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编辑给大伙儿整编的职业教育调研报告【最新8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篇一
重庆市永川区职业教育中心调研报告
2010年6月8日,应职业技术教育学老师教学安排,我们小组一行四人来到了永川职业教育中心进行专业调研。主要从该校的专业设臵、师资队伍、教学实训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简短调研。
一、总体印象
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位于重庆职业教育基地腹心地带,始建于1949年,前期由一所普通中学与一所职业中学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教育管理严谨,交通条件方便,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这次调研,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感触是,中职学校的老师对学生培养工作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专业知识、动手能力这方面的培养,他们为该校学生培养工作付出大量的心血,功不可没。在调研中,我们感觉到这些年来,中职学校和生源学校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因此有些方面产生了一些误解和隔阂。时至今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学生家长的传统观念也有所改变,越来越趋向于务实。
据该校教务处主任张主任介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73人,在校生4000余人。学校开设有机电类、电子类、艺术类、计算机类共11个专业。建有机械厂、制衣厂、晋江亿盛服装培训中心、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实训基地、电子实训基地等38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建有校园宽带网,教师现代办公系统,广播系统,电视系统,双向教学监控系统。为增强学生技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学校特色专业
永川职教中心坚持“特色铸品牌,和谐促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了机电、服装、电子三大类骨干示范专业,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专业特色和“校企结合、校校联合”的办学特色,正在为创建国家级
示范中等职业学校阔步前进。
1.机电类专业
据张主任介绍,该校现在正大力发展机电类专业,该专业现居该校骨干专业之首,学校现今拥有大量先进教学实验设备,为该专业建立优良的教学后盾。但因其作为主要发展专业,除了要求教授该专业课程的教师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可以说对老师的录用要求甚高。正因为如此,现在该专业的师资相当缺乏,为了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学校前期采取的方法是将电子类科目的老师,经过保送培训,再转为教机电类专业的老师。现今采取的措施是,在重庆各高校进行广泛招聘,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公招了数名机电类教师,但机电类教师在职教中心仍是相当缺乏,这为我们职教师资专业的学生敲了一个警钟,也为学生培养方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2.服装专业
该校服装专业位居全市高职服装专业排名之首,在每年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该校服装设计多次荣获一等奖,和团体奖,并且还承办了2009年技能大赛服装设计比赛。该专业有很好的教学设备、教学实训基地、专业老师,但作为专业的服装设计老师还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规划。所以也给该专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学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特别是与晋江亿盛服装培训中心的长年合作,让在读学生提前接受到企业培训,毕业后可直接转向异省工作,而且实训基地会派专业的师傅到校亲自指导学生,这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实训知识与经验。
3.电子类专业
电子类专业作为该校的第三大主干专业,其师资力量显然是也是比较好的,本科学历及以上的教师虽然少,该校的大多数教师是高职毕业再通过培训然后到校任教,虽然他们只具有专科学历,但他们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能让学生学得更多的实际动手知识,后期学校正准备购进一批新的教学设备,使教学基础设施逐渐增强。
三、学生学习管理
1.高考升学
该校升学率较高的是建筑、财会专业。在职教师资升学方面,该校感到较为无奈,因往届的学生,仅用两年的时间来准备升学,导致升学率一直未能有所突破,从2010年起学校已经将高考升学班的教学时间改为三年制,希望以此提供给有意向升学的学生们更充裕的时间,学校对后期升学率的提升抱有信心。
2.成绩管理
该校的学生成绩仍以教委指导为主,主要是由统考科目以及技能课成级组成。统考科目成绩是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的总和,六十分为合格,不合格的同学实施补考制度,强化学生学习自学性。技能课成绩根据该专业的老师以优、良、中、差等级来评定。
3.技能培训
“不要说你学了什么,要说你会做什么。”这是该校生产实训车间的一条标语,该校的专业技能实训在高一第一学期占学期的教学总课时的50%,第二学期占教学总课时的60%,到高二时占每学期占教学总课时的70%,并且学校有许多教学实训基地,如服装厂、机电车间,为学生的技能提供了许多发展空间。由此可见,中职学校除了在文化课方面继续教育之外,更看重学生技能培训。
四、学校招聘教师的要求
最后,我们从职教师资类学生的主要特点,向张主任提出了一个关于该校招聘教师的相关要求的问题,张主任说:
1.应当具良好的班主任工作技能、足够的经验及深厚的潜力;
2.应当具有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
3.应当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
4.应当具有很好的表达能力,有能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5.应当思维活跃、工作积极主动。
这次调研,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通过与接待我们的教务处主任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该校乃至整个永川区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并不缺乏,在前三四年,该校就已经招聘到了许多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而且近几年并未有再招聘该专业教师的打算。总的来说就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中职学校就业前景并不乐观。现在大多数中职学校最为缺乏的主要有机电类、电子类、服装类的专业教师,我想这一现状能给我们职教师资学生的培养作出一定的调整,以满足社会需要出发,才能根本的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另外,从该校了解到,作为重庆职教城的永川,期后期发展不可估量,但现今的永川其80%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机电专业上,教师十分缺乏,教学设备陈旧,甚至是部分学校没有教学设备,作为重庆市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在教学设备、经费等条件的允许下,我想应该为自己以后的培训发展方向作出规划,让职教事业得到长足进步。让职教城的后期越来越有特色。
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篇二
探索普通高中向综合高中的转变
——永和县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既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点,又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担负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和为高等教育输送优秀合格新生的双重任务,是衡量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面临综合素质强的优生大量外流、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求读书以及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压力等形势,仅仅遵循原有的办学模式已无法取得持续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作为扩大优质资源、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要求改变普通高中“千校一面”状况,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为了贯彻国家和我省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要求,促进我县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寻求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谋划和理清发展思路,我们对永和新一中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永和县在2011年投入使用永和县药家湾中学(永和新一中),将原有的永和县第一普通高中与永和县职业高中相合并,形成了适应新时代高中教育发展的综合高中。这对永和的高中教育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综合高中发展的现状
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贯通,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也 1
是今后各省市教育部门针对高中阶段教育进行改革的重点。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入,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界限越来越狭小,相互沟通是完全可行的,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这就需要建立新的科学、合理的办学机制,使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全面育人,从整体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青少年广开成材之路。
综合高中是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相渗透融合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与传统的普通高中是有区别的。
(一)在培养目标上,培养具有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和一定就业能力的高素质毕业生;
(二)在课程目标上,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
(三)在课程结构上,要求整体设置综合高中有关课程,合理设置普通高中文化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使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一体化。
由于这些目标的不同,其办学模式相对普通高中来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普通高级中学举办的综合高中,应在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设置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加强职业技术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教育;
(二)中等职业学校举办综合高中,应在坚持其专业特色和保证
技能训练的前提下,着力加强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
(三)普通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举办综合高中,要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教育;
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时效性,既要强化基础教育,又要注重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专长,以实现其自主发展的目标。根据我县教育的现状及各方面客观因素,永和新一中采取的是第三种模式:将普高、职高相融合,普、职教师互相兼课,资源共享。
三、综合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思考
(一)综合高中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合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高中文化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基本技能,它既要对学生加强高中阶段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又要加强职业教育的基本技能培养,因此要求学校不仅要有较强的文化课和专业课师资力量,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还要有一定的实验、实习设备做保障。因此,综合高中办学对学校自身办学条件要求较高,否则难以实现其培养目标。
(二)综合高中课程设置是关键
综合高中的目的主要是为延迟学生选择时间,使办学模式多元化,让学生能更加充分认识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的综合化。这种课程的综合化对学校办学水平要求非常高,但是,对于现阶段的学校来说,实际上仍以学科教学作
为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将普通高中必修的文化课与职业技术课程进行简单的叠加,还没有对课程内容做出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没有设计出一套融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综合模块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设置要想真正兼顾学生的升学和就业两个方面,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这是综合高中今后研究的重点。
(三)加强综合高中的教育教学等管理,有利于综合高中健康发展 综合高中既要为学生提供文化课学习,又要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的学习,这种目标对素质较好的学生就已经很难达到,而综合高中招收的学生各门功课成绩普遍比普通高中学生低,以致每个学生在3年的学习年限里课业负担过重。因此,综合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和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必须加强对教学对象的研究,在课程设置、因材施教、合理分流、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体现综合高中特色,才能实现综合高中的办学目标和宗旨,综合高中才能健康的发展。
(四)重视理论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综合高中发展势在必行 综合高中是随着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各地综合高中的办学都处于一种探索阶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综合高中办学的最高指导思想,但至今还没有系统和科学的综合高中教育理论指导其办学实践。永和县开设综合高中的学校,办学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和困难,急需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而综合高中自身办学也需要进一步进行规范,才能真正实现综合高中对学生和家长的承诺。因此加强理论研究,制定相关配套的综合高中发展政策,规范综合高中的办学行为,是今后办好综合高中所必
须做好的工作。
(五)综合高中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探索,结合其他综合高中实验学校的成功经验,达成一个共同的认识:综合高中办学应将特色教育作为办学的一个方向。所谓特色教育,一是指培养有特色的学生,如体育和艺术类特长生,让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在综合高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此作为学生今后人生和职业生涯的依托,使他们在这些领域有所建树。而这一特色也正是我县综合高中未合并之前普高的主要发展方向;二是指学校办学的特色,并不是所以的学生都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因此可以利用学校在某一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方面所具有雄厚的师资设备力量,突出专业教学的优势,让毕业生在今后的升学和就业中能胜人一筹,这样的综合高中办学才更有生命力。
总之,综合高中教学模式要突出综合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征,为广大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既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双重选择”的机会和可能性。这是综合高中发展的价值取向。展望未来,前景美好,任重道远。我们现在还处在改革的起步阶段,今后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我们紧密地团结起来,迎难而上,进一步更新观念,推进改革,优化管理,提高办学质量,才会办出适合自身条件的好学校,办出让社会、家长和学生都满意的好学校。
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篇三
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
关于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省厅《关于开展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调研的通知》,按照市教育局要求,根据县科教局工作部署,我校开展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改革专题调研活动,进一步了解了我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为我县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加快打造品牌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提供了一定依据。根据要求,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调查问卷及书面调研相结合的形式,现把我校的发展现状、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展望以及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建议报告如下:
一、学校发展现状
(一)学校基本情况
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是一所融小学、初级中学、职业中学、短期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前身是井儿沟小学,始建于1948年。经过近三十年一边办学、一边创业、一边建设,先后建起了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图书楼、实验楼、风雨操场、公寓楼、餐厅等8幢主体建筑,是一所白杨参天、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校舍别致、生态宜人、师长爱生、经费宽裕的园林式学校。
(二)师资及办学条件情况
现有教职工158人,专任教师121人,兼职教师27人,“双师型”教师38人。学校图书馆藏书2.8万册,各种报刊杂志120余种,有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各一个。全日制学历教育教学班19个,在校生721人,常年开展各级各类中短期培训,年均2600人次。
(三)专业设置情况
现开设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机电、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7个专业,并建有矿井通风与安全、汽车运用与维修、物流服务与管理、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5个省级实训基地和计算机应用、矿山机电2个县级实训基地,同时还设有三级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学生毕业实行“双证书”制度。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办学水平有所提高
近几年,我县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毕业生中级技能鉴定通过率达95%,学生对口升学本科达线人数逐年上升,专科达线率稳定在98%左右,一次性就业率达到60%,最终就业率达88%。
(二)办学规模相对稳定
目前,我校在校生人数持续上升。每年秋季招生通过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等措施,使中职在校生人数保持在200人以上。
(三)构建师资培训新体制
近年来,逐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学校4级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体系,加强了教师的培养培训。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活动,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一)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
目前,许多学生、家长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关心支持不够,社会引导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二)办学条件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要
目前,我校教学仪器设备还不够完善。除汽修、物流、会计专业外,其他专业,特别是计算机专业设备资源还不够齐全。另外,专业类教学资源、图书陈旧,缺乏高质量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图书及教学资源建设。
(三)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专业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经费投入少,教学质量较低。教师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不高,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四)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较低
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人才需求信息渠道的沟通不畅;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水平不高;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很好地坚持。
(五)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
由于受传统成才观念、就业体系不完善、就业渠道不畅,社会对中职教育认可度不高等因素影响,中职学校招生举步维艰。勉强招来的学生多数基础条件差,自觉学习和服从管理的意识差,对职业学校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四、学校发展的展望
(一)发展目标 1、规模目标: 2、质量目标:
五、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确立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大对职业教育统筹管理力度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随着我县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急需大量高素质的中初级技能型人才。目前,劳动力素质较低、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缺乏,已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建立并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县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二)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标志着新时期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开启了职业教育发展又一新起点。要与时俱进,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在职教中心学校建设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多专业、装备水平高、适应未来普职共享共用的综合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抓手,以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以教师培养培训为突破口,逐步建立有利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师德高尚,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要灵活教师招录机制,重点招录好使、管用的专业课教师。
(四)积极探索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积极开展“企校合作、产教结合、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根据专业设置,积极沟通厂企,大胆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厂企实习。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进行专业技术模块教学,行为引导教学法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强以敬业和《www.kaoyantv.com》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
职业教育研究报告范文 篇四
文/本刊记者?杨生文
2014年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在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建立全国首个“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这个旨在发挥技工教育科研资源优势和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做好技工教育课程研究和开发实践的新机构肩负了理论研究、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三大职能。
这个机构运行一年后的情况怎么样呢?本刊记者为此专门拜访了该中心,全面了解了中心的运行情况。
研究课程规律,服务技工教育
行动之一:整合资源,搭建沟通、合作和研究平台
挂牌以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建司、广东省及广州市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研究中心不断整合资源,积极做好平台搭建工作,充分利用、发挥广州市属各技工院校的研究力量。一是明确定位,明确中心要立足广州,辐射华南,放眼全国,以项目或课题为载体,着力进行现代技工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服务。二是完善组织架构,扩充研究人员。目前共有研究人员11名(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并先后接受4名学校教师,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锻炼学习。三是课程研究中心大量聘请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专家学者和广州市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的专家,使其成为课程研究中心专家研究队伍的重要来源。同时立足广州技工教育系统,选拔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27人,选聘了72位兼职教研员,作为研究团队的延伸补充。
行动之二:为“国标”“课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受人社部职建司委托,课程研究中心为编制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两个专业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提供技术支持和质量监控,保障了两个文件的顺利研发。一是培训编制组专家,解读《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并主持实践专家访谈会。二是课程研究中心的骨干力量全程参与人社部和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围绕标准研制组织的各类全国教师研讨会、企业专家研讨会,并提供技术指导。三是对两个专业的国标和课规进行质量监控,主持广州的评审会,聘请企业和高职院校专家,聚集广州技工院校专业带头人40余名,分别从总体培养目标、层次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匹配度、课程体系及内容与培养目标的匹配度、学习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匹配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审,并从与编制指南的符合性、内容的专业性、文本的规范性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和修订。
行动之三:关注市场需求和内涵发展,突破技工教育发展瓶颈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围绕广州技工教育发展遇到的瓶颈,牵头承研的重大课题有:
一是开展广州及周边地区技能人才需求调研(2014-2016),累计调研602家企业,开展5场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座谈会,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是开展产业系建设研究。组织专家到广州市属7所技师学院进行中期检查及调研,召开广州市技工院校新一轮专业布局调整及产业系建设研讨会,初步厘清了广州市技工院校新一轮专业布局调整的原则和基本思路;开展对比研究,形成了《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建设实证研究》报告。随后,聘请广州市发改委领导、国内职教专家进行专业布局调整的专题培训。通过半年多来课程研究中心主导的产业系建设研究,广州市属技师学院对产业系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更加明晰,对产业系建设的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多所院校已经开始重新思考产业系下一步的建设思路,采取行动加大推进力度。
三是完成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在2013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年度继续开展了广州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策略研究,分析了目前广州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了9项发展策略,成功结题。
四是完成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研究。开展了广州技工教育文化体系建设课题研究,归纳总结了广州技工教育开放多元、独具个性的文化体系特征,提出了加强建设的建议,成功结题。
行动之四: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探索学制技师培养新模式
为探索技师培养的有效模式,提高技师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课程研究中心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校企双制’技师培养研究”。
一是调研广州市属七所技师学院的预备技师/技师培养情况,探索学制技师的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教学实施以及管理评价等技术路径,通过组织学习等措施提高培养技师的专业师资队伍水平。
二是通过调研撰写“关于京、浙、苏等三地技师学院培养技师的情况报告”,对广州市属技师学院培养学制技师的政策依据、专业选择的考量、评价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三是为广州市技师学院“校企双制”技师培养提供技术指导,与广州市机床厂合作开展学制技师培养实践,2014年成功培养出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专业、企业认可度高的6名学制技师。
行动之五:开展技工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课程研究中心引进职业能力测评理论和授权评价工具,推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提升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
一是应用COMET职业能力模型,在开展2011、2012年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基础上,在全国首次开展教师职业能力测评研究,运用科学的理论模型、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并以广州市属七所技师学院102位教师参加的机械制造和汽修类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情况为基础,形成了广州地区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报告和102位教师的个体报告。
二是开展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按照国际现代教育质量管理的“授权评价”理念,引入相关技术,开展技工院校的校企双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等质量监控,在校企合作、数控技术和汽车维修专业、学习任务、课堂教学等授权式评价、科研伴随典型试验的基础上,总结评价的流程、方法和工具等,为技工院校专业建设中重点项目的持续、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改进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行动之六:推动技工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和学术交流
课程研究中心在2014年应用国际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及时转化研究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并开展了大量学术交流。
一是出版《职业能力测评实证研究——汽车维修专业广州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荟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广州现代技工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选辑2014》(羊城晚报出版社),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何士林副局长主持的《广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查》报告入选《2014年广州市蓝皮书(社会卷)》,课程研究中心辜东莲主任主要参与的《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研究与实践》成果,被教育部评为2014年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对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积极参与人社部组织的针对部级师资培训基地培训者的培训授课、广东省人社厅组织的师资培训和内蒙古等扶贫项目的培训授课。应用课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和经验,为广东省人社厅“校企双制办学评价实施方案”和内涵发展指导意见的文件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是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2014年1月,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开题会上,辜东莲主任作为课题代表作了“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广州为例”专题报告;同年4月,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会上,作了“工学结合课程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专题报告;12月,在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上作了“广州技工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专题报告。
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任务之一:组建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专家库
2015年,计划按照《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社部发〔2014〕96号)中关于“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课程专家队伍,推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设”和《关于大力促进我省技工教育内涵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课程专家队伍,推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设,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技能人才评价等研究”的精神,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名义,在全国技工教育系统聘请一批技工教育研究专家,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一批课程业务精湛的骨干,组建课程专家库。在合适的时机,联合立项课题,推动全国技工教育重大共性疑难问题的破解。
任务之二:助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课程规范等研制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参与完成了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两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的研制。2015年,按照人社部职建司的统一部署,课程研究中心将协助这两个专业的评审工作,同时系统梳理总结标准与规范的开发流程和方法技术,为更多专业的标准和规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积极推进标准和规范在技工院校主体专业上的推广应用,指导技工院校教师基于校本的应用实践,规范专业课程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任务之三:规范从专业设置到生产实习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全程育人
2015年,课程研究中心将以广州技工院校为对象,以项目为载体,多方位、多渠道地监管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把握好“入口、过程、出口”三关。
一是在做好新专业申报、评审、备案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借助市场调查、人才测评、授权评价等方法,积极探索研究建立技工院校专业评估、动态调整、退出机制;
二是以服务企业和学生为中心,继续推广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推进职业指导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举办市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创业规划大赛,探索职业指导的新问题并实施职业指导的新形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进一步完善技工院校生产实习管理,推动生产实习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探索并建立生产实习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切实提高生产实习管理水平和质量。
任务之四:探索技工院校毕业考试改革和毕业标准建设
2015年,中心计划重点探索高级工毕业考试改革,以高级工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国家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为命题依据,尝试纸笔与实操测试相结合的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理论研究及试题开发和测评实践,促使测评合格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同等层次职业资格的技术水平相当。拟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维修和数控技术等三个专业进行典型试验。预计2015年1月,建立测评模型,完成对开发组人员的培训并确定命题思路,组织专家对命题思路评审;3月完成测评样题的开发、评审与预测试;5月完成3个专业各两套正式测评试题的开发与评审;6月组织正式施测;下半年,集中力量进行测评数据处理与分析,提炼研究技术,撰写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完善高级工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建立其毕业标准。同时,在2013年人社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研究”课题结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级工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其毕业标准。在“‘校企双制’技师培养研究”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师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其毕业标准。通过系列研究与实践,以形成技工院校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的毕业标准和毕业考试方案,系统规范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任务之五:推进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研究和实践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根据人社部职建司领导指示,开始推进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开展国内外教师专业化文献研究,梳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界定、国际教师专业化的最新趋势;开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典型个案研究,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技工院校教师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了教师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2015年,计划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主等维度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保障调查,研制教学能手、课程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的资格条件,制订微教学、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和专业建设的评价标准。开展科研伴随式的典型实践活动,加强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课程评价、专业评价的能力提升,通过培训、竞赛、项目等形式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任务之六:组织并开展技工教育学术交流和宣传活动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范文 篇五
一、以高职发展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等基本问题为焦点的早期研究
从研究成果的数量看,2000年是个分水岭。这一时期关于高职的论文和书籍虽然并不多,却是高职理论的重要奠基期,对高职恢复与发展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澄清了人们关于高职的基本认识。有些成果对高职的实践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关于高职发展动因的研究
高职为何会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得到较快发展,是这一阶段研究的热点问题。多数研究把它归结为经济发展,认为经济发展导致的对人才知能结构需求的升级是根本动因。石伟平教授对高职发展动因的归纳可为代表:①经济原因。科技进步与生产中高科技含量的增加,要求提高一般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以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级职业人才的大量要求;②社会原因。在失业问题已经相当严重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避免高失业率带来的大量的社会问题,扩大“高职”规模,以推迟相当一部分人的初就业时间;③教育原因。在高校入学曰趋激烈的情况下,为了分流,减轻本科高校升学压力而大力发展“高职”,而且也是为了满足民众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需求(李振波,石伟平,1998年)。
2.关于高职内涵与办学途径的研究
1994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第3、4、5期连续发表多篇文章,讨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实施和发展问题,充分说明了这一时期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关于高职内涵的研究是这一时期的热点。这是发展高职的关键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比较一致的看法。杨金土等同志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高等技术教育[1]”,并借助人才结构理论对其进行了说明。他认为社会人才主要有四类,即理论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高层次的技术员类人才、有一定实践技能又有一定专业技术的“技师型”人才和管理人员,其中技术型人才是主要的。在办学途径上,他们认为主要有国家、地方政府或社团办学;产业、行业、企业办学;社会团体、私人办学;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包括引进国外资金所实行的联合办学等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1999年),这是对高职概念和办学途径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论述。在高等职业学校叫什么名称的问题,有研究者建议,根据我国的实际和国际上流行的称谓,可以称“技术学院”或“技术大学”,其理由有二:①这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进行的教育通常叫“技术教育”。现在我国统称职业教育,实际上涵盖了技术教育。②便于同国际上接轨和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类教育称之为“技术与职业教育”,许多国家都采用了“技术学院”、“技术大学”这样的名称(马海泉,1994年)。
关于高职姓“高”还是姓“职”这一问题。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吕鑫祥教授的观点也比较有代表|生。他认为:“可以对高职作以下阐述:①高职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部分。②高职的学历教育可以有很多层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我国当前高职教育大部分为大专层次,它与我国高专教育的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同属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第五层次教育,因而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③高职的非学历教育是一个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幅度较大的领域,其主要方面是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技术培训”[2](吕鑫祥,1998年)。
除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外,这一时期还有不少关于高职的比较研究及中、高职衔接的研究。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经验的介绍上,如台湾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严雪怡,1994年),美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夏明,1994年),日本的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职业教育(韩民,1995年)等。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高职教育的静态剖析,其目的是希望从国外高职教育的发展中找到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在我国恢复发展高职教育的初期,这些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要关注点在高职的定位和与中职的衔接上,如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及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研究,高等工科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及运行特征的研究和实践等。
二、以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为焦点的中期研究
2000年以后,随着高职规模的迅速扩充,理论界和实践界均意识到,高职发展必须从规模扩充转向内涵建设,必须突出特色。在这一基本认识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建设成了这一时期研究的焦点,时间大致持续到2004年。
从2002年起,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连续召开3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大会。经过三次会议的研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产学研结合”被认同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定位和必由之路(葛道凯,2004)。这一时期,对产学研结合的讨论和研究达到高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编写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集中反映了这一成果。
这一时期,有三分之一的研究涉及了产学研问题。2003年8月,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上,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处长李志宏指出: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强调调整专业结构,面向就业市场进行专业设置,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密切结合,推行“订单式”的培养。产学研的研究从方方面面开始进行,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经济动因(薛培军,200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的产生、发展过程和趋势(吴继文,王娟茹,2002年),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给我们的启示(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2004年),学校经验性研究,例如《坚持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就是主要介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经验,等等。可以说,这一阶段从各个方面对我国高职发展实行产学研的办学形式做了一定的理论准备和实践总结。黄尧认为,职业教育实行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明确要求。实施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国际社会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发展趋势。这当然也包括了对高职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肯定。通过对这些研究我们发现,在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上,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和一种明确的办学形式,并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办学“支柱”。
这一时期另一个研究焦点是高职学制问题。七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职的基本学制以两年为主,并将在两至三年内落实到位,从而在学术界掀起了关于高职学制改革的研讨。有研究者认为,试行两年制有利于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完成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形成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因为,实行两年学制,会迫使我们冲破原来的体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走出一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之路,这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将是一大贡献(俞克新,2005年)。也有研究者认为,高职学制的三改二,虽然有着诸方面的积极意义,但它可能给高职教育带来冲击和不利的影响,例如,可能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下降,加大社会就业压力,培养目标的实现难度加大,对师资队伍素质的要求提高,学校教育成本提高,竞争加大(朱光应,2005年)。多数研究者则认为,高职学制的长短应根据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而定,不可一刀切。出于某些原因,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是在一些正式和非正式学术讨论场合进行的,论文形式的研究成果并不多。
学制问题的另一方面是高职专升本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学历的最高层次局限于大专,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是否发展,关系到我国学制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现实情况的分析,对于极少量现有办学条件优越的高职院校,则可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让他们升格为技术本科,有些研究者主张我国应当创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以后还要创办硕士、博士层次的高职教育。
但是,面对可能带来升本热这一问题,研究者们指出,在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审核,以确保技术本科的办学质量。绝对要杜绝的是对各地高职院校升格为技术本科过程的失控。对于高职院校升格为技术本科的审核,要特别指出的是,所确立的标准必须是技术本科自身的标准,而不是传统学术性大学的标准。这就要求对技术本科的办学标准进行认真研究(石伟平,徐国庆,2003年)。
这一时期另一个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第一个阶段通过大量讨论达成了一个共识,即高职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是,2004年7月的“南京会议”把高职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高技能人才”,由此掀起了一场讨论。这一定位自然和教育部倡导的以“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者认为,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相对较低,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性工作,这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范畴。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社会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中职由于入学基础及条件所限。不能达到对这类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高职要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所以,高职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包括高级技能型人才,尤其是在当前,应是高职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俞克新,2004年)。有研究者则采取了综合观点,认为21世纪初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包括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并提出如果高职培养目标仅仅定位于高技能人才,那么就会出现技术型人才由谁来培养的问题(黎琳,2004年)。杨金土,孟广平在对一、二、三产业的部分企业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认为高职培养目标不应仅仅定位在“技术应用性”人才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仍然是高等技术教育,其基本的培养目标以“技术型”人才为主。同时认为在目前和今后的一定时期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以专科层次为主,但不限于专科层次(杨金土,孟广平等,2002年)。
伴随上述问题的讨论,高职比较研究的内容也在深入。如《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一书的内容就涉及了历史、学制、办学现状、办学特点、管理体系等(姜蕙,2002年)。另外如《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建议》,其中总结了新世纪的背景特征,并提出了高职未来发展的几大趋势:高职机构高移化、模式多样化、发展规范化、目标国际化和教学现代化等(周耀华,2002年)。还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黄鸿鸿,2003年),文中提出了高职的层次高移化使得职业教育体系更完善、高职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更加密切三大趋势的观点。匡瑛的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是这一领域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成果。
三、以高职特色课程建构为焦点的近期研究
2004年至今,高职研究的焦点问题又发生了重大转换,即转向了更加具体,也最困难的高职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理论界和实践界均逐步认识到,高职一切问题的核心是课程问题。无论是高职定位、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在课程中才能得到很好说明,也才能得到实现。教育部精品课程的评比,以及高职对特色的强烈渴望,是高职课程改革高潮兴起的直接动力。基本研究取向是如何摆脱本科压缩式的学科课程模式。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量以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为主题的论文均可归入这一类。
由于以特色追求为直接动力,因此学者们非常强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职课程模式。影响比较大的是项目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许多高职学院在自我探索项目课程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理论概括和总结。徐国庆是目前致力于这一领域的学者。他认为项目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因为一方面,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导向工作体系,而工作体系是与学术体系相并列、性质完全不同的一个体系;另一方面,职业知识的表征方式与学术知识不同,职业知识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因此高职课程应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采取工作逻辑来开发课程体系。他认为项目课程是以通过对工作体系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为单位设置课程,并组织课程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它具有综合性、完整性、相对独立性,不同于技能单元的模块课程,有利于体现出高职的职业性和高等性,应当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他还设计了细致的项目课程开发方法。其中一部分思想反映在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一书中(徐国庆,2005年)。
另一项比较有代表性成果是《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高林,鲍洁主编,2004年),这本书在一般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注意借鉴了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及其开发方法,尤其是澳大利亚和德国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已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试图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新模式及开发方法;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产业界的需求为宗旨,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称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其课程设计方法称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简称为VOCSCUM课程和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
四、高职研究的特点和展望
以上综述仅仅是高职教育研究中的冰山一角。除了这些比较重要、颇受关注的成果外,实际上高职研究已涉及了高职教育的方方面面,如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等。分析这些研究的特点,有利于更好的展望未来。
1.研究问题与高职实践发展结合紧密
本文把高职研究划分成了三个基本阶段,而这三个阶段正好是我国高职实践发展的三个关键时期,且每个阶段的问题焦点正是高职实践发展非常关注的。由此可见,高职的研究问题与实践发展是完全同步的。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如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学制改革、课程改革。都及时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这是高职研究非常健康的一面。
2.经验性、工作性研究成果偏多
高职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经验性、工作性研究成果偏多,许多成果或是经验总结,或是工作报告。理论水准有待提升,尤其缺乏对高职理论系统建构的成果。对高职特有规律把握得也不够,许多研究比较注重高职的职业性一面,对其高等性一面关注不够。当然,这和高职研究的历史短暂是有密切关系的。
3.开始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队伍
研究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研究队伍的建设。除了大量关注高职问题的综合性研究者外,相对独立的高职研究队伍也正在逐步形成。大多数高职学院建立了“高职研究所”或类似研究机构,许多职业教育学博士点、硕士点设立了高职研究方向,出现了一些以高职为专门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但从总体上看,高职研究队伍还非常薄弱,专门化的学术研究团体也显不足。
总之,高职实践发展迫切需要理论研究的提升。未来的高职研究在继承密切联系实践这一优良传统的同时,有必要加强研究队伍与学术团体建设,并提升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水准。
注释:
①杨金土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教育研究,1995,(6).
②吕鑫祥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李振波,石伟平.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论高职发展的动因及条件[J].职教论坛,1998,(9).
[2]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准、特点和发展途径[J].职教论坛,1995,(7).
[3]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黄克孝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9,(10).
[4]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
[5]吴新武.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6]张炼.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4,(6).
[7]黄尧.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7).
[8]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2).
[9]俞克新.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10]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学制改革对策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5,(9).
[11]朱光应.对高职教育学制“三改二”的理性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12]十年的高度与视野——记“上海职教论坛”十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报告会[J].职业技术教育,2004,(36).
[13]石伟平著.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徐国庆著.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5]高奇.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的若干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16]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7]陶秋燕.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一以澳大利亚为个案的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8]高林,鲍洁主编.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9]杨金土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
[20]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21]马海泉.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石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一访国家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司原司长杨金土[J].中国高等教育,1994,(10).
[22]周耀华.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建议[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2,(4).
[23]姜惠主编.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2).
[24]黄鸿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J].漳州职业大学报,2003,(4).
[25]黎琳.21世纪中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特点与教学方法变革一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之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范文 篇六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优化策略研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系分析 美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来源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研究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地区差异分析 浅析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初探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探 探讨如何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与其他国家的对比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之研究 教育经费来源及投入变化趋势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0]Bruce Chapman, Mark Rodrigues, Chris Ryan. An Analysis of FEE-HELP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ector[J].The 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2008(41).
[11]孙晓庆。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标准与绩效评价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3).
职业教育研究报告范文 篇七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学习型社会作为明确的概念被提出,并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发达国家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方面作了许多研究和实践。短短的几十年中,学习型社会研究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两次高潮。第一次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早期,主要代表人物是赫钦斯等人;90年代再次掀起了学习型社会的高潮,代表人物是兰森等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将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加以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目标和措施。同时,为确保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措施能有效地实施,还建立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进行了这些方面的研究。这些经验和研究对我们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通过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不断探索与经济社会建设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本课题的基本目标。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依据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自然地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体系,科学地揭示职业教育的体系,定将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地发展。现代社会中,职业教育是以一个完整的体系为社会服务的。这个体系由各个具有不同功能而又分工合作的部分组成。随着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作出相应变革,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其自身功能。因此,重新审视和研究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已是我们研究的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属于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教育哲学的原理,审视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实质,确定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定位,明确职业教育体系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
本研究主要采取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把学习型社会思想置于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思考职业教育及其体系的构建;运用相关理论并结合实践,探讨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在与传统的学习和教育的比较中,确定新学习论的内涵和新教育的使命;分析和借鉴其它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模式,以确定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模式和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所应肩负的历史重任。
三、主要研究成果
(一)学习型社会与职业教育
学习型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与知识经济相伴而生的。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引起生活方式的革命,学习型社会就是这一革命的成果。在如此一种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里,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最直接的就是职业教育的高度发展。社会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个人通过职业教育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职业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较之在传统社会有了空前的提高,其特质也相应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学习型社会是指在一个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社会中,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能开放、公平、市场化地保障和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学习的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地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理想社会。因此,学习型社会的前提是终身教育观念的普及,是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第一乐趣,大力弘扬学习的民主化、大众化、生活化的理念,它具有对象的开放性、时间的开放性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型社会的主体是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一切以学习者为中心。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的宏观基础,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是学习型社会的微观基础。
在学习型社会中,职业院校及各类培训机构是一个最重要的教育组织,通过职业教育可以教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理论和方法,提高职业技能、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优良的道德素养。可见,该组织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它具有生产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内在素质和能力,可以率先把自己改造成为学习型组织,成为社区其他组织改造的榜样和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中坚。
由职业教育特有的社会功观之,职业教育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具有普通大学教育所没有的特质。职业教育能紧贴市场需求不断设立新专业,“双师”型教师既熟悉理论又掌握实践技能,学生经常到企业实习,企业老总和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讲实践课,学校经常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使职业教育的开放度与实战性不断提高。学习型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求社区相应地构筑起终身教育培训的服务网络,各种教育资源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帮助学习者随时、随地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这就要求通过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学习型组织中的作用,满足社会成员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其提供最广泛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二)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弊端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层次结构的确定必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整个教育结构的构建相一致。经过十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经形成,但是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和观念的原因,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模糊的功能定位,偏离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传统职业教育体系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定位模糊、方向不明。各类型、各层次职业学校都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应该突出其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应旗帜鲜明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目前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功能不强,职业教育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反应迟钝。表现出滞后性,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已从数量紧缺逐渐转向结构性紧缺。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模总量已经不小,但是在专业特色、人才规格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缺陷。
2.多头管理、比例不当,缺乏开放性和灵活性
职业教育的有关要素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未能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合理结构体系。从纵向结构说,比例失调的突出表现是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过少,从有关数据对比中看出,技工培养人数还不及技术和管理干部培养人数的二分之一。从管理体制说,存在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多种管理形式。职业教育体系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其结构较为死板,体系相对封闭,体系与环境的信息交换不畅,自我调节功能差,尚未形成在政府宏观指导下面向社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
3.轻视职业培训和非学历教育
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和职业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各尽其职。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链中还存在一定的脱节,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以及劳动就业未能实现贯通。
4.发展滞后的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薄弱,不仅反映为各类职业院校中农林类专业学生人数少、比例低,而且也表现为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减少。
目前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学校职业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与城镇比差距还很大,农村的职业培训在少数地区才刚刚起步,在很多地区还是空白。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还很不完善。马良生研究员在研究服务“三农”问题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1]
5.职教与普教、成教之间,职教内部各层次之间衔接、沟通不畅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多具有终结性教育性质。尽管近年来这种局面有所改观,但是初、中、职业教育之间还没有完全贯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沟通很有限,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基本上还处于相互隔离状态。虽然建立各种形式、层次的教育之间“立交桥”的呼声很高,但由于缺乏制度和政策保证,构建畅通的“立交桥”之路还很长。
(三)关于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思考
“体系”是指若干相互关联的客观事物或作为客观事物反映的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教育体系是指互相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整体或教育大系统中的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职业教育体系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结构体系,它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层次体系、类别体系、专业体系、布局体系、办学体系等。
1.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1)终身教育理论
按照终身教育的原则,人们的职业发展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它包括对职业的认识、准备、确立、再准备、转业等不断追求完美的诸阶段。因此,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始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充分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传统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区别之一。
(2)职业教育体系与自身发展规律协调理论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职业教育受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师资队伍、办学条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职业教育与教育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存在有机的联系。因此,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符合教育内部规律。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其结构体系处理好灵活性、开放性与相对稳定的统一,多样化与规范化统一。
(3)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理论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是工业化大生产催生了职业教育,它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职业教育体系与国民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其服务方向要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专业结构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层次结构要与技术结构相适应;规模结构在与劳动力结构相适应;布局结构要与区域经济布局相适应。
2.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是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教育机会相对公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与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正规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学历本位与职业能力本位并重,学校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的开放型体系。该体系应具有以下特质:
(1)灵活性与开放性
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实行灵活的学制,采用多样化的办学模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结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必然会引起包括职业教育体系在内的新的调整。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与系统整体功能相适应的,灵活、动态的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进步联系最密切的教育形式,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职业教育系统必须保持与环境的信息交的畅通,开放渠道越畅通,职业教育结构中的要素就越活跃,在动态变化中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交流就越广泛,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就越强。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纵向贯通、横向立交,能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式结构,体现人才培养的通用性和国际性。
(2)区域性与层次性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和社会形态各异,教育普及程度差异较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与地方的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呈现区域性特点。职业教育体系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职业教育可以分为宏观层次结构、中观层次结构、微观层次结构,职业教育体系有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有国家、地方、行业、社会力量和个人多个层次。
(3)连续性与稳定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周期越来越短,技能的更新和岗位的转换越来越频繁,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是职前培训与职后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贯通的连续性体系。
职业教育体系是灵活的,但就职业教育结构本身而言,其基本要素如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的基本层次、骨干师资队伍、教学体系等不会经常发生变化,其内在发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论教育制度如何变化,不论职业教育以何种速度发展,都离不开这些基本要素。正因为这些构成要素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特定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形成了职业教育特有的办学功能,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灵活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四)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之构想
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2]
1.创新职业教育体制与协调管理、合理定位
职业教育的新定位应当放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宏观背景中考虑,其核心是就业教育、谋生教育和生涯教育。在我国实现全民教育目标之后,将重点转向“保障全民基本技能”上来,逐渐实现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的根本转变。
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为主,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的职业教育创新体制,构建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新体系。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建立,政府部门的作用只能是宏观引导,由市场调节其体系结构变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建立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结构运行和调节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比例结构和合理的学制。
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政府对其实施统一的宏观管理,管理职能应归口于教育行政部门,这样有利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层次、类型和人才培养结构上必须与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相适应;要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职业教育办学机构要加强对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面向市场的需求开设和调整专业,加快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的改革;要按行业和区域技术进步的要求,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和层次结构,切实加强行业、地区急需紧缺职业人才的培养,找到自身在市场中的合适位置。
2.建构四通八达的职业教育“立交桥”
彻底打破普教与职教两个体系的封闭状态,运用倾斜性政策支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通,职业教育的作用和特色,决定了它不可能只是单一的低层次教育,而应是多层次、复合型教育,在职业教育系统内,不应该只有高中阶段和专科两个层次,还应该有高职本科,应用性硕士、博士等各种层次,除学历教育外,还应该有非学历的在职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这些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之间不是孤立、割裂的,而应该是互相连接,上下贯通的统一整体。
3.强化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民工培训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培训的目标和任务,推进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措施等要作出全面、科学的规划,要进一步制定落实该规划的具体措施。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拓展职业教育服务功能,面向‘两后’(初、高中毕业后)毕业生、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在岗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
4.重视职业培训和非正规职业教育
加强职业教育结构体系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有机联系,切实加强职业培训,实行学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边工作边学习职业技能的人会越来越多。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行会和企业扶持的专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以及民间投资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培训机构,共同组成多元化培训机构体系,使其发挥各
自优势,实现功能互补。建立在岗和转岗人员多形式教育服务的社区就业能力培训体系。
5.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
国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了许多成功经验,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可以使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少走弯路。目前比较成功的做法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aoi”、澳大利亚的“tafe”、印度的“nut”、英国的“btec”等。加强对上述体系的研究,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当然,我们不能忽略国际间职业教育的环境差异,对国外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引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职业教育的固有状况,职业教育的许多问题仍需在原有的职业教育框架体系内来解决。
四、结语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应对世界激烈竞争和挑战的新任务,也是为适应世界教育发展新潮流、新思路而亟待探索的现实课题。学习型社会在我国产生的社会基础、条件与背景,学习型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和任务,职业教育如何应对学习型社会的挑战以及如何构架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等问题,均需我们加以研究。在学习型社会中,职业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职业教育较之传统社会在教育对象、教育时间和场所、形式方面均有巨大变化。因此,为了应对这种时代潮流,我国职业教育作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的大平台,在推广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终身学习理想等方面均要做出研究和尝试。
参考文献:
[1]马良生。远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范文 篇八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实施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迫切,产学研合作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也必将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在过去的10余年间,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产学研结合办学方面做了大量积极的探索,总结出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且正值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转型时期,加之各地区、行业及学校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情况不同,使得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及内涵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适应地区、国家社会经济、科技和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必须加强产学研实施研究,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推进产学研合作科学持续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工作方针和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院校应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将产学研合作确定为基本办学形式之一,并作为教学建设及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必须明确目标,确立产学研合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与实践。
1.明确产学研合作工作方针。实践证明,按照“研究、实践、总结、发展”方针,能有效促进产学研合作。即:从作为决策者的管理层到教学实施者的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在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努力以专业为基点,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以课程为节点,摸索总结产学研合作的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组织等方面,切实落实产学研理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及教训,巩固发展产学研合作成果,促使产学研合作进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2.明确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合作办学道路,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基本的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指导思想。院校要依此理念指导专业设置与调整,改革教学与科研工作,确定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
3.强化产学研合作机构机制建设。院校应成立产学研合作组织管理机构,制订相关规章制度,以协调和解决产学研合作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管理。为了鼓励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应实施科研项目资金配套及成果收益分成政策,激发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及技术合作的积极性,吸引企业项目和资金。为了鼓励与企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学管理、教学运行等引进企业参与,结合企业实际扶植订单式培养等。实施教师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密切与企业的交流合作,鼓励学科带头人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研究,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去实践锻炼,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实施高级人才引进、兼职教师聘任等办法,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全方位的推进产学研合作。设立以产学研合作为出发点的科研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建设奖、实验实训室建设奖等奖项,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积极开展技术、教学、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将科研项目、技术合作项目、订单式培养项目等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组织、机制、体制建设,提升院校整体以及教师的教学、学术、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科学有效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策略
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区域、行业以及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产学研合作目标、步骤、形式等策略,明确产学研合作的思路和目标,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
1.多渠道、多形式策略。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使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成为学校的主体教学模式,产学研合作的理念贯彻于教学、科研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应该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目标。
2.走出去、请进来,实现“三赢”策略。走出去、请进来,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实现“三赢”是产学研合作的有效策略。院校要主动寻求合作项目,开展技术合作,培育科研、教学项目,实施订单式培养、培训;将企业中的实用技术、先进技术通过各种方式引入学校;将企业标准、规范及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竞争意识等引入课堂;聘请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兼职任教;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互惠互利,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
3.徐徐渐进,分阶段实施策略。徐徐渐进,分阶段实施,有利于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第一阶段为宣传、动员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宣传、政策引导、学习和研究,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观念的转变;第二阶段为全力促动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树立典型、交流经验及相关机制制度的建立,调动管理人员及教师的积极性,多渠道寻求产学研合作伙伴和合作项目。积极引进人才、资金、技术、设备及项目,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第三阶段为实力推进阶段,通过硬件和软件环境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实现依靠学校信誉、影响、水平、实力等广泛参与社会合作,实现与企业、科研院所的互动合作。
4.五结合策略。五结合策略,即专业与市场结合、教师与技术结合、课程与职业标准结合、实训基地与行业结合、学生与企业结合策略。专业要与市场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及技术发展的要求相结合;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研究相关的技术,关注技术发展动向;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适应;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依托行业建立实训基地,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学生尽早了解企业、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的特点,了解企业的文化,认识企业的技术,认识企业员工的工作任务与性质,使学生尽早进入职业状态。
三、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方式
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状况,拟定产学研合作方式,是实施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以下几种合作形式非常有效。1.以加强实践教学为目标的产学合作形式。在企业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利用企业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及信息资源开展教学工作,强化实践教学。2.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合作方式。开展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依托专业建设开展订单式培训等。3.以技术合作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方式。成立校内专业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一方面开展教育科研,研究高职教育,另一方面,开展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合作,积极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工艺革新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与咨询活动。4.以资源整合为目的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方式。利用企业中闲置或剩余的教育资源、设备资源等,以期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
四、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实施
1.组织、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学术、项目研发会议,加强沟通。积极组织具有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参加,或参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组织的学术、技术开发、项目研发会议,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学术、技术交流,推广院校自身的合作项目,寻找行业企业的合作项目。2.有计划地推出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了适应产学研合作需要,院校应有计划地面向社会产学研合作项目。如:技术服务、技术转让、项目开发、订单式培养、职工培训等项目。3.积极开展科技开发。院校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在致力于教育科研的同时,重点支持研发性科研活动,鼓励教师的研发工作。特别要扶持和鼓励成立实体和非实体等类型的研究所,并从经费、人力、设施、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争取取得一批科技开发成果,并实现技术转化,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此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依托校内成立的研究所开展项目研发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市场及技术发展的动向,促进教学业务和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锻炼教师队伍。4.鼓励支持学生参与项目研发。学生参与项目研发、研究所工作,承担方案设计、制作、加工等任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科研意识、实践技能、质量意识、工作态度等方面得到锻炼;另一方面,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研究所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将科研工作中的部分工作任务,引入实训、综合实践等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分别参与项目的设计、程序编写、生产制作、安装调试等工作,使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都能有效融入任务完成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5.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院校应利用与行业的血缘关系,充分发挥行业技术、资源优势,在专业设置、教学建设、教学实施等方面与行业密切的合作,依托行业建设自身产学研合作环境,为进一步产学研合作奠定基础。
五、高等职业院校实施产学研合作应关注的问题
产学研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总结以往经验,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解决好这些问题能有效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
1.转变观念是实施产学研合作的先导。只有真正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将应用性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学校就会自然而然的走向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
2.态度积极是实施产学研合作的先决。在当前形势下,要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学校的态度一定要积极主动,要善于抓住机会,把握时机,增强与企业的情感,以诚恳的态度赢得企业的信任。当然,企业的态度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只有双方都充分认识到了合作的意义,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开展合作。
3.政策和策略是实施产学研合作的保证。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校要实施产学研合作教学,首先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才能够从学校方面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只有让企业感到方便、实惠、有价值、有意义,企业才会下决心并全力以赴的与学校开展合作。因此,校内的激励政策和对外的灵活策略,是实施产学研合作的保障。
4.实现双赢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础。通过产学研合作,学校培养了高质量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队伍质量,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企业得到了技术,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应用性高技能人才,也解决了企业自身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使企业得到实惠,只有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均分、风险共担,才能在合作教育过程中建立双方长久、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5.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多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举步维艰,许多所谓的改革也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式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根本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革除,只有通过产学研合作办学,才能真正实现用实用的、先进的技术培养应用性高技能人才,才能真正改变教育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推进教学改革。