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开发是指培养人的智力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活动。基本内容是提高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主要途径是通过教育。本文是高考家长帮漂亮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宝宝智力开发【优秀7篇】。
婴幼儿智力开发范文 篇一
【关键词】 社区;1岁儿童;儿童保健
【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034-02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体力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现代社会愈加认识到儿童早期保健的重要性,而且保健观念上也从单纯体力保健转为身心保健兼重[1]。随着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的推广为婴幼儿的早期保健提供了有力支撑。笔者在此随机抽取我社区2011年及2012年的参与儿童保健的1岁幼儿的相关资料,总结其社区保健方法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所选120例幼儿均来自我社区2011-2012年登记的新生儿,记为保健组。所有新生儿均身体健康,无先天性疾病或先天畸形案例。其中男66例,女54例,120例幼儿自出生起均接受为期1年的系统的儿童保健。另选取同期未参与系统保健的1岁儿童120例记为对照组。2组幼儿均在社区建档,主要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听力、智力评价、常见幼儿疾病记录等。
1.2社区保健方法:对照组仅接受幼儿家属的健康咨询,组织幼儿的免疫接种,组织具有普适性的婴幼儿保健宣教活动等,不对幼儿进行系统、针对性强的保健。保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社区提供系统的早期儿童保健服务。其要点包括:①每月上门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2次,对家长进行育儿知识、常见婴幼儿疾病预防、智力启迪、母乳喂养、饮食指导等全面知识的指导工作;②定期为家长发放专业读物,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专业保健护理;③同家长一起干预幼儿智力和身体发育,依据发育规律,结合幼儿身体特点对幼儿进行侧卧、爬行、站立、直走等运动训练;④通过色彩识别、播放音乐等对幼儿进行超前的视、听训练。指导家长与幼儿进行专业的语言、手势、表情交流,指导其进行幼儿的兴趣培养,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2];⑤为家长进行专业心理疏导、营养保健等知识宣教。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 x-±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用卡方检验,α=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幼儿智力及身体状况
2组幼儿6月及1岁时智力比较智力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见表1。1岁时的身高、体重、头围状况见表1
2.2 家长保健知识掌握度及社区服务满意度,见表2。
3 讨论
后天环境因素在婴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此段时期可塑性最强,大脑发育最为快速。儿童早期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营养供给、智力开发、卫生保健、父母与孩子间情感的构建及父母育儿知识的普及等每一个模块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此外,这些模块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共同决定孩子的成长质量[3]。
我国近年来公共卫生服务的快速发展及社区保健服务的推广恰恰为婴幼儿保健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使得婴幼儿早期保健的推广变得切实可行且高质高效。以社区为单位,由社区医务人员和社区卫生组织开展社区内婴幼儿保健的组织、指导工作,一方面可以强化父母为婴幼儿早期教育和保健的重视,另一方面,专业化的干预和指导能达到理想的儿童早期保健效果。以本文研究结果为例,保健组参与社区儿童早期保健的1岁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程度明显优于仅进行常规保健的对照组,且保健组父母的婴幼儿早期保健知识掌握的更为全面、准确,这对婴幼儿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从社会效益上来看,保健组父母对社区保健服务的认可度更高,保健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笔者认为,系统、全面的社区婴幼儿早期健康保健服务能够给婴幼儿的早期成长发育提供高质、高效的指导和干预,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育,且社会效益突出,应当在我国社区中积极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群,陈群利。浅谈社区健康服务对儿童早期保健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8):23-24.
婴幼儿智力开发 篇二
关键词:早期综合保健服务 儿童生长 智力发育
有研究发现,0~3岁婴幼儿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期间大脑发展迅速,利于充分挖掘潜能,因此婴幼儿健康问题受到更多家长关注,此阶段给予儿童科学的环境刺激有利于促进儿童后期全面发展[1]。目前大多数儿童家长并未充分认识到儿童早期保健服务的重要性,缺乏儿童保健知识认知,引起儿童在早期阶段接受保健服务效果欠佳、不利于促进婴幼儿生长、智力发育,因此早期探寻经济、有效的保健服务措施,受到临床重视[2]。许津莉[3]认为,常规保健服务的重点是口头宣讲育儿知识、常规体检等,忽视个体差异性、疗效单一。基于上述背景,2019年1-12月收治足月健康新生儿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综合保健服务对儿童生长与智力发育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足月健康新生儿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0例。观察组男108例,女92例;日龄34~45 d,平均(39.08±2.54)d;出生时体重2 890~3 520 g,平均(3 210.41±254.35)g。对照组男110例,女90例;日龄35~46 d,平均(39.28±2.65)d;出生时体重2 880~3 510 g,平均(3 201.54±254.59)g。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婴幼儿均是足月产、健康儿童;(2)均接受母乳喂养;(3)体征平稳;(4)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出生时有产伤、宫内窘迫、缺氧缺血性脑病;(2)多胎妊娠、先天性遗传代谢病;(3)伴心血管疾病;(4)出生后影响体格发育、智力发育的高危因素;(5)中途退出研究。
方法:⑴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服务:定期带婴幼儿到医院行健康检查,监测体格发育、提供常规喂养指导。⑵观察组在常规保健服务基础上增加早期综合保健服务:(1)制定保健计划:构建婴幼儿健康档案,综合评估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及营养情况等,结合实际、制定对症保健方案,每月集中1次授课,主要对象是家长或监护人,定期发放教育手册、确保家长能正确认识保健服务必要性。(2)育儿指导:重点向家长讲解早期运动、开放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其计划性开展抚触、被动体操练习等,根据儿童年龄段,提供认知、想象力、注意力及记忆力等方面训练,通过图像卡片、玩具及互动游戏等形式,训练婴幼儿手功能、社交能力及语言能力,增强儿童综合能力。(3)喂养指导:积极宣传母乳喂养优势,以婴幼儿年龄段、目前营养状况为基点,合理指导母乳喂养,合理添加钙剂、辅食及维生素等,待完全断奶后,予以牛奶补充维生素,重点宣教佝偻病、湿疹及营养不良等疾病,定期实行疾病筛查,告知定期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待乳牙萌出、重视口腔清洁,避免形成龋齿。(4)随访指导:首次结束保健干预后,记录家长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持续随访6个月,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月进行2次上门随访,调查婴幼儿发育情况,了解家长制定保健方案的程度、提供对症指导。
观察指标:(1)生长发育情况:测评两组新生儿6个月龄及12个月龄的身长及头围。(2)临床指标:两组新生儿6个月龄及12个月龄时参考Bayley编制的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4],涉及运动发育情况(参考运动发育量表-PDI)、智力发育情况(参考智力发展量表(MDI),涉及121个项目,5等级评分法,非常优秀≥130分,优秀120~129分,中上110~119分,中等90~109分,中下80~89分,临床状态70~79分,得分越高越好。(3)家长满意度:查阅文献、结合实际,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涉及服务态度、专科操作等,总分100分,满意≥85分,一般61~84分,未满意≤60分,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及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6个月龄及12个月龄的身长、头围、MDI及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及临床指标比较(±s)
两组婴幼儿家长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家长满意110例,一般满意88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满意104例,一般满意87例,不满意9例。观察组家长满意率为99.00%(198/200),高于对照组的95.50%(19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既往研究发现,影响婴幼儿成长的不利因素是非正常、缺乏规则的生活方式[5],对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重点是将婴幼儿脑部机能激活、增强全面发展,因此刘钊[6]认为,早期给予对症保健服务尤为重要。经调查研究发现,常规保健服务的重点是定期检查、定期接种等,忽视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对儿童产生的不利影响,临床应用受限。
有研究报道,早期综合保健服务能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是指稳定环境中、满足儿童营养及健康需求[7],切实实行发展刺激、情感支持等,促进婴幼儿心理、身体早期生长发育,分析原因发现,此阶段机体神经元、脑细胞的联系快速形成,具有可塑性强、不可替代等优势,因此婴幼儿时期实行保健服务能明显增加大脑神经元突触数量,配合适当关爱、训练、启蒙及充足营养能充分发挥婴幼儿潜能,提高智力、体格发育水平[8]。其次,早期综合保健服务能培养婴幼儿形成良好习惯、气质,增强其社会适应、交往能力及认知能力,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保健方案,涉及育儿指导、喂养指导及随访指导等,其中育儿指导通过各项训练促进婴幼儿脑部功能、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家长婴幼儿间的亲密接触,喂养指导能预防发生营养性疾病,提高家长对喂养知识的正确理解,借助补充维生素、及时添加辅食等形式,满足机体营养需求,促进身高、头围均衡增长,促进智力发育,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新生儿6个月龄及12个月龄的身长、头围、MDI及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家长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结果与王金燕等[9]文献结果接近。因此早期综合保健服务能促进婴幼儿心理、行为健康发展,通过早期抚触可兴奋婴幼儿迷走神经、促进胃泌素分泌,改善胃肠道蠕动、利于机体合成代谢,促进体格发育,为儿童后期的全面发展建立良好开端。
综上所述,足月新生儿行早期综合保健服务能促进生长发育、智力发育,保护婴幼儿不受威胁,结合情感互动、提高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具临床可借鉴性。
参考文献
[1]陈小林。分析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中的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2):53.
[2]李小艳,张丽,刘锦蕾。儿童保健干预促进婴幼儿早期生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作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4):382-384.
[3]许津莉,郭华贤,袁二伟,等。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早期生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8):3736-3740.
[4]葛育文。分析儿童保健综合服务对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J].名医,2019,9(3):45.
[5]侯晓玲。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6):182-183.
[6]刘钊,袁丽娜,董豆豆。儿童保健护理系统管理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中的作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8):86.
[7]祝秀芳,胡秀香。分析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中的作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2):80-83.
宝宝智力开发 篇三
0-3月龄
是视力快速发展时期,孩子能聚焦20厘米远的物体,您可以制作10厘米方块原色卡,在他的聚焦点缓慢移动,引导视线发展。
3-6月龄
孩子视觉与听觉基本发育完成,您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利用自动寻声能力增强眼睛与耳朵的协调;提供可以啃咬的玩具,不仅发展手部触觉,而且强化嘴巴与舌头的探索能力。
6-12月龄
是了解事物细节差异的敏感期,您要培养孩子关注事物的细节差异,可提供区分大小、色彩、声音、软硬、冷热、外形特征等不同属性种类的玩具,培养他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大感官能力的发展。
婴幼儿智力开发 篇四
关键词 婴幼儿;人性化设计;婴儿手推车设计
1.概述
根据相关报告,我国每年有2000~3000万婴儿出生,0-3岁新生儿用品家庭月消费为900多元,中国的婴幼儿用品市场每年将超过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目前这个市场却只开发了20%,由此可见婴幼儿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而婴儿手推车作为婴幼儿产品的典型产品在市场上有着非常大的需求量。著名的人类学家阿什利•蒙塔认为“健康的婴幼儿时期是健康的成年期的先声”,因此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的关键时期。虽然目前市场上婴儿手推车的款式和类型数目众多,但很少是基于婴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设计的并不适宜婴幼儿使用,很容易造成婴儿身体的畸形发展如膝盖内侧膨出、小腿外拐、X型腿、罗圈腿等症状[1]。由此可见对婴儿手推车进行人性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2.婴儿手推车人性化设计概述
婴儿手推车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婴幼儿的行为习惯、生理和心理特征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婴儿手推车进行优化,使婴幼儿和操作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舒适,它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人性化设计是产品设计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是人与产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性化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而且更可以促进社会的现代化,改善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3.婴儿手推车人性化设计影响因素
人性化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不同的用户群体需要有不同的设计。婴儿手推车目标用户群体是0-3岁的婴幼儿,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在身体上十分稚嫩、自我保护能力弱、无法进行语言沟通,在心理和情感上有爱与被爱、游戏和交往、安全的需要[2],因此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人性化设计尤为重要,不仅需要满足婴幼儿的生理需求,还要满足婴幼儿的心理需求。本文认为婴儿手推车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因素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3.1 婴儿手推车的安全性
婴儿手推车的安全性是指婴幼儿在乘坐手推车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外来的伤害或者是来自产品方面的伤害,即使在操作者进行了错误操作,也能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保护婴幼儿的安全。由于婴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易受伤害等生理特征所以把安全性放在了首位。因此安全性是影响婴儿手推车人性化设计的首要因素也是最基本要素。婴儿手推车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2方面:1)在选材时要体现安全、舒适、环保的原则,采用符合安全婴幼儿安全标准的材料,无毒性材料;2)在外型结构上要圆滑无尖锐形态且结构合理牢固,构件之间缝隙宽度适宜防止幼儿手指卡在里面,一些配件尺寸不应过小,以降低误吞误插的危险性。
综上所述,一款在设计时综合考虑婴幼儿在不同阶段的生理特征且安全性高,结构合理的婴儿手推车更有利于婴儿的舒服、健康、快乐的成长。
3.2 色彩
在婴幼儿时期的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差主要是通过直观形象与色彩刺激来感受外界事物。而且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婴儿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始于色彩,由此可知色彩对于婴儿的健康成长相当重要。因此我们在对婴儿手推车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应把握婴幼儿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比较喜欢色彩光谱上接近红色一端的色彩,在纯度方面比较喜欢高纯度的色调,在明度方面偏爱高明度色调。因此在设计时可以多使用红色、黄色、橙色等高明度高纯度的鲜艳色彩,它们可以带给婴幼儿愉悦及幸福的心理感觉[4],而且这些色彩也是与婴幼儿热爱自然,好奇等的心理特征相吻合的。
因为婴幼儿热爱大自然,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对色彩敏感等特征,所以在设计婴儿手推车时加入色彩的因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从小处于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有利于儿童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3 易用性
在对婴儿手推车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手推车的主要操作者即父母,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快带来了人流的增多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新一代的父母亲要求婴儿手推车使用更方便和快捷。因此我们也要尽可能的为用户提供“省事”的婴儿车,如减轻婴儿车的重量采用铝合金车架,简化折叠方式让用户可以单手完成操作等等。婴儿手推车的易用性可以提高手推车的便携性,降低家长的误操作率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了婴幼儿的身体安全,同时也不会因为家长在操作的时候因为误操作而上海到孩子。
3.4 益智性
新生一代的父母的消费心理趋前,对婴幼儿的产品更舍得投入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父母愈来愈重视儿童的早期培养和智力投资,甚至越来越多的父母重视胎教。“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全社会共识,可见学习对于儿童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设计婴儿手推车时需体现寓教于乐的功能,让其有助于对儿童思维、认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的开发引导,让孩子们在娱乐的过程中智力得到提高。
4.结语
总之,我们对婴儿手推车进行设计时不能以成人的观点想当然的主观臆测,而应该切实的从婴幼儿这个特殊的用户群体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出发进行设计,体现对这个特殊的用户群无微不至的人性关怀,满足他们的生理和情感等的需求。儿童是民族和国家兴旺的希望,因此对婴儿手推车进行人性化设计就显得非常必要。同时本人希望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深入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婴儿手推车将会更加环保,更加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何晓佑,谢云峰。 人性化设计[M].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 王凯。 幼儿产品设计中材料要素的分析[J]. 包装工程,2009.
婴幼儿智力开发 篇五
关键词:婴幼儿;敏感期;误区;多角度;开发智力;
智力是人认识能力的总和,包括语言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研究表明:0―3岁是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但是,由于很多家长缺少正确的科学教育知识,不了解婴幼儿智力发展的特点,在日常教育中存在着观念与方法的误区,从而导致了孩子的智力不能得到正确开发。家长应在0-3岁婴幼儿智力发展的敏感期,根据婴幼儿智力发展的特点,适时施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充分挖掘出孩子的潜能,多角度全面地开发婴幼儿的智力。
一、注重发展婴幼儿的语言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我们认识世界、吸取知识、开阔眼界,与人的交往都要凭借语言进行。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要越早越好,0―3岁是口语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所以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早期言语刺激有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例如,在起床时正确说出不同衣服的名称和颜色,在盥洗时正确说出盥洗用具的名称和盥洗动作用语,进餐时说出每餐的名称、菜名。为幼儿创设听的环境,如:听故事、儿歌、录音等,学会倾听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只有会听了才会说。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提供一定的操作材料和想象空间,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激发孩子表达的愿望有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
二、注重培养婴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力,即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力是其它智力因素的源头,是从小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因此家长要重视婴幼儿观察力的早期培养。家长要利用日常活动的有益资源,抓住契机,引导孩子注意观察。如在婴儿床的四周摆放各种图画,吸引孩子追视观察。多带孩子出去,让孩子亲近自然,引发孩子观察兴趣,提高孩子的观察力。
三、注重增强婴幼儿记忆力
记忆是婴幼儿经验积累或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记忆力是决定智力因素很重要的一方面,因为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记忆在起作用。人的想象、思维、学习语言等都要依靠记忆。0~3岁的孩子是记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和关键期,主要是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因此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背诵儿歌、记住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电话号码等有意义的数字,记住玩具和所用物品的具体名称,与孩子玩“藏宝”“找宝”的游戏。让孩子给家庭成员传递信息来加强孩子的记忆。
四、注重训练婴幼儿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因素。婴幼儿是依据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的。家长应向孩子提供大量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通过科学训练,不断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天性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见到新奇的东西,就要去动一动、摸一摸、拆一拆、装一装,家长要给孩子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因势利导,鼓励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乐于动脑、勤于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常提出各种问题,比如:“鱼在水中为什么不闭眼睛?”等,家长要给以正确的回答。同时家长还要向孩子提出各种他们能够接受的问题,引导他们去思考、去解答,只有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家长提出的任务时,才会真正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要注重发掘婴幼儿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是一个孩子智力和能力的标志,家长要善于培养和发掘孩子的创造能力。
(一)向孩子提供合适的学习素材和有趣的游戏
家长可向孩子提供合适的学习素材和有趣的游戏活动,例如:图书、画纸、彩笔、各式玩具等,这些都是辅助孩子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工具。创造多种向自然和社会学习的机会,经常带孩子去看一些没有见过的东西,提供新颖的刺激,扩大孩子的眼界,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增强孩子的接受能力,因为婴幼儿正是在不断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接受与做出反应的过程中,提高了大脑和各种器官的灵敏性,开发了创造力,进而加速了智力发展的进程。
(二)要珍视并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先导,是创造的巨大动力。牛顿由于好奇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少年时曾为壶盖被水蒸汽顶起而惊奇,最终发明了蒸汽机。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充分自由的空间和探索环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容许孩子自主尝试以及做出“拆拆”、“装装”、“试试”的决定。允许孩子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尝试搞些小试验、小发明,激起他们创造发明的热情,使孩子享受到探索事物奥妙的乐趣。引导孩子运用各种感官去看、去听、动口说、动脑想、动手操作,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总之,开发婴幼儿的智力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家长应该加强学习最新的科学教育理念,掌握开发孩子智力的各种有效方法、利用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每个积极因素、合理地引导孩子、高效地激活孩子的各种“潜能”,科学地开发0―3岁婴幼儿的智力。
参考文献:
[1]候逾璋、程学超。幼儿家庭教育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宝宝智力开发 篇六
0~30天的宝宝婴儿的学习有两种方法,其中―种是习惯形成。如果每天白天都有新鲜的游戏,宝宝觉醒的时间多些,晚上睡得较久,他会渐渐形成昼醒夜睡的生活规律。晚上让宝宝随着摇篮曲入睡,易于养成习惯。另―种是条件反射,2~3周的婴儿最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如逗笑和识把都是在此时期学会的。无论是习惯还是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不断地重复训练,父母―定要耐心坚持,每天定时去做,才能出现成效。
语言
见人说话会动嘴回答
大人对宝宝说话时,宝宝的小嘴会一张一合,无声地同人对话。
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对话,以增强宝宝同人对话的积极性。
自己发音
当宝宝啼哭时,大人呼应地发出相似的声音,宝宝会停止啼哭来倾听,过一会儿再次发出啼哭的声音。渐渐地宝宝在觉醒时会自己发出声音,大约20天前后。宝宝会发出“啊咕,啊咕”的声音来自娱。
交往
逗笑
大人抱起宝宝,免不了用手摸摸宝宝的小脸或胸脯,同宝宝逗笑。经常同宝宝逗笑,大概在2~3周时,宝宝会在大人逗时微笑。这与宝宝在睡前,因面部肌肉放松而出现的笑容不同。
睡前的肌肉放松是无意的,有人逗笑后。宝宝用笑来回应是有意的,是一种经过学习做出回答的条件反射。“逗笑”出现得越早,宝宝就越聪明。
模仿游戏
大人抱起宝宝,同他做口唇游戏,如张嘴、伸舌、咋舌等,宝宝会模仿大人做动作。新生儿全身以口唇最为灵敏,模仿动作以口唇为先。
31~60天的宝宝
语言
与大人对话
40天左右,当大人同宝宝讲话时,宝宝有时会发出“咿呀”声来同大人对话。有时大人讲话时宝宝发不出声音,等大人走后。宝宝自己躺在床上“咿呀”地大声叫唤。似乎想把大人叫回来。宝宝很想同人对话,但是发音还跟不上。
记录发音
大人可以记录宝宝发出的声音,如“呀呀,啊啊,哦,咿咿”等,有时宝宝会把一个音“哦”拉长。此时,宝宝发音仍在无意阶段,很难让他重复。
交往
笑出声音
在某一天,宝宝会突然笑出声音。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全家人都会很快乐,因为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从此就应当让宝宝经常开怀大笑。宝宝常常会因爸爸做个鬼脸而大声地笑,或因为看到某个玩具而笑。笑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很容易引发。如果宝宝42天还不会笑,父母就要为宝宝加紧训练。到56天还不会笑就应当去找医生了。因为先天愚型的孩子学笑会延迟。
婴幼儿智力开发范文 篇七
【摘要】探讨基层婴幼儿保健门诊中早期健康教育的服务模式及效果评价。方法 以儿童保健医生为指导者,“医教结合”对100例试验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和营养指导,定期监测其生长发育过程,提前干预;与常规体检对照组婴幼儿100例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均优于对照组,而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则低于对照组,均P
【关键词】早期健康教育;应用;基层婴幼儿;保健
婴幼儿早期全面发展逐渐受到重视,但早期教育的服务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别。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基层儿保门诊开展多元化、灵活丰富的婴幼儿早期健康教育服务,研究早期健康教育对基层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研究对象为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参加儿童保健系统化管理的健康婴幼儿(孕37~41周,出生体质量2 500~3 300 g,出生前后未合并高危因素)200例。其中以第1次体检自愿接受早期健康教育服务、并坚持按照要求进行训练的婴幼儿为试验组,以常规体检婴幼儿为对照组。试验组100例,男童56例、女童44例,试验开始平均年龄(39±1.2)d。对照组100例,男童47例、女童53例,试验开始平均年龄(37±1.0)d。
1.2 方法:1) 对照组按照传统的4:2:1体检模式接受常规的体格检查。试验组接受早期健康教育服务,0~6个月每月1次,6个月~1岁每2个月1次,1~2岁每3个月1次进行保健。
2) 早期健康教育服务内容及实施方法:①早期教育。依据鲍秀兰教授《0-3岁教育大纲》按各年龄段所在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感觉综合5个方面的神经心理发育特点,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由儿保医生通俗易懂地讲解项目,示范动作并根据训练情况及时发现发育相对延迟的婴幼儿和落后能区,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②健康教育。定期开办家长学校课程,内容包括母乳喂养、婴儿护理、婴儿营养与辅食添加、疾病预防、早期教育及心理保健等。
2 结果
1) 2组婴儿体格发育情况比较:试验组小儿1周岁时的体质量、身长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2) 2组儿童智能发育情况比较:试验组儿童在各能区发育商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早期健康教育是将儿童早期教育、营养指导、保健、心理行为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起来对婴幼儿家长进行全面的育儿指导以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3.1 体格发育的影响:婴儿的早期抚触,被动体操及各阶段运动训练能促进血液循环及呼吸功能,增加食欲和机体抵抗力,改善睡眠,调节生长激素,促进体格发育。本研究试验组男女婴幼儿体质量及身长发育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综合训练配合营养指导、合理膳食对婴幼儿体质量及身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2 智能发育的影响:在婴儿期,由于言语交往能力有限,心理发展可有效地通过各种运动、动作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家庭环境中父母和婴幼儿亲密程度,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婴儿心理发展极为有利。
3.3 营养性疾病的影响: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营养性疾病,通过建立婴幼儿健康档案及对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的监测,适时进行血常规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测定,发放营养处方,尽早干预。
3.4 早期健康教育的服务效果评价:近年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都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儿童早期发展的综合指导,在基层借助儿童保健医师已具备保健专业知识及家长沟通技巧,“医教结合”,将早期健康教育纳入基层儿童保健常规工作中,婴幼儿家长正确育儿知晓率得到有效提高,早期教育更易推广。改变了过去只重视儿童体格发育不重视心理、智力、行为发展的状况,在提高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水平的同时,改善医患关系,增加彼此信任度,增加了儿童保健门诊量,提高了儿童保健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晓霞,王念蓉。早期教育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1):58-59.
[2] 林传家,李寄平,张秀玲。Gesell量表―――0-3岁智力发育诊断量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8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