立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通过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也激发了一些后进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2选好质疑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方法和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应抓住历史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以及学生感到不甚理解或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鼓励和引导他们去探索、深思、发现和解决。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推动探究性学习和教学,培养学生大胆地质疑和解疑的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独立获取与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正确的认知方法和历史观念,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讲“中英鸦片战争”时,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1)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和受到了哪些破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性质等方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我再结合《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和电影《火烧圆明园》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分析、比较和归纳。加以老师的引导、点拨,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对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侵略的本性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提高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收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功效。
3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求新探索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此外,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认识矛盾,强化意见分歧,形成发散思维,从各自不同的侧面、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已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清朝前期的经济――地丁银”时,我要求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等内容来进行探究,来说明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发展规律。问题提出后学生一时无从探究,也无法从教材中找到相应的赋税制度变化的内容。于是我就向他们指出思考问题的方向,提供探讨的方法和角度,启发从“征税标准”和“征税内容”这两方面来比较思考,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最后得出了这是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逐渐演变成以田亩为主的征税标准;又是以征收实物逐渐演变成为征收货币的演变规律。并且还得出:我国古代赋税制度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进步的。同时说明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都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现行的赋税制度进行进一步思考,举一反三。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拓展了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4开展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方法与教学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学习方式。要使这种学习的精神和方法渗透到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去,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以及创造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成果等的研究性专题,向学生示范反映前人认识与探究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又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目的,让他们重视参与各种历史实践活动的设计,使探究性学习活动和教学以健康地向前发展。如组织和积极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甚至是上网查询相关史料、图片和音像资料,编写和讲解历史故事,参观历史遗址,撰写历史小论文和调查报告,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抄报,出黑板报等形式,或展开专题研究和讨论,请专家作报告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活动是时代的需求,是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彻底摒弃过去传统教学中的陈腐观念,牢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始终把它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上,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内在强烈的学习欲望及好表现的激情。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充分全面的提高和发展,达到历史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历史研究性学习 篇三
关键词:历史 研究性学习 《我的祖国》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办公室听歌曲《我的祖国》,发现几个学生在门口倾听,并且告诉我说很好听。面对流行歌曲横扫校园的今天,我忽然觉得应该做点什么。随后,我找来班级各学科兴趣小组的组长,讨论商量后,根据研究性学习的要求,结合历史知识的内容,给各小组布置了相关任务,于是这次特殊的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就开展起来了。
一、各小组分散活动,并且为集中活动交流作准备
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对活动进行了分工,并且按照分工的内容先各小组开展活动。具体分工如下: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负责介绍相关的地理知识;文学兴趣小组热爱朗诵的学生负责朗诵《我的祖国》的歌词;音乐兴趣小组的学生负责解说歌曲风格并且发动班级全体成员学唱。
二、集中活动交流与展示
1.欣赏歌曲《我的祖国》伴有电影原画面的MTV。(音乐兴趣小组负责)
2.问题讨论:画面中大家看到的所熟悉的英雄人物是谁?反映的是那次历史重大事件?这首歌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历史兴趣小组负责)
经过初步了解和活动实践证明,大多学生从画面中英勇献身的镜头,判断推理出是发生在抗美援朝发生的历史事件,而直接通过对《上甘岭》电影及相关战役的了解来推断问题的学生不多,因此,接下来由班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学生对上甘岭战役作了介绍。
3.学生介绍《上甘岭》剧情。(历史兴趣小组负责)
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在10月19日那个弹雨纷飞的夜晚,跟随营参谋长指挥六连在上甘岭进行反击。当时,营参谋长和连长、指导员焦急万分,如果天亮前攻不下敌阵地,一夜的战果将付诸东流。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与连里两名通讯员一起请战。不久,两名战友相继中弹倒下,也负了伤。当他爬到离敌人中心火力点十余米时,用力扔出了最后一颗手雷,只炸塌了半个地堡,敌人的机枪仍在喷出火舌。此刻身上已没有任何武器,仍然向前爬去。趴在后面的战友们,借着照明弹的亮光,突然看到了气壮山河的一幕:摇晃着站起身,张开双臂,向敌机枪射孔扑去,毅然用自己的血肉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也用自己年仅22岁的青春奏响了一曲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赞歌。最终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来谈判,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朝鲜人民得到了和平。
4.展示歌词。(文学兴趣小组负责)
由文学兴趣小组的学生负责朗诵,一边播放《我的祖国》的音乐伴奏曲作为背景音乐。
5.分析歌词(《我的祖国》歌词略):
⑴你认为“一条大河”和“我家”可能在哪里?设想如果你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志愿军战士的一员,请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乡美丽在哪儿?(地理兴趣小组负责)
本题并不拘泥于固定答案,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历史发散思维能力,“一条大河”可以指代中国境内的许多河流,但不是指朝鲜境内的河流,当然从后一句“风吹稻花香两岸”应该河流流域是产水稻的,大家可以结合地理知识考虑。“我家”从字面上考虑就在河岸上,从广义上理解我家也可指代祖国,歌词用志愿军战士对家乡的怀念来表达对祖国的怀念。活动中用移情换位手法让学生结合各地的人文地理知识举例家乡(并不特指哪里,不同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不同地方的人来介绍自己的家)美丽在哪里,领会出各个不同的家乡构成一个统一的祖国,祖国是大家共同的家,从而深刻理解爱家乡与爱祖国的关系,实现爱国主义情感教学的升华。
⑵歌词中“朋友”当时指代谁,“豺狼”当时又指代谁?当时“朋友”为我们做了什么事,“豺狼”对我们做了什么事?(历史兴趣小组负责)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当时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的朋友,同时明白当时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是“豺狼”。教师可以进一步说明现在我们的朋友所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
⑶讨论题:很明显歌词分三个部分,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各部分歌词的中心词,概括各部分的段落大意,联系历史讨论各部分歌词的含义。(文学兴趣小组负责)
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历史知识来全面解析材料的能力,在此讨论中注重教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情感的交流。随后教师启发与小结说明:
歌曲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最真挚深沉的情感,加之优美动听的旋律,这首歌是中华儿女歌颂自己“美丽、英雄、强大”祖国的真实心声。
第一部分,歌词带有沉思的意境,通过描写作者家乡的风光,来表现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和故乡的怀念,从而实现从爱家乡到爱祖国感情的升华。以自己家乡的美丽衬托出歌词中的中心词“美丽的祖国”。
第二部分,表现战士们在回忆,歌词仍然充满幸福感,并带有浪漫色彩,显示出英雄的中华儿女在建立新中国过程中具有的开天辟地的力量,为下一部分保卫新中国作铺垫,衬托出歌词中的中心词“英雄的祖国”。如果你是志愿军战士你会想起哪些英雄儿女,谈谈你的感想。让学生举例说明近代以来英雄志士为了救国救民奋斗的事迹,通过移情,角色转换,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报效祖国的决心。
第三部分,从回忆联系到现实,用比喻的手法,把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和保卫和平的意愿,十分强烈地表达了出来。从歌词中体会出中华儿女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和力量,衬托出歌词中的中心词“强大的祖国”。让学生举例说明当时和如今的祖国强大在哪里,使学生感到以生在祖国而自豪,号召学生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而努力学习。
6.歌曲风格介绍(音乐兴趣小组负责)。
通过对歌曲风格的介绍拓宽全体学生知识面,理解歌曲创作者是怎样用音乐来抒发历史情感的,为下一环节演唱做准备。
7.领唱与合唱(全体参与)
两位学生和教师共同领唱歌曲三部分的前半段,各部分后半段副歌部分由大家合唱。在师生互动的歌声中,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感情全面升华。歌声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此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历史研究性学习 篇四
关键词: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是指没有思维则没有收获,历史教学主要是开启学生的智慧,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变成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以往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的做法,改变过去重灌输、轻思维的做法,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研究性学习,并使其成为这一学科的教学风格。
一、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要做好以下几点:(1)明确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并不是记住几个历史知识,主要是通过历史学习掌握相关的常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加以了解,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使学生对历史上的人和事有自己的认识。(2)明白我国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产生于问题与惊讶。所有的发明、发现与创造都源于学生的好奇心,所有的创造力要从学生的疑问开始。有所作为的人,一般都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在中学历史的研究性学习中要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问题意识”为目的。
二、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但掌握了系统的知识,还对知识有了储备,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培养与发展,并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是有利的,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也非常有利,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对探究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要以适当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在对初中历史进行探究性学习中,要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也就是以教材的内容为探究的基础。比如,学习《新文化运动》与《改革开放》时主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还可以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一些小型的研究专题。比如,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建国以来党对“三农”问题的政策》进行整合等。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加强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2.教师要敢于接受挑战
对于教师来说,要习惯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运用,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所以,教师要敢于接受挑战,让学生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更新已有的知识,并积极主动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历史探究性学习开展,要借助开放的外部空间
初中历史教学要以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不能局限于课堂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初中历史的研究性学习中,还要做到面向不同的学生,使学生对整个世界加以关注,并注重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对人与社会的联系给予关注,了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为学生确定研究的内容、研究过程、研究的方法等,使学生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提供良好的条件,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满足,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利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许多历史知识的获得,不能完全依赖于课堂,还有许多知识的获得要靠课外学习获得。
所以,在历史课的教学中,要充实历史活动课就要多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获得足够开放的外部空间,让学生放开手脚,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
截至目前,历史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是以获取资料信息为主,这种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校内图书馆与因特网来实现的。虽然图书资料与因特网信息量足够多,但也只是些纸上的、文字的内容,学生与实物史料的接触太少。所以,我们要发动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走出学校,走向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地,通过阅读历史,在对历史的感受与探究中,使自己的视野得以拓宽,使自己对历史的感性认识逐步增强。
2.开展探究性学习,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在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还要对探究过程做好资料的积累。(1)做好对历史学业的相关评价,使其对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更有利。(2)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加强探究的主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及指导者,要在探究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探究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没有探究,学生就不会提高,也不会有所发展。所以,只有具备了探究品质的学生,才会如俗语所说:“不用扬鞭自奋蹄”。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获取知识与信息,使学生学会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历史研究性学习 篇五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研究性学习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1月颁布了《全日制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研究性学习列入课程的重要内容,并在各个学科贯彻实施。这是研究性学习首次被纳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以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世界偏注科学世界的倾向,改变传统的“灌输”、“死记”、“填鸭式”教学,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为宗旨。它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探究本能和兴趣,给予每个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广阔空间。在历史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历史教学改革的尝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适应了“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探索。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选题。选题也必须从实际出发,重点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选定的课题必须具有事实根据或科学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而不能凭空想象。二是可行性原则。选择课题要充分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要量力而行,从主客观条件(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及物质条件等)方面考虑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能性。选题宜小不宜大,角度不要太多,不要超出学生的驾驭能力。选题提出的依据要充足,内容要明确,还要考虑学校或社区是否能提供课题实施的必要条件。三是创新性原则。指导学生选题时要求学生必须结合自己原有的实际认识水平,在此基础上力求所选课题新颖独特,要敢于选择别人没有思考或正在思考而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够好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注重培育学生的思考能力
学生的思考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了问题,学生就有了求知欲,有了探求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倡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批判创造,不唯书本,不唯教师,不唯权威,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管学生提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没有价值,也要对他的勇气予以肯定,保护其质疑意识,然后再分析问题的价值,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制造矛盾,善于启发、诱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究、钻研,使学生产生思想的碰撞。比如,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教师回避不了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问题。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大多数新王朝的建立者,能够从前代的覆辙中吸取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放宽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当时的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安定,国势强盛。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教材都给予积极的肯定,这是应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地置疑,转而去看“治世”的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维护其“家天下”的封建统治,看清楚封建时代的“治世”是建立在奴役人民的基础上,近而明白封建制度下的“治世”是不可能长久的。这比教师简单地传授和讲解要起到更好的效果。
转贴于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让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秘诀之一。教师在课堂上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研究。探求所得必能牢记于心,也倍感珍惜,探求过程中培养的习惯、能力、思维品质等更是终生受用的东西。例如,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一幅历史地图反映了某一历史现象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状态,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则反映了该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对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涉及时间、地点、区域、方向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往往只注意到地图语言的直观形式,即各种地图符号,但对地图语言的历史内涵却熟视无睹,这就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地图的作用。有鉴于此,可在高三专题史复习时,专门开辟“图说历史风云”等类似的专题。在简单的示例指导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教材和地图册中图表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向学生介绍教师的发现与感悟。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足以让教师惊讶的能力。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指导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而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历史知识的教学应当是基础,是历史教学整体目标中不可割裂的具体目标。没有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学生一切的活动都难以展开,一切的能力也都难以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也无从谈起。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在组织《洋务运动》教学的时候,可先向学生介绍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启发学生分析其实质。然后,让学生自主归纳分析洋务派的基本主张和洋务运动的内容、地位等,这无疑会使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二是合理整合教材内容。比如,在学习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三个方面来梳理教材,突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三是适当充实辅助材料。要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视角去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潜能。譬如,从关贸总协定的缔结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可联系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真正培养学生运用现有的历史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美芳。研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学科教育,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