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作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回顾自己过往的工作,认真反思,并做一个工作总结,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在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党员发展 篇一
一、基本情况
哈密市辖党委29个、党工委6个、党总支35个、党支部542个,共有党员13069名,其中乡(镇)党委18个,街道党工委6个,村党支部91个,有农村党员5721名,其中女党员1639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8.65%,少数民族3558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62.19%。在年龄结构上,35岁及以下党员1322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3.11%,36岁至45岁党员1728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30.20%,46岁至54岁党员1107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9.35%,55岁至59岁443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7.74%,60岁及以上党员1121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9.59%。在学历构成上,大专及以上党员1501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6.24%,中专党员758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3.25%,高中(中技)党员757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3.23%,初中及以下党员2705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7.28%。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坚持统筹兼顾,夯实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基础。
1、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哈密市委高度重视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明确要求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年初制定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计划,要有步骤、有目标,并明确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干事是直接责任人,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将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列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在每季度一次的全市党建工作例会上,各党委要向市委组织部汇报近期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情况,增强了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务工作者对党员培养发展和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
2、科学制定计划,注重薄弱环节。近几年来,哈密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做好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将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性计划向农村生产一线的优秀分子倾斜。发展党员工作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慎重发展、改善结构”的前提下,注重做到“三个优先”,注意对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加以引导、培养。一是优先发展懂科技、能带头致富并带领和帮助群众致富的优秀分子;二是优先发展有文化的优秀青年、复员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人员等;三是优先发展有经济头脑、有管理能力、有培养前途的村干部。通过3年的时间,哈密市实现了每村有1名35岁左右、高中文化以上、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
3、优化干部队伍,提供组织保证。一是在配备基层党务工作者时,哈密市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选拔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原则性强、熟悉党的基本知识、热爱党务工作的同志。在调整党支部班子时,将选准配强党支部书记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为组织发展工作提供了人才保证。二是针对党务工作者流动性大、部分新调整的党务工作者不熟悉业务的状况,我市除日常指导、发放书籍资料外,还不定期地举办培训班或以会代训,联系实际工作进行理论指导和党务知识学习,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干事的素质,提高“纳新”工作的质量。,举办培训班3期,以轮训的方式对乡(镇)、村的137名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今年6月,分批次组织全市91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赴广东学习考察,这些学员将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组织保证。
(二)聚民心谋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
1、明确目标,搞好农村党员发展规划。一是注重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重点应放在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的优秀农村青年,乡(镇)企业中的骨干分子和农村劳动致富带头人,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和其他村后备干部以及农村青年妇女。通过“三培双带”等方式,着力解决选定发展对象困难的现状。二是实行发展党员“双推”制度,推荐优秀青年入党。哈密市打破传统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方式,广开“大门”,拓宽视野,在全市农村党员发展中实行“双推制”。即由群众和党员共同推荐优秀青年入党。制订了入党积极分子推荐票、发展对象推荐票。通过“双推”产生的农村优秀青年普遍有了一种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对党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党支部不失时机加以引导和培养,促使其尽快成熟。
2、多措并举,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近年来,哈密市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等党建主题活动,开展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关爱党员送温暖、抓作风促发展、走访党员月等活动,组织了义务送医下乡、义务修路、外出考察学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党章知识竞赛、党员干部书画大赛等等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激发了广大积极分子、优秀青年的加入组织的政治热情。另外,哈密市还开设了党建专栏,并把它作为推动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前沿阵地,切实依靠这一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通过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新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纪念馆或举办党建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三)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推动农村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
1、实行发展党员预算制。依据党内统计系统反馈情况,在年初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一次排查摸底,建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台帐,详细列出2年内、3年及以上未发展党员村的名单,制定年度发展党员计划,对发展党员缓慢或长期未发展党员的村发展党员数量提前作出预算,指导乡镇(街道)党(工)委着重抓好发展党员缓慢或长期未发展党员的村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培养,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村发展党员缓慢或长期未发展党员的问题。
2、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根据年初制定的年度发展党员计划,对乡镇(街道)党(工)委上报农村发展对象的数量、性别、年龄、文化等应达到的比例,特别是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的指标落实情况进行逐村逐人审核,对已落实指标且发展对象均符合要求的,核准领取《入党志愿书》,对未落实或发展对象达不到要求的,责令党(工)委重新确定上报发展对象。
3、实行发展党员预警制。将发展党员的情况与“三级联创”考核相结合,从本质上起到一个预警作用。根据年初制定的详细清单,对发展党员缓慢的村党支部,以整改通知书形式对有关乡镇(街道)党(工)委予以警示,责令其督促限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具体发展党员计划,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选拔培养,为确定合适的发展对象提供保证;对长期未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以通报形式印发有关乡镇(街道)党(工)委,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对村支部书记予以诫勉谈话。今年以来,我市通过“三预”机制在16个发展党员缓慢或长期未发展党员的村中共培养了27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了17名预备党员,并已全部审核通过,解决了9个村发展党员缓慢或长期未发展党员的问题。
(四)围绕经济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1、突出工作中心,聚精会神地领导经济建设。哈密市凝聚党员干部的主要精力,在思想观念、工作部署安排、工作方法改进等方面都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抓住经济工作不放松。基层党组织的每个成员都把思想统一到抓经济上,把精力集中到干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尽可能地关心和参与经济工作,从而形成领导经济工作的整体合力。
2、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抓好农村基层支部班子建设。一是选好带头人,实现能人治村。对内做到深挖广积,通过深化培养,拓宽选任渠道,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重点在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产业致富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农村致富能人中大力培养选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真正把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农村经济能人选拔到村主要干部岗位上来。对外打通“绿色”通道,通过找准依靠政策吸引与倾情回报家乡的结合点,把走出去的能人请回来,用他们广阔的视野、成功的理念、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及各项生产要素,来推进家乡经济发展,并把他们培养成为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崇高党性和奉献精神的领头人。二是建设支部班子,形成领导核心。坚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与培养选拔有作为的村干部相结合,在优化村支部班子结构中推进工作开展。同时注意依法理顺与村委会的关系,统一步调,形成工作合力。
3、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经济素质,提升经济工作的整体水平。一是加强培训学习。大兴学习之风,提高了党员干部发展现代生产力的理论素质、科学知识水平、战略思维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开办农技培训班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加强农村党员技能培训,把党员干部培训成有技能、会运用、有产业、促增收的农村经济能人。三是扩大经济工作的参与程度。在参与经济工作的实践中,了解、熟悉经济工作,总结群众的创造,汲取群众的智慧,增强对实践的规律性认识,指导和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4、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一是创新农民增收模式。引领群众创建各类经济联合体,不断完善“支部+协会+农户”、“支部+产业+基地+农户”等模式,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让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二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找准当地优势,采取部门帮扶、村企联建、干部示范、科技服务等创建模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开拓市场。三是建立和完善现有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市、乡(镇)、村信息服务组织的功能和作用,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真正得到准确而有效的信息,增加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党员结构不合理。党员队伍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结构普遍偏低,农村青年党员数量偏少,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外流较多,大多农村年轻人对党的认识不深,入党积极性不高,加上不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的工作办法不到位,导致农村党员年龄普遍老化、党员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
二是选定发展对象比较困难。当前,农村大部分优秀青年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青年很少,加之留在农村的青年各方面素质相对偏低,培养符合条件的党员难度较大。外出务工青年素质普遍较高,但若作为发展对象,对其考察的工作比较困难。
三是部分村党组织工作不够细。强调义务多,表现在在公益事业捐款、出义务工修路、计划生育、拆迁住房等方面处处让党员带头,党员权利体现少,激励措施缺乏,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员参与党内活动的热情。
四是开展教育的内容和管理方式不够活。开展教育活动无论其内容和方式上没有适时地变化,有些农村党组织跟不上时展要求,把教育活动等同于读书、念报、学文件,形势单一,内容枯燥,教育管理没有生机,缺乏吸引力,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五是存在一些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制约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上水平。
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很有必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创新机制,完善制度,走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道路。一要联系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实际,在教育管理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二要扎实抓农村党员冬(春)训。有计划地组织农业、畜牧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经常性的下村进行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分级负责、分级培训、因需施教的方法;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以宗旨信念、市场经济知识、农业科技知识、政策法规等为重点,注重培训实效。三要加强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建设,认真抓好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四要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这一活动,树立一批农业结构调整的先进和典型,促进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增强党员干部队伍活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考评机制。
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员定期学习、“”、“评先评优”等各项制度。二要要畅通“出口”,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把农村那些意志衰退,不履行党员义务,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清除出去,不断纯洁党的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三要着力解决少数村党支部长期不发展党员的问题。加强指导、督查。乡镇党委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要亲自抓,研究制定培养发展党员的具体措施。对问题较多,无力抓发展党员工作的村党支部,要先进行整顿,重点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四要积极发挥包村单位和驻村干部作用,指导、协助、督促村党支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三)创新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切实抓好党员的教育培训。
一要稳定农村党务工作者队伍。以有利于党务工作开展为出发点,合理进行人事安排,特别是要注重农村党务工作连续性。二要加大力度搞好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可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教育培训功能,以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为主,结合专家讲座、短期培训班、以会代训、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培训。三要强化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责任,加强考核,促进农村基层党务工作者工作水平的提高。
党员发展 篇二
为了进一步严格发展党员手续,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确保我市发展党员的工作质量,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
发展党员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各党委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要求,严格按照以下4个方面22个步骤进行。
1、教育引导,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1)通过正面教育激发群众的入党愿望。党组织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人民群众不断加深对党的了解,激发群众的入党热情,积极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通过宣传党组织和党员的形象,充分调动群众入党的积极性。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员的形象吸引群众积极入党。
通过团组织推荐活动激励青年的入党热情。基层党组织要指导团组织建立健全“推优”制度,完善工作程序,扎扎实实做好“推优”工作。通过“推优”工作,提高团员、青年对党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入党的积极性。
2、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
(2)申请人提出入党申请
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在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的基础上,自愿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表达自己的心迹。
(3)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
经党小组和群众团体组织推荐,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思想等党的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基本路线等方面教育。
(4)党支部指定培养联系人
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并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
(5)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
对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每半年进行一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年进行一次分析,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改进措施,并及时填写培养考察材料。
(6)确定发展对象
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在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由支部大会)讨论同意,确定为发展对象。
(7)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主要审查发展对象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8)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
对发展对象进行为期5至7天(或不少于40个学时)的短期集中培训,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入党教材》等。
(9)对发展对象进行公示、预审
对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培养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没有反映什么问题或经查实不影响入党的问题,形成公示档案材料报党委预审,合乎要求的,下发《入党志愿书》。
3、预备党员的接收
(10)确定入党介绍人
由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或由党支部指定。
(11)填写《入党志愿书》
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须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并在入党介绍人指导下认真填写。支委会要对其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情况严格审查,认真讨论,认为合格后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12)支部讨论接收预备党员
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程序为:申请人宣读《入党志愿书》,汇报积极分子考察期内的思想、工作情况;介绍人、支委会介绍情况;与会党员讨论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设立党总支部或党委的,必须报党总支部或党委审核,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13)党委指派专人谈话
谈话人(党委委员或组织员)审查《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同申请人谈话。将谈话情况和自己对申请人能否入党的意见,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并向党委汇报。
(14)审批预备党员
申请人符合党员条件,入党手续完备的,在3个月之内,经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可批准为预备党员。通知报批的党支部(党委、总支),由支部(党委、总支)转告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4、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15)预备党员入党宣誓
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宣誓。入党宣誓仪式一般由基层党委或党支部(党总支)组织,上级党组织应派人参加宣誓仪式。
(16)预备党员编入党小组
及时将上级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小组,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对预备党员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
(17)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
通过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
(18)预备党员提出转正申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由本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并认真审查。
(19)预备党员转正前公示
支部将预备党员在预备期的表现及继续培养考察情况进行公示,期间没有反映入党问题或经查实不影响入党的问题的报党委预审。
(20)支部讨论预备党员转正
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程序为:预备党员汇报预备期内的思想、工作情况;入党介绍人、党小组、支委会介绍情况;与会党员讨论表决;支部大会作出决议;设立党总支部或党委的,必须报党总支部或党委审核,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21)审批预备党员转正
召开党委会,根据党员条件,在3个月内讨论审批;审批结果及时通知党支部,由支部书记与新党员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22)入党材料归档
预备党员转正后,应将其《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政审材料、积极分子考察表、思想汇报、公示材料等存入本人人事档案。无人事档案的建立党员档案、由所在基层党委保存。
二、推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度
为了加大发展党员工作的审查把关力度,防止违反程序发展党员现象的发生,各基层党委要积极推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1、预审的对象
预审的对象为经过一年以上教育培养和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并已经支部确定为发展的对象。
2、预审的有关内容和材料
预审的主要内容:(1)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和对党的认识;(2)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3)发展对象的培养考察情况和程序;(4)发展对象的政审情况等。
预审时需提交的材料:(1)发展对象的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2)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3)培训材料;(4)征求党内外意见情况;(5)政治审查报告、政治审查原始材料及发展对象的档案;(6)发展对象所在党小组推荐意见和党支部意见;(7)公示档案材料;(8)其他需提交的材料。
3、预审的有关程序及要求
(1)基层党支部对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的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后,必须将发展对象的有关材料报所属镇党委或市直党委(工委)。
(2)上级党委对党支部呈报的发展对象的入党材料,要在15日内进行审查。对材料齐备、程序规范的,要作出同意召开支部大会进行讨论的书面批复,党支部在讨论之前,要指导发展对象按照要求填写《入党志愿书》;对材料不全、程序不合的,退回原党支部重新教育、培养和考察。
(3)对没有经过上级党委预审的发展对象,党支部不得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吸收为预备党员。
三、切实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领导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各基层党委要高度重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建立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保证发展党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1、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基层党委每年都要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调研、检查,分析党员队伍状况和发展党员工作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尤其要加强分类指导,针对农村、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及新社会阶层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指导意见。
党员发展情况报告 篇三
**镇私营企业党建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组织部的指导下,以抓组建和规范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主的发展党员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镇现有私营企业110家,从业人员达6192人,有非公有制企业支部7个,党员60名,**年以来发展私营企业主党员1人。目前全镇共有私营企业主党员5人,私营企业主中,担任党支部书记的2人。
二、主要做法
为了促进私营企业主发展党员工作,镇党委一直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式和渠道。一是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首先,要求企业党组织要摆正自身在企业中的地位,既不能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又不能使自身变为企业的附庸,加强党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影响力。其次,要求党组织要发挥在企业中的“帮助、促进、协调、监督”作用,努力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监督企业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督促企业进行合法经营,帮助企业协调劳资关系。二是发挥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企业党组织要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把党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三是镇党委每逢党代会、人代会、经济工作会、党员干部培训班等大型会议时,都邀请私营企业主参会,通过传达镇情镇务、民主决策、建言献策、上党课等方式,向私营企业主灌输党的基本理念,带动私营企业主向党组织靠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私营企业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一些企业主对组建党组织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部份私营企业主认为入党对自己没有利益,成立党组织会干扰企业事务,对党建工作不支持,党支部开展活动很难得到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导致党组织组建难,特别是在一些小企业中,连工会、团支部这些群团组织的建立都相当困难。
二是党员作用发挥不够,影响私营企业主的入党积极性。我镇多数企业规模小,从业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差,流动性大,党员队伍不稳定,部分私企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方面存在形式单一的现象,客观上影响了党组织作用和党员作用发挥。
四、工作建议
1、各级都要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既重检查,更重指导,进一步加大私企党建宣传力度,扩大影响面,营造良好的氛围。
2、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党员发展情况报告 篇四
【关键词】高知群体 党员 发展 调研
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探索与研究》课题项目组成员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广西区内部分高校中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当前各高校高知识群体发展党员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高知识群体中党外人士的思想、工作状况等方面的情况。调研的方法主要有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查阅文献等形式,调研过程得到了各高校党总支、党支部及我院各基层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较真实准确的调研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高校高知识群体发展工作的现状
(一)总支(支部)教师党员的数量情况
我院接受调研共有13个支部(学生支部不参与调研),有2个支部教师党员人数在10人以内,7个支部分别有10-20名党员,占调研支部数的53.85%,4个支部为30人以上的支部,占调研对象总数的30.77%。
区内高校接受调研的以总支(支部)为主,共收到来自38所区内本专科高校的各系总支(支部)的41份问卷。其中10人以内的总支或支部有3个,占调研数的7.32%,20-30人之间的总支(或支部)14个占调研数的34.15%,20-30人之间的总支(或支部)有7个占17.07%,30人以上的总支(或支部)有17个占41.46%。
结论:我院支部的党员人数与区内本专科高校的情况基本相似,支部党员人数较多,有近4成在30人以上。
(二)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基本情况
调研主要切入点为教师党员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从我院的情况看,13个受调研支部中,有2个支部教师党员占教职工总数低于30%,有9个支部教师党员占教职工总数比例在30%-50%,占被调研总数的69.23%,属于大多数,有2个支部教师党员占教职工总数比例高于70%。兄弟院校的情况是41个受调研的总支(或支部)9.76%的教师党员占教职工总数比例低于30%; 34.15%的总支(或支部)教师党员占教职工总数比例在30%-50%之间;43.90%的总支(或支部)比例为50%-70%,仅有12.20%调研对象教师党员占教职工总数比例高于70%。
所在总支(支部)副高或副处以上教师党员占党员总数比例我院受调研的13个支部全部都低于了30%。而区内其他院校的调研情况是56.10%的总支(支部)低于30%,34.15%的总支(支部)副高或副处以上教师党员占党员总数比例在30%-50%之间。也就是说近9成的总支(支部)副高或副处以上教师党员占党员总数比例都不达50%。
从所在总支(支部)教职工党员入党时间来看,我院有6成的支部党员在读大学期间就入党,只有少量党员工作后入党;而区内41个调研总支(支部)有五成是此类情况。我院的比例稍高,说明教职工党员工作后发展成功的比率稍滞后于区内本专科院校的比例。
结论:教师党员的人数占教职工党员总数在30%-70%的总支(支部)占多数,但有9成的总支(支部)副高或副处以上教师党员占党员总数比例都不达50%。高知识群体入党形势非常严峻。
二、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难度体现
我院有76.92%的支部认为在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比较难,有23.08%认为不难,很多教职工做思想工作后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被调研的其他院校有75.61%认为比较难,24.39%认为不难。这说明我院在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应该与其他院校具有高度相似性,高知群体发展工作的突破也将会带给其他院校一定的借鉴和带动作用,进一步验证了本课题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调研过程中支持“高知人群工作任务较重、业余时间偏少、不便参加入党培训”的观念比例最高。同时有些支部提出,在高知人群中发展党员工作如按常规程序开展,过程过于繁琐,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部分高知人群入党的积极性。
支持“部分高知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薄弱,难以从思想上入党”的观念和支持“部分党员的不良作风现象的放大效应报道,导致高层次人才对党执政为民的思想产生怀疑”的观念,都有近4成的受调研总支(支部)选择支持。少数总支(支部)将难度归结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对薄弱,给高知识群体入党带来难度”。
结论: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我院还是区内其他院校在高知人群中发展党员工作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入党程序过于繁琐、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影响力、辐射效果不佳,部分学院“重专业、轻政治”、入党动机不明确导致对党不感兴趣等。甚至一些本科院校高知群众加入派的现象较普遍,主要原因是派的组织活动丰富,形式灵活,压力不大。
三、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调查显示,当前各基层党总支(支部)对所采取措施和做法有5成以上支持 “营造氛围,让高知群众积极向组织靠拢” 的观点;3成以上支持 “邀请参加组织活动”“上门谈心,重点培养”以及“老党员和高知群体‘一对一,结对子’发展”的观点。同时还提出了“主动谈心,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切实关心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优秀的党员参与发展工作,让高知群众体会到党的先进性、代表性,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等好的措施和办法。
结论:主要措施和做法是希望创新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改进工作方式,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培养,优化服务,努力营造氛围,贴近高知群体,关心和帮助他们,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使他们尽快加入到党组织来。
【参考文献】
[1]张成龙,陈贵英,李军朝。 新时期做好高校“双高”人员党员发展工作的方法探究[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1).
农村党员发展 篇五
为解决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发展农村党员存在一定困难的问题,**市从源头着手抓实农村党员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上半年,共发展农村党员106名,比去年同期增长10%。主要作法是:
一是实行“公推”,拓宽渠道“掘源”。发动社会各界积极推荐先进分子,通过本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将农村致富能人、种养大户、乡土人才、回乡创业人员和退伍军人中的优秀分子推选出来,建立一支1800多人的农村优秀人才队伍。同时,按照民主推荐、考察公示、组织审定、建档入库四个步骤,从先进分子队伍中公开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把1206名政治素质好、乐于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分子纳入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进一步拓宽了发展党员的源头。
二是分类培养,活化形式“培源”。积极实施“千名积极分子培养计划”,对纳入信息库的入党积极分子实施分类培养,根据个人的成熟条件,对其进行一年、两年和两年以上时间的培养。对582名一年期的培养对象,通过设岗定责安排其到村事顾问、村风监督、科技普及等党员岗位中或放在村民小组长、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理事、农村经济合作协会理事等岗位上进行锻炼,促其快速成才;对310名两年期的培养对象指定支委与其实行“1+1”结对帮带,帮助他们增强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对108名两年以上期的培养对象,通过组织参加培训、听党课、列席党内活动等方式,加强政治理论和党性观念的教育,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思想素质。
三是滚动管理,严格把关“优源”。对纳入信息库的入党积极分子实行动态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考察,每半年进行一次评议,年度进行一次总评,优胜劣汰,滚动管理。同时,对考评结果通过公开栏、黑板报等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今年来,已有8名入党积极分子因违规违纪在公示中被取消了资格,清理出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
四是党务助理,内外协调“活源”。该市先后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247名优秀党务干部下派到村担任党组织“党务助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做好党建指导员、联络员工作。“党务助理”通过驻村考察、走访等形式,从中发现上进心强但未申请入党的青年,教育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在“党务助理”的有效协调下,全市新增农村申请入党人626名,培养农村入党积极分子400多名,有力促进了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